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價值創造的理解
稻盛和夫運用阿米巴經營模式,創造了經營上的神話;美國全食超市的發展也給出例證;海爾「人人是創客」的組織變革實踐,把6萬多名員工轉變為自動自發的2000多個自主經營體,並使每一個經營體就像一家自主經營的公司,讓每個人變成自己的CEO。
這些領先企業的實踐表明,今天企業的發展需要遵循「共生」的邏輯,而其帶來的核心變化,就是獨立個體的價值創造。
然而,任何價值創造的過程都必然伴隨著失敗。管理者在鼓勵創新的同時,也必須學會接納創新失敗。
2016年12月29日,與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交流對話的內容引發了廣泛的關注,交流從姚老師談他一個朋友新進入一家跨國企業——華為談起。
姚老師的這位朋友是一位技術專家,他覺得最開心的是,華為對他沒有進行硬性的考核,而是讓他安心研究。姚老師關注地問道:這樣的管理方式,是否會得不到研發結果?
01 做出來的是天才,做不出來的是人才
任正非說,在華為,研發創新做出來的是天才,做不出來的是人才。
華為的容錯率是很高的,它放手讓大家去做,在研究上允許大家犯錯誤,給予研究人員時間和空間安心去做。假設一個新研究項目能夠做出來,那華為就獲得了天才;假設一個新研究項目做不出來,華為就得到了人才。
因為能夠成功的項目非常少,所以做出來的就是天才。而項目失敗的研究人員,經歷過失敗,知道失敗的滋味,同時努力過、奮斗過,所以一定可以更好地總結過去,不重復犯錯誤,繼續前進,這正是公司所要得到的人才。
科研本來就是試錯的過程,沒有試錯,哪會有創新?創新本來就是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每次創新都會成功,那也就不是創新了。所以,能夠創新成功的項目本身就少之又少,研究人員一旦成功也就可以稱為天才了。
我們鼓勵創新,就要接納創新失敗,如果一旦失敗或者犯錯,就淘汰並給其貼上標簽,那麼就不會有人敢去創新。華為會包容創新上的失敗,不會因為失敗而否定大家。
02 華為「金錢變知識,知識變金錢」的啟發
如果寬容失敗,是否在創新上的嘗試太過發散呢?
任先生回答說不會。華為是一家有戰略耐心的公司,所有的創新和嘗試,都是在主航道上做出的選擇,由戰略做出界定。所有創新項目的選擇,已經通過戰略做出篩選。任先生將張開的雙手慢慢收攏,做一個形象的比喻就是把所有的信息廣泛納入到戰略框架下,然後篩選出與戰略相適應的項目。這些篩選出來的項目才會進入公司創新項目集群中,組合各種資源付諸實施
2. 如何基於價值創造或增長率選擇財務戰略
基於創造價值/增長率的財務戰略選擇
創造價值是財務管理的目標,也是財務戰略管理的目標。為了實現財務目標,必須找到影響創造價值的主要因素,以及他們與創造價值之間的內在聯系。
(一)影響價值創造的主要因素
1.企業的市場增加值
計量企業價值變動的指標是企業的市場增加值,即特定時點的企業資本的市場價值與佔用資本的差額。
企業市場增加值=企業資本市場價值-企業佔用資本
公式中的「企業資本市場價值」是權益資本和負債資本的市價。
公式中的「企業佔用資本」是指同一時點估計的企業佔用的資本數額(包括權益資本和債務資本)。它可以根據財務報表數據經過調整來獲得。這種調整主要是修正會計准則對經濟收入和經濟成本的扭曲。比如調整時將「壞賬准備、商譽攤銷、研究與發展費用」等項目剔除。
【提示】企業的市場價值最大化並不意味著創造價值。
企業的市場價值由「佔用資本」和「市場增加值」兩部分構成。
股東和債權人投入的資本(企業佔用資本增加)越多,即使沒有創造價值(企業市場增加值為零),企業總的資本市場價值(即企業資本市場價值)也會變得更大。
2.權益增加值與債務增加值
企業市場增加值=(權益市場價值+債務市場價值)-(佔用權益資本+佔用債務資本)
=(權益市場價值-佔用權益資本)+(債務市場價值-佔用債務資本)
=權益增加值+債務增加值
【提示】(1)債務增加值是由利率變化引起的。如果利率水平不變,舉借新的債務使佔用債務資本和債務市場價值等量增加,債務增加值為零。在市場利率不變的情況下,企業市場增加值最大化等同於權益市場增加值最大化。
(2)利率變化是宏觀經濟變動決定的,管理者無法控制。從管理者的業績考核角度看,債務增加值不是管理業績,在考核時應當扣除。管理業績考核應當使用權益的市場增加值。
(3)由於利率不可控,增加企業價值就等於增加股東價值。正是因為如此,准確的財務目標定位應當是股東財富最大化,即股東權益的市場增加值最大化。
3.影響企業市場增加值的因素
市場增加值=[(投資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投資資本]/(資本成本-增長率)
=經濟增加值/(資本成本-增長率)
經濟增加值(EVA)=稅後經營利潤-資本成本×投資資本
=(稅後經營利潤/投資資本-資本成本)×投資資本
=(投資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投資資本
影響企業市場增加值的因素有三個:(掌握)
(1)投資資本回報率:投資資本回報率是公式的分子,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由投資活動和運營活動決定。提高盈利能力有助於增加市場增加值;
(2)資本成本(指的是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資本成本同時出現在公式的分子(減項)和分母(加項)中,資本成本增加會減少市場增加值,反映權益投資人和債權人的期望值;
(3)增長率:增長率是分母的減項,提高增長率對市場增加值的影響,要看分子是正值還是負值。
當公式分子的「投資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為正值時,提高增長率使市場增加值變大。
當公式分子的「投資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為負值時,提高增長率使市場增加值變小(即市場價值減損更多)。
因此,高增長率的公司也可能損害股東價值,低增長率的公司也可以創造價值,關鍵在於投資資本回報率是否超過資本成本。增長率的高低隻影響創造(或減損)價值的多少,而不能決定創造價值還是減損價值的性質。
4.銷售增長率、籌資需求與價值創造(掌握)
在資產的周轉率、銷售凈利率、資本結構、股利支付率不變並且不增發和回購股份的情況下,可得到如下結論:
【提示】可持續增長率是指不增發新股並保持目前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條件下企業銷售所能增長的最大比率。經營效率是指銷售凈利率和資產周轉率的表現。財務政策指的是股利支付率和資本結構。
3. 解釋說明增長率—市場佔有率(BCG)矩陣
BCG矩陣將組織的每一個戰略事業單位(SBUs)標在一種2維的矩陣圖上,從而顯示出哪個SBUs提供高額的潛在收益,以及哪個SBUs是組織資源的漏斗。BCG矩陣的發明者、波士頓公司的創立者布魯斯認為「公司若要取得成功,就必須擁有增長率和市場分額各不相同的產品組合。組合的構成取決於現金流量的平衡。」如此看來,BCG的實質是為了通過業務的優化組合實現企業的現金流量平衡。
BCG矩陣區分出4種業務組合。
(1)問題型業務(Question
Marks,指高增長、低市場份額)
(2)明星型業務(stars,指高增長、高市場份額)
(3)現金牛業務(Cash
cows,指低增長、高市場份額)
(4)瘦狗型業務(Dogs,指低增長、低市場份額)
4. 市場增長率/佔有率矩陣的四種類型是什麼
5. 什麼是價值以及怎麼創造價值
價值是人類對於自我本質維系與發展,為人類一切實踐要素本體,包括任意的物質形態。價值是定義人本身存在的核心概念,其是人這一存在與發展的本質。
人類一切自我解放行為,即本質規律(人性)下對於自我的創造及再創造並最終達成對於這一規律的本質以維持及發展。
簡單的表述就是人類一切實踐中具有對於自我的維持及發展所在的本質,一切價值形態都脫離不了此范疇,不能脫離此范疇。
價值在很多領域有特定的形態,如社會價值,個人價值,經濟學價值,法律價值等等。
這些價值的存在是人在不同領域發展中范疇性規律性本質存在。同時由於意識上存在一些概念化的維系與發展人類的思想沒有形成實際的物理力量,此類價值單獨定義為名義價值。
價值創造是指企業生產、供應滿足目標客戶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的一系列業務活動及其成本結構。在價值創造的物理過程中,價值就是成品的使用價值。
影響價值創造的因素主要有:投資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它們是影響財務戰略選擇的主要因素。
價值創造能力:
企業根據顧客的需求和偏好創造優異顧客價值能力,它是整合研究開發能力、產品生產能力以及員工能力等要素的核心能力。
在新的競爭環境下,企業試圖構建堅實和持久的競爭地位以獲得持續發展,必須擁有一系列的短期競爭優勢 ,並持續地改變和破壞它們。
企業的生存發展歷程,就是價值創造能力不斷遷移,持續獲得短期競爭優勢的過程。
在動態復雜的市場環境中,競爭優勢是短期的,建立在原有價值創造能力基礎之上的競爭優勢經常會受到削弱。
為獲得持續發展,在開發利用原有能力的基礎上,克服認知惰性並防止認知對立,適時主動地構建新能力,並在開發利用原有能力和構建新能力之間保持均衡協調。
以平衡企業的現時生存與未來發展,順利平穩地實現價值創造能力的遷移, 獲得新的短期競爭優勢,這種短期競爭優勢的持續獲得保障企業的持續發展。
6. 波士頓矩陣的製作方法 比如市場佔有率和增長率分別是如何計算的
波士頓矩陣的操作可以參考下這篇文章,把橫縱坐標軸改成你想要:佔有率,增長率即可。至於尺寸大小如何操作,在文末特意展示了。
波士頓矩陣(BCG Matrix),又稱市場增長率—相對市場份額矩陣、波士頓咨詢集團法、四象限分析法、產品系列結構管理法等。波士頓矩陣由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波士頓咨詢公司創始人布魯斯·亨德森於1970年首創。
通過對兩兩屬性的正負排列組合,得到四種不同性質的類型產品:雙高(明星類產品)、雙低(瘦狗類產品)、高低(問題類產品)、低高(現金牛類產品)。
在現實中,我們也常運用波士頓矩陣分析一些其他的樣本,比如在本文運用波士頓矩陣嘗試分析一下用戶數據。這里用BDP個人版作為樣本數據分析工具~
1、首先,准備樣本數據,這里採用某餐廳的客戶數據作為樣本。
註:
本篇所展示的數據均為測試數據!
數據圖表製作工具:BDP個人版~
7. 財務戰略決策有哪幾種方法
(1)基於波士頓矩陣矩陣分析法 該方法將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部產品或業務的組合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分析,其著眼點是企業各種業務的相對市場份額以及給企業帶來的現金流量 。(問號、明星、金牛、瘦狗)。
特點:指出了每個經營業務在競爭中的地位,使企業了解它的作用和任務,從而有選擇和集中地運用企業有限的資金,非常有利於財務戰略的制定。
(2)產品生命周期分析法 根據企業各項業務所處的產品/市場生命周期階段和業務的大致競爭地位決定戰略類型的方法。產品的生命周期理論假設產品都要經過引入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和衰退階段在產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競爭環境和採取的經營戰略不同,導致了不同的經營風險
特點:不僅適用於特定產品,也適用於相關的一組產品(業務單位)。如果企業只有一種產品或業務單位,它也適用於企業。
(3)波士頓矩陣與生命周期理論相結合的分析方法 將引入期的產品視為幼童(問號)產品,將成長期的產品歸於明顯產品,將成熟期的產品歸於金牛產品,將衰退期的產品歸於瘦狗產品。
特點:在產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競爭環境和採取的經營戰略不同,導致了不同的經營風險。
⑷基於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搭配的分析方法 經營風險的大小是由特定的經營戰略決定的,財務風險的大小是由資本結構決定的,它們共同決定了企業的總風險。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的結合方式可以有四種類型:高經營風險與高財務風險搭配、高經營風險與低財務風險搭配、低經營風險與高財務風險搭配、低經營風險與低財務風險搭配。 特點: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的反向搭配是制定資本結構的一項戰略性原則。產品或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經營風險,企業應當採用不同的財務戰略。
(5)基於創造價值/增值率的財務戰略選擇 這是運用價值創造/增長率矩陣(也稱為財務戰略矩陣)評價和制定戰略的分析工具。它把價值創造(投資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和現金餘缺(銷售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聯系起來。(增值型現金短缺、增值型現金剩餘、減損型現金剩餘、減損型現金短缺)。
8. 「市場增長率/市場佔有率矩陣」有四個象限,經營單位因而可劃分不同的類型
你所說的是波士頓矩陣吧?
該矩陣是以時常增長率和相對市場佔有率(注意,是相對市場佔有率)作為橫縱軸將產品劃分為金牛(現金牛)產品,問題(幼童)產品,明星產品和瘦狗產品.
使用的時候先做出橫縱坐標.然後按照10%的銷售增長率和20%的相對市場佔有率為高低標准分界線,4類產品按照順時針順序排列,從左上到左下.
原理應用:
按照波士頓矩陣的原理,產品市場佔有率越高,創造利潤的能力越大;另一方面,銷售增長率越高,為了維持其增長及擴大市場佔有率所需的資金亦越多。這樣可以使企業的產品結構實現產品互相支持,資金良性循環的局面。按照產品在象限內的位置及移動趨勢的劃分,形成了波士頓矩陣的基本應用法則。
第一法則:成功的月牙環。在企業所從事的事業領域內各種產品的分布若顯示月牙環形,這是成功企業的象徵,因為盈利大的產品不只一個,而且這些產品的銷售收入都比較大,還有不少明星產品。問題產品和瘦狗產品的銷售量都很少。若產品結構顯示的散亂分布,說明其事業內的產品結構未規劃好,企業業績必然較差。這時就應區別不同產品,彩不同策略。
第二法則:黑球失敗法則。如果在第四象限內一個產品都沒有,或者即使有,其銷售收入也幾乎近於零,可用一個大黑球表示。該種狀況顯示企業沒有任何盈利大的產品,說明應當對現有產品結構進行撤退、縮小的戰略調整,考慮向其它事業滲透,開發新的事業。
第三法則:東北方向大吉。一個企業的產品在四個象限中的分布越是集中於東北方向,則顯示該企業的產品結構中明星產品越多,越有發展潛力;相反,產品的分布越是集中在西南角,說明瘦狗類產品數量大,說明該企業產品結構衰退,經營不成功。
第四法則:踴躍移動速度法則。從每個產品的發展過程及趨勢看,產品的銷售增長率越高,為維持其持續增長所需資金量也相對越高;而市場佔有率越大,創造利潤的能力也越大,持續時間也相對長一些。按正常趨勢,問題產品經明星產品最後進入現金牛產品階段,標志了該產品從純資金耗費到為企業提供效益的發展過程,但是這一趨勢移動速度的快慢也影響到其所能提供的收益的大小。
如果某一產品從問題產品(包括從瘦狗產品)變成現金牛產品的移動速度太快,說明其在高投資與高利潤率的明星區域儀時間很短,因此對企業提供利潤的可能性及持續時間都不會太長,總的貢獻也不會大;但是相反,如果產品發展速度太慢,在某一象限內停留時間過長,則該產品也會很快被淘汰。
這種方法假定一個組織又兩個以上的經營單位組成,每個單位產品又明顯的差異,並具有不同的細分市場。在擬定每個產品發展戰略時,主要考慮它的相對競爭地位(市場佔有率)和業務增長率。以前者為橫坐標,後者為縱坐標,然後分為四個象限,各經營單位的產品按其市場佔有率和業務增長率高低填入相應的位置。
在本方法的應用中,企業經營者的任務,是通過四象限法的分析,掌握產品結構的現狀及預測未來市場的變化,進而有效地、合理地分配企業經營資源。在產品結構調整中,企業的經營者不是在產品到了「瘦狗」階段才考慮如何撤退,而應在「現金牛」階段時就考慮如何使產品造成的損失最小而收益最大。
9. 財務戰略矩陣的作用
通過一個矩陣把價值創造(投資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和現金餘缺(銷售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聯系起來,這就是所謂的價值創造/增長率矩陣。該矩陣稱為財務戰略矩陣,可以作為評價和制定戰略的分析工具。
X
一、增值型現金短缺:
處於第一象限,投資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 > 0 ;銷售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 > 0。
財務戰略:
(1)如果高速增長是暫時的,則應通過借款來籌集所需資金,等到銷售增長率下降後企業會有多餘現金歸還借款;
(2)如果高速增長是長期的,則資金問題有兩種解決途徑:
途徑1:提高可持續增長率,包括提高經營效率(提高稅後經營利潤率和周轉率)和改變財務政策(停止支付股利、增加借款),使之向銷售增長率靠攏;
提高稅後經營利潤率包括:降低成本、提高價格。
提高周圍率包括:降低營運資金、剝離部分資產、改變供貨渠道。
途徑2:增加權益資本(增發股份、兼並成熟企業),提供增長所需資金。
二、增值型現金剩餘
處於第二象限, 投資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 > 0 ;銷售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 < 0
財務戰略:
1、由於企業可以創造價值,加速增長可以增加股東財富,因此首選的戰略是利用剩餘現金加速增長。
加速增長的途徑包括:(1)內部投資;(2)收購相關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