Ⅰ 日常生活中人們利用太陽能的實例有哪些
1. 太陽能熱水器
2. 太陽能光伏發電
3. 太陽晾衣服
4. 太陽烘乾果脯(像葡萄乾)
5. 太陽能取暖
6. 太陽能路燈
7. 太陽能充電寶
8. 太陽能海水淡化
Ⅱ 人們利用太陽能研製出了哪些產品
人類利用太陽能有三個途徑:光熱轉換、光電轉換和光化轉換。
一、光熱轉換
光熱轉換即靠各種集熱器把太陽能收集起來,用收集到的熱能為人類服務。
早期最廣泛的太陽能應用是將水加熱,現今全世界已有數百萬個太陽能熱水裝置。太陽能熱水系統主要包括收集器、儲存裝置及循環管路三部分。
利用太陽能作冬天採暖之用,在許多寒冷地區已使用多年。因寒帶地區冬季氣溫甚低,
室內必須有暖氣設備,若要節省化石能源的消耗,可設法利用太陽能。大多數太陽能暖房使用熱水系統,也有使用熱空氣系統的例子。太陽能暖房系統由太陽能收集器、熱存儲裝置、輔助能源系統及室內暖房風扇系統組成。太陽輻射熱經過收集器內的工作流體儲存,然後向房間供熱。
目前,美國已興建100多萬個主動式太陽能採暖系統和超過25萬個依靠冷熱空氣自然流動的被動式太陽能住宅。
二、光電轉換
光電轉換即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目前,太陽能用於發電的途徑有二:一是熱發電,就是先用聚熱器把太陽能變成熱能,再通過汽輪機將熱能轉變為電能;二是光發電,就是利用太陽能電池的光電效應,將太陽能直接轉變為電能。
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原理是:通過使用半導體材料,將較薄的N型半導體置於較厚的P型半導體上,當光子撞擊該裝置的表面時,P型和N型半導體的接合面有電子擴散產生電流,可利用上下兩端的金屬導體將電流引出利用。目前,太陽能電池的成本還較高,要達到足夠的功率,需要相當大的面積放置電池。
1953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個硅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為0。5%,1994年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已提高到17%。
三、光化轉換
光化轉換即先將太陽能轉換成化學能,再轉換為電能等其他能量。我們知道,植物靠葉綠素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實現自身的生長與繁衍,若能揭示光化轉換的奧秘,便可實現人造葉綠素發電。目前,太陽能光化轉換正在積極探索、研究中。
Ⅲ 日常生活中人們利用太陽能的實例有哪些
1. 太陽能熱抄水器
2. 太陽能光伏發襲電
3. 太陽晾衣服
4. 太陽烘乾果脯(像葡萄乾)
5. 太陽能取暖
6. 太陽能路燈
7. 太陽能充電寶
8. 太陽能海水淡化
Ⅳ 在實際生活中人們都利用太陽進行了哪些發明將來還可以利用太陽做什麼
1、1945年,美國貝爾實驗來室研製成實自用型硅太陽電池,為光伏發電大規模應用奠定了基礎。
2、1952年,法國國家研究中心在比利牛斯山東部建成一座功率為50kW的太陽爐。
3、1960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建成世界上第一套用平板集熱器供熱的氨——水吸收式空調系統,製冷能力為5冷噸。1961年,一台帶有石英窗的斯特林發動機問世。
(4)人類發明了哪些工具來利用太陽能擴展閱讀:
據記載,人類利用太陽能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將太陽能作為一種能源和動力加以利用,只有300多年的歷史。真正將太陽能作為「近期急需的補充能源」,「未來能源結構的基礎」,則是近來的事。20世紀70年代以來,太陽能科技突飛猛進,太陽能利用日新月異。
20世紀70年代以來,太陽能科技突飛猛進,太陽能利用日新月異。近代太陽能利用歷史可以從1615年法國工程師所羅門·德·考克斯在世界上發明第一台太陽能驅動的發動機算起。該發明是一台利用太陽能加熱空氣使其膨脹做功而抽水的機器。
Ⅳ 人類利用太陽能的三種方式
太陽表面溫度高達6000℃,內部不斷進行核聚變反應,並且以輻射方式向宇宙空間發射出巨大的能量。據估計,每三天太陽向地球輻射的能量,就相當於地球所有礦物燃料能量的總和。人類利用太陽能有三個途徑:光熱轉換、光電轉換和光化轉換。
光熱轉換
光熱轉換即靠各種集熱器把太陽能收集起來,用收集到的熱能為人類服務。
早期最廣泛的太陽能應用是將水加熱,現今全世界已有數百萬個太陽能熱水裝置。太陽能熱水系統主要包括收集器、儲存裝置及循環管路三部分。
利用太陽能作冬天採暖之用,在許多寒冷地區已使用多年。因寒帶地區冬季氣溫甚低,
室內必須有暖氣設備,若要節省化石能源的消耗,可設法利用太陽能。大多數太陽能暖房使用熱水系統,也有使用熱空氣系統的例子。太陽能暖房系統由太陽能收集器、熱存儲裝置、輔助能源系統及室內暖房風扇系統組成。太陽輻射熱經過收集器內的工作流體儲存,然後向房間供熱。
目前,美國已興建100多萬個主動式太陽能採暖系統和超過25萬個依靠冷熱空氣自然流動的被動式太陽能住宅。
光電轉換
光電轉換即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目前,太陽能用於發電的途徑有二:一是熱發電,就是先用聚熱器把太陽能變成熱能,再通過汽輪機將熱能轉變為電能;二是光發電,就是利用太陽能電池的光電效應,將太陽能直接轉變為電能(圖1所示是一種利用太陽能電池提供動力的太陽能飛機)。
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原理是:通過使用半導體材料,將較薄的N型半導體置於較厚的P型半導體上,當光子撞擊該裝置的表面時,P型和N型半導體的接合面有電子擴散產生電流,可利用上下兩端的金屬導體將電流引出利用。目前,太陽能電池的成本還較高,要達到足夠的功率,需要相當大的面積放置電池。
1953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個硅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為0.5%,1994年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已提高到17%。
光化轉換
光化轉換即先將太陽能轉換成化學能,再轉換為電能等其他能量。我們知道,植物靠葉綠素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實現自身的生長與繁衍,若能揭示光化轉換的奧秘,便可實現人造葉綠素發電。目前,太陽能光化轉換正在積極探索、研究中。
Ⅵ 人類發明了哪些工具來利用太陽能
太陽能熱水器
Ⅶ 人類利用太陽能是哪三種方式
人類利用太陽能的三種方式是:①光熱轉換(太陽能熱水器);②光電轉換(太陽能電池);③光化轉換(綠色植物)。 6.能量的轉化和守恆定律:能量既不會憑空消滅,也不會憑空產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其總量保持不變。
Ⅷ 還有那些利用太陽能的工具
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乾燥器、太陽能蒸餾器、太陽能採暖(太陽房)、太陽能溫室、太陽能空調製冷系統等。
太陽能利用的基本原理是將太陽輻射能收集起來,通過與物質的相互作用轉換成熱能加以利用。目前使用最多的太陽能收集裝置,主要有平板型集熱器、真空管集熱器、陶瓷太陽能集熱器和聚焦集熱器(槽式、碟式和塔式)等4種。
通常根據所能達到的溫度和用途的不同,而把太陽能光熱利用分為低溫利用(<200℃)、中溫利用(200~800℃)和高溫利用(>800℃)。低溫利用主要有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乾燥器、太陽能蒸餾器、太陽能採暖(太陽房)、太陽能溫室、太陽能空調製冷系統等,中溫利用主要有太陽灶、太陽能熱發電聚光集熱裝置等,高溫利用主要有高溫太陽爐等。
(8)人類發明了哪些工具來利用太陽能擴展閱讀:
太陽能的優點:
(1)普遍:太陽光普照大地,沒有地域的限制,無論陸地或海洋,無論高山或島嶼,都處處皆有,可直接開發和利用,便於採集,且無須開采和運輸。
(2)無害:開發利用太陽能不會污染環境,它是最清潔能源之一,在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的今天,這一點是極其寶貴的。
(3)巨大:每年到達地球表面上的太陽輻射能約相當於130萬億噸煤,其總量屬現今世界上可以開發的最大能源。
(4)長久:根據太陽產生的核能速率估算,氫的貯量足夠維持上百億年,而地球的壽命也約為幾十億年,從這個意義上講,可以說太陽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Ⅸ 人們利用太陽能,開發了哪些產品
1、太陽能熱水器
太陽能熱水器是將太陽光能轉化為熱能的加熱裝置,將水從低溫加熱到高溫,以滿足人們在生活、生產中的熱水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按結構形式分為真空管式太陽能熱水器和平板式太陽能熱水器,主要以真空管式太陽能熱水器為主,占據國內95%的市場份額。
2、太陽能發電站
太陽能發電系統主要包括:太陽能電池組件、控制器、蓄電池、逆變器、負載等組成。其中,太陽能電池組件和蓄電池為電源系統,控制器和逆變器為控制保護系統,負載為系統終端。
3、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又稱為「太陽能晶元」或「光電池」,是一種利用太陽光直接發電的光電半導體薄片。它只要被滿足一定照度條件的光照到,瞬間就可輸出電壓及在有迴路的情況下產生電流。在物理學上稱為太陽能光伏(Photovoltaic,縮寫為PV),簡稱光伏。
4、太陽能發電機
太陽能發電機通過太陽光直接照在太陽能電池板上產生電能,並對蓄電池充電,可為直流節能燈,收錄機,電視機,DVD,衛星電視接收機等產品供電。本品具有過充,過放,短路,溫度補償,蓄電池反接等保護功能,可輸出12V直流電和220V交流電。
5、太陽能電池板
太陽能電池板(Solarpanel)是通過吸收太陽光,將太陽輻射能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或間接轉換成電能的裝置,大部分太陽能電池板的主要材料為「硅」,但因製作成本較大,以至於它普遍地使用還有一定的局限。相對於普通電池和可循環充電電池來說,太陽能電池屬於更節能環保的綠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