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7世紀的自然科學的"三大發明"和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分別是什麼
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及其發明者是:
1.細胞學說 19世紀30年代 ,由德國的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
2.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 可以說是多人研究的結果。1842年,德國的青年醫生邁爾(J.R.Mayer,1814-1878),寫成了他的第一篇關於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論文:《論無機自然界的力》; 1847年,英國釀酒商焦耳、德國物理學家赫爾姆霍茨分別發表各自有關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講演或論文;不過,焦耳被認為是最先用科學實驗確立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人,但 焦耳和赫爾姆霍茨也承認邁爾發現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優先權。 1953年,威廉·湯姆生幫助焦耳終於完成了關於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精確表述。至此,自然科學中的三大發現之一的能量轉化和能量守恆定律宣告得到公認。
3.生物進化論 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闡述了以自然選擇學說為主要內容的生物進化理論,給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以沉重的打擊。這也是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2. 1740到1860年,英國發明了哪些東西
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被視為工業革命的標志。1698年,英國工程師薩弗里設計製造了用於煤礦抽水的蒸汽機。大約1705年,英國人托馬斯·紐可門製造了有活塞的蒸汽機,並在煤礦得到廣泛應用。1763年,英國技師詹姆斯·瓦特開始改進蒸汽機,並於1769年注冊了新的蒸汽機專利。瓦特運用科學理論,從1765年到1790年,他進行了一系列發明,比如分離式冷凝器、汽缸外設置絕熱層、用油潤滑活塞、行星式齒輪、平行運動連桿機構、離心式調速器、節氣閥、壓力計等等,使蒸汽機的效率提高到原來紐科門機的3倍多,最終發明出了現代意義上的蒸汽機。貝塞麥(1813—1898)英國工程師。1856年發明轉爐煉鋼法。貝塞麥英國冶金學家。20歲發明郵票印刷的新方法。後來全力進行煉鋼法的研究,發現將融化的生鐵放進轉爐內,吹入高壓空氣,便可燃燒掉生鐵所含的硅、錳、磷、碳,而煉成鋼。這是首創大量產鋼的方法。此後,歐洲、美洲都引進了這一先進方法,世界進入了鋼鐵時代。愛德華·琴納(公元1749-1823年),1796年為一名8歲男孩接種了牛痘,牛痘疫苗從此產生。這也是人類通過有意識預防接種來控制傳染病的首次科學實驗。1767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
1769年,理查德·阿克賴特發明水力紡紗機。1779年,塞繆爾·克朗普頓發明走錠紡紗機。1785年,埃德蒙·卡特賴特發明了水力織布機。到1820年,經改進的動力織布機得到廣泛應用。1784年,享利·科特發明了攪煉法,使生鐵變成熟鐵。紡紗機。1815年,漢弗萊·戴維發明了煤礦安全燈。1794年,英國人莫茲利發明了車床上的運動刀架。1817年,英國人羅伯特發明了牛頭刨床。1850年,惠特沃斯發明了計量儀器,提高了機械加工精度。1814年,英國人喬治·史蒂芬森製造了蒸汽機車,1825年他建造的鐵路通車,時速達15英里。 1746年·英國J.羅巴克在伯明翰建成第一個鉛室法硫酸廠,代替了用玻璃器皿生產硫酸的裝置
1747年·英國J.林德在航海船員中進行臨床實驗,證明柑橘(含維生素C)具有抗壞血酸的效果
1766年·英國H.卡文迪什發現氫
1774年·英國J.威爾金森發明較精密的炮筒鏜床,為第一台真正的機床。次年,用它加工汽缸體,使瓦特蒸汽機得以運行
1782年·英國J.瓦特發明和試制雙動式蒸汽機成功。以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西方國家出現第一次技術革命
1785年·英格蘭T.貝爾發明的滾筒印花機投入生產
1785年·英國J.亨特發現側支循環,確立動脈瘤結扎法
1790年·英國聖托馬斯發明世界上第一台手搖縫紉機
1803年·英國B.唐金製成長網造紙機,並在兩年後造出紙張
1807年·英國H.戴維製得金屬鉀和鈉,次年製得金屬鈣、鎂、鍶、鋇
1809年·英國J.迪金森製成圓網造紙機
·英國H.戴維在1809~1811年間做了一台2000副鋅-銅對大電池,用於連續電弧表演,開創了電光源時代,1809年發明碳弧燈,為最早的電光源和電氣燈具
1817年·英國R.羅伯茨創制龍門刨床
1819年·英國J.L.馬克尚首創碎石路面修築工藝,後稱「馬克尚築路法」
1826年·英國J.沃克製成實用火柴
1828年·英國J.B.尼爾森發明鐵管式高爐熱風爐
1829年·英國G.斯蒂芬森製成蒸汽機車
1829年·英國W.尼科爾發明偏光顯微鏡
1835年·英國J.惠特沃思發明滾齒機
1839年·英國K.麥克米倫創制裝有曲柄連桿機構的鐵制自行車
3. 17世紀中期,歐洲人發明了什麼計算工具
十七世紀中期,歐洲人發明了機械計算器。
1642年,法國哲學家和數學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發回明了世界答上第一台加減法計算機。它是利用齒輪傳動原理製成的機械式計算機,通過手搖方式操作運算。他稱「這種算術機器所進行的工作,比動物的行為更接近人類的思維」。這一思想對以後計算機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1671年,著名的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G.W.Leibnitz)製成了第一台能夠進行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機械式計算機。最後,機械式l計算機發展成為不久前還能見到的手搖或電動的台式計算機。1833年,英國科學家巴貝奇(Charles Babbage)提出了製造自動化計算機的設想,他所設計的分析機,引進了程序控制的概念。盡管由於當時技術上和工藝上的局限性,這種機器未能完成製造,但它的設計思想,可以說是現代計算機的雛型。
4. 17世紀中期,歐洲人人發明了什麼
十七世紀中期:歐洲三十年戰爭結束後,德意志諸侯獨立、瑞士獨立和瑞典成為強國,標志路德教、卡爾文教獲得與天主教平等地位,標志教皇控制基督教世界的結束,為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和歐洲思想解放創造了條件。俄國恢復後繼續向東方滲透,1652年在貝加爾湖附近建立伊爾庫茨克,繼續與波蘭戰爭。英國內戰後,1657年建立克倫威爾獨裁政府,與西荷作戰,逐漸失去人心。1656年普魯士幫助瑞典打敗波蘭後獲得獨立,與法國支持的萊茵同盟成為北德意志主體。土耳其在攻佔伊拉克後勢力達到鼎盛,向東達到裏海和伊拉克,向西到馬格裡布、匈牙利。日本德川家光背棄了父親的對外政策,施行閉關鎖國。中國清朝建立後,到1664年才基本平息中原戰亂,但北方喀爾喀各部的內戰又爆發,不能阻止俄國東擴,衛拉特各部對中央也沒有完全臣屬,處在半獨立狀態,和碩特部取代喀爾喀控制了西藏,准噶爾部控制衛拉特主導權後,更加重了與中央的分裂趨勢。玄燁即位初期中國的形勢仍沒擺脫危機,全國人口僅兩千萬,比日本人稍多些,鰲拜等又把主要精力放在內部鎮壓原起義軍余部,沒有向西北阻止蒙古內戰和俄國東擴。玄燁親政後逐步解決內部矛盾,統一台灣,阻止准噶爾部分裂,加強在北方抗擊俄國入侵中國。玄燁執行的是進步政策,能客觀對待世界,向湯若望、白晉、南懷仁等西方學者學習,又重視中原文化,接受其中進步因素,他每天讀《資治通鑒》能重視實際,而清後世重視《通鑒綱目》,與明末都奉行重虛名輕實際的態度,視西方為蠻荒,不理解世界的實際情況,明清前期都能像司馬光說的重視生民休戚、國家盛衰,後期都沉醉在幻想的天朝正統,鄙視列強為蠻夷小邦,忽視建立實際功業,不能開疆拓土,不能真正控制自己宗主國的臣屬和戰勝列強,只知在內部驕奢淫逸、壓迫百姓,對內強硬,造成內部矛盾激化嚴重,分裂削弱自己實力。玄燁時代能擴大和增強中國實力,阻止列強入侵,也能阻止民族分裂趨勢,有效加強了中國中央政府的統治。在西方1660年英國重建斯圖亞特朝,恢復君主立憲取代獨裁製度。1664年英國在北美與荷蘭爭奪殖民地,法國削弱教皇國,1667年後法國與西班牙、英國、荷蘭、奧地利等國進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從十七世紀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國和世界的交往同樣與中國政治局勢和歐洲政局有密切關系,不僅因為歐洲此時成為世界政治、經濟發展最先進的地區,也是因為中國採取閉關政策後,只有西方武力入侵是東西方交往的主要內容,民間部分西方傳教士對中國的影響也僅限於上層小范圍,但是此時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趨勢仍有所加強,清朝初期紙幣貿易的票號經濟繁榮也說明了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情況,是明朝廢除紙幣後,紙質貨幣重新盛行。清朝早期也沒有像中後期那樣嚴格限制對外貿易和交往,對外貿易是順差獲利豐富。清朝初期的進步政策,不能因為後期執行落後、腐朽的政策而無視。
5. 17世紀英國人發明了什麼計算機
十七世紀中期,歐洲人發明了機械計算器。
1642年,法國哲學家和數學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加減法計算機。
它是利用齒輪傳動原理製成的機械式計算機,通過手搖方式操作運算。他稱「這種算術機器所進行的工作,比動物的行為更接近人類的思維」。這一思想對以後計算機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1671年,著名的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G。W。Leibnitz)製成了第一台能夠進行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機械式計算機。
最後,機械式l計算機發展成為不久前還能見到的手搖或電動的台式計算機。1833年,英國科學家巴貝奇(Charles Babbage)提出了製造自動化計算機的設想,他所設計的分析機,引進了程序控制的概念。盡管由於當時技術上和工藝上的局限性,這種機器未能完成製造,但它的設計思想,可以說是現代計算機的雛型。
(5)17世紀英國發明了社么擴展閱讀:
計算機按用途可分為通用計算機和專用計算機。
1、專用計算機功能單一,可靠性高,結構簡單,適應性差。但在特定用途下最有效、最經濟、最快速,是其他計算機無法替代的。如軍事系統、銀行系統屬專用計算機、彈道參數計算機、監控計算機等。
2、通用計算機的話,象個人計算機就是很好的例子。通用計算機按其規模、速度和功能等又可分為巨型機、大型機、中型機、小型機、微型機及單片機。
6. 17世紀中期,歐洲人發明了什麼
十七世紀中期,歐洲人發明了機械計算器。
7. 簡短介紹英國17世紀的歷史背景
資產階級革命 1603年,伊麗莎白女王死後無嗣,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繼承英國王位,稱詹姆斯一世(1603~1625在位),開始斯圖亞特王朝統治(1603~1649,1660~1714)。16世紀後半葉到17世紀前半葉,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經濟實力日益強大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越來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權的專制統治。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無視這些變化,堅持「君權神授」,大力加強英國國教,迫害要求"純潔"教會的清教徒,並出售工商業專賣權,恢復早已廢棄的苛捐雜稅,致使矛盾激化。1628年,議會反對派提出反映資產階級要求的《權利請願書》,國王遂解散議會,實行11年無議會統治。為籌集軍費鎮壓蘇格蘭長老派(清教中的保守派)教徒起義,查理一世被迫於1640年4月召集議會,3周後又解散議會,史稱此屆議會為「短期議會」。同年11月,查理被迫第2次召集議會,這屆議會一直存在到年,史稱「長期議會」,是革命的領導中心。它的召開被認為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1641年11月,議會向國王提出《大抗議書》;翌年1月,國王企圖逮捕議會反對派首領未逞,逃出首都,8月在諾丁漢向議會宣戰。
第 1次內戰初期,議會軍節節失利。克倫威爾,O.率領的主要由信仰清教的自耕農和手工業者組成的一支騎兵隊伍,1644年取得馬斯頓大捷,扭轉戰局,被譽為「鐵軍」。1645年初,議會按照克倫威爾的要求改組軍隊,建立「新模範軍」,新模範軍在1645年6月納斯比戰役中擊敗王黨軍隊。翌年,國王被俘,第1次內戰以議會軍勝利告終。內戰期間,議會先後通過法令,沒收王黨分子土地,拍賣給資產階級,廢除地主對國王的封建義務,但農民一無所得。戰爭結束後,革命陣營內部長老派、獨立派和平等派之間矛盾激化。1647年底,查理國王逃跑,1648年2月,王黨勢力乘機又挑起內戰,在獨立派、平等派聯合打擊下,王黨勢力復被擊敗,第2次內戰結束,1648年12月,克倫威爾清除了議會中的長老派;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斬首(見彩圖 查理一世被處死(1649) ),同年宣告建立一院制共和國。資產階級共和國先後鎮壓平等派和掘土派,征服愛爾蘭和蘇格蘭,打敗荷蘭和葡萄牙。1707年,蘇格蘭正式並入英國,英國從此亦稱大不列顛。年4月,克倫威爾驅散殘余議會,12月建立護國政府,實行軍事獨裁。
1660年2月,斯圖亞特王朝復辟。盡管查理二世和詹姆斯二世(1685~1688在位)力圖復辟舊秩序,但革命期間發生的社會經濟變革已不可逆轉。1679年,圍繞王位繼承問題議會分成輝格和托利兩派,是為近代政黨的起源。1688年6月,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國王老年得子。為阻止天主教信徒繼承王位,輝格黨和托利黨聯合行動,邀請信奉新教的荷蘭執政威廉來英國即位,11月,威廉率艦隊在英國登陸,推翻復辟王朝。1689年2月,威廉和妻子瑪麗同時登位,威廉稱三世(1689~1702在位);瑪麗稱二世(1689~1694在位)。這次政變史稱「光榮革命」。光榮革命是地主貴族和資產階級聯合專政的開始,它所宣布的《權利法案》限制王權,擴大議會權力,奠定了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基礎。
此後,英國議會君主制逐漸形成和發展,輝格和托列兩黨進行長期爭權奪利的斗爭。1714年,漢諾威王朝入主英國,輝格黨取得長達60多年的政治優勢。在沃波爾,R.任內,國王的主要諮詢機構樞密院發展成內閣,內閣首腦由議會多數黨領袖擔任,內閣對議會負責。
8. 英國人發明了什麼
英國人發明了
阿切爾--發明了郵票
牛頓--萬有引力的發現者
史蒂芬.遜內--火車的發明者
約翰.貝爾德容--電視的發明者
威廉.倫琴--X光射線的發現者
洪斯費爾德--CT機的發明者
劉易斯.尼克森--聲納的發明者
9. 17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明是指什麼
17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明是指細胞學說、進化論、能量守衡和轉化定律。專
細胞學屬說是關於細胞是動物和植物結構和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的學說。它是由德國生物學家馬蒂亞斯·雅各布·施萊登(Matthias Jakob Schleiden)和泰奧多爾·施旺(Theodor Schwann)提出的。
生物進化論最早是由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提出的,在其名著《物種起源》有詳細的論述。進化論有三大經典證據:比較解剖學、古生物學和胚胎發育重演律,皆是達爾文不懈努力的結晶。達爾文生前的生物變化思想發展和關於萬物互相轉化和演變的自然觀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的早期。
能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從物理、化學到地質、生物,大到宇宙天體。小到原子核內部,只要有能量轉化,就一定服從能量守恆的規律。從日常生活到科學研究、工程技術,這一規律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人類對各種能量,如煤、石油等燃料以及水能、風能、核能等的利用,都是通過能量轉化來實現的。能量守恆定律是人們認識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
10. 17世紀初,英國人發明的計數尺子名稱叫什麼。
計算尺
算尺(slide rule),或計算尺,通常指對數計算尺是一個模擬計算機,通常由三個互相鎖定的版有刻度的長條和一個滑動窗權口(稱為游標)組成。在1970年代之前使用廣泛,之後被電子計算器所取代,成為過時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