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壯族四大發明

壯族四大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03 00:04:40

1. 壯族資料

壯族(舊稱僮族,壯文:Bouxcuengh),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雲南、廣東和貴州等省區。秦以來,壯族先人歷代分別稱為西甌、駱越(雒越)、南越、濮、僚、俚、溪峒蠻、烏滸,在宋代史籍中始稱為「撞」、「僮」、「仲」,明清時也有稱為僮人、良人、土人的。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僮」與「壯」同音),直到周恩來倡議在1965年改「僮」為「壯」。

1990年人口1548萬。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壯 銅鼓
族人口數為16178811。2005年,壯族人口超1700萬人。現在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壯族大多居住在廣西。其中雲南有100餘萬人,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紅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廣東的連山、貴州的從江和湖南江華也分布有壯族。在1965年統一稱壯族以前,壯族的自稱和他稱較多,廣西最常見的自稱和他稱主要有「布壯」「布土」「布僚」「布雅依(瑞)」「布儂」等20多種,雲南主要有「儂人」、「沙人」、「土僚」等。
壯族有自己的語言,中國學者將之歸類為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部分外國學者根據壯語同源詞的情況,將壯語劃入澳泰語系。壯語與同語支的泰國語、寮國語、傣語相似程度相當高。壯語有自己的文字,從中國的唐代(7世紀)就開始在民間使用,漢人稱為古壯字,壯族人自稱為「sawndip」,就是生字的意思,因為這種字是用漢字部首組合而成的。但是這種壯字由於使用面不廣,沒有能在全民推行,多用於書寫地名,編山歌、記事。南宋時,曾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出「土俗字」,但沒能得到重視和推廣。1950年代,中國共產黨的政府專家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並於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訂,但這種文字沒有能在壯族地區推廣,但是壯族地區的官員卻昧著良心說這種文字得到了推廣,嚴重違背了黨的實事求是精神,損害了黨的民族政策。 壯族
壯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現代民族學、歷史界一般公認壯族是由中國古代嶺南的越人的一支發展而來。她與周奉時期的西甌、駱越,漢唐時的僚、俚、烏滸,宋以後的僮(撞、獞)人、俍(狼)人、土人等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 壯族與百越中的西甌、駱越是一脈相承的,從漢至唐初,壯族地區不斷的主動或被動的接受漢語言文化,在今壯族地區出現了一些「雄於鄉曲」的大姓,如番禺的呂氏,高涼、合浦的冼氏,欽州的寧氏等,稱為「百越大姓」,各自雄居一方。唐代,曾把嶺南道分置嶺南東、西兩道,設五府經略使於廣州,下分五管。其中桂、邕、容三管都是壯族先民的聚居區。兩宋、元、明時期,中央王朝加強了對嶺南地區的統治,建州縣、派官史、征貢賦,中央王朝在壯族地區實行的羈縻州縣制度,任用壯族有名望之人為土司管理本族。而中央政府的漠視及土司的橫征暴斂給壯族人民帶來的沉重負擔使壯族人民不堪其奴役,多次反抗。唐朝的西原「黃洞蠻」起事,宋朝儂智高起義,明朝的俯江農民起義,清朝數百年不間斷的起義直到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就起事於這片地區。但歷次起義都遭到了鎮壓而告失敗。壯族人民在抗擊法國殖民者入侵、辛亥革命斗爭和抗日戰爭中做出了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壯族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
壯族地區石灰岩分布很廣,是世界有名的岩溶地區,石山拔地而起,石山裡有岩洞和地下河。這種地形構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的名勝景色。沿海盛產各種名貴海產,尤以南珠聞名。壯族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足,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玉米、薯類等。果品也很豐富,森林面積廣,盛產柳州杉、銀杉、樟木等名貴木材。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久負盛名的特產。 壯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壯錦是壯族民間流傳下來的一種獨特的織錦藝術,已有一千年的發展史,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
壯族主要居於嶺南。嶺南地區自遠古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在先秦時代,壯族就屬於百越的駱越、西甌等,遠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有柳江縣的「柳江人」和,「甘前人」,來賓市的「麒麟山人」,荔浦縣的「荔浦人」。都安縣的「干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蓮洞人」和「都樂人」桂林市的「寶積岩人」,田東縣的「定模洞人」,靈山縣的「靈山人」等等。這些古人類所在的區域,恰好是壯族先民的 壯族
活動地域,也是今天壯族的聚居地區。據此部分專家推測不排除壯族為這些古人類的後代。 先秦時期,廣西為駱越國,居住著百越中的"駱越"、"西甌"、"蒼梧"人。駱越國是嶺南壯族祖先著名的方國,最早見於《逸周書·王會》,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雲:「路音近駱,疑即駱越。」路即駱,此說中的。《逸周書》亦稱《周書》,乃先秦古籍,多數篇章出於戰國,其中所記商周之事,必有所本。在《呂氏春秋·本味》里,又提到「越駱之菌」,漢代高誘註:「 越駱,國名。菌,竹筍。」越駱是漢語提法,意為越(山)谷或越鳥,越人語言倒裝為駱越。 「僮」這個民族名稱,是南宋時出現的。宋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議」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輔在《溪蠻叢笑》中進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瑤、口嘹、曰獞、曰仡佬」。以後歷代均多沿用「獞(僮)」名,到明代「獞」名引用逐漸增多,但往往與「瑤」並舉。到清代對「獞(僮)」名的引用已遍於廣西各地。1949年後,經過深入調查和進行民族識別,人民政府把廣西、廣東、雲南等地自稱「布壯」、「布土」、「布農」、「布泰」、「布班」、「布隴」、「布諾」、「布衣」 、「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們統一稱為僮族。後因「僮」字的含義不夠清楚,又容易讀錯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來總理的倡議,把「僮」改為「壯」,把「僮族」改為「壯族」。 民族區域自治。1952年12月9日在廣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壯族自治區,1956年春改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廣西省地區為范圍的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4月1日,建立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壯族名稱雖隨代而異,其主要源流:百越一甌一甌駱一西甌駱一西甌駱越一烏滸一俚僚一僮一俍一沙一儂一壯,為一脈相承。(參考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壯族
駱越與西甌是構成今天壯族的主要兩個支系,他們存在了一千多年,創造了燦爛的稻作文明。今天壯族傳承的古代文化,在很多方面是西甌、駱越人創造的。駱越方國創造的稻作文化、大石鏟文化、龍母文化、青銅文化、青銅文化中的銅鼓文化、花山文化等等,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駱越人和蒼梧人、西甌人一起,在我國最先發明了水稻人工栽培法,為中華民族也為全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今南寧市范圍,發掘出了駱越人祖先留下的十四處貝丘遺址,從中出土了一萬年前原始石磨盤、石杵、石磨棒等稻穀的脫殼工具,其中南寧市亭子圩遺址出土的這類工具,經C14測定為11000年。年代僅次於湖南道縣。壯族蒼梧部祖先留下的 12000—20000年前的炭化稻粒,比江西萬年縣的一萬年稻穀遺址早1000年。到了駱田時代,駱越人對境內的田疇整治已經卓有成效,已經會根據潮水的漲縮選擇田塊。今天,整個華南無論哪個民族,都以大米為貴,餐桌上的主食主要是大米飯,以大米為原料的食品系列有米飯系列、米粉系列、粽粑系列、糍粑系列、米粥系列、湯圓系列、米糕系列、米餅系列、米花系列、飲料系列、米肉系列、灌腸系列等12個系列,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副食的豬雞鴨鵝,也是大米的轉化物。從旱地農業地區移居嶺南的漢族等民族,也都放棄了麥類的種植,和壯人一起在餐桌上享受壯族祖先創造的稻作文化。駱越人的這一大貢獻,與日月齊光。創造和打破了多項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之最、中國之最。 衣著方面的世界之最 在古黔中地區的道縣玉蟾岩(古代壯族蒼梧部活動區域),發現了人類在15000年前用來作陶器「墊布」的植物纖維編織紋,不管這植物纖維編織紋是如何地簡陋粗糙和幼稚,它卻是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見到的人類自己用勞動創造出來的第一件手工紡織品,是全世界紡織工業的萌芽。 飲食方面的世界之最 在古黔中地區的道縣玉蟾岩遺址中,發現了15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盡管它還只具備了人工馴化的一些痕跡,它卻是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見到的人類自己用勞動創造出來的第一個農作物品種,是全世界耕作農業的萌芽。而陶器的出現,又是人類告別「茹毛飲血」的野蠻時代,進入「熟食烹飪」的文明時代的第一個標志。 壯族
住房方面的世界之最 在古黔中地區的臨澧竹馬村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距今約18000年)中,發現了帶甬道的「丅」字形「高台式土木建築」,它不僅是中國「高台式宮殿建築」的源頭,而且是全世界第一座「高台式土木建築」。 壯族先民邁出劃時代的第一步,使中國率先邁進了農耕社會,引發了人類最偉大的一場綠色革命,使人類從飢飽無定的採集生活中,闖出了一條馴化動物、創造農耕、邁向溫飽生活的綠色革命之路,使人類邁進了農耕社會輝煌的農業時代。 壯族先民發明的陶器,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志,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人們把粘土加水混和後,製成各種器物,乾燥後經火焙燒,產生質的變化,形成陶器。它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劃時代的意義。陶器的發明,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在人類發展史上開辟了新紀元。 駱越人的青銅技藝有很高的水平,他們所製造的靈山型、冷水沖型、晉寧型銅鼓,是銅鼓鼎盛期的產物,是八型銅鼓中的頂級產品,代表了銅鼓技藝的最高水平,高大厚重,設計奇巧,工藝精湛,花紋繁縟。鼓面上的青蛙立雕,一反青蛙450蹲勢,脊樑與鼓面平行,臀部隆起如猛獅,身上飾以稻穗文,這一 壯族
畫龍點睛之筆,正是駱越人對稻作文化貢獻的特別標記。鼓面上的太陽紋告訴我們,駱越人有自己的歐幾里得,公元前他們就能夠在鼓面上表現出分割圓法。分割圓法被認為是兩千多年前一個民族最高科學水平的標志,從記載上看當時世界上只有漢族和古希臘的歐幾里得能分割圓,人們沒有想到壯族祖先也能做到,只是沒有文字記載罷了。駱越人製造的鐓、圓形器、牛首提梁卣、鍾、靴形鉞等青銅器,都有很高的水平,尤其是牛首提梁卣,設計精巧,卣紐和卣腹上四頭圜眼圓睜的水牛頭,堪稱一絕。 駱越人的生產工具別具一格,其早期的帶肩石斧和有段石錛,是典型的越人產品。所鑄造的銅鉞類包括靴形鉞、扇面鉞、風字形鉞、鏟形鉞、圓頭形鉞等,形狀多變、精巧實用,表現了駱越人的聰明才智。其所製造的大石鏟為國內一絕,長舌形,束腰,邊沿加工精細圓潤,束把處有邊牙,以便綁牢。最大的長60多厘米,寬 20多厘米。既是生產工具,也是一種藝術品,祭祀稻作神靈時又是神器。其設計獨具匠心。其他如西林的戰國銅棺,合浦鴨首流銅魁、鳳凰形銅燈、人足形銅盤等,都閃耀者駱越人智慧的光芒。 花山文化是駱越人創造的世界聞名的藝術畫廊,主要分布於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沿岸,綿延200多公里,另有5處分布於左江流域的憑祥市、天等縣等處。共有84 個地點,183處,287畫組。主體形象為人身蛙形的蛙神形象,赭紅色,平塗成投影式(鬼影),皆兩臂彎肘上舉,半下蹲成騎馬式,猶如蛙泳之狀,整個畫面呈歡歌狂舞之態,震動人心。花山崖畫是駱越人祭祀蛙神的聖地,是按照駱越人敬祀蛙神的場面描繪的。除了蛙神形象,還有奔犬、鹿、鳥、銅鼓、銅鑼、星星、太陽等形象。其產生年代上限在戰國,下限在西漢,長達700多年。少量為後世仿製。其中規模最大的為寧明縣的花山崖畫,壯話叫做岜萊(Byaraiz),岜意為山,萊意為花紋。因其規模最大,故以之代表整個左江崖畫。花山崖畫和世界各地岩畫相比,有顯著的特色。其蛙神形態不僅整齊劃一,而且綿延700多年而不改,比較罕見。寧明花山畫面高40多米,寬長達170多米,就一個「地點」(世界岩畫規則,畫面邊沿外500米內無畫為一個「地點」)的面積來說,堪為世界之最。此畫面尚可辨認的人物形象達1300多個,所有的大小圖象加起來達4萬多個,世界少有。花山崖畫是稻作文化的集中展示,像這樣大規模展示稻作文化的藝術珍品,堪稱一絕。花山崖畫不是靜態古老文化,而是活態文化,其所展示的稻作文化,依然活在民間。至今在古駱越北界紅水河沿岸的東蘭、鳳山一帶,還保留有「蛙婆節」,祭祀民族圖騰蛙神。節日里跳的蛙舞,舞者戴蛙首頭套,跳躍之狀酷似花山崖畫上的動作,其他地方民間流傳的一種師公舞,也酷似花山形象。故舞蹈家們把花山人物形態稱為蛙形舞姿。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干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卜、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腌菜的習慣,腌成酸菜、酸筍、咸蘿卜、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 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區卻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製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 壯族喜愛獵食烹調野味、昆蟲,對三七的食療頗有研究,利用三七花、葉、根、須做菜很有特色。壯族還擅長烤、炸、燉、腌、鹵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壯家燒鴨、鹽風肝、脆熘蜂兒、五香豆蟲、油炸沙蟲、皮肝糝、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雞、岜夯雞等。 壯族自家還釀制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為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一飲而盡,留在嘴裡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典型食品:壯族有許多著名的菜餚和小吃,主要有:馬腳桿,魚生,烤乳豬,花糯米飯、寧明壯粽,狀元把,白切狗肉,壯家酥雞,清燉破臉狗,龍泵三夾居住在壩區和城鎮附近的壯族,其房屋多為磚木結構,外牆粉刷白灰,屋檐繪有裝飾圖案。居住在邊遠山區的壯族,其村落 廣西龍脊的壯族山寨
房舍則多數是土木結構的瓦房或草房,建築式樣一般有半干欄式和全地居式兩種。 干欄,也叫木樓、吊腳樓。壯、侗、瑤、苗、漢都有。多為兩層。上層一般為3開間或5開間,住人。下層為木樓柱腳,多用竹片、木板鑲拼為牆,可作畜廄,或堆放農具、柴禾、雜物。有的還有閣樓及附屬建築。一般干欄都依山傍水,面向田野。一個寨子一個群落,既雄偉又壯觀。有些村寨,家家相通,連成一體,就像一個大家庭。居室格局,各處自有特點。龍勝縣龍脊鄉壯族干欄,以神龕為中心,神龕後面,居中是家公住房(以女主人為中心),左角是家婆住房,有小門與家公房相通。主婦房在右角。丈夫房在廳堂右側外。客房在前庭左角,姑娘房在右角樓梯旁,便於她們與小夥子們交往。這種布局的最大特點,是夫妻異室,沿襲了古俗。現在的干欄,內部結構略有變化,但基本格局不變。

壯族服飾主要有藍、黑、棕三種顏色。壯族婦女有植棉紡紗的習慣,紡紗、織布、染布是一項家庭手工業。用自種自紡的棉紗織出來的布稱為「家機」,精厚,質實,耐磨,然後染成藍、黑或棕色。用大青(一種草本植物),可染成藍或青色布,用魚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 壯族服飾各有不同,男子、女子的服飾,男子、婦女、未婚女子的頭飾,各具特色。
壯族婦女
壯族服飾
男裝有右襟與對襟兩種,右襟衫反膊無領,衣紐從右腋下開至腰部又轉向正中,再開出三四寸而止,衣襟鑲嵌一寸多寬的色布邊,用銅扣紐,再束上長腰帶;對襟開胸,長僅及臍的緊身衫,這是在勞作時穿著的。而女裝為無領右襟,只是衣袖比男裝大些,寬大近尺,長至膝蓋,鑲嵌緄邊,邊條有寬細,一般在二三道以上。肩內貼布反襯在外,起縫三線,名叫「反膊衫」。男女衫的扣鈕均銅紐或布紐。男女褲子式樣基本相同,褲腳有緄邊,俗稱「牛頭褲」。已婚婦女有緄花邊的肚兜,腰褲左邊懸掛一個穗形筒,與鎖匙連在一起,走動時發出「沙啦吵啦」的響聲。男子禮服慣穿長袍,外面套上一件短褂,通稱「長衫配馬褂」,起先是頭戴頂圓帽,後來改戴禮帽。到了現代,壯族的穿著衣式已基本現代化,但老一輩人,仍普遍以穿藍、黑兩色為主。
未婚女子喜愛長發,留劉海(以此區分婚否),通常把左邊頭發梳繞到右邊(約三七分)用發卡固定,或扎長辮一條,辮尾扎一條彩巾,勞作時把發辮盤上頭頂固定。已婚婦女則梳龍鳳髻,將頭發由後向前攏成雞(鳳)臀般的式樣,插上銀制或骨質橫簪。現在裹青紗白帕的已少見,多用黑帕或花帕頭巾,梳髻多是中年以上婦女,且喜歡戴綉花勒額,冬季婦女多戴黑色絨線帽,帽邊花式因年齡而異。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婦女上山勞動愛穿自己制的貓耳布鞋,俗稱鞋貓,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一條扁紗帶將鞋耳和鞋跟串起來,任意綁扎調節松緊。兒童頭飾:童帽是用二三寸寬的綉花布條縫製成的無頂遮額帽。古籍中記載壯俗「露頂跣足」、「布帛勒額(束額)」,在童帽上獲得再現,這種遮額帽既能保護頭部也是一種裝飾品。嬰兒的背帶比常見的漢族的大得多,呈蝴蝶狀,「蝶身」長三尺,寬二尺四寸,中綉花樣圖案或八卦乾坤圖,但很少見綉有文字,兩邊「蝶翼」長九尺,寬一尺二寸,這種背帶壯話稱「臘」。建國後,這種背帶逐漸改小尺寸,有些背帶壯話稱「臘」。建國後,這種背帶逐漸改小尺寸,有些背帶身刺綉上如「出入平安」「美滿幸福」的文字,代替原有的圖案。 男女都穿布鞋。
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一餐飯吃五、六家。平時即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一家殺豬,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務必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 尊老愛幼是壯族的傳統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動打招呼、讓路,在老人面前不蹺二郎腿,不說污言穢語,不從老人面前跨來跨去。殺雞時,雞頭、雞翹必須敬給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奶奶」或「老太太」;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並送到分手處。

壯族人忌諱農歷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裡串門。登上壯族人家的竹樓,一般都要脫鞋。壯族忌諱戴著斗笠和扛著鋤頭或其他農具的人進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壯家門外要放下農具,脫掉斗笠、帽子。火塘、灶塘是壯族家庭最神聖的地方,禁止用腳踩踏火塘上的三腳架以及灶台。壯族青年結婚,忌諱懷孕婦女參加,懷孕婦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別是懷孕婦女不能進入產婦家。家有產婦,要在門上懸掛袖子枝條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闖入產婦家者,必須給嬰兒取一個名字,送嬰兒一套衣服,一隻雞或相應的禮物,做孩子的乾爹、干媽。忌筷子跌落地上,認為不吉利。吃飯時忌用嘴把飯吹涼,更忌把筷子插到碗里。夜間行走忌吹口哨。忌坐門檻中間。 壯族是稻作民族,十分愛護青蛙,有些地方的壯族有專門的「敬蛙儀」,所以到壯族地區,嚴禁捕殺青蛙,也不要吃蛙肉。每逢水災或其他重大災害時,壯族都要舉行安龍祭祖活動,乞求神龍賑災。儀式結束後,於寨口立碑,謝絕外人進寨。

2. 五十六個民族的簡介10個

五十六個民族的簡介:

1、漢族,全稱大漢民族。中國的主體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炎黃子孫。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華夏」或「諸夏」。

漢族還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漢族人口約為13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9%,分布於世界各地。在中國大陸,漢族占總人口的92%;在台灣,漢族占總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門,漢族分別占總人口的95%和97%。除中國兩岸三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北美洲和西歐也有較多分布。漢族民族服飾為漢服。

2、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三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以河北省北部最多,其次是遼寧省。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回族居第三位。前身為女真族,漢-晉時期稱「挹婁」,南北朝時期稱「勿吉」(讀音「莫吉」),隋-唐稱「黑水靺鞨」,遼-金時期稱「女真」、「女直」(避遼興宗耶律宗真諱),清朝以後,「女真」稱為「滿洲」,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洲族改稱滿族。

1115年,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建立金國。明朝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在新賓縣二道河子畔的赫圖阿拉城稱汗建國,國號為「大金」,史稱後金。 1644年滿洲人入主中原,建立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清朝。清朝的建立,奠定了中國日後版圖的基礎。

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3、回族是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古爾邦節(又叫宰牲節)、聖紀節、登霄節等。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4、「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意為「團結」或「聯合」。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以南一帶,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游牧過生活的「丁零人」。融合了漢人以及後來遷來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繁衍發展而形成了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的節日大都來源於伊斯蘭教,是用回歷來計算的。維吾爾族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即開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前兩個源於伊斯蘭教,日期是按回歷計算的,每年都在移動,因此有時是在冬季,有時則是在夏天或其它季節。

5、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6、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里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歷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歷正月初一的藏歷年。

7、朝鮮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從朝鮮半島逃荒進入中國東北的朝鮮人和後來淪陷時期日本從朝鮮半島強制遷徙過來的朝鮮人政治移民。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每年8月15日便被確定為老人節。

8、高山族是台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群。「高山族」這個名稱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對台灣省民族的總稱。高山族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大,素有「森林寶庫」 的美譽。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獲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9、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廣西環江縣上、中、下南山區,毛南族是嶺西的土著民族。唐以前的傣、宋元明的伶是他們的祖先。史籍記載稱毛南族為「茅灘」、「毛難」,198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改名為今稱。毛南族的節日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開展唱歌對歌活動。毛南族民間最大的節日是每年夏至後的分龍節。農歷五月的廟節,清明節「趕祖先圩」和元宵節「放飛鳥」也是他們獨有的紀念活動。

10、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怒族自稱「怒蘇」、「阿怒」和「阿龍」。與傈僳族、獨龍族、藏族、白族、漢族、納西族等民族交錯雜居。怒族傳統節日有過年、鮮花節和祭穀神、祭山林節,其中以過年的節日氣氛最濃,既隆重又古樸。仙女節是雲南省貢山一帶怒族人民的民間傳統節日。當地又稱鮮花節,於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舉行。

(2)壯族四大發明擴展閱讀:

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中央政府調查統計正式確認的民族共有56個,其他為未識別民族。

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其中漢族人口比重最大,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91.51%左右。其它55個民族總人口偏少,約佔全國總人口的8.49%左右,故稱其為少數民族。未識別民族人口為640101人。

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人口超過1600萬(2000年);最少的是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2000年)(未包括中印爭議的藏南地區60萬珞巴族人 )

3. 出一些新的百科題目來做急........

5月26日,埃及主題公園在_____開園
A;shanghai B;beijing C;nanjing
-------是世界上第一個依靠雙腿假肢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
A;Jone Lorbeer B;Michael Jordan C;Mark Inglis
------是指網上論壇,它是「電子布告欄系統」這幾個詞的首字母縮寫。
A;Post B;BBS C;Reply
成龍曾在自己的臉上畫了老虎的造型,是為「------'這項活動做宣傳。
A;Love tigers B;Protect tigers C;Save China's tigers
《印象.麗江》這部音樂劇的導演是------------.
A;Zhang Yimou B; Pan Xiaoming C;Feng Xiaogang
------------可以為小寵物們提供多樣化的服務,比如;洗澡、烘乾、消毒以及噴灑香水。
A;A running machine B;A cooking machine C;A bathing machine

1.唐朝是歷史上空前強盛的帝國,第二個皇帝李世民執政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繁榮。被稱為什麼?(貞觀之治)
2.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一個別稱,哪個國家被稱為「黃金之國」?(南非)
3.世界上跑得最快,每小時可達145公里的動物是什麼?(獵豹)
4.神州六號乘載的航天員是聶海勝和誰?(費俊龍)
5.用戶在互聯網上的另一台主機傳輸文件到自己的計算機,稱為?(下載文件)
6一草一木總關情,贈送玫瑰表達愛情,贈送百合表示百年好合,贈紅豆約定俗成的意思是什麼?(相思)
7.世界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
8.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叫什麼?(火星)
9.水表上的度是表示耗水量,一度即一噸水,而電表上的度表示耗電量,請問,一度表示多少?(1千瓦每小時)
10. 我國古代男子滿20歲,女子滿15歲都要舉行什麼儀式(成人儀式)
11. 世界著名壁畫《最後的晚餐》出自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哪位著名畫家之手?(達芬奇)
12. 柳師建於哪一年?(1940)
13.在天平上的兩個盤子里各放一個大小相同盛滿水的桶,其中有一隻桶里浮著一塊木頭,請問兩只桶哪個重一些?(一樣重)
14. ___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____是孩子的第一任學校。(父母、家庭)
15. 園林史上光彩奪目的瑰寶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最宏偉的園林,被譽為「一切造園林藝術的典範」。(圓明園)
16. 醉漢的妻弟是尼姑的舅舅,尼姑舅舅的姐姐是醉漢的妻子。猜醉漢和尼姑是什麼關系?(父女)
選擇題
1.酒中含有酒精,飲酒過多或經常飲酒,會造成酒精中毒,使身體受損,那麼,飲酒對人體的哪些器官最為有害?(C) A.眼睛 B.皮膚 C.心臟 D.肺
2.哪國人送禮時避偶就奇,通常用1、3、5、7等奇數,但卻忌諱「9」?(D) A 朝鮮 B 泰國 C 中國 D 日本
3.貼春聯起源於我國周代。「新年納余慶,嘉年號長春」是人們公認的我國第一幅春聯,它的作者是誰?(C) A .諸葛亮B 陶淵明C 孟旭 D李白
4. 當你乘坐火車時,車站工作人員都要在乘客持有的車票上剪一小口,剪口的意思是什麼?(A) A.強制保險 B.統計乘車人數 C.有效利用標志
5.牛奶是健康的食品,牛奶含鈣豐富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多種元素。牛奶在什麼時候喝對身體最有好處?(A) A.早晨 B.下午 C.晚上 D.隨時
6.下面哪個國家用搖頭表示同意,點頭表示不同意?(A) A 保加利亞 B 新加坡 C 美國
7.我國許多名山都有一個雅稱,請問,「五嶽獨尊」指的是哪座名山?(B) A . 黃山 B. 泰山 C .九華山 D. 普陀山
8.許多國家都有國花,馬蘭西亞是扶桑,緬甸是東蘭花,芬蘭是綉球花,日本的國花是什麼?(B) A.蘭花 B櫻花 C.扶桑
9.「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先生的名句,其中「孺子牛」一詞出自《左傳》當時是什麼意思?(A) A. 對子女的寵愛 B .對下屬的關愛 C. 對大眾的奉獻
10.看完電視節目後,將電視機用電視機罩套住是防塵的好方法,那麼什麼時候用最恰當呢?(D) A. 關機,完全冷卻後 B.關機 ,稍微冷卻後 C. .關機後的任何時間 D.一關機就立即罩上
11.山海關是建在萬里長城東部的一座關口,扼守東北、華北交通要道,建於明朝洪武十四年,山海關東門上的「天下第一關」匾額是由哪個朝代的蕭顯所題?(C) A 宋 B 元 C 明 D 清
12. 台灣是我國最大的島嶼,他屬於_____。(B) A .珊瑚島. B . 大陸島
13.提及電影時,人們都鍾情於「好萊塢片」,其實,好萊塢指的是?(C) A .電影廠 B .電影製作公司 C .電影城
14.肥胖也是疾病的一種,根據衛生組織所定的中國人肥胖標准,男性腰圍控制在多少以內就不算是肥胖?(C) A.95 B.90 C.85 D.70
15.人生中只能換一次牙,正常情況下乳牙有多少顆?(C) A.16 B.18 C.20 D.22
16.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冬至湖北宜昌,全長193公里,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三峽居中間位置的是哪個峽「?(B) A瞿塘峽 B巫峽 C西陵峽
搶答題
1.納米是一種長度計量單位,一納米為百分之一毫米,形象地說,約相當於多少個原子排列成一串的長度? (C) A. 30 B. 40 C. 45 D.35
2.世界上的科學獎有五花八門,名目繁多,世界上第一個中國人命名的科學獎「林同炎」是哪一個學科的獎項?(B) A.數學獎 B.土木工程學 C.醫學 D.物理學
3.在一般較大的寺院里,都有一座「大雄寶殿」,這「大雄「二字指的是什麼?(A) A.釋伽牟尼的尊號 B.佛經的篇名 C.佛教起源的傳說
4.「鸚鵡學社舌」這個詞語意思和引申之意人人都知道,據考證這個詞語源於哪裡?(C) A. 寓言故事 B. 文豪名篇 C .禪宗語錄
5.小提琴音色優美,音域寬廣,表現力強,在樂器中佔有顯著的地位,被譽為「樂器王後」,這種樂器起源於哪裡?(A) A .阿拉伯 B. 維也納 C.波士頓
6.世界上最高的瀑布位於南美洲的委內瑞拉落差達979米。它就是()(B)A.土格拉瀑布 B.安赫爾瀑布 C.尼亞加拉瀑布 D.英西奧圖尼亞瀑布
7.世界上最大的海是?(B) A. 東海 B.珊瑚海 C.南海 D .黑海
8.世界上被稱為「瓷國和詩國」的是哪一個國家?(C) A.印度 B.新加坡 C.中國 D.美國
9.因特是中文譯音。英文為interner,是計算機網路互聯網。網際網路是由哪個國家政府出資創建的?(C) A.英國 B.日本 C.美國 D .中國
10.冰洲石晶瑩欲滴,純凈似水,大都產於冰島,其價值貴過?(C) A. 銅 B.白銀 C.黃金
11.忌諱別人在其屋內吹口哨、剪指甲、飲食上一般都不吃羊肉的是哪族人?(D) A 瑤族B 蒙古族C 壯族D 傣族
12.我國單位面積產量位居穀物作物之首是( )?(B) A 水稻B 玉米C 高粱D 小麥
觀眾題
1.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標志,也是基督教信仰的標志,象徵著福音和聖潔,可是,原始的十字架在古羅馬時期是干什麼用的? (B ) A.勞動工具 B.殺人工具 C.教堂工具 2. 馬拉松正式比賽的距離是第四屆奧運會首次出現的,全長是42195____(米)
3. 姐姐責怪弟弟:「你已經把糖塊總數的吃掉了一半」,接著又說「你已經吃掉剩下塊數的平方值。」請問原來有多少塊糖?(兩塊)
4.大掛鍾敲6下用30秒,敲12下要用多少秒?(B) A.60 B.66 C.72
5. 在兩個並列數字3和4之間,加上一個什麼符號可以得到一個大於3小於4的數呢?(小數點)
6. 唐、宋、元、明、清以來帝王在位時間最長的是誰?多少年?(康熙、61年)
7. 三個2,不許用運算符號,寫出最大的數。(2的22次方)
8. 鐵木真是19世紀初時的蒙古族首領,他被稱為什麼?(成吉思汗)
9. 歷史上被稱為「家之賢妻,國之良相」的是___朝的馬皇後。(明)
10.李白的《靜夜詩》中「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什麼?(B) A.床 B.井欄 C.窗戶
11.1276年,誰滅掉南宋,完成了祖國的統一大業,建立了元朝。(C) A.成吉思汗 C.忽必烈 C.朱元璋
12.最毒的毒蛇是:(C) A 眼鏡蛇B 五步蛇C 貝氏海蛇D過山峰
挑戰題
1.我國京劇藝術被稱為國粹,悠久的歷史形成許多的流派,如楊派的創始者是誰?(楊小樓)提示一:我國著名京劇藝術家. 提示二:與梅蘭芳齊名,其父親楊月樓
2.世界上最長的鐵路,公路兩用雙層橋是?(南京長江大橋 )提示一:我國茅以升設計的橋 提示二:該橋在南京市
3.至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網路全書是?(永樂大典 )提示一:明朝的一部巨著 提示二:該書著於永樂年間
4.第一個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的中國運動員是誰?(劉長春)提示一:第14屆華北運動會短跑名將 提示二:愛國將領張學良幫助下第一個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的中國運動員
5.世界上第一個發現氧氣的人,是我國哪個朝代的馬和? (隋)提示一:該朝首都在長安 提示二:該朝開通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
6.裙子是廣大婦女喜愛的服飾,穿裙子的歷史由來已久,我國最早的女裙,出現在哪個朝代? (三國)提示一:戰國時期 提示二:桃園三結義
7. 沒有國籍的語言是什麼語?(世界語)提示一:特點是發音規范、音調優美、語法簡潔、單詞易記 提示二:是波蘭醫生柴門霍夫博士於1887年創制的一種語言
8.我國建立的第一個自然保護區是在哪個省?(廣東)提示一:我國西南部經濟發達地區 提示二:兩廣之一
9.當長江發生洪水時,哪座城市受威脅最大?(武漢)提示一:該市位於江漢平原東部 提示二:該市的東湖風景區是我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10.譽滿中外的中國京劇、中國醫學、中國烹飪和什麼被譽為中國的「四大國萃」?(國畫)提示一:唐伯虎 提示二:琴棋書畫
11.國際日期變更穿過的唯一一個洲是?(歐洲)提示一:法國、德國 提示二:15個國家結成聯盟
12.我國第一座投入商業運營的核電站是哪座?(大亞灣核電站)提示一:廣東核電集團引進外資建成 提示二:位於廣東省大亞灣麻嶺角
風險題
1.《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小說集,全書按題材分92大類,150多小類,保存了大量的小說資料,它出自哪個朝代? (B) A. 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東晉大畫家顧愷之,人稱三絕,「才絕」是指他的詩,賦,書,畫造詣極高,「畫絕」主要指作畫方式與眾不同,而另一絕是指什麼?(B) A. 情絕 B. 痴絕 C.藝絕
3.「努力學吃苦,不要存留一絲一毫的虛榮,虛榮是女子的人格和節操的最大的敵人。」這段話選自(C)A.張炻的信 B.沈子昂的信 C.劉振美的信 D.張太雷的信 4.在我國,經濟犯罪案件應由哪個審判庭審理?(B)A.經濟審判庭 B.刑事審判庭 C.民事審判庭 D.特別審判庭(20`)
5.我國是多民族國家,55個少數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語言,所以,中國的語言僅正在使用的有多少種?(C) A.60 B.70 C.80 D. 90
6.「女大十八變」這句人人常說的話最早是出自那一類人物之口?(A) A.和尚 B.尼姑 C.文人 D .舞台人物
7.我國現在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創作於1934年,由田漢作曲,聶耳作詞,但正式定為國歌的是哪一年?(D) A.1935年 B .1949年 C .1982年 D .1965年
8.三十六計中第幾計是以逸待勞?(第四計) A 第一計 B第四計 C第二計 D第計 (10`)
9.計算機病毒的主要傳播媒介是?(C) A. 主機 B.顯示屏 C.軟盤 D.鍵盤
10.把戒指戴在中指,表示什麼意思?(B) A 獨自或離婚B 戀愛中C 想求婚或想結婚D 訂婚
11.螢火蟲的發光器在什麼部位末端,上面覆蓋著一層透明的角質表皮?(D) A 胸B 頭C 腿
第一輪
1.我國公認的上網第一人是?(A)
A. 壽正疆 B.錢天白
2.吃西餐檫嘴時,一定要用餐巾檫拭,避免用自己的手帕,並用紙巾的什麼位置檫嘴是應有的禮貌?(A)
A.內側 B.正面
3.當爐火燒得較旺時,朝爐中添加濕煤,火會燒得更旺嗎?(A)
A 會 B 不會
4.我國的師范教育開端於:(B)
A 京師大學堂師范館 B 上海南洋公學師范學院
5.滋補品"蜂王漿"來自:(B)
A蜂王產的漿 B幼蜂王吃的漿
6.在多元的距離看彩電比較合適?(B)
A 熒光屏對角線2~3倍
B 熒光屏對角線4~6倍
7.北京的四合院多為南北走向,請問,它的大門一般開在東南角還是西南角?(東南角)
8.長臂猿有尾巴嗎?(沒有)
第二輪
8.人體最堅硬的物質是:(A)
A 牙質 B 骨骼 C 指甲
9.人在搬運物體時,下列哪一種方法耗氧量最大?(B)
A 用頭頂芽 B 用手提 C 用肩挑
10.<<滕王閣序>>中的滕王閣的故地在今天的:(B)
A 江西省廬山 B 江西省南昌 C 江西省九江
11.春節吃年糕相傳是為了紀念屈原對嗎?(不對)
12.靈芝俗稱靈芝草,它是一種草嗎?(不是)
13.地勢最高之國是哪個國家?(A)
A民泊爾王國 B荷蘭 C 南美智利
14.能使加酶洗衣粉發揮出最隹效果的是:(B)
A 開水 B 溫水 C 涼水
15鈣最人體所需要的重要元素, 一天中哪個時候是最好的補鈣時間?(C)
A 上午 B 下午 C 晚上
16.人參是我國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是嗎(是)?
17.不宜空腹牛奶對嗎?(對)
18.牛奶煮沸飲用並不好,對嗎?(對)
19泥鰍離開水後也能生存,它離開水後是用什麼呼吸的?(C)
A 口腔 B 皮膚 C 腸
20.把海螺殼扣在耳朵上,聽到的聲音是:(A)
A 海潮聲 B 外界的聲音 C 頭部血液的流動聲
21.密碼最早用於:(C)
A 交易 B 開瑣 C 通信
22."出人頭地"最初指的是哪位文人的的高人一籌?(B)
A 歐陽修 B蘇軾 C 陸游
23.與"指鹿為馬"典故有關的歷史人物是:(C)
A 韓信 B 項羽 C 趙高 D劉邦
24.著名的"瘦西湖"在下列哪個城市?(B)
A. 蘇州B. 揚州C. 杭州D.溫州
25.下列光線或光波中能用肉眼看見的是?(D)
A 紫外線 B 紅外線 C 微波 D 激光
26."壽比南山"一詞中的"南山"指的是:(B)
A 大婁大 B 終南山 C 黔南山 D 哀年山
27.感冒忘用下列哪一食物?(A)
A 海魚 B 生羌 C 豆漿 D西瓜
28.去錢塘江觀潮的最佳時間是在每年的5 月,還是9月?(9月)
29.西雙版納有著秀麗怡人的熱帶風光。請問,西雙版納的意思是「美麗的小村」嗎?(不是)
30.蒙古族的吉祥數字是「9」還是「10」?(9)
31.蛇島是我國著名自然保護區,以毒蛇眾多而出名。蛇島上的毒蛇主要是蝮蛇還是眼鏡蛇?(蝮蛇)
32.辣椒不可以減少神經細胞對嗎?(不對)
33.經常吃饅頭對胃有好處嗎?(有)
34.在航天界,人們聯絡呼叫是先叫接收者的名字還是先叫發送者的名字?(接收者的名字)
35.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27年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請問,1996年我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江西廬山還是安徽黃山?(江西廬山)
36.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最後一個被發現的是天王星還是冥王星?(冥王星)
37.食人鯧是非曲直種生性兇殘的魚,請問,食人鯧的原產地是尼羅河還是亞馬遜河?(亞馬遜河)
38.在游覽名勝區刻諸如「某某到此一游」的字,請問這種風氣是雍正朝還是乾隆朝開始的?(乾隆朝)
39.公元18世紀,龐貝古城被人們從千年堆積的火山灰下發掘出來,請問,龐古城是在西西里島嗎?(不是)
40.北京西客站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嗎?(是)
41.黃山雲海出現最多的季節是冬季還是夏季?(冬季)
42.請說出唯一一個工業用淡水超過農業用水的大洲?(歐洲)
43.恆星日與太陽日哪一個比較長?(太陽日)
44.下面哪一個不是我國的三大石窟寺?(A)
A. 麥積山石窟B. 敦煌莫高窟C. 龍門石窟.D. 雲崗石窟
45.北半球夏至日時,這一天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為全年最小值對嗎?(是)
46.流星雨對地球有危險嗎?(有)
47.用紅布鬥牛,紅步能不能讓牛興奮?(不能)
48.我國的「兩彈一星」中的兩彈指的是氫彈和什麼?(原子彈)
49.2003年4 月22日是第34個地球日,請問2004年地球日的主題是什麼?(善待地球---保護資源)
50.雪犁可以用來止咳對嗎?(對)
51.蘋果有養生保健的作用對嗎?(對)
52.香蕉不可以起到保護胃的作用,對嗎?(對
53.巴西人最喜歡的一種舞蹈是什麼?(桑巴)
54.全球第一部國家級的《21世紀議程》誕生於哪個國家?(中國)
55.地中海氣候區的雨季通常在哪個季節?(冬季)
56.釣魚島從何時開始就明確為我國的領土?(明朝)
57雙簧是一種曲藝形式,一人表演動作,一人藏在後面說或唱,互相配合,這種曲藝形式形成於唐代?(不是)
58.《美女與野獸》,《獅子王》等幾部動畫片是美國迪斯尼公司拍攝的? (是)
59.1999年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女主角得主是《牽手》中的女主角扮演者蔣雯麗?(是)
60.美容時與美容師聊聊天或打電話可以打發無聊的時間,讓美容時間過程輕松,愉快,無礙於美容效果,對嗎?(不對)
61「雜燴」菜,其實就是用許多種菜合在一起燴成的菜,據說這雜燴菜與南宋被眾人唾棄的秦檜有關,對嗎?(對)
62.民間有吃素能長壽的說法,在日常生活中確有些老人堅持素食,不沾葷腥,認為這樣可以達到養生長壽的目的,這說法對嗎?(不對)
63.血液里紅細胞的數量過少,或者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含量過少叫作貧血嗎?(對)
64.研究表明,人在喜極而泣時的淚水水分大,味道很淡,而哭泣悲憤時的淚水水分少,味道很咸,喜淚與悲淚不同對嗎?(對)
65.叩指禮即以三個指頭在桌面輕叩,以示感謝,此禮源於我國古時的叩頭禮是嗎?
66.施合十禮時,雙手舉得越高,表示尊敬的程度越高是嗎?(對)
67. 東山再起比喻隱退後再任要職,現在通常比喻失勢後再得勢,這個成語中「東山」指的是山還是人?(山)
68.糖類是由什麼元素組成的?(碳、氫、氧)
69.我敢說地球離開我就不轉了,為什麼?(那是地球儀)
70.什麼人敢在皇帝頭上胡作非為?(理發師)
71.歐洲的多瑙河全長2850公里,它是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嗎?(對)
72.「南柯一夢」說的是白日做夢,不現實的意思,典故中的南柯指的是地名還是人名?(山名)
第三輪1.孫武著有世界聞名的兵法《孫子兵法》,《孫子兵法》共有多少篇?(C)
A.11 B.12 C.13 D.14
2.矛盾先生在1931年10月至1936年12月完成的「都市—農村交響曲」是哪一部著名的長篇小說?(A)
A.《子夜》 B. 《林家鋪子》 C.《春蠶》 D.《殘冬》
3.我國漢語中有不少詞語是從外國引入翻譯後過來的,如「幽默」一詞從什麼國家語言引進來的?(C)
A.印度 B.法語 B.英語 D.日語
4.造紙和印刷術是我國的偉大發明,而下列哪部著作是世界上第一部用紙印刷的書籍?(D)
A.《三國志》 B.《營造方式》 C.《禽經》 D.《金剛經》
5.我國歷史上第一語言文字法—《通用語言文字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實施的?(C)
A.1981年1月1日 B.1991年1月1日 C .2001年1月1日
6.人民大會堂正廳巨幅圖畫是1959年著名畫家光山月與誰共同創作的?(A)
A.傅抱石 B .潘天壽 C. 李可染
7.起草美國《獨立宣言》的是?(B)
A.林肯 B.傑佛遜 C.富蘭林克 D.華盛頓
8.《烏托邦》一書的作者是誰?(A)
A.莫爾 B.達爾文 C.李嘉圖 D.歐文
9.我國第一位女詩人是?(B)
A 李清照 B蔡文姬 C朱淑真 D魚玄機
10.美國的自由女神像是哪個國家的作品?(C)
A 美國 B 英國 C 法國 D義大利
11.血液中的血糖是?(D)
A 果糖 B 甘露糖 C 核糖 D葡萄糖
12.人體處於適合帶的溫度是:(B)
A 18℃~20℃ B21℃~24℃ C22℃~25℃ D26℃~28℃
13.秦陵兵馬俑地處中國的哪個省?(B)
A 山西B 陝西C 甘肅D湖南
14.什麼是智力活動的核心?(B)
A 記憶力 B 思維力 C 想像力 D 活力
15.當代最高水平的計算機是(B)
A.微軟即 B.巨型機 C.掌上電腦
16.《魯濱遜漂流記》的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在孤島上生存了多少年?C
A、八年 B、十二年 C、二十八年 D、十九年
17.下面詩句中的哪一句,選自曾被稱為唐絕句「壓卷之作」的詩中:②
①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②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在;
③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④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4、下列屬於金庸先生所著的是 (A)
A、《白馬嘯西風》B、《金蛇郎君》C、《孤獨求敗》D、《孤星劍》
18.《資治通鑒》是我國北宋年間何人主編的一部編年體的歷史巨著?(B)
A.王安石 B.司馬光 C.歐陽修 D.蘇 軾
19.初唐我國詩壇上升起的四顆光輝燦爛的新星,被人們稱為「初唐四傑」,下列人物中,哪一位不屬於「初唐四傑」。(B)
A.王勃 B.陳子昂 C.楊炯

4. 壯族《布洛陀》

布洛陀
去問布洛陀 去問姆六甲

布洛陀就講 姆六甲就說

----摘自《布洛陀經詩》

一、 敢壯山布洛陀文化遺址產生的歷史背景

田陽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地處右江中游。在田陽境內,有很多的古文化遺址,除有世界年代最早之一的賴奎古人類遺址外,還有長蛇嶺古文化遺址、敢來洞穴古文化遺址、坡落古文化遺址、那培宋陶窯址、那音古窯址、蝙蝠洞摩崖石刻等;出土文物主要有靖安銅鼓、農豆大石鏟、牌樓石戈、牌樓石棺、盤喪窯藏古具等。2002年,美國權威《科學》雜志以封面加評論的隆重方式公布了一項科研成果:中國廣西右江盆地的古人類遺址的地質年代經中美學者用氬--氬法測定距今80.3萬年,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古人類遺址之一。

田陽右江盆地中間地帶的敢壯山,海拔326.7米,相對高度198.9米,總面積1700畝。巍巍敢壯山,那裡有不少動人的傳說。相傳明朝時期,江西有個地理先生名叫郭子儒,一生研究陰陽八卦,愛探風水寶地,在他晚年的時候帶著幾個弟子從江西順著"龍脈"到雲南探風水,後又從雲南順著"龍脈"進入廣西。當郭子儒和他的弟子登上敢壯山時,經過反復察看,最後認定他所要找的"龍頭"就在敢壯山。找到"龍頭",郭子儒興奮不已,他拿出筆墨,在敢壯山的岩壁上書寫"春曉岩"三個大字,還題了一幅對聯:春日初升景朗催燕語,曉風微動露花輕舞伴鶯啼。那天,郭子儒在敢壯山上對著弟子們說:敢壯山坐北朝南,北接千里來龍,南為百里明堂,左有青龍守,右有白虎護,遠處有右江河環抱,風水書說的"千里來龍千里福"、"明堂容萬馬,富貴萬年長"等言敢壯山都具備。從地理上看,敢壯山為月亮,周圍的土坡為星星,形成"眾星捧月"的好風水。自古以來名山大川都有神仙,敢壯山肯定居住著很不一般的神仙。停頓了一下,郭子儒繼續說:敢壯山為了駱越風水寶地,誰能葬骨於此,其孫子將能成為"帝王將相",孫女將能"婚姻皇家",貴不可言啊!郭子儒登上敢壯山不久就去世了。據說臨終前,他對弟子們講了這么一句話:我一生終於能尋找到駱越的"龍頭",死也瞑目了。

郭子儒的斷言和當地傳說有驚人的相似。據當地人流傳,很久很久的時候,有一個夜晚,一道亮光從敢壯山閃現,一瞬間照亮了天空,照亮了右江盆地,照亮了壯鄉,降生了一個嬰兒,那就是布洛陀。相傳布洛陀是駱越神主的種子,長大後智慧超群,力氣過人,德高望眾,成為壯族的創世始祖,布洛陀和附近一位美若天仙的女子結為夫妻,那位女子叫姆六甲,後來成為壯族的母娘。

不少專家和學者認為,布洛陀產生與新石器時代和人類開始進入父系氏族的時期,因為有關布洛陀的傳說很多和新石器有關,如布洛陀創造精緻的石鋤、石犁、石斧、石鏟、石刀等。新石器的發明,標志著人類從穴居轉為屋居,從靠打獵摘野果維持生活向稻作文化發展。在有關布洛陀的傳說中,殘留著不少這種影子,如布洛陀造屋、造橋、造稻種等。另外,布洛陀是男子,他在壯族先民中享有崇高的地位,這足以說明布洛陀所處的時代是父系氏族時代。

二、敢壯山布洛陀文化遺址發現和認定過程

敢壯山布洛陀文化遺址的發現由來已久,對田陽有著深遠的影響。有文字記載早在唐朝時期,敢壯山已經形成歌圩;沒有文字記載根據收集到的資料,敢壯山的形成遠遠早於隋朝時期,它與田陽的舞獅是並駕齊驅的,都是在秦漢時期已經開始形成歌圩。而敢壯山歌圩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其他形式所決定的,它是紀念布洛陀有關活動關聯在一起。起初,春岩曉歌圩的形成是由於布洛陀的子孫從各地回到布洛陀居住的地方即敢壯山,給布洛陀拜壽,然後大家通過唱歌的形式表達對布洛陀和姆六甲祖先的懷念之情,所以才形成歌圩。

1983年至1989年的民間音樂、舞蹈、文學三套集成和全國文物普查中發現,在田陽遺存著大量與布洛陀有關的古音樂、古舞、民間故事傳說、布洛陀山歌、布洛陀田州敘事排歌、唐皇、布洛陀經詩手抄本等。1986年3月,田陽縣第一本《布洛陀經詩》在玉風鎮華彰村巴令屯發現,這是一本已經手藏了三百多年的古抄本,收藏者為羅占賢老人,後來又相繼收集到21本。因此這一帶作為一個系統古跡遺存加以保護,田陽縣人民政府列其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國家級和省級有關權威專家和學者來到田陽考察、認證後,提出田陽敢壯山是傳說中的壯族創世祖布洛陀重要紀念地,包括中國社會科學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廣西壯學學會、廣西博物館、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研究院等專家、學者反復研究,認定布洛陀是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敢壯山是紀念珠江流域原住民族人文始祖的聖地,是展示以布洛陀文化為核心的壯族原生態文化的基地,是探索珠江流域文明起源的園地。

三、敢壯山布洛陀文化遺址認定的主要依據

(一)敢壯山是布洛陀文化遺址有《布洛陀經詩》記載作依據。田陽縣田州鎮自古稱"壯安",因為地處右江河谷東西、南北的交匯地,又是歷史的政治和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桂西一帶最古老和最大的集市,所以"壯安"也叫"安圩",這個地名稱呼在民間一直稱呼至今。《經詩》所用古壯字記載的"公公的州府在安東"意為布洛陀公公的家就在安圩的東面,而敢壯山正是位於安圩東面。敢壯山為石山,是傳說中布洛陀的誕生地,整座山勢程東西走向,山上有許多岩洞還有泉水,具備古人類居住的基本條件,而那貫屯正好位於敢壯山腳下,完全與經詩記載的"公公的家在岩洞里,公公的村子在石山腳下"相吻合。布洛陀所在的時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進入農耕時期,而敢壯山位於群山的前沿,其東、南、西三面為土坡地帶,豐富的溪流水源可以灌溉,具備這個時期古人類生產生活的地理環境條件。

(二)布洛陀落戶敢壯山符合古人類遺址發展規律。田陽縣地處右江河谷中心地帶,是80萬年前右江古人類的發祥地,根據考古調查,在田陽縣境內已經查明的古人類遺址有80萬年前的古人類遺址--賴奎遺址,出土許多文物,由於敢壯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敢壯山的東、南、西三面分布著從舊石器到新石器時代的古遺址或石器散布點8處。據此布洛陀所處時代,敢壯山一帶是古人類活動頻繁的地域,布洛陀落戶於高山與土坡結合部的敢壯山,符合右江古人類歷史的規律。

(三)敢壯山周邊村屯地名是布洛陀文化遺址的活化石。首先反映在敢壯山本身,山上岩洞得名都與布洛陀、姆六甲有關;其次,敢壯山周邊的村、屯、山名也印上布洛陀的烙印,都以"那"為開頭,在壯語中"那"意為"田",布洛陀下山看到子子孫孫戽水插田的艱辛,從敢壯山引水灌溉,為了讓子孫永記恩德,將屯名取名以"那"開頭,以示紀念,這些地名都是當時生產生活的真實寫照。

(四)豐富的布洛陀文化遺存,是確認遺址的重要歷史文獻。宏篇巨著創世史詩《布洛陀經詩》、布洛陀民間敘事山歌、布洛陀民間故事傳說、布洛陀古樂、古舞、歌圩等在田陽尤為豐富。在敢壯山岩洞的石柱上刻有蛙紋(古壯族圖騰),洞里的石塊刻有雷紋(古壯族圖騰),這些都反映了敢壯山洞穴曾是壯族祖先的居室。

(五)敢壯山歌圩是廣西出現最早規模最大的歌圩,歌圩與布洛陀神化傳說有著很厚聯系,而且民間保留著很多布洛陀文化內容。敢壯山朝拜氣氛濃厚,萬把香火敬祖公的場面是獨一無二,年年如此,庄嚴雄壯。

(六)祖公祠。祖公祠即布洛陀廟,始建於唐宋時期,清康熙重修,上世紀大革命時期被白軍焚燒,後又重建,1958年再次被拆毀。它是田陽及周邊各縣壯族同胞對敢壯山布洛陀文化遺址認同的物證。

敢壯山是壯民族人文始祖布洛陀的聖地,是展示以布洛陀文化為核心的壯族原生態文化的基地,是探索珠江流域文明起源的園地。 文化 田陽

布洛陀是壯族群眾崇奉的始祖神,其功績主要是開創天地、創造萬物、安排秩序、制定倫理等。布洛陀創世史詩敘述布洛陀開創天地、創造萬物、安排秩序、制定倫理的艱難過程;歌頌布洛陀創世功績歌謠,是布洛陀的子孫對始祖布洛陀豐功偉績的由衷贊頌。

敢壯山是傳說中布洛陀的棲息地,由於人們對布洛陀的虔誠崇奉,這里便成為人們朝拜、祭祀始祖布洛陀,寄託人們幽幽情思的文化聖地;由於朝拜和祭祀活動的延續,久而久之,這里便成為人們聚眾酬唱的歌圩,成為人們的精神家園,同時,也成為孕育布洛陀創世史詩、布洛陀文化的搖籃和傳承布洛陀創世史詩、傳播布洛陀文化的場所。始祖布洛陀(作品信息源)——布洛陀創世史詩(口承文學作品)——敢壯山(作品傳播場)——敢壯山歌圩(作品傳播活動),這四大元素共同構成了包含宗教信仰、口承文學、民俗活動等多種內容的獨具特色的布洛陀文化。

布洛陀創世史詩和歌頌布洛陀創世業績歌謠,可以說是壯族先民的一部原生形態的網路全書,其中保存著壯族先民對客觀世界、對自然環境的幼稚認識,保存著壯族先民與自然作斗爭的歷史,凝聚著壯族先民千百年來在生產、生活等方面積累下來的智慧和經驗。這些,無論對文學、哲學、語言學,或者對歷史學、民族學、民俗學、宗教學等,都是彌足珍貴的資料。

對布洛陀創世史詩和歌頌布洛陀創世業績歌謠的關注,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對布洛陀創世史詩和歌頌布洛陀創世業績歌謠的搜集、整理、壯文轉寫、漢語翻譯等工作,20世紀80年代才正式啟動,至今仍在繼續。而對布洛陀創世史詩和歌頌布洛陀創世業績歌謠以及相關的民俗活動的研究,直至目前,只能說是剛剛開始。因此,無論是對布洛陀創世史詩和歌頌布洛陀創世業績歌謠以及相關的民俗事項、民俗活動的資料搜集,或者是對布洛陀創世史詩和歌頌布洛陀創世業績歌謠以及相關的民俗事項、民俗活動的科學研究,均仍有很大的活動空間。

5. 民族特色

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綉、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通用漢語文,信仰天主教、道教。

6. 壯族對中國文化的貢獻主要有什麼

壯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創造了壯戲。銅回鼓是壯族最有答代表性的民間樂器。壯錦是壯族民間流傳下來的一種獨特的織錦藝術,已有一千年的發展史,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駱越與西甌是構成今天壯族的主要兩個支系,他們存在了一千多年,創造了燦爛的稻作文明。今天壯族傳承的古代文化,在很多方面是西甌、駱越人創造的。駱越方國創造的稻作文化、大石鏟文化、龍母文化、青銅文化、青銅文化中的銅鼓文化、花山文化等等,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駱越人和蒼梧人、西甌人一起,在中國最先發明了水稻人工栽培法,為中華民族也為全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

7. 少數民族 壯族人口最多 但為什麼壯族的歷史不輝煌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可能是覺得壯族在中國歷史上沒稱霸中原!兩宋、元、明時期,中央王朝加強了對嶺南地區的統治,建州縣、派官史、征貢賦,中央王朝在壯族地區實行的羈縻州縣制度,任用壯族有名望之人為土司管理本族。而土司的橫征暴斂給壯族人民帶來的沉重負擔使壯族人民不堪其奴役,多次反抗。唐朝的西原「黃洞蠻」起事,宋朝儂智高起義,明朝的俯江農民起義,清朝數百年不間斷的起義直到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就起事於這片地區。但歷次起義都遭到了失敗。壯族人民在抗擊法國殖民者入侵、辛亥革命斗爭和抗日戰爭中做出了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壯族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
壯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壯錦是壯族民間流傳下來的一種獨特的織錦藝術,已有一千年的發展史,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駱越與西甌是構成今天壯族的主要兩個支系,他們存在了一千多年,創造了燦爛的稻作文明。今天壯族傳承的古代文化,在很多方面是西甌、駱越人創造的。駱越方國創造的稻作文化、大石鏟文化、龍母文化、青銅文化、青銅文化中的銅鼓文化、花山文化等等,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駱越人和蒼梧人、西甌人一起,在中國最先發明了水稻人工栽培法,為中華民族也為全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還有狀語和壯文,可以說壯族是個有悠久歷史並為中華文明做出重大貢獻的民族,你怎麼說它不輝煌呢?

8. 壯族民族

我最愛的是吃東西,一到節日,都有特定的食品,所以一年可以吃很多的美食

閱讀全文

與壯族四大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