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馬克斯發明

馬克斯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01 14:23:02

『壹』 馬克思主義是誰創立的

空想社會主義早於社會主義,但是並不算在馬克思主義裡面,因此確切的說是馬克思和恩格斯

『貳』 馬克思一生有哪些偉大發現﹖

馬克思的兩個偉大「發現」馬克思一生中最主要的理
論功績,就是發現了唯物主義的歷史觀和剩餘價值
理論。

唯物史觀以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揭示了人類歷史
發展的普遍規律。以剩餘價值理論為核心的馬克思主義
政治經濟學以生產關系為研究對象,揭示了資本主義生
產方式的特殊運動規律。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理論是科
學社會主義的兩大理論支柱。恩格斯指出:「這兩個偉大
的發現——唯物主義歷史觀和通過剩餘價值揭破資本主
義生產的秘密,都應當歸功於馬克思。由於這些發現,社
會主義已經變成了科學」(《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
67頁)。
馬克思的第一個偉大發現——唯物史觀創立於19
世紀40年代,1845—1846年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
志意識形態》一書是它創立的標志。在馬克思主義之前,
哲學領域已經形成了唯物主義的自然觀,但在歷史觀上,
唯心主義一直占據統治地位。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一方
面是歷史上狹小的生產規模和剝削階級的偏見限制了人
們的歷史眼界,另一方面是社會歷史領域到處活動著的
是有意識有目的人,社會領域的這一特點,往往使人們在
觀察歷史的時候,容易停留在思想動機的表面,不去深入
探究思想動機背後的動力。而在歷史上從事活動的人們
中間,少數帝王將相、英雄豪傑又最引人注意,而從事物
質生產活動的人民群眾則容易受到忽略。歷史發展到資
本主義時代,周期性的經濟危機的出現,無產階級作為獨
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提出了重新認識歷史的要
求。同時,產業革命沖破了閉關自守的封建社會的束縛,
加之現代化的交通工具,打開了人們的眼界,使人們有可
能對不同國家的歷史加以比較,從中尋找出歷史發展的
規律;產業革命還使階級關系簡單化,使階級斗爭、政治
斗爭與經濟關系、物質生產的聯系清楚地表現出來,為正
確認識歷史提供了可能。歷史的發展也為唯物史觀的產
生提供了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經濟學和19
世紀三大空想社會主義學說,是到19世紀上半葉為止人
類認識歷史的最高成就。馬克思在創立唯物史觀時曾對
它們作過詳細的批判研究。在德國古典哲學中,黑格爾關
於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勞動是人的自我實現和自我創造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的觀點,以及費爾巴哈人與自然
的統一,自然界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的,上帝的本
質是人的本質的異化的觀點,都對馬克思創立唯物史觀
起了重要作用。唯物史觀的創立還直接建立在對英國古
典經濟學進行系統研究的基礎上,並吸收了19世紀三大
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的積極因素。
馬克思創立唯物史觀經歷了一個過程,走過了一條
從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到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又從費爾
巴哈的唯物主義到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道
路。這個過程始於1843年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在這
部手稿中,馬克思總結了《萊茵報》時期政治斗爭和思想
斗爭的經驗,接受了費爾巴哈唯物主義哲學的影響,把被
黑格爾顛倒了的國家與市民社會的關系重新顛倒過來,
提出了市民社會決定國家的論斷,認為國家和法的產生、
發展根源於市民社會。這一思想成為唯物史觀的開端和
萌芽。表明馬克思開始離開黑格爾而轉向費爾巴哈。市民
社會決定國家的思想的提出,推動馬克思從政治經濟學
的角度對市民社會進行了解剖,這一成果就是《1844年經
濟學哲學手稿》。在該手稿中,馬克思研究了資產階級古
典經濟學並對現實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分析,首次形成
了物質生產在社會中起決定作用的思想,為唯物史觀的
產生奠定了基礎。馬克思認為,生產是整個社會的基礎,
它不僅決定國家和法,還決定宗教、藝術等社會意識形
態;勞動是人與動物的區別,歷史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
生的過程;異化勞動和私有制都是社會生產發展到一定
歷史階段的產物。這表明馬克思的這一時期的觀點,同費
爾巴哈僅僅把人看成是自然存在物的觀點已經有了原則
性的區別。但是,他把共產主義看作是勞動和人的本質的
復歸,則還帶有費爾巴哈哲學的影響。在《德意志意識形
態》中,馬克思進一步分析了人類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
提出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規律,用它說明了部落
的、古代的、封建的、資產階級的所有制和共產主義公有
制形式的依次更替;他還把生產關系看作為既受生產力
制約又制約著政治的和觀念的上層建築的中介,科學地
揭示了社會結構及其歷史發展的動力。《德意志意識形
態》是第一個偉大發現的初步完成,馬克思已經離開費爾
巴哈的舊唯物主義哲學而走向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
物主義。
唯物史觀創立後,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和人類學研
究使唯物史觀又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從50年代到

60年代,馬克思集中地研究了政治經濟學,具體地剖析了
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在1859年寫成的《〈政治經濟學批
判〉序言》中,馬克思對唯物史觀基本原理作了經典表述,
闡明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社
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等基本原理,揭示了社會經濟結構、
上層建築和社會意識形態等社會形態的結構層次及其內
在聯系;指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
矛盾運動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動力;用社會經濟形態概念
取代了《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所有制形式」,並把亞細
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看作是社
會經濟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馬克思晚年致力於研究原
始社會和東方社會。寫下了五個人類學筆記。作為這一研
究的結晶,馬克思提出,屬於同一社會形態的國家各有自
己的特點,對於具體國家而言,社會形態更替順序中可以
具有跳躍性。在人類學筆記中,馬克思論述了國家的起源
和實質,突破了以往認為人類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史
的看法,認識到土地公有制是原始社會的共同特徵。
唯物史觀的創立具有重要意義:(1)它把唯心主義從
它的最後避難所——歷史觀中驅逐出去,使馬克思主義
哲學成為包括自然觀、歷史觀在內的完備的唯物主義學
說;(2)它為科學社會主義提供了理論前提和基礎。馬克
思用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基
本原理和關於人類歷史發展動力的學說,科學地揭示了
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共產主義必然勝利是不以人的意志
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歷史唯物主義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的
基本矛盾,必然表現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對立
和斗爭,無產階級將通過暴力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
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專政是由階級社會到無階
級社會的過渡。這樣,社會主義理論就不再是天才的猜測
和主觀的臆想,而是根據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分
析而得出的科學結論;(3)唯物史觀的創立還使研究社會
問題的各門學問成為科學。唯物史觀所指出的社會發展
的基本過程和一般規律,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起作
用。唯物史觀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各門社會科
學都具有指導意義。
馬克思的第二個偉大發現——剩餘價值理論,形成
於19世紀50年代。創立以剩餘價值理論為核心的馬克思
主義政治經濟學,是時代的要求。在馬克思主義之前,經
濟理論領域中的最高成就是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它把
經濟學的研究從流通領域轉到生產領域,提出了勞動價
值論,探索了剩餘價值源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資本主
義生產方式的內在聯系。19世紀30—40年代,資產階級
古典經濟學被庸俗經濟學所取代。從此,資產階級經濟學
成為純粹為資本主義剝削制度辯護的工具。自1825年以
來周期性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出現和19世紀30、40年
代興起的工人階級有組織的反抗資產階級的斗爭,迫切
需要認識資本主義經濟運動規律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
內在矛盾,為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提供經濟學的基礎。馬
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就是適應這一需要而產生的。
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的創立,直接吸收了英國古典
經濟學的最積極的成果——勞動價值論和他們對剩餘價
值具體形態——地租、利潤、利息研究中的一些積極成
果。同時,馬克思的第一個偉大發現也為他提供了正確的
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剩餘價值理論是馬克思運用辯證
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解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偉大
成果。
馬克思從1843年底轉向經濟學研究。在1847年發表
的《哲學的貧困》和同年12月所作的《僱傭勞動與資本》的
報告中,馬克思分析了勞動創造的價值與勞動作為商品
的價值的差別,指出了工人以工資形式得到的僅僅是勞
動創造的價值的一部分,其餘部分則作為利潤為資本家
所佔有。盡管這時馬克思還沒有把勞動和勞動力區分開
來,沒有使用剩餘價值概念,但他「不僅已經非常清楚地
知道,『資本家的剩餘價值』是從哪裡『產生』的,而且已經
非常清楚地知道它是怎樣『產生』的。」(《馬克思恩格斯選
集》第24卷第12頁)這就為深入解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奠定了基礎。從1850年開始,馬克思潛心政治經濟學的研
究,考察了1848—1849年革命的原因、性質和經驗教訓,
1857—1858年寫了《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
稿),形成了他的剩餘價值理論。在《貨幣章》中,馬克思制
定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他分析了決定商品價值的勞動
時間、價值與價格的區別,指出價值的本質是一種社會關
系。對商品二重性及其矛盾做了深刻的分析,並從中揭示
出貨幣產生的最深刻的根源和本質。他闡明了商品的二
重性和勞動的二重性,指出,工人在生產商品時所花費的
勞動作為具體勞動,創造了商品的使用價值,作為抽象勞
動,創造了商品的價值。在政治經濟學史上第一次提出了
勞動二重性的學說。在《資本章》中,馬克思制定了科學的
剩餘價值理論。他區分了勞動力與勞動,分析了勞動力商
品的特點,指出,工人把自己的勞動力出賣給資本家,得
到的是勞動力的價值,資本家獲得的是勞動力的使用價
值,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在和原料、工具結合,進入生產過
程後,可以創造出超過其自身價值的新價值,資本主義生
產過程是勞動過程與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馬克思在這
里揭示了剩餘價值生產的秘密。之後,又分析了生產剩餘
價值的兩種基本方式,即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和相對剩
余價值的生產;探討了資本各個組成部分在剩餘價值生
產中的作用,提出了關於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原理,無
可辯駁地證明了剩餘價值來源於資本家用於雇傭工人的
可變資本,來源於對工人的剝削。馬克思還探討了剩餘價
值的各種轉化形式。
勞動二重性學說、勞動力商品學說和資本有機構成
學說是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乃至整個經濟理論的基點。
在此基礎上,馬克思在1867年出版的《資本論》第一卷中,
又對這些學說做了更為全面系統的論證和進一步發展。
馬克思創立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發現剩餘價值理
論,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1)剩餘價
值學說奠定了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基石。剩餘價值是資本
主義生產的動機、目的,反映著資本主義生產的本質。剩
余價值規律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2)以剩餘價值
理論為核心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使馬克思主
義哲學得到了運用、驗證和發展。《資本論》在對資本主義
生產方式進行解剖時運用了矛盾的辯證法、具體與抽象、
歷史與邏輯的辯證法。《資本論》對唯物史觀的驗證是系
統的、全面的。它通過深入考察資本主義社會的物質生
產、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自的本質特徵及其相互關
系,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個以其物質生產方式為基
礎的有機體;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形態的歷史考察,
闡明了它的發生、發展到走向滅亡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
從而檢驗和證明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3)以剩餘價值
理論為核心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奠定了科學社會
主義的理論基礎。馬克思創立的剩餘價值理論,極深刻地
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對立的最深刻的經濟根源,
說明了無產階級偉大的歷史使命。《資本論》揭示了社會
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這個原理在馬
克思恩格斯以前的著作中,是依據分析社會發展一般規
律得出的結論,現在則由於對資本主義經濟運動規律所
作的深刻分析而得到了科學的論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在歷史上起過進步作用,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的積
累使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
私人佔有的矛盾日益尖銳,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和斗爭日益尖銳和發展,使無產階級的勝利和資產階級
的滅亡不可避免。

『叄』 馬克思的兩個「偉大發現」指的是

馬克思的兩個「偉大發現」指的是:

1、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一切重要歷史事件的終極原因和動力是社會的經濟發展,它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改變,它是由此產生的社會被劃分為不同的階級,也是這些階級互相博弈的結果。

2、剩餘價值理論:在批判地繼承古典終濟學的研究成果和他所創立的勞動價值理論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的考察和研究逐步建立起來的。

(3)馬克斯發明擴展閱讀:

1、馬克思是德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學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理論家和社會學家。主要著作有《資本論》、《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創立的廣為人知的哲學思想為歷史唯物主義,其最大的願望是對於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2、馬克思對哲學的最大貢獻是將實踐概念引入哲學,使哲學同現代無產階級(工人階級)的解放聯系起來了,將這個哲學徹底運用於社會歷史領域導致了唯物史觀的產生。

3、馬克思一生四次被各國政府驅逐,最後在英國倫敦定居。他在倫敦最初十年間,度過了一生中生活最艱難的時期。

4、馬克思批判了黑格爾哲學中的唯心主義體系,吸取了他的辯證法的「合理內核」,以及批判了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唯心史觀,吸收了他的唯物主義「基本內核」,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

『肆』 馬克思所說的三項偉大發明各自發明於何時

馬克思說"火葯,羅盤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的發明."
1.火葯:
發明時間:唐朝煉丹家;
開始應用:唐末
廣泛應用:宋元
13世紀傳播至阿拉伯和歐洲。
2.羅盤針:
戰國時期製成司南;北宋發明指南針並運用於航海;南宋初年發明羅盤針;12世紀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3. 雕版印刷術:發明時間:隋唐
全盛時期:宋朝
畢升的活字印刷術:發明時間:北宋中期

『伍』 共產主義是 馬克思發明的,為什麼沒有在歐美興起

因為他們已經經歷過了那個時代,從最早的英國共產黨,到法國巴黎公社,再到歐洲各地的共產黨組織,都曾經十分得人心,但西方人思維畢竟和東方人不同把.....哎,想說很多的,但是估計說出來要被刪被封號啥的...算了,拿個2分走人,等待強人..

『陸』 誰可以幫我分析一下馬克思對中國四大發明的評價

馬克思評論:「火抄葯、指南針、襲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柒』 資本論是誰發明的

新世紀迎來保衛資本論時代!

德國人卡爾·馬克思發現了《資本論》原理。寫出了偉大的著作。馬克思發明了四卷本的體系結構。

馬克思資本論_網路說:

《資本論第一卷的邏輯:歷史發生學》.《當代經濟研究》2011年第7期
【摘要】概括起來說,《資本的生產過程》實踐的邏輯是:第1篇——商品(貨幣)躍身為貨幣(商品)過程,說明資本發生的前史;第2篇——貨幣轉化為資本過程,說明資本發生的轉化史;3~6篇——剩餘價值生產過程,說明資本發生的正在進行史;第7篇——資本積累過程,說明資本發生的整體運動史。資本(歷史)發生學提煉資本主義的生成和發展原則,使《資本論》成為資本主義社會有機結構的系統邏輯學。該特殊邏輯旨在統一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高度凸顯政治經濟學方法論。


《資本論第二卷的邏輯:系統發生學》.《當代經濟研究》2012年第1期
【摘要】《資本的流通過程》即資本論(第二卷),是對「階級科學」的具體實踐、對「階級結構」的具象化。第1篇刻畫資本循環運動條件,說明資本結構一次系統的生成過程;第2篇刻畫資本周轉運動條件,說明資本結構多次系統的生成過程;第3篇以資本結構的活的層級遞進運動為基礎和依託,刻畫並說明社會再生產整體系統的生成過程。實踐行程內在化了歷史和存在的結合,將其構造為特殊科學和特殊方法。系統發生學的方法論意蘊在於達成對「辯證法主義」、「科學主義」的內在抵制,從根本上拒絕一切非歷史的現象主義和解釋學的分析進路。《資本論第三卷的邏輯:現象發生學》.《經濟評論》2012年第1期
【摘要】《資本論》作為總體邏輯,是對統一歷史對象——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過程和運動形式的概括。資本論·第三卷作為現象發生學與資本論第一卷和資本論(第二卷)共生,揭明資本存在的「秘密」:1-3篇以價值具體地生長為資本主義價格的過程,說明經濟利潤的一態系統;4-6篇以「階級斗爭Ⅰ」的社會生長過程——利潤率趨向下降的現實展開機制,說明經濟利潤的多態系統;以「階級斗爭Ⅱ」的社會生長過程——利潤率趨向下降的深化形式,說明經濟利潤的虛擬運動系統;終篇以階級生活圖像的定格化過程——「分配假象」及其破除,揭明資產階級認識論的規定性。研究表明:政治經濟學批判與階級分析是等同的方法論范疇,旨在根除「偽科學」對經濟理論建構的影響,終結「庸俗」,使科學還原為推動歷史生長的革命性力量。

《資本論第四卷的邏輯:認識發生學》.《當代經濟研究》2012年第10期
【摘要】《資本論》第四卷實踐的邏輯是:范疇發生的認識機理。在這種意義上,它使范疇的「生產」實踐化,首要性地貫徹了「認識」由「歷史」生產的原則。歷史部分和理論部分的相互構成形成總的寫作邏輯,歷史部分確立了後續研究的理論指針。方法論意蘊是:(1)根據歷史生產方式的「自然生長」,顯露范疇的內核的生理結構———(剩餘)價值;(2)由范疇生產上的層級運動,揭示「結構生長」的歷史性;(3)通過「理論」的總體生產,最大程度地彰顯方法論批判和認識論批判的內在結合性,具象出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實踐工作路線。因此,它否決了考茨基非法編纂《剩餘價值學說史》的錯誤要求。

『捌』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科學發明中的作用」

1、正確的意識促進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事物的發展。在科學發明中如果沒能堅持正確意識的指導,那在發明實踐中不是失敗就是創造出對人類有害的事物。
2、馬克思哲學提供科學的方法論,有利於科學發明中的實踐活動。

『玖』 馬克思主義的三大創造

1、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把自己的哲學對象規定為作為現存世界基礎的人類實踐活動,把哲學的任務規定為解答實踐活動中的人與世界、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從而為改變世界提供方法論。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在一定生產力狀況基礎上的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理論。其邏輯要點可以用「五個一」來概括。一個基礎、一個關系、一個中心、一個矛盾、一個結論。

一個基礎就是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一個關系就是勞資關系。一個中心就是指著重闡述剩餘價值。一個矛盾是指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的對抗性矛盾。一個結論就是社會進步。

3、科學社會主義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含了兩部分內容:

1、第一個組成部分,科學社會主義原理設計,這部分內容是由馬克思本人完成的。科學社會主義原理設計,是指導人們完成科學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依據。

2、第二個組成部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應用設計,又稱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設計。這部分內容是由科學社會主義實踐者完成的。科學社會主義應用設計,是指導人們完成科學社會主義建設的應用設計。



(9)馬克斯發明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誕生歷程:馬克思主義在19世紀40年代產生於西歐,當時西歐資本主義已有相當發展。英、法、德3國是其發源地。因為當時英、法,德,等國已經或正在實現產業革命,生產力和科學技術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無產階級已經由自在階級開始向自為階級轉變。英國憲章運動、法國里昂工人起義和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標志著無產階級已經作為獨立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是資本主義矛盾激化和工人運動發展的產物。以《共產黨宣言》的問世為標志 。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類思想文化的一切優秀成果,特別是18世紀中葉和19世紀上半葉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

此外,法國啟蒙學者的思想和法國復辟時期歷史學家的階級斗爭學說,它也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資料。

19世紀科學技術的新成果,特別是細胞學說的確立,能量守恆和轉化規律的發現、進化論的新發展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 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這一歷史使命。

『拾』 馬克思培根對中國四大發明的評論

英國哲學家弗抄蘭西斯·培根指出,印刷術、火葯、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第二種是在戰事方面,第三種是在航行方面;並由此又引起難以數計的變化來: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國、任何星辰對人類事務的影響都無過於這些機械性的發現了。」 馬克思評論:「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雖然沒有提到造紙術,但是正是它為印刷術的產生和推廣提供了必要條件。

閱讀全文

與馬克斯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