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普洱茶原創始人是誰
從合種歷史資料和調查結果證明普洱茶創始人應該是雲南的少數民族,在雲南西盟佤族自治縣已發現野生茶樹群落約28500畝。佤族人認為阿佤祖先在洪水泛濫的遠古時期一齊來到西盟山,那時大地被洪水淹沒,是「緬」(茶)救活了阿佤祖先的命,所以茶葉是阿佤人心中最聖潔的靈魂,阿佤人用茶祭「司崗里」祖先,用茶祭太陽神、月亮神,因此在中緬邊界一帶,佤族、布朗族有「臘人」(即茶人)之稱。
雲南的基諾族、德昂族、哈尼族和傣族也是中國最早種茶、用茶,並用茶祭祀的民族,他們同布朗族、佤族等民族共同創造了普洱茶。他們把茶當做一種高潔典雅的物品,認為茶是萬物之首,無處不在,無所不用,茶意極其深邃,茶蘊藏於許多民族的人文背景中,他們世代相傳,與茶相依為伴。
『貳』 最早發現普洱茶的人人誰
兒童不宜喝濃茶。 因為茶葉濃度大時,茶多酚的含量太多,易與食物中的鐵發生作用,不利於鐵的吸收,易引起兒童的缺鐵性貧血。兒童可以適量喝一些淡茶(為成人喝的茶濃度的三分之一)。對於學齡前兒童可以喝一些粗茶,因粗茶中茶多酚含量較低。 註:普洱茶可以減肥尤其是熟茶,熟茶有降脂,降壓,防治動脈硬化,預防便秘,利尿,養胃,養顏,減肥等功效!本文又煙雨女人網回答
『叄』 普洱茶餅的形成歷史由來是什麼
在古代,人們為了茶葉更好地運輸,就想出了把茶葉壓成茶餅的方法,壓成茶餅後的茶葉,可以節約運輸成本,而且還不佔地方,並且還可以儲存很久。不像運送散茶是那麼容易讓茶葉更容易發霉,而且運輸散茶的成本非常高,壓成茶餅後的茶葉,用馬匹可以馱的多一點,並且不用擔心茶葉被壓碎。
普洱茶雖然很好喝,但我們在購買的時候也要注意鑒別普洱茶的品質,以免買到一些品質特別差的普洱茶,那樣的普洱茶口感並不好。在購買普洱茶的時候,我們要注意整個茶餅是否緊實,顏色是否特別的鮮亮,看著很有光澤,品質特別差的普洱茶,茶餅都是松垮垮的,顏色也非常的差,根本沒有光澤,有的還甚至有點發霉,二者在口感上也有區別,品質好的普洱茶口感醇厚,品質差的普洱茶味道發苦。
『肆』 普洱茶碎銀子是從什麼時候才被人們發現的並且開始喝的
所謂的「碎銀子」也叫「老茶頭」,是熟茶發酵過程中形成的膠質粘結,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生產熟茶技術發明以後,就一直存在。
在熟茶發酵工藝的使用中,由於溫度較高。相對鮮嫩的茶葉會析出自身的果膠,在不斷地翻堆過程中沉澱凝聚,最終形成無法解塊的凝固體。在發酵技術不夠成熟的年代,從鮮葉到成茶沒有足夠的滅菌衛生措施,這些凝固體大多被灰塵包裹,同時粘有枯枝等雜物,是當時的熟茶副產物。盡管茶頭與熟茶是一起出現的,但並沒有人把眼光投向在渥堆底部的它,因此它也沒有進入大眾的視野。
公認的第一件商品是2005年大益出品的「老茶頭」,這方面網上有很多資料。
『伍』 最早熟普洱是從哪個朝代開始有的
呵呵,沒你想像的那麼遙遠,熟茶是1975年前後才發明的工藝,直到上世紀九十年版代中期,工藝還只局限權在勐海、昆明這兩個國營茶廠,後來隨著國企倒閉職工下海,才流出的。
再多說兩句,大葉種茶雖然很早就有了,雲南少數民族把岩冷或者諸葛亮當作茶的祖師爺,三國時代距現在2000年。但普洱工藝確是清朝才形成的,但這是生茶,清代形成了六大茶山、馬幫、七子餅、「夏飲龍井,冬喝普洱」。
『陸』 普洱茶的發明者
你好!
普洱茶的歷史很悠久。剛開始的普洱茶是從野生普洱茶樹上採摘的。
普洱茶「渥堆」技術是1973年昆明茶場的專家技術員~集體的智慧結晶~
如有疑問,請追問。
『柒』 普洱茶「渥堆」技術的發明人是誰
1973年昆明茶場的專家技術員~集體的智慧結晶~
『捌』 普洱茶的歷史來源
1、歷史來源
普洱茶產於雲南西雙版納等地,因自古以來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縣城又作普洱哈尼族自治縣,隸屬思茅地區,位於雲南省南部,距昆明373公里,原稱寧洱縣。
「普洱」為哈尼語,「普」為寨,「洱」為水灣,意為「水灣寨」,帶有親切的「家園」的含義。
普洱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距今已達2000年之久。民間有「武候遺種」(武候是指三國時期的丞相諸葛亮)的說法,故普洱茶的種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
唐朝時普洱名為步日,屬銀生節度(今思茅和西雙版納一帶),銀生茶是為普洱茶的前身,元朝時稱之為普茶,明萬曆年才定名為普洱茶,極盛時期是在清朝,《普洱府志》記載:「普洱所屬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十餘萬人」,可知當時盛況。
思茅與西雙版納一帶為其主要原料生產地,普洱與思茅成為加工和集散中心,明朝時期以普洱為中心向外輻射六條茶馬古道,將普洱茶行銷至中國本土、西藏、越南、緬甸、泰國等地,並轉運到港澳、東南亞,甚至歐洲。
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以後,法國、英國先後在思茅設立海關,增加了普洱茶的出口遠銷,普洱茶馬古道隨興旺。
現今還有思茅卡房高酒房茶馬古道,1.5米寬,斷續數公里:有思茅三冢村外茶馬古道、那柯里茶馬古道,斷續30公里;普洱茶庵塘茶馬古道,殘存12.5公里,石上馬蹄印,記錄下了當年運茶馬幫的歷史。
2、普洱茶主要產地:普洱茶主要產於雲南省的西雙版納、臨滄、普洱等地區。
3、普洱茶流行原因:普洱茶講究沖泡技巧和品飲藝術,其飲用方法豐富,既可清飲,也可混飲。普洱茶茶湯橙黃濃厚,香氣高銳持久,香型獨特,滋味濃醇,經久耐泡。
(8)熟茶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普洱茶原料等級
茶葉採摘時,葉和芽同時采,一般從茶樹枝條的尖往下採摘到第三葉:一葉一芽的采一芽、二葉一芽的采一葉一芽、三葉一芽的采二葉一芽。
普洱的等級劃分,只有在鮮葉時有明確的用芽葉的含量來進行不同等級的分級標准,在曬青茶(生散茶),熟散茶的等級劃分時,用芽葉的含量這個維度已經不能成為嚴謹的分級標准了。
特級:一芽一葉佔70%以上,一芽二葉佔30%以下;
一級:一芽二葉佔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葉佔30%以下;
二級:一芽二葉、三葉佔6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葉佔40%以下;
三級:一芽二葉三葉佔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葉佔50%以下;
四級:一芽三葉、四葉佔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葉佔30%以下;
五級:一芽三葉、四葉佔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葉佔5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