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誰創造了地球環保組織

誰創造了地球環保組織

發布時間:2021-08-02 23:24:01

① 世界上第一個提出環境保護的人是誰

最早提出保護環境的人是美國女生物學家雷切爾.卡森。1962年,《寂靜的春天》開始在書店出售。殺蟲劑開始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1963年,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電視節目中,卡遜和化學公司的發言人進行了一場辯論,這時她的病情已經很嚴重,但她盡量克制。

年底她被選為美國藝術和科學學院院士並獲得許多獎項,包括奧杜本學會頒發的奧杜本獎章和美國地理學會頒發的庫蘭獎章。

最重要的是引起美國政府的重視,她最後一次在公眾中露面就是在參議院調查委員會上作證,從而導致1972年在美國全面禁止DDT的生產和使用,美國廠家開始向國外轉移,但其後世界各國紛紛效法。

目前幾乎全世界已經沒有DDT的生產廠了。《寂靜的春天》成為促使環境保護事業在美國和全世界迅速發展的導火線。

(1)誰創造了地球環保組織擴展閱讀

美國著名刊物《時代》在2000年12期,即20世紀最後一期上將蕾切爾·卡遜評選為本世紀最有影響的100個人物之一。在紐約大學新聞學院評選的本世紀100篇最佳新聞作品中,《寂靜的春天》名列第二。

《匹茲堡雜志》將卡遜評選為「世紀匹茲堡人」之一, 贊揚她對現代環境保護思想和觀點的開創性貢獻,認為她是現代環境運動之母。她對公眾和政府加強對環境的關注和愛護的呼籲,最終導致了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的建立和「世界地球日」的設立。

② 誰知道世界各地環保組織名稱及簡介

1. 世界環保組織(IUCN)

全名為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縮寫為IUCN,該組織歷史悠久,1948年即在瑞士格蘭德成立,是政府及非政府機構都能參予合作的少數幾個國際組織之一。由全球81個國家、120位政府組織、超過800個非政府組織、10,000個專家及科學家組成,該組織共有181個成員國,實際工作人員已超過8500名。組織每3年召開一次世界自然保護大會(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IUCN旨在影響、鼓勵及協助全球各地的社會,保護自然的完整性與多樣性,並確保在使用自然資源上的公平性,及生態上的可持續發展。

2.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譽的、最大的獨立性非政府環境保護機構之一,在全世界擁有將近500萬支持者和一個在90多個國家活躍著的網路。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創造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未來,保護世界生物多樣性;確保可再生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推動降低污染和減少浪費性消費的行動。該組織的標志為大熊貓。

3. 全球環境基金(GEF)

GEF是關於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和土地荒漠化的國際公約的資金機制。GEF通過其業務規劃,支持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在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國家水域、臭氧層損耗、土地退化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重點領域上開展活動,取得全球效益。自1991年啟動以來,GEF已通過1000多個項目,向140多個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提供了大約40億美元贈款,並從各種渠道吸引了120億美元的項目融資。2002年8月,32個捐資國保證,在隨後4年內,向GEF提供近30億美元,用於GEF活動。

4.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1971年,12名懷有共同夢想的人從加拿大溫哥華啟航,駛往安奇卡島(Amchitka),去阻止美國在那裡進行的核試驗。他們在漁船上掛了一條橫幅,上面寫著「綠色和平」。盡管在中途遭到美國軍方阻攔,他們的行動卻觸發了輿論和公眾的聲援。次年,美國放棄在安奇卡島進行核試驗。在此後的30多年裡,綠色和平組織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環保組織之一。該組織繼承了創始人勇敢獨立的精神,堅信以行動促成改變。同時,通過研究、教育和游說工作,推動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同尋求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綠色和平組織在中國的環保項目包括氣候與能源項目—致力於減緩由燃燒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造成的氣候變化,還有致力於消除有毒污染物的污染防治項目,森林保護項目品等。

5. 地球之友(Friends of Earth)

在香港地區創立的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 International)是著名的環境非政府組織之一,還是反全球化運動的一支重要力量。與其他環境組織一樣,地球之友近年來也改變了就環境問題談環境的做法,轉而將環境問題與社會問題及發展問題聯系起來,既擴大了活動領域,也擴大了影響。自1983年成立以來,「地球之友」曾經走過一段艱辛的路。在香港的超級物質主義的大潮流下,「地球之友」仍然堅守使命,捍衛公眾利益,維護環境公義,不屈不撓地推動環保,反對擴充發電廠、濫用殺蟲劑、侵佔郊野土地、關注過度消費、城市空氣污染、水質污染、填海和環境管理失誤等問題

③ 世界上最大的環境保護組織是什麼

IUCN是很獨特的世界性聯盟,是政府和非政府機構都能參加的少數幾個國際組織之一,其會員分為主權國家、非營利機構和個人。目前IUCN有來自全球161個國家的200多個國家和政府機構會員、1000多個非政府機構會員,並有超過16000名學者作為個人會員加入IUCN的六個專家委員會等組織。IUCN現在全球近50個國家設有辦公室,有1000多名雇員。IUCN現任主席為中國的章新勝先生,總幹事為來自丹麥的英格·安德森女士。

WWF致力於保護世界生物多樣性及生物的生存環境,所有的努力都是在減少人類對這些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影響。

④ 世界上有哪些環境保護組織和機構

1、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成立於1973年1月,是領導世界環境保護運動的專門機構。環境署包括環境理事會、環境秘書處和環境基金,負責協調各國在環境領域的活動。成立20年來,領導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環境保護運動。每年頒發「全球500佳」以表彰環境先進組織和個人,並在每年「地球日」和世界環境日」開展一系列活動,成功地舉辦了巴西環境與發展大會,發表了一系列著名的宣言和報告,使國際社會簽訂了多項保護環境的協議和公約。

2、國際環境情報網 聯合國於1973年1月建立該情報網,主要包括全球環境監測系統(1979年我國正式參加)和國際環境資料來源查詢系統。監測系統擁有143個國家的3萬名科學家和技術人員,他們通過人造地球衛星等現代化工具晝夜監視著氣候的變化、污染及其對健康、自然資源和海洋的影響。查詢系統包括分布於129個國家的6000個機構和600個資料庫,每年要回答世界各國一萬多條有關環境的查詢,為各國了解全球的環境狀況,採取環境行動提供寶貴的科學依據。

3、綠色和平組織 1970年由工程師麥克塔格特發起成立於加拿大,原為小組。1971年小組派象徵和平和健康環境的「綠色和平」號船前往北冰洋中的阿姆奇特卡島,抗議美國在那裡進行核試驗。之後,該小組改稱為綠色和平基金會,1979年該組織在荷蘭正式成立。綠色和平組織主要是通過包括冒險行為在內的實際行動保護環境,以期拯救地球。迄今已發動過大量支持裁軍、消除核武器與核軍艦的和平運動,也進行著反污染、反轉嫁污染、反捕鯨、反對在南極進行商業活動、反對焚燒固體危險廢料、反對捕殺袋鼠、保護海洋生物等多種保護環境和維護生態平衡的工作。綠色和平組織已在25個國家設有辦事處,1993年有430萬人為其捐款。作為國際性民間組織,其在環境保護運動中的意義和作用不同凡響。

4、綠黨 西方的綠黨,主要是在80年代以後逐步發展起來的。首先在原聯邦德國出現,並於1980年1月成為政黨。目前,在美國、英國、比利時、荷蘭、瑞典、法國、義大利、奧地利、盧森堡等國都已成立了綠黨。各國綠黨以保護環境、反對核戰、維護和平為綱領。由於綠黨最關心的是環境問題,因而也被稱為環境黨。在西方綠黨現已逐漸被社會所認識,並經過大選陸續進入議會,直接參與政府決策。

5、西歐保護生態青年組織 該組織於1988年9月成立於比利時的列日,由法國、英國、比利時、葡萄牙、西班牙和瑞典等西歐國家的保護生態青年組織組成,其宗旨是以聯合歐洲的意識把各國保護生態青年組織團結起來,促進西歐青年對自然環境的重視,鼓勵進行生態研究並促進西歐青年的相互了解。

6.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協會 該協會是由各國政府、非政府機構、科學工作者及自然保護專家聯合組成,致力於保護自然環境和生物種群。該組織設有瀕於絕滅物種、國家公園和保護區、生態學、環境規劃、環境政策、法律和環境教育等六個委員會,共有科學家和專業人員700多人。我國於1980年參加。

⑤ 世界上有哪些保護環境的組織

1、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成立於1973年1月,是領導世界環境保護運動的專門機構。環境署包括環境理事會、環境秘書處和環境基金,負責協調各國在環境領域的活動。成立20年來,領導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環境保護運動。每年頒發「全球500佳」以表彰環境先進組織和個人,並在每年「地球日」和世界環境日」開展一系列活動,成功地舉辦了巴西環境與發展大會,發表了一系列著名的宣言和報告,使國際社會簽訂了多項保護環境的協議和公約。

2、國際環境情報網 聯合國於1973年1月建立該情報網,主要包括全球環境監測系統(1979年我國正式參加)和國際環境資料來源查詢系統。監測系統擁有143個國家的3萬名科學家和技術人員,他們通過人造地球衛星等現代化工具晝夜監視著氣候的變化、污染及其對健康、自然資源和海洋的影響。查詢系統包括分布於129個國家的6000個機構和600個資料庫,每年要回答世界各國一萬多條有關環境的查詢,為各國了解全球的環境狀況,採取環境行動提供寶貴的科學依據。

3、綠色和平組織 1970年由工程師麥克塔格特發起成立於加拿大,原為小組。1971年小組派象徵和平和健康環境的「綠色和平」號船前往北冰洋中的阿姆奇特卡島,抗議美國在那裡進行核試驗。之後,該小組改稱為綠色和平基金會,1979年該組織在荷蘭正式成立。綠色和平組織主要是通過包括冒險行為在內的實際行動保護環境,以期拯救地球。迄今已發動過大量支持裁軍、消除核武器與核軍艦的和平運動,也進行著反污染、反轉嫁污染、反捕鯨、反對在南極進行商業活動、反對焚燒固體危險廢料、反對捕殺袋鼠、保護海洋生物等多種保護環境和維護生態平衡的工作。綠色和平組織已在25個國家設有辦事處,1993年有430萬人為其捐款。作為國際性民間組織,其在環境保護運動中的意義和作用不同凡響。

4、綠黨 西方的綠黨,主要是在80年代以後逐步發展起來的。首先在原聯邦德國出現,並於1980年1月成為政黨。目前,在美國、英國、比利時、荷蘭、瑞典、法國、義大利、奧地利、盧森堡等國都已成立了綠黨。各國綠黨以保護環境、反對核戰、維護和平為綱領。由於綠黨最關心的是環境問題,因而也被稱為環境黨。在西方綠黨現已逐漸被社會所認識,並經過大選陸續進入議會,直接參與政府決策。

5、西歐保護生態青年組織 該組織於1988年9月成立於比利時的列日,由法國、英國、比利時、葡萄牙、西班牙和瑞典等西歐國家的保護生態青年組織組成,其宗旨是以聯合歐洲的意識把各國保護生態青年組織團結起來,促進西歐青年對自然環境的重視,鼓勵進行生態研究並促進西歐青年的相互了解。

6.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協會 該協會是由各國政府、非政府機構、科學工作者及自然保護專家聯合組成,致力於保護自然環境和生物種群。該組織設有瀕於絕滅物種、國家公園和保護區、生態學、環境規劃、環境政策、法律和環境教育等六個委員會,共有科學家和專業人員700多人。我國於1980年參加。

著名的國際環保組織包括地球政策研究所、綠色和平、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美國山嶽協會、世界自然基金會、保護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學會等,他們在推動國際環保運動的發展、開展國際環保合作、協助發展中國家保護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國環保民間組織分4種類型。一是由政府部門發起成立的環保民間組織,如中華環保聯合會、中華環保基金會、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各地環境科學學會、環保產業協會、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等;二是由民間自發組成的環保民間組織,如自然之友、地球村,以非營利方式從事環保活動的其他民間機構等;三是學生環保社團及其聯合體,包括學校內部的環保社團、多個學校環保社團聯合體等;四是國際環保民間組織駐華機構。環保組織是以環境保護為主旨,不以營利為目的,為社會提供環境公益性服務的民間組織。
倡導環境保護,提高社會環境意識,開展環境宣傳教育、倡導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提高全民環境意識,這是環保組織開展最普遍的工作。環保組織通過組織環保公益活動、出版書籍、發放宣傳品、舉辦講座、組織培訓、加強媒體報道等方式進行環境宣傳教育,為提高社會公眾的環境意識做出了突出貢獻。
著名的國際環保組織包括地球政策研究所、綠色和平、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美國山嶽協會、世界自然基金會、保護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學會等,他們在推動國際環保運動的發展、開展國際環保合作、協助發展中國家保護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⑥ 世界綠色和平組織的創始人是誰

「世界綠色和平組織」由一位名叫戴維·麥格塔格的加拿大工程師發起,於1971年9月15日成立,是一個國際性的環境保護民間組織。該組織的總部設在倫敦,在25個國家設有分部,其成員達350萬人,每年會費就收到1億美元。發起人戴維曾任該組織的主席,還獲得過聯合國頒發的「全球500佳」獎。
眾所周知,該組織的特點是行動出奇地激進。對此,世界輿論褒貶不一,莫衷一是。有人對他們的行動頗有微詞,認為他們「嘩眾取寵」、「反對發展」、「對榮譽比實干更感興趣」,是「一群不講理的、偏見的和專事敲詐的恐怖分子」;也有人對他們非常贊賞,認為他們「已成為成熟的誠摯青年」,「能夠肩負起拯救世界的任務」。該組織的綠色和平執行主任蒂洛·博德這樣評價自己的行動:『俄們一點也不偏激!我們是根據自己掌握的信息,而不是其他人提供的信息而採取行動的。」
該組織迄今已成立20多年,他們反對核試驗,曾派出「彩虹勇士號」旗艦駛往南太平洋,反對法國進行核試驗,以致被炸毀;他們反對捕鯨,曾派出「天狼星號」船封鎖直布羅陀海峽,阻止蘇聯的捕鯨船隊通過;他們反對有害廢棄物越境轉移,曾舉行新聞發布會,揭露一些國家把有害廢棄物越境轉移的真相;他們在關注戰爭帶來的環境危機;主張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關注工業公害事件,反對基因改良食品等方面作出了積極的努力;他們用「公眾輿論」這個有利武器在喚起人們反對污染、保護環境,敦促有關國家或企業採取控制污染措施方面為環境保護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由於他們經常採取十分激進的行動,也使很多人對他們敬而遠之,就連蒂洛·博德在談到「綠色和平」的前景時也有些悲觀地說:「……追求環保的崇高目標是一回事,而保持社會和諧是另一回事。」
雖然世界對綠色和平組織的行動評說不一,但他們作為環保非政府組織的一員,至今仍活躍在世界環保舞台上。

⑦ 中國歷史上誰最早提出環境保護

到本世紀50-60年代,西方國家的一些記者開始公開報道公害事件的真相,著名社會人士紛紛撰文呼籲採取行動,那些富有責任感和開拓精神的科學家感覺到,有必要進一步增進人類對於地球環境的全面認識,用科學手段解決各種環境問題,以重建社會和自然的新秩序。因此,從本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一些西方國家開始組織專門性的環境問題調查與研究,相關的成果不斷面世,其中,《寂靜的春天》、《增長的極限》引起的反響最為巨大,從中我們可以把握到現代環境保護的發展脈絡。

美國海洋生物學家R·卡遜在50年代末,用了4年的時間研究美國官方和民間關於使用殺蟲劑造成污染危害情況的報告,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於1962年推出《寂靜的春天》一書。《寂靜的春天》從污染生態學的角度,闡明了人類同大氣、海洋、河流、土壤、動植物之間的密切關系,初步揭示了環境污染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提出了現代生態學所面臨的污染生態問題。書中特別描述了有機氯農葯污染使本來生機勃勃的春天都「寂靜」了的可怕現實。書中寫道:「從前,在美國中部有一個城鎮,這里的一切生物看來與其周圍環境生活得很和諧。……即使在冬天,道路兩旁也是美麗的,那兒有無數的小鳥飛來,潔凈而又清涼的小溪從山中流出,形成了綠蔭掩映的生活著鱒魚的池塘。」然而現在,「鳥兒都到哪兒去了?許多人談論著它們,感到迷惑和不安。園後鳥兒尋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僅能見到的幾只鳥兒也氣息奄奄,它們戰栗得很厲害,飛不起來。這是一個沒有聲息的春大。這兒的清晨曾經盪漾著烏鴉、鶼鳥、鴿子、鷦鷯的合唱以及其它鳥鳴的音浪;而現在一切聲音都沒有了,只有一片寂靜覆蓋著田野、樹木和沼地。」有機氯農葯不僅危及了許多生物的生存,而且正在危害人類自己。在談到有機氯農葯對人類自身的危害時,R·卡遜說:「現在一個人從胎兒未出生直到死亡,都註定要和危險的化學品接觸。這個現象在世界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因此,她指出:「控制自然這個詞是一個妄自尊大的產物,是當時生物學和哲學還處於低級幼稚階段時的產物,當時人們設想中的『控制自然』就是要大自然為人們的方便有利而存在。應用昆蟲學上的這些概念和作法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咎於科學上的蒙昧,這樣一門如此原始的科學卻已經被現代化,被最可怕的化學武器武裝起來了。這些武器在被用來對付昆蟲之餘,已轉過來威脅著我們的整個大地了。這真是我們的巨大不幸。」最後,她得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結論:「我們必須與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們的地球。」《寂靜的春天》一書出版後,立即引起世界各國人們普遍的注意,並很快譯成各種文字廣為傳播。它的出版對於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促使環境科學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有人認為,它標志著一個新的「生物學時代」的開始,因為在此之前,人們對環境的關心僅僅局限在一些狹窄的、彼此隔離的范圍內,如土壤、森林、水管理、野生生物保護等;而環境污染對人類的危害一般地被認為隨著傳染疾病的被控制而結束。《寂靜的春天》通過對污染物的遷移,變化的描寫,闡述了天空、海洋、河流、土壤、植物、動物和人類之間的密切聯系,成功地揭示了污染對生態環境影響的深度和廣度,進而提出「我們必須與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們的地球」,建立起人與自然的「合理的協調」關系。因此,稱《寂靜的春天》為劃時代的作品,是非常恰當的。

環境保護的第一個里程碑——斯德哥爾摩會議

1972年6月5日,「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共有113個國家和一些國際機構的13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中國也派出了龐大的代表團出席了會議。出席會議的代表,廣泛研討並總結了有關保護人類環境的理論和現實問題,制訂了對策和措施,提出了「只有一個地球」的口號,並呼籲各國政府和人民為維護和改善人類環境,造福全體人民,造福子孫後代而共同努力。這是聯合國史上首次研討保護人類環境的會議,也是國際社會就環境問題召開的第一次世界性會議,標志著全人類對環境問題的覺醒,是世界環境保護史上第一個里程碑。這次會議對推動世界各國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和影響。為了紀念大會的召開,當年聯合國大會作出決議,把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

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的主要成果集中在兩個文件中,其一是受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秘書長委託,為大會提供的一份非正式報告《只有一個地球》,其二是大會通過的《人類環境宣言》。

網上搜到的,很長,後面就不粘貼過來了,可以看:
http://www.jxxfzx.com/lshbjy/hbjc/200610/1097.html

⑧ 國內首個民間環保組織創辦者是誰

梁從誡,1932年生於北京,1994年創建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

保護珍稀動物滇金絲猴是「自然之友」成立不久最鼓舞人心的一次環保事件。1995年秋,梁從誡聽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滇金絲猴的生存棲息地受到了嚴重威脅!

雲南德欽縣政府為解決財政困難,決定砍伐當地100多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在白馬雪山拍攝滇金絲猴的雲南林業廳的職工奚志農聽到消息後非常氣憤,他為金絲猴的命運上下奔走,四處呼籲,卻毫無結果。情急之下,奚志農把滇金絲猴面臨的危急處境,寫信告訴了北京《大自然》雜志的主編唐錫陽。唐先生一面寫信向國家環境委主任宋健反映情況,一面又把危情轉告了梁從誡。

梁從誡聞訊後,馬上通過「自然之友」新聞界的會員,在報紙上迅速報道傳播滇金絲猴生存環境面臨威脅的事實;然後,又直接向中央有關領導寫信呼籲,獲得了兩位中央領導人的明確批示,才制止了雲南德欽縣對天然原始森林的砍伐。

1997~1998年,「自然之友」不斷收到關於可可西里藏羚羊被獵殺的消息,同時還收到很多藏羚羊被獵殺的照片,那些觸目驚心的照片牽動了梁從誡的心。他決定聯合「野氂牛隊」一起拯救藏羚羊。1999年5月24日,67歲高齡的梁從誡和幾個「自然之友」會員登上可可西裏海拔4600米的昆侖山口,在索南達傑自然保護站門前燒毀了從盜獵分子手中繳獲的373張藏羚羊皮。

2002年《財富》論壇上,梁先生質問全球經濟巨頭:「為了市場份額,讓十幾億中國人都過上你們那種生活,把全世界的能源供應給中國都還不夠。這不僅是中國的災難,也是世界的災難。你們想過要承擔什麼責任沒有?」一切從簡約開始,這是梁先生的生活軌跡:名片用廢紙復印而成;從來不用一次性筷子;堅持用自行車當交通工具。一次,他騎車去政協開會,讓門衛給攔住了。原來,人家從來沒聽說過、更沒見過政協委員騎自行車來開會。

梁從誡還帶領「自然之友」的成員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1)首次在中國開展了民辦的群眾環境教育活動,組織面向會員和公眾普及環保知識的「綠色講座」,聽眾超過2000人次;出版了近年來最受歡迎的環保兒童讀物之一的《地球家園》。

(2)首次由民間舉辦中小學教師環境教育交流培訓活動,並曾兩次組織中小學教師到德國、荷蘭就學校環境教育問題進行參觀學習。

(3)首次在中國進行了「報紙環境意識調查」。連續3年,對全國主要報紙的環境報道進行了系統統計和分析,對它們的環境意識給予了科學評估。

(4)通過全國政協等渠道,向中央有關部門提出了涉及北京環境污染治理、江河源生態保護等重大環境問題的建議。

(5)首次在中國組織志願者自費到三北地區植樹,並多年堅持。

(6)為宣傳保護野生鳥類的重要意義,在中國組織了第一個群眾業余觀鳥小組。

(7)為保護生態資源,制止大規模獵殺野生動物的惡潮,1999年組織北京多家環保團體共同發「不買、不做、不吃野味」的倡議書。

(8)與國外環保組織和傳媒進行大量交流,宣傳中國的環境政策和民間的環保活動。

⑨ 429綠動地球是誰組織的

429綠動地球,是由世界環保創業基金會創立的。
世界環保創業基金會是2015年在香港創立的社會組織。2019年6月11日,浙江省民政廳發布公告:截至4月底,浙江省各級民政部門共打擊處理了22家從事違法違規活動的非法社會組織,其中世界環保創業基金會被列名單之中。

閱讀全文

與誰創造了地球環保組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