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開鎖

發明開鎖

發布時間:2021-08-02 23:52:53

❶ 誰發明的門鎖非要用鑰匙反鎖過才能真正鎖門!萬一鑰匙斷了或丟失了!發災難不就死在家裡了!

你可以換成帶關門就鎖上的「自動鎖」的防盜門,或者換那種上提把手快速鎖門的快開鎖。這兩種鎖在你不上保險的情況下從裡面可以快速打開防盜門。

❷ 遠程開鎖這個功能到底是誰發明的

那還不明白,小偷唄
小偷永遠是警察的師
傅,開鎖開鎖小偷來
過。

❸ 怎樣可以聯繫到開鎖師傅羅永正,本人發明一種機械密碼鎖,想挑戰一下羅師傅的開鎖技術,希望好心人能幫

什麼機械密碼鎖

❹ 開鎖的方法(可以是破壞鎖的,只要不破壞門)

1、當鑰匙插入後,它上面的齒或者溝會把那些彈子頂到初始設置好的正確位置,這樣的話所有的黃色彈子就都從鎖芯里出來了,這時鎖芯就可以自由轉動,鎖也就打開了。

(4)發明開鎖擴展閱讀

1、密碼鎖:是通過密碼來開鎖,主要用於保險櫃這類安全性較高的鎖。

2、感應鎖:

IC 卡鎖:又分接觸式IC卡鎖與非接觸式。接觸式的要將卡插鎖鎖縫,將晶元鎖的內部讀卡器接觸。

非接觸式就是不用這一過程,只需要將卡與鎖的讀卡器靠在一起就可以。應用十分普遍。

如:停車場,地鐵等公共場所。

電磁鎖:應用電磁原理製成,電磁力達幾百公斤,上鎖狀態下,一般人根本無法拉開。致命點,停電就無法關門,故一般用在有人值守的通道門,用於房間門需與機械鎖配套使用。

3、生物鎖:是生物識別技術發展,出現了使指紋鎖,掌紋鎖,視網膜鎖。

❺ 撬鎖的方法有什麼

第一

利用回形針來撬鎖。也就是把回形針大的一圈扳直兩次,讓扳直的部分伸直,有的鉗工也把一頭稍稍彎曲來撬鎖。因為這樣可以給鎖內的栓施加壓力,不過這不是必需步驟。

第二

把另一個大回形針扳直,做成一個扭力扳手。扭力扳手是用來扳撬鎖工具的助力器,你要按下扭力扳手,驅動前面的撬鎖工具進行撬鎖操作。把回形針做成扭力扳手,可以把一端彎曲九十度,或者是把兩端都扳直,直到成為兩條並排鐵線為止。用一個扳鉗把彎曲的地方壓出一個大約1cm的90度轉彎。

第三

把扭力扳手插進鎖孔底部,對一邊施加旋轉的壓力,一點壓力就行了。

第四

如果知道鑰匙旋轉的方向,就往那個方向旋轉鑰匙。如果不知道,就兩邊都分別試一次,有一半的成功幾率。如果你感覺敏銳,可以通過旋轉方向感覺到開鎖的方向。先順時針轉,然後再試逆時針,旋對了方向阻力會小一點。

第五

在扭力扳手上保持施加壓力,把撬鎖的回形針插進上方鎖孔,開始「找位置」。這個部分是將撬鎖工具插入鎖孔底部,貼住上方,快速拉出來,來試試鎖內部構造。多重復幾次,來把裡面的一些栓撥動位置。

第六

保持扳手壓力,試著用撬鎖針找出栓的位置,需要全部試出來才能打開鎖。

第七

從內部一個一個開始試栓位置並按下去。做的時候要記得保持住扳手壓力,把栓按到開鎖的位置,會感到輕微的彈性感,甚至聽到一個輕微的嗒聲。

有經驗的撬鎖者可以一次輕快搞定,而新手則需要慢慢把所有栓試出來才行。還有,用扳手加上越來越多的壓力。每次碰到栓的時候,都要搖晃撬鎖針,直到栓打開為止。聽到一聲咔噠聲,要記得把扳手扭轉過來來開鎖。

(5)發明開鎖擴展閱讀:

鎖具

鎖幾乎與私有制同時誕生。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中國仰韶文化遺址中,就留存有裝在木結構框架建築上的木鎖。

東漢時,中國鐵制三簧鎖的技術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三簧鎖前後沿用了1000多年。

18世紀初由英國人 D. 波特發明凸輪轉片鎖。其鑰匙編號由三簧鎖的20多種發展到80多種。

19世紀中葉 ,歐洲製造商在凸輪轉片鎖和三簧鎖的基礎上改製成滑動轉片鎖,其鑰匙編號可達1600種 。

1848年 ,美國人 L.耶爾發明採用圓柱形銷栓的彈子鎖,該鎖已成為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鎖。

現代彈子鎖的結構又有新的發展,出現雙向、三向、四向彈子結構,以及平面、雙面、多面、雙排雙面、多排多面彈子結構和組合彈子結構,從而大大提高鎖的保密性能,使鎖的編號由原有的2500種通過「向」、「面」的變化達到百萬種。

20世紀70年代,隨著微電子技術的應用,出現了磁控鎖、聲控鎖、超聲波鎖、紅外線鎖、電磁波鎖、電子卡片鎖、八佰指紋鎖、視網膜鎖、遙控鎖等。

這些鎖具有機械結構所無法比擬的高保密性能。現代鎖還可在特定的系統中、按設定的邏輯關系實現系統的程序控制。現代鎖可按材質、用途、有無鑰匙、安全性能和結構進行分類。



❻ 鎖的發明者是誰

18世紀初,由英國D.波特發明凸輪轉片鎖.

❼ 鑰匙開鎖的原理

鑰匙開鎖的原理:未放入鑰匙的時候,鎖內的藍色的平頭彈子往下推,令鎖芯不能轉動 放入正確的鑰匙,藍色的平頭彈子、紅色的下彈子之間的空位成一直線,與黃色的鎖芯對齊。 當彈子之間的空位與轉線對齊,黃色的鎖芯便可轉動開鎖。

魯班是第一個給鎖裝上機關的人。從出土文物及文字記載所反映的情況看,古代的鎖是靠兩片板狀彈簧的彈力工作。直到如今,這種彈簧仍在應用。

在國外,古希臘人雖曾發明了一種極為可靠的鎖,但因鑰匙較大,要扛在肩上,很難在一般家庭中普及。古代印度人則製成了另一種鳥形的「迷鎖」,鑰匙孔藏在可以抖動的翅膀里。現代鎖的興起首先是由18世紀英國人發明了「焊釣鎖」。我們廣泛使用的彈子鎖,是美國人小尼魯斯·耶魯於1860年發明的。

(7)發明開鎖擴展閱讀

鎖心都是採用較硬的金屬來製作。銅不易生銹,銅與鐵等金屬不會沾結粘連。銅比較堅硬,並具有很好的韌性,不易斷裂。

也有少數廠家是用不銹鋼製作鎖心。不銹鋼成本較高,為一般廠家所不採。但是有的廠家為了節省材料、降低成本,採用鋁合金鍍銅來製作鎖心。造成鎖易壞,鎖心斷裂,這是不可取的。此外,採用銅牆制鎖心還有一個優點是不易氧化。

銅鎖心的鎖即便是掛在露天下被日曬雨淋久了,雖不好開啟,但只要滴幾滴潤滑油(如煤油、機油,最好是衣車油)活動開啟幾下就能使用鎖的功能恢復如初。

其次,在圓形的鎖心上鑽有幾個小洞孔,再在與鎖心小洞孔相應處的鎖身位置也鑽上相同數目且口徑大小一樣的小洞孔。小洞孔的作用是用來裝彈子和彈簧。(鎖身上的小洞孔是用來裝彈子和彈簧的,而鎖心上的洞孔稱之為彈子)。

通常,把鎖身和鎖心上的小洞孔稱之為彈子孔。那麼,彈子的作用是用來卡住鎖心,使鎖心不能隨便轉動的。因此,無論鎖身的外型及鎖身內的機關如何的不相同,但對於開鎖原理發揮著主要作用的是鎖心,彈子和彈簧。

❽ 世界上誰發明了鎖

鎖幾乎與私有制同時誕生。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中國仰韶文化遺址中,就留存有裝在木結構框架建築上的木鎖。東漢時,中國鐵制三簧鎖的技術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三簧鎖前後沿用了1000多年。 18世紀初由英國人 D. 波特發明凸輪轉片鎖。其鑰匙編號由三簧鎖的20多種發展到80多種。19世紀中葉 ,歐洲製造商在凸輪轉片鎖和三簧鎖的基礎上改製成滑動轉片鎖,其鑰匙編號可達1600種 。 1848年 ,美國人 L.耶爾發明採用圓柱形銷栓的彈子鎖,該鎖已成為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鎖。現代彈子鎖的結構又有新的發展,出現雙向、三向、四向彈子結構,以及平面、雙面、多面、雙排雙面、多排多面彈子結構和組合彈子結構,從而大大提高鎖的保密性能,使鎖的編號由原有的2500種通過「向」、「面」的變化達到百萬種。 20世紀70年代,隨著微電子技術的應用,出現了磁控鎖、聲控鎖、超聲波鎖、紅外線鎖、電磁波鎖、電子卡片鎖、指紋鎖、眼球鎖、遙控鎖等。這些鎖具有機械結構所無法比擬的高保密性能。現代鎖還可在特定的系統中、按設定的邏輯關系實現系統的程序控制。現代鎖可按材質、用途、有無鑰匙、安全性能和結構進行分類。 《辭源》曰:「鎖,古謂之鍵,今謂之鎖。」《辭海》解釋為:「必須用鑰匙方能開脫的封緘器」。另外,鎖還有一層意思:「一種用鐵環鉤連而成的刑具」,引申為拘系束縛。 最早的鎖,是主人為防他人開啟而設的簡單的機關,應用於門上最簡單的鎖就是門閂了。我國古代有石鎖,並無鑰匙,是以繩索或鐵鏈束縛。商周時期,生產資料私有制進一步發展,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劇,社會矛盾十分突出,與此同時,冶煉技術成熟並立即被應用於制 鎖行業,於是,出現了用鑰匙才能開啟的銅鎖,鐵鎖,以鑰匙的不同而匹配不同的鎖。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機械鎖也有了長足的發展。現代機械鎖具已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鎖芯里加入了長短不一的彈子,要外線用相應齒形的鑰匙來打開。以後,又發展到了密碼鎖、磁性鎖、電子鎖、激光鎖、聲控鎖等等。在傳統鑰匙的基礎上,加了一組或多組密碼,不同聲音,不同磁場,不同聲波,不同光束光波,不同圖像。如指紋、眼底視網膜等)來控制鎖的開啟。 現如今,鎖具已形成一個十分龐大的家族,而且正在不斷地改進和更新換代,不斷地向世界展示著它的神奇。總而言之,鎖具在人類文明社會里發揮著「拘系束縛」的功能,規范著社會行為,捍衛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著社會的穩定。 中國鎖具歷史悠久,據出土文物考證和歷史文獻記載,鎖具發展至今有五千年歷史。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之「骨錯」、「石錯」就是鎖鑰雛形。「觿」,古代用骨頭制的解繩結的錐子,就是古代鑰匙的雛形。所以「觿」屬我國最古老的鎖具之一。 古鎖初稱牡、閉、鑰、鏈、鈐。早期為竹、木結構,起源於門閂。春秋戰國至魯班於木鎖內設堂奧機關,至東漢制金屬簧片結構鎖(又稱溝槽鎖)。入唐時所之多為金、銀、銅、鐵、木。明代遂成為廣鎖、花旗鎖、首飾鎖、刑具鎖四大類。實際上還有一類密碼鎖,只是不太常見罷了。歷經清代、民國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古鎖工藝精緻奧妙、文化內涵豐富。雕花刻字如:狀元及第、長命富貴、麒麟送子、龍鳳呈祥等。尤以魚形鎖為例,在《芝田錄》中道:「門鎖必為魚者,取其不暝守夜之意。」魚亦作年年有餘之吉利。古鎖也寓意財富,故有「驢馱鑰匙馬背鎖」之說。後衍生至愛情永恆,家族永續,身體永康,似乎一切良願盡寓其中。 據資料記載,最早的用木製成的鎖,其不堪一擊只能作為象徵性的鎖。我國的金屬鎖最早出現在漢代,是簧片結構鎖。明清時代是古鎖的鼎盛時期,以銅質和鐵質為主。上世紀50年代,成本較低的低焊鉤鎖、葉片鎖、彈子鎖陸續進入我國市場,中國古鎖從此退出了歷史舞台。透過泛著滄桑的古鎖,領略著中華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 鎖的具體名稱,有一開鎖、二開鎖、三巴掌鎖、三道箍蝦尾鎖、四開鎖、五開鎖、龍鳳鎖、雙元鎖、迷宮鎖(定向鎖)、底開鎖、轉沖鎖、倒拉鎖、暗門鎖、無鑰鎖、方鎖、炮仗鎖、馬韁繩鎖、牛角鎖、牛尾鎖、舉梁鎖、文字密碼鎖、數字密碼鎖等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古鎖,雖長短不一,大小不等,外形大同小異,其奧妙之外,在於鑰匙孔的開槽上,可謂五花八門,稀奇古怪。鑰匙孔的形狀,分別為「一」、「上」、「工」、 「古、」 「尚、」「吉」、「喜」、「壽」等字。這些鑰匙孔,還是古代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的反映哩!黎庶百姓只能用「一」字孔鎖,士大夫用「士」、「吉」字孔鎖,壽誕喜慶,用「壽」、「喜」字孔鎖,將相帝王則另有區別,不得僭越亂來,否則視為違反王法。 按材質分,有木鎖、金鎖、銀鎖、銅鎖、鐵鎖、景泰藍鎖等;按形式分,有圓形鎖、方形鎖、枕頭鎖、文字鎖、人物鎖、動物鎖、密碼鎖、暗門鎖、倒拉鎖、炮筒鎖等;按用途分,有掛鎖、門鎖、箱鎖、櫥鎖、盒鎖、抽屜鎖、倉庫鎖等;從工藝上制模鑄造等。 自明代以來,鎖具分為四大類:廣鎖、花旗鎖、首飾鎖、刑具鎖、防盜鎖。 所謂「廣鎖」,就是橫式鎖的意思。此類鎖具盛產於浙江紹興,又有「紹鎖」之稱。民間稱之為「橫開鎖」、「枕頭鎖」等。廣鎖自唐代以來,廣泛用於門、箱、廚、櫃等,有一百多種。廣鎖通常以大小分為八個規格,以兩為單位,有「四兩紹」、「六兩紹」、「十二兩紹」等。「六兩紹」長約3.5寸,「十二兩紹」長約7寸 。 現代鎖具有發展: 1、密碼鎖:是通過密碼來開鎖,主要用於保險櫃這類安全性較高的鎖 2、感應鎖: IC 卡鎖:又分接觸式IC卡鎖與非接觸式。接觸式的要將卡插鎖鎖縫,將晶元鎖的內部讀卡器接觸 非接觸式就是不用這一過程,只需要將卡與鎖的讀卡器靠在一起就可以。應用十分普遍。 如:停車場,地鐵等公共場所。 電磁鎖:應用電磁原理製成,電磁力達幾百公斤,上鎖狀態下,一般人跟本無法拉開。致命點,停電就無法關門,故一般用在有人值守的通道門,用於房間門需與機械鎖配套使用。 3、生物鎖:是生物識別技術發展,出現了使指紋鎖, 掌紋鎖,視網膜鎖
採納哦

❾ 如何用火柴開鎖

西安永安開鎖換鎖中心為您講述火柴開鎖據《辭海》解釋「火葯」為:炸葯的一類,可由火花、火焰或點火器材引燃,能在沒有外界助燃劑的參加下,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並發出大量汽體和熱的葯劑。最早應用的黑色火葯,俗稱火葯,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因火葯是武器發射的能源,故在軍事上稱為發射葯。根據其他化學成份和性質分為黑色火葯(亦稱有煙火葯)、單基葯(如硝化棉火葯)、雙基葯(如硝化棉——硝化甘油火葯)和高分子復合火葯(都屬無煙火葯)。主要用作引燃葯或發射葯、雙基葯和高分子復合葯,可用於火箭和導彈,故稱「火箭固體推進劑」。 火柴上的火葯就是一種引燃葯。 懂得應用火柴火葯開鎖法的是掌握兩方面的知識才能應用的。一是將彈子全壓過鎖心的開鎖原理;二是火葯具備強大的沖擊力。關於第一點就不必再談,重點是第二點。火葯具備的沖擊力是相當強大的,就拿槍來作比方吧。子彈裡面只裝了那麼一點火葯,而它爆發出巨大的沖擊力,把子彈頭能沖擊到幾十米至上千米的地方,且都還具有殺傷力。就是自製的獵槍和老式的砂槍,只要在槍管內充填那麼一點火葯,再裝一彈頭,同樣具有強大的殺傷力,能情報檢索死野獸。因此,可以明確這一點:槍是充填火葯、放入彈頭後,火葯爆炸時爆發的沖擊力將彈頭順著槍管的管道射出去。對鎖也是如此,就等於彈珠是子彈頭,彈子孔是槍管那樣。一般火葯分為橫爆炸和直爆葯兩種。直爆葯爆炸時沖力向前直沖;橫爆葯爆炸時沖力向兩邊沖散。子彈用的火葯為直爆葯,而火柴上的火葯則為橫爆葯。 用火葯開鎖的具體操作是:將火柴頭的火葯刮下來研碎成粉末狀,再用一根鋼絲或別針將鑰匙孔內的彈子全部壓平鎖心鑰匙孔彈子孔口,填塞入火柴火葯,將火柴盒皮搓揉成一個引線(導火線),將引線一端插入鑰匙孔內,留一節露在外面,然後用火點燃引線(不製作引線,直接用火機點燃火葯也可),點燃後,在鑰匙孔口插入一把鑼絲批、小刀之類的硬物卡封住孔口,等到鑰匙孔內的火葯燒燃爆響的那一瞬間,猛然地扭動鎖心,即可扭動鎖心將鎖打開。很會掌握時間,不會等到火葯燒爆完後才扭動鎖心,如果慢的話則不能打開鎖。火葯燒燃、爆炸總共才有一秒多鍾的時間,在這一段時間內完全可以扭動鎖心。火葯在鑰匙孔內爆炸是橫向兩邊爆炸的,完全能把彈子順著彈子孔沖向鎖身彈子孔內。由於鎖身彈子孔內彈簧的彈力作用阻礙第二粒彈子向外沖擊,否則彈子可以把鎖身外的鋁封沖開。(本人曾做過試驗,把一把鎖的彈簧取掉,再封緊鋁封,點燃火葯後,彈子象子彈那樣把鋁封射開)。 上述為何不會等到火葯爆炸完之後才扭動鎖心這一問題,是因為火葯爆炸完之後,其沖擊力瞬間就喪失,彈子又會被彈簧作用反彈回來,鎖就恢復了原鎖住狀態,所以必須在爆炸完之前扭動鎖心。 這種火柴開鎖法在舊社會就開始有人使用,在1983年「嚴打」期間,廣西某縣看守所關押著一名死囚。他借提審之機,趁提審人員讓他蓋手指印不注意之機,偷回一盒火柴。在他臨刑前5天,就是用此法成功從看守所逃脫。據說,至今他仍逃亡在國外。

❿ 鎖具的起源和發展

置於可啟閉的器物上,用以關住某個確定的空間范圍或某種器具的,必須以鑰匙或暗碼打開的扣件 。

鎖幾乎與私有制同時誕生。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中國仰韶文化遺址中,就留存有裝在木結構框架建築上的木鎖。東漢時,中國鐵制三簧鎖的技術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三簧鎖前後沿用了1000多年 。
18世紀初由英國人 D. 波特發明凸輪轉片鎖。其鑰匙編號由三簧鎖的20多種發展到80多種。19世紀中葉 ,歐洲製造商在凸輪轉片鎖和三簧鎖的基礎上改製成滑動轉片鎖,其鑰匙編號可達1600種 。
1848年 ,美國人 L.耶爾發明採用圓柱形銷栓的彈子鎖,該鎖已成為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鎖。現代彈子鎖的結構又有新的發展,出現雙向、三向、四向彈子結構,以及平面、雙面、多面、雙排雙面、多排多面彈子結構和組合彈子結構,從而大大提高鎖的保密性能,使鎖的編號由原有的2500種通過「向」、「面」的變化達到百萬種。
20世紀70年代,隨著微電子技術的應用,出現了磁控鎖、聲控鎖、超聲波鎖、紅外線鎖、電磁波鎖、電子卡片鎖、指紋鎖、眼球鎖、遙控鎖等。這些鎖具有機械結構所無法比擬的高保密性能。現代鎖還可在特定的系統中、按設定的邏輯關系實現系統的程序控制。現代鎖可按材質、用途、有無鑰匙、安全性能和結構進行分類。

一、鎖的歷史
《辭源》曰:「鎖,古謂之鍵,今謂之鎖。」《辭海》解釋為:「必須用鑰匙方能開脫的封緘器」。另外,鎖還有一層意思:「一種用鐵環鉤連而成的刑具」,引申為拘系束縛。
最早的鎖,是主人為防他人開啟而設的簡單的機關,應用於門上最簡單的鎖就是門閂了。我國古代有石鎖,並無鑰匙,是以繩索或鐵鏈束縛。商周時期,生產資料私有制進一步發展,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劇,社會矛盾十分突出,與此同時,冶煉技術成熟並立即被應用於制鎖行業,於是,出現了用鑰匙才能開啟的銅鎖,鐵鎖,以鑰匙的不同而匹配不同的鎖。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機械鎖也有了長足的發展。現代機械鎖具已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鎖芯里加入了長短不一的彈子,要外線用相應齒形的鑰匙來打開。以後,又發展到了密碼鎖、磁性鎖、電子鎖、激光鎖、聲控鎖等等。在傳統鑰匙的基礎上,加了一組或多組密碼,不同聲音,不同磁場,不同聲波,不同光束光波,不同圖像。如指紋、眼底視網膜等)來控制鎖的開啟。
現如今,鎖具已形成一個十分龐大的家族,而且正在不斷地改進和更新換代,不斷地向世界展示著它的神奇。總而言之,鎖具在人類文明社會里發揮著「拘系束縛」的功能,規范著社會行為,捍衛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著社會的穩定。⊙

二、鎖的憂慮
根據《辭海》的定義,「用鑰匙才能開啟的封緘器稱為鎖」,換言之,如果不用鑰匙就可開脫的就不能稱之為鎖,至少不能稱為名副其實的鎖。
現代鎖具發展了一百多年,人們對它的結構、機理也研究得很透徹,因此,不用鑰匙就能打開的方法和工具也層出不窮。現代人類文明社會里,由於社會中各種矛盾沖突十分劇烈,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價值觀念,文化修養水平等差異,群眾中良莠不齊,善良的人們能夠自覺規范自已的行為,「非禮不為」,雖無鑰匙亦不會亂闖。然而,那些毫無道德觀念的盜賊卻想方設法利用高科技手段撬門開鎖,使廣大居民防不勝防。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傳統鎖具都存在致命的弱點:
第一、 鎖芯採用常見的銅、鋁、鋅等材料,抵抗不了強力破壞;
第二、 鎖具製作工藝,技術落後,無法阻止技術手段的開啟。
目前,市場上很多國內外的鎖具,實際上都不具備真正的防盜功能。在慣偷面前,兩根鋼絲或幾件簡單的工具就可以把這些鎖打開,有的慣偷甚至公開揚言:「沒有我打不開的鎖。」其實,不是他們多高明,而是一般鎖具技術原理太過簡單。面對這一殘酷的現狀,新時代提出了鎖具必須革命的迫切的要求。⊙

三、制鎖與開鎖
—— "矛"與"盾"的較量難解難分
鎖與開鎖的較量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人們費盡心機,絞盡腦汁,在幾十年的斗爭中,作為"盾"的鎖,在大部分時間里一直沒有占過上風。制鎖人與開鎖匠的較量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種智慧的斗爭已持續了幾十年。 "較量"從五十年代就開始了,當時把門的"鐵將軍"是掛鎖,開鎖匠只需出動一根小鋼絲,便輕松得手,不過那時也並沒有多少人會來動這門的心思。
到了七十年代,暗鎖開始嵌入到千家萬戶的門上。但很快的,開鎖匠又發明了一種小鉤子,這種小鉤子一伸進鎖孔,輕輕攪動兩下,鎖就打開了。這種"技術"很快就被眾多人掌握,連尋常百姓自己用身份證很隨便就可以打開自己的門。 制鎖人不得不想方設法來"降妖伏魔"。八九十年代,十字鎖出現,防盜門也應運而生,所有人都以為可以"關門大吉"了,但沒想到開鎖匠也已經"更上一層樓"了。他們的開鎖工具多達幾百上千種,專用的乙炔瓶僅巴掌大小,各種形狀的鉤子應有盡有,更為神奇的是,有人用口香糖就可以開鎖。
隨著眼點"較量"在不斷地升級,有的鎖廠在鎖芯里加入稀有金屬,專門對付口香糖和萬能鑰匙;另外還裝上異形彈子,防備鋼絲鉤的開啟,鑰匙上採用一字槽形,用電腦輸入密碼,以備有人復制,但很快就聽到了傳言:開鎖匠們又在施展"魔法"了。
如今,有些生產鎖的廠家在自身鎖的防盜性能上,沒有任何進展,為了商業目的,只有在鎖的外觀上大做文章,改變鑰匙形狀,故弄玄虛,蒙敝消費者,這些鎖的防盜性能上甚至還不如最古老、簡單的掛鎖。 從鎖的發展歷史上看,要想能防止萬能鑰匙的開啟,鎖的製造工藝就會特別復雜,製造成本會十數倍的增加,同時,其防暴力破壞的性能也會大大降低,鎖具製造行業一直被這個問題所困擾。
至今,選擇什麼樣的鎖才能真正安全是廣大消費者最為關心的事。⊙

四、"萬能鑰匙"是什麼?
"萬能鑰匙"這一說法由來已久了。 "萬能鑰匙",顧名思義,就是萬能的,能夠輕而易舉的打開各種鎖具的鑰匙。在人們心目中,已經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樣子和形狀,它就是一把無"鎖"不開的鑰匙。其實不然,"萬能鑰匙"是許多用鋼絲、鐵鉤和齒模製成的組合撥動工具的總稱。
"萬能鑰匙",英文譯名為"百合匙",意思是"一百種開鎖工具組合而成的鑰匙"。最早出現在歐洲,傳入亞洲,然後才傳入我國,早在30年代字典里就有記載,但一直沒有十分完整確切、專業化的譯名。在我國,人們只有在電視、電影和小說中接觸到過,覺得十分神秘,而中國傳統人文文化、傳統觀念意識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們便稱之為"萬能鑰匙";在鎖具行業,相對專業化地概括歸納為"技術性開啟"。
"萬能鑰匙"開鎖的道理很簡單,就是用鋼絲、鐵片、齒模等等眾多撥動工具,利用一些很普通的機械力學原理,運用巧力來撥動鎖芯從而達到非破壞性的、無明顯痕跡的開啟各類鎖具的目的。在某種條件下,用上述工具開鎖,甚至會比原裝鑰匙還要更快,更方便。不同的鎖,其機理、結構也不同,使用的開鎖工具也不一樣,並沒有十分固定的模式。長期以來,在"萬能鑰匙"與鎖的較量中,令人失望的是作為"盾"的鎖,在大部分時間里一直處於下風。
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萬能鑰匙"也在不斷地進步和更新換代。從最早的初級開鎖工具(例如一些小鋼絲、小鐵片等),迅速發展到如今較為先進的高壓膨脹氣囊、高頻振動毛刷和電動電磁開鎖器;更為先進的是超導軟射線探測儀、超聲波高頻探測儀和最新的激光掃描儀,它們利用各種光波、射線掃描和探測鎖具內部結構並將其輕易打開。同時,由於各種電腦電控鎖、密碼鎖、指紋鎖和眼底視網膜電控鎖等一系列採用高新電子科技的鎖具的誕生,專門針對這一類鎖具的智能解碼器,電子破碼機也迅速出現了。
"萬能鑰匙"竟然也十分的順應"時代潮流",逐漸向高度智能化、傻瓜化發展。最早的、最簡單的鐵鉤、鋼片等只需經過很短的練習就可掌握技巧;而現今的高智能化開鎖器則根本不需要任何技術、技巧,只需通電產生高頻振動即可隨意開鎖,更為方便快捷。
這些種類繁多的開鎖工具在市場上、互聯網上隨意買賣,成了不法份子的"好幫手",而善良的人們對此一無所知,防範意識依然非常淡薄,往往就成了他們的作案目標。⊙

五、高級門鎖也有「文憑」
原來高級防盜門鎖也是有文憑的。高級防盜門鎖必須經公安部檢測機構根據公安部GA/T73-1994 《機械防盜鎖》標准檢測合格。公安部制定的《防盜安全門通用技術條件》及GA/T73-1994 《機械防盜鎖》中就很明確地指出,防盜門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可以抵抗一定條件非正常開啟,帶有防盜專用鎖的門。也就是說,機械防盜門鎖分為A、B兩個等級,A級防盜門鎖的防破壞性開啟時間不能少於15分鍾,防技術性開啟時間不能少於1分鍾;B級防盜門鎖的防破壞性開啟時間不能少於30分鍾,防技術性開啟時間不能少於5分鍾。
所以選購高級防盜門時,不可隨便以為鐵門、不銹鋼門就可以防盜,也不要片面追求豪華、美觀而忽視了防盜門鎖的防盜性能。防盜門表面上看都是鋼鐵做的,其實防盜門鎖的性能有著很大的區別,消費者在選購時應該查看公安部門的門鎖檢驗證書以作區分。⊙

補充——中國鎖具歷史悠久,據出土文物考證和歷史文獻記載,鎖具發展至今有五千年歷史。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之 「骨錯」、「石錯」就是鎖鑰雛形。「觿」,古代用骨頭制的解繩結的錐子,就是古代鑰匙的雛形。所以「觿」屬我國最古老的鎖具之一。
古鎖初稱牡、閉、、鑰、鏈、鈐。早期為竹、木結構,起源於門閂。春秋戰國至魯班於木鎖內設堂奧機關,至東漢制金屬簧片結構鎖(又稱溝槽鎖)。入唐時所之多為金、銀、銅、鐵、木。明代遂成為廣鎖、花旗鎖、首飾鎖、刑具鎖四大類。實際上還有一類密碼鎖,只是不太常見罷了。歷經清代、民國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古鎖工藝精緻奧妙、文化內涵豐富。雕花刻字如:狀元及第、長命富貴、麒麟送子、龍鳳呈祥等。尤以魚形鎖為例,在《芝田錄》中道:「門鎖必為魚者,取其不暝守夜之意。」魚亦作年年有餘之吉利。古鎖也寓意財富,故有「驢馱鑰匙馬背鎖」之說。後衍生至愛情永恆,家族永續,身體永康,似乎一切良願盡寓其中。
據資料記載,最早的用木製成的鎖,其不堪一擊只能作為象徵性的鎖。我國的金屬鎖最早出現在漢代,是簧片結構鎖。明清時代是古鎖的鼎盛時期,以銅質和鐵質為主。上世紀50年代,成本較低的低焊鉤鎖、葉片鎖、彈子鎖陸續進入我國市場,中國古鎖從此退出了歷史舞台。透過泛著滄桑的古鎖,領略著中華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
鎖的具體名稱,有一開鎖、二開鎖、三巴掌鎖、三道箍蝦尾鎖、四開鎖、五開鎖、龍鳳鎖、雙元鎖、迷宮鎖(定向鎖)、底開鎖、轉沖鎖、倒拉鎖、暗門鎖、無鑰鎖、方鎖、炮仗鎖、馬韁繩鎖、牛角鎖、牛尾鎖、舉梁鎖、文字密碼鎖、數字密碼鎖等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古鎖,雖長短不一,大小不等,外形大同小異,其奧妙之外,在於鑰匙孔的開槽上,可謂五花八門,稀奇古怪。鑰匙孔的形狀,分別為「一」、「上」、「工」、 「古、」 「尚、」「吉」、「喜」、「壽」等字。這些鑰匙孔,還是古代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的反映哩!黎庶百姓只能用「一」字孔鎖,士大夫用「士」、「吉」字孔鎖,壽誕喜慶,用「壽」、「喜」字孔鎖,將相帝王則另有區別,不得僭越亂來,否則視為違反王法。
按材質分,有木鎖、金鎖、銀鎖、銅鎖、鐵鎖、景泰藍鎖等;按形式分,有圓形鎖、方形鎖、枕頭鎖、文字鎖、人物鎖、動物鎖、密碼鎖、暗門鎖、倒拉 鎖、炮筒鎖等;按用途分,有掛鎖、門鎖、箱鎖、櫥鎖、盒鎖、抽屜鎖、倉庫鎖等;從工藝上制模鑄造等。
自明代以來,鎖具分為四大類:廣鎖、花旗鎖、首飾鎖、刑具鎖。
所謂「廣鎖」,就是橫式鎖的意思。此類鎖具盛產於浙江紹興,又有「紹鎖」之稱。民間稱之為「橫開鎖」、「枕頭鎖」等。廣鎖自唐代以來,廣泛用於門、箱、廚、櫃等,有一百多種。廣鎖通常以大小分為八個規格,以兩為單位,有「四兩紹」、「六兩紹」、「十二兩紹」等。「六兩紹」長約3.5寸,「十二兩紹」長約7寸 。

閱讀全文

與發明開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