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2015國家技術發明獎

2015國家技術發明獎

發布時間:2021-08-01 13:07:05

⑴ 煤制烯烴為什麼能摘下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煤制烯烴為什麼能摘下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2015-01-12 09:08:43 科技日報



甲醇制烯烴技術在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甲醇、烯烴等名詞真是陌生,但如果說甲醇製成的是烯烴是塑料等生活用品的原料,則大多數人會認識到它的重要性。

如果我們用長鏡頭聚焦今年的技術發明一等獎,我們會看到這樣一些畫面。

人物:走上主席台領獎的是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中民,他代表研究團隊和已經退休的老前輩受此殊榮。經過30多年的不懈努力,這些科研人員終於將一項實驗室技術變成了工業生產流程;工廠:從甲醇制烯烴技術在內蒙古包頭成功投產以來,已先後在國內建成或開工建設了十幾套大型工業裝置,總共能解決17000人的就業問題;效益:預計將為國家新增產值1200億元,可拉動上下游投資約2500億元;戰略布局:以前我們的烯烴主要從石油中提煉製取,隨著我國石油進口量的劇增,國際形勢的變化都會直接或潛在地對我國石化工業產生影響。而依靠我國相對富有的煤炭資源製取烯烴,將使我國在石化工業發展和能源安全戰略上有一定的保障。

可以說,甲醇制烯烴技術獲取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是實至名歸。

技術路線

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烴是重要的基本有機化工原料,也是現代化學工業的基石,其傳統生產技術嚴重地依賴石油資源,而我國石油資源不足。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石油及石化產品的需求迅速增長。

大連化物所所長張濤院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13年,我國原油產量2.08億噸,消費量則達到近5億噸,供求矛盾日漸突出,嚴重製約著我國經濟和相關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我國煤炭資源相對豐富。發展以煤為原料製取石油類產品的煤化工技術,實施石油替代戰略,是關繫到我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和能源安全的重大課題。而煤制烯烴技術就成為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技術途徑和戰略發展方向。

在煤制烯烴的技術鏈條中,只有甲醇→乙烯丙烯在國際上沒有實現工業生產。

今天,我們能夠明顯地看出煤制烯烴是我國的戰略發展方向,但是在30多年前,在國際石油價格每桶不足10美元時,並非所有人都能看清這一方向。大連化物所的甲醇制烯烴研究就是在那種大背景下起步的。

經濟效益

甲醇制烯烴是實現煤制烯烴的核心技術,屬於世界性難題,必須解決與反應原理、催化劑、反應工藝相關的一系列科學和技術難題。

本次技術發明獎的第一獲獎人劉中民回憶,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大連化物所就圍繞甲醇制烯烴催化劑和工藝技術開展創新研發工作。

在走通實驗室技術的基礎上,2004年,大連化物所、XXNY公司和ZSHLYYX公司合作,進行甲醇製取低碳烯烴成套工業技術開發(工藝名稱:DMTO),建成了世界第一套萬噸級甲醇制烯烴工業性試驗裝置,於2006年完成了試驗,裝置規模和技術指標均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4年後,DMTO技術又完成了從工業性試驗到工業化的跨越。2010年8月8日,在內蒙古包頭,利用DMTO技術,我國建成了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烴工業化裝置。

DMTO技術為企業帶來的利潤是豐厚的。神華包頭煤制烯烴裝置運行到2014年底,新增利潤43.4億元;NBHY裝置在運行了不到十個月時,全廠凈利潤就達到4.3億元。

2014年,DMTO工業裝置進入開工的高潮期,全年有5套工業裝相繼投產運行,新增烯烴產能280萬噸/年,新增經濟效益超過60億元。已投產的7套DMTO裝置的烯烴總產能已經達到400萬噸烯烴/年,帶動了我國甲醇制烯烴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形成。

30年堅守

在煤制烯烴技術30多年的研發過程中,石油價格一直牽動著大連化物所研究人員的神經。當油價較低時,煤制烯烴技術研究是否必要的質疑就會產生。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大連化物所在完成「合成氣經由二甲醚製取烯烴工藝」技術年產60噸烯烴的中試試驗後,國際油價出現大幅下跌,每桶最低時不到10美元。劉中民說,那時,我們的技術發展進入了困難期。但是團隊始終抱有堅定的信念,克服困難,最終取得了重大突破。

2004年,國際油價開始回升。陝西省計劃建設煤制烯烴項目,並為此成立了XXNY公司。大連化物所結合甲醇制烯烴的技術特點,聯合該公司以及ZSHLYGCYX公司,成立了優勢互補的創新團隊,為最終取得DMTO技術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技術超前的部署,堅持不懈的追求,優勢互補的合作,這是DMTO技術走向成功的緣由。

⑵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者都有誰

2018年1月8日上午,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作為我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每年評審一次。今年,由兩位科學家奪得,分別是南京理工大學王澤山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預防控制所侯雲徳院士。

「為科學家們致敬~

⑶ 25位科學家被中國評為什麼

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頒給了南昌大學硅襯底LED項目等,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頒給了高效環保芳烴成套技術及應用、京滬高速鐵路工程。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其中「成色」最高的國家最高科技獎卻空缺。這個消息一經發布,立刻在網路上引發熱議。#國家最高科技獎空缺#的話題閱讀量達到了571.5萬,眾多網友為寧缺毋濫的嚴謹態度點贊,也有網友提出,屠呦呦為何沒有獲評?

點贊寧缺毋濫是對獲獎者的尊重,也是對後人的激勵

2015國家科技獎揭曉,被稱作中國科技界最高榮譽的國家最高科技獎再次空缺。該獎上次空缺是在2004年。截至2015年,共有25位科學家獲該獎,其中包括袁隆平等公眾耳熟能詳的科學家。去年,該獎頒給了中科院院士於敏,他曾為我國氫彈研製隱姓埋名30年。
為什麼如此重量級的獎項會出現空缺?獎勵辦負責人介紹,「國家科技獎一直遵守『寧缺毋濫』的原則,最高科技獎更是如此,不能降格以求。」在第二輪評審中,3位候選人的得票數均未過半。最高評審委會的專家經過討論,達成共識:這3位候選人雖然都很優秀,但距離最高獎還有一定差距。
對此,不少網友對最高獎出現空缺非常支持,寧缺毋濫是對獲獎者的尊重,也是對後來人的激勵。@大塊磚頭一頓拍:「寧缺毋濫,為空缺鼓掌,為嚴謹加油!」@萌芽資源菌:「國家最高科技獎代表著我國的科技最高榮譽,寧可空缺也絕不將就。」@上官seattle:「沒有就是沒有,沒有人有這個資格就空著,這個做法值得贊賞。」
@人民日報對於最高獎空缺也給予了理解和支持:「寧缺毋濫,決不降格以求,體現科學嚴謹、評選公正。評獎不是大聯歡,也不是發紅包,如果排排坐分果果,最高科技獎就失去公信;如果奉行湊合思維,評獎就失去意義。標准更嚴,要求更高,獲獎者才能讓人服氣。最高科技獎再度空缺,也提醒科研工作者加把勁。」

質疑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為何沒有獲評?

點贊之餘,也有網友提出,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屠呦呦,為何未能獲評國家最高科技獎?「我們只能說,我們是嚴格按照評選程序辦事。」據國家科技獎勵辦負責人透露,在2015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評審過程中,沒有個人或單位推薦屠呦呦。「屠呦呦先生發明的青蒿素為保護人類健康做出了重大貢獻,她獲得諾獎也為國家爭得了榮譽,但是最高科技獎有自己的法定程序——如果沒有人推薦她,我們也沒有辦法。」該負責人表示。
也有網友對屠呦呦沒有被推薦表示理解。@圖樣圖森破:「沒人推薦肯定是有原因的。可能是有些條件不符合、有門檻,比如要求申報人員具有怎樣的資質,推薦部門考慮到這些所以才沒有推薦的吧。而且一般都是會推薦本土的項目,謀求自我發展。只能說今年沒報上很可惜,希望明年可以申報吧。」

本地無錫近年來曾多次獲得國家科技獎

國家科技獎對無錫來說並不陌生。去年揭曉的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中,無錫相關單位、企業參與完成或主持完成的項目獲得了6個獎項,包括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獎。無錫市東舟船舶附件有限公司的「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研發與應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據無錫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幾年來,無錫曾多次獲得國家科技獎的獎項,僅在2009年至2014年的連續六年間,無錫相關企業參與完成的項目,幾乎每年都可以斬獲5-10個獎項。(顏霖)

⑷ 榮獲2015年度中國最高科技獎的科學家是誰

自2000年至2014年,共有25位科學家榮膺國家最高科技獎,包括吳文俊、袁隆平、王選、黃昆、金怡濂、葉篤正、吳孟超、吳征鎰、閔恩澤、謝家麟,等。

其中,2002年度、2006年度和2014年度,都只有1位科學家獲得最高科技獎;2004年度,最高科技獎首次空缺。

2015年度最高科技獎為何再次空缺?

「對此我們只能表示遺憾。」據負責評審具體事宜的國家科技獎勵辦負責人介紹,「我們是嚴格按照評選程序來的。」

據介紹,與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的申報制不同,國家最高科技獎採取的是推薦制,有推薦資格的單位和個人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組成部門、直屬機構;中國人民解放軍各總部;經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認定的符合國務院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規定的資格條件的其他單位和科學技術專家。

據該負責人介紹,有資格推薦2015年度國家科技獎的機構和專家共有130多個。通過上述渠道推薦的國家最高科技獎候選人共有9名,第一輪評審從中選出3名候選人;在第二輪評審中,3位候選人的得票數均未過半,其中有的就差「一兩票」。

「國家科技獎一直遵守『寧缺毋濫』的原則,最高科技獎更是如此,不能降格以求。」該負責人介紹,最高評審委會的專家經過討論,達成共識:這3位候選人雖然都很優秀,但距離最高獎還有一定差距。

一位參與評審的專家表示,今後國家最高科技獎「空缺」可能會成為常態。

屠呦呦為何未能獲評最高獎?

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屠呦呦,為何未能獲評國家最高科技獎?

1969年1月,屠呦呦以組長的身份加入青蒿素的研究工作,1971年10月4日從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此後的時間里,她還參加了青蒿素的動物試驗和人體試驗,充分證明了抗瘧疾的有效性。

其實,早在2011年,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就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這年9月,美國拉斯克基金會把當年的臨床研究獎頒發給屠呦呦,以表彰她在青蒿素研究中做出的卓越貢獻。拉斯克獎素有「諾獎風向標」之稱,屠呦呦是該獎設立65年來首次獲此殊榮的中國科學家。在2011年的頒獎典禮上,斯坦福大學教授露西·夏皮羅這樣評價屠呦呦:在人類的葯物史上,我們如此慶祝一項能緩解數億人疼痛和壓力、並挽救上百個國家數百萬人生命的發現的機會,並不常有。

屠呦呦發現青蒿素,被國際同行譽為「20世紀下半葉最偉大的醫學創舉」。她榮獲拉斯克獎後,不僅蜚聲國際,在國內也引發廣泛關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曾致賀信:屠呦呦研究員獲得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充分說明了中醫葯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展示了中醫葯學的科學價值,體現了我國在生物醫學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振奮了廣大中醫葯工作者的精神。

「我們只能說,我們是嚴格按照評選程序辦事。」據國家科技獎勵辦負責人透露,在2015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評審過程中,沒有個人或單位推薦屠呦呦。

⑸ 2015年度劉永坦獲國家科技獎嗎

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內勵大會。容華南理工大學5項成果(第一完成單位3項)榮獲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自然科學獎1項、技術發明獎2項、科技進步獎2項,是學校獲得國家獎最多的一年,獲獎總數量和第一完成單位獲獎數量均位列全國高校第11位,其中體現原始創新性研究水平的自然科學獎和技術發明獎數量位列全國高校第5位。這是學校首次以第一完成單位連續三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也是今年廣東省唯一牽頭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的單位;同時學校自2010年後再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

⑹ 京東方有得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嗎

嗯,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評選結果今天揭曉。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多光子糾纏干涉度量學;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南昌大學硅襯底LED項目;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高效環保芳烴成套技術及應用,京滬高速鐵路工程。(投投金融)

⑺ 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們是誰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自2000年正式設立至今,已有29位科學家獲獎。每位獲獎者獎金萬元人民幣
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 王澤山,侯雲德
王澤山曾於1993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又於1996年和2017年兩次摘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侯雲德是中國分子病毒學、現代醫葯生物技術產業和現代傳染病防控技術體系的主要奠基人。
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 趙忠賢 屠呦呦
趙忠賢,我國高溫超導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國際上最早認識到柏諾茲和繆勒關於「在Ba-La-Cu-O中存在可能高達35K 超導性」(後獲諾貝爾獎)的重要意義的少數幾位學者之一,此外,他還發現系列5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並創造55K紀錄。
屠呦呦的科學貢獻是發現青蒿素,她從中醫古籍中得到啟迪,改變青蒿傳統提取工藝,創建的低溫提取青蒿抗瘧有效部位的方法,成為青蒿素發現的關鍵性突破。
201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空缺
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於敏
於敏是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我國核武器研究和國防高技術發展的傑出領軍人物之一。在倡導、推動國防高科技項目尤其是我國慣性約束核聚變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我國慣性約束聚變和X光激光領域理論研究的開拓者。
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程開甲 張存浩
程開甲院士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是我國核試驗科學技術的創建者和領路人,為我國核武器事業和國防高新技術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張存浩院士是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我國高能化學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應動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 鄭哲敏 王小謨
王小謨院士是我國著名雷達專家,現代預警機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主持開展低空雷達技術攻關,研製成功我國第一部中低空兼顧雷達,並在國際雷達裝備同台競技中為國產雷達贏得了世界聲譽。
鄭哲敏院士是國際著名力學家,我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是中國力學學科建設與發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他闡明了爆炸成形的機理和模型律,解決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難題,發展了一門新的力學分支學科——爆炸力學。
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吳良鏞 謝家麟
吳良鏞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城鄉規劃學家和教育家,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同時也是新中國建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謝家麟院士是國際著名物理學家,我國粒子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多次就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重要建議和指導意見,對促進我國加速器領域的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
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王振義 師昌緒

王振義院士,血液學專家,在60餘年的從醫生涯中,為醫學實踐和理論創新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成功實現了將惡性細胞改造為良性細胞的白血病臨床治療新策略,奠定了誘導分化理論的臨床基礎;確立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療的「上海方案」,闡明了其遺傳學基礎與分子機制,樹立了基礎與臨床結合的成功典範;建立了我國血栓與止血的臨床應用研究體系。

師昌緒院士一直致力於材料科學研究與工程應用工作,在國內率先開展了高溫合金及新型合金鋼等材料的研究與開發。他的成果使我國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由鍛造到鑄造、由實心到空心邁上兩個新台階,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自主開發該關鍵材料技術的國家,迄今為止已大量應用於我國戰機發動機。
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孫家棟 谷超豪

孫家棟院士,為我國突破衛星基本技術、衛星返回技術、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和定點技術、導航衛星組網技術和深空探測基本技術做出了重大貢獻;為創建和發展我國人造衛星總體技術、衛星航天工程管理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做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

谷超豪,著名數學家,在當今核心數學前沿最活躍的三個分支:微分幾何、偏微分方程和數學物理及其交匯點上做出了重要貢獻。
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徐光憲 王忠誠

徐光憲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化學家和教育家。他基於對稀土化學鍵、配位化學和物質結構等基本規律的深刻認識,發現了稀土溶劑萃取體系具有「恆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規律,在20世紀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適性的串級萃取理論。該理論已廣泛應用於我國稀土分離工業。

王忠誠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神經外科專家,也是我國神經外科的開拓者之一。在半個世紀的醫學生涯中,他為我國神經外科事業的發展壯大、走向世界做出了創新性貢獻。
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吳征鎰 閔恩澤

吳征鎰院士是著名植物學家,從事植物學研究和教學七十年,是我國植物分類學、植物系統學、植物區系地理學、植物多樣性保護以及植物資源研究的著名學者。

閔恩澤院士主要從事石油煉制催化劑製造技術領域研究,是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術自主創新的先行者,綠色化學的開拓者,在國內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聲譽。
200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李振聲

李振聲院士主要從事小麥遺傳與遠緣雜交育種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科學成就,同時開展了農業發展戰略研究。
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吳孟超 葉篤正

吳孟超,肝臟外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創立了肝臟外科的關鍵理論和技術體系,開辟了肝癌基礎與臨床研究的新領域,創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肝臟疾病研究和診療中心,培養了大批高層次專業人才。

⑻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獎金是多少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標准進行了調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額度由500萬元/人調整為800萬元/人,獎金將全部授予獲獎者個人,由個人支配。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評審始於2000年度。此後每年評審一次,次年年初開會公布結果並頒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規定,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下列科學技術工作者:

1、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

2、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

每年授予的人數不超過2名(即可能空缺);每屆和歷屆的獲獎者之間不分等級。獎金的數額由國務院規定;獎勵經費由中央財政列支。

自2000年度起至2015年度,歷屆獲獎者全部為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的院士,直到2016年這一局面才被打破;每位獲獎者的獎金總額均為人民幣500萬元,其中50萬元直接授予個人,另外450萬元作為科學研究經費由獲獎人全權管理具體用途。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標准進行了調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額度由500萬元/人調整為800萬元/人,獎金將全部授予獲獎者個人,由個人支配。

隨著國家功勛表彰制度體系的實施,2019年1月8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獎章。獎章圖案為五星,象徵國家獎;外圈採用飄帶、牡丹花、如意形和翅膀等視覺元素,包含榮譽、吉祥和科技事業展翅高飛等美好寓意。



(8)2015國家技術發明獎擴展閱讀:

申報條件

1、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

2、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

3、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項目中僅從事組織管理和輔助服務的工作人員,不得作為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候選人。

4、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候選人應當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並仍活躍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從事科學研究或者技術開發工作。


閱讀全文

與2015國家技術發明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