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感性思維創造力

感性思維創造力

發布時間:2021-08-03 04:10:06

㈠ 什麼是理性、感性思維如何培養

一個人的學習,除了學到知識之外,很重要的是養成一種科學的思維習慣。小學科學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理性思維是組成科學素養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 人的思維方式一般可以分為兩類: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感性思維是「愛」「恨」「愉快」「悲傷」等感情部分,通過具體的形象,運用語言的描述,進行思維。如形容、比喻、對比、誇張等,用於表達人的情感,屬於感性的思維方式。理性思維主要表現為抽象或邏輯的思維,包括歸納和演繹的思維。它是建立在事實基礎上,通過觀察、實驗、調查、統計,分析、綜合,歸納、演繹,揭示事物的普遍規律,抽象出事物的一般原理。所以,理性思維是一種客觀的,建立在證據基礎上的思維方式,也是一種建立在嚴密的邏輯基礎上的思維方式。具有理性思維的人,能運用邏輯手段、程序和方法進行認識活動。 小學階段學習的各門學科,思維的培養側重點有所不同。語文、音樂、美術等學科側重於培養學生的感性思維,科學、數學等學科側重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對學生一生成長來說,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的發展同等重要,不可偏廢。 在小學科學課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可以體現在這些方面:尊重事實、講求證據的實證意識;運用邏輯推理、講求思維的嚴密態度;講求質疑的創新精神。 有一位老師對一年級學生進行觀察動物的教學,就比較好地把握了尊重事實、講求證據的實證意識。這一課是自編課文《西瓜蟲》,西瓜蟲學名鼠婦,是一種常見的小動物。本課要觀察學校花壇中的西瓜蟲,了解其生活環境、生存方式及身體特點,引導學生關心周圍的小動物,愛護小動物,訓練學生觀察小動物的方法等。

㈡ 感性思維是什麼意思

「感性思維」,是中國「感性文化」影響下的典型思維方式。其實,感性是所有人的初級認識手段,所以,它的存在絕不只限於中國人才有。
感性的特點,就是易變,無原則,走極端,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等表現。總之,一切憑自己的感覺辦事。自己喜歡的可以誇張地贊美,自己討厭的,可以無以復加地詆毀。這里,自己的感覺是首先的。如果這個感覺的來源是自己單獨遇到陌生的事物,一般感性思維者都是採取否認的態度。

㈢ 什麼是感性思維,請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本身理解能力有限,謝謝。

感性跟理性 應該突出在感 和理 這兩個字上吧 一個注重感情的成分 一個注重事理的成分

㈣ 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是什麼意思幫忙解釋一下越簡單越明了謝謝

感性,即為由感情去判斷,理性,是由正確的理智去判斷

㈤ 舉例說明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在設計作品中的結合並加以解釋和分析,速度求解啊

認識有兩次飛躍,第一次是感性到理性的飛躍,第二次是理論到實踐的飛躍。通過你的實踐,經過分析,認為那種設計才是最人性化,最容易讓人們接受的,這是第一次飛躍,然後把這種想法通過實踐變為現實,設計出你認為最好的設計。希望採納

㈥ 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選擇理科還是文科。

我以前不怎麼相信網上的那些所謂的測試的(至少是半信半疑),但是看過你的問題之後,我開始有點相信了,如果你不是女生的話,我真該說作為一個男生你的感性思維很強,強到你即使是個男生性格也是偏陰性,說這話沒有什麼惡意別見怪,其實性格決定不了你是選擇文還是選擇理,最適合決定你選文或者選理的因素還是你的興趣,所以選哪一科其實還是得問你自己,網路再強也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當我還是你這個年紀的時候我也有過你的困惑,我的文科很好,但是我的理科不好,跟你一樣,特別是化學,找不到好的方法總是學不會,高一分科的時候我因為文科班級第一名理所當然的選擇了文科,但是我不死心,覺得文科沒有前途,理科的發展前景比較好,於是,在跟班主任死纏爛打了兩個月後,我終於如願以償的進了理科班,我信心滿滿的認為我的理科一定能學好,我每天都很努力的學理科:物理,化學,生物...我不敢說我很努力,但是當時我努力的程度在全校5000多人裡面,找不到第二個人,夜裡學到1點多,偶爾早上3點多起床背英語,下雪天也保證早上5點鍾起床,教室沒有開門就去食堂學習,就這么努力,最後我的理綜就考了120多分(理綜滿分300)!直到別人拿著分數條去填志願的時候,我才意識到,什麼他媽文科理科,考不上都是胡扯,理科在有前途考不上還是等於白搭,於是我一狠心在復讀的時候重新選擇了文科,在我的努力下終於高考時考了全校第一!覺得很不可思議吧,也許你覺得我再跟你胡扯,現在時夜裡12點48分,我沒有那麼多閑工夫拿我寶貴的睡覺時間來做一件對我毫無意義的事情,我說這些就是希望每一位師弟師妹們能夠明白,學習這東西不是算命能算出來的,也不是測試能測出來的,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覺得自己在哪一科上更有天分,覺得自己的興趣在哪,就往哪個方向走,不要被別人的看法所左右,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希望我的這些廢話能對你有些幫助!

㈦ 感性思維跟理性思維的區別

1、定義不同

感性思維:知識體系中的感性思維建立無非是從混沌感性到清晰感性的整理過程。

理性思維:理性思維是一種有明確的思維方向,有充分的思維依據,能對事物或問題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與概括的一種思維。

2、基礎不同

感性思維:所謂混沌感性是指認識建立在感覺基礎上,以意識片段為形式的世界描述,此時的認識描述只是斷裂受限的有限認知,並且是多意識的分離結論。對世界的認識處在無法定義和理解的認識搜集階段。

理性思維:理性思維就是一種建立在證據和邏輯推理基礎上的思維方式。理性思維屬於代理思維。它是以微觀物質思維代理宏觀物質思維的。理性思維的產生,為物質主體時代的到來,為主體能夠快速適應環境,為物質世界的快速發展找到了一條出路。

3、作用不同

理性思維用來維護公平正義,滿足當事人基本的訴求,而感性思維則為這解決問題的基本框架,添磚加瓦,修飾潤色。兩種思維齊頭並舉,才會讓事情有一個更加圓滿的結果。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能讓兩種思維同時占據主導作用,只能以其中一個為主,另外一個為輔。

㈧ 抽象思維、創造性思維

什麼叫形象思維?簡單地說,「形象思維是依靠形象材料的意識領會得到理解的思維。」從信息加工角度說,可以理解為主體運用表象、直感、想像等形式,對研究對象的有關形象信息,以及貯存在大腦里的形象信息進行加工(分析、比較、整合、轉化等),從而從形象上認識和把握研究對象的本質和規律。

形象思維與抽象(邏輯)思維是兩種基本的思維形態,過去人們曾把它們分別劃歸為不同的類別,認為「……科學家用概念來思考,而藝術家則用形象來思考。」這是一種誤解。其實,形象思維並不僅僅屬於藝術家,它也是科學家進行科學發現和創造的一種重要的思維形式。例如,物理學中所有的形象模型,像電力線、磁力線、原子結構的湯姆生棗糕模型或盧瑟福小太陽系模型,都是物理學家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結合的產物。愛因斯坦是一個具有極其深刻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大師,但他卻反對把邏輯方法視為唯一的科學方法,他十分善於發揮形象思維的自由創造力,他所構思的種種理想化實驗就是運用形象思維的典型範例。這些理想化實驗並不是對具體的事例運用抽象化的方法,舍棄現象,抽取本質,而是運用形象思維的方法,將表現一般、本質的現象加以保留,並使之得到集中和強化。例如,愛因斯坦著名的廣義相對論的創立實際上就是起源於一個自由的想像。一天,愛因斯坦正坐在伯爾尼專利局的椅子上,突然想到,如果一個人自由下落,他是會感覺不到他的體重的。愛因斯坦說,這個簡單的理想實驗「對我影響至深,竟把我引向引力理論」。

形象思維的基本特點是:

(一)形象性

形象性是形象思維最基本的特點。形象思維所反映的對象是事物的形象,思維形式是意象、直感、想像等形象性的觀念,其表達的工具和手段是能為感官所感知的圖形、圖象、圖式和形象性的符號。形象思維的形象性使它具有生動性、直觀性和整體性的優點。

(二)非邏輯性

形象思維不像抽象(邏輯)思維那樣,對信息的加工一步一步、首尾相接地、線性地進行,而是可以調用許多形象性材料,一下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或由一個形象跳躍到另一個形象。它對信息的加工過程不是系列加工,而是平行加工,是面性的或立體性的。它可以使思維主體迅速從整體上把握住問題。形象思維是或然性或似真性的思維,思維的結果有待於邏輯的證明或實踐的檢驗。

(三)粗略性

形象思維對問題的反映是粗線條的反映,對問題的把握是大體上的把握,對問題的分析是定性的或半定量的。所以,形象思維通常用於問題的定性分析。抽象思維可以給出精確的數量關系,所以,在實際的思維活動中,往往需要將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巧妙結合,協同使用。

(四)想像性

想像是思維主體運用已有的形象形成新形象的過程。形象思維並不滿足於對已有形象的再現,它更致力於追求對已有形象的加工,而獲得新形象產品的輸出。所以,形象性使形象思維具有創造性的優點。這也說明了一個道理;富有創造力的人通常都具有極強的想像力。

二、形象思維在物理解題中的作用

如前所述,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是兩種基本的思維方式,人類從事各種活動,往往需要對兩種思維方式協同使用,對於物理解題活動來說。亦是如此,專家的大腦中有著豐富的形象貯備,在解決物理問題時,他們總是先根據問題情景構建出清晰的物理圖象;盡可能利用圖形來反映物理狀態、物理過程及有關物理量的關系;善於在頭腦中對有關形象進行分析、比較、類比、整合;想像可能發生的情景。所以,專家往往對問題的形象有著較強的直感能力。而一般人的大腦中,形象的貯備相對貧乏,他們在解決物理問題時,不善於從形象上去把握問題;一接觸到問題,就企圖立即建立有關的求解方程,其結果往往是欲速則不達。那麼,在物理解題中,形象思維究竟能起到哪些積極的作用呢?

(一)表徵作用

認知心理學家將信息在頭腦中的呈現方式統稱為表徵,認為表徵是影響問題解決的重要因素。在物理解題中,形象思維是形成表徵的重要思維方式。由於形象思維的形象性和整體性,使主體容易對問題的實質和解題的關鍵產生直感,從而觸發出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案。比如:

例1A、B兩站相距60千米,A站每隔10分鍾向B站開出一輛汽車,汽車的速度為60千米/小時。現有一輛汽車從B站向A站開出,速度也是60千米/小時。問從B站開出的汽車在途中將會與從A站開出的幾輛汽車相遇?(設B站的汽車開出時,A站恰好有一輛汽車開出。)

對本題,我們可以用如圖1位移圖線來直觀地表徵,由圖線(相交點)可知,B站開出的汽車將與A站開出的11輛汽車相遇。我們還可以用如圖2的圖形來表徵,即B站的汽車b剛開出時,A、B之間已有5輛汽車,同時有一輛汽車a剛從A站開出。這樣,b將在A、B的中點與a相遇。可見,在前半段路程上,b車將與A站開出的6輛汽車相遇。同理可知,在後半段路程上,b車也將與A站開出的6輛汽車相遇。除去在A站遇到的一輛,可知b車在途中將與A站開出的11輛汽車相遇。

(二)先導作用

在求解物理問題時,主體運用形象思維對與問題相關的各種情景展開廣泛的聯想,提出有意義的猜想,這可以為問題的分析和推理的進行大致指明方向,避免解題陷入盲目的境地比如:

例2、水平桌面上有一疊圓形金屬片,擺放形狀如圖3。最下面的一塊重為G,面積為S/2,它相鄰的上面一塊金屬片重為G/2、面積為S/2,以此類推,金屬片的重量和面積均逐漸減半,一直疊下去。則自下而上三塊金屬片,每塊金屬片上表面受到的壓強之比p1:p2:p3多大?桌面受到的壓強多大?

本題乍看上去似乎很難求解,為此我們先從形象上做如下的考慮:將各金屬片的形狀轉化為一系列的矩形,並自下向上按1、2、3……編號,如圖4所示。由圖可見,第1片以上的各片的總面積等於第1片的面積;第2片以上的各片的總面積等於第2片的面積……以此類推。根據題意,可知重力的關系也是如此。所以,第1、2、3金屬片上表面受到的壓強之比為1:1:1。桌面受到的壓強為P=F/S=2G/S。

(三)支持作用

物理解題需要嚴謹的推理運算,形象思維可以為這種邏輯推理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運用形象思維,可以使主體頭腦中建立起一幅生動清晰的物理圖象,這是抽象思維得以順利進行的基礎。例如,當呈現問題:「三個共點力,大小分別為3牛、4牛、8牛,它們的合力能否為零」時,我們的頭腦里通常出現一個示意的三角形。藉助這個三角形,再分析它的三條邊是否可能分別是3、4、8,然後作出判斷。

三、物理解題中形象思維的基本形式

(一)意象

意象是人腦再現出來的某個事物的寫意的形象,它既可以是由若干個同類事物的形象概括出來而得到的觀念性的形象,也可以是被模式化了的某個事物的基本形象、由感性認識所獲得的各種形象信息經過一般化和典型化,便可成為意象而貯存在主體的大腦中及進行進一步的加工。意象相當於抽象思維中的概念,是形象思維的基本元素。愛因斯坦說:「在我的思維機構中,書面的或口頭的文字似乎不起任何作用。作為思維元素的心理的東西是一些記號和有一定明晰程度的意象,它們可以由我『隨意』地再生和組合。……這種組合活動似乎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形式。它進行在可以傳送給別人的、由文字或別的記號建立起來的任何邏輯結構之前。上述的這些元素就我來說是視覺的,有時也有動覺的。通用的文字或其他記號只有在第二階段才能很費勁地找出來。」

對於物理解題來說,主體完善的意象系統是極其重要的因素。例如問題:圖5所示,在半圓形支架上,用兩根長為半徑的細線1、2懸掛著重為G的小球。現讓A端固定不動,讓B端逐漸沿圓形支架逐漸向上滑動,使線2從水平狀態逐漸變為豎直狀態。判斷這一過程中,兩根細線拉力的變化情況。我們頭腦中出現的是與問題相關的矢量示意圖,如圖6所示,線B端的滑動表現為圖中矢量T2的道時針向的轉動。由圖可見,這一過程中,細線1的拉力T2將逐漸變小,細線2的拉力T2將先變小,後變大。當兩線相互垂直時,拉力T2最小;當細線2處於豎直狀態時,拉力T2=G。

除了圖形意象,物理意象還包括圖式意象,如數學符號、公式、圖表等形象性材料,都可以成為圖式意象的載體。比如:

例3一長列火車依慣性駛向傾角為a的小山上,當列車完全停下時,列車一部分在山上(如圖7)。試求列車從開始上山到停下來所經歷的時間。列車全長為L,摩擦不計。

對本題,設整列車的質量為M,列車山上部分長為x,質量為Mx/L。選擇山基為x軸坐標之原點,方向沿山坡向上。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列車受到的合力為

當得到上式時,如果主體的頭腦里能出現簡諧振動判別式F—X的圖式意象,便可確認這是周期為的簡諧振動方程,於是感悟到列車從開始上山到停下來的時間等於振動周期的1/4,即。

(二)直感

直感是運用意象對具體形象的直接判斷和感知。直感的實質就是用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意義的意象去對照當前問題中有關事物的具體形象,從而使主體對當前問題的模式作出判斷,迅速確定解題思維的方向和途徑。比如:

例4 如圖8所示,有一聚光束穿過一遮光板的圓孔後會聚於板後10厘米處的a處,若在圓孔內嵌入一塊凸透鏡,則光束將會聚於板後5厘米的b點處,求該凸透鏡的焦距。

在圖8中,設想有一點光源放在b點,則據光路可逆,可知它將在a處成一虛像。由此可直感到本題實質上是已知物距U=5厘米,像距V=-10厘米,求凸透鏡焦距的問題。於是據透鏡成像公式,即得

像這種用普遍形象(稱為類象)的特徵去比較具體對象(稱為個象)的形象,根據形象特徵整合的相似性來判別個象是否與類象同質的思維形式,我們稱為形象識別直感,它主要表現為對各種形象在變式情況下的再認,以及在復合、綜合形態下的分解辨認。

例5 如圖9甲所示,在離地面高為h,離豎直牆的水平距離為山處,有一個彈性小球以初速度V0向牆水平拋出,與牆發生彈性碰撞後落到地面上。試求落地點與牆的距離S2(設球與牆碰撞時動能沒有損失)。

本題小球的運動過程可分兩段,其軌跡分別是AB和BC,AB段是平拋運動,BC段是斜下拋運動。將平拋運動補全,要得完整軌跡ABD(如圖乙所示)。這一直感啟示我們:將BC以牆為軸轉過去180o,可能正好與BD重合。利用彈性碰撞規律,我們容易證明這一點。於時所求的S2為

如上利用已有意象模式,對新形象進行補形,將局部形象納入整體形象之中的思維主動脈式,稱為模式補形直感,它在形象思維中具有極為重要的竟義。正如美國哲學家魯首夫、阿恩海姆在《視覺思維》一書中所寫的:「把不完整的東西補足,乃是理性能力的一個最基本的本領。」

例6有兩條船甲、乙在河中相向行駛,甲順流而下,相對於水流的速度為v1,乙逆流而上,相對於水流的速度為v2,且v1>v2。當兩船相遇時,有一順流而漂的竹筏正好在兩船邊上。再行駛一段時間後,兩只船同時掉頭返回行駛,而兩船相對於水流的速度不變。問哪一隻船先遇到竹筏?

對本題,我們聯想起另一個相似的情景:有兩人在行駛的更車的過道上相向而行,兩個行走的速度不同,到了某座位邊兩個相遇。再行走一段時間,兩人同時返回以原來的速度行走,那麼兩人必在原來的座位邊相遇。將兩種情景進行類比:人相當於船,行駛的列車相當於水流,座位相當於竹筏,我們便可判得原題中兩船將同時與竹筏相遇。

像這種通過比較新形象與已有意象的相似性,使新形象與已有意象系統相聯結的思維方式稱為形象相似直感。物理解題中對問題的變更和轉化往往有賴於這種直感。

(三)想像

想像是頭腦中對已有意象經過結合和改造產生新的意象的思維過程,它是最有創造性意義的形象思維的形式。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科學的想像是對已有意象的一系列直感的聯結。在物理解題中,空間形象的想像,物理圖象的想像,特殊狀態和理想狀態的想像,假設情景的想像等等,都是解題思維中極其重要的因素。比如:

例7從某一高度以相同的速度V0,將一把彈子向各個方向撒出去。試說明各彈子均為空中的任意時刻,所有彈子位於怎樣的一個曲面上?(不計空氣阻力)

對本題,先設想如果所有彈子的初速均為零,則它們將同時沿同一直線做自由落體運動;再設想彈子拋出時,重力突然失去,則彈子將沿不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各彈子將處於同一個半徑均勻增大的球面上。由此可想像到,本題中,彈子將處在一個半徑R=V0t(隨時間均勻增大),球心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球面上。

四、如何培養形象思維能力

現代科學表明:人的大腦可分為左右兩個半球,左半球主管語言、邏輯數字的運算加工,而右半球則主管音樂、美術、空間的知覺辨認。從思維角度看,即人的左腦主管抽象思維,而右腦則主管形象思維。人的思維活動往往是通過左、右腦機能的「諧振」來完成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大腦的功能,培養能力。這里所說的大腦的功能應既包括左腦的功能,也包括右腦的功能;這里所說的能力理應既包括抽象思維能力,也包括形象思維能力。在以往的中學物理教學中,我們十分重視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這完全是正確的。但是,應當看到,相對而言,我們對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卻重視得不夠。這不但使學生的思維結構得不到完善,同時因為抽象思維缺乏形象的有力「支持」,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那麼,在物理教學中,應當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呢?

(一)增加形象貯備

根據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人的思維(即理性認識)是建立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的,抽象思維是如此,形象思維也是如此。作為形象思維生動性的形象的東西,並不是主體的頭腦中憑空臆造出來的。它根源於現實中的東西。離開了感性認識,形象思維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應當重視向學生呈現豐富的感性材料,要重視實驗,充分運用電化教具和圖表、模型等直觀手段,要善於用形象說話,用生動的比喻和類比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二)強化想像訓練

想像是最富有意義的形象思維形式,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如教過重力後,可讓學生想像「假如突然失去重力」後的情景;教過摩擦力後,讓學生想像「毫無摩擦的世界」;教過圓周運動、萬有引力後讓學生想像「假如地球突然停止轉動」或「地球自轉速度加大後的情景;等等。

(三)重視定性分析

形象思維是對問題整體、概略和方向性的把握,重視對問題的定性分析有助於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當呈現問題時,應引導學生通過對問題信息的知覺,想像問題情景,構建典型形象,揣測物理變化的趨勢。同時在紙上畫示意圖、受力圖、光路圖、電路圖等,使學生在頭腦里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圖象,然後再運用物理規律進行推理和演算,得出定量的結論。

(四)提倡數形結合

在物理解題中,要提倡數與形的協同運用,善於將文字信息轉化為圖形信息,將物理變化規律用圖象來表達,揭示數與形的對應關系,運用圖象這一直觀工具求解抽象的物理問題。

閱讀全文

與感性思維創造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