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唐明皇發明

唐明皇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01 14:36:31

1. 唐玄宗時期,農民創制新農具是什麼

唐玄宗時期,農民創制新農具是筒車和曲轅犁~
唐朝農田灌溉的發展和農具的改進:
(1)大運河利於農田灌溉;
(2)唐設職官管理水利;
(3)創制筒車和曲轅犁。
唐代漢族勞動人民發明的耕犁 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牲畜。 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定類型的生產工具標志著一定發展水平的生產力。農具的改進以及廣泛採用,對唐朝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唐以前笨重的長直轅犁,回轉困難,耕地費力。江南地區漢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改進前人的發明,創造出了曲轅犁

2. 蝶幸、螢幸、香幸,唐玄宗發明這些侍寢法都是這么回事

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流傳了近千年,在人們眼裡,唐玄宗是一個多情的皇帝,甚至遮掩了他原本也是一個有著非常出色的管理能力的帝王的事實。而在他無數荒唐事跡中,最讓人無語的,就是他發明了多種侍寢的方式,每天變著法的想著怎麼寵幸嬪妃。而這裡面最出名的就是蝶幸、螢幸、香幸這三種侍寢方法了。不過就是讓蝴蝶,螢火蟲和香囊為自己挑選嬪妃罷了。

其實唐玄宗還發明過把自己寵幸過的妃子們的手臂上都蓋上一個”風月常新“的印章,意思就是這些已經是侍寢過的女子了。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區分侍寢過和沒侍寢過的嬪妃。果然老婆太多了,也不是什麼好事兒,連人都記不清楚呢。

不過唐玄宗的荒唐,在楊貴妃的到來後都結束了,而隨著楊貴妃的死亡,安史之亂的刺激,唐玄宗才終於明白,自己這些年都幹了一些什麼糊塗事兒。可惜,醒悟的太遲,唐朝已然被他推入了頹敗的道理,再沒辦法可挽回了。

3. 是什麼成就使唐玄宗形成了開元

1、政治上唐玄宗對吏治進行了整治,提高官僚機構的辦事效率。
第一,精簡機構,裁減多餘官員,把武則天以來的許多無用的官員一律裁撤,限制了進士科及第的人數,以減少冗官的出現,提高官吏整體的素質。這不但提高了效率,也節省了政府支出。
第二,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加強對地方官吏的管理。在每年的十月,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糾舉違法官吏,嚴懲不怠。
第三,重新將諫官和史官參加宰相會議的制度予以恢復。這本是唐太宗時期的一種制度,讓諫官和史官參與討論國家大事,監督朝政。到了武則天主政之後,提拔了許敬宗和李義府等人做宰相,有的事不敢再公開,因此將這種制度也就廢除了。
第四,重視縣令的任免。唐玄宗認為郡縣的官員是國家治理的最前沿,和百姓直接打交道,代表了國家形象。所以,玄宗經常對縣官親自出題考核他們,確切地了解這些縣官是不是真正地稱職。如果考試優秀,可以馬上提拔,如果名不副實,也會馬上遭到罷黜。
2、重用賢才:唐玄宗不僅極有膽量和魄力,而且精通治國方略,深知用人乃治國根本,而且其也很善於發現人才。先起用姚崇、宋璟為相,其後又用張嘉貞、張說、李元紘、杜邏、韓休、張九齡為相。他們各有所長,通曉治國方略,並且盡忠職守,使得朝政充滿朝氣。而且玄宗在此時亦能虛懷納諫,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3、軍事上:開元十一年(723),唐玄宗接受了宰相張說的改革主張,建立雇傭兵。從關內招募到軍士十二萬人,充當衛士,這就是「長從宿衛」,也叫做「長征健兒」,這次改革是從府兵制到雇傭兵制的轉變。此後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玄宗將這種制度推廣到了全國。這種制度使原來的府兵輪番到邊境守衛的做法取消,解除了各地人到邊境守衛之苦。同時,這種雇傭兵還為集中訓練、提高戰鬥力提供了保證。
除了對兵制進行改革之外,唐玄宗還採取了其他很多的整軍措施,如頒布了《練兵詔》,命令西北的軍鎮擴充軍隊,加強訓練。同時,任命太僕卿王毛仲為內外閑廄使,全力負責軍用馬匹的供應,這使短缺的馬匹及時得到了補充,提高了戰鬥力。另外,為徹底解決軍糧問題,玄宗又命令擴充屯田范圍,在西北和黃河以北地區大力發展屯田,增加糧食產量。
4、農業方面:開元時期大唐興修大型水利工程。據統計,開元時期共修水利38處,天寶時又修8處,合為46處。玄宗還在全國各地大興屯田,農業生產的發展使各地官府倉庫了的糧食堆積如山。
農耕技術提高,水稻廣泛採用育秧移植。茶葉生產在開元時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聖」。飲茶之風開始在唐朝盛興。生產工具還得到了改進,出現新的農業工具──曲轅犁;創制新灌溉工具──筒車。
5、手工業方面:開元時期的絲織業花色品種多,技術高超。陶瓷業也出現了景德的青瓷、邢窯的白瓷和唐三彩。
唐玄宗前期重用賢臣,勵精圖治,社會經濟繼續發展,出現了封建社會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但在繁榮強盛的背面,深刻的社會及政治危機也在發展。土地兼並激烈,大量農民逃亡,均田制,府兵制和租庸調制都瀕於崩潰,特別是節度使統轄的軍事力量加強而內地軍備廢馳,導致內輕外重,成為後來安史之亂的伏因。

4. 唐明皇真的游過月宮嗎,唐朝玄宗皇帝李隆基真的游過月宮嗎,不然他發明的舞蹈和曲子旋律是怎麼發明的。

那都是想像的,是那他們想像的月亮月宮的樣子

5. 大戲是李隆基發明的嗎

大戲是李隆基發明的嗎?大戲應該是民間的藝人發明的

6. 唐玄宗李隆基的一個發明影響一千多年,為何造成後世很多將軍被殺害

唐玄宗李隆基開創的讓太監監軍,導致了後世王朝里也跟著上演,令很多的忠軍將領死在了他們的手上。李隆基的這個發明不但害了唐朝,也害了後世很多的朝代。

邊令誠在軍中指手畫腳,但是高仙芝兩人卻不把他放在眼裡,這樣便得罪下了邊令誠,一直都想要找機會報復。後來唐軍不敵叛軍,退到了潼關,這個時候,邊令誠就逮到了機會,便給唐玄宗上書說他們兩個人的壞話,還添油加醋的說他們剋扣士兵的糧餉,結果唐玄宗大怒,便下令斬殺兩人。太監監軍忠良被害,這樣的悲劇在後世也一直發生著,都是有唐玄宗發明的。

7. 古代光學儀器的發明製作有哪些

凡是利用光學原理進行觀察或測量的裝置,叫作「光學儀器」。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根據平面鏡、球面鏡及透鏡具有的奇特現象製作了大量光學儀器。

我國古代曾經製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光學儀器銅鏡和潛望鏡。隨著對凸面鏡和凹面鏡的認識,後來又進行了眼鏡、望遠鏡、顯微鏡、探照燈等光學儀器的研製。

唐開元年間中秋之夜,唐明皇李隆基邀請申天師及方士羅公一同賞月。3個人賞月把酒言歡之際,唐明皇心悅,想到月宮游歷一番。

於是,申天師作法,方士羅公遠擲手杖於月空,化作一座銀橋,橋的那邊一座城闕,橫匾上書:廣寒清虛之府。

羅公遠對唐明皇言道:「此乃月宮是也!」

唐明皇踏銀橋升入月宮,見仙女婀娜多姿,翩翩起舞與廣庭之上,看得皇上如痴如醉。他原本精熟樂律,聞聽仙樂優美,便默記曲調,決定在他的皇宮奏出此曲。

回到人間後,唐明皇即令主管宮廷樂舞的官員依此整理出一首優美動聽,彷彿天外之音的曲子,配上宮廷舞女的舞姿,即為著名的《霓裳羽衣曲》。

唐王游月宮的傳說成為了流傳千古的佳話,月宮也因此有「廣寒宮」之稱。遼代時期鑄有「唐王游月宮鏡」,以紀此事。此鏡直徑21。8厘米,厚0。75厘米,重達1460克,紋飾採用高浮雕和線雕相結合。

銅鏡鏡體猶如一輪滿月,高低起伏的紋飾之間彷彿映現月中寒宮;月宮的樓閣時隱時現,搖曳的桂樹在月影中晃動著枝頭;搗葯的玉兔分外高興,迎客的金蟾舒展著身軀;隨風的流雲,彎曲的月橋,橋下水潭中現身的神龍躍躍欲試;駕雲而來的唐王。好一派天上仙境,人間勝景,讓人不能不感嘆古人的智慧和獨具匠心的鑄造工藝。

古代在造鏡技術上的反射認識體現在哪裡?

我國古代造鏡技術非常發達,並且對各種鏡子成像原理有深入的研究。早在先秦時期,我國就已經使用銅鏡,至今仍被人們看作世界文明史上的珍品。

除了銅鏡外,古人還利用平面鏡反射原理,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潛望鏡。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淮南萬畢術》一書中,有「取大鏡高懸,置水盆於下,則見四鄰矣」的記載。這個裝置雖然粗糙,但是意義深遠,近代所使用的潛望鏡就是根據這個道理製造的。

在利用平面鏡的同時,人們又發現了球面鏡的奇特現象。球面鏡有凹面鏡和凸面鏡兩種。

認識凹面鏡的聚焦特性,利用凹面鏡向日取火,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在古代,我國把凹面鏡叫作「陽燧」,意思就是利用太陽光來取火的工具,這是太陽能的最初利用。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墨翟和他的學生就對凹面鏡進行了深入研究,並且把他們的研究成果,記載在《墨經》一書中。

他們通過實驗發現,當物體放在球心之內時,得到的是正立的像,距球心近的像大,距球心遠的像小。當時墨家已經明確地區分焦點和球心,把焦點稱作「中燧」。

墨家對凸面鏡也進行了研究,認識到物體不管是在凸面鏡的什麼地方,都只有一個正立的像。

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總結古代鑄鏡的技術說:如果鏡大,就把鏡面做成平面;如果鏡小,就把鏡面做成微凸,這樣鏡面雖然小,也能照全人的臉。

沈括還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正確地表述了凹鏡成像的原理。他指出:用手指放在凹面鏡前成像,隨著手指和鏡面的距離遠近移動,像就發生變化。

沈括用這個事例說明了凹面鏡成像和焦點的關系。當手指迫近鏡面的時候,得到的是正立的像;漸遠就看不見像,這就是因為手指在焦點處不成像;超過了焦點,像就變成倒像。他指出四鏡「聚光為一點」,他把這點叫做「礙」,就是近代光學上所謂的「焦點」。

8. 楊貴妃做了什麼事,怕被唐玄宗發現,後發明一物,被沿用至今呢

我國古代祖先十分聰明,比如造紙、指南針、火葯、活字印刷這4大發明就領先世界1000多年以上。其實,除了這些給世界帶來重要影響的高大上發明外,古人還創造了很多小的發明,如娛樂、服裝等好多領域也非常給力。電影是今天人們的主流娛樂之一,而咱中國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這門藝術。

而楊貴妃和人私通的事漸漸被人傳開了,可她怕皇帝知道,於是就穿了「訶子」故意遮住身體。這樣既美觀又可遮醜。因此,當時的其他美女紛紛效仿,古代的內衣就這樣流行了起來,直到如今,內衣已經成了女性的日常必需品了。

9. 捉迷藏是誰發明的

順德

10. 唐太宗,秦穆公,唐玄宗,隋文帝,隋煬帝,武則天,唐高宗,唐中宗 原名是什麼,建立什麼朝代,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649年在位,年號貞觀。他的前半生是立下赫赫武功的軍事家,在唐朝的建立過程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唐朝建立後,受封為秦國公,後又晉封為秦王,其後平竇建德、王世充,最終統一中國。後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弟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兩人,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被迫讓位。李世民即位為帝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成為中國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開創了唐朝歷史及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唐太宗在位23年,享年50歲,初謚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昭陵。674年加謚文武聖皇帝,749年加謚文武大聖皇帝,754年加謚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字為善,唐朝第三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幼時被封為晉王,即以仁孝聞名。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七月即位,時年22歲。李治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與大他四歲的後母武才人通姦;即位後把武氏接回宮中為昭儀,後立為後。唐高宗曾在武後的建議下使用天皇稱號,與天後武則天並稱二聖。高宗後期朝政主要依賴武氏處理。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是唐朝的第四和第六任皇帝,兩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時間為684年1-684年,第二次在位時間為705年-710年。李顯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兒子,曾改名李哲。一開始他被封為周王,後來改為英王。他的兩位哥哥李弘早夭、李賢的太子地位被廢黜後,李顯繼立為太子,高宗去世後,李顯於弘道元年十二月十一日(684年1月3日)繼位。李顯繼位後打算建立一支自己的力量與武則天抗衡,但為武則天廢黜,貶為廬陵王,軟禁在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均州鎮)和房州(今湖北十堰市房縣)。699年,武則天將李顯重新立為太子。705年2月22日,迫於大臣和將軍的威脅,武則天將皇帝位傳給皇太子李顯。2月23日,李顯登基稱帝,3月3日,李顯恢復唐朝國號。在位期間,曾派張仁願修建三受降城,鞏固了河套,嫁金城公主到吐蕃,在鞏固邊疆有一定貢獻。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712年-756年在位;為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竇德妃。廟號「玄宗」,又因其謚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玄宗晚年在位年間,發生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變衰的關鍵時期。

武則天武曌(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通稱武則天或武後。唐高宗時為皇後(655年-683年)、唐中宗、唐睿宗時為皇太後(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後,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

秦穆公姓嬴,名任好。(?-前621年),部份記載中被稱為秦繆公,是春秋時代秦國國君。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謚號穆。在部分史料中被認定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視人才,其任內獲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等賢臣的輔佐,曾協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奪取王位。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於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

隋文帝楊堅(西元541年7月21日-西元604年8月13日),弘農郡華陰人(今陝西省華陰),隋代開國皇帝,謚號文帝,廟號高祖,西元581年3月4日-西元604年8月13日在位,在位23年。北周大象二年(580年)5月11乙未日(6月8日),北周宣帝病逝。近臣劉昉、鄭譯等以太上皇的名義假傳聖旨,以楊堅為總知中外兵馬事,楊堅於是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楊堅手握軍權後,恐北周諸王在外叛變,假借護送千金公主出嫁突厥為由,召趙王宇文招、陳王宇文純、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達、滕王宇文進京朝見,並除去軍權;此後又平定各地叛亂並盡殺周室諸王。大寶元年二月十四甲子日(581年3月4日),楊堅廢北周靜帝,自立為帝,改元開皇,建立隋朝。此後於開皇七年九月廢西梁後主蕭琮;於開皇九年正月派大將韓擒虎攻入建康城,捉住陳後主陳叔寶,滅陳朝;於開皇十年(590年)八月,派使臣韋洸等人安撫嶺南,至此,天下一統。在位期間,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改為三省六部制;推行輸籍法,作全國性戶口調查,以增加國家稅收,改善經濟,並罷鹽、酒專賣及入市稅,其後多次減稅,減輕人民負擔;此外還於洛州等地設立常平倉等官倉,貯存關東運來糧食,建廣通渠,便利關中漕運,又於民間設義倉,人民捐納糧食以防凶年。為節省國庫開支,還於開皇三年(583年),盡罷諸郡,實行州縣二級制,使國家地方行政漸上軌道。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是隋朝的第二個皇帝。隋煬帝即位以後,他開通大運河,對對民生經濟有貢獻,但耗損了民間物資和人力。在教育制度上,隋煬帝發展科舉制度,增置進士科,使國務的操持由世族門閥政治而逐漸改向科舉取士。科舉制度一直延續到清德宗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終止,為古代中國的育才政策有很大的貢獻。政治上,他為了真正實現大一統的理想,企圖打破由關隴仕族壟斷仕途的局面,重用了虞世基、裴蘊等南方集團官員,對破除當時南北隔閡的情況有很大的影響。軍事上,在即位前曾參與與突厥、契丹之戰事,皆有所獲。大業五年(609年),他親征平定吐谷渾,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闊疆五千里。但是隋煬帝又是一位急功近利的人。大業八年,首度親征高句麗失敗後,隋煬帝為扳回其顏面,連續三年一再親征。即位後為實現個人構想,勞動全國投入大規模的工程營造,致使國庫虧空,勞民傷財。晚年為消除強烈的失落感和政務上的壓力,他逃避現實,三下揚州,整日杯不離手。最後宇文化及所率領的叛軍攻入江都宮,楊廣被縊弒。隋朝滅亡。

閱讀全文

與唐明皇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