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明末清初有哪些逆天的科學發明
確實,明末清初(17世紀中葉),東西方都涌現了大量的發明創造。區別在於,西方的創造發明多數都流傳下來,並逐漸改造優化;而東方的發明創造,只是小范圍短時間流行,更多的卻失傳了。
這是戚家軍裝備使用,為了在多山南方使用,隨時隨地射擊,因此設了一個支架,像是猛虎蹲坐的樣子,其聲“猛若虎”故得名。即使是在沙灘、礁石區、樹林、山坡上也能使用,而且重量輕,強壯的士卒2人即刻抬著走。
發射彈葯上不挑剔,鉛彈可以用,石子也可以用,裝填量在幾十上百個左右。尾部用重物壓住,,發射時鉛丸石子齊射,聲震如雷,射擊面呈扇形,范圍極廣,可達數百米。(用現代的眼光看來,這是野戰火炮的雛形,發射的還是針對軟體目標的榴霰彈)
B. 講真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都有哪些
越王勾踐劍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此劍歷時千載而不銹,且具備金屬記憶功能。而且表面這紋飾設計,我覺得LV應該給版權費的。
C. 中國古代的時候,人民發明了哪些奇技淫巧的東西
王莽的游標卡尺,如此精密的測量儀器,在2000多年前竟然就有了,真是讓人匪夷所思。如果當時「位面之子」劉秀沒有推翻王莽的話,今天的歷史軌跡又會是什麼樣的呢?
長信宮燈設計十分巧妙,宮女一手執燈,另一手袖似在擋風,實為虹管,用以吸收油煙,既防止了空氣污染,又有審美價值。此宮燈因曾放置於竇太後(劉勝祖母)的長信宮內而得名,現藏河北省博物館。它的奇技淫巧之處在於巧妙的利用了虹吸原理,使藝術與實用完美的得到了統一。
D. 歷史上的那些逆天發明除了王莽的游標卡尺以外,還有什麼
談到中國人的發明創造,幾乎所有人都會隨口說出造紙術、印刷術、火葯和指南針這四大發明,實際上,中國人的重大發明遠遠不止於此,下面我就隨便看一些看上去很「超前」的發明。
1、遼代骨質牙刷,有么有被驚到?原來我們可愛的古代人也是如此的講究衛生呢?
8、象牙套球,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里外共17層 ,每層都能轉,這還是可探的,之所以沒有繼續下去是因為怕探壞了。。。
9、戰國水晶杯,杭州出土,杯麵經過拋光處理,光滑透明,無紋飾,內有海綿狀自然結晶。是不是感覺像是現代的杯子穿越了一樣,很漂亮吧!
10、三國時期的飯盒。最最驚人的是三國時期的一款「飯盒」,叫「越窯青瓷方格盒」,跟現在食堂用的快餐托盤簡直就是一模一樣!三國時的小白領就知道用飯盒帶飯了。 之所以確定它是一般的飯盒,是因為同樣形制的餐盤還有『禮盒』!!!朱然墓出土過一件這種餐盒、不同的是朱然墓的是精美絕倫的漆器、每一格都畫有一個聖獸。
E. 毀三觀,中國古代有哪些逆天的發明
http://tieba..com/p/3314645130
帖子里有:
古代高爾夫——捶丸
這是明宣宗行樂圖。圖中拿根小棍瞄準地上一枚彈子者為明宣宗。你猜他在幹啥?
打高爾夫。真的,這項運動古代叫捶丸,拿小棍捶石球之意也。最早起源於宋代,元代時期大受上流社會歡迎,在明代成為流行運動。是一種無論男女,老少咸宜的休閑娛樂方式。......
F. 中國古代有哪些逆天的發明
實際上,中國古代的很多發明比我們想像的神奇很多。無線滑鼠、水晶杯、LV、冰箱、飯盒……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古人做不到。
G. 明末清初時期,中國有哪些逆天的科學發明
官方的科研成果,無論明末還是清初,其實都是各種燦爛,明末時候的中國第一架天文望遠鏡,當時就是領先世界的水平。改裝版的明清紅衣大炮,不但性能世界領先,獨特的鋼管冷卻技術,美國人甚至一直到十九世紀才掌握,還有康熙年間火器大師戴梓的連珠火銃,更是機關槍的前身。這些早就漂亮證明:中國人搞科學不差!
但這幾樣,說起來還都是官方研發成果,至於明清年間的民間成果,卻更有逆天神作。首先一樣,就是自行車!
明末清初版「自行車」的人物,就是清代揚州籍的機械發明家:黃履庄!這位生活在揚州地區的寒門青年,偏偏對當時傳入的西方數學等學問興趣濃厚,二十八歲之前,滿身的創意就層出不窮。二十齣頭的時候,就製成了古代版的溫度計和濕度計。後來還開發出了利用反光原理發光的探照燈。仿製當時中國人嘆為觀止的西方鍾表,更是相當輕松。
但他一生里最惹眼的一樣發明,卻是「自動雙輪小車」,這種小車長三尺,上面還有輪軸,只要用手轉動,就能載人高速前進,要是壯漢來操作,一天可以行進八十里。是為明清版的自行車!
而比起地上跑的自行車來,比黃履庄略早一些,蘇州吳縣一位發明家徐正明,卻弄出了更逆天的成果:飛車,即明清版的直升飛機!
比起天生貧寒的黃履庄來,生活在明清易代年代的徐正明,卻是早早聲名在外,他一身手藝再蘇州地區十分有名。如果安於木匠工作,發家致富不成問題。但這位徐正明木匠,卻從年輕起就有個理想:一定要造一個能飛起來的飛車!
為了這個理想,前半輩子賺的盆滿缽滿的徐正明,後半輩子卻散盡家財,放著大好的木匠事業不做,一門心思研發飛車。歷經十八年的時光,付出了妻兒老小忍飢挨餓的代價,卻終於換來了驚人的場面:他做成了一個椅子狀帶踏板的飛車,兩邊更裝著「木翅」,以踏板驅動木翅轉動,這個飛車竟然艱難飛了起來,甚至還飛到了河對岸。流傳為當地大新聞。
H. 古人的逆天發明,感覺自己智商被碾壓,你看懂了嗎
西漢雁魚筒燈 西漢墓出土的雁魚筒燈,不僅設計精美,而且功能強大,即使用現代的眼光來看,也極具科學性。這種燈相當於無煙燈,燈裡面注入清水後,能將油燈產生的廢煙通過煙管注入清水中,然後在清水中溶解,非常有利於室內清潔。
I. 中國人到底有多牛 瞧這些逆天發明
來自武漢的下崗工人張五一自建潛艇,為了製造潛艇他投入了300萬人民幣。
一位來自吉林的農民伯伯孫吉發,在32年前的一場事故中失去了他的雙臂。他花了兩個月時間去指導兩個侄子幫他用金屬、塑料、橡膠等材料製造雙臂,現在他可以「穿」起手臂,搬起大磚頭開始建造自己的房子了。
民間發明家在自己的拖拉機上改裝上了12個大掃帚,這一設計使得該車可以在行駛的途中同時打掃街道。
30歲的維吾爾族小伙Abulajo是污水處理廠工人,他用了一年時間造出了這個300公斤重的巨型摩托車。據悉,Abulajon的這輛巨型摩托長4.3米、高2.4米,時速為40公里,共花費了大約8000元製造而成。
安徽農民陶相禮在租往的房子內通過采購自舊貨市場的金屬材料、電線製造出了一個「變形金剛」。陶相禮介紹稱,這個機器人是自己花費差不多一年時間、花費30萬元打造而成的。該機器人身高2.1米、重480公斤,手腳可以進行簡單的肢體動作,並能模擬人的發聲。
2003年9月3日在北京郊區,中國農民吳玉祿正坐在他設計的機器人「老吳」旁邊。吳玉祿只有小學文化程度,十幾年前,就開始痴迷於機器人設計,先後做了26個機器人。這些機器人還被邀請到上海參加了世博會。現如今老吳修成正果。成立了一個機器人研究所,培養年輕人做機器人了。
2010年6月6日,中國農民楊有德在武漢郊區自己的田地附近點燃了自製的大炮。他的大炮由一輛獨輪手推車、幾根管子和火箭發射器組裝而成。
一位31歲的退役老兵為他的兒子准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輛自製坦克。他在海軍服役期間負責飛機修理工作,退役後為了謀生成為了貨車司機。他6歲兒子摔壞的玩具坦克,讓他萌生了組裝一輛真正坦克的想法。
2012年12月12日,由中國發明家劉啟元發明的被命名為「諾亞方舟」的球形吊艙漂浮在河北香河河面上做實驗。他研發的「諾亞方舟」救生艙,分里外兩層,中間是防水防火棉,外層是纖維樹脂,宣稱能防水、防火、防寒、防輻射。內部有發動機,可儲存兩噸糧食和一噸飲用水, 約可坐14人。劉啟元表示靈感來自好萊烏電影《2012》,目前已建了七座救生艙,正在進行技術升級改造中,並希望將來能夠量產,用於實際救援。
還有好多呢。中國人真是太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