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弗蘭斯蒂德發明

弗蘭斯蒂德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01 14:38:10

㈠ 如何區分恆星行星衛星舉例比如

1、定義不同

恆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顆球型發光等離子體,太陽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恆星。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

衛星是指在圍繞一顆行星軌道並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然天體,人造衛星一般亦可稱為衛星。

2、層級關系不同

恆星是做自行運動。

行星環繞著恆星運行。

衛星環繞行星運行。

3、能量方式不同

恆星會在核心進行氫融合成氦的核聚變反應,從恆星的shu部將能量向外傳輸,經過漫長的路徑,然後從表面輻射到外太空。

行星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

衛星不會發光,也不能發生核聚變反應。



(1)弗蘭斯蒂德發明擴展閱讀

恆星的命名

1603年,德國天文學家約翰·拜耳創造了以希臘字母序列與星座結合的拜耳命名法,為星座內的每一顆恆星命名。然後英國天文學家約翰·弗蘭斯蒂德發明了依據赤經數值的弗蘭斯蒂德命名法。拜爾命名法是根據星座內每顆星的亮度,用希臘字母順序排列命名。

例如天狼星是大犬座第一亮星,於是叫做大犬座α,織女星是天琴座α,參宿七是獵戶座β。希臘字母用完了就用數字或者羅馬字母。而弗蘭斯蒂德是按照恆星的赤經排序,而且只有北半球能看到的恆星有編號。

恆星的另一種命名法是星表命名法,這種星表是由天文學家依據觀測數據系統編纂而成的。例如波恩星表、HD星表、依巴谷星表、SAO星表、變星總表、星雲星團新總表、梅西耶星表、奧韋爾斯基本星表等等。

它們把不同的恆星(或者是星系)分門別類,對號入座,而且內容精細,恆星數量多,極大地方便了天文學的研究。

閱讀全文

與弗蘭斯蒂德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