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學為創造

學為創造

發布時間:2021-08-03 00:21:29

A. 以「學習創造奮斗」為主題寫一篇作文 800字左右 趕緊啊! ! !

1.奮斗人生
他用毅力感動著中國,他用努力激勵著每一個在校大學生。
洪戰輝,新世紀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了中國每一個公民,更感染了河南的每一個人,因為他是河南人民的驕傲與自豪。從小在殘缺的家庭中成長,遭受了兄妹分離的痛苦,母親離家的悲劇,在父親一直是精神病狀態的情況下,還要撫養撿來得小妹妹,最最激人的還是他能夠在如此的生活環境中不忘學業,努力拚搏,並最終考上了大學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這是一個信念,這需要一種勇氣,這更需要一直的毅力。
在國家快速發展的時期,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人才,這種精神。洪戰輝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了這種頑強拼搏,艱苦奮斗的精神。環境造就人才,在如此的環境下,洪戰輝磨練了他的意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迎接了各種困難的挑戰,戰勝了各種環境壓力,他給我們在生活和學習 上都留下了一份很大的財富,給他自己也創造了輝煌得人生,正如當年的許本禹,如果感動是一種財富,那麼洪戰輝很富有,再過去的10幾年中,他的所作所為都是他的到這份財富而作出的努力,付出的代價。他的經歷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所體現出來的這種精神,這種不懈奮斗,在逆境中創造自己人生的精神,這更讓我發現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我們都不應該放棄這種精神,反而更應該發揚這種精神,用這種精神奮斗人生。
奮斗人生,是重長期堅持,永不停息的努力,無論環境怎樣,條件怎樣,我們都應該有此毅力,追求自己的目標,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實現人生的真正價值。在生活上,我們需要洪戰輝,不僅是條件困苦,重要的是鍛煉自己的人生,鍛煉自己的能力。早早的他扛起了家的重擔,在如此的環境中他學會了獨立承擔,獨立自主,獨立人生。我們這些在外求學的大學生,原理了父母的照顧,很多人遇到了生活上的麻煩,並為之苦惱,很多生活瑣事被他們弄得那麼復雜,洪戰輝叫道我們生活要能夠獨立,生活要能夠自己承擔。可以想像,洪戰輝的生活條件是多麼不容易,沒有完整的家庭的他扛著一家的重擔,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得不到家人團聚的溫馨,可是他依然完成了自己的學業,走進了大學繼續深造,他是每個大學生的驕傲與自豪,他更是每個大學生的模範和榜樣,我們有堅實完美的家庭作後盾,都有如此精神支柱,如此心靈歸宿,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只有學習,而很多人不能夠珍惜,荒廢學業,甚至因一時的沖動走向悲劇,難道我們不應該反思一下?作為學生,學業搞不好怎稱學生,何況在當今如此良好的條件下。
奮斗人生,既然選擇了人生,何不為之奮斗,為之努力?人生需要的就是一種拼搏,一種不懈的追求。在各種艱難困苦的挑戰下,我們都應當永存信念,這才是奮斗。自己的事自己扛,洪戰輝從未接受過任何募捐,這才是奮斗,他有那種信念,有那種不怕的信念,這是勇敢,這是堅強,這是敢於正視這些挑戰,奮斗人生,就應當主動迎接挑戰。洪戰輝的所作所為打動了每一個人,但他並不是想讓每個人對他同情。他又自己得人生方向,有自己的奮斗目標。從高中就一直帶著妹妹上學,靠打工和做小生意為生的他,知道路應該自己打拚出來,條件差,靠自己去改變。如今已經23歲的他,仍帶著妹妹一塊走進懷化學院,他拒絕了多次他人的捐款與幫助,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他已經歷過了各種坎坷,各種磨練,他以早早的融入了社會,接受了社會,可以說他已很老練,現在的難關對他來說已經很小很小,以往的經歷以足夠證明他能夠走過去,他能行。這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他的剛強,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他的樂觀,樂觀的對待生活。它在困難面前總能夠坦然,笑對人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心頭支撐他走過了風風雨雨,配合他笑過了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走不過的路。是啊,我們在其他各方面有何嘗不是呢?學習中難免有挫折,但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時候你能夠樂觀對待你的成與敗,得與失,相信那不是打擊,而是更大的鼓舞與激勵。有樂觀配合著你的剛強,何愁「不得天下」?激情,在剛強與樂觀之間,洪戰輝更存在著挑戰生活的激情,努力學習的激情,迎接坎坷困難的激情。激情人生才有激情奮斗。缺乏激情,一切的一切將很空虛,很無助,還等什麼,燃起學習洪戰輝的激情,燃起挑戰生活,努力學習的激情!
弘揚艱苦奮斗精神,挑戰曲折坎坷人生,創造輝煌燦爛成就。

2.自信+努力=成功

對於公式,大家都不會陌生。在我們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遇到許多的公式,數學公式,物理公式或化學公式。但什麼是人生公式呢?那就是自信+努力=成功!
這個公式是從古至今人們根據成功經驗總結出來的,是一條永不衰敗的真理。的確,自信和努力是分不開的,它們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只有它們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才會結出堅實的果實——成功。「成功」是每個人追求的最終目標,而自信是它的前提。我們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都會遇到許多大大小小的挫折,這時,面對你的有兩條路,要麼就此沉淪下去,一蹶不振,要麼相信自己,從新來過。記得有人說過,失敗是成功之母,而自信是成功之基。如果你選擇了後者,那麼你就為成功點亮了一盞寶石燈。其次,一個人光有信心是不夠的,還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愛迪生曾說過,成功=1%天份+99%汗水,可見努力所佔的分量是多麼重大。如果自信和努力你都做到了,那麼一朵燦爛的成功之花就會悄然綻放。在生活中,靠著自信和努力走向成功的例子有很多,美國作家海倫凱樂,在一歲半就雙目失明,命運對她是凄慘的,可他憑著對自己的信心,頑強的活了下去,後來,他又靠著不懈的努力,最終被哈佛大學錄取,成為舉世矚目的殘疾作家 同樣,在我們求學的道路上,也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但我們必須相信自己,靠著堅持不懈地努力,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堅實的足跡。

B. 小學為自己的特長,為班級,為校園,為社會創造出更多的精彩。如何寫。

結合自己的特長,比如舞蹈,唱歌,樂器,演講朗誦等,參加學校節目,參與學校組織社會演出,都是很好的題材。

C. 以學習,創造,奮斗為主題的作文,拜託了

在奮斗中創造奇跡
奮斗是什麼?奮斗是苦,奮斗也是甜。因為奮斗,我們敢於突破自我,努力拚搏。也因為奮斗,我們得到了鍛煉,取得了成功。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肯吃苦,肯奮斗的人,早晚都會成功,因為奮斗能創造奇跡。
我國古有孫敬的懸梁刺股的奮斗故事: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開始由於知識淺薄得不到重用,連家裡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決心認真鑽研,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就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孫敬在學習上的奮斗終究讓他成為我國著名的政治家。
我們所熟識的張海迪在5歲時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
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不一樣的奮斗人生。她無法上學,
便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
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斗爭,為自己的人生進行奮斗拼搏,在奮斗中張海迪創造了人生的奇跡。
有名的無臂音樂人劉偉,在小時候因為被高壓電擊中而失去了雙臂,但他堅持不懈的奮斗,努力用腳練鋼琴,終於在第一季達人秀中創造了奇跡。
一個個故事都告訴我們一個同樣的道理:只有奮斗才會創造奇跡!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奮斗就是那輛最快的列車,讓我們乘坐那輛列車,闖出一片自己的天空吧!

D. 以從小學習創造為主題寫徵文最少300

瘦削的臉龐,炯炯有神的雙眼,他邁著矯健的步伐從遼寧向我們走來,他就是創造了中國教育界奇跡的名師——魏書生。他教學二十多年,無論什麼樣的班級,經過他的點化,學生快樂健康,綜合素質高,班風積極向上,考試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不知魏老師用什麼魔法點石成金,帶著滿心的疑惑,我手不釋卷地讀完了《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這本書,終於明白奇跡是是用堅定不移的信念,永不停息的奮斗精神和高風亮節的品格創造的的
這本書從教書篇、育人篇、修身篇、管理篇等四大方面的100多種實際情況展開漫談,涵蓋了以教書育人為主題的全方位教育、教學、管理的策略和實施方法。書中蘊涵深刻的哲理,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讀來令人心悅誠服,靈魂一次次的受到震撼。
魏書生之所以迷念上教書是因為他認為教師是最有利於培養真誠、善良、美好心靈的職業。他常想這個世界上,如果由於自己的存在而多了一顆真誠、善良、美好的心靈,那自己便獲得了生存的幸福,有了一分生存的價值。他一直認為,人活在世上,能不能幸福,最主要的是能不能有一顆好心,心腸好,那麼生活窮點,工作輕點重點,壽命長點短點,都能坦然無愧、豁達大度地對待,從而活得心安,獲得幸福。正是有了這樣的價值觀和幸福觀,魏書生什麼樣的苦都能吃,什麼樣的重擔都找著挑。
魏書生說能力強是工作多逼出來的,鐵肩膀是擔子重壓出來的,有的青年人推卸掉了領導讓他擔任的班主任的擔子,自以為是佔了便宜,實質是把機會,把能力推出去了,把自己變得無能為力。的確現在很多人有了固定的固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後,便失去了鬥志,隨遇而安,成為很平庸的人。平庸人往往會艷羨成功人士的壯舉,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完全有能力做的比現在更好。只是我們懶得付出懶得鑽研,懶得超越自我。1978年魏書生到盤山縣當語文教師兼班主任,由於工作出色學校學校讓他不再教課要求他教導主任,專門負責學生思想工作。聽到這一消息,他連夜寫辭職報告並要求帶班。1998年以前魏書生一直當班主任,大多是兩個半的班主任。任市教育局局長後除兼上課外還做著不掛班主任名的班主任工作。20多年來,魏書生已在全國31個身、自治區、直轄市和台、港、澳地區作報告2000多場,上公開課1000多次,發表了100多篇文章,主編了、撰寫、出版了20多本書。
想想我們自己在教學方面幾乎沒什麼建樹,還常常抱怨工作工作累工作苦,真是慚愧。不過魏書生的確是教的格外輕松的老師,他善於研究學生關注學生的心靈。在談到育人方面,魏書生也毫不謙虛的說自己做的最好的就是育人了,作為語文老師他將育心放在了首位。用孩子心靈深處的能源,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顯然是最節省能源的方法。魏書生嘗到了這樣的甜頭。誰能想像他有十多年沒為學生改過一篇作文,用在教學上的時間只有自己工作時間的十分之一。他一外出常常就是一個月,他任教的班級沒有代課老師,完全是學生自學,學生的考試成績卻遙遙領先。以他1998年任教的兩個畢業班為例,升學考試全市14所中學超過600分的考生共30名,他們班就佔了10名;全市總分第一、二、三名及語文、數學、政治、化學、英語、生物的單科第一名也都是他們班的學生。魏書生教過無數個差班,曾有一個學生語文考試成績只有8分,這個學生對魏師說己是考不好的讓老師別為他花費心思了。而魏書生卻對這位同學說:你一上課不聽講,二不寫作業,三又不看書,還能得8分這是天賦哪!」那位學生果然來勁了,畢考試居然達到了70多分。魏書生總能把學生積極的、向上的、樂觀的腦神經激發起來創造了他班級無差生的神話。他在學生的心裡開辟了一片綠地,播撒上了真善美的種子。
魏書生的好學精神令人瞠舌,不管一天做了多少工作,他給自己立下了一個慣例,每天堅持至少寫1000字的教學日記。他給學生也給自己設立了高效學習日,對自己提出了高效工作的要求,對學生提出了高效學習的要求。他深有感觸:某一天抓的緊,一件接一件的做實事,顧不上惆悵,沒時間猶豫,來不及拖拉,這樣能在不停的做中享受是乾的幸福。他以寫稿為例談道,一天下來,即使在上課,接待客人之日,仍能完成10000字以上。
人生須臾,我們作為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應該創造一些有價值的東西留給這個世界。像魏書生那樣多做實事,讓生命散發出芬芳與美麗。是魏書生啟發我該怎樣做老師「怨環境不好,是因為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狹隘,是因為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學生難教育,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方法太少。」我堅信自己在他思想光環的照耀下,也能開辟出屬於自己的一番教育天地。

E. 什麼是創造學

創造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創造發明活動規律的科學。因為創造發明是人類勞動中最高級、最活躍、最復雜、也是最有意義的一種實踐活動,其實質是:人類追求新的有價值的功能系統。而創造發明可以發展生產力,推動社會進步,改善人類的生活環境、勞動環境,因此創造發明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
當前是創造發明的時代,是知識爆炸的時代,國家之 間、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從現象上看是產品競爭, 從實質上看是智力競爭,是創造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創造 發明的競爭。創造學就是要通過對創造發明史和當今大量的發現、發 明的過程實例進行解剖、分析、研究,力求找出創造發明活 動的規律,藉助規律有效地進行各種創造發明。創造學的分類及研究的內容創造學的分類:創造學研究的任務是多方面的,因為創造過程遍及各行各業,在知識爆炸的年代,有關創造學知識的廣泛應用,對任何一個實踐領域都具有現實意義,對任何一個立志搞革新的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創造學已經發展並衍生許多分支領域,大體歸納為三類:①創造科學——它是研究創造活動,揭示創造活動和創造過程的客觀規律,是對創造學的基礎理論研究。②創造性科學一一研究人的創造性,開發人的創造性,培養、造就創造性人才,並為其提供理論依據。②創造工程一一研究各種有效地創造發明方法,促進創造發明效率的提高,它是創造學最富於應用性的一個領域。此外,還出現了與其它科學交叉的邊緣分支,如創造心理學、創造教育學、創造性開發學等等。總之,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研究重點。創造學研究的內容:1.創造精神創造精神是人們的意識或創造慾望的反映。創造學研究者認為,創造者必須具有以下五種精神:①造福於人類的精神;②敢想、敢幹、敢於實踐的精神。③達不到目的誓不罷休、百折不撓的精神;④善於發現問題、敢於創新的精神;⑤堅持不懈、虛心好學的精神。2.創造性思維思,就是想;維,就是序;思維就是有次序的想一想,思索一下,思考一番。總之是指對事物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全過程。創造性思維就不是一般的想一想,它是人類思維的高級形式,它想的是獨立的見解,空前的前所未有的想像目標,其結果是新穎的、有使用價值的、先進的產品。而創造性思維又是擴散思維與集中思維的綜合反映。3.創造環境創造環境的好壞,對創造發明者來說,是起促進和制約的作用。任何個人與團體,雖然都蘊藏著巨大的創造力,但由於受不同環境的影響,或促進或阻礙創造力的發展。充分認識阻礙創造力發展的環境,創造一個有利於創造發明的環境,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開拓有利於創造發明的環境,必須是領導重視創造發,明,積極培養職工的創造精神,有良好的民主作風,認真分析群眾意見,從開發群眾創造力的高度,來尊重群眾提出創造性想法,保護職工創造權益,在群眾中造成人入動腦筋搞革新的競賽風氣,否則必將影響創造力的發展。另外,車間班組團結,協作氣氛濃,家庭成員的支持等也是非常重要的。4.創造性教育. 根據「創造學」研究者們提出的有關創造理論與方法, 運用到教育活動中來,提高人員素質。創造性教育就是通過: 運用創造思維和創造技法開發人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和解決 問題的能力,使人們的思維活動能夠出現超出現有的知識范圍,具有獨創性,從而去搞革新、搞創造發明。 ·我們舉辦創造學學習班,就是進行創造性教育的實例。5.創造技法是從創造發明的活動、過程、成果中總結出來帶有普遍 規律的方法,到目前為止,創造技法有300多鍾。創造學研究的原則和任務1.創造學研究的基本原則一一總結創造發明的經驗。2.創造學的根本任務——開發人的創造力,使人類更加聰明。當今的時代是創造的時代,一個人如果沒有創造力,就會忙忙碌碌一輩子,沒有發明成就。一個企業沒有創造力,就不能發展適銷對路的新產品,就會在商品競爭中失去競爭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創造力,就很難繁榮,甚至會危及國家、民族的生存。

F. 學習是為了給自己和事業創造什麼成果

學習能夠增加知識,增強智慧。
有了完備的智慧,才能正確分析、解決問題,才能做出好的成績。從而使生活充實、幸福。

G. 如何學會創造

1.創造,是一個從抄小實驗的話題。首先襲,我們要學會怎麼面對創造。我們要用自己那勤勞、機靈手巧的雙手去社會上發展。其次,我們要學會如何為祖國做出貢獻。我們要在新社會里建起許多許多的好習慣
2.學會創造,就是要注意能力素質的培養,做好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每位同學都應注重培養自己科學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自己的科技意識和開拓創新意識。要培養從工程實際中提煉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等待老師出好題目,讓你寫算式。大學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愛護和培養學生學習的好奇心、求知慾,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

H. "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創造"怎麼理解的

教學的最高境界是學會學習,「教」不是培養人的目的,而是手段之一,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才是最終目的。
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學習人類已有知識經經驗,而為了創新和創造,即發現新規律,提出新發明,進行創新性思考和活動。

I. 學習是為了學會創造是誰的名言

1、天賦復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學制習來修剪。 —— 培根

2、我們的事業就是學習再學習,努力積累更多的知識,因為有了知識,社會就會有長足的進步,人類的未來幸福就在於此。 —— 契訶夫

3、學習如果想有成效,就必須專心。學習本身是一件艱苦的事,只有付出艱苦的勞動,才會有相應的收獲。 —— 谷超豪

4、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順利地學習,這是教育過程的邏輯。 —— 蘇霍姆林斯基

5、我學習了一生,現在我還在學習,而將來,只要我還有精力,我還要學習下去。—— 別林斯基

6、只要還有什麼東西不知道,就永遠應當學習。 —— 小塞涅卡

7、活著就要學習,學習不是為了活著。 —— 培根

8、對我來說,不學習,毋寧死。 —— 羅蒙諾索夫

9、如果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的結果是使自己什麼也不會創造,那他的一生永遠是模仿和抄襲。—— 列夫·托爾斯泰

10、重復是學習之母。 —— 狄更斯

11、我們在我們的勞動過程中學習思考,勞動的結果,我們認識了世界的奧妙,於是我們就真正來改變生活了。 —— 高爾基

閱讀全文

與學為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