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落茄法是誰創造的

落茄法是誰創造的

發布時間:2021-08-01 12:16:17

⑴ 中國畫中的「落茄點」筆法是由誰所創

米芾獨創的落茄點筆法,亦稱米點

⑵ 中國畫技法中的』落茄點』又被稱為什麼

c:米點

⑶ 中國畫技法中的落茄點又被稱為什麼

從五代到北宋是中國山水畫發展的高峰,在這名家雲集的氛圍中,米芾能夠別開生面,以其獨創的「落茄點」皴法開「米氏雲山」一派,進而給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帶來極其深刻的影響。
故「落茄點」又叫做「米點」.

⑷ 第一個發明煙草的國家是誰

據考證,人類使用煙草的最早證據見於公元432年墨西哥賈帕思州一座神殿里的浮雕,浮雕展現了瑪雅人在舉行祭祀時以管吹煙的場面。此外,考古學家還在南美洲發現了3500年前的煙草種子,證明那時人類就有了種植煙草的行為。

許多文獻記載,美洲土著民將煙草視為「萬靈葯」,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如感冒、頭痛、牙痛、創傷、燒傷、膿瘡潰爛,還可麻醉、增白牙齒、抗疲勞等,還因其能治癒令人絕望的疾病而被稱為「聖葯」。

1492年10月15日,探險家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在美洲大陸首次接觸到煙草這種神秘的物品,但因不認識而丟棄。

1501年,被哥倫布派到古巴尋找「中國皇帝」的2名船員首次見到美洲土著民抽煙,並了解到煙草的許多醫療用途,船員傑雷茲還學會抽煙並上癮,於是將煙草和抽煙的習慣帶回了西班牙。

1518年,西班牙征服者科特茲應一位曾隨哥倫布出航的修道士的要求,從墨西哥帶回了煙草;1530年,西班牙船員帶回了煙草種子,自此煙草被正式引入了歐洲,並逐漸傳遍到歐洲各國,在治療雅司病(yaws)、侵蝕性潰瘍(noli-me-tangere)包括狼瘡和梅毒等時獲得了奇效。

(4)落茄法是誰創造的擴展閱讀

主要價值

煙草除能製成卷煙、旱煙、斗煙、雪茄煙等供人吸食外,尚有多種醫療用途。

雖然煙草給人類帶了很多危害,甚至被稱為「毒草」,許多國家或地區明文限制流通或抽吸,世界衛生組織成員還簽署了《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但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葯用植物,其醫療價值不能因其危害性而被抹殺。

⑸ 法家創造人是誰

中國戰國時期以法治為思想核心的重要學派。其思想先驅可追溯到春秋時的子產,實際創始者是戰國前期的李悝(約前 455~前395)、商鞅、慎到、申不害等。戰國末期的韓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論和樸素唯物主義的哲學體系。 法家思想同中國封建土地關系的產生與發展相聯系,是地主階級取代奴隸主貴族統治的理論表現。在奴隸社會中,「禮」是奴隸主貴族統治的政治體系和道德規范。春秋以來,周禮逐步失去了原有的威力, 法家
舊有的典章制度隨之衰落。為適應封建土地關系發展的需要,奴隸主貴族中出現了一批改革家,如齊國的管仲、晉國的郭偃、鄭國的子產等人。他們頒布法令與刑書,改革田賦制度,促進封建化過程,成為戰國時期法家學派的思想先驅。管仲和子產既強調法制, 又重視道德教化。在哲學上,他們表述了一些唯物主義的觀點,管仲及其後繼者提出「天不變其常,地不易其則」的觀點,子產則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的命題,承認自然界有其客觀的規律,反對天人感應的迷信觀念。 戰國初期,封建制在各諸侯國相繼建立,應經濟、政治、思想領域全面變革奴隸制的需要,產生了新興地主階級的法家學派。這一學派的思想家在理論上各有特色,在方策上亦各有別,但都主張以「法」治國。講學於稷下學宮的齊國法家,繼承發展了管仲的思想,汲取了黃老之學,主張法禮並重,先德後刑,因道生法,形成了一套較為溫和的法治理論。《管子》中的法家著作和帛書《經法》、《十六經》、《稱》、《道原》等是他們的代表作。而秦晉兩國的法家則主張嚴刑峻罰,反對禮義說教,專重於法、術、勢,獎勵耕戰,富國強兵,力並天下。他們是法家中激烈而徹底的一派,政績顯著。歷史上通常把秦晉法家視為先秦法家學派的主要代表。 秦晉法家的創始人之一李悝,任魏文侯相,提倡「盡地力之教」,主張大力發展農業生產,調整租谷,創「平糴」法,兼顧農人與市民的利益。他還收集當時諸國刑律,編成《法經》6篇;《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具法》。《法經》為中國古代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法典。與李悝同時期 法家
的吳起先在魏國進行兵制改革,後又在楚國進行政治改革,「明法審會,損不急之官」,「使封君之子孫三世而收爵祿」,打破舊貴族的世卿世祿制,強迫舊貴族徙邊墾荒,獎勵「戰斗之士」。後來,商鞅在秦實行兩次變法,主要內容是:開阡陌封疆,廢除井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獎勵農戰,凡勤於耕織而多繳粟帛者可改變原來身份;有軍功者可授以爵位;實行郡縣制;主張用嚴刑重罰以杜絕犯罪。但是他排斥道德教化,輕視知識文化的作用。他用發展觀點看待歷史,提出「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商鞅重「法」,申不害則重「術」。「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韓非子·定法》)。為了防備大臣操縱權力、玩弄法柄,申不害建議最高統治者必須用術,君主應以「獨視」、「獨聽」、「獨斷」的手段來實行統治。他認為,「獨視者謂明,獨聽者謂。能獨斷者,故可以為天下主」,君主「方寸之機正而天下治,故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君主個人的言論和主張可以決定國家的興亡,表明了專制獨裁主義的思想。 慎到是法家中強調 「勢」 治的一派,主張君主可以「握法處勢」,「無為而治天下」。他從「棄知去己」的觀點出發,提出「大君 法家
任法而弗躬,則事斷於法矣」。他以法為最高准則,提倡「官不私親,法不遺愛,上下無事,唯法所在」(《君臣》),強調「法」必須和「勢」相結合,把君主的權勢看作行法的力量,所謂「賢智未足以服眾,而勢位足以缶賢者」,但他又認為國家的存亡並非全由君主一人的力量所決定。「亡國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國之君非一人之力也」。他承認「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提出「守法而不變則衰」。 戰國末期的韓非集秦晉法家思想之大成,將「法」、「術」、「勢」三者糅合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將法治理論系統化。他主張加強君主集權,剪除私門勢力,「以法為教」,厲行賞罰,獎勵耕戰。在歷史觀方面,他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異則備變」的觀點,把歷史的發展分為上古之世、中古之世、近古之世和當今之世。在哲學上,用唯物主義觀點改造老子關於「道」的學說,指出「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認為道是萬物發展的總規律,理是個別事物的特殊規律。強調人必須遵循客觀的規律進行活動。在認識論方面,他提出「參驗」的方法,以「功用」的實際效果檢驗人的言行,認為「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據之者,誣也」。這種把「參驗」作為判別知識真偽的思想,對中國古代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法家學派的法治理論對春秋戰國之際進行封建化的改革以至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的封建國家起了重大的作用,並成為秦王朝的統治思想。到了西漢以後,獨立的法家學派逐漸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學的體系中,德刑並用,成為維護地主階級專政的有力工具。但是,先秦法家對以後的一些唯物主義者和進步思想家仍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⑹ 獨創「落茄點」筆法塑造山石的形狀的是誰

從五代到北宋是中國山水畫發展的高峰,在這名家雲集的氛圍中,米芾能夠別開生面,以其獨創的「落茄點」皴法開「米氏雲山」一派,進而給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帶來極其深刻的影響

⑺ 米點皴是誰創造的

米友仁(1068~1165),字元暉,米芾長子。官至工部侍郎、敷文閣直學士。版與其父並稱為「大、權小米」。子承父業,創造了「米家山水」的新畫法,「點滴煙雲,草草而成,而不失天真」。傳世畫跡較多,故宮博物院藏《瀟湘奇觀圖》、《雲山墨戲圖》兩卷,上海博物館藏有《瀟湘白雲圖》卷,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有《雲山圖》卷。以上諸畫,完全以水墨畫成,無勾皴之筆,利用墨與水的相互滲透的模糊效果,表現煙雨迷濛的江南山水,史稱「米點皴」或「落茄皴」。這一具有創新意義的畫法,擴大和豐富了中國山水畫的形式和表現力,寓豐富於單純之中,使山水畫更加符合文人畫的意趣,對後世影響極大,後來的文人畫家一再?雲山墨戲為題材進行創作。

⑻ 在佛教中,是誰創造了人

南無阿彌陀佛,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慈慈光師兄答的也很好

人從哪裡來,妄想中來,執著中分,顛倒分別中來,因中來

佛陀是創世主嗎?
不。正信的佛教,沒有創世主的觀念,佛陀是人間的覺悟者,佛陀雖能覺悟世間的一切原理,但卻無能改變世間已有的狀態;佛陀雖能化度眾生,眾生的能否得度,尚須由眾生的能否自我努力而決定。佛陀是最好的良醫,能為眾生的痛苦診斷處方,服他的葯,必定得度,如果不肯服葯,佛陀也是愛莫能助;佛陀是最好的向導,能給眾生引導出離世間的苦海,聽從佛的引導,必定得度,如果不從引導,也是愛莫能助。因此,佛陀不以創世主自居,能夠實踐佛的言教,就等於見佛敬佛。所以,佛陀既不是創世主,也不是主宰神,佛陀只能教導眾生離苦得樂的方法,佛陀自己雖已離苦得樂,但卻不能代替眾生離苦得樂。佛陀是大教育家、人天導師。
佛教稱為無神論的意思是什麼?
這是宗教學上的一個專有名詞。世間有兩種無神論,一種是唯物的無神論;一種是佛教所說的無神論。
唯物無神論否定一切精神的獨立存在,也不信有鬼神的世界。而佛教所講無神論,是說諸法由因緣所生,宇宙萬物由眾生的共業所成,承認有精神、有鬼神,只是不以為有一位如一神教所說的全知、全能,主宰創造宇宙的,既是最初也是最後而唯一的神。
神的分類,從宗教學上,可分作多神、二神、一神、泛神以及無神的信仰。多神是一般的民間信仰,沒有組織、沒有體系,是原始民族的宗教型態,也是地域性的宗教型態。例如∶中國民間的神,分作地方的、國家的。地方的又分作祖先神和自然神,它的名稱和形象,可以因地、因時而異;國家的神是全國和全民族的元祖或山川日月。
至於二神信仰,是把善惡分為兩種勢力。最初是兩個敵對民族各自將己方的保護神視為善神,而對方的則為惡神,後來經由各民族的統一之後而形成了二神的信仰,那便是惡神為魔鬼,善神為上帝;不過,既崇拜魔鬼,也崇拜上帝的宗教,在世界上只有波斯的襖教。基督教雖然也相信魔鬼和上帝永遠的存在,但是只拜上帝,不拜魔鬼,有二神教的內容,只取一神教的形式。
所謂一神教是說,萬物由一神所創造、控制、毀滅,神有大能、權威來主宰萬物,正如中國人所稱為的造物者,基督教所說的耶和華。基督教雖然也相信有天使神,那是唯一上帝的扈從,也是唯一上帝的創造物,不可能成為上帝的繼承人和與上帝相等地位的另一位大神。
至於泛神,是哲學家所相信的理念之神,它是宇宙的本體,自然的法則,並沒有人格的形象,卻是萬物所出生和所回歸之處;神不能有意志地愛人,人有責任和義務服從和敬愛神。
至於無神,本文剛才已說有二類。一是唯物論的無神,認為宇宙人生的一切現象,都是由物質運行所產生,除物質的活動之外,沒有離物質而存在的靈體。人在出生以前,沒有過去,死亡之後,沒有未來;如果說有,是肉體遺傳的源頭和延續。對個人而言,人死如燈滅,縱然也承認人在世間時所發揮的精神力量,不論是學術的、政治的、藝術的,都能夠影響於後世;但那是物質,而不是精神。人能夠懷念古人,古人卻不知道我們懷念他,因為他們根本已不存在;懷念古人不為慰靈,乃為見賢思齊的自勵勵人。
佛教的無神論主要是基於諸法從因緣所生的現象,說明眾生是由業力感得的果報。每一眾生,各自造業,個別受報,而許多眾生,於往昔生中,曾造無量業;同類的業因,感同類的果報,出生於相同的環境,這就是佛說眾生無盡、世界無窮,是眾生的自作自受。
我們的世界屬於太陽系的范圍之內,是由地球人類及生於此界的其它眾生,往昔的共業所感,並不如一神論者所說是神創造而來。而對於神的認識及神的需求,實際上是因人的需要而有。全知的一神不是真的,但不能說他即等於無神,從信仰者說,他是有的;從被信仰的神而言,他可能是大力的鬼神,大福德的主神,或來自於他方世界的天神。他們不只有一個,因此,一神教的信仰者們,本身就有分裂,對於一神的形象、理解和感受都不一樣,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時而異;因此一神信仰,其實是多神信仰的升格。
佛教的無神,並不否定多神、二神,乃至於一神的信仰和作用,只是把它們當作眾生的類別,所以《華嚴經》、《地藏經》,乃至於《阿含經》等,都講到鬼神。佛教不是「無鬼神論」者,而是不以為有獨一無二主宰宇宙的創造神。

⑼ 中國畫技法中的「落茄點」又被稱作什麼

米點

⑽ 中國畫中的'落茄點'筆法是由誰所創

中國畫中的'落茄點'筆法是由米芾所創。米芾獨創的落茄點筆法,亦稱米點。從五代到北宋是中國山水畫發展的高峰,在這名家雲集的氛圍中,米芾能夠別開生面,以其獨創的「落茄點」皴法開「米氏雲山」一派,進而給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帶來極其深刻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落茄法是誰創造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