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醫療技術的發明

醫療技術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02 18:52:02

A. 醫療技術怎麼發展起來推動醫療技術進步的因素有哪些

向高精度、高效率方向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對精度、效率、質量的要求愈來愈高,超精密加工技術就是要向加工精度的極限沖刺,應該說,這種極限是無限的

B. 有什麼醫療/生物技術發明在70年代

生物制葯技術作為一種高新技術,是70年代初伴隨著DNA重組技術和淋巴細胞雜交瘤技術的發明和應用而誕生的

C. 醫療技術到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為什麼人們得的疾病卻越來越多了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醫療技術發展的越來越快,而人們得的疾病卻越來越多?」其實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醫療技術的發展是科技進步的結果,而疾病越來越多是與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生存環境有關。

社會在發展進步,人們對地球資源的索取、對地球大氣的污染也是日益嚴重。環境的污染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威脅,有害的氣體、傳播病毒的垃圾等等污染物不斷侵蝕著人們的健康,這使得人們患病的頻率變高、患病的種類變多。即使我們現在的醫療水平很新進了,但是有些疾病仍然是不治之症。

D. 中國在醫學上誕生了哪些重大科技成果

1、脊髓灰質炎系列疫苗的研製及應用:讓脊灰與中國兒童絕緣

2000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WHO)西太平洋區域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委員會宣布中國為無脊灰狀態。這是繼全球消滅天花之後,世界公共衛生史上又一偉大業績。

由於我國政府的大力推廣及免疫規劃策略的實施,自1994年10月以來,全國未有由本土野毒株引起的病例報告,曾被醫學界稱為「威脅兒童生命和健康的最大殺手」的小兒麻痹得到有效控制。

2、全國控制和基本消滅麻風病:向恐懼和絕望宣戰

麻風病,一個曾經讓人談之色變、聞風喪膽的重大傳染病,如今已難覓蹤跡。1957年,為防治在我國多地大面積流行的麻風病,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了皮膚病研究所,根據我國麻風病流行情況,與國家的發展戰略密切結合。

在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提出了符合我國麻風病流行情況的防治策略、技術和措施,並取得顯著成果。

3、根治絨毛膜上皮癌化學療法的創建與推廣:從死亡率90%到治癒率90%的顛覆性突破

北京協和醫院向陽教授帶領團隊對絨癌耐葯機制、耐葯標志物篩查和耐葯逆轉等開展了深入研究,並對耐葯與危重病例的治療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綜合治療方法,使耐葯及危重絨癌病人的治療效果得到顯著提高,完全緩解率達70%以上,治療效果達國際領先水平。

4、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瘧疾治療新方法

屠呦呦團隊與中國其他機構合作,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並從《肘後備急方》等中醫葯古典文獻中獲取靈感,先驅性地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瘧疾治療新方法,全球數億人因這種「中國神葯」而受益。

以青蒿素為基礎的復方葯物已經成為瘧疾的標准治療葯物,世界衛生組織將青蒿素和相關葯劑列入其基本葯品目錄。

5、難治性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救治體系

以冠心病、瓣膜性心臟病和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是我國的第一大病,也是第一致死病因。近60年來,隨著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創建和發展,我國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水平和防治體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阜外醫院幾代人對建立心血管疾病救治體系進行了大量開創性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 中國科技網-中國醫學科學院建院60周年 十大科技成就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屠呦呦獲諾貝爾獎

E.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我們80、90後活到100歲會成為大概率事件嗎

我覺得不一定,雖然現在的醫療技術發展很快,但是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很大,心理疾病患者也在增加,並且生活方式並不健康,很多人都熬夜,喝酒,吃外賣等,雖說很多病已經有了治療方案,但是也新增了很多以前沒有發現過的病。

F. 至今為止共有幾位科學家因有關醫療器械的發明而獲得諾貝爾獎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給醫學醫療器械的發明領域相對較少,大概有8位科學家的獲獎與此相關。

1924年,荷蘭醫生威廉·埃因托芬「由於發明心電圖裝置」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77年,美國醫學物理學家羅莎琳·薩斯曼·耶洛「由於開發肽類激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技術RIA」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79年,美國物理學家阿蘭·麥克萊德·科馬克與英國電機工程師高弗雷·豪斯費爾德「由於開發計算機輔助的斷層掃描技術CT」共同獲得1979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91年,德國馬普生物物理化學所的厄溫·內爾伯特·薩克曼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開發了膜片鉗這項技術。這一發明使得記錄單個離子通道的電流成為了可能,這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了離子通道參與的基本細胞過程,如動作電位和神經活動。兩位教授「由於發現細胞中單離子通道的功能」獲得了1991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03年,美國化學家保羅·克里斯琴·勞特伯與英國科學家彼得·曼斯菲爾德「由於他們發現核磁共振成像NMRI」獲得了2003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G. 舉例現代科學技術在醫學上的成就

電除顫人工心臟起搏器、人工呼吸器等醫療儀器不斷改進,使一些疾病的治療效果顯著提高。診斷技術的發展。W.C.倫琴1895年發現X射線,到20世紀初 X射線診斷便成為臨床醫學的重要手段。

最初用於觀察骨骼狀態,1906年藉助鉍糊檢查胃腸運動,以後又改用鋇餐、碘油等進行 X射線造影。此後重要的診斷技術進展有:心電圖(1903)、梅毒血清反應(1906)、腦血管造影(1911)、心臟導管術(1929)和腦電圖(1929)。

50年代後期,生物醫學工程學成為獨立學科,除人工臟器外,尚研究人工關節、假肢,人工感官等。60年代激光應用於臨床。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首先用於眼科。

科學技術決定先進生產力的性質。生產力是一個由勞動者、勞動工具與勞動對象以及勞動過程的組織管理等各種要素組成的復雜系統。某一時代特定生產力的先進性質要通過系統中每個要素的先進性質反映出來。勞動者由"體力型"轉變為"知識型"標志著生產力的先進程度提高。

其次,科學技術決定先進生產力的演進方向。在20世紀以前,科學、技術、生產三者相互作用的關系,往往是按照生產一技術一科學的順序發展的,即生產和技術的實踐為科學理論的形成奠定基礎。在當代,科學技術具有明顯的超前性。

運用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和遺傳學等科學發展起來的生物技術,廣泛地應用於工業、農業、醫葯衛生和食品工業等方面,使得生產力向越來越廣的先進領域發展。



(7)醫療技術的發明擴展閱讀

科學技術為現代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的第一要素。過去,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主要靠勞動力、資本和自然資源的投入,現代社會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智力資源日益成為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決定性要素,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主要靠的是科學的力量、技術的力量。從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的實踐來看,更是如此。

現代化科學技術的超前性對生產力發展具有先導作用。19世紀末發生的第二次技術革命,是科學、技術、生產三者關系發生變化的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生產、科學、技術三者的關系主要表現為,生產的發展推動技術進步,進而推動科學的發展。

H. 我國治療外傷之醫療技術最早是在怎樣的基礎上發生、發展的

還在六七千年前,在中國大地上,幾乎處處有人群居住,例如仰韶文化、半坡村文化時期,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已經創造了比較進步的漁獵工具,不但有魚叉和石槍,而且發明了漁網。在狩獵方面,最有意義的是已經發明了弓和箭。恩格斯說:「弓、弦、箭已經是很復雜的工具,發明這些工具需要有長期積累的經驗和較發達的智力。」弓箭用於狩獵,從而大大豐富了食物來源,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條件。獵取動物特別是野獸,又給人們帶來了外傷和傷殘,從而給外傷治療提出了要求。治療外傷之醫療技術可能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發生、發展的。砭石、木刺、石針、骨針,已有考古發現,或可用之於醫療。

I. 關於醫療技術的專利怎麼申請

去中國知識產權局網看呀,或到中國專利展示網看那、

閱讀全文

與醫療技術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