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音樂創造作

音樂創造作

發布時間:2021-08-02 13:36:48

① 作曲怎麼做

簡單點說就是

1.有一定的音樂功底,
2.有較好的音樂天賦,
3.精通一兩件樂器(吉他,鋼琴等等)
4.有好的識譜能力,
5.良好的樂感,節奏感。
建議你學吉他,吉他學好了作曲比較容易。

② 音樂創作需要什麼

1、感受

音樂創作的准備及孕育階段。音樂創作的三個環節之一。

作曲家在現實生活中接觸了大量存在的客觀事物,這些事物往往是處於未加工狀態的美與丑,通過了解、熟悉、認識等感性及理性活動,得到深刻的審美感受和體驗,觸發了創作慾望。

2、創意

作曲家將創作沖動及感情轉化為音響的過程,即基本樂思的形成。音樂創作的三個環節之一。

音樂藝術的特點是以音響為其物質材料,現實生活、具體對象、思想、情感、意境等等都要轉化為由樂音為主所構成的音響。

3、塑形

在使內容物化(音樂化)的過程中,主要的問題是使基本樂思逐步展開以產生具體形式,並符合形式美的要求。音樂創作的三個環節之一。

需按照音樂藝術本身的規律,根據一定的音樂邏輯,用適當的音樂語言來創作生動、鮮明、感人並富有獨創性的作品。

(2)音樂創造作擴展閱讀:

進入新時代,民族振興的歷史征程波瀾壯闊,為文藝創作提供了廣闊舞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為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鋪就了快車道。時代呼喚更多高質量的、能夠反映民族情感、精神氣質和美好情懷的原創音樂作品,奏響全民族共同奮斗的交響樂,發出時代奮進的最強音。

專家認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中心環節,不斷推進文藝創新、提高文藝創作質量,努力為人民創造文化傑作、為人類貢獻不朽作品。優秀音樂作品反映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創新創造的能力和水平。在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洪流中,音樂應該發揮應有的作用。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巨大的文化力量和文化自信,這種力量和自信無法從抄襲和復制中得來,只能從繼承和創新中崛起。中國音樂學院院長、全球音樂教育聯盟主席王黎光指出,「當下,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是,如何在厚重歷史精髓中提煉出當代藝術發展的理念、道路和措施,從而有效引導藝術創作的方向。」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音樂創作

人民網-唱響新時代,音樂創作該如何發力?

③ 音樂製作詳細過程

1、作詞/作曲

作詞、作曲的順序可以顛倒。如果是藝術創作性質歌曲,先出詞、先出曲都行。如果是定製歌曲(比如企業歌曲),要先寫詞。

2、打小樣

當曲作者在譜曲時,便可能用MIDI出樣曲。

3、編曲

編曲要解決配器問題。即由編曲的人決定都用什麼樂器來表現這首歌,每種樂器都用在哪個地方,又充當什麼聲部。有的作曲也能編曲,但有的只能寫曲子,不能給樂隊編曲。

編曲人編完曲,通常也用MIDI錄制出真實樂器的聲部,並把每一個聲部的樂器都分軌導出來,交給錄音師。音頻一般全部為干聲。音頻分軌的格式,編曲的人要和錄音師、混音師溝通。音頻分軌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對頭不對尾,即所有的音頻文件都從樂曲的開頭對齊。另一種是頭尾都對。即假如樂曲長度是3分鍾,哪怕有的 軌只有幾秒鍾,其餘的地方是空白,也要按3分鍾全導出來。一些編曲的人在導出分軌後,也會縮混出一個小樣,給混音師參考。

編曲人還得給樂手打譜,就是每一樣樂器,都分別抄張譜子。弦樂,要打出總譜和分譜;節奏吉他,只標注和弦;華彩,有時要打譜,有時只標注和弦和風格注釋,由吉他手即興。打譜完了還要抄譜,因為一個樂隊可能好幾十人。原則上每名樂手、每種樂器都得有份專門的譜子,供他演奏時看譜。

4、錄棚

一般由曲作者或編曲人到棚里監棚,以便和樂隊、指揮等人及時交流,把握演奏風格。

5、混音

歌手本人、作曲、編曲、製作人等人對錄音的結果滿意後,混音師將所有分軌(包括伴奏分軌、樂器、人聲等)進行混音。

6、製作母帶

製作人將完成混音的音頻文件交給母帶工程師,對作品做最後一次塑形,製作成數字或模擬的母帶。有時,混音台連著CD刻錄機,可直接將母帶刻成CD。

④ 音樂創作方法

首先,學習一樣樂器是必要的。你學習樂器的過程就是你學習音樂,理解音樂的過程。從古到今沒有哪個音樂家不會樂器,通常都是會好幾樣。你會吉他和鋼琴,這很有優勢,因為這兩樣樂器都比較主流,又都可以獨奏,掌握它們對你的音樂創作一定很有幫助。我是學鋼琴的,我也推薦你深造鋼琴,因為鋼琴的右手旋律,左手和弦的基本演奏方式很利於你從和弦的角度理解音樂,復雜的各種伴奏風格也可以助你理解主旋律和伴奏的呼應。

對於基礎的樂理知識,從事音樂行業的人都要掌握一些,因為它是我們彼此交流的工具。不過我個人認為懂一些基礎的就夠了,不要在這些書本上花功夫。真正的音樂知識,是很難寫在書本上的。

對於聽音樂,我不想人雲亦雲地說一定要多聽。聽音樂對於創作的確十分重要,但我認為如果你喜歡音樂,平時正常聽就夠了。音樂不是聽的越多就吸收的越多。不要非去聽自己不喜歡的所謂好音樂。聽音樂應該是快樂的事情。可以嘗試用樂器比如鋼琴,把自己喜歡的旋律演奏一下。

上文提到了和弦。和弦這東西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通過掌握幾個常用的和弦組合,在它們的輔助下,你的曲子很容易寫好聽,它可以降低作曲對於一個初學者的難度。壞處是,你很容易被和弦限制住,而且光靠和弦是寫不出真正的好曲子的。不過還是建議你學一下和弦,你將來也許會被和弦限制,不過慢慢你就能跳出來,讓和弦為你所用。

對於作曲靠感覺這種說法,我不敢苟同。靈感只是學識的一種釋放形式,對於音樂來講,這學識指的就是平時你聽的,演奏的,接觸的音樂旋律,在你腦中積累沉澱,並加入你自己的理解後形成的產物。這點我感同身受。

以上的內容大概說的都是作曲。我認為作曲和編曲是相輔相成的,而其中作曲又是編曲的基礎。你初步掌握一些作曲能力之後,就可以嘗試分聲部,加伴奏成分,為編曲先打下些基礎。

練習樂器是要下苦功夫的,要堅持。但是對於聽音樂,創作音樂這些事情,還是以一個好心情來做吧,心情不好時不要勉強。

最後就是,千萬不要著急,不要有什麼負擔。要保持對音樂的熱愛,和對自己的信心。

⑤ 音樂創作的類型有哪些

①器樂曲

通過不同的體裁,將對現實的反映歸納為表現與造型,按照形式美的規律將主觀對現實的情感體驗納入一定形式之中,以求表現出處於深處的思想內涵。對於標題音樂,可強調通過標題的啟示,使現實與感情思想更易結合起來。

②歌曲

將歌詞的形式規律加以定型,使其所表現的感情相對固定,並將其各種思想內涵轉化為自己的體驗及解釋。③戲劇性音樂。包括與其他藝術的結合如舞劇、歌劇等,主要是對劇中人物性格、活動、反應作出創者的主觀評價,轉化為感情表現及體驗,並將其運動過程固定為具體的形式。這時,音樂是另一藝術的感情體現,而該藝術就成為音樂的具體形象表現,至於其主次關系則因情況而有不同,其思想性內涵往往由該藝術直接反映出來。

即興創作

創作與表演相結合的一種特殊形式,作曲家也就是演奏(唱)家,亦稱為即興表演。最早出現於古代音樂初創時期,但迄今仍在世界各國音樂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即興創作因時代、民族而有不同的傳統。它是作曲家(或演奏家)根據瞬間的感受,使音樂內容具體成形的創作活動,並隨著創作者的演奏水平與現場發揮而呈現不同的形態。即興創作的特點是富於激情,現場發揮,靈活多變,但時間短促,缺乏推敲的餘地,不易盡善盡美。因此,在音樂發展過程中逐漸被分成創作與演出兩個不同的階段。在當代演出實踐中,仍保存即興創作成分的,如東方某些民族的音樂以及西方的爵士音樂等。西方某些現代作曲家有時也強調即興創作的因素,如偶然音樂與一些先鋒派的作品,著意在強調音樂的不確定性與偶然性上,其基本含義已有所不同。

音樂創作的歸屬權取得方式

一、音樂創作作品歸屬自動取得和登記取得。在中國,按照著作權法規定,作品完成就自動有版權。所謂完成,是相對而言的,只要創作的對象已經滿足法定的作品構成條件,既可作為作品受到著作權法保護。

二、目前可以通過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和各省直轄市主管部門備案部門申請登記,數字作品形式的著作權歸屬也可以通過行業協會自辦的第三方登記中心或有可信第三方支撐的能夠證明作品備案存證時間的機構,

三、可選擇融合和集成各種數字版權技術和權威時間戳公證處公證郵箱等可信第三方群支撐的支持的大眾版權認證保護平台進行音樂創作作品自主存證和首次發布智能認證,取得作品歸屬權初步證明,需要時,通過司法鑒定,增強證據的法律效率是核心保障。

⑥ 怎樣進行音樂創作

首先,學習一樣樂器是必要的。你學習樂器的過程就是你學習音樂,理解音樂的過程。從古到今沒有哪個音樂家不會樂器,通常都是會好幾樣。你會吉他和鋼琴,這很有優勢,因為這兩樣樂器都比較主流,又都可以獨奏,掌握它們對你的音樂創作一定很有幫助。我是學鋼琴的,我也推薦你深造鋼琴,因為鋼琴的右手旋律,左手和弦的基本演奏方式很利於你從和弦的角度理解音樂,復雜的各種伴奏風格也可以助你理解主旋律和伴奏的呼應。

你還提到了樂理知識,視唱練耳什麼的。對於基礎的樂理知識,從事音樂行業的人都要掌握一些,因為它是我們彼此交流的工具。不過我個人認為懂一些基礎的就夠了,不要在這些書本上花功夫。真正的音樂知識,是很難寫在書本上的。

對於聽音樂,我不想人雲亦雲地說一定要多聽。聽音樂對於創作的確十分重要,但我認為如果你喜歡音樂,平時正常聽就夠了。音樂不是聽的越多就吸收的越多。不要非去聽自己不喜歡的所謂好音樂。聽音樂應該是快樂的事情。可以嘗試用樂器比如鋼琴,把自己喜歡的旋律演奏一下。

上文提到了和弦。和弦這東西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通過掌握幾個常用的和弦組合,在它們的輔助下,你的曲子很容易寫好聽,它可以降低作曲對於一個初學者的難度。壞處是,你很容易被和弦限制住,而且光靠和弦是寫不出真正的好曲子的。不過還是建議你學一下和弦,你將來也許會被和弦限制,不過慢慢你就能跳出來,讓和弦為你所用。

對於作曲靠感覺這種說法,我不敢苟同。靈感只是學識的一種釋放形式,對於音樂來講,這學識指的就是平時你聽的,演奏的,接觸的音樂旋律,在你腦中積累沉澱,並加入你自己的理解後形成的產物。這點我感同身受。

⑦ 音樂創作

貌似現在都沒有人會用我們普通人寫的歌詞吧。
原因分析——

1、【明星都有御用寫詞人或是自己創作,很多的明星都是詞曲自己創作,像周傑倫、五月天、薛之謙等等】

2、【明星都會向已經是出名的作詞家邀歌,這樣比較有娛樂噱頭,如很多藝人都會向方文山、林夕、五月天阿信等等邀歌,不但沖才華,更是因為有娛樂的噱頭】

3、【明星的歌曲一般不會接受一般普通人的歌詞,因為他們還要和你分享版權和以之帶來的利益問題,而如果你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草根一族,那麼,歌詞被明顯採用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4、【現在大多數明星的經濟公司都有內定的寫詞人,為了紅火一家子,所以他們一般不會用其他人的詞曲】

5、【現在還沒有那個音樂公司聲明會徵用大眾創作歌詞,除一些公益性較強組織外,如當初徵集奧運主題曲】

【同學,如果你真的很有才華,就寫好歌詞,然後在見到明星的時候,就親自把它拿給明星,沒准他也會用。其實最簡便的方法就是自己寫作出名了之後,你不去找他們,他們也會來找你】

【加油~~~~~~~~其實~~~寫這些東西~~~~也只是我們自己的愛好而已~~~~】

⑧ 什麼是音樂製作

音樂製作就是MIDI製作,那什麼是MIDI製作呢?呵呵!「MIDI」,是英文musial instrument digitalinterface(樂器的數字化介面)的縮寫。則是電腦多媒體技術在音頻領域中的又一應用。整個MIDI系統包括合成器,電腦音樂軟體,音源,電腦,MIDI連線,調音台,數碼錄音機等周邊設備。電腦可以將來源於鍵盤樂器的聲音 信息轉化為數字信息存入電腦。

MIDI是一種數字介面,而計算機正是數字世界的統治者,計算機理所當然地成了MIDI樂器們的統帥,當我們將計算機連入整個音樂系統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它的統帥的地位。系統中的其它MIDI設備將按照它的意志行事, 去創作或演奏各種風格不同的樂曲。但計算機始終不能取代人的地位,可以 這樣說,無論多麼先進的音樂 系統,最終的指揮中樞只有一個,那就是人腦。要談MIDI的起源,就要談到電子合成器(Synthesizers)的發展,最早的一台電子合成器是單音樂器(Monophonic),意即一次只能發出一個音,所以在早期,電子合成器是在樂團當作陪襯的角色,並沒有作用。但籍著電子鼓的發展及編曲機(Sequencers)和同步技術(Synchonization)的發達,更甚多音的合成器(Polyphonic)快速發展,使得連接這些器材一同演奏變成一個難題。

直到1981年秋天,Dave Smith與另一位工程師Chet Wood對於整個的電子樂器工業提出一個完成的企劃書,就是第一個所有電子樂器可以相互溝通的介面,那時稱之為Universal Synthesizer Interface(USI)。這個介面不是屬於任何公司的,而是每一個製造商都可以把這個介面放近電子樂器中,使得溝通變為可能。經過這樣的努力,開始有許多很大的製造商投入生產,如:Roland、Korg、Yamaha、Kawai等。

到了1982年末,一切interface上的問題終於解決,也正式開啟了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terface)的時代來臨,一直發展至今。

MIDI技術已經在中國為廣大音樂工作者和音樂愛好者所接受,因為MIDI技術有多方面的應用。

首先在現代音樂製作上,MIDI的地位已不可取代,不論是影視音樂還是廣告音樂,MIDI部分事實上佔了主要地位,而真實樂器是表現旋律的載體。MIDI的優勢在於:易修改性,傳統樂器無法達到的聲效,優良的音質和寬動態。在有些情況下,錄音師寧要MIDI弦樂也不要一支弦樂隊,"因為他們老是出錯"。現在的電影配樂已圍繞著MIDI進行了,在適當的時候增加真實樂器以提高樂曲的"人"味。但你不能輕易地說:MIDI音樂很虛假,在你沒有聽到真正優秀的MIDI作品之前,你並沒有什麼太多的資格去評價它。

⑨ 如何進行音樂創作。

我也算是個搞音樂的,起碼能作曲、編曲,我就說一下自己的體會吧。

首先,學習一樣樂器是必要的。你學習樂器的過程就是你學習音樂,理解音樂的過程。從古到今沒有哪個音樂家不會樂器,通常都是會好幾樣。你會吉他和鋼琴,這很有優勢,因為這兩樣樂器都比較主流,又都可以獨奏,掌握它們對你的音樂創作一定很有幫助。我是學鋼琴的,我也推薦你深造鋼琴,因為鋼琴的右手旋律,左手和弦的基本演奏方式很利於你從和弦的角度理解音樂,復雜的各種伴奏風格也可以助你理解主旋律和伴奏的呼應。

你還提到了樂理知識,視唱練耳什麼的。對於基礎的樂理知識,從事音樂行業的人都要掌握一些,因為它是我們彼此交流的工具。不過我個人認為懂一些基礎的就夠了,不要在這些書本上花功夫。真正的音樂知識,是很難寫在書本上的。

對於聽音樂,我不想人雲亦雲地說一定要多聽。聽音樂對於創作的確十分重要,但我認為如果你喜歡音樂,平時正常聽就夠了。音樂不是聽的越多就吸收的越多。不要非去聽自己不喜歡的所謂好音樂。聽音樂應該是快樂的事情。可以嘗試用樂器比如鋼琴,把自己喜歡的旋律演奏一下。

上文提到了和弦。和弦這東西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通過掌握幾個常用的和弦組合,在它們的輔助下,你的曲子很容易寫好聽,它可以降低作曲對於一個初學者的難度。壞處是,你很容易被和弦限制住,而且光靠和弦是寫不出真正的好曲子的。不過還是建議你學一下和弦,你將來也許會被和弦限制,不過慢慢你就能跳出來,讓和弦為你所用。

對於作曲靠感覺這種說法,我不敢苟同。靈感只是學識的一種釋放形式,對於音樂來講,這學識指的就是平時你聽的,演奏的,接觸的音樂旋律,在你腦中積累沉澱,並加入你自己的理解後形成的產物。這點我感同身受。

以上的內容大概說的都是作曲。我認為作曲和編曲是相輔相成的,而其中作曲又是編曲的基礎。你初步掌握一些作曲能力之後,就可以嘗試分聲部,加伴奏成分,為編曲先打下些基礎。

練習樂器是要下苦功夫的,要堅持。但是對於聽音樂,創作音樂這些事情,還是以一個好心情來做吧,心情不好時不要勉強。

最後就是,千萬不要著急,不要有什麼負擔。要保持對音樂的熱愛,和對自己的信心。

我作曲有時也會不順利,編曲也經常遇到困難,有時感到很累,也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但我始終熱愛音樂。加油吧兄弟。

⑩ 作曲全過程

作曲過程:

1、和聲

只有有了和聲,音響才變得豐滿、協和、動聽。和聲學內容浩繁、規則很多,不易學好。但掌握和聲學基本常識得益最大,值得一試。調性和聲是創作調性音樂最主要的作曲技術理論。

2、復調

多段同時進行、相關但又有區別的聲部所組成,這些聲部各自獨立,但又和諧地統一為一個整體,彼此形成和聲關系,以對位法為主要創作技法。不同旋律的同時結合叫做對比復調,同一旋律隔開一定肘間的先後模仿稱為模仿復調。

運用復調手法,可以豐富音樂形象,加強音樂發展的氣勢和聲部的獨立性,造成前呼後應、此起彼落的效果。復調音樂的體裁:卡農、創意曲、賦格、經文歌、復調尚松、坎佐納等。

3、曲式

一部音樂作品,無論是長篇巨制,如交響曲、歌劇,還是短小的歌曲,都要在時間的延續中一點一點地鋪展,而不可能像欣賞一幅畫一樣,在瞬間就能大致把握整體結構。這種在時間上的延續,正是音樂藝術的一大特點,所以音樂被稱為"時間的藝術"。

而音樂在時間上的延續,無論長短,兩三分鍾或兩三小時,都必須有一個結構框架,有個章法,而不能是混沌一片。這種結構框架或者章法,就稱之為"曲式"。它不是預設的理論,而是在大量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思維範式。

4、配器

將未完成音樂的某部分(比如音樂的曲調、曲調與和弦進行的雛形、相對簡單的曲式與編配的音樂雛形等)進一步作曲將其創作完整的工作。

(10)音樂創造作擴展閱讀:

1、學習作曲需要先學習音樂相關的理論知識,比如樂理、和聲、復調、曲式調式等類容,學習這些它能夠幫助快速記譜,成功擺脫初學者認譜慢、基礎不扎實的障礙,為演唱、演奏奠定良好基礎。

2、它還有助於建立「音樂感覺」——准確的音高、節奏,對音樂速度、還有對和聲進行的搭建,正確理解和應用能力以及對音樂情緒的表達能力。音樂學習是一個需要堅持和付出的過程,這些相關的音樂理論就是學習道路上的基石。

3、通過學習樂器也能夠達到學習作曲的基礎要求,多聽音樂鍛煉感覺跟著哼唱最好是聽一些純音樂純鋼琴曲之類的,會更加的鍛煉和弦進行感。

閱讀全文

與音樂創造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