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如何培養幼兒的手工創造力

如何培養幼兒的手工創造力

發布時間:2021-08-02 20:52:46

Ⅰ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如何在手工製作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樓主好,你看看以下資料對你的寫作有沒有幫助: 創造力是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動力,也是21世紀人類競爭的關鍵能力。創造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是指能創造性地完成一定活動所必須的心理特徵,即個人的感覺、知覺、意志、記憶、思維、情感、性格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總和。今天,在世界學前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如何在手工製作...中開發兒童的創造力,是未來決定我國創造力的重要舉措。 以上回答來自《領碩學術網》如有幫助還望採納

Ⅱ 如何培養幼兒創意能力

(一)、讓幼兒參與收集材料,激發幼兒動手製作的興趣和慾望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孩子動手製作的興趣和慾望呢?首先我們可以讓孩子參與到課前收集材料的過程中去,讓孩子對製作的材料先產生興趣,然後再由對材料的興趣引發到對之後的課程的興趣。比如一次上創意手工課《樹葉拼貼》,我先讓家長帶著孩子在孩子周圍的環境中找一找落葉,並請家長讓孩子介紹拾到的落葉是什麼樹的葉子,這種葉子的特徵是什麼,讓孩子初步感受到製作材料的有趣。在收集材料的過程中,他們所獲得的感受往往會更加豐富,這也為幼兒今後的創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通過創意手工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幼兒的泥塑、剪紙及手編、布工等豐富多彩的創意手工活動,無一不是在手的協調操作下進行的。在創意手工活動中,我們為幼兒提供了他們參與收集的麥秸、樹葉、種子、鵝卵石等豐富的自然物品,引導幼兒通過撕、拼、擺、貼等技能製作自己喜歡的作品。在孩子們的手中,蘋果變成了胖嘟嘟的娃娃;洋蔥則成了一朵朵清新的荷花;狗尾巴草變成了形象逼真的毛毛蟲;樹藤、草藤變成了中國結;谷殼、稻桿拼貼出了小船、房子;板栗殼製作出了刺蝟;雞毛、鴨毛變成了孩子們喜歡的毽子等等。在創作、想像的過程中,孩子們沉浸在自己親手編織的世界裡,不僅獲得了美的體驗,更享受到了創作的樂趣。那麼創意手工的課程要如何設置才能達到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目的呢?

1、組織好合理「導入」部分,來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推動幼兒學習的一種動力。營造一個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可以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進行創意手工活動的學習。創意手工活動符合幼兒的思維特徵,將顏色和形狀合為一體,再現幼兒心靈深處的聲音,深受幼兒的喜愛。但是,在創意手工教學活動中,如果平平淡淡地「導入」,幼兒就不會感興趣,以至於幼兒在整個美術教學活動中都處於被動地位,而不是主動地去學習。因此,在教學活動中一定要組織好「導入」部分,從而有效的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如:在進行「冰棍飛機」的創意手工活動中,要教幼兒用棒冰棍製作飛機,我用故事導入:「森林裡的小動物們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旅行啦,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旅行要坐什麼交通工具才能很快的到達呢?」孩子們聽說小動物們要去旅行,都提起了精神,都搶著說要坐飛機去,我又問:「可是小動物們沒有飛機呀?孩子們開動腦筋都說可以幫小動物製作一架飛機。這樣很自然的導入主題,又很快就調動了孩子進行創意手工活動的積極性。當孩子們看到小動物們坐上自己製作的飛機是,都開心的露出了笑容。

Ⅲ 幼兒創造能力如何培養

一、巧設環境,培養幼兒的創新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幼兒年齡小,經驗缺乏,學習中以無意注意為主,他們極易被感興趣的內容所吸引,往往憑興趣去認識事物。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創設一個個引人入勝、能激發幼兒好奇心和興趣的良好環境(利用花壇、走廊、牆角為孩子設立植物角、動物角、科學角、活動角等),引發幼兒探索的興趣,這樣也就為幼兒自主參與探索幼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如在活動角,教師為幼兒准備了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水和小瓶。幼兒任取顏色相互搭配,便可發現,瓶中的顏色一會兒變深,一會兒變淺,一會變綠,一會變紫,十分奇妙,孩子們一下子對顏色的變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在幼兒了解和掌握了配色的方法後,為進一步提高對配色活動的興趣,教師應及時為幼兒准備相應的宣紙和剪好的各式服裝外型。用配置的顏色裝飾服裝後,一個小朋友還興奮地告訴我:「老師,這裙子上的綠色、紫色都是我自己配的。我還能配出別的的許多顏色呢,我最喜歡這個活動角了。」幼兒一旦對所接受的事物感興趣,他們將會把學習當作一種樂趣。

二、珍惜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創造積極性

亞里士多德說過:「求知是人的本性。」好奇、好問更是幼兒的天性,是他們萌發創新能力的起點。只有對事物好奇,才會去思考和探索,逐步發展為創新或創造的能力。

例如,小朋友經常會問:「老師,霧是哪裡來的?」「老師,你說太陽下山了,太陽真的下山了嗎?」「為什麼夏天會打雷,冬天不會打雷呢?」有時候,奇怪的問題的確把我難住了。但是此時教師決不能厭煩,用三言兩語打發孩子或乾脆批評小孩不該胡說思亂想。這樣一來,就會挫傷他們探索的積極性。

愛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樣重大的發明創造時說:「我沒有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所以教師應特別珍惜幼兒的好奇心,發現幼兒智慧的火花,採用「助燃」方式,鼓勵孩子提問,並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想像,去創造,去尋求答案。

三、鼓勵幼兒標新立異,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不滿足已有的成果,敢於別出心裁,追求新穎奇特,這是創新活動的前提和內部動力。一次,我班王果小朋友把大海畫成紅色,並解釋說是鯊魚的血染紅的。

還有一次我要求他們學習范畫(畫一個小朋友),李平小朋友畫好示範畫後,又在旁邊加上一團黑色。當我問他為什麼要塗上黑顏色時,他回答:「那是小朋友的影子。」

諸如此類想法,看來有些不著邊際,但這些標新立異的想法恰恰展示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因此,教師應給予鼓勵,多給孩子創造、嘗試的條件和機會。

四、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培養幼兒創新能力

俗話說:「心靈則手巧。」對於語言能力發展還不十分完善的幼兒來說,動作是他們思維的最直接的表現形式。通過操作、實踐活動,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發展創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不失為一條十分有效的途徑。

例如,我發給幼兒數張彩色紙,想看看他們能用這些彩色紙折出哪些形狀。我的這個活動設計啟發了孩子們,他們折出了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許多幾何圖形和一些不規則的圖形,還充分展開想像,如三角形像雪花,圓形像桌子、餅干……在幾個小朋友帶領下,大家開始玩組合圖形:有的用橢圓形和正方形組成圓頂房;有的用三角形和長方形組成尖頂房;有的折出了不同形狀的魚;有的拼貼組合成春天的景象,等等。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充分體現,創新能力得到了培養。

總之,人的創新能力是在長期的學習和訓練中逐步形成的,創新教育應從幼兒時期開始,每個幼兒都可能是小小「創造發明家」,教師應該充分認識,精心培育這些創造萌芽。

Ⅳ 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Ⅳ 如何在折紙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折紙是幼兒園手工活動之一,我們以往的折紙教學通常是教師折一步,幼兒跟著折一步,幼兒只是機械地被動地模仿,缺乏主動參與折紙的積極性、創造性,使幼兒沒有真正獲得動手操作和表現能力的機會,限制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創造精神的發揮。幼兒的創造力是非常高的,除了幼兒獨自操作,教師也要關注幼兒之間的合作。在折紙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應注意 一、激發幼兒折紙的興趣。 二、注重因人施教,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我們發現在以往的折紙活動中,通常採取教師示範,幼兒跟著學的教學模式,更多地重視知識灌輸,技能訓練,而忽視幼兒能力的培養。新《綱要》指出:「教師要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獲得滿足和成功。」由於幼兒折紙水平不同,我們採用面向全體與因人施教相結合的原則。我們認為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如小班幼兒的思維依靠行動,帶有知覺行動性,而且隨意性很強,教師可讓孩子自由折,以滿足孩子的需要。中班幼兒仍處於具體形象思維但好奇心強,喜歡探索,可嘗試讓幼兒學習看步驟示意圖折紙。大班幼兒處於抽象思維萌芽階段,有強烈的探索慾望,但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可漸漸引導幼兒從看步驟示意圖過渡到圖示示意圖。通過各種活動,教給孩子一些折紙必須的本領。 三、注重交流 在折紙活動中應注重幼兒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通過相互交流,孩子可以從同伴那裡得到許多新信息、新經驗,會發現和重新認識同伴的許多長處和價值:通過交流可以對原有的經驗進行綜合、豐富和充實,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能促進幼兒的不斷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或構建新觀點。

Ⅵ 如何通過手工製作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根據陶行知先生「在做中學,做中求進步」的教育思想,首先,把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孩子,為孩子提供足夠的動手操作機會。其次,有計劃、有目的、系統地對幼兒進行動手、動腦、動口綜合訓練,充分發揮各種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第三,充分開發和利用身邊的教育資源,創造條件,提供時間、空間和材料,主動操作學習。
一、動手操作能促進幼兒大腦發育
心靈手巧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心靈手巧是相互作用的。小班幼兒思維特點是必須藉助於動作才能完成思維活動。為此,我在小班開展了「讓雞蛋站起來」的活動。孩子雖然年齡小,知識經驗少,但也有積極探索與動手操作的願望。教師准備的材料有:碎海綿、沙子、碎布、瓶子、橡皮泥、珠子等,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探索怎樣使雞蛋站起來。幼兒積極思考,動手動腦,最後把雞蛋立在沙子里、橡皮泥里、瓶口上……成功後,孩子們全都情不自禁的拍手大笑,拉著老師的手說:雞蛋站起來了。這種動手操作後幼兒獲得成功的心理體驗在其他活動中是很難得到的,從中發現,對手的刺激就是對頭腦的刺激,它能促進觀察、注意、記憶、想像、思維、言語等能力的發展,動手操作對提高幼兒心智,促進大腦發育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動手操作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興趣在幼兒教育中佔有重要地位,興趣能直接影響幼兒的注意程度、認識水平、意志狀態,是幼兒求知的動力,是教育活動目標得以實現的前提和保障。例如:幼兒在小班時,由於年齡小,做纖巧動作和運用小物體不靈便,為了發展幼兒小肌肉群的靈活性,開始組織幼兒開展拾豆子、串扣子、串線板等游戲,在游戲中發現幼兒對此類游戲不感興趣,注意不集中。通過觀察,發現幼兒喜歡擺弄自己的小手,在擺弄的同時,嘴裡也在不停的說著。根據這些現象,嘗試用手部游戲來鍛煉他們。首先選了一首「手指歌」:(雙手打開手心向上),大胖子睡著了(大拇指收攏),小弟弟睡著了(食指收攏),我睡著了(小拇指收攏),大家都睡著了(雙手握拳隨兒歌節奏左右搖動);你醒了(小拇指抻開),我醒了(無名指伸開),高個子醒了(中指伸開),小弟弟醒了(食指伸開),大胖子醒了(大拇指伸開),大家都醒了(雙手拍出兒歌節奏)。當這首兒歌和動作教給他們時,幼兒興趣濃厚,盡管有許多幼兒手指伸屈不靈活,但他們做得非常認真。當做到「大家都睡著了」,幼兒自動聲音漸小,直到「大家都醒了」,他們才邊拍手邊大笑。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從小班到大班,與幼兒共同創造了許多手部游戲,如:「小猴爬竿」、「小鳥飛」、「手指轉起來」、「老頭樂」等,玩起這些手部游戲,幼兒興趣高漲,手指越來越靈活,手部游戲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幼兒的手腦協調性。從以上教學實踐中發現,幼兒主動求知時,情緒愉快、態度積極、精神集中、思維敏捷、學習效果好,可以說興趣是幼兒獲取知識獲得技能的內驅動力。
三、動手操作是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
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最佳年齡期,為幼兒創設隨意、自然、無拘無束的表達氛圍,讓幼兒動手操作,在操作後講一講,說一說,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如:在教學中注意到幼兒對教師手中各種彩色粉筆感興趣,非常羨慕教師用彩色粉筆畫的圖畫,於是將剩餘的短粉筆積攢起來,讓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粉筆,鼓勵他們在操場上做畫,幼兒邊畫邊講給老師和小夥伴聽,表現得積極主動,情緒愉快。另外,還搞了「折紙講述」、「撕紙、粘貼講述」,讓幼兒用各種紙任意折、撕,再進行隨意粘貼,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了要表達自己意願的願望。在濃厚的興趣驅使下,幼兒的自信心、進取心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達到最佳狀態。如一個幼兒回家後繼續折紙,爸爸媽媽幾次催她睡覺,她仍折到晚上十點多鍾。第二天,她將折好的紙帶到班上,並用折好的小動物編成一個小故事,講給全班小朋友聽。幼兒以玩具做教具,邊玩邊講,手、腦、口並用,從動手操作實踐中獲得直接的經驗,促使幼兒想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為發展幼兒創造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徑。
四、動手操作,可以成為融和各科教學的同一載體
陶行知先生提出,培養幼兒的創造力,解放幼兒的頭腦、雙手、眼睛、嘴、空間和時間,讓幼兒主動活動,自己創造、自已設計、自己操作。據此,我作了認真探索。如,發動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費舊物品,如紐扣、小石子、種子、樹葉、果核、小圖片等,鼓勵幼兒不斷變換分類的方式,在操作中理解分類,講出多角度分類的道理,提高分類技能。又如:當幼兒進入中班後,初次進行撕紙活動時,先讓幼兒觀察教師撕好的各種圖案,然後鼓勵幼兒自己拿不同的紙去撕。有的幼兒說我撕的是面條,有的說我撕的是手絹等。一會兒幼兒問:老師,我怎麼撕不成你那樣的?我啟發說:「如果你將紙疊成不同的形狀,撕一撕看會變成什麼樣」。幼兒不斷嘗試變化紙的折疊形狀、大小、層次,幼兒操作後興奮地喊起來,看我撕的多漂亮!到大班以後,他們就自然地從撕紙——發展到剪紙——用剪紙、撕紙粘貼成一幅畫——布置活動室——裝飾自己的圖畫本——創造性講述……這樣一種遞進式的操作活動,發展了幼兒小肌肉群的靈活性,也認識了物體的形狀大小、多少,同時發展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及審美能力,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
在音樂活動中也做了初步嘗試。如教歌曲《爬呀爬》,邊教唱邊讓幼兒想一想:根據歌詞內容,用什麼來爬一爬?經過討論最後大家一致認為用小手在自己的身體上爬一爬。幼兒一邊唱一邊做動作「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頭頂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小腳上。」幼兒用小手按音樂節拍一下一下的爬,很快學會了這首歌。後來,又啟發他們創編歌詞,這樣一首一段的歌曲變成了許多段,幼兒一會爬到鼻子上,一會爬到屁股上、爬到肚皮上……幼兒邊唱邊笑,充滿了天真和童趣,這樣的活動,對訓練幼兒的節奏感,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是非常好的途徑和方法。
實踐證明,大量的動手操作活動,有效地把各學科知識融和在一起,充分發揮各種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幼兒創造性水平、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認知能力均高於平行班的其他幼兒。總之,幼兒動手操作不僅能滿足幼兒自身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能剌激幼兒的思維發展,喚起幼兒的創造慾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幼兒不斷去探索、去操作,將為幼兒一生創造能力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Ⅶ 手工活動中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兒童生性活潑、好動,他們喜歡用自己的雙手、自己的一切感官去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但是由於年齡小,很多因素都阻礙著孩子探索世界的腳步。這就要求我們幼兒園老師要積極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有足夠的技能、足夠的能力去探索他們想要知道的世界上一切有趣的事物。而在幼兒園的一切課程中,我認為,手工是一門極能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課程。

一、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意義

手是思想的鏡子,是之力才能發展的刺激物,是意識的偉大培養者,是智慧的創造者。很多科學家指出兒童的智能在他們的手指尖上,許多科學家都證實,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訓練動手就是訓練大腦,孩子的手部動作越熟煉越靈活,他就越聰明,創造力就越強。所以培養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是極其必要的。

二、如何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一)、讓幼兒參與收集材料,激發幼兒動手製作的興趣和慾望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孩子動手製作的興趣和慾望呢?首先我們可以讓孩子參與到課前收集材料的過程中去,讓孩子對製作的材料先產生興趣,然後再由對材料的興趣引發到對之後的課程的興趣。比如一次上創意手工課《樹葉拼貼》,我先讓家長帶著孩子在孩子周圍的環境中找一找落葉,並請家長讓孩子介紹拾到的落葉是什麼樹的葉子,這種葉子的特徵是什麼,讓孩子初步感受到製作材料的有趣。在收集材料的過程中,他們所獲得的感受往往會更加豐富,這也為幼兒今後的創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通過創意手工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幼兒的泥塑、剪紙及手編、布工等豐富多彩的創意手工活動,無一不是在手的協調操作下進行的。在創意手工活動中,我們為幼兒提供了他們參與收集的麥秸、樹葉、種子、鵝卵石等豐富的自然物品,引導幼兒通過撕、拼、擺、貼等技能製作自己喜歡的作品。在孩子們的手中,蘋果變成了胖嘟嘟的娃娃;洋蔥則成了一朵朵清新的荷花;狗尾巴草變成了形象逼真的毛毛蟲;樹藤、草藤變成了中國結;谷殼、稻桿拼貼出了小船、房子;板栗殼製作出了刺蝟;雞毛、鴨毛變成了孩子們喜歡的毽子等等。在創作、想像的過程中,孩子們沉浸在自己親手編織的世界裡,不僅獲得了美的體驗,更享受到了創作的樂趣。那麼創意手工的課程要如何設置才能達到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目的呢?

1、組織好合理「導入」部分,來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推動幼兒學習的一種動力。營造一個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可以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進行創意手工活動的學習。創意手工活動符合幼兒的思維特徵,將顏色和形狀合為一體,再現幼兒心靈深處的聲音,深受幼兒的喜愛。但是,在創意手工教學活動中,如果平平淡淡地「導入」,幼兒就不會感興趣,以至於幼兒在整個美術教學活動中都處於被動地位,而不是主動地去學習。因此,在教學活動中一定要組織好「導入」部分,從而有效的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如:在進行「冰棍飛機」的創意手工活動中,要教幼兒用棒冰棍製作飛機,我用故事導入:「森林裡的小動物們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旅行啦,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旅行要坐什麼交通工具才能很快的到達呢?」孩子們聽說小動物們要去旅行,都提起了精神,都搶著說要坐飛機去,我又問:「可是小動物們沒有飛機呀?孩子們開動腦筋都說可以幫小動物製作一架飛機。這樣很自然的導入主題,又很快就調動了孩子進行創意手工活動的積極性。當孩子們看到小動物們坐上自己製作的飛機是,都開心的露出了笑容。

2、根據不同幼兒的不同發展水平,投放不同操作材料供幼兒選擇,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

幼兒是喜歡擺弄的,動手操作是幼兒學習、發展的重要途徑。在實踐中,我為幼兒創設可操作性強的環境的同時,根據幼兒發展水平的不同,投放了不同水平的可操作材料,培養幼兒的動手協調能力。在這樣的環境中,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與愛好用自己的方式來進行美術操作活動,教師再引導幼兒在自身的原有水平上進行大膽的操作和嘗試。在活動中,能力較強的孩子就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較為復雜的材料;而對能力較弱的孩子教師要引導幼兒選擇適合自己的較為簡單的材料創作。在進行活動《冰棍棒小花》時,我給幼兒提供了彩色的吸管、冰棍棒、剪刀、膠水、水彩筆、花莖和花葉的圖片以及白卡紙。讓幼兒在聽了老師的要求後,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操作,組合粘貼出一朵或幾朵漂亮的小花。幼兒根據意願開始選擇喜歡的材料製作卡片,他們一邊做一邊還興奮地討論著。能力較差的孩子用冰棍棒子貼成花朵的花瓣,花莖和花葉就用我提前准備好的圖片貼上,能力較強的幼兒也用冰棍棒製作花瓣,但是花莖和花葉就用水彩筆自己畫出來或者用吸管貼出來。這樣不僅讓每個幼兒都得到了成功,也保護了幼兒對創意手工活動給的興趣。

3、善於用鼓勵、啟發的語言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讓幼兒能夠大膽嘗試。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首先要具有堅強的自信心,自信心對一個人的各方面發展都起著基礎性的作用。一個缺乏自信心的人,便缺乏各種能力發展的主動積極性,很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成長起來就很慢。因此,創意手工活動應該以培養幼兒的自信心為基礎,從而進一步激發孩子的創作慾望。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幫助孩子樹立起克服困難的勇氣及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在這種自信心的推動下,幼兒的潛能會得到充分的發揮與發展,動手操作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高。當幼兒在畫完一張作品後,其心中的得意洋洋的興奮勁,他希望與他人共同分享喜悅,也希望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贊許。這時,教師應該用鼓勵語氣和欣賞的眼光來評價孩子的作品,努力找到孩子的優點。如:「你瞧,畫得真好!」、「顏色塗的真漂亮!」、「你很會動腦筋」等等。孩子在這樣的言語中自然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感受到了老師對他的喜愛,漸漸地從不想動手操作到想動手操作,從不敢動手操作到敢動手操作,從不敢給老師看到高舉自己的作品。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孩子需要鼓勵、就如植物需要澆水一樣,離開鼓勵,孩子就不能生存!」可見鼓勵的作用對教育幼兒有多麼重要。對此,我深有體會。在活動《拖鞋》活動中,我先引導孩子仔細觀察拖鞋的特徵,然後提要求請幼兒進行操作。剛開始時,唐真燦和張子宣對我說:「老師,我不會!」我微笑著說:「剛才不是你們兩個說得很好嗎?給它照個相吧,一定會很漂亮的!你看,他的形狀怎樣,是在哪裡的……。」然後請他們自己動腦筋進行製作,一會兒,唐真燦就高興地舉著他的作品對我說:「老師,你看!」我故意誇大語氣:「哇賽,真不錯!它會穿什麼衣服,再把它打扮漂亮一點,好嗎?」一會兒仔仔細細的給船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張子宣開始不肯給我看,用手遮住。我說:「給老師看一下呀,你做的是有很多泡泡的拖鞋嗎?」她便拿開手,我看了作品並不理想,以大人的眼光根本就沒有什麼好的地方。但我微笑著說:「你能給我講講嗎?」她說:「這是一個有很多泡泡的拖鞋,因為它剛和泡泡做完游戲。」我豎起了大拇指:「你真會動腦筋!」在以後的活動中,她都會很自豪的請我看他的作品。在活動中教師應為幼兒營造一種寬松融洽的心理環境,為幼兒操作活動提供一個自由的空間。教師更應該接納幼兒的一切作品,允許幼兒「犯錯」,反復進行嘗試,不以自我的主觀意願衡量幼兒的行動,限制他們的自主性和主動性;保護幼兒的自尊心,形成平等的師幼關系。

4、抓住幼兒一日活動時間,不斷強化幼兒的動手能力。

幼兒在美術教育中需要使用多種工具和學會一些簡單的技能。在整合活動中,經常會遇到教孩子做手工,書上面有準備好的材料,只要沿著輪廓線撕下就可以做東西。剛開始時,我和孩子一起來撕,可是有的孩子很急,一下就撕壞了。我並沒有急於幫助他們,也沒有責怪任何一個孩子,而是很耐心的拿上透明膠或者雙面膠給他們粘好,小聲的提醒他:「慢一點。」漸漸地,他們的小手變能幹了,很少再有撕壞紙片的現象了。日常的活動中,我教給幼兒正確的使用剪刀的辦法,讓幼兒學會使用膠水、雙面膠等常用的工具,在老師的指導下掌握基本的技能。然而,幼兒一日活動排得滿滿的,如果讓幼兒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美工操作活動呢?我會利用幼兒入園和下午游戲活動時間,給幼兒提供白紙、彩色紙讓幼兒自由畫、折疊、撕貼,讓幼兒自己去擺弄,自己去嘗試,自己去發現,在不自覺中提高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

俗話曾說:知識的記憶是短暫的,方法的掌握是長遠的,知識使幼兒受益一時,方法將使幼兒受益終生。我想只要堅持這樣做,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斷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我們的孩子在創意手工活動中才能有好的發展,在未來的發展中才能中創造出新的事物,新的方法,新的思路,並不斷豐富他們內心的世界,創造出新的生命歷程。

Ⅷ 幼兒時代如何培養創造力

1/7
鼓勵孩子在玩耍中發現問題,並試著解決問題。如果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對於家長來說可能也是難題,家長不要置之不理,要鼓勵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如果孩子能力有限,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去找答案。

2/7
鼓勵孩子用多種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對於同一件事情,可以讓孩子多說出幾種方法,並大大贊賞孩子能夠想出這么多辦法,同時指出哪些方法可行,哪些方法要改一下。
3/7
對於孩子搞破壞時有時不要立刻制止。如果孩子想把鬧鍾拆了再重新安裝,或者孩子想包餃子,不要立刻制止孩子。要讓孩子試一試。
4/7
不要總是和孩子說什麼才是正確的,什麼才是錯誤的。對於孩子做的一些創意性的作品不能嘲笑。更不應該說怎樣才是正確,怎樣才是錯誤,不要打消孩子的積極性。
5/7
讓孩子多動手。平時可以帶孩子多參加親子活動,例如DIY水果,有創意的手工等。
6/7
讓孩子參加興趣班。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有創意的興趣班,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的創意興趣。
7/7
對孩子有創意的行為給予積極鼓勵。如果孩子做出了十分有創意的手工,或者解決了一些問題,都要表揚孩子。

閱讀全文

與如何培養幼兒的手工創造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