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早的無線電話是誰發明的啊
手提無線電話發明人葛洛斯逝世於亞利桑那州太陽城 發明手提無線電話、人稱無線通訊之父的葛洛斯(Al Gross)於十二月廿一日逝世於亞利桑那州的太陽城,享年八十二歲。 葛洛斯生於多倫多、長於克里夫蘭,他於一九五六年一項醫學會議上展示自行製作的呼叫器原型並未獲得回響,與會醫生說他們在打高爾夫球時不想被打擾。數十年後,行動電話及呼叫器廣獲使用,讓葛洛斯甚為欣慰。 他擁有克里夫蘭的凱斯應用科學院(Case School of Applied Science)電機工程學位,該所學校即為現在的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前身。 看好手提無線電話的潛力,美國軍方錄用葛洛斯進入策略服務局工作,此即中央情報局的先驅。在策略服務局工作期間,葛洛斯開發了地對空、使用電池的無線電,傳送距離最遠可達三十哩(五十公里)。此設備於二次大戰期間挽救無數人命而備受贊揚。 葛洛斯於戰後在克里夫蘭開設公民無線公司(Citizens Radio Corp.),生產雙向無線電供民間使用,生意之興隆使葛洛斯得以金錢無虞、自由自在地繼續發明之途。 一九四九年他設計出全球第一個無線呼叫器;接著於一九五一年開發出無線電話;一九五九年開始涉足航太領域,對飛彈上的數位計時裝置的開發有極大貢獻。 葛洛斯對一九四零年代後期的流行文化也貢獻良多,漫畫家古德(Chester Gould)在葛洛斯的工作室,看到內鍵呼叫器的手錶及無線麥克風,使古德靈機一動。在徵求葛洛斯同意他使用這些點子後,古德於一九四八年推出其大為風靡的漫畫巨著神探迪克崔西(Dick Tracy),主角迪克崔西就是在雙向手腕型無線電的幫助下打擊犯罪。 不過,葛洛斯的發明並未為其帶來巨額財富,其中有多點子已過了專利權追溯期。他一度對媒體表示,「我早生了三十五年」,「如果我對我的發明仍有專利權,比爾蓋茲也得靠邊站。」
㈡ 電話機是如何發明的
電話是現今社會最普及也最實用的一種通訊工具。發明電話的人版是英國的貝爾,那時他不到權30歲。
貝爾從小喜歡動腦,28歲時就開始擔任大學教授。他邊教學邊做一些研究試驗。在一次試驗中,他大膽提出設想:能通過電流傳送語言嗎?於是貝爾辭去了他大學教授職務,從而專心致力於電話試驗。經歷很多次失敗,最終獲得成功。
那是在1876年6月2日的晚上,貝爾及他的助手連接好裝置後,就各自關在相隔一定距離的兩間屋子裡,忽然助手昕到有人向他求救,其實是貝爾不小心把硫酸濺到了腳上,情急之中就對著話筒喊起來,這居然成了人類使用電話機傳送的第一句話。
㈢ 電話是誰發明的貝爾嗎無線電話和手機是誰發明的呢
是貝爾
葛洛斯(Al
Gross)發明手提無線電話、人稱無線通訊之父
手機的發明者是馬丁·庫帕
㈣ 無線電話產生是什麼時候
無線電話是20世紀的重大發明。無線電通信雖是1895年發明的,但無線電話卻是在20世紀初發明了真空三極體之後才出現的。1915年首次成功地實現了跨越大西洋的無線電話通信;1927年在美國和英國之間開通了商用無線電話。當時的越洋無線電話通信是利用短波無線電波能從電離層折射返回地面這一特性。30年代發現了超短波,40年代發現了微波。超短波和微波都不能從電離層反射,具有直線傳播的特性,能穿過電離層;它們在地面上只能以視線距離傳播。人們利用這種特性開發了多路無線接力通信。超短波接力通信可以傳送30路以下的電話;微波接力通信可以傳送幾千路電話,還可以用來傳送彩色電視。所謂接力通信,就是在直線視距范圍(在地面平原地區約50千米)內設立一個中繼站進行接收轉發。通信距離越長,設立的中繼站越多。
㈤ 是誰幾幾年發明了電話無線電呢又是誰發明的呢
1876年3月7日,貝爾獲得發明電話專利,專利證號碼NO:174655。
1889年,安徽省安慶州候補知州彭名保,自行設計了一部電話,包括自製的五六十種大小零件,成為我國第一部自行設計製造的電話
㈥ 手機怎麼發明出來的
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紐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打了一通,引得過路人紛紛駐足側目。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帕。當時,庫帕是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這世界上第一通行動電話是打給他在貝爾實驗室工作的一位對手,對方當時也在研製行動電話,但尚未成功。庫帕後來回憶道:「我打電話給他說:『喬,我現在正在用一部攜帶型蜂窩電話跟你通話。我聽到聽筒那頭的『咬牙切齒』—雖然他已經保持了相當的禮貌。到今年4月,手機已經誕生整整30周年了。這個當年科技人員之間的競爭產物現在已經遍地開花,給我們的現代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馬丁·庫帕今年已經74歲了,他在摩托羅拉工作了29年後,在矽谷創辦了自己的通訊技術研究公司。目前,他是這個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丁·庫帕當時的想法,就是想讓媒體知道無線通訊—特別是小小的移動通訊手機—是非常有價值的。另外,他還希望能激起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的興趣,在摩托羅拉同AT&T(AT&T也是美國的一家通信大公司)的競爭中,能支持前者。其實,再往前追溯,我們會發現,手機這個概念,早在40年代就出現了。當時,是美國最大的通訊公司貝爾實驗室開始試制的。1946年,貝爾實驗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謂的移動通訊電話。但是,由於體積太大,研究人員只能把它放在實驗室的架子上,慢慢人們就淡忘了。一直到了60年代末期,AT&T和摩托羅拉這兩個公司才開始對這種技術感興趣起來。當時,AT&T出租一種體積很大的移動無線電話,客戶可以把這種電話安在大卡車上。AT&T的設想是,將來能研製一種行動電話,功率是10瓦,就利用卡車上的無線電設備來加以溝通。庫帕認為,這種電話太大太重,根本無法移動讓人帶著走。於是,摩托羅拉就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規定移動通訊設備的功率,只應該是一瓦,最大也不能超過三瓦。事實上,今天大多數手機的無線電功率,最大隻有500毫瓦。從1973年手機注冊專利,一直到1985年,才誕生出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真正可以移動的電話。它是將電源和天線放置在一個盒子中,重量達3公斤,非常重而且不方便,使用者要像背包那樣背著它行走,所以就被叫做「肩背電話」。與現在形狀接近的手機,誕生於1987年。與「肩背電話」相比,
㈦ 無線電是誰發明的。
無線電通信的發明來者
在英自國,人們把麥克斯韋奉為無線電的開創人,認為他最先指出電磁波的存在。
在美國,有人認為德福雷斯特是無線電之父,因為他發明了三極體,而三極體是無線電通信器材的心臟。
在俄國,只承認波波夫是無線電通信的創始人。
在克羅埃西亞及所有了解尼古拉·特斯拉的人都承認特斯拉才是無線電之父。
在西方科學家的眼中,義大利人馬可尼是無線電通信的發明人,他因此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在德國,人們認為赫茲才是無線電的開創者,因為他最早證明了電磁波的存在。電磁波的振動頻率的單位,就是以他的姓命名的。
到底是誰發明了無線電通信呢?可以這么認為,無線電的發明是眾多科學家共同研究的成果,也是歷史發展的產物。
㈧ 無線信號是從多久開始的,是誰發明的
在西方公認是;瑪可尼。俄羅斯卻認為是;波波夫,這個問題呢爭論了一個多世紀至今也沒有定論。
1859年3月波波夫出生在俄國烏拉爾一個牧師的家庭里,他從小就對電工技術有一種特別的嗜好12歲那年自己製作了一塊電池還用電鈴把家裡的鍾改裝成鬧鍾。18歲時波波夫考進彼得堡大學物理系不久轉入森林學院學習,這里活躍的學術氛圍使他打下了扎實的基礎,由於家庭貧困波波夫只好半工半讀維持學習並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1888年波波夫聽到了赫茲發現電磁波的消息後他開始萌生;要讓電磁波飛躍全球的夢想。
1894年35歲的波波夫成功發明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無線電接收機,波波夫對無線電通信的最主要貢獻在於他發現了;天線的作用,他的接收機所使用的導線是世界上的第一根天線。
1895年5月7日波波夫帶著他發明的無線電接收機在彼得堡的俄羅斯物理學會上宣讀論文並且進行演示;結果大獲成功。
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又進行了一次正式的無線電傳遞幕爾斯電碼的表演,波波夫把接收機安放在物理學會會議大廳內,然後把發射機安裝在森林學院內兩地間隔250米,當他的助手把信號發射出去後波波夫這邊的接收機立即清晰的接到信號,然而波波夫的發明在俄國卻沒有被採用。
1895年波波夫曾經向俄國政府申請1000盧布進行無線電實驗的投資,可是陸軍部長告訴他;我絕不允許把錢浪費在這樣的幻想里。
再說說瑪可尼,1874年他出生在義大利一個農莊主的家庭。1894年赫茲去世,剛滿20歲的瑪可尼在電器雜志上讀到了赫茲的實驗報告。從小就喜歡擺弄線圈電鈴的他一下子就對電磁波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認為;既然赫茲能在幾米外測出電磁波那麼只要有足夠靈敏的接收機就一定能在更遠的地方接收到電磁波。他在家裡的樓上安裝了發射電波的裝置樓下放置了接收機與電鈴來相接。父親見他不務正業大為不滿,斥責他是不切實際的空想家鄰居們更是對他百般嘲諷。可是他並不氣餒,終於有一天父親正在樓下看報紙忽然聽到一陣鈴聲,接著,兒子歡天喜地的跑下來抱著他大叫;我成功了!父親此時才看到兒子的傑出的才能,開始給瑪可尼經濟支助讓他一心搞實驗。第二年的夏天,瑪可尼又完成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實驗到了秋天實驗又取得空前的進展。他把發射機放在一座山崗的一側接收機安放在山崗的另一側中間距離2.7公里,當助手發送信號時他守侯著的接收機的電鈴發出了清脆的鈴聲。
可是接下來的實驗需要大量的資金,父親已經沒有能力來供給。於是,瑪可尼向政府尋求援助,但是保守的義大利當局對此不懈於故。不過,英國人對此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很多財團願意支助他。於是,瑪可尼在1896年來到英國。
1901年,瑪可尼在英國建立了一座高聳入雲的發射塔向大西洋彼岸發射信號獲得了成功。1937年瑪可尼逝世義大利有近萬人為他送葬英國所有無線電報和無線電話以及廣播電台停工兩分鍾向他致哀。
1905年,一場關於無線電發明權的訴訟在美國沸沸揚揚。最終,北美巡迴法庭判定;瑪可尼是無線電的發明人。第二年,波波夫因為腦溢血去世,享年47歲。
1909年11月,35歲的瑪可尼榮獲該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盡管瑪可尼在西方的地位已經無可動搖但是俄羅斯人始終認為;波波夫才是第一個發明無線電的人。這個遺案,至今還沒有解決。
實際上關於無線電的發明者別的國家也有不同的看法;英國人把麥克思韋奉為無線電之父,認為他最先指出電磁波的存在。德國人認為;赫茲,才是無線電的開創者,因為他最早發現了電磁波。美國人則認為;德福勒思特是無線電發明者因為他發明了無線電通信器材的心臟——三極體。
究竟是誰發明了無線電通信呢?或許可以這樣認為;無線電的發明是眾多科學家集體智慧的結晶,他們的功績都是不可磨滅的。
㈨ 無線電話是誰發明的因為什麼原理啊
移動通信技術可以說從無線電通信發明之日就產生了。1897年,M·G·馬可尼回所完成的無線通答信試驗就是在固定站與一艘拖船之間進行的,距離為18海哩。而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始於上世紀20年代,大致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35年前,誰也無法想像有一天每個人身上都有一部電話,被連接到這個世界。如今,人們可以通過手機進行通訊,智能手機更如同一款隨身攜帶的小型計算機,通過3G等移動通訊網路實現無線網路接入後,可以方便的實現個人信息管理及查閱股票、新聞、天氣、交通、商品信息、應用程序下載、音樂圖片下載等。
相關技術
衛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衛星作為中繼站或衛星轉發器的微波通信。衛星通信可以在大面積范圍內進行高質量的通信,已經成為全球遠距離和洲際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
70年代後期出現的蜂窩式行動電話系統,是無線電話的重大發展,迅速在世界各國投入使用。90年代人們提出了覆蓋整個地球的低地球軌道衛星行動電話系統,把行動電話系統的基站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