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的科學之父有哪六個,分別是哪方面的
地質學之父李四光;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中國著名音樂家、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
導彈之父錢學森;
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原子彈之父朱光亞;
朱光亞(1924.12.25~2011.2.26),男,漢族,湖北武漢人。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專業研究生畢業,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於北京,江西德安縣人,無黨派人士,現居湖南長沙。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稱為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
航空母艦之父劉華清;
劉華清(1916年10月-2011年1月14日),湖北省大悟縣人,已故中國共產黨及中國人民解放軍前高層領導人暨上將
激光照排印刷之父王選。
王選(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生於上海,江蘇無錫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他是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創始人和技術負責人。他所領導的科研集體研製出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為新聞、出版全過程的計算機化奠定了基礎,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
❷ 什麼人可稱為中國的什麼發明之父
魯班,姓公輸,名般。因是魯國人,「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魯班,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後,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魯班的發明創造很多。《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記載,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創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魯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鑽子,以及鑿子、鏟子等工具傳說也都是魯班發明的。這些木工工具的發明使當時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藝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名師巨匠,把他尊為我國土木工匠的始祖。
另據《世本》上記載,石磨也是魯班發明的。傳說魯班用兩塊比較堅硬的圓石,各鑿成密布的淺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轉動,就把米面磨成粉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磨,在此之前,人們加工糧食是把穀物放在石臼里用杵來舂搗,而磨的發明把杵臼的上下運動改變做旋轉運動,使杵臼的間歇工作變成連續工作,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這是古代糧食加工工具的一大進步。魯班發明磨的真實情況已經無從查考,但是從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龍山文化時期(距今四千年左右)已經有了杵臼,因此到魯班的時代發明磨,是有可能的。
在兵器方面,據《墨子·公輸篇》記述,魯班曾經為楚國製造攻城用的「雲梯」和水戰用的「鉤強」(又名「鉤拒」),在戰爭中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 。 在建築和雕刻方面,魯班的貢獻也很多。《述異記》上說,魯班刻制過立體的石質九州地圖。
魯班不愧是我國古代一位最優秀的土木建築工匠。二千四百多年來,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為「祖師」,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紀念。
魯班山東人,現在被人們尊稱為建築業的鼻祖, 這遠遠不夠,魯班不光在建築業,而在航天業,他發明的飛鳶是人類征服太空的第一人;在軍事科學,魯班發明的雲梯(重武器)、鉤鉅(人們現在還在使用)及其它攻城的武器,是一位偉大的軍事科學家;在機械方面,魯班很早就被稱為機械聖人;此外,還有很多民用、工藝等方面的成就。魯班對人類的貢獻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中國當之無愧的科技發明之父。
❸ 中國原子彈之父有幾個人
只有一人。
中國原子彈之父是錢三強。
錢三強(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核物理學家。原籍浙江湖州,生於浙江紹興,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勛,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預科。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39年錢三強完成了博士論文——《α粒子與質子的碰撞》。
1946年底,榮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1948年,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兼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名譽主席,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
從新中國建立起,錢三強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業的開創。他在中國科學院擔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後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長、所長,並於1954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5年,中央決定發展本國核力量後,他又成為規劃的制定人。1958年,他參加了蘇聯援助的原子反應堆的建設,並匯聚了一大批核科學家,他還將鄧稼先等優秀人才推薦到研製核武器的隊伍中。
1960年,中央決定完全靠自力更生發展原子彈後,已兼任二機部副部長的錢三強擔任了技術上的總負責人、總設計師。
他像當年居里夫婦培養自己那樣,傾注全部心血培養新一代學科帶頭人,在「兩彈一星」的攻堅戰中,涌現出一大批傑出的核專家,並在這一領域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發展速度。
人們後來不僅稱頌錢三強對極為復雜的各個科技領域和人才使用協調有方,也認為他領導的原子能研究所是「滿門忠烈」的科技大本營。
晚年的錢三強身體日衰,仍擔任了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等職務,一直關心中國核事業的發展。
1992年,他因病去世,終年79歲。國慶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錢三強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表彰了這位科學泰斗的巨大貢獻。
❹ 中國十大科技之父
1. 李四光
2. 錢學森
3. 錢三強
4. 袁隆平
5. 劉華清
6. 王選
7. 茅以升
8. 南仁東
9. 詹天佑
10.華羅庚
1.李四光
尊稱:地質之父
李四光是湖北黃岡人,是我國著名音樂家、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
2.錢學森
尊稱:導彈之父
錢學森是浙江杭州人,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有著「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之稱。是中國現代傑出男性之一。
3.錢三強
尊稱:原子彈之父
錢三強是浙江紹興人,核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元勛,中國原子能科學之父。為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立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4. 袁隆平
尊稱: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先生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在水稻研究上面花費了大半個世紀,甘於奉獻,嘔心瀝血。為人名群眾吃飯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是中國十大先鋒人物之一。
5.劉華清
尊稱:航母之父
劉華清是湖北大悟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為國家和民族盡心盡力,為中國海軍的現代化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6.王選
尊稱:激光照排印刷之父
王選是江蘇無錫人,計算機文字信息處理專家,也是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創始人,為中國科技發展史奠定了基礎,添加了一筆色彩。
7.茅以升
尊稱:現代橋梁之父
茅以升是江蘇鎮江人,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是中國土力學學科的創始人和倡導者。主持修建中國第一座現代化橋梁,也就是錢塘江大橋。
8. 南仁東
尊稱:天眼之父
南仁東是吉林遼源人,是我國偉大的天文學家,他潛心天文研究,實現了中國擁有世界一流水平望遠鏡的夢想,推動了社會經濟發展和進步。
9. 詹天佑
尊稱:鐵路之父
詹天佑是中國鐵路工程專家,負責修建京張鐵路等工程,中華鐵路第一人,嚴謹認真,兢兢業業,他是我國鐵路事業的科技驕子。
10. 華羅庚
尊稱:現代數學之父
華羅庚是江蘇丹陽人,著名的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是中國解析數論創始人和開拓者,為數學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❺ 中國科技發明之父是誰
印刷之父(抄畢升)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中國激光照排之父 王選
中國原子之父:錢三強
中國航天之父/導彈之父:錢學森
中國環保之父:曲格平
中國3G之父:李世鶴
中國博客之父:方興東
中國石油之父:孫健初
中國海帶之父:曾呈奎
閃盤之父:鄧國順
中國的氫彈之父/中子彈之父:於敏
中國鑽探之父:劉廣志
中國營銷之父:劉永炬
中國民法之父:佟柔
中國汽車業之父:饒斌
中國並購之父:王巍
中國幼教之父:陳鶴琴
中國流行音樂之父:黎錦暉
中國交響樂之父:李德倫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
中國Internet之父:錢天白
中國搖滾之父:崔健
中國兒科之父:諸福棠
中國人造石油之父:趙宗燠
中國楊樹之父:陳章水
中國酒店業之父:盧鴻炳
中國蘋果之父:李善祥
中國炮兵之父:朱瑞
❻ 中國的科學之父有哪六個分別是哪方面的
中國的科學之父有李四光、錢學森、朱光亞、袁隆平、劉華清和王選;分別是地質學、導彈、原子彈、雜交水稻、航空母艦和激光照排印刷方面的。
1、地質學之父李四光;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中國著名音樂家、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
2、導彈之父錢學森;
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3、原子彈之父朱光亞;
朱光亞(1924.12.25~2011.2.26),男,漢族,湖北武漢人。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專業研究生畢業,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
4、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於北京,江西德安縣人,無黨派人士,現居湖南長沙。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稱為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
5、航空母艦之父劉華清;
劉華清(1916年10月-2011年1月14日),湖北省大悟縣人,已故中國共產黨及中國人民解放軍前高層領導人暨上將
6、激光照排印刷之父王選。
王選(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生於上海,江蘇無錫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他是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創始人和技術負責人。他所領導的科研集體研製出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為新聞、出版全過程的計算機化奠定了基礎,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
❼ 中國科技發明之父是誰
墨子吧,早過各種器械,要不魯班。。
❽ 中國科學家的名字及發明都有什麼
古代的有:蔡倫,造紙術的發明人;畢升,活字排版印刷術的發明人;
現代的專:張鈺哲屬,中國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新中國首任天文台台長,1928年他將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命名為「中華」星,開創了中國人命名小行星的先河。
茅以升 錢塘江大橋
詹天佑 京張鐵路
候德榜 候氏制鹼法
李四光 創立中國地質力學體系
竺可楨 中國物候學研究的創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