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適合學生的德育課程

創造適合學生的德育課程

發布時間:2021-08-02 14:38:19

⑴ 什麼是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道德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指一定社會或集團為使人們自覺遵循其道德行為准則,履行對社會和他人的相應義務,而有組織有計劃地施加系統的道德影響。它是一定社會或集團的道德要求轉化為人們內在品質的重要條件之一。

在多數國家的學校德育限指道德教育,中國學校德育泛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實為社會意識教育。政治教育指形成學生一定政治觀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學生一定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進學生道德發展的教育。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目標是:使學生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和黨的基本路線,確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理想信念,具有為人民服務、奉獻社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科學的思想方法;自覺地遵紀守法,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熱愛專業,勤奮學習,勇於創造,大膽實踐,具有良好的職業習慣和安全意識、質量意識、效率意識、環境意識。

(1)創造適合學生的德育課程擴展閱讀:


德育內容

1、民族精神教育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培育和弘揚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偉大民族精神的教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的教育;創新精神的教育。

2、理想信念教育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經濟與政治基礎知識教育;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礎知識教育;立足崗位、奉獻社會的職業理想教育。

3、道德品質、文明行為教育

集體主義精神、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教育;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交往禮儀以及職業禮儀的教育與訓練;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教育;保護環境的教育。

4、遵紀守法教育

法律基礎知識教育;職業紀律和崗位規范教育;自覺遵守學校紀律和規章制度的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教育;心理咨詢、輔導和援助。除以上各系列教育內容外,中等職業學校還要隨著經濟、政治形勢發展進行形勢任務和時事政策教育。

⑵ 中學生創新課程都有哪些

創業創新課程類型

船業創新課分為理論課和實踐課

開展動態的創新思維訓練是為了培養同學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把原本是教師講解的內容設計成問題,讓同學們尋找生活中的例子進行理解,然後替代教師來講解,教師起引路的作用。這類歸為理論課。

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設計問題和情境,由同學們以團隊為單位自己進行創新或創業方案的設計,並完成自己所設計的方案,為學生提供創新實踐的機會。這類歸為實踐課。

(三)創業創新課程學習要求

動腦、動手、動口相結合,變單純接受知識為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積極開展創業創新的團隊訓練。

躍躍欲試 腦力激盪

心有靈犀 一點就通

感悟夢幻 超越自我

體驗創造 放飛心靈

.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

快樂分享 回味無窮

學有所得 課後拓展

(四)創業創新課程需要轉變觀念

WTO的學習觀、就業觀、智慧觀

學習觀的新視野:教師的職責是一張「地圖」,真正去游覽、欣賞、探索大自然的奧秘的是學生自己。

就業觀的新視野:國際大市場。向大學生呼籲「創造新職業,何必守著現有的職業群!」WTO就是一個全球就業的大市場。

智慧觀的新視野:系統科學方法論。方法論給人以智慧,但卻缺少創造技法課程,創新思維訓練的教學活動就是在追求這個目標。 與此同時要更好的學會合作。

————(21世紀中國教育論壇)

⑶ 如何增強德育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如何提高思品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亦師亦友的新型師生關系在教師科學組織引導下,學生能夠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特別是動腦而獨立完成的一切活動,要盡可能創造條件,給予必要的時間和空間,大膽地放開手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練習,獨立去探索和研究,去積累經驗和發展能力,變「要我練」為「我要練」,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自主練習,而不是等教師告訴他該做什麼,怎麼做,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要使學生感到自己必須對所學的內容做出判斷和選擇,並對其負責。在《國外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一文中,師生之間的交往被看作是影響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關鍵因素,因為學習是一種主動的、合作的建構過程。師生之間的互動,是開展課堂教學的基礎。所以,有效的思品教師,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與學生建立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

二、創設教學情境,指導學生走進生活只有源於生活實際的教學活動,才能有效地引發學生內心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認識。所以,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理論聯系實際,把社會上的焦點、熱點帶進課堂,讓學生認識書本里的知識是活生生的生活現象。要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聯系社區實際,精心選取案例,材料,創設適合本地學生實際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感悟認知,從而生成相應的思想品質。教材選取了一些典型案例及材料供學生探索,但由於區域差異和城鄉差異,教材案例不一定適合所有學校和學生。

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造條件,精心篩選具有濃郁地方特色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材料,創設一個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悟可感、有感可發的教學情境,以促進學 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感悟和理解社會的思想道德價值要求,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和行為習慣。緊密結合時政熱點、國內外要聞。時政乃時代的先聲,極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以此為載體融入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畫龍點睛的功效。加強與時政結合不僅有助於學生生成相應的思想品質,也有利於培養他們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世界的良好習慣。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造成災區人民美麗的家園毀於一旦,多少條鮮活的生命蒸發人間。然而大災面前卻彰顯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展示了各族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無私大愛以及災區人民的堅強不屈的意志。學生從此次事件中得到的教育非任何一堂政治課能及。

三、科學評價學生的德育水平雖然目前應試教育是學校教學的「主旋律」,但是作為思品教師在做好應試教學的同時,要敢於大膽突破,勇於跳出應試教育的束縛。一要明確思品教學的目標。學校思品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思品教育工作要以此為教育出發點,將思品教學工作切實落實到學生的思想覺悟的形成、道德情操的養成、文化素養的促成和法紀觀念的生成上,而不是刻意追求學生的考分上。二要全面科學地評價學生的德育水平。絕不能以學生的考試分數的高低決定學生德育的優劣。要以學生的情感、養成、適應、創新等全方位對學生進行考察考核,建立科學評價方案,客觀地對學生德育進行評價,並在評價過程中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偏差進行針對性的及時糾正,以評價促教育,最終實現育人、樹人的目的。總之,有效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需要教師加強有效教學的理論探究,更需要心中裝有有效教學的理念,貫穿於終身教學中。

⑷ 給孩子創造最理想的教育是什麼

夢幻丶446,您好!
您的提問非常好!確實,現在很多家長、老師甚至孩子本身都存在類似這樣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疑問,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適的學習教材和教育方法,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讓孩子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從而達到提高孩子綜合素質的目的。然而,孩子終歸是孩子,就好像一棵小樹苗,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培育就很容易東歪西倒、難以成材,凡是小孩身上總有些性格和行為上的缺點、偶爾犯一些小錯誤,的確會對他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其實有利於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你需要仔細考慮和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教材、建議也可選擇觀看適合自己的家教視頻節目,這樣綜合起來才能對症下葯、行之有效。看了以下分析和推薦的網站視頻資料,相信您就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答案了。
由於在現時的社會大環境、應試教育模式和接收西方開放式教育等重重因素影響下,我們的孩子就像生活在一個大染缸里一樣,很容易就被染污了,沾染上某些不良習氣,例如嬌橫任性、叛逆不聽話、不誠實、上網成癮、打架、厭學、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等問題,尤其是處於幼兒及青少年階段的中學生情況更為嚴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正孩子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以及由這些觀念導致的各種錯誤行為。雖然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有的人採取虎媽狼爸式的教育,還說是「贏在起跑線上」,人的一生其實是馬拉松式的長跑過程,即使贏了起跑線,能跑多遠、堅持多久、誰笑到最後還是未知之數,往往是適得其反的,因而個別人所謂虎媽教育的事例無論他們成功與否,都不值得崇拜、學習模仿、甚至廣泛推廣,這樣教育會給絕大多數孩子造成永久的、不可磨滅的心理傷害,不堪回首的童年就是這樣導致的!如果打孩子進行體罰教育,後果可能相當嚴重,將來會報復到年老的父母和孫子那一代人的身上,所以暴力方式的教育害人不淺啊!相反,反而是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樂觀向上的精神更顯得重要。想要從根本上教育好孩子,培養孩子學習和生活上的良好興趣和習慣,建議您趕快讓孩子喜歡上《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多讀一定能提高孩子的責任感和啟發孩子的智慧)。您看,這真是一部「大孝經」、一位最好的家教老師!寫得多好!琅琅上口,易讀易教,網上還有很多視頻故事教學素材,有多個版本適合各階段孩子觀看。作為父母,只要您願意多些鼓勵孩子和您一起觀看(這個很重要,您喜歡看能帶動他的興趣一起看,孩子天生好奇、易受他人影響),一定能讓您的孩子喜歡上她,如果能在現實生活當中努力去做、盡量落實裡面的教誨,何愁不能教育好孩子呢?
同時,您的提問涉及到廣大家長和老師都非常關心和渴望解決的青少年兒童思想品德、行為語言和學習成績的家庭教育問題,家長的正確教育引導在孩子的健康成長教育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平時的家庭日常生活中,誠摯推薦各位家長和孩子們觀看陳大惠老師策劃監制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論壇系列紀錄片《聖賢教育改變命運》(又名《弟子規說明書》),這是一個非常有利的關於德育與家庭教育的免費網路資源,能在快樂和感恩的氛圍中感悟人生的真理,有助孩子提高健康成長學習進步,認識災難事故因何發生,能做到趨吉避凶,真實不虛!能針對孩子身上的各種問題對症下葯、是一劑治療良方!當中一定有您需要的答案,也是我們做家長長輩學習的有力教材,的確是難得的家庭教育經典節目!這個節目里有許多精彩的事例分析,探討解決孩子教育的種種方法,真是我們和孩子的一位最佳的、一對一的家教老師,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家庭教育網路資源,而且是完全免費的,對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極大的幫助。生活中,小孩甚至大人都容易出現沒有恆心、慳貪、叛逆不聽話、上網成癮、早戀、依賴性強、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不是能從某個簡單方法或措施就能從根本上教育改正過來,變成一個孝順聽話的小孩,而是需要我們全面而系統地進行家庭教育,從根本處下手才能治標又治本。這部片裡面有很多專家、老師、家長親身說法、以其獨特的心得體會向大眾匯報,啟示家長的教育觀念會直接地影響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看,從小接受的家教會影響小孩子的終生,從中一定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中有一句經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來的,壞人也是教出來的!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當前我們面臨的種種現實狀況是:社會誠信嚴重缺失!各種媒體的誇張渲染、錯誤引導,孩子成長的環境不斷遭到破壞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談何容易呢!家長是越來越不好當了,說實話,很多家長也不會如何當家長,就將小孩出生到這個世上,將很多的教育責任都推給了學校和社會,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成長經驗是需要家長言傳身教的,推卸責任的話怎麼能將小孩教育好呢?確實悲哀啊!而我們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實體會,只圖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說實話,真是有點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們都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領悟這種感受,但往往為時已晚,哎...很多我們生活當中存在的所謂代溝,都是因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脫節了,沒有很好的連貫所造成的,現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圖,只顧自己的享受而妄顧他人的感受。 我們必須知道,一切教育要從根本做起,就像樹要有根才能長樹干樹枝和樹葉,才能枝繁葉茂呀,如果丟棄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樓閣。在此,推薦各位有緣的朋友,無論看過或沒看過的也好,都敬請盡量抽多些時間觀看大型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優秀論壇節目: 《聖賢教育 改變命運》(可以在網路視頻或者優酷土豆搜索播放),但願看過的人都能夠從中得到真實不虛的利益,並且繼續利益他人,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創造和諧共存的社會大環境。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示。
衷心祝福您!

⑸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的圖書目錄

主題1 探尋教育的真諦-重新認識教育的目的
一、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異
二、教育要尊重學生的情感
三、教育要釋放學生的潛能
主題2 撬起教育質量-課堂變革和課程建設
一、課堂是將自然人打造成社會人的主要手段
二、課程建設釋放學生的潛能
主題3 育人的第三課堂-建設積極的教育環境
一、建設隱性的第三課堂
二、建設積極的第三課堂
三、正確認識小環境和大環境
四、多元起點建設第三課堂
主題4 為幸福人生奠基-實施實效德育
一、德育需要改進也需要加強
二、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主題5 特長和選擇-個性特長的和諧發展
一、合格+特長
二、規范+選擇
主題6 享受講台-實現教師專業發展
一、熱愛講台,享受講台
二、熱愛講台是一種職業標准
三、珍惜講台,才能夠熱愛講台
主題7 自我提高-實現教師專業發展
一、養成讀書習慣,享受讀書樂趣
二、積累經驗,學會反思
三、學會合作,實現雙贏
四、做復合型的老師
主題8 優化學校文化-文化是發展的保障
一、一流的單位出標准
二、實現全員全程過程最優化
三、文化的價值在於執行
主題9 來自媒體的聲音
跨世紀教育工程-建平中學整體改革巡禮
探索者的新里程-記上海市「模範班主任」馮恩洪
合格加特長 規范加選擇
中國,呼喚明天的教育-上海建平中學教育改革紀實
一個深刻把握理想與現實的開拓者-訪上海市建平中學校長馮恩洪
文化鑄精魂 激情滿校園-上海市建平中學課程改革之路

⑹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的專家簡介

馮恩洪,全國著名教育專家,中國關心下一代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關工委全國教育專家指導中心副主任,全國中小學德育研究會副理事長;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大學客座教授。馮恩洪先生1946年出生,畢業於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曾先後擔任上海培光中學副校長、上海建平中學校長兼上海建平(集團)學校總校長,業界普遍認為在教育界,有「北魏南馮」的說法(北有魏書生,南有馮恩洪)。
他不僅具有遠見卓識,還是「藝高人膽大」的教育實踐家。他致力於中國基礎教育改革,注重研究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對教育的不同要求,主張人的社會化和人的個性化和諧發展,主張優質教育資源社會效益最大化,在實踐中探索了建平模式。他推行「走班制」,首創並踐行「合格+特長」的辦學理念。
曾先後六次獲教育部、上海市教科院頒發的教育科研成果獎一、二等獎,著有《探索明天的教育》、《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專著。先後被評為全國模範班主任、上海市特級教師、上海市優秀教師標兵、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中央電視台曾將他的教育改革事跡以23集電視連續劇形式搬上熒屏。

⑺ 結合自己的教學談談如何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

這是今天的一個考試題目。 我是這樣回答的:教育的真諦是什麼?我的理解是: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知識,讓學生擁有生活能力、學習能力和工作技能等;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是讓學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學生享受適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僅要創造適合教育的學生,教育更有責任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所以教育要尊重學生的情感,我在平日的教育教學中,通過各種形式和方式從各個方面出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讓孩子煥發學習動力,喚醒做人的良知。我除了在作業上寫上「你真棒」「OK」「你是小小書法家」等等激勵的話語。每周還會給各方面進步的孩子寫「心靈之約」、「喜報」、「作業之星」、「優秀小組」等,讓孩子們在自信中不斷奮進。教育要讓學生徹底釋放自己潛能,讓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合作課堂上,讓學生主動想參與課堂,做課堂的主人,學到知識並理解知識,提高課堂知識的鞏固率。課堂變革還要由講授走進差異發展。差異發展就是我們給有差異的學會提供合適的教育,實實在在地實施分層次教學,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有效發展。

⑻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的介紹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是由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的一本書籍。

⑼ 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課創新教學研討

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課創新教學研討 本文從更新教師認識,創新教學模式;基礎課程體系雙向融合;構建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三個方面探討了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課創新教學。
一、更新教師認識,創新教學模式 大學思政法律課程的枯燥無味是存在很久的通病,學生厭倦千篇一律的無聊,這就要求教師對思政課程進行大膽 創新。 首先,教師有必要深入學習領會中宣部、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精神,根據「意見」的指導思想,認真研讀教材,准確拿捏教材的內在邏輯結構,透徹理解教學內容,精準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問題,這是最基本的前提。因為各個專版社教材的編寫都歷經多次編訂印刷,幾近「字字珠璣」的程度,教材內容基本都是依據理論聯系實際要求撰寫,並且施行多年,已經具備了「理論教材」的通用完備性,如果說教材編訂是「一次貯備」,那麼教師教學就是「二次轉化」,將教材內容通過自身的理解揣摩,轉化成課堂教學內容,所以關鍵在於教師的教育落實。 其次,這一轉化過程需要教師仔細調查研究,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根據學生們的思想特點,因勢利導,就學生感興趣的熱點問題加以闡發。 最後,教師要收集教學中存在的重點、難點、疑點問題,與學生們關注的焦點問題對接,改造變革,融會貫通,適時變革教學內容。而這一過程不僅要貼切學生的生活實際,契合學生的知識視野,而且要體現知識的系統性、理論的科學性和完整性。
二、「基礎」課程體系師生雙向融合 在思政課程教學中,師生互動,雙向融合是很大的挑戰,而互動對於教學實效則有著深遠影響。因此,課程實踐活動、互動交流等方面的內容,必須依據教學內容需要,結合師生的雙向選擇,巧妙地安排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引導作用,開發學生的思想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問題,勇於發表不同意見,與教師、與書本、與傳統思想不一樣,做到教學相長。 另外,思政教育里的宏篇大論比比皆是,使得學生們不能始終保持注意力,這就要求教師根據現實存在的困難,因勢利導,盡量避免枯燥乏味的講學,採用多種形式努力活躍課堂氣氛,如學生上台演講、分組討論、播放視頻,等等,既可使所有學生得以啟發,獲得實效,又可令課堂多彩,更能增強發言學生的自信心和資料收集、當眾演講等能力。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可以變被動為主動,「客串」教師角色,拉近師生情感距離,同時教師也能真正做到融入教學整體,真正把握學生思想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 因此,教師有必要針對不同的授課內容,選擇各種適宜的實踐、互動形式,不斷變革求新,不斷創新發展,使學生始終保持熱情,真正將思政教學內容傳播給學生。
三、構建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眾所周知,思政課堂教學難,所以改變教學內容和方法、改變考評方法、積極拓展課堂教學十分必要。 傳統思政課堂教學主要是以思想灌輸教育為主,「填鴨」式的教學,呆板落後,「老師講什麼,學生學什麼,老師問什麼,學生答什麼」,嚴重地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擴散性思考,既不利於學生思想素質的提高,又不利於創新能力的培育。因此,必須尋求引導啟發、開放教學、討論教育的全新教學方法。努力做到活學活用,學以致用,首先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個性特徵,因材施教;其次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在創新教育、素質教育中的主導作用,注重德育過程與實踐內容的內在聯系與外在差別。
(一)靈活授課,不斷補充更新。 目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開設對象主要為「85後」、「90後」學生,這些學生雖然個性多樣,但是存在一些相似點:張揚個性、藐視權威、極度自信伴生極度自卑、好奇心強、功利性強、獨立意識差,等等。 針對這些特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有必要給學生充分發揮的空間來展示自己,教師則轉變為指導者和幫助者,在這樣的教學互動中,學生與教師就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學生知道教師的授課方式,教師清楚學生的需求意見,進而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從而教學相長,師生共同受益。 不同的授課方法應根據教學需要,靈活運用,可以通過課堂發言、師生互動等環節綜合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比如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思辨能力力、自信心,等等。在不斷鞏固教學成果的過程中,形成良性循環,課堂實踐活動的整體水平也會越來越高。
(二)辯論、演講、討論式教學密切交流。 辯論、演講、討論式教學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如討論式教學:一般可以根據上課人數,以8—10人為限讓學生自由組合成討論小組,每組選派組長一名,負責最後的總結陳詞。因為在這門課程的講課內容中,一些互動問題更適合小組發言,如在「大學生公共道德要求」一節中了解學生們的道德衡量標准則可通過小組討論,派代表發言就會更有概括性,從而讓更多學生敢於說出個人的實際情況,同時在小組討論中各組員也會得到口才和思辨能力的鍛煉。 從實際操作方面看,倘若每次小組討論都由同一個代表發言,就會使其他組員產生惰性、不願思考,所以,教師可以要求不同討論題目需由本組的不同成員自願發言(指派也行),這樣各組員就會充分發掘自己的知識儲備,適時發言,鍛煉自己。另外,為便於管理、提高效率,每組可確定一位組長,負責每次討論的時機統籌、總體安排等事宜。 綜上所述,思政課程內涵極其深厚,教學內容、教學手段也是多種多樣,頗具挑戰性,這對教師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因此,如果教師想要得到學生的認可,取得教學實效,就必須在理解關愛學生的基礎上,依據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勇於嘗試,創新教學,明確全新的教學目標,靈活運用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模式,讓學生得到多方面、多層次的鍛煉,最終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強化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修養素質和法律綜合素質。
來源:考試周刊

閱讀全文

與創造適合學生的德育課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