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第一枚核導彈是哪一年造出來的第一顆衛星是哪...
1966年10月27日,中國第一枚攜帶核彈頭的中程導彈打靶試驗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原中國導彈試驗靶場)發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在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成功。
② 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是誰發明的
「東方紅一號」抄(Dong Fang Hong I/The East is Red 1)衛星是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的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由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
錢學森是帶頭人,但是算不上發明。因為中國衛星上天的時候已經落後前蘇聯10多年了!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個人造地球衛星由前蘇聯發射成功。
③ 中國發射第一顆衛星叫什麼
中國發射第一顆衛星叫東方紅衛星。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由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自行研製,於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發射。該衛星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製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
衛星設計的工作壽命20天,至1970年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與地面失去了聯系。由於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近地點高度較高,因此東方紅一號衛星至今仍在軌道上。
1965年9月,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取得一定進展的情況下,中國科學院開始組建了由趙九章任院長、代號叫「651」的衛星設計院(公開名稱為「科學儀器設計院」),並把中國第一顆衛星命名為東方紅一號。從此,中國人造地球衛星研製工作正式開始。
(3)中國第一個發明衛星擴展閱讀:
東方紅一號技術特點:
一、觀測裙
東方紅一號衛星直徑只有1米,為了使地面「看得見」,技術人員把衛星外形設計成由72面體組成的一個球體,目的之一是使衛星在軌運行時能閃光,因為該衛星是採用自旋穩定方式穩定,所以當它轉起來以後,由於角度不同,就會產生一閃一閃的效果,這樣在地面就比較容易觀測。
二、設計技術
東方紅一號衛星的上天,使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第5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發射衛星的國家。該星不僅全部達到了設計要求,而且質量比前4個國家發射的第1顆衛星質量總和還要超出29.8千克(美國的第1顆衛星只有8.2千克)。
三、設計外形
該衛星外形為近擬球體的72面體,直徑約1米,質量為173千克,採用自旋姿態穩定方式,轉速為120轉/分,利用太陽角計和紅外地平儀測定姿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東方紅一號衛星
④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是誰發明的
張勁夫,1914年6月6日生,安徽省合肥縣(今肥東縣)人,原中顧委常委、國務委員。1956年至1967年擔任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副院長,主持中國科學院的日常工作,在毛主席、周總理,以及聶帥的領導下,積極組織中國科學院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參與「兩彈一星」的研製工作,為中華民族贏得國際地位,作出了突出貢獻
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是中國科學院為主負責,從建議我國搞人造衛星,到「東方紅一號」衛星方案的提出,衛星本體的設計、研製、試驗到初樣的成功,以及空間環境的探索和地面遙控系統的建立等等,都是中國科學院為主完成的。隨著1968年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成立,第一顆衛星的最終設計、研製和發射,是國防科委和七機部等部門共同組織實施的。中國科學院在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方面做了奠基性、開創性的工作。。
⑤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是什麼時候又是誰發明的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由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自行研製,於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發射。
該衛星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製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
衛星設計的工作壽命20天,至1970年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與地面失去了聯系。由於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近地點高度較高,因此東方紅一號衛星至今仍在軌道上。
人造地球衛星可分為觀測站、中繼站、基準站和軌道武器四類。
1、觀測站
衛星處在軌道上,對地球來說,它站得高,看得遠(視場大),用它來觀察地球是非常有利的。此外,由於衛星在地球大氣層以外不受大氣的各種干擾和影響,所以用它來進行天文觀測也比地面天文觀測站更加有利。屬於這種功能的衛星有下列幾種典型的用途。
2、中繼站
在軌道上對信息進行放大和轉發。具體分為兩類:一類用於傳輸地面上相隔很遠的地點之間的電話、電報、電視和數據;另一類用於傳輸衛星與地面之間的電視和數據。
3、基準站
這種衛星是軌道上的測量基準點,所以要求對它測軌非常准確。
4、軌道武器
這是一種積極進攻的航天器,具有空間防禦和空間攻擊的職能。
⑥ 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是誰發明的
1955年的一天,前蘇聯航天設計局負責人科羅廖夫忽然靈機一動:既然火箭可以把核彈頭射到數百千米遠的地方,為什麼不可以把核彈頭取下,換上衛星呢?經過幾個月的醞釀,前蘇聯政府終於在1956年1月30日做出了決議,批准發展一顆重型人造衛星,並從R-7導彈上開發一種派生型火箭,將衛星送入太空軌道。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拜科努爾發射場格外肅靜,一枚三級運載火箭傲然矗立在發射台上,火箭上載著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伴隨著「轟」的一聲巨響,大地猛地顫動起來,火箭帶著長長的焰尾沖上了雲霄。幾分鍾後,衛星終於從火箭上彈出,以每秒7.9千米的第一宇宙速度,進入了環繞地球飛行的軌道。衛星內的無線電發射機通過星外天線發射出無線電波,地面監控人員很快便收到了來自太空的無線電信號。「成功了!」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歡呼起來。由此,人類邁向太空的桂冠,理所當然地落在了前蘇聯人的頭上。
⑦ 中國第一顆衛星是誰發明的
上網查不就知道啦? 應該是某個研究所發明的才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