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帝創造了人,荷蘭風車創造了陸地是什麼意思
荷蘭人民使用風車填海造地 偉大的創造性。因為地勢低窪,荷蘭總是面對海潮的侵蝕,生存的本能給了荷蘭人以動力,他們築壩圍堤,向海爭地,創造了高達9米的抽水風車,營造生息的家園.1229年,荷蘭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座為人類提供動力的風車.漫長的時期,人們採用原始的方法加工輾磨穀物,最初是手工體力操作,以後是馬拉踏車和以水力推動的水車,之後才是借風力運轉的風車.因為荷蘭平坦、多風,因而風車很快便得到普及.需求的迅速增加,又帶動了風車技術的改造.風車的用途也不再局限於輾磨穀物,而是發展為加工大麥,把原木鋸成桁條和木板,製造紙張,還從各種油料作物如亞麻籽、油菜籽中榨油,還把香料磨碎製成芥末.盡管用途多多,人們還是更願意記住從前歐洲流傳的這句話:「上帝創造了人,荷蘭風車創造了陸地.」的確,如果沒有這些高高聳立的抽水風車,荷蘭無法從大海中取得近乎國土三分之一的土地,也就沒有後來的乳酪和鬱金香的芳香……
B. 是誰創造了世界萬物
萬物,無論是天上的、地下的、有形的、無形的 ,一切都是他創造的,也是為他而造的。(西 1:16)
除非你假定有一位神,否則探討人生目的這問題是毫無意義的。
生命的重心不是在你。
人生的目的不單是追求個人的滿足和喜樂,它遠比你的家庭、事業、甚至比你最瘋狂的夢想與抱負意義更大深遠。若要知道你活在這世上的原因,你必須從神開始,因為你是因他的目的而生,也是為他的目的而活。
數千年來,找尋人生目的一直是個困擾人的問題。因為我們往往錯誤的以自己為起點來開始。我們問一些自我為中心的問題,比如:我要做什麼樣的人?我該如何運用我的人生?我的人生目標、我的雄心大志、我的夢想、我的將來是什麼?專注在自我中心的想法永遠無法顯示我們人生的目的。聖經說:「神指引他所造萬物的生命,每一個生命都在他的權柄下。」
與一般暢銷書籍、電影、講座所標榜的正好相反,你不可能從自己的內在去尋求生命的意義,或許你已經嘗試過了,你不是自己的創造者,怎能知道自己被造的目的?假若我交給你一件你從未見過的新發明,你不會知道它的作用,那物件也不能告訴你。你只有從其創造者或它的使用說明書,才能知道這物件的功用。
有一次,我在山裡迷了路。當我停下來詢問前往露營區的方向時,人家告訴我說:「你不能從這里到那裡,你必須從山的另一面開始!"同樣地,你不能以自我為出發點去尋找生命的目的。你必須從神,你的創造者開始。你的存在是神的旨意,你是被神所造,也是為神而被造。除非你明白這點,否則生命便毫無道理。只有在神裡面,我們才能明白自己的根源、身份、人生意義、目的、重要性,以及命運。採取其他途徑只會徒勞無功。
很多人嘗試利用神以遂一己私慾,這種反其道而行的作法是註定失敗的。你是為神而被造,神卻不是因為你而存在。神使用你去成就他的目的,不是你用神去達到你的目的。聖經說:「沉迷於自己是一條絕路,只有仰望神,我們才可以走出死胡同,進入遼闊、自由的天地。」我講過很多教導如何發現人生目的的書,這些都有可歸類為"自我提升"的書籍,因為它們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觀點來探討。這類參考書,甚至有些基督教書籍,通常會提供一些可預期的步驟來發現你的人生的目的,比如:追求你的夢想、量清你的價值觀、設定目標、找出你的優點、向高處瞄準、放膽去做、要自律、有信心、讓別人與你一起來、永不放棄。
當然,這些建議通常可以令人成功。一般來說,只要你全心投入,往往就能成功地達成目標。但"成功"與"實現人生的目的"是兩回事!從世界的標准來看,可能你達到了個人的目標,並且非常成功,卻仍然錯過了神創造你的目的。自我提升的辦法是不夠的。聖經說:「單靠自己是徒然的自我奉獻和犧牲才是覓得真正自己的良方,亦是我(耶穌)的方法。」
這不是一本教你自我提升的書,它沒有教你如何找到合適的職業、成全你的夢想,或計劃你的人生;更沒有教你將更多的活動擠進你的行事歷內。事實上,它教你專注於更重要的事,從而減少你每天要做的事。這本書幾乎是教你怎樣成就神創造你的目的。
我們怎能明白神創造我們的目的呢?你只有兩個選擇。首先,你可以推測,大部分的人都是這么做。他們推想、估計或空論。當人們說:「我一向以為生命是......」,意思是說:「這是我所能猜想到的最好的了。」
第1天 我的人生目的省思
思想要點:生命的重心不是在你。
背記經文:......一概都是藉著他造的,又是為他造的。(歌羅西書一章16節下)
思考問題:怎樣才能不被傳媒所蒙蔽,能提醒自己:我是為神而活,不是為自己而活?
C. 到底是誰創造的人類
對於到底是誰創造的人類呢之話題,我個人的觀點認為,是地球形成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生物圈的不斷進化,才可創造了地球上現階段人類物種的形成。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三方面,地球恆溫帶環境的自然形成,會使地球物質之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水,絕大部能逐步形成為穩定的液態水體現象,與比重有關,都浮於地表的低位處,從而形成了廣闊而浩瀚的海洋現象。以上三個方面形成的自然環境,能為地球活性生命物質的可持續誕生與進化生存創造了自然條件,也是太陽系太空間唯一適宜生命生存的自然條件。
此外,自地球形成上述自然環境以來,才會有活性生命之原始單細胞微生物的持續誕生,才會有生物物種的持續演化與生存現象,才會有生物圈多樣性物種的自然形成,才會有動植物、真菌和細菌類型生物現象的存在,並能在動物界中演化出現現階段最高生存智慧的人類物種,人類才可以在地球現階段形成的生物圈中而存在。
所以說,是地球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生物圈的不斷進化,才可創造了地球上現階段人類物種的形成。
D. 地圖是誰創造的
地圖簡史
在史前時代,古人就知道用符號來記載或說明自己生活的環境、走過的路線等。現在
人們能找到的最早的地圖實物是刻在陶片上的古巴比倫地圖(如圖01-01) 據考這是4500多年前的古巴比倫城及其周圍環境的地圖,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發源於北方山地,流向南方的沼澤,古巴比倫城位於兩條山脈之間。
留存至今的古地圖還有公元前1500年繪制的《尼普爾城邑圖》,它存於由美國賓州大學於1 9世紀末在尼普爾遺址(今伊拉克的尼法爾)發掘出土的泥片中(如圖01-02)。圖的中心是用蘇 美爾文標注的尼普爾城的名稱,西南部有幼發拉底河,西北為嫩比爾杜渠,城中渠將尼普爾 分成東西兩半,三面都有城牆,東面由於泥板缺損不可知。城牆上都繪有城門並有名稱注記 ,城牆外北面和南面均有護城壕溝並有名稱標注,西面有幼發拉底河作為屏障。城中繪有神 廟、公園,但對居住區沒有表示。該圖比例尺大約為1∶12萬。
留存有實物的還有古埃及人於公元前1330~前1317年在蘆葦上繪制的金礦山圖。
E. 人是誰創造出來的
說難聽點,人都是父母「創造」的,從基因和外貌特徵看來會和父母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也會有很多不同,這就是基因的遺傳和變異。再往遠說點,人是某支靈長類動物進化來的。
再往前追溯的話,用基因的方式就比較艱難,但可以通過人類演化過程中掌握的重要手段,比如火的應用(會遺留下炭堆,且至今地球也只有人類掌握了火的應用)/石器的應用,依然可以向前追溯,結果那時候的人類和現代差別就很大了。
所以按照目前的研究結果,人類不是被誰創造的,而是地球生物的一支,在漫長的遺傳變異的過程中逐漸呈現出現在的面貌,而現代的人也一直沒有停止進化,數十萬年後的人類也將和現代人有很多外部特徵的不同。
F. 天地是誰創造的誰把陸地和水分開人的生命是誰掌握的
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 有早晨,這是頭一日 。
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神就造出空氣 ,將空氣以下的 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
神稱空氣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 。
神說,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事就這樣成了 。
神稱旱地為地 ,稱水的聚處為海 。神看著是好的 。
神說 ,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 , 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 果子都包著核 。 事就這樣成了。於是地發生了青草 ,和結種子的菜蔬 ,各從其類 ,並結果子的樹 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 。神看著是好的。有晚上 ,有早晨 ,是第三日。
神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 日子 ,年歲。並要發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這樣成了 。
於是神造了兩個大光 ,大的管晝,小的管夜 。又造眾星 。就把這些光擺列在天空, 普照在地上。管理 夜,分別明暗 。神看著是好的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
神說,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鳥飛在地面以上 ,天空之中 。神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 ,各從其類 。又造出各樣 飛鳥,各從其類。神看著是好的 。
神就賜福給這一切 ,說 ,滋生繁多 ,充滿海中的水 。雀鳥也要多生在 地上 。有晚上 ,有早晨 ,是第五日 。
神說 ,地要生出活物來 ,各從其類 。牲畜 ,昆蟲, 野獸,各從其類。事就這樣成了。
於是神造出野獸 ,各從其類 。牲畜 ,各從其類 。地上一切昆蟲, 各從其 類 。神看著是好的 。
神說 ,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 , 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 ,使他們管理海里 的魚 ,空中的鳥 ,地上的牲畜 ,和全地 , 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 蟲 。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 ,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
神就賜福給他們 ,又對他們說 ,要生養眾多 ,遍滿地面 ,治理這地 。 也要管理海里的魚 ,空中的鳥 ,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
神說,看哪 ,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 賜給你們作食物 。
至於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並各樣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 ,我將青草賜給 它們作食物 。事就這樣成了 。
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 。有晚上 ,有早晨 ,是第六日。天地萬物都造 齊了。到第七日 ,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 ,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 安息了。 --摘自:聖經創世紀;1-2章1-3節
關於誰創造了人類?誰創造了世界上的萬物?聖經上創世紀有明確的記載.世界上的萬物創造者是上帝,是自有永有的神!
G. 中國地圖是誰發明的
從甘肅天水放馬灘秦墓出土的7幅地圖,成圖年代日前得到確定。專家證實,這些地圖為迄今中國最早的實物地圖。
這7幅地圖是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86年發現的。該所研究員何雙全考證後確定,其成圖年代為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國家測繪局考證後認為,它們比中國經實測保存至今的最早的傳世地圖———西安碑林中的《華夷圖》和《禹跡圖》早1300多年,比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圖約早300年。作者不詳。
何雙全說,這些地圖均是用黑線繪制在4塊大小基本相同的松木板上,圖形比較清晰、完整。該地圖反映了戰國時期秦國所屬的行政區域、地理概貌和經濟概況。地圖中有關地名、河流、山脈及森林資源的注記有82條之多。令人驚嘆的是,今天渭水支流以及該地區的許多峽谷在木板地圖上仍可以找到,並與《水經注》一書的記載相符。
有關考古專家和歷史專家認為,這批秦代木板地圖為研究中國先秦發達的地圖學文獻資料提供了實物佐證,把中國地圖繪制史又提前了幾百年,是研究中國地圖繪制技術的珍貴資料。
H. 宇宙是誰創造的
宇宙的產生:大爆炸模型認為,最初的宇宙是超高溫、高密度的「一點」。大約180億年前,這「一點」突然爆炸了,僅用10-36秒,伴隨著真空相轉移的過冷卻現象,這「一點」在瞬間幾十個數量級的膨脹,成為一厘米規模的宇宙。其後宇宙繼續膨脹,溫度從幾十億攝氏度開始下降,大約在5500萬攝氏度時,由降溫過程的能量,生成中子、質子,它們又合成原子核,這些過程僅有3分鍾。約30萬年後當宇宙的溫度下降到3000攝氏度時,自由電子被原子核捕捉形成原子。在隨後的大約3000萬年中那些原子繼續向外膨脹。宇宙也繼續冷卻,到宇宙溫度降至絕對零度之上167度時,原子開始化合形成稀薄氣體。此後因密度波動、引力作用等開始向新的天體進化。再經過100多億年,顯示出多種多樣的物質形態, 成了今天的宇宙。自從150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後,星體和各星系一直各自向外飛散。實際上膨脹還在加速進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斯坦哈特說,宇宙無始、無終,一次次宇宙大爆炸將會永不止息,不斷發生。 這就是宇宙。 地球是怎樣產生的? 45億多年前,這顆岩石行星最初只是漂浮在太空里的塵埃,這些塵埃源自於巨大古老的恆星在壽命終止時的大爆炸。地球自形成以來也可以劃分為5個"代",從古到今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還進一步劃分為若干"紀",如古生代從遠到近劃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中生代劃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新生代劃分為第三紀和第四紀。這就是地球歷史時期的最粗略的劃分,我們稱之為"地質年代",不同的地質年代人有不同的特徵。 距今24億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經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氣圈。但那時地殼很不穩定,火山活動頻繁,岩漿四處橫溢,海洋面積廣大,陸地上盡是些禿山。這時是鐵礦形成的重要時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開始產生。 距今24億年-6億年的元古代。這時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蓋著。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現了大片陸地。"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時代,這時出現了海生藻類和海洋無脊椎動物。 距今6億年-2.5億年是古生代。"古生代"是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時代。這時,海洋中出現了幾千種動物,海洋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以後出現了魚形動物,魚類大批繁殖起來。一種用鰭爬行的魚出現了,並登上陸地,成為陸上脊椎動物的祖先。兩棲類也出現了。北半球陸地上出現了蕨類植物,有的高達30多米。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後來變成大片的煤田。 距今2.5億年-0.7億年的中生代,歷時約1.8億年。這是爬行動物的時代,恐龍曾經稱霸一時,這時也出現了原始的哺乳動物和鳥類。蕨類植物日趨衰落,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動物,後來就變成了許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中生代還形成了許多金屬礦藏。 新生代是地球歷史上最新的一個階段,時間最短,距今只有7000萬年左右。這時,地球的面貌已同今天的狀況基本相似了。新生代被子植物大發展,各種食草、食肉的哺乳動物空前繁盛。自然界生物的大發展,最終導致人類的出現,古猿逐漸演化成現代人,一般認為,人類是第四紀出現的,距今約有240萬年的歷史。 人類居住的地球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一直演化到現在,逐漸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地球是宇宙中一顆特殊的星球,只在它具備生物生長 的條件。其它星球有其它星球的特殊性,有它們各自的環境。各個星球都是千差萬別,不可能都是相同的。通常說宇宙中沒有二個完全相同的物體。
I. 美洲大陸是誰創建的大同
這個問題就特別難了,這還得從歷史的角度上往下查,你覺得這個現實嗎?我以為這樣泰勞費心了
J. 陸地風帆是誰發明的
陸地風帆,又稱「輪子上的風帆」,因為它的速度大大超過水上風帆,所以還有人叫它「速度風帆」。這項運動是滑板運動和風帆運動結合而成的一種新興的項目。發明者是巴黎一個名叫阿諾德·羅斯奈的富商。
羅斯奈從小就是一個滑板愛好者,他曾在1965年獲得法國滑板比賽冠軍。20世紀60年代末,當美國人發明的水上風帆傳到歐洲後,羅斯奈從中受到啟發,便獨出心裁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陸地風帆。陸地風帆結構簡單,由裝有4隻直徑為33厘米的充氣橡膠輪的滑板和固定在滑板上的風帆組成,通過人的身體重心的移動和依據風向調整風帆的位置來控制。當風力為6級時,它的最大速度可達80千米。盡管速度如此之快,但煞車非常簡單,只需把風帆的方向改變一下,轉動90度就立即停下來。
除了一般陸地風帆外,還有各種特殊用途的風帆。如「鴛鴦風帆」、「夜間風帆」等,前者滑板較長,為1.55米,可供兩人同行。後者在滑板的前壁上裝有小型探照燈,供夜間行駛照明之用。陸地風帆運動具有操作簡單、老幼皆宜、不受場地限制等優點,所以發明後很快成為一種廣大群眾喜愛的運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