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女發明家有哪些

女發明家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8-01 09:35:37

1. 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女科學家

瑪麗·居里(波蘭)
金慶民(中國)
吳健雄(中國)
古道爾(英國)
蕾切爾·卡遜(美國)
何澤慧(中國)
喬治亞娜·西加爾·瓊斯(美國)
蒙如玲(華裔[不用我說是哪國的吧?])
鍾端玲(同上)
沈驪英(中國)

何澤慧女士是已故中國原子科學事業創始人錢三強先生的夫人,她本人也是中國最早從事核物理研究工作的女科學家,夫婦倆被譽為「中國的居里夫婦」。
2006年「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獎項的評審工作順利完成。42位來自21個國家,五大洲的傑出女科學家榮摘該項殊榮。每位獲獎者獲得了10萬美元的獎金。
2006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得主所從事的研究課題不僅是當今世界科研的重要領域且意義深遠:
非洲
突尼西亞的Habiba Bouhamed Chaabouni
作為一名研究員,醫學的仁慈博愛讓她痴迷,她致力於改善人們對基因障礙理解的研究中.在呼籲公眾預防這些疾病方面她發揮了重要作用,她竭盡心力為那些在她的祖國突尼西亞被遺傳性疾病困擾的家庭和孩子們爭取更好的健康護理。
北美洲
美國的Pamela Bjorkman
她的研究領域是有關人體免疫系統的機械繫統.在對艾滋病和癌症等病疾的認識上,她貢獻卓著。
歐洲
比利時的Christine Van Broeckhoven
她曾經因其在諸如Alzheimer和 Charcot-Marie-Tooth疾病的分子基因方面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而蜚聲學術界。這為她在藉助新療法阻止該類疾病的蔓延開辟了新契機。
拉丁美洲
墨西哥的Esther Orozco
她的研究對象是熱帶變形蟲—這是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非常棘手的一個健康難題。她的研究為尋找可能抵抗這種寄生蟲疾病的疫苗帶來了希望。
亞太區
澳大利亞的Jennifer Graves
她改變了生物學對哺乳動物中的性別差異的認識。她的研究為我們對物種演變的理解帶來希望,並突破了哺乳動物的局限。實際應用包括相關性別差異病疾的診斷。

2. 有哪些世界著名的女科學家

卡羅琳·赫舍爾(1750年-1848年)

這位發現了8顆彗星及星雲的偉大天文學家出生在德國漢諾威。她的父親是一位自學成才的音樂家,精心於對子女的文化和音樂教育,但卡羅琳卻是個例外。卡羅琳表現出對學習的極大興趣,她曾與父親一起觀察星座和天體。

由於家庭中有愛好天文學的傳統,加之哥哥威廉成為英國喬治三世的宮廷天文學家,並自己製作了一架望遠鏡,通過它曾觀測到天王星。作為哥哥的助手,卡羅琳經常幫他磨製和拋光鏡面,並為這些觀測做記錄。

在日積月累中,卡羅琳積累了豐富的數學和幾何知識,甚至獲得了國王頒發的作為天文學家助手的津貼。卡羅琳每晚都端坐在那架可以觀測遙遠天外星空的望遠鏡前。1786年8月的一個夜晚,卡羅琳獨自觀測到了第一顆彗星,在接下來的11年裡她又陸續發現了7顆彗星。她的發現為後來天體學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賴的資料。1798年,卡羅琳將自己的所有發現製成弗拉姆斯蒂德星表呈交給英國皇家學會,並附上了一份《不列顛天圖》中忽略的560顆星的目錄以及該出版物的勘誤表。

哥哥威廉去世後,卡羅琳又搬回到漢諾威繼續研究,不久完成了2500個星雲和許多星團的記錄工作。

3. 中國的女科學家有哪些人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法國歐萊雅集團於1998年聯合設立,每年授予全球5名為科學進步做出卓越貢獻的女性。

這是唯一在全球范圍內獎勵女科學家的獎項,被稱為「女性諾貝爾科學家獎」。中國當前共有6位科學家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中國首位獲獎者:李方華(2003)

李方華院士是凝聚態物理學、電子顯微學專家,是中國科學院和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李方華院士於1950年考入武漢大學,後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李方華院士是首位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的中國科學家。

香港首位獲獎者:葉玉如(2004)

葉玉如院士是著名神經生物學家,是中國科學院、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美國科學院、香港科學院院士或外籍院士。葉玉如院士於1974年就讀於美國西蒙斯學院,1977年進入哈佛大學學習,後進入香港科技大學工作。

最年輕中科院院士:任詠華(2011)

任詠華院士(左二)是著名的無機化學家,曾於38歲當選當時最年輕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是美國科學院、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香港科學院院士或外籍院士。任詠華院士於1988年獲得香港大學博士學位,後進入香港大學任教。

化學領域第一位女性長江學者:謝毅(2015)

4. 女發明家的故事

黃帝的妻子嫘祖,發現蠶絲。還有黃道婆發現棉紡織

5. 著名發明家有哪些

1、達·芬奇是列奧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 (義大利文原名: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公—1519年5月2日),義大利著名畫家、科學家,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並稱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之一。

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是發明家、 醫學家、 生物學家 、 地理學家 、建築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他全部的科研成果保存在他的手稿中,大約有15000多頁,愛因斯坦認為,達·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當時就發表的話,科技可以提前半個世紀。

2、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塞爾維亞裔美籍發明家、機械工程師、電氣工程師。他被認為是電力商業化的重要推動者之一,並因主持設計了現代交流電系統而最為人知。

3、亞歷山德羅·朱塞佩·安東尼奧·安納塔西歐·伏特伯爵(Count Alessandro Giuseppe Antonio Anastasio Volta,1745年2月18日-1827年3月5日),義大利物理學家。

因在1800年發明伏打電堆而著名。後來他受封為伯爵。

4、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網路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

5、 萊特兄弟(Wright Brothers)是美國著名的發明家,哥哥是威爾伯·萊特(Wilbur Wright,1867年4月16日—1912年5月12日),弟弟是奧維爾·萊特(Orville Wright,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

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首次試飛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動力、機身比空氣重、持續滯空不落地的飛機,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

6. 中國古代有女科學家嗎她們發明了什麼

在世界科學史上,當然,是否獲得諾貝爾獎,並不是科學家傑出與否的唯一標准。例如,1952年,32歲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Rosalind Elsie Franklin)拍攝下著名的DNA分子X射線衍射圖像。她最早測定出雙螺旋結構,卻在三年後被癌症奪去生命。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金爾斯因為DNA雙螺旋結構獲得諾貝爾獎,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卻無緣分享。傑出的女性科學家其實相當稀少。不得不說,女性在科學界還沒有頂起半邊天。這恐怕與社會環境的種種阻礙,以及女性對家庭的過多奉獻等因素有關。

移動互聯網爆發,讓大家上網越來越方便,那應該是居里夫人,他是著名的科學家,有很多發明創造,總體來說,在古代中式男士女士一般的情況下,能獲得這樣的成績已經非常不錯了,最有名的就是居里夫人。WiFi的普及,讓大家更能放心地隨時隨地上網,但可能很少人知道,WiFi和CDMA的發明者是位女性,而且還是好萊塢明星,世界上首位全裸出鏡的女演員,這位科學家名叫海蒂·拉瑪。

古代講究多子多福,家裡的長輩或者男方都很重視懷孕的女性,但因為某些原因,例如青樓里的女子,或者宮里的妃子不希望其她妃子懷孕,就會採取一些特殊的避孕方法。

7. 有哪些世界著名的女科學家

卡羅琳·赫舍爾(1750年-1848年)

這位發現了8顆彗星及星雲的偉大天文學家出生在德國漢諾威。她的父親是一位自學成才的音樂家,精心於對子女的文化和音樂教育,但卡羅琳卻是個例外。卡羅琳表現出對學習的極大興趣,她曾與父親一起觀察星座和天體。

由於家庭中有愛好天文學的傳統,加之哥哥威廉成為英國喬治三世的宮廷天文學家,並自己製作了一架望遠鏡,通過它曾觀測到天王星。作為哥哥的助手,卡羅琳經常幫他磨製和拋光鏡面,並為這些觀測做記錄。

在日積月累中,卡羅琳積累了豐富的數學和幾何知識,甚至獲得了國王頒發的作為天文學家助手的津貼。卡羅琳每晚都端坐在那架可以觀測遙遠天外星空的望遠鏡前。1786年8月的一個夜晚,卡羅琳獨自觀測到了第一顆彗星,在接下來的11年裡她又陸續發現了7顆彗星。她的發現為後來天體學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賴的資料。1798年,卡羅琳將自己的所有發現製成弗拉姆斯蒂德星表呈交給英國皇家學會,並附上了一份《不列顛天圖》中忽略的560顆星的目錄以及該出版物的勘誤表。

哥哥威廉去世後,卡羅琳又搬回到漢諾威繼續研究,不久完成了2500個星雲和許多星團的記錄工作。

洛夫萊斯伯爵夫人(1815年-1852年)

1979年,美國國防部用埃達·洛夫萊斯伯爵夫人的名字命名了一種計算機程序語言,即Ada語言,以紀念這位150年前幫助英國發明家查理·巴貝奇研製出後來被認為歷史上第一台計算機的女科學家。

埃達·拜倫1815年出生在英國倫敦,是著名詩人拜倫與夫人安娜貝拉·米爾班克的女兒。但在其出生後不久,父母便離婚,盡管拜倫苦苦請求,但米爾班克卻禁止詩人看望女兒。

在嚴格的家庭教育中,埃達受到了文化和科學知識的熏陶,並得到了包括倫敦大學首席數學教授A·德·摩根在內的諸多優秀數學家的指點。摩根還向她引見了當時英國最著名的天文學家兼數學家瑪麗·薩默維爾。

埃達准確地對分析機的作用和前景進行了分析和預見,例如制圖和製作音樂,以及進行龐大的、重復的大型計算。於是,埃達擔當起為分析機編製程序的任務。埃達首先為計算擬定了「演算法」,然後擬定了「程序設計流程圖」,這也被後人認定為「第一個計算機程序」。

伊雷娜·約里奧-居里(1897年-1956年)

在居里夫人去世前,她欣慰地看到自己的女兒伊雷娜接過了繼續研究放射性的接力棒,但她卻沒能看到女兒和她的丈夫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在其去世一年後因發現新的人造放射性元素而雙雙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伊雷娜曾是母親的助手,並在工作中結識了弗雷德里克·約里奧,盡管兩人性格不同,卻結成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婚後,他們像居里夫婦一樣開始了共同的科學研究。

伊雷娜同時還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母親,她堅信繁重的科研工作不能奪去她作為母親的重要職責。在獲得諾貝爾獎後,她還開始逐漸涉足政治,並擔任過法國社會黨萊昂·布盧姆政府的國務次長,負責科研工作。

48歲時,伊雷娜被任命為由其母親創建的巴黎大學鐳研究所所長。幾年後,當世界政治陷入冷戰時期後,約里奧夫婦先後被左派政治力量驅逐出法國原子能專署。但這卻沒能阻止伊雷娜參加各種和平運動。

伊雷娜的研究不僅可作為物理學的里程碑,還對醫學和生物學產生了諸多重要影響。
利斯·邁特納(1878年-1968年)

利斯·邁特納,這位奧地利物理學家發現了具有決定意義的核裂變。但是,諾貝爾獎卻只授給了她的合作者奧托·哈恩。

利斯出生在奧地利一個猶太家庭,她的父親是當時有名的律師,對於各種知識都採取開放態度,並潛心於子女的教育。

在柏林獲得博士學位後,利斯結識了與她同歲的愛因斯坦。當時,愛因斯坦經常光顧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的住所,普朗克彈奏鋼琴,愛因斯坦演奏小提琴,他們共同組成了一個室內樂隊,利斯經常受邀出席。

後來,在與哈恩合作研究放射性的過程中,兩人共同發現了鏷並予以命名。在侄子弗里施的幫助下,利斯發現鈾原子核在受中子轟擊後分解出氪和鋇,並產生大量能量。利斯稱這一過程為「核裂變」。這一成果最初由哈恩公布於眾,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利斯拒絕出席頒獎儀式。

美國很快得知了這一研究成果,由於當時處於戰爭時期,美國開始了曼哈頓計劃,並最終製造出原子彈。

多蘿西·克勞福特·霍奇金(1910年-1994年)

運用新的X光技術和世界上第一批電腦,多蘿西·克勞福特發現了胰島素、青黴素和維生素B12的分子結構。

多蘿西·克勞福特出生於開羅,父親是一名考古學家,母親則是傑出的植物學家。多蘿西與姐姐在英國接受教育,並獲得了牛津大學薩默維爾學院化學學士學位。在一次乘火車的旅行中,她結識了伯納爾教授,並跟隨他到劍橋大學進行研究工作。他們共同發現,蛋白質晶體必須在半濕潤狀態下,而不是乾燥狀態下加以研究,這一成果可謂大分子晶體學的里程碑,並為生物學及其在醫葯領域的運用開辟了光輝道路。

隨後,她又返回牛津大學繼續研究。她開始進行膽固醇及其他生物分子的鑒定工作,例如胰島素。之後她便涉足令許多科學家為之著迷的青黴素的研究。1945年,多蘿西發現了青黴素的分子結構。

她的又一重大發現是分析出了對白血球和紅血球生成至關重要的維生素 B12的結構。也是由於這一重大發現,多蘿西在1964年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

芭芭拉·麥克林托克(1902年-1992年)

20世紀四五十年代,芭芭拉發現了自發移動的遺傳基因,但她的研究成果卻遲遲未被人認識,直到1983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之後才產生了巨大影響。

25歲時,芭芭拉與遺傳學家羅林斯·埃默森和馬庫斯·羅茲組成了一個三人研究小組。她之後回憶說,這是對她未來職業生涯具有決定意義的事件之一。芭芭拉反復觀察玉米粒顏色的變異,並進行試驗後發現遺傳信息並非固定不變。這是一項重大發現,但卻一直沒有被人認可。

隨著現代分子生物技術的出現和發展,芭芭拉的這一研究終於走出了黑暗,並在30多年後得到了承認。根據芭芭拉的理論,遺傳信息位置的變化不僅發生在植物上,而且在各種細菌和人類身上同樣如此,因此對於研究抗菌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羅莎琳德·富蘭克林(1920年-1958年)

羅莎琳德·富蘭克林18歲進入劍橋大學學習化學、物理和數學,後來又接觸晶體學。她痴迷於用三維影像研究微小世界。二戰期間,羅莎琳德獲得了一筆研究碳元素的基金。戰爭結束後,她在巴黎學習了新的X光射線技術。當時,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邀請她來研究DNA結構這一新技術。1952年,羅莎琳德拍攝下了那張著名的DNA分子X射線衍射圖像,清晰地展現出雙螺旋結構。但在1962年,這項研究成果在獲得諾貝爾獎的

時候,羅莎琳德的名字並沒有出現在獲獎名單中,不僅是因為當時她已經去世,而且其中一名獲獎者詹姆斯·沃森隱藏了羅莎琳德的貢獻。

喬斯琳·貝爾-伯內爾(1943年-)

直到發現了脈沖星,喬斯琳才擺脫了「壞學生」的惡名。在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後,喬斯琳加入了劍橋大學安東尼·休伊什領導的科研小組。在經過漫長的觀測之後,喬斯琳終於捕獲了一些頻率極快,並且有規律重復的信號。

在排除了這些信號來自於天外星球後,喬斯琳猜測可能出自一個巨大而特殊的星體,這個星體被稱為脈沖星。這一天文學上里程碑式的發現在1974年獲得了諾貝爾獎,但獲獎者中卻沒有喬斯琳的名字。

8. 在中國古代科技史上,傑出的女發明家有哪位

在中國古代科技史上,傑出的科學家、發明家人才輩出,群星璀璨,構成了中國歷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但與這道風景線不相稱的是,其中的女性,實在是太少了,真正是寥若晨星。尤其是女發明家,可以舉出姓名的,大概只有本文的主人公黃道婆一人而已。

閱讀全文

與女發明家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