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恆河流域最早文明創造者
印度文明,古代印度人。
因為從有關資料看是印度河和恆河孕育了古印度。
印度河內文明在公元前容2500年左右出現。由於這個文明最先發源於印度河流域,後來才漸漸擴散到恆河流域,所以這里以印度河文明命名早期古印度文明。
B. 四大文明古國的建立者分別是誰
古埃及:美尼斯
古巴比倫:阿摩利人阿姆納努姆的部落首領蘇姆阿布姆
古中國:禹
古印度:摩訶帕德摩•難陀
C. 巴基斯坦作為古印度文明的發源地,有種姓制度嗎
巴基斯坦沒有種姓制度,這點可以確定。
眾所周知,之所以印巴分治,是因為印度以印度教徒為主體,而巴基斯坦以伊斯蘭教徒為主體。
吊詭的是,古代印度的根基其實全在今天的巴基斯坦,所謂的印度河,是巴基斯坦的母親河,但更是古印度文明的發源地。
「凡是本教教徒地位皆平等「,這樣的教義宣傳,與受盡歧視的印度教教義相比,自然就吸引了大批低種姓的印度教徒改信伊斯蘭教,而且伊斯蘭教的教徒互助理論使得印度的伊斯蘭教徒急劇增加。
兩種不同的宗教文化導致兩者之間的沖突反復不斷,釀成了無數流血沖突。現印度總理穆迪還曾經因為支持旁遮普邦的印度教徒對伊斯蘭教徒的攻擊而受到美國制裁,直到穆迪上台,這種制裁才取消,否則穆迪都去不了聯合國大會!
所以,巴基斯坦這個古印度文明發源地的國度之所以從印度教文化變成伊斯蘭教大國,其變化的根源本就是要對抗印度教的種姓文化,巴基斯坦又怎麼會有種姓制度呢?
不過種姓制度畢竟延綿了數千年,很多東西在巴基斯坦還是留下了痕跡。不過總體還是好多了。
D. 今天印度的賤民是古印度文明創造者的後代嗎
印度的賤民主要是由印度的種姓制度決定的。在種姓制度下,古代印內度人被分為四個容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婆羅門是祭司貴族。它主要掌握神權,占卜禍福,壟斷文化和報道農時季節,在社會中地位是最高的。 剎帝利是雅利安人的軍事貴族,包括國王以下的各級官吏,掌握國家的除神權之外的一切權力。 吠舍是古代印度社會中的普通勞動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階層,包括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他們必須向國家繳納賦稅。 首陀羅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實際上處於奴隸的地位,首陀羅又分為可接觸和不可接觸兩類,其中,不可接觸者就是賤民。
在公元前1000多年時,雅利安人開始進入印度,經過幾個世紀的武力擴張,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整個北印度,征服後,他們給予一部分種姓的人高的權力,形成了波羅門和剎帝利的權威,種姓制度就是在那段時間里建立起來,因此,可以說,今天印度的賤民,也是當初古印度文明創造者的後代。
E. 誰創造了古印度文明
當印度河流域文明被發現的消息傳遍世界時,各地的學者就開始探索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是誰創造了這一高度發達的文明?
在哈拉巴和摩亨佐-達羅遺址中,人們發現了來自兩河流域的物品。而在這之前,在兩河流域的巴比倫西亞也發現了不是當地出產的印章和陶器、石珠,當時人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從哪裡來的。現在,出土文物把南亞和西亞兩個相隔千里的文明聯系在一起。
麥克唐奈爾認為,從時間上看,蘇美爾文明比印度河流域文明要早l000年,而且蘇美爾文明曾經有過向其他地區擴張的歷史,因此他斷言,印度河流域文明是從兩河流域傳入的,創始人是蘇美爾人。有些語言學家也通過對文字元號的研究,認定兩地的文字屬同一個語系,從而更加強了蘇美爾人創造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權威性。
甚至還有人把這一文明的傳播始末也勾勒出來:在約公元前3000年左右,處於兩河流域南端的蘇美爾人已創造了高度發展的農業文明,那些富有的人們用粘土做成刻有自己家庭地位和身份標記的印章,蓋在屬於自己私有的糧、油、酒等的貯存容器上,奴隸出現並大量增加,城邦國家產生了。出於對財富和人口土地的需要,蘇美爾人開始向東方擴張,其中有一部分人從海路或陸路來到印度河流域,把這塊肥沃的土地變為殖民地,而當地人則成為他們的奴隸。蘇美爾人也把自己的文明傳播到這里,以後漸漸改變了原有的特色,成為與兩河流域文明有聯系又有差別的文明。
這種說法似乎很有說服力,但才提出就遭到許多人的批評。美國探險家赫爾調侃地說,為什麼要說文明是從蘇美爾傳到印度河的,難道就不存在完全相反的可能嗎?即印度河流域文明是兩河流域文明之母,蘇美爾文明是印度人創造的。
20世紀30年代以後,在兩河流域更多的地方出土了印度河流域印章和其他物品,而且對楔形文字的釋讀也使人們明白在這兩個地區長期存在著商業往來。在兩地都發現了有明顯差異的來自對方的物品,這只能說明它們是兩個各自獨立的文明體系。
幾乎就在上述觀點提出的同時,有幾位英國考古學家提出是雅利安人創造了這一文明的看法。塞蘭頓和G罕特認為,印度河流域出土的印章文字和後來的吠陀梵文文字有直接的承襲關系,從而創造吠陀文明的雅利安人也就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創造者。
但是當學者試圖用釋讀梵文的方法來釋讀印章文字時,卻徹底失敗了。通過碳14等科學手段對出土器物的測定年代也表明早在雅利安人進入次大陸之前近千年,印度河流域文明就已衰落了,雅利安人不可能是這一文明的創造者。另外,雅利安人的生活方式與印度河流域居民也存在著很多差異。雅利安人是游牧民族,馬在其社會生活中十分重要,吠陀文獻中多次提到馬。可是在印度河流域出土的印章上幾乎看不到馬的蹤跡。雅利安人不吃魚,而印度河流域居民則很喜歡吃魚,捕魚釣魚是他們重要的生產活動。印度河流域居民修築大浴池淋浴,進行宗教活動,這與雅利安人的風俗習慣毫無共同之處。
與上面兩種觀點截然不同的是,許多學者認為印度河流域文明是土生土長的,其創造者當然就應該是當地的土著居民,但這又出現了一個問題,誰是印度的土著居民?
一些英國的和印度的學者認為,達羅毗荼人可能就是印度河流域最早的原始居民,他們皮膚顏色較深,鼻子扁平,說著達羅毗荼方言。嚴格地說,他們的最早家園也不是印度河流域,但他們很早就定居在這里,創造了從新石器時代向銅器青銅器時代過渡的文明。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特別是對文字的釋讀,也提供了眾多的證據來支持這種觀點。
然而問題並沒有真正解決,當最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參與到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中來時,更新的觀點又出現了。
在摩亨佐-達羅的遺址中先後發掘出十多具古人遺骸,科學家在對這些骨骸進行分析後發現,他們並不屬於單一的種族,而是包括原始澳大利亞人種、地中海人種、蒙古人種等,因而有人提出,創造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並不是某一個單一種族,除了達羅毗荼人之外,原始澳大利亞人、蒙古人等也參與了這一文明的創造。隨著對這一時期文字的釋讀,學者們所提出的文明創造者的名單進一步擴大,又加上了布拉灰人、帕尼人、阿修羅人、烏拉提亞人、瓦黑卡人、那迦人等等。
這種眾說紛紜的狀況一直延續到今天。雖然人們更多地傾向於後兩種觀點,但即便在後邊的觀點中也依然存在著許多未知因素。看來關於誰創造了這一文明的問題還會長期探索和爭論下去,謎底真正能夠解開嗎?這本身也許就是一個謎。
F. 古印度文明主要是以下哪一民族創造的
印度的遠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發現的.由於它的遺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區發掘出來的,所以通常稱為「哈拉巴文化」;又由於這類遺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稱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哈拉巴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銅時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種城市文明.從已經發掘的城市遺址來看,城市的規劃和建築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如摩亨佐·達羅城,面積達260公頃,全城劃分為12個街區,有整齊寬闊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統,有的住宅精美寬敞,開始邁入文明的門檻.這一文明延續了幾百年之後逐漸衰落,於公元前18世紀滅亡.哈拉巴文化衰落後,由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創立了更為持久的文明.雅利安人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現在印度西北部,逐漸向南擴張.到了公元前6世紀初,相傳在印度形成了16個國家.經過長時期的兼並戰爭,公元前4世紀,在南部的恆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為中心的統一國家.
在這一時期,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遭到波斯帝國的入侵.波斯人統治印度河流域近兩個世紀之久,直到公元前4世紀後期才一度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所征服.旃陀羅笈多領導了反馬其頓起義,在驅逐了侵略者後統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摩揭陀國的難陀王朝,從而建立起古代印度最為強盛的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時代發展到全盛時期.他經過多年征戰,使王朝版圖擴展到除印度半島最南端以外的整個南亞次大陸,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這個龐大的帝國是依靠軍事征服建立起來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後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後一個國王被推翻.此後,印度半島再也沒有統一過.
古代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對人類文明作出了獨創性的貢獻.在文學方面,創作了不朽的史詩《摩訶婆國多》和《羅摩衍那》.在哲學方面,創立了「因明學」,相當於今天的邏輯學.在自然科學方面,最傑出的貢獻是發明了目前世界通用的計數法,創造了包括「0」在內的10個數字元號.所謂阿拉伯數字實際上起源於印度,只是通過阿拉伯人傳播到西方而已.公元前6世紀,在古代印度還產生了佛教,後來先後傳入中國、朝鮮、日本.
G. 蘇美爾、古埃及、古印度文明中的人種斷定為什麼這么難
樓主,我覺得可能是你的理解方面有一點偏差,或者是我沒聽明白。
1.「為什麼他們的文明就發現不了古人類的遺骨呢?西方人對發現的實物、遺跡進行公布,反而把古人類的遺骨收藏起來不發表研究成果。」
解答:樓主大錯特錯,考古學中研究古代人類的遺骨等生物樣本是不亞於甚至是更重要的考古研究部分,古人類的DNA和體貌特徵對研究當今的民族構成和劃分有不可或缺的意義。你說的展出的都是文物什麼的,我只能說,樓主想的太簡單了吧,比如您去博物館一定是看陶器、青銅器的文物而不是死人的骨頭吧?遺骸之類的生物樣本多保存在研究機構中。
2.「古印度的小黑人證明是白種人,但是不是古印度的創造者沒有斷定,這個還可以理解畢竟斷代的時間太長了,在加上現代印度對古老文明發現的越多就越證明「後古印度文明」的二流。」
解答:(這一段,樓主思維可能有點混亂...)首先我沒弄明白你在到底將什麼。看這邏輯的樣子我先給樓主科普一下吧:古印度文明是指在公元前2500-前1500年,位於恆河平原地區的達羅毗荼人創造了哈拉巴文化。印度的遠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發現的。由於它的遺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區發掘出來的,所以 通常稱為「哈拉巴文化」;又由於這類遺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稱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我說的古印度文明可以簡單劃分為三個時期:
(1)古代早期(公元前2500~公元40)
(2)公元前2500~前1500 印度河文明
(3)公元前2500~前1500 雅利安人入侵
也就是說,古印度文明(即達羅毗荼人創造的文明)一直延續到雅利安人入侵恆河平原之前,那個時期印度教還沒有成型,雅利安人建立的印度已經是後來的印度文明。在這兩者之間,有一段長達百年的無歷史記錄時期,也就是古印度文明消亡時期,這一點現在考古還沒有解釋清楚。但是可以說說,達羅毗荼人已經證明開創出了古印度文明,而他們不是黑人是黃人。後來入侵次大陸的雅利安人才是白種人。他們開創的佛陀時期和後來的孔雀王朝已經可以和之前的古印度文明有明顯的斷代劃分。
3.「古蘇美爾人是不是遺骨一發現就被燒掉啊?」
解答:完全不知道該說什麼,什麼意思?穆斯林破壞掉他們的神像、隨葬品什麼的是有可能的,但燒到屍骨從來沒聽說過。順便說一下蘇美爾人是很特殊的葬儀,比如最早的罐葬等等,反正不是火葬。
4.「古埃及的木乃伊那麼多就提取不了DNA嗎、人骨就檢測不了嗎?」
解答:樓主再錯。不從木乃伊中提取他們的DNA,怎麼判定這些木乃伊到底哪個是誰的?DNA提取技術是研究古埃及木乃伊和人種的最主要的方式,舉個例子,比如圖坦卡蒙家庭譜系的斷定、木乃伊身份判定和斷代等等。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怎麼叫檢測不了?!
5.「怎麼就沒有一個確切的斷定人種的論斷呢?」
你說了這么多,可能就是問這個問題的?簡單的告訴樓主,判定人種這種事,不只是依靠提取DNA的,因為人種的判定是很復雜的需要現存民族和遷移的判定等等。判定人種,最主要的比如古埃及人,判定他們的來源和歸屬就需要研究出現尼羅河文明之前史前古人類的頭蓋骨,看他們和古埃及人的相似性,分析史前人類的活動范圍和遷移方向,以得到確定的來源。還要研究古埃及人的DNA(你說的從木乃伊身上提取之類),已經埃及附近其他種族的DNA做比對,看親緣性和相似性,以判定是否受通婚等因素影響種族變化;還需要研究古埃及人的藝術作品,看他們的壁畫和雕塑中的古埃及人有哪些特性,另外還需要研究他們的消亡的原因、去向等等等等一系列很復雜的過程才能得出結論。這不是一朝一夕或是僅僅研究DNA所能得到的。這還影響到了現代的人種構成比如如今的喬治亞人就明顯帶有赫梯人的相貌特徵等等。
望採納,不會的請追問!
H. 古印度文明是哪個人種創造的
在四大文明中,古印度不是最古老的,但它的神秘程度可以堪稱世界之最。它的突然消失,使得人們至今不能完全了解這個謎一般的國度!當印度河流域文明被發現的消息傳遍世界時,各地的學者就開始探索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是誰創造了這一高度發達的文明。
在哈拉巴和摩亨佐-達羅遺址中,人們發現了來自兩河流域的物品。而在這之前,在兩河流域的巴比倫西亞也發現了不是當地出產的印章和陶器、石珠,當時人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從哪裡來的。現在,出土文物把南亞和西亞兩個相隔千里的文明聯系在一起。
麥克唐奈爾認為,從時間上看,蘇美爾文明比印度河流域文明要早l000年,而且蘇美爾文明曾經有過向其他地區擴張的歷史,因此他斷言,印度河流域文明是從兩河流域傳入的,創始人是蘇美爾人。有些語言學家也通過對文字元號的研究,認定兩地的文字屬同一個語系,從而更加強了蘇美爾人創造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權威性。
幾乎就在上述觀點提出的同時,有幾位英國考古學家提出是雅利安人創造了這一文明的看法。塞·蘭頓和G·罕特認為,印度河流域出土的印章文字和後來的吠陀梵文文字有直接的承襲關系,從而創造吠陀文明的雅利安人也就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創造者。
這種眾說紛紜的狀況一直延續到今天。雖然人們更多地傾向於後兩種觀點,但即便在後邊的觀點中也依然存在著許多未知因素。看來關於誰創造了這一文明的問題還會長期探索和爭論下去,謎底真正能夠解開嗎。這本身也許就是一個謎。
I. 古印度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下列關於古印度文明的說法正確的是
選B
A應該是不一致
C應該是恆河
J. 瑪雅文明的創造者是誰
美洲文明的搖籃古代瑪雅人居住在中美洲地區,即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和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境內。在諸多的印第安部落中,尤以瑪雅人的社會發展水平最高, 堪稱世界古老文明部落之一,它是美洲文明的搖籃。
據地下資料表明,公元前2000 年左右,尤卡坦半島已經有了人類居住的遺跡。他們以漁獵和採集作為謀生手段,來創造和發展自己的歷史。公元前 1000 年左右,他們開始定居,這時,以種植玉蜀黍為主要作物品種的農業生產發展起來了。然而這種文化是否為瑪雅人所創造,至今仍無定論。公元初, 瑪雅人在尤卡坦半島南部建立了城市,此後的七八百年間,總共建立了100 多個城市。在城市的廣場上他們進行日用品和食品的交換。這時,瑪雅人已經進入了階級社會。
公元10 世紀以後,一支托爾提克人從墨西哥入侵瑪雅地區,在尤卡坦半島上建立起一些新的城邦。自此,瑪雅文化便出現了第2 次的繁榮興盛。
瑪雅人在美洲創造了高度的文化,其全盛時期當在4~10 世紀。此後瑪雅文化遭到了明顯的踐踏和摧殘,只有尤卡坦半島北部還得以保存和持續發展,直到15 世紀歐洲殖民者入侵這一地區,瑪雅文化的獨立發展才被打斷。
神奇的瑪雅文化遺址 瑪雅文化的重要遺址有位於墨西哥中部高原的特奧提華城、尤卡坦半島南端烏蘇烏辛塔河流域的科班城和尤卡坦半島北部的烏斯馬爾城。它們分別屬於古典時期、早期和晚期的奴隸制城邦遺址。
通過考古探測,我們知道這些城市的規模宏大,有的城市長寬均達數公里。城內聳立著許多金碧輝煌的神廟和宮殿。在建築物的牆壁、柱子、梯階和石碑上有精美的雕刻,有的地方還發現了栩栩動人的壁畫,描繪了慶祝遊行、呈獻貢賦、押送戰俘、爭奪格鬥等場面,表現了瑪雅人高度的藝術成就。
除此以外,多層次的金字塔台廟建築,光怪神奇,令人贊嘆。如烏斯馬爾城的幾座多層次金字塔,反映了瑪雅人對地球的原始觀念。他們將地球上部分成若干層,每層有13 個世界;地球下部也是如此,每層有9 個世界。各層分別由「界神」掌管。
瑪雅人信仰太陽神、月神、蛇神、風神、雨神、地神和農神,尤以崇拜玉米神為最。他們用占卜勾通人與神的聯系。瑪雅人祭神的規模很大,祭品除牲畜、飛禽、瓜果外還一度盛行人祭。
公元前後,瑪雅人便有了象形文字,包括許多象形符號和音標、音節符號,它們一般用小毛筆書寫在無花果樹皮上。科班城建築群中著名的「象形文字梯道」,是瑪雅人特有的具有紀念意義的建築物。然而,遺留到今天的瑪雅文字,多是鐫刻在石碑、陶器、骨器上的銘文,而且迄今無法辨認。
是誰創造了瑪雅文化 瑪雅人創造的太陽歷法,規定每年為365.2420 天,而現在天文學家的准確計算是365.2422 天,一年的誤差不過是0.0002 天,這種精確度恐怕很難用巧合來解釋。
此外,令人更加迷惑不解的是,在宏都拉斯一座神廟的壁畫中,人們發現畫面中有瑪雅人乘坐一種類似今天火箭的飛行工具邀游太空的形象。人們相信,藝術的誇張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上的。那麼,我們是不是就可以據此斷定,瑪雅人已早於我們幾千年提前進入了太空時代呢?如前所述, 瑪雅人具有超時代的天文科學知識,他們創造的太陽歷比格列高利歷更准確,更貼近回歸年長度。從現有的文字手稿中,人們還知道有瑪雅人預測數十萬年間日食、月食的表格和標明流星隕石墜落的時間表。這些事實表明, 瑪雅人的智慧,已超越了人類文明發展的特定歷史時代。
據此,有的學者提出,是外星人創造了瑪雅文化,瑪雅人的祖先原本就是進入地的外星人。另一些學者則從瑪雅文化與亞洲古代文化的歷史淵源, 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通過兩種文化的對比研究,發現它們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
人類學家發現,印第安人的膚色和體形與亞洲蒙古利亞人種相似,因而一般認為他們屬蒙古人種。
有人考證,古印度著名史詩《摩訶婆羅多》曾有過「地球另一隅的人」 的記載,這些人可能就是進入美洲的亞洲人。這些人進入美洲後,在墨西哥、瓜地馬拉、秘魯、宏都拉斯經過長期的發展,雖然逐漸形成了與印度各自不同的文化體系,但是,他們卻有著大致相同的神祇和信仰,如對日神、月神、蛇神、風神、雨神、海神、地神的信仰等即是有力的佐證。印度古代的大佛塔「窣睹坡」與墨西哥等地的大型金字塔台廟形象十分相似,這也是很難用巧合來加以解釋的。
基於上述理由,有人便提出亞洲人是瑪雅文化的創造者之一。
由於美洲沒有發現遠古人類生活的遺跡,美洲人種究競來自何方的問題,多少年來,學者們一直眾說紛紜。近年來一般認為,印第安人是從亞洲東北部移居美洲的,屬於蒙古人種的一支。也有人認為,有一部分印第安人屬澳人利亞一美拉尼亞人種,是與蒙古人種的一支同日寸或更早移入美洲的澳洲人。
據測定,他們移居美洲的時間約在四五萬年以前。其遷移動機或者由於追蹤野獸、或者因為氣候突變。為了生存,他們從亞洲出發。向著太陽升起的方向前進,越過白令地峽(最近一次冰河時期,當時的白令海峽比今天約低100 米)抵達美洲大陸。後來海面升高,地峽變成海峽,遷移的人便踏著海峽的堅冰,或是沿海邊航行進入美洲。不過,這種移民,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歷史漸進過程,決不是一次兩次的挺進行動所能完成的。
上述種種觀點,孰是孰非,還有待於學者們的進一步研究,輕率的結論只能是科學探索領域的最大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