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聾啞創造人

聾啞創造人

發布時間:2021-08-01 19:53:56

⑴ 聾啞人自強不息的有名例子

1、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國20世紀著名的在聾盲中堅強的女作家,教育家和演講者,她憑借堅強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學的拉德克里夫學院。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盲聾人。曾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人類十大偶像」之一。被授予「總統自由獎章」。
2、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她天生聰明伶俐,出生不到六個月,便能清楚地說出「tea」(茶)等幾個單字,對周圍事物的感受性更是敏銳。但是,她在19個月的時候猩紅熱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不久,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並沒有放棄,而是自強不息,並在她的導師安妮·莎利文的努力下,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會騎馬、滑雪、下棋,還喜歡戲劇演出,喜愛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跡,並從中得到知識,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開始和其他人溝通。而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3、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絕歲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這么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裡的人,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
4、創造這一奇跡,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後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
5、海倫·凱勒自幼因病成為盲聾啞人,但她自強不息,克服巨大困難讀完大學。一生寫了十幾部作品,同時致力於救助傷殘兒童,保護婦女權益和爭取種族平等的社會活動。1964年獲得總統自由勛章。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說:「海倫·凱勒和拿破崙是19世紀兩個最傑出的人。拿破崙試圖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敗了;海倫·凱勒用筆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⑵ 聾啞人的創作背景

歐恆有感於時光轉瞬,每天都疲於生計。總是不斷地告訴自己:一切都會好的,未來不會太糟。可現實總是過於骨感,久而久之,我們麻痹,我們迷茫,我們憤怒,直至崩潰。於是我們雖然看的見卻閉上了眼睛,雖然聽的見卻堵上了耳朵,雖然可以說出來卻關閉了心門,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聾啞人」。歐恆帶著最新專輯《聾啞人》,用最暴力的手段溫柔的撬開你的眼睛。

⑶ 為聾啞人設計一款助聽器屬於什麼創造

目前的助聽器已經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聾啞人了。如果你能創造更好的,那很好阿!

⑷ 海倫凱勒一個盲聾啞人是如何創造出奇跡的

一個人能不能取得成就,就能發揮自己的潛能,胸有成竹地去獲得成功。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國盲聾啞女作家和殘疾有障礙的教育家。1880年6月27日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她在19個月的時候因猩紅熱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不久,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並沒有放棄,而是自強不息,並在她的導師安妮·莎利文(Annie Sullivan)的努力下,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開始和其他人溝通。而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海倫才剛看到世界一年多,就被黑暗之神奪取了光明,被聲音之神奪取了聽力,從此,海倫又聾又瞎,生活在一個既沒有聲音又沒有光明的世界中。這對一般人來說是不可想像、不可忍受的痛苦。但是,她沒有為此而感到自卑,沒有被病魔嚇住,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地去面對人生中的困難,堅持不懈地努力著、學習著,在老師的教育、幫助下,她戰勝了病殘,學會了講話、用手指「聽話」,並掌握了五種文字。功夫不負有心人,海倫凱勒終於成功了!24歲,她以優等成績畢業於著名的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女子學院。她成了一個世界著名的博士!
一個盲聾人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就,是何等令人驚訝。如果海倫屈服於不幸的命運,那麼她將成為一個可憐而又愚昧無知的寄生者。然而她並沒有向命運低頭,她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精神,走完了人生道路,並為人類作出了貢獻,成為一個知識廣博、令人尊敬的人。因為海倫凱勒遇到困難不退縮,而是勇敢地去戰勝困難,所以她會成功。

⑸ 聾啞人的手語是怎麼發明

盲文,是專為盲人設計、靠觸覺感知的文字。1829年法國盲人路易·布萊爾發明了點字,它是用六個凸點組成的符號體系,以點數的多少和點位的不同來區分不同的符形,可變化成63個不同的圖形符號,是現代國際上普遍使用的盲文形式。
我國最早使用的通用漢語盲文叫"康熙盲字",俗稱"408"。它是一種代碼性質的盲字,以兩方盲符的排列組合,組成408個號碼,代表漢語的408個音節,每個音節按一定規律變換其圖形可以表示四聲。
20世紀初,"心目克明"盲字開始流行於除東北以外的地區,它以南京音為標准,有18個聲母、36個韻母,聲韻雙拼為一個音節,再加上另一個盲符標調。
1953年開始,全國普遍推廣現行盲字,它是以普通話為基礎、北京語音為標準的拼音盲字。它有18個聲母、34個韻母,聲韻雙拼為一個音節,用另一個盲符作調號。
1975年,盲文工作者提出了盲文改革,歷經十幾年的研究和探索,確定了"漢語雙拼盲文"方案。它是以兩方盲符拼寫漢語的一個實有音節,即帶調音節,聲方在左,韻方在右。聲方有聲母、半生母、介母和零聲符;韻方有韻母、零韻符和調號。

●手語
手語是由於聾人交際的需要而產生的,它已作為聾人的一種語言,逐漸為人們所接受。手語包括手指語和手勢語。手指語是用手指的指式變化和動作代表字母,並按照拼音順序依次拼出詞語;在遠古時代,全人類都處在簡單的有聲語言階段,常常用手做各種姿勢來表示意思,這樣的手勢大多數是指示性和形象性的動作,叫作自然手勢,此後,隨著社會的進步,特別是聾教育的產生與發展,開始創造出具有語言性質的手勢,這種在有聲語言和文字基礎上產生的,與有聲語言密切結合的手語,稱之為人為手勢。自然手勢和人為手勢結合成為手勢語。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如同漢語有各地方言一樣,手語也有各種不同的地方手語。50年代後期,中國聾啞人福利會修訂出一套《聾啞人通用手語草圖》(四輯),這是我國聾人手語規范化工作的開端。1979年,中國盲人聾啞人協會將原有的四輯修訂為兩輯,定名為《聾啞人通用手語圖》,以後,又陸續編纂了第3輯和第4輯。1985年底,又對這四輯手語單詞進行增刪、修訂,在1987年召開的全國第三次手語工作會議上,將《聾啞人通用手語圖》易名為《中國手語》。1990年,中國聾人協會編輯的《中國手語》工具書正式出版發行,1994年又組織編寫、出版了《中國手語》續集,對推廣手語,規范手語,有著重要意義。

⑹ 聾啞人是怎樣形成的

xzcvxcvxzcv

⑺ 聾啞的成功人士的故事

貝多芬於1770年12月16日誕生於德國波恩。父親是該地宮廷唱詩班的男高音歌手,碌碌無為、嗜酒如命;母親是一個女僕,心地善良、性情溫柔。她第一次嫁給一個男僕,喪夫後改嫁給貝多芬的父親。艱辛的生活剝奪了貝多芬上學的權利,他自幼表現出的音樂天賦,使他的父親產生了要他成為音樂神童的願望,成為他的搖錢樹。他不惜打罵,迫使貝多芬從4歲起就整天沒完沒了的練習羽管鍵琴和小提琴。7歲時貝多芬首次登台,獲得巨大的成功,被人們稱為第二個莫扎特。此後拜師於風琴師尼福,開始學習作曲。11歲發表第一首作品《鋼琴變奏曲》。13歲參加宮廷樂隊,任風琴師和古鋼琴師。1787年到維也納開始跟隨莫扎特、海頓等人學習作曲。1800年,在他首次獲得勝利後,一個光明的前途在貝多芬的面前展開。可是三四年來,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著他,貝多芬發現自己耳朵變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沒有比失聰更可怕的了。因而人們可以在他的早期鋼琴奏鳴曲的慢板樂章中理解到這種令人心碎的痛苦。

貝多芬無時不充滿著一顆火熱的心,可是他的熱情是非常不幸的,他總是交替地經歷著希望和熱情、失望和反抗,這無疑成了他的靈感源泉。1801年,貝多芬愛上了朱列塔•圭恰迪爾,他把《月光奏鳴曲》獻給她。但是風騷幼稚自私的奇麗愛太不理解他崇高的靈魂。1803年與伽侖堡伯爵結婚,這是令人絕望的時刻,他曾寫下遺書。

1803年他從灰暗中走出來,寫出了明朗樂觀的《第二交響曲》。之後更多更好的音樂在他的筆下源源不斷的涌現。《第三交響曲》(英雄)、《第五交響曲》(命運)、《第六交響曲》(田園),還有優美動聽、洋溢著歡樂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及絢麗多彩的鋼琴協奏曲和奏鳴曲。

1823年,貝多芬完成了最後一部巨作《第九交響曲》(合唱)。這部作品創造了他理想中的世界。1826年12月貝多芬患重感冒,導致肺水腫。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終於咽下最後一口氣,原因是肝臟病。在他臨終前突然風雪交加,雷聲隆隆,似乎連上天也為這位偉大音樂家的去世而哀悼!貝多芬的葬禮非常隆重,有兩萬多人自動跟隨靈柩出殯,而他的墓旁則是舒伯特的墳墓。終生未婚。29日出殯,送葬者有兩萬人,遺體葬於聖麥斯公墓。

作曲家只在人世間停留了57年,一生完成了一百多部作品。主要作品有交響樂9部;管弦樂幾十首(《愛格蒙特序曲》最為著名);鋼琴協奏曲5首,小提琴協奏曲一首;其他協奏曲5首;鋼琴奏鳴曲32首(熱情、月光、悲愴、黎明、暴風雨等最為著名);室內樂80首;歌劇1部《弗德里奧》;另有神劇1部;彌撒曲2首等等。

⑻ 有哪些聾啞人創造了奇跡

貝多芬,夠偉大夠奇跡的,他耳聾!世界最偉大的作曲家!

⑼ 那個國家發明聾啞人手語的詳細點點。

16世紀以前沒有正式承認手語。直到義大利醫生Girolamo Cardano嘗試開發一些手勢符號,但是沒有成功;才認識到家庭自製手勢是聾人交流的唯一方式。他的嘗試鋪開一條道路,從此採取新的觀念看待聾人:交流是可能的,而且他們雖然聽不到,這不意味著他們低人一等。
-- 西班牙僧侶開始編制一套標准手勢,試圖使手勢的形狀與文字外形相似。
-- 到18世紀,在法國Abbe de L′Epee (萊佩)創辦第一所公立聾校。他設計了一些文法功能手勢。他採用文字寫作、打手勢、指拼單詞來教育聾童,非常成就。
-- 在20世紀,語言學研究員William Stokoe (威廉-斯多基)博士宣告美國手語是正式的語言。世界范圍的其他手語的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結論:許多手語是真正的語言,他們具有自己的一系列語言規則。

⑽ 聾啞人是怎麼造成的

聾啞症(deafmutism):是在嬰幼兒時期,因各種原因嚴重損害聽力,失掉學習語言的能力,或對已學會的一些語言在發生嚴重耳聾後不能發展和鞏固而致啞。

聾啞造成的原因分先天性和後天性兩類:

①先天性:多由於胚胎發育時期,因中毒草、傳染病或妊娠期接受耳毒性葯物,通過盤的血循環導致胎兒的第Ⅷ顱神經中毒,影響聽力。或因父母近親結婚和早產等原因影響聽器的發育,出生後而有嚴重聽力障礙。

②後天性 雖然出生時聽力正常,但在學習說話的過程中因各種原因引起嚴重聽力障礙,失去學習語言的能力成為聾啞人,最常見的原因是使用耳毒性葯物不慎,或患流行性腦膜炎、麻疹等,臨床醫師應予注意。

造成兒童聾啞的主要原因:

可在新生兒期就得到確診和及時的干預性治療,這是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正在開展的一項新生兒篩查項目得出的結論。

先天性聽力障礙和隨之發生的語言發育障礙(聾啞)是目前引起兒童殘障的主要原因之一,資料表明,新生兒中雙側聽力障礙的發生率約為0.1%—0.3%。使用新生兒腦干誘發電位法(簡稱AABR),開展新生兒聽力篩查,對防止兒童聾啞的產生有著積極的意義。國外研究資料表明,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開展以後,聾啞兒童的發生率將下降95%左右。

閱讀全文

與聾啞創造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