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擴頻通信的理論基礎是什麼,其成立的前提條件,及含義
擴頻通信理論基礎是香農的信道公式和相關接收理論.
香農信道公式的條件:高斯白雜訊下.
香農信道公式:高斯白雜訊下,通信系統的極限傳輸速率(信道容量)為 C=Blog(1+S/N)
B為信號帶寬,S為信號的平均功率,N為雜訊功率.
(1)增加信道容量的方法:增加信號帶寬B;增加信噪比S/N.
(2)C為常數時,B和S/N可以互換.可以增加帶寬B來降低信噪比S/N的要求.
(3)信道容量不能無限增加.
2. 直接序列擴頻是如何實現通信的,它具有哪些特點
一、接序列擴頻通信原理
直接序列擴頻(DSSS),(Direct seqcuence spread
spectrdm)是直接利用具有高碼率的擴頻碼系列採用各種調制方式在發端與擴展信號的頻譜,而在收端,用相同的擴頻碼序去進行解碼,把擴展寬的擴頻信號還原成原始的信息。它是一種數字調制方法,具體說,就是將信源與一定的PN碼(偽雜訊碼)進行摸二加。例如說在發射端將"1"用11000100110,而將"0"用00110010110去代替,這個過程就實現了擴頻,而在接收機處只要把收到的序列是11000100110就恢復成"1"是00110010110就恢復成"0",這就是解擴。這樣信源速率就被提高了11倍,同時也使處理增益達到10dB以上,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整機倍噪比。
直接序列擴頻的優點:
直擴系統射頻帶寬很寬。小部分頻譜衰落不會使信號頻譜嚴重衰落
多徑干擾是由於電波傳播過程中遇到各種反射體(高山,建築物)引起,使接受端接受信號產生失真,導致碼間串擾,引起噪音增加。而直擴系統可以利用這些干擾能量提高系統的性能。
直擴系統除了一般通信系統所要求的同步以外,還必須完成偽隨機碼的同步,以便接受機用此同步後的偽隨機碼去對接受信號進行相關解擴。直擴系統隨著偽隨機碼字的加長,要求的同步精度也就高,因而同步時間就長。
直擴和跳頻系統都有很強的保密性能。對於直擴系統而言,射頻帶寬很寬,譜密度很低,甚至淹沒在噪音中,就很難檢查到信號的存在。由於直擴信號的頻譜密度很低,直擴系統對其它系統的影響就很小。
直擴系統一般採用相干解調解擴,其調制方式多採用BPSK、DPSK、QPSK、MPSK等調制方式。而跳頻方式由於頻率不斷變化、頻率的駐留時間內都要完成一次載波同步,隨著跳頻頻率的增加,要求的同步時間就越短。因此跳頻多採用非相干解調,採用的解調方式多為FSK或ASK,從性能上看,直擴系統利用了頻率和相位的信息,性能優於跳頻。
二、直接序列擴頻通信技術特點:
直接序列擴頻(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系統是將要發送的信息用偽隨機碼(PN碼)擴展到一個很寬的頻帶上去,在接收端,用與發端擴展用的相同的偽隨機碼對接收到的擴頻信號進行相關處理,恢復出發送的信息。
直接序列擴頻通信開始出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美軍重要的無線保密通信技術。現在直擴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包括計算機無線網等許多領域。
抗干擾性強
抗干擾是擴頻通信主要特性之一,比如信號擴頻寬度為100倍,窄帶干擾基本上不起作用,而寬頻干擾的強度降低了100倍,如要保持原干擾強度,則需加大100倍總功率,這實質上是難以實現的。因信號接收需要擴頻編碼進行相關解擴處理才能得到,所以即使以同類型信號進行干擾,在不知道信號的擴頻碼的情況下,由於不同擴頻編碼之間的不同的相關性,干擾也不起作用。正因為擴頻技術抗干擾性強,美國軍方在海灣戰爭等處廣泛採用擴頻技術的無線網橋來連接分布在不同區域的計算機網路。
隱蔽性好
因為信號在很寬的頻帶上被擴展,單位帶寬上的功率很小,即信號功率譜密度很低,信號淹沒在白雜訊之中,別人難以發現信號的存在,加之不知擴頻編碼,很難拾取有用信號,而極低的功率譜密度,也很少對於其他電訊設備構成干擾。
易於實現碼分多址(CDMA)
直擴通信佔用寬頻頻譜資源通信,改善了抗干擾能力,是否浪費了頻段?其實正相反,擴頻通信提高了頻帶的利用率。正是由於直擴通信要用擴頻編碼進行擴頻調制發送,而信號接收需要用相同的擴頻編碼作相關解擴才能得到,這就給頻率復用和多址通信提供了基礎。充分利用不同碼型的擴頻編碼之間的相關特性,分配給不同用戶不同的擴頻編碼,就可以區別不同的用戶的信號,眾多用戶,只要配對使用自己的擴頻編碼,就可以互不幹擾地同時使用同一頻率通信,從而實現了頻率復用,使擁擠的頻譜得到充分利用。發送者可用不同的擴頻編碼,分別向不同的接收者發送數據;同樣,接收者用不同的擴頻編碼,就可以收到不同的發送者送來的數據,實現了多址通信。美國國家航天管理局(NASA)的技術報告指出:採用擴頻通信提高了頻譜利用率。另外,擴頻碼分多址還易於解決隨時增加新用戶的問題。
抗多徑干擾
無線通信中抗多徑干擾一直是難以解決的問題,利用擴頻編碼之間的相關特性,在接收端可以用相關技術從多徑信號中提取分離出最強的有用信號,也可把多個路徑來的同一碼序列的波形相加使之得到加強,從而達到有效的抗多徑干擾。
直擴通信速率高
直擴通信速率可達
2M,8M,11M,無須申請頻率資源,建網簡單,網路性能好。
3. 擴頻通信技術的基本工作方式
實現擴頻通信的基本工作方式有4種:
1.直接序列擴頻(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工作方式(簡稱DSSS方式);
2.跳變頻率(Frequency Hopping)工作方式(簡稱FH方式);
3.跳變時間(Time Hopping)工作方式(簡稱TH方式);
4.線性調頻(Chirp Molation)工作方式(簡稱Chirp方式)。目前使用最多、最典型的擴頻工作方式是直擴式(DSSS方式),在無線網路的通信中,就是採用這種方式工作的。
4. 擴頻通信中如何解擴
解擴之前首先需要進行偽碼捕獲的,也就是維碼相位對齊的一個過程。在碼正確捕獲之前是不發送信息源碼的,這也是通信協議里規定好的引導信號。捕獲之後還要不斷的進行偽碼相位跟蹤,並且一直貫穿於整個解調過程。
5.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的專利
年份專利號專利名稱發明人2008200610011810.2一種無隔離環節的三相統一電能質量控制器李國傑、張謝平200702 1 03873.2補償動態三相不平衡負荷的方法及補償裝置逯帥、張海波、劉秀成、陳建業、王贊基、趙廣20072004 1 0008462.4電壓陷落浪涌動態補償器李國傑,孫元章20072006 1 0011113.7基於光伏電池的電網功率振盪抑制器孫元章,李國傑,等20072004 1 0009536.6電能質量和無功補償綜合控制器孫元章,李國傑,黎雄20072005 1 0012068.2一種基於壓頻變換和光電隔離的模數轉換方法及系統龐浩、王贊基200720041007814.1無速度感測器永磁同步電機-空調壓縮機系統的控制方法200703102062.3可以並聯工作的正弦波逆變器20072005 1 0012125.7高溫超導雙螺旋電流引線結構蔣曉華,何業冶,等20072005 1 0012198.6超導儲能用電流並聯型電壓補償器的穩態控制方法朱曉光,蔣曉華,任曉鵬,程志光2007200410078143.0分布式連續無功發生器沈沉2007200710100324.2一種快速穩定實現最大功率跟蹤的光伏三相並網控制方法周德佳、趙爭鳴、趙志強、馮博、趙晶20072003 1 0115395.1高壓輸電用有源直流濾波器的近似逆系統控制方法及系統趙東元、陳建業、王贊基、於歆傑、蘇玲200703 1 43110.0逆變電容和支路電抗解耦控制的有源電力濾波方法及系統龐浩、王贊基2007200710063247.8一種應用於三電平高壓變頻器的混合調制方法張永昌、趙爭鳴、楊志、白華2006200610164923.6基於三維有限元神經網路的缺陷識別和量化評價方法黃松嶺、趙偉、宋小春、崔偉2006200610164920.2雙電機冗餘控制系統蔣 棟、趙爭鳴、郭 偉、王世靜、孫曉瑛2006200610165591.3一種可減小共模電壓的兩相PWM調制方法陸海峰,瞿文龍,樊揚,程小猛,張星,伍理勛,蔣時軍,陳建明,王征宇20062004 1 0006177.9液氦冷卻的高溫超導儲能磁體系統蔣曉華,褚旭,楊劼,金能強,陳振民2006200610012289.4大面積鋼板缺陷漏磁檢測方法黃松嶺、趙偉、宋小春200603150349.7基於電荷平衡的三電平變頻器中點電壓平衡方法趙爭鳴、孟 朔、白 華、劉建政、孫曉瑛2006200410068973.5管道腐蝕缺陷類型識別方法黃松嶺、張偉、趙偉、郭景濤2006200620069536.X一種用於功率器件的散熱器(實用新型)唐東明、楊 志、錢詩寶、胡 炫、張延安、桑 春、趙爭鳴2006200620069537.4一種基於IGCT的中高壓三電平變頻器一體式結構(實用新型)楊 志、楊志勇、唐東明、馮 驥、吳新兵、庄 榮、袁立強2006200610038467一種功率電阻插片式模塊化結構(實用新型)楊志勇、唐東明、李 冰、竇 旺、袁立強、趙爭鳴200603 1 37633.9有直流源的支路阻抗解耦控制的有源電力濾波方法及系統龐浩、王贊基200603102677.X水上牽引訓練的控制方法及其可編程式控制制系統孫曉瑛、榮鍵2005200510086918.3基於單級逆變器的太陽能高壓鈉燈控制器張強、劉建政、趙爭鳴、吳理博、王健200502 1 30953.1採用柱面二維坐標系的二維運動模擬器蔣曉華,賴永傳,姜新建,蘇鵬聲,王桂華,周頤,蒲一平2005200510086610.9應用於三電平變頻調速系統起動過程中的直流預勵磁白 華、趙爭鳴、袁立強、張海濤、張延安2005200510086549.8電力系統外網等值自動生成方法張伯明,孫宏斌,吳文傳,張海波2005200510086296.4磁鋼輔助勵磁的粘結式軸向跌片同步磁阻電機(PMSM)郭 偉、趙爭鳴、王世靜、孫曉瑛、張穎超2005200510086297.9橡膠永磁體輔助勵磁的粘結式同步磁阻電機(SRPM)郭 偉、趙爭鳴、張穎超、孫曉瑛、蔣 棟2005200510086300.7應用於中高電壓電力裝置的智能數據採集與過壓保護系統劉 樹、趙爭鳴、劉建政、張懷晟、楊志勇2005200510092984.1基於混成狀態估計的電力網路拓撲錯誤辨識方法孫宏斌,張伯明,吳文傳,高峰2005200510092983.7數據挖掘中一種基於混合互信息的特徵選擇方法孫宏斌,張伯明,吳文傳,王皓2005200510086343.5基於IGCT的中高電壓三電平變換器中安全封脈沖方法袁立強、崔志良、張懷晟、白 華、楊 志、趙爭鳴2005200510086299.8一種適用於強電磁干擾環境下的高性能光纖CAN通訊系統張海濤、趙爭鳴、錢 珏、孫曉瑛、錢詩寶2005200510086299.8一種適用於強電磁干擾環境下的高性能光纖CAN通訊系統張海濤、趙爭鳴、錢 珏、孫曉瑛、錢詩寶200502 1 17085.1低壓配電網擴頻通信網路系統及其通信方法郭靜波、王贊基、呂海峰、李剛、趙宇明、王喬晨2005200510098527.3電力系統中基於軟分區的電壓控制方法孫宏斌,張伯明,吳文傳,郭慶來,李欽2005200510011431.9兼備無功與諧波補償功能的光伏並網裝置劉建政、王健、趙爭鳴、吳理博、劉樹200502123442.6一種地埋鐵磁性管道檢測方法李路明、黃松嶺、施克仁2005200510011116.6一種漏磁檢測腐蝕缺陷的量化方法黃松嶺、趙偉、崔偉、吳靜、王珅20041 53874.3採用柱面二維坐標系的全步進電機式二維運動模擬器蔣曉華,朱曉光,賴永傳,張曉英,曹旭東,沈康20043100611.6一種應力或疲勞造成的活動缺陷的檢測方法李路明、黃松嶺20042004 1 0009718.3採用電壓閉環實現非同步電機轉子磁場准確定向的控制方法陸海峰,瞿文龍2004200410009627.X基於諧波倒相原理的具有諧波抑制功能的電力變壓器王善銘,王祥珩,李隆年,楊青,謝鵬200401 1 36260.x晶閘管投切電容器的分布式觸發控制裝置逯帥、趙廣、陳建業、劉秀成、張海波、王贊基20042004 1 0009718.3採用電壓閉環實現非同步電機轉子磁場准確定向的控制方法陸海峰,瞿文龍200402 1 16443.6一種基於數字濾波的無功功率測量方法龐浩、俎雲霄、李東霞、王贊基200402 1 16885.7一種頻率和相位的數字測量方法龐浩、俎雲霄、李東霞、王贊基200401130657.2配電網繼電保護與故障定位系統200403 2 45068.0用於超導儲能裝置的主控制器褚旭,蔣曉華,吳學智200401118471.X小電流接地系統故障選線方法和裝置200301143448.1高精度故障錄波器及其輸電線路組合故障測距方法200301143449.X輸電線路數字式行波保護方法及其繼電器與保護系統董新洲200301123977.8利用地磁場檢測鐵磁性材料表面缺陷的方法李路明、黃松嶺、汪來富、楊海青200301 1 42025.1一種狀態轉移時序邏輯的信號鑒相方法龐浩、王贊基200301 1 31096.0一種基於相位的正弦電壓脈寬調制波形數據的產生方法龐浩、王贊基200301 1 31095.2一種數字鎖相方法龐浩、王贊基、陳建業200302238029.9地埋鐵磁性管道檢測儀李路明、黃松嶺、王曉鳳、曹益平200301 1 36252.9一種電力電子設備的控制脈沖的發生方法龐浩、王贊基、陳建業、劉秀成200301143445.7應力分布的磁檢測方法李路明,黃松嶺,王曉鳳,陳行200300 1 35865.0低壓配電網三相電力線擴頻通信收發裝置郭靜波、王贊基200302 2 37537.6三維數字式霍爾磁場測量儀朱磊,蔣曉華,楊宏200303150089.7一種減少三電平變頻器開關損耗的方法孟 朔、趙爭鳴200303150349.7基於電荷平衡的三電平變頻器中點電壓平衡方法趙爭鳴、孟 朔、白 華、劉建政、孫曉瑛200300109127.1高速同步數/模轉換模板及其數據處理控制方法200301120138.X暫態行波保護測試儀及其試驗方法200302238026.4攜帶型應力分布檢測儀李路明、黃松嶺、胡斌、霍雪亮、曹益平200202129368大容量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驅動電路瞿文龍200201233127.9多通道攜帶型漏磁材料缺陷檢測儀李路明、黃松嶺、楊海青、汪來富200000103055.8太陽能揚水與照明綜合應用系統趙爭鳴、盧 強、劉雲峰、孟 朔、袁立強、陳昆侖200000103055.8太陽能揚水與照明綜合應用系統趙爭鳴、盧 強、劉雲峰、孟 朔、袁立強、陳昆侖200000100151.5變頻調速交流非同步電機趙爭鳴、孟 朔、袁立強200000100151.5變頻調速交流非同步電機趙爭鳴、孟 朔、袁立強1996962019550大型發電機安全監視裝置沈善德,朱守真,楊常府,韓冬梅199595101583大功率晶體管快速短路保護電路瞿文龍1993932004237電力系統參數綜合測試裝置朱守真等198885204302電力系統微計算機穩定優控裝置黃益庄,朱守真
6. 什麼是擴頻通信擴頻通信的好處
所謂擴頻通信,是擴展頻譜通信的簡稱。它是指用來傳輸信息的射頻帶寬遠大於信息本身帶寬的一種通信方式,擴頻通信系統的出現,被譽為是通信技術的一次重大突破。
7. 擴頻通信 原理
1,擴展頻譜通信的理論基礎是:
香農(C.E.Shannon)的信道容量公式,即香農公式:
C=W×Log2(1+S/N)
式中:C--信息的傳輸速率S--有用信號功率W--頻帶寬度N--雜訊功率。
可以知道當信號的傳輸速率C一定時,信號帶寬W和信噪比S/N是可以互換的,即增加信號帶寬可以降低對信噪比的要求,當帶寬增加到一定程度,允許信噪比進一步降低,有用信號功率接近雜訊功率甚至淹沒在雜訊之下也是可能的。
2,擴展頻譜通信的工作原理:
在發端輸入的信息先經信息調制形成數字信號,然後由擴頻碼發生器產生的擴頻碼序列去調制數字信號以展寬信號的頻譜。展寬後的信號再調制到射頻發送出去。
在接收端收到的寬頻射頻信號,變頻至中頻,然後由本地產生的與發端相同的擴頻碼序列去相關解擴。再經信息解調、恢復成原始信息輸出。
(7)擴頻通信專利發明人擴展閱讀;
擴展頻譜通信的特點:
(1)易於重復使用頻率,提高了無線頻譜利用率
擴頻通信發送功率極低,採用了相關接收技術,且可工作在信道雜訊和熱雜訊背景中,易於在同一地區重復使用同一頻率,也可與各種窄道通信共享同一頻率資源。
(2)抗干擾性強,誤碼率低
頻通信在空間傳輸時所佔用的帶寬相對較寬,而接收端又採用相關檢測的辦法來解擴,使有用寬頻信息信號恢復成窄帶信號,而把非所需信號擴展成寬頻信號,然後通過窄帶濾波技術提取有用的信號。
(3)隱蔽性好,對各種窄帶通信系統的干擾很小
由於擴頻信號在相對較寬的頻帶上被擴展了,單位頻帶內的功率很小,信號湮沒在雜訊里,一般不容易被發現。
(4)適合數字話音和數據傳輸,以及開展多種通信業務
擴頻通信一般都採用數字通信、碼分多址技術,適用於計算機網路,適合於數據和圖像傳輸。
(5)安裝簡便,易於維護
擴頻通信設備是高度集成,採用了現代電子科技的尖端技術,因此,十分可靠、小巧,大量運用後成本低,安裝便捷,易於推廣應用。
8. 擴頻通信原理
摘要:闡述了擴頻通信的工作原理、特點和主要工作方式,包括直接序列擴頻系統(DS-SS) 、跳頻擴頻系統(FH-SS) 、跳時擴頻系統( TH-SS) 、脈沖線性擴頻系統(Chirp-SS) 等,並對直擴與跳頻兩種通用工作方式作了比較。最後介紹了擴頻技術的廣泛應用。
擴頻通信技術是一種信息傳輸方式,其信號所佔有的頻帶寬度遠大於所傳信息必需的最小帶寬。擴展頻譜通信( Spread Spect rum Communication) 與光纖通信、衛星通信一同被譽為進入信息時代的三大高技術通信傳輸方式。
1 擴頻通信的工作原理
在發端輸入的信息先調制形成數字信號,然後由擴頻碼發生器產生的擴頻碼序列去調制數字信號以展寬信號的頻譜,展寬後的信號再調制到射頻發送出去。在接收端收到的寬頻射頻信號,變頻至中頻,然後由本地產生的與發端相同的擴頻碼序列去相關解擴,再經信息解調,恢復成原始信息輸出。可見,一般的擴頻通信系統都要進行3 次調制和相應的解調。一次調制為信息調制,二次調制為擴頻調制,三次調制為射頻調制,以及相應的信息解調、解擴和射頻解調。與一般通信系統比較,多了擴頻調制和解擴部分。
擴頻通信應具備如下特徵:
(1) 數字傳輸方式;
(2) 傳輸信號的帶寬遠大於被傳信息帶寬;
(3) 帶寬的展寬,是利用與被傳信息無關的函數(擴頻函數) 對被傳信息的信元重新進行調制實現的;
(4) 接收端用相同的擴頻函數進行相關解調(解擴) ,求解出被傳信息的數據。用擴頻函數(也稱偽隨機碼) 調制和對信號相關處理是擴頻通信有別於其他通信的兩大特點。
9. 香農公式的擴頻通信
從香農公式中還可以推論出:在信道帶寬C不變的情況下,帶寬B和信噪比S/N是可以互換的,也就是說,從理論上完全有可能在惡劣環境(雜訊和干擾導致極低的信噪比)時,採用提高信號帶寬(B)的方法來維持或提高通信的性能,甚至於可以使信號的功率低於雜訊基底。簡言之,就是可以用擴頻方法以寬頻傳輸信息來換取信噪比上的好處,這就是擴頻通信的基本思想和理論依據。
擴頻通信(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技術起源於上世紀中期。但在當時,該技術並沒有得到關注,直到進入80年代後才開始受到重視,並逐步實用化,擴頻通信技術是現代短距離數字通信(如衛星定位系統(GPS)、3G移動通信系統、無線區域網802.11a/b/g和藍牙)中採用的關鍵技術。
擴頻通信的基本特徵就是擴展頻譜,具體做法是使用比發送的信息數據速率高許多倍的偽隨機碼把載有信息數據的基帶信號的頻譜進行擴展,形成寬頻的低功率譜密度的信號來通信。
擴頻技術的精確定義是:通過注入一個更高頻率的信號將基帶信號擴展到一個更寬的頻帶內的射頻通信系統,即發射信號的能量被擴展到一個更寬的頻帶內使其看起來如同雜訊一樣。擴展帶寬與初始信號之比稱為擴頻處理增益(dB),典型值可以從10dB到60dB。
發射端,在天線之前某處鏈路注入擴頻碼,這個過程稱為擴頻處理,經擴頻處理後原數據信息能量被擴散到一個很寬的頻帶內。在接收端相應鏈路中移去擴頻碼,恢復數據,此過程稱為解擴。顯然,收發兩端需要預先知道擴頻碼。 抗干擾、抗阻塞特性和交叉抑制特性
經過擴頻處理,信道上傳輸的數據信息與擴頻因子是相關的,而干擾和阻塞信號與擴頻因子無關,所以接收端經解擴處理後就只剩下有用的信息,而干擾和阻塞信號很容易就被抑制掉了,這種抑制能力同樣也作用於其它不具有正確擴頻因子的擴頻信號,如沒有授權的用戶因不知道原始信號的擴頻因子而無法解碼,或者說擴頻通信允許不同用戶共享同一頻帶(如CDMA)。因此,採用擴頻技術不僅可以獲得較高的抗干擾、抗阻塞特性和交叉抑制特性,而且可以實現復用。 如果用擴頻碼控制發射信號的開或關,則可得到時間跳變的擴頻技術(THSS)。時跳變擴頻技術利用偽隨機序列控制功放的通/斷,該項技術目前應用不多。
這幾種擴頻技術並不互相排斥,可以綜合在一起形成混合擴頻技術,如DSSS+FHSS。
10. 擴頻通信有哪些優點
1)干擾能力強
抗干擾能力強是擴頻通信最基本的特點。擴頻系統的擴展頻道越寬,獲得的處理增益越高,干擾容限就越大,抗干擾能力就越強。接收端採用與發送端同步的擴頻碼解擴後,有用信號得到恢復,其他干擾信號的頻譜都被展寬了,從而使得落入信息帶寬內的干擾強度大大降低,從而抑制了干擾。
2)保密性好
保密性好是擴頻通信最初在軍事通信中獲得應用的主要原因。由於擴頻系統使用周期很長的偽隨機友進行擴頻,經調制後的數字信息類似於隨機雜訊,在接收端進行解擴時,只有採用與發送端同步的擴頻碼才能正確恢復發送的信息。而且在不知偽隨機碼時破譯是很困難的,所以使信息得到了保密。此外,由於擴頻信號的頻譜被擴展到很寬的頻帶內,其功率譜密度也隨之降低(可明顯低於環境雜訊和干擾電平),難以檢測,所以信號具有隱蔽性。
3)具有抗衰落、抗多徑干擾能力
由於擴頻通信系統的信號頻譜被展寬,所以擴頻系統具有潛在的抗頻率選擇性衰落的能力,此外,擴頻通信系統還能有效地克服多徑干擾。
4)具有多址能力,易於實現碼多分址
擴頻通信系統中採用偽隨機序列擴頻,在實際的通信系統中可以利用不同的偽隨機序列作為不同用戶的地址碼,從而實現碼多分址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