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園環境創設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要滿足幼兒對環境的各種要求,包括什麼要求
安全性的要求。游樂性的要求。
⑵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有哪些
(一)與教育目標相一致的原則。幼兒園教育目標是使幼兒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因此,在環境創設時要目標明確,與教學內容、教學計劃相一致。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促進全面發展,那麼在環境創設上對體、智、德、美幾個方面,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就不能重此輕彼。凡是孩子發展、教育目標所設計的領域,就應有相應的環境布置。另外,要根據學期計劃和月計劃、周計劃的不同,設計與之相適應的環境,形成系統的、系列的環境布置,促進教育目標的完成。
(二)與幼兒發展相適宜的原則。不同年齡階段,幼兒身心發展存在著年齡差異。環境創設必須適應不同年齡幼兒的特點,通過不同層次的環境和不同的材料來達到教育目的。即使是同一年齡段的幼兒,在感覺、興趣、能力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異,教師要注意到這些差異,適應這種差異。好奇、探究是幼兒的天性,如果環境布置總是一成不變,不僅不能給孩子以新鮮感,久而久之也會使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隨之下降。因此,創設新鮮的、動態的環境是幼兒教育的藝術之一。
(三)教師與幼兒共同參與的原則。幼兒園環境的教育性不僅蘊含在環境之中,而且蘊含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之中。 陳鶴琴先生指出:「通過兒童的思想和雙手布置的環境,可使他對環境中的事物更加了解,也更加愛護。」環境創設特別是室內環境創設,應充分讓孩子參與,徵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參與設計、提供材料與作品、參與布置,然後利用環境進行幼兒的主動活動。雖然孩子參與環境創設比教師本人獨立完成費時費力,但就其教育效果來說,更能夠提高孩子的興趣和創造性,增強其責任感和成就感,也有助於對幼兒進行愛惜勞動成果的教育。
(四)園內外環境相協調的原則。既要重視園內環境的創設,也要重視園外環境的影響。要充分發揮幼兒園、家庭、社會三方面的教育功能,在做好園內工作的同時,營造和諧的園外環境。通過多種形式主動與家長聯合,對家長進科學育兒知識的培訓,使之配合幼兒園教育,也可以請特殊崗位(如交警、記者等)和有特長的家長到幼兒園給孩子們講課。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多帶孩子到大自然、到健康有益的活動場所參觀學習、接受教育。
(五)經濟實用的原則。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應考慮幼兒園自身的特點和條件,不提倡大手大腳,要多使用廢舊材料布置環境、製作玩教具。這一點不僅適合農村的經濟條件,對城市園也有很重要的意義。
(六)突出特色的原則。幼兒園環境創設要結合各自的不同特點,選擇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切忌千篇一律,千園一面。可以充分發掘地方蘊藏的課程資源,發揮教師個人的聰明才智,突出地方特色和教師特色。地方特色尤其要對幼兒進行愛祖國、愛家鄉、愛勞動的思想品德教育。
(七)安全衛生的原則。幼兒園的園舍首先要做到安全,在新建和改建農村幼兒園的過程中,一定要首先考慮園舍的安全問題,堅決不能有危房,包括圍牆、廁所。地面要平坦,不能有坑坑窪窪、磕磕絆絆。所種花草既要漂亮,又要無毒、無危險,比如夾竹桃、仙人球之類就不宜在幼兒園種植。室內、寢室要安裝紫外線燈或隨時用消毒水消毒。電器、電線布置要合理,用電插銷不能離孩子的床鋪太近。吊扇使用前對其穩定性要進行檢查。其次是玩具安全,室內外玩具都不能有危險性。室外大型玩具有相當一部分是鐵制的,邊角都要圓滑。孩子玩的時候,教師一定要看護好。室內玩具的購買也要注意,比如尖銳的、細小的、發射的等等,都有危險。一些「三無」塑料玩具也有安全上的問題。另外,玩具還要經常清洗,保持整潔。
(八)平等和諧的原則。這一點主要指的是幼兒園精神環境的創建。精神環境創建的中心是建立融洽、和諧、平等、健康的人際關系。《綱要》在講到幼兒園教育原則的時候提出:「要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這里提到了兩個尊重,一個並重,一個關注。實際上,孩子很多心理問題是從幼兒時期形成的,如孤獨感、自卑感、攻擊行為等等。教師的態度和教育方式,團結、和諧的同學關系,有助於形成幼兒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形成他們健康的人格。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就是把幼兒當成有思想、有個性的人,而不要把他們當成孩子。幼兒的身體是相對脆弱的,幼兒的心理同樣是脆弱的,這就需要我們的充分尊重。我們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可能都會對幼兒的心理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我們一定要時時提醒自己,不能輕易地批評孩子,不能過分地批評孩子。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就是說要從孩子的特點出發,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教給孩子能夠理解和接受的知識,不能搞小學化的東西。關注個別差異,就是說在教育上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特別要關注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比如少數民族、單親家庭、弱智殘疾、外來打工、心理障礙等方面的孩子。
⑶ 幼兒園在環境創設中怎樣給幼兒發揮想像和創造力的空間
我主張無為而治,不要灌輸給寶寶們知識,讓他們在游戲中去體會去發現,畢竟童年應該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的。老師和家長只要給予適當的鼓勵,不要過分干涉孩子們得觀點和想法!
⑷ 幼兒園戶外環境創設原則及構成
幼兒園戶外環境創設的原則:
1、環境與教育目標的一致性原則
環境與教育目標的一致性原則是指環境的創設要體現環境的教育性,即環境設計的目標要符合幼兒全面發展的需要,與幼兒園教育目標相一致。
幼兒園環境必須強調目標意識,要有利於幼兒體、智、德、美諸方面的全面發展,因此,創設幼兒園環境時,目標是依據,應把教育目標落實到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以及每一項具體的活動中。
2、發展適宜性原則
發展適宜性原則是指幼兒園環境創設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促進每個幼兒全面、和諧地發展。發展適宜性原則是美國幼兒教育協會針對美國幼教界普遍出現的幼兒教育。
「小學化」等傾向而提出來的。從一般年齡特徵來看,小班、中班、大班幼兒在身心發展特點上的差異是非常明顯的,其身心發展所需要的環境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特徵為其提供適宜的發展環境。
幼兒園戶外環境的構成:
1、幼兒園戶外環境構成要素包括:游戲場所、室外綠化、室外小品、室外道路地面等。
2、包括幼兒園的場地、園舍設備、材料、空間結構與環境布置等,是幼兒教師與幼兒在園活動的物質條件與基礎,它影響和制約著幼兒園教育的質量。
3、例如,如果地方小,幼兒多,缺乏必要的玩具、游戲材料與設備,那麼就很難開展以小組或個別活動為組織形式的教學活動,而只能採取以教師講、幼兒聽為特徵的集體教學活動形式,即我們說的「上課」。
⑸ 如何創設良好的幼兒園環境
環境對個體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人類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同周圍環境密切相關。幼兒的健康成長與發展,更要依靠環境的特殊作用。因此,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促進幼兒心身健康的發展,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地把「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作為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則。同時強調指出「要充分利用周圍環境的有利條件,以積極運用感觀為原則,靈活地運用集體活動與個別活動的形式,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可見,布置好幼兒園的環境、對於幼兒的成長與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一、在活動室內設置各種活動角落 在活動室內可以為孩子們設置玩具角、圖書角、美術角、常識角、自然角等。這些活動角落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活動機會和空間,同時可以在活動的過程中,增長幼兒的知識,開發幼兒的智力,加強了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比如:在幼兒園設置的美術角,這是為幼兒提供美工活動的場所。孩子們在繪畫、剪貼、折紙、塑造、製做等活動中,使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以及審美能力,得到了鍛煉和發展。美工活動既可以對幼兒進行形象思維的訓練,又可以培養幼兒抽象思維的能力。美工活動是手腦並用、動靜交替、寓教於樂的好形式。幼兒在玩中做,玩中學,整個活動生動有趣,豐富多彩。可以使幼兒萌發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因此在幼兒園中設置美術角是十分必要的。為幼兒設置圖書角,可以使孩子們通過閱覽圖書,豐富知識,開發智力。圖書角有多種形式,條件好的幼兒園可以製做專用的圖書櫃,圖書架等,狹窄的幼兒園可以將圖書角設置在窗檯上。效果比較好的是布袋式圖書角。布袋式圖書角具有製作簡便,不佔空間,價格低廉,幼兒取送圖書方便,美觀大方,富有幼兒情趣等特點。同時,可以培養幼兒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布袋式圖書角,可以設置在風琴的背面和門上,為幼兒的學習和成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布置家園聯系,小紅花園地等專欄 家園聯系、小紅花園地專欄,是幼兒園必不可少的欄園。家園聯系專欄是教師與家長之間溝通聯系的園地,該專欄可以使家長了解、掌握幼兒園的教學情況,以及幼兒在園內的學習情況,配合教師做好教育工作。教師還要以通過家園信箱欄目,向家長介紹一些教育信息,教育子女的方法。家長也可以把自己的意見、見解和要求,通過信箱傳遞給教師,共同為教育好幼兒做出努力。幼兒園設置小紅花園地,是為了表揚和鼓勵幼兒進步,激發動兒積極向上的願望。小紅花代表的內容可以根據幼兒的特點和情況確立,如午睡小紅花,進餐小紅花,學習小紅花,守紀律小紅花,講衛生小紅花等。在周末總評時,就可以比一比,誰的紅花最多,誰的進步最大,通過在幼兒園設置小紅花園地,使孩子們能夠在德智體等多方面得到發展。 三、幼兒園瓷磚牆壁的利用 在幼兒園設置瓷磚牆面,為師生共同參與裝飾、繪畫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是幼兒園布置環境較為理想的方法。 在師生共同設計、布置環境的過程中,把幼兒的作品布置在活動室的瓷磚牆壁上,使幼兒對自己的生活環境,增添一種親切感,提高了幼兒的主人翁意識。這樣不僅可以通過美的環境陶冶了幼兒的情操,也可以發展幼兒的動手動腦的能力,提高幼兒的美術技能。如果幼兒園結合主題教育與季節的變化,隨時更換幼兒的作品,就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了知識傳授。 在活動室設置瓷磚牆面,為幼兒提供了即興作畫的新天地。瓷磚牆面光滑,潔白、易畫、易擦、易清洗,是幼兒作畫的最佳場所。幼兒即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教育的主題作畫,也可以按著自己的想像即興作畫,還可以幾個小朋友自由結合集體作畫。從個體上來說,不但提高了幼兒的繪畫水平和興趣,而且發展了幼兒的想像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從整體上來說,既美化了幼兒生活環境,使幼兒生活在不斷變化,富有新意的童趣世界中,還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與集體主義思想。這項活動深受幼兒的喜愛。 在活動室設置瓷磚牆面,也為教師展示美術技能提供了極好的舞台,教師在瓷磚牆面上既可以根據教育主題的內容選擇粘貼的題材,也可以按著自己的愛好進行粘貼,還可將牆面塗上顏色,然後再進行粘貼。這樣既能不斷提高教師手工技能,又給幼兒創設一個和諧輕松、富有美感的環境。幼兒在這樣一個天地里,即受到美的熏陶,又可以受到知識的教育。 四、用紙貼畫,布貼畫裝飾布置幼兒園環境 1、用各種紙貼畫布置幼兒園環境,是一種很好的方法。這里說的各種紙包括吹塑紙、絨紙、舊掛歷紙、手工紙和不幹膠紙等。這些紙粘貼出的作品,色彩鮮艷,畫面生動,具有一定的藝術效果。比如,採用比較先進的彩色不幹膠紙粘貼玻璃畫,布置幼兒園環境,效果十分顯著。這種形勢是把不幹膠的艷麗色彩與玻璃的透明作用巧妙地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穎的藝術風格,深受幼兒的歡迎。特別是具有主題性的內容,不僅美化了環境,同時,使該於們受到教育和啟發。不幹膠紙粘貼的玻璃畫,優點很多,最主要的是不怕水,不怕擦,不易損壞,還可以隨時更換。 2、用布貼畫裝飾、布置幼兒園環境,會給孩子們創造一個新穎別致的良好空間,布帖畫是一種比較獨特的作畫方法,畫面材質新穎,色彩十分明快,富有很強的感染力。將不同規格和內容的布貼畫分別布置在梯廳和活動室內,可以使孩子們在獲得美的感受的同時,陶冶情操,潛移默化地使他們受到教育。真正是寓理於情,寓教於樂。 幼兒天真、活潑,他們早期性格與習慣的形成,是與環境有著密切聯系的,幼兒生理上的弱性,決定了他們對環境的依賴性,幼兒行為的可塑性,決定了環境作用的廣泛性;幼兒身心發展的特殊性,決定了為幼兒創設良好教育環境的重要性。 通過幼教工作者對幼兒園的環境進行精心的布置,給幼兒創造了一個溫馨、優雅、舒美的環境。一個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不僅達到了對幼兒心靈塑造、情感陶冶的目的,同時,為幼兒一生的成長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⑹ 如何有效地創造幼兒園的主題教育環境
定義:幼兒園的班級環境創設是指:以促進幼兒主動發展為目標的,在幼兒、教師、家長等共同參與下,對幼兒在班級的活動環境進行改造、影響、美化和積極利用,使之更加適合幼兒成長的一個動態發展的活動過程。一般認為,幼兒園班級環境主要包括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兩個方面。
物質環境包括活動室物質條件與設施 精神環境指教師和幼兒之間所構成的教育氛圍及人際關系
地位 :
《幼兒園工作規程》
「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
「要充分利用周圍環境的有利條件,以積極運用感 觀為原則,靈活地運用集體活動與個別活動的形式, 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可見:
班級環境的創設和管理已經上升到與日常教學活動幾乎平等的地位
良好的班級環境,對於幼兒的健康成長與發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意義 :
一、有利於幼兒身心和智能的發展
二、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起關鍵性作用
三、班級環境是課程設計與實施的重要要素
基本原則 :
一、環境與教育目標一致的原則
二、適宜性原則
三、安全性原則
四、幼兒參與性原則
五、創造性原則
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的內容
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的創設
物質環境的創設包括:
一、在活動室內設置各種活動角落
在活動室內可以為孩子們設置等。這些活動角落為孩子們 提供了活動的機會和空間。
美術角,這是為幼兒提供美工活動的場所。
圖書角,可以使孩子們通過閱覽圖書,豐富知識,智力。
圖書角有多種形式,條件好的幼兒園可以製做專用的圖書櫃,圖書架等,狹窄的幼兒園可以將圖書角設置在窗檯上。效果比較好的是布袋式圖書角。布袋式圖書角具有簡便,不佔空間,價格低廉,幼兒取送圖書方便,美觀大方,富有幼兒情趣等特點。
二、布置家園,小紅地等專欄
家園、小紅地專欄,是幼兒園必不可少的欄園。
家園專欄 是教師與家長之間溝通的園地,該專欄可以使家長了解、掌握幼兒園的教學情況,以及幼兒在園內的學習情況,配合教師做好教育工作。教師還要以通過家園信箱欄目,向家長介紹一些教育信息,教育子女的方法。家長也可以把自己的意見、見解和要求,通過信箱傳遞給教師,共同為教育好幼兒做出努力。
小紅地,是為了表揚和鼓勵幼兒進步,激發動兒積極向上的願望。小紅花代表的內容可以根據幼兒的特點和情況確立,如午睡小紅花,進餐小紅花,學習小紅花,守紀律小紅花,講衛生小紅花等。在周末總評時,就可以比一比,誰的紅花最多,誰的進步最大,通過在幼兒園設置小紅地,使孩子們能夠在德智體等多方面得到發展。
三、幼兒園瓷磚牆壁的利用
在幼兒園設置瓷磚牆面,為師生共同參與裝飾、繪畫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是幼兒園布置環境較為理想的方法。
在師生共同設計、布置環境的過程中,把幼兒的作品布置在活動室的瓷磚牆壁上,使幼兒對自己的生活環境,增添一種親切感,對所在的班級有一種家的感覺。結合主題教育與季節的變化,隨時更換幼兒的作品,潛移默化對幼兒進行知識傳授。
四、用紙貼畫,布貼畫裝飾布置幼兒園環境
1.用各種紙貼畫布置幼兒園環境,是一種很好的方法。這里說的各種紙包括吹塑紙、絨紙、舊掛歷紙、 手工紙和不幹膠紙等。這些紙粘貼出的作品,色彩鮮艷,畫面生動,具有一定的藝術效果。比如,採用比較先進的彩色不幹膠紙粘貼玻璃畫,布置幼兒園環境,效果十分顯著。這種形勢是把不幹膠的艷麗色彩與玻璃的透明作用巧妙地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穎的藝術風格,深受幼兒的歡迎。特別是具有主題性的內容,不僅美化了環境,同時,使該於們受到教育和啟發。不幹膠紙粘貼的玻璃畫,優點很多,最主要的是不怕水,不怕擦,不 易損壞,還可以隨時更換。
2.用布貼畫裝飾、布置幼兒園環境,會給孩子們創造一個新穎別致的良好空間。
布置在梯廳和活動室內,可以使孩子們在獲得美的感受的同時,陶冶情操,潛移默化地使他們受到教育。
幼兒天真、活潑,他們早期性格與習慣的形成,是與環境有著密切的,幼兒生理上的弱性,決定了他們對環境的依賴性,幼兒行為的可塑性,決定了環境作用的廣泛性;幼兒身心發展的特殊性,決定了為幼兒創設良好教育環境的重要性。
精神環境的創設它是指對人的心理發揮著實際影響的社會生活環境,包括對人產生影響的一切人、事、物。幼兒園作為體式的保育和教育機構,其心理環境包括了幼兒生活、學習和游戲的全部空間,特別是幼兒的學習、活動及生活的氣氛,幼兒園的人際關系及風氣等,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
教育內容包括
1、建立師生互動式環境
·熱愛幼兒、尊重並了解幼兒。
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的個體。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作為一個教師要以寬宏的胸懷去愛全體幼兒,而不只是愛幾個孩子,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教育思想。有句諺語:漂亮的孩子誰都喜歡,而對難看的孩子的愛才是真正的愛。這里所說的「漂亮」與「難看」的孩子,不僅是長相上的美醜,也包括德才上的優劣。在幼兒園里,確實有一些比較「難看」的孩子,他們淘氣、不聽話、破壞紀律、成績不良等。對於這些孩子教師更需要格外關心和幫助。
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過程是教師教和幼兒學的雙邊活動,教師要調動幼兒參與學習,就要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學習氣氛,良好的學習氣氛能喚起幼兒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使幼兒得到一種愉快、成功的體驗,並保持一種積極的學習心態。 舉例說明美術課上『又要畫畫了,真討厭」,老師的對策
2、建立同伴互動式環境
·教師參與建立良好的幼兒體
體是我們社會生活的基礎,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體當中,幼兒也不例外。幼兒作為特定的社會成員,從體意義上講,首先要歸屬於幼兒園里的班級集體。教師初建班集體時,應堅持正面教育和集體教育的教育態度,使幼兒個體的才能在集體中得到充分表現,逐漸使幼兒產生自信和自主感。教師應注意引導、鼓勵和幫助幼兒參加各種活動,並隨時肯定、表揚他們的積極性和良好表現,這將會激勵他們的主動精神。
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與人際關系
教師和幼兒都有喜歡交往的傾向,通過交往活動,他們都能使各自的心理願望和精神需要得到滿足。通過富有感彩、充滿友情的交往方式,消除教師和幼兒之間人際交往的冷漠與緊張,避免「孤獨世界」所導致的惡果,無疑對教師和幼兒的心理健康都是有益的。教師應掌握和認識幼兒與人交往過程中的各種方式和活動規律,以便針對幼兒的差異,有效地訓練他們的社交活動能力。所以教師要運用集體的力量糾正幼兒交往過程中的不良傾向,培養幼兒良好的交往品質。
表現技法與方法
幼兒園室內環境布置的表現形式和表現技法很多,有平面的、立體的,有繪畫的、也有裝飾畫的,以及利用廢舊材料、自然材料做成畫面等。
? 剪紙
? 吹塑紙版畫
? 彩墨畫
? 瀝粉畫
? 粘貼畫
? 紙浮雕
剪紙:是以紙為材料,以剪、刻為主要造型手段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
兩個特點:
強烈的裝飾性
濃厚的趣味性
吹塑紙版畫
吹塑紙版畫是用吹塑紙做材料的版畫。具有質地松軟、方便、畫面效果好等特點,因此十分適合幼兒園班級環境布置和幼兒版畫。
彩墨畫
又稱現代重彩畫,是在高麗紙上以水墨和重彩結合、寫意與工筆並存、現代與傳統融合,帶有裝飾性的一種新藝術形式。
特點:
色彩濃郁而斑斕
具有奇妙獨特的機理效果
新穎而富有藝術魅力
方法:
揉紙法
噴水撒鹽法
油水分離法:先用蠟筆、油畫棒等防染材料畫於紙面,然後用較濕的顏色或墨塗染,會出現油水分離、斑駁陸離的效果。
瀝粉畫
是一種材料價廉易得、工藝簡便、裝飾性強的工藝繪畫。
粘貼畫
利用生活中的各種材料,如碎布料、畫報紙、羽毛、包裝盒、植物種子等,拼貼出新奇的裝飾畫。
根據材料不同,可分為:
紙貼畫
蛋殼貼畫
布貼畫
蝴蝶、羽毛貼畫
玻璃鑲嵌畫
點狀材料:種子,圖釘、石子等
綜合材料拼貼畫
紙浮雕
是用紙做成的具有浮雕效果的藝術品。它形象概括誇張,線條簡練,裝飾感強,且材料易找,工具簡單,方便。
立體感很強
一張關於幼兒園班級環境布置的圖片,找出其中用到了哪些表現方法
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中牆面設計方法
確定主題
據教育、教學等需要,確定牆飾的主要內容。
進行創意
根據預定的主題進行創意。需要教師富有創意,別具慧眼的觀察、捕捉、記憶和積累。
收集資料
有了一定的構思,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尋找素材。
重新組合
根據收集來的素材,按照構圖法則重新組合,以增加藝術魅力,更好地意境。
圖:主題牆
現在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環境的創設和利用不具教育性
鏡頭一:某幼兒園正在進行「迎元旦」環境布置。一百多名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做了一百多個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燈籠,三位老師冒著摔下來的危險,花了大半天時間,在門廳及走廊里掛上了這些五顏六色的燈籠。原本空盪盪的大廳及走廊變得五彩繽紛,經過的老師、行人駐足觀望,都說漂亮極了。一隊幼兒排隊經過門廳,也被燈籠的色彩和形狀所吸引,他們嘰嘰喳喳、議論紛紛。這時,隊伍有點鬆散,老師也來了氣,她不僅不引導幼兒觀察節日環境的變化,反而把孩子狠狠地批評了一頓,還懲罰孩子課後不能去看燈籠。
鏡頭二:一所幼兒園的區角活動很有特色。每個班裡都至少有7~8個區域供孩子分組探索活動,內容非常豐富。但筆者看到,語言區里幼兒用來排圖講述的圖片整整齊齊,已積了一層灰;智力活動區里的幾幅塑封好的拼圖無人問津,原因是這些材料太難,該班幼兒根本不感興趣。
二、環境的創設和利用與課程割裂
案例:
問:你們活動室的這些牆飾是你布置的嗎?
答:是我和另外一位教師共同布置的。
問:你們在布置牆飾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什麼?其次考慮的是什麼?
答:我們首先考慮是不是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其次考慮有沒有藝術性。說實話,我們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考慮這,考慮那的,我想,我能考慮到這兩個方面也差不多了吧!
問:那麼,你們在創設區角的時候也是這樣考慮的?
答:差不多,只是區角創設的時候還要考慮多選幾種種類及材料的玩具、場地大小等問題。
三、環境的創設和利用不具開放性
鏡頭一:傳統的幼兒園活動室大都是一個封閉的空間,所有的玩具和材料都擺放在教室的四周,中間留下一個較大的空間擺放幼兒的課桌椅,是幼兒進行集體教育的場所。有的幼兒園為保證幼兒在園安全,避免出現意外責任事故,能不出園門的盡量不出去,擅自減少幼兒的戶外活動時間。
鏡頭二:有些幼兒園創設了許多專用教室,但很少使用,只有當上級來園檢查時,才開放使用。有些示範性實驗幼兒園在驗收結束後,原有的飼養角和種植園地也關閉不再使用。
⑺ 幼兒園如何創設良好的環境
一、在活動室內設置各種活動角落
在活動室內可以為孩子們設置玩具角、圖書角、美術角、常識角、自然角等。這些活動角落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活動機會和空間,同時可以在活動的過程中,增長幼兒的知識,開發幼兒的智力,加強了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比如:在幼兒園設置的美術角,這是為幼兒提供美工活動的場所。孩子們在繪畫、剪貼、折紙、塑造、製做等活動中,使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以及審美能力,得到了鍛煉和發展。美工活動既可以對幼兒進行形象思維的訓練,又可以培養幼兒抽象思維的能力。美工活動是手腦並用、動靜交替、寓教於樂的好形式。幼兒在玩中做,玩中學,整個活動生動有趣,豐富多彩。可以使幼兒萌發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因此在幼兒園中設置美術角是十分必要的。為幼兒設置圖書角,可以使孩子們通過閱覽圖書,豐富知識,開發智力。圖書角有多種形式,條件好的幼兒園可以製做專用的圖書櫃,圖書架等,狹窄的幼兒園可以將圖書角設置在窗檯上。效果比較好的是布袋式圖書角。布袋式圖書角具有製作簡便,不佔空間,價格低廉,幼兒取送圖書方便,美觀大方,富有幼兒情趣等特點。同時,可以培養幼兒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布袋式圖書角,可以設置在風琴的背面和門上,為幼兒的學習和成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布置家園聯系,小紅花園地等專欄
家園聯系、小紅花園地專欄,是幼兒園必不可少的欄園。家園聯系專欄是教師與家長之間溝通聯系的園地,該專欄可以使家長了解、掌握幼兒園的教學情況,以及幼兒在園內的學習情況,配合教師做好教育工作。教師還要以通過家園信箱欄目,向家長介紹一些教育信息,教育子女的方法。家長也可以把自己的意見、見解和要求,通過信箱傳遞給教師,共同為教育好幼兒做出努力。幼兒園設置小紅花園地,是為了表揚和鼓勵幼兒進步,激發動兒積極向上的願望。小紅花代表的內容可以根據幼兒的特點和情況確立,如午睡小紅花,進餐小紅花,學習小紅花,守紀律小紅花,講衛生小紅花等。在周末總評時,就可以比一比,誰的紅花最多,誰的進步最大,通過在幼兒園設置小紅花園地,使孩子們能夠在德智體等多方面得到發展。
三、幼兒園瓷磚牆壁的利用
在幼兒園設置瓷磚牆面,為師生共同參與裝飾、繪畫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是幼兒園布置環境較為理想的方法。
在師生共同設計、布置環境的過程中,把幼兒的作品布置在活動室的瓷磚牆壁上,使幼兒對自己的生活環境,增添一種親切感,提高了幼兒的主人翁意識。這樣不僅可以通過美的環境陶冶了幼兒的情操,也可以發展幼兒的動手動腦的能力,提高幼兒的美術技能。如果幼兒園結合主題教育與季節的變化,隨時更換幼兒的作品,就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了知識傳授。
在活動室設置瓷磚牆面,為幼兒提供了即興作畫的新天地。瓷磚牆面光滑,潔白、易畫、易擦、易清洗,是幼兒作畫的最佳場所。幼兒即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教育的主題作畫,也可以按著自己的想像即興作畫,還可以幾個小朋友自由結合集體作畫。從個體上來說,不但提高了幼兒的繪畫水平和興趣,而且發展了幼兒的想像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從整體上來說,既美化了幼兒生活環境,使幼兒生活在不斷變化,富有新意的童趣世界中,還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與集體主義思想。這項活動深受幼兒的喜愛。
在活動室設置瓷磚牆面,也為教師展示美術技能提供了極好的舞台,教師在瓷磚牆面上既可以根據教育主題的內容選擇粘貼的題材,也可以按著自己的愛好進行粘貼,還可將牆面塗上顏色,然後再進行粘貼。這樣既能不斷提高教師手工技能,又給幼兒創設一個和諧輕松、富有美感的環境。幼兒在這樣一個天地里,即受到美的熏陶,又可以受到知識的教育。
四、用紙貼畫,布貼畫裝飾布置幼兒園環境
1、用各種紙貼畫布置幼兒園環境,是一種很好的方法。這里說的各種紙包括吹塑紙、絨紙、舊掛歷紙、手工紙和不幹膠紙等。這些紙粘貼出的作品,色彩鮮艷,畫面生動,具有一定的藝術效果。比如,採用比較先進的彩色不幹膠紙粘貼玻璃畫,布置幼兒園環境,效果十分顯著。這種形勢是把不幹膠的艷麗色彩與玻璃的透明作用巧妙地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穎的藝術風格,深受幼兒的歡迎。特別是具有主題性的內容,不僅美化了環境,同時,使該於們受到教育和啟發。不幹膠紙粘貼的玻璃畫,優點很多,最主要的是不怕水,不怕擦,不易損壞,還可以隨時更換。
2、用布貼畫裝飾、布置幼兒園環境,會給孩子們創造一個新穎別致的良好空間,布帖畫是一種比較獨特的作畫方法,畫面材質新穎,色彩十分明快,富有很強的感染力。將不同規格和內容的布貼畫分別布置在梯廳和活動室內,可以使孩子們在獲得美的感受的同時,陶冶情操,潛移默化地使他們受到教育。真正是寓理於情,寓教於樂。
幼兒天真、活潑,他們早期性格與習慣的形成,是與環境有著密切聯系的,幼兒生理上的弱性,決定了他們對環境的依賴性,幼兒行為的可塑性,決定了環境作用的廣泛性;幼兒身心發展的特殊性,決定了為幼兒創設良好教育環境的重要性。
通過幼教工作者對幼兒園的環境進行精心的布置,給幼兒創造了一個溫馨、優雅、舒美的環境。一個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不僅達到了對幼兒心靈塑造、情感陶冶的目的,同時,為幼兒一生的成長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