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色散發明家

色散發明家

發布時間:2021-08-02 05:38:50

① 三棱鏡是誰發明的目的是什麼

①發明者:英國物理學家牛頓。

②目的:使復色光在通過棱鏡時發生色散內。

③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容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網路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

② 最早通過實驗研究光的色散現象是哪位科學家

是牛頓。但需要對樓上一些東西存疑:牛頓是最早提出相關問題的人版,但三棱鏡不是他自製的!權而是「物色的」,這在他當年在發表的相關論文上如此說道,他說,他「物色到一塊三棱鏡,並在家中把房間遮黑,只留一點光源,讓光。。。。。。」而且,那篇論文也不是在皇家學會上首先發表的,而是在英國的科學雜志上先發表的。當然,這里的「物色」一詞,有待考據,因為,高中課本上如是說,而我查閱一些資料卻說是「自製」。

③ 鏡片色散的區別

色散在鏡片上最大的問題就是影響你的佩戴舒適度,色散的大小被稱為阿貝數,阿貝數越高,色散越小,兩者是成反比的,人眼的阿貝數是58.6,因此鏡片的阿貝數越接近於這個值,鏡片會越舒服,目前只有1.50折射率鏡片的阿貝數可以接近這個效果,最早由德國的物理學家恩斯特卡爾阿貝發現,也就用他的名字命名了

下面是幾幅不同阿貝數的圖

阿貝數越低,事物周邊的彩虹現象會越明顯,你從這里能直觀的看到阿貝數對視覺的影響,也是鏡片需要一定適應期的原因之一。如果你從鏡片的中心往外看,色散不會表現的這么明顯,只有你斜著眼睛看東西時才會表現在鏡片的周邊視覺上,但是現實的應用中還是轉動眼球的情況要遠遠多於轉動頭部,所以阿貝數值才非常重要,這也是鏡片的一項重要指標,正規廠家生產的鏡片必須在包裝袋上標明鏡片的阿貝數

1.56折射率鏡片是很難超過40的阿貝數的,因為這個問題,很多高端的鏡片廠家,例如德國的羅敦司得直接將1.56折射率淘汰掉了


本人在眼鏡店做培訓工作,有任何問題可以留言咨詢

④ 愛因斯坦 牛頓 達爾文 阿基米德 霍金這些人發明了什麼

愛因斯坦發現了狹義相對性原理和(廣義相對論描述的)時空彎曲,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達爾文發現了物種進化,阿基米德似乎發現了杠桿原理,霍金似乎發現黑洞符合熱力學第二定律.

⑤ 牛頓發明過什麼

1)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並基於對三棱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版,發展出了權顏色理論。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並研究了音速。

2)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分享了發明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並為冪級數的研究做出了貢獻。 在經濟學上,牛頓提出金本位制度。

3)牛頓是一個物理學家而不是發明家,他的主要成就在對物理學和數學的發現上,並沒有發明過太出名的東西。

⑥ 科學家都發明了什麼

1685~1687年,在天文學家哈雷的鼓勵和贊助下,牛頓發表了著名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完成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發現——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對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1703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長.1727年3月27日,逝世於倫敦郊外的一個小村落里.
牛頓,
12歲他在格蘭撒姆的公立學校讀書時,就表現了對實驗和機械發明的興趣,自己動手製作了水鍾、風磨和日晷等.1661年,牛頓就讀於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成了一名優秀學生.1669年,年僅27歲,就擔任了劍橋的數學教授.1672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牛頓不僅對於力學,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大貢獻.在數學方面,他發現了二項式定理,創立了微積分學;在光學方面,進行了太陽光的色散實驗,證明了白光是由單色光復合而成的,研究了顏色的理論,還發明了反射望遠鏡.
牛頓一人在家中的果園中,無意間撞到園中的蘋果樹,這時一個蘋果正好砸在牛頓的頭上。,這時他又陷入一個問題:為什麼蘋果會落到地上,而不是飄上天空。最終牛頓提出一個最簡單的現象產生的舉世定律:萬有引力。

在長長的隊列里排隊等候時,他頭腦還滿是關於研究的事,叫到他的名字時他都沒反應。正好旁邊一熟人告訴他:「你的名字不是叫托馬斯•愛迪生嗎?」可他卻說:「我在哪聽到這個名字。哦!對了,這不是我的名字嗎?」
由於愛迪生對許多事情感興趣,他經常碰到危險。一次,他到儲麥子的房子里,不小心一頭栽到麥囤里,麥子埋住了腦袋,動也不能動了。他差一點死去,幸虧被人及時發現,抓住愛迪生的腳把他拉了出來。
起初,愛迪生發明的石蠟紙用於包裝上,後來他嘗試在上面刻出文字,在紙版下墊上白紙,再用墨水的滾輪從石蠟紙上滾一滾,白紙上出現清楚的字跡。之後又經過多次的改良試驗,1876年,愛迪生開始量產他發明的復印機,一下子,團體都採用這種蠟紙油印機
有一次,他要把牆上的一幅舊畫換下來,就搬來一架梯子爬上去。突然,從梯子上摔下來。摔到地上以後,他顧不得疼痛,馬上想到:人為什麼會筆直地掉下來呢?看來物體總是沿著阻力最小的線路運動的。愛因斯坦地走到桌邊,把自己的這個想法記了下來。這對他正在研究相對論有很大的啟發。
伽利略認為自己需要公開進行一次更有說服力的實證演示,讓眾人接受他的發現。據說,為了演示新發現,他站在著名的比薩斜塔頂上,從191英尺的高度同時扔下一個10磅的鉛球和一個1磅的鉛球。雖然無法確定他究竟是否在高塔上扔過鉛球,但自由落體定律終成事實。
湯川秀樹喜歡沉思,不好交際,但思想上勇於探索,敢於提出創見。他的預言,正如狄拉克正電子預言一樣,顯示了理論偽巨大威力。湯川理論推動了介子物理學的發展。他的成就促成了日本物理學的發展。。他領導的研究所成了生物物理學和宇宙學等新學科的中心。
全部是我自己整理的
從網上來的資料
自己刪除補充
我就是把這個交個老師的
採納我吧

⑦ 三棱鏡色散原理

色散棱鏡是光學棱鏡的一種,通常的橫截面形狀為幾何的三角形。它是最廣為人知的一種光學棱鏡,盡管不常見於實際生活中。色散棱鏡用於光的色散。

中文名
色散棱鏡

外文名
Dispersive prism

簡介
在光學中,色散棱鏡是光學棱鏡的一種,通常的橫截 面形狀為幾何的三角形,其他形狀色散棱鏡或是用於色散的棱鏡組也泛稱為色散棱鏡。其中三棱鏡是最廣為人知的一種光學棱鏡,盡管不常見於實際生活中。色散棱鏡用於將光色散,也就是分離組成復色光的單色光。根據不同波長的光在同種材料中折射角度不同,便將復色光分解成了單色光。

原理
材料的折射率隨入射光頻率的減小(或波長的增 大)而減小的性質,稱為「色散」。

色散可通過棱鏡或光柵等作為「色散系統」的儀器來實現。如一細束陽光可被棱鏡分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這是由於復色光中的各種色光的折射率不相同。當它們通過棱鏡時,傳播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離開棱鏡則便各自分散成了單色光。

分類
三棱鏡
三棱鏡是最常用的色散棱鏡,光線在射入棱鏡和射出棱鏡時兩次折射。

貝林-布洛卡棱鏡
貝林-布洛卡棱鏡(Pellin–Broca prism)是以發明者,法國的儀器制 造者貝林博士(Ph. Pellin)和物理光學教授布洛林(André Broca)的名字命名的。

棱鏡被塑造成有4個平面的方塊,各邊正確的角度依序為90°、75°、135°、和60°。光線由AB面入射,從BC面全反射,然後從AD面離開棱鏡。對特定波長的光,進入之後經過折射在射出時,可以正確的偏轉90°

阿貝棱鏡
阿貝棱鏡(Abbe prism)是以發明者德國物理學家恩斯特 ·阿貝(Ernst Abbe)命名的光學元件,是與貝林-布洛卡棱鏡相似的類型,有固定偏向角度的色散棱鏡。

棱鏡是三個角分別為30°-60°-90°的直角玻璃鏡塊,在使用時,光束由AB面進入,經折射後從BC面全反射向AC面, 在AC面折射後射出。這種棱鏡被設計成特定波長的光在離開棱鏡時會偏轉60°

⑧ 色散的發現者是誰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至1727年3月31日),是英國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自然哲學家。1643年1月4日生於英格蘭林肯郡格蘭瑟姆附近的沃爾索普村,1727年3月20日在倫敦病逝。

著名的光學科學家 在牛頓以前,墨子、培根、達·芬奇等人都研究過光學現象。反射定律是人們很早就認識的光學定律之一。近代科學興起的時候,伽利略靠望遠鏡發現了「新宇宙」,震驚了世界;荷蘭數學家斯涅爾首先發現了光的折射定律;笛卡爾提出了光的微粒說……

牛頓以及跟他差不多同時代的胡克、惠更斯等人,也像伽利略、笛卡爾等前輩一樣,用極大的興趣和熱情對光學進行研究。1666年,牛頓在家休假期間,得到了三棱鏡,他用來進行了著名的色散試驗。一束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後,分解成幾種顏色的光譜帶,牛頓再用一塊帶狹縫的擋板把其他顏色的光擋住,只讓一種顏色的光在通過第二個三棱鏡,結果出來的只是同樣顏色的光。這樣,他就發現了白光是由各種不同顏色的光組成的,這是第一大貢獻。

牛頓為了驗證這個發現,設法把幾種不同的單色光合成白光,並且計算出不同顏色光的折射率,精確地說明了色散現象。揭開了物質的顏色之謎,原來物質的色彩是不同顏色的光在物體上有不同的反射率和折射率造成的。公元1672年,牛頓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皇家學會哲學雜志》上,這是他第一次公開發表的論文。

許多人研究光學是為了改進折射望遠鏡。牛頓由於發現了白光的組成,認為折射望遠鏡透鏡的色散現象是無法消除的(後來有人用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玻璃組成的透鏡消除了色散現象),就設計和製造了反射望遠鏡。

牛頓不但擅長數學計算,而且能夠自己動手製造各種試驗設備並且作精細實驗。為了製造望遠鏡,他自己設計了研磨拋光機,實驗各種研磨材料。1668年,他製成了第一架反射望遠鏡樣機,這是第二大貢獻。1671年,牛頓把經過改進的反射望遠鏡獻給了皇家學會,牛頓名聲大震,並被選為皇家學會會員。反射望遠鏡的發明奠定了現代大型光學天文望遠鏡的基礎。

同時,牛頓還進行了大量的觀測實驗和數學計算,比如研究惠更斯發現的冰川石的異常折射現象,胡克發現的肥皂泡的色彩現象,「牛頓環」的光學現象等。

牛頓還提出了光的「微粒說」,認為光是由微粒形成的,並且走的是最快速的直線運動路徑。他的「微粒說」與後來惠更斯的「波動說」構成了關於光的兩大基本理論。此外,他還製作了牛頓色盤等多種光學儀器。知識點

三棱鏡

三棱鏡,由透明材料做成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光學儀器,也叫「棱鏡」,光學上用橫截面為三角形的透明體叫做三棱鏡,光密媒質的棱鏡放在光疏媒質中(通常在空氣中),入射到棱鏡側面的光線經棱鏡折射後向棱鏡底面偏折。

光從棱鏡的一個側面射入,從另一個側面射出,出射光線將向底面(第三個側面)偏折,偏折角的大小與棱鏡的折射率、棱鏡的頂角和入射角有關。

白光是由各種單色光組成的復色光;同一種介質對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所以,因為同一種介質對各種單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通過三棱鏡時,各單色光的偏折角不同。因此,白色光通過三棱鏡會將各單色光分開,形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即色散。望遠鏡的首創者——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雷(1564~1642年),1564年2月15日出生在義大利西海岸比薩城一個破落的貴族之家,他是偉大的義大利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

伽利略在帕多瓦大學工作期間,一個偶然的事件,使伽利略改變了研究方向。他從力學和物理學的研究轉向廣漠無垠的茫茫太空了。

那是1609年6月,伽利略聽到一個消息,說是荷蘭有個眼鏡商人利帕希在一次偶然的發現中,用一種鏡片看見了遠處肉眼看不見的東西。「這難道不正是我需要的千里眼嗎?」伽利略非常高興。不久,伽利略的一個學生從巴黎來信,進一步證實這個消息的准確性,信中說盡管不知道利帕希是怎樣做的,但是這個眼鏡商人肯定是製造了一個鏡管,用它可以使物體放大許多倍。

「鏡管!」伽利略把來信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急忙跑進他的實驗室。他找來紙和鵝管筆,開始畫出一張又一張透鏡成像的示意圖。伽利略由鏡管這個提示受到啟發,看來鏡管能夠放大物體的秘密在於選擇怎樣的透鏡,特別是凸透鏡和凹透鏡如何搭配。他找來有關透鏡的資料,不停地進行計算,忘記了暮色爬上窗戶,也忘記了曙光是怎樣射進房間。

整整一個通宵,伽利略終於明白,把凸透鏡和凹透鏡放在一個適當的距離,就像那個荷蘭人看見的那樣,遙遠的肉眼看不見的物體經過放大也能看清了。

伽利略非常高興。他顧不上休息,立即動手磨製鏡片,這是一項很費時間又需要細心的活兒。他一連幹了好幾天,磨製出一對對凸透鏡和凹透鏡,然後又製作了一個精巧的可以滑動的雙層金屬管。

伽利略小心翼翼地把一片大一點的凸透鏡安在管子的一端,另一端安上一片小一點的凹透鏡,然後把管子對著窗外。當他從凹透鏡的一端望去時,奇跡出現了,那遠處的教堂彷彿近在眼前,可以清晰地看見鍾樓上的十字架,甚至連一隻在十字架上落腳的鴿子也看得非常逼真。

伽利略製成望遠鏡的消息馬上傳開了。「我製成望遠鏡的消息傳到威尼斯」,在一封寫給妹夫的信里,伽利略寫道:「一星期之後,就命我把望遠鏡呈獻給議長和議員們觀看,他們感到非常驚奇。紳士和議員們,雖然年紀很大了,但都按次序登上威尼斯的最高鍾樓,眺望遠在港外的船隻,看得都很清楚;如果沒有我的望遠鏡,就是眺望兩個小時,也看不見。這儀器的效用可使50英里以外的物體,看起來就像在5英里以內那樣。」

後在1609年,伽利略又創制了天文望遠鏡,並用來觀測天體,他發現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並親手繪制了第一幅月面圖。1610年1月7日,伽利略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為哥白尼學說找到了確鑿的證據,標志著哥白尼學說開始走向勝利。藉助於望遠鏡,伽利略還先後發現了土星光環、太陽黑子、太陽的自轉、金星和水星的盈虧現象、月球的周日和周月以及銀河是由無數恆星組成等。這些發現開辟了天文學的新時代。 這是天文學研究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次革命,幾千年來天文學家單靠肉眼觀察日月星辰的時代結束了,代之而起的是光學望遠鏡。有了這種有力的武器,近代天文學的大門被打開了。

閱讀全文

與色散發明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