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第一辣的辣椒到底是誰啊
地獄之火辣椒,娜迦毒蛇,印度鬼椒,中國涮涮辣,卡羅來納死神。
B. 辣椒醬是誰發明的
辣椒醬起源於印度尼西亞 選用新鮮辣椒和配料所調制可用做烹調菜、配蝦和其他海鮮或蘸食物. 但是發明人已不可考!
C. 辣椒的歷史以及吃辣椒的第一個人是誰
當辣椒的辣味刺激舌頭、嘴的神經末梢,大腦會立即命令全身「戒備」:心跳加速、唾液或汗液分泌增加、腸胃加倍「工作」,同時釋放出內啡肽。若再吃一口,腦部又會以為有痛苦襲來,釋放出更多的內啡呔。持續不斷釋放出的內啡呔,會使人感到輕松興奮,產生吃辣後的「快感」。吃辣椒上癮的另一個因素是辣椒素的作用。當味覺感覺細胞接觸到辣椒素後會更敏感,從而感覺食物的美味。
在人們吃辣椒時,只要不將口腔辣傷,味覺反而敏感了。此外,在食用辣椒時,口腔內的唾液、胃液分泌增多,胃腸蠕動加速,人在吃飯不香、飯量減少時,就產生吃辣椒的念頭。事實上,不管吃辣成癮與否,適量吃辣椒對人體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辣椒的果實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進食慾。過於偏愛辣味,易造成臟腑陰陽失調,產生疾病。肺氣過盛辣味有發散、行氣、活血等功能,吃多了容易使肺氣過盛,耗傷氣陰,導致免疫力降低而罹患感冒,出現咽喉干痛、兩眼紅赤、鼻腔烘熱、口乾舌痛以及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上火」症狀。濕熱加重過食辛辣易加重體內濕熱,表現為皮膚痤瘡、血壓升高、痔瘡加重和鼻出血等。
D. 辣椒最早出在哪個國家
1、辣椒原產於中拉丁美洲熱帶地區,原產國是墨西哥。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後把辣椒帶回歐洲,並由此傳播到世界其他地方。於明代傳入中國。清陳淏子之《花鏡》有番椒的記載。今中國各地普遍栽培,成為一種大眾化的蔬菜。
辣椒傳入中國一共有兩條路徑,一是聲明遠揚的絲綢之路,從西亞進入新疆、甘肅、陝西等地,率先在西北栽培;一是經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南中國,在南方的雲南、廣西和湖南等地栽培,然後逐漸向全國擴展,到現在幾乎是沒有辣椒的空白地帶了。
2、辣椒是中軸胎座。辣椒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卵狀披針形,花白色。果實大多像毛筆的筆尖,也有燈籠形、心臟形等。果實未熟時呈綠色,成熟後變為紅色或黃色。一般有辣味,供食用和葯用。
辣椒,茄科、辣椒屬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近無毛或微生柔毛,分枝稍之字形折曲。葉互生,枝頂端節不伸長而成雙生或簇生狀,矩圓狀卵形、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全緣,頂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狹楔形;花單生,俯垂;花萼杯狀,不顯著5齒;花冠白色,裂片卵形;花葯灰紫色。果梗較粗壯,俯垂;果實長指狀,頂端漸尖且常彎曲,未成熟時綠色,成熟後成紅色、橙色或紫紅色,味辣。種子扁腎形,淡黃色。
中國四川、湖北等地人非常喜歡吃辣椒。
E. 辣椒是誰發明的什麼地方的人首先發現的
墨西哥的土著人發現的,後流傳入中國。
F. 辣椒源於哪個國家 什麼時候傳到中國的
辣椒源於美洲,辣椒即是明朝末年傳入中國。
1、辣椒所在的辣椒屬有大約30種物種,全部產於美洲,以南美洲玻利維亞一帶最多。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辣椒遺存 有兩處,一處在墨西哥東北部的奧坎波洞,一處在墨西哥東南部的特瓦坎谷。證明辣椒起源於美洲。
2、1591年,明代戲曲家和養生學家高濂的《遵生八 箋》印行,其中記載有「番椒」,這是中國已知最早的辣椒記錄,30年後,王象晉的《群芳譜》中也收錄了「番椒」,描述是「亦名秦椒,白花,實如禿筆頭,色紅鮮可觀,味甚辣,子種」。
3、然而,直到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湖南、四川兩地才普遍食用辣椒,到19世紀後期,以辣 椒調味為特色的湘菜和川菜菜系才最終形成。因此,中國人廣泛吃辣的歷史其實只有兩百多年。
(6)神椒一號辣椒誰發明擴展閱讀:
辣椒的葯理作用:
1、對消化系統的作用:辣椒酊內服可作健胃劑,有促進食慾、改善消化的作用。人口服後,可增加唾液分泌及澱粉酶活性。
2、抗菌及殺蟲作用:辣椒鹼對蠟樣芽胞桿菌有顯著抑製作用,但對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無效。
3、對循環系統的作用:辛辣物質可刺激人舌的味覺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壓上升(,對脈搏無明顯影響。
4、發赤作用:外用塗擦劑對皮膚有發赤的作用,使皮膚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的旺盛。
(6)神椒一號辣椒誰發明擴展閱讀來源:網路-辣椒
G. 辣椒最早在中國出現是什麼時候
15世紀末,哥倫布在航行美洲時把辣椒帶回歐洲,這種辛辣的作物很快受到人們的歡迎。其後它又從歐洲傳到其他地方。在明代晚期(16世紀末)辣椒開始傳入我國。與番薯(甘薯)傳入的年代差不多,估計也是由華僑從東南亞帶回國的。最早記載見於高濂的《遵生八箋》(1591年)一書。書中稱之為「番椒」。這個名稱的產生,可能因為辣椒從海外傳來,又與胡椒一樣有辣味而適作調料,因此被叫做「番椒」。因為辣椒是一種很好的祛寒開胃的調味料。很快就受到民眾的歡迎。清代康熙年間出版的《花鏡》一書寫到:「番椒一名海瘋藤,俗名辣茄。……其味最辣,人多採用,研極細,冬月取以代胡椒。」乾隆年間刊行的農書《授時通考》(1742年)的蔬菜部分也收錄了這種植物[2]。同一時期,著名小說《紅樓夢》的人物中出現「辣子」(鳳姐)的綽號,可能與這種食物的廣泛食用有關。由於辣椒容易栽培而且高產,不久就被當作重要的香辛蔬菜在全國普遍栽培。吳其濬在《植物名實圖考》(1848)一書中已經記載此種蔬菜是「處處有之」。在華中、西北和西南的一些省份如江西、兩湖、以及四川、雲南、貴州和陝西及甘肅尤其受歡迎,那些地方的人民大有每歺不可無此物之感,因之栽培極多。
值得一提的是,長江流域的江西、湖南和四川數省民眾都以嗜吃辣椒著稱。人們常不無戲謔地說江西人是「辣不死」;湖南人是「死不辣」。湖南甚至因為盛行吃辣椒的緣故,「湘妹子」也因此多了一個「辣妹子」的別稱。四川人的「水平」要差一些,喜歡用花椒「中和」過的「麻辣」。這種情況的產生可能與清初的人口大遷移有關。眾所周知,清初的時候,由於戰亂導致四川人口急劇減少,而江西則存在著較嚴重的人多地少的問題。因此產生了「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這種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吃辣椒的習慣也就這樣傳播開了。至於雲貴和陝甘數省民眾嗜食辣椒是否為四川的「擴張」,則有待於進徊降奶教幀?BR>
如今我國辣椒的總產量已居世界之首,年產量達2800多萬噸,約為世界辣椒產量的46%,同時每年還以9%的速度增長。各種類型的栽培品種繁多。其中以雲南思茅等地產的一種涮辣椒(小米椒)最辣;不辣的甜柿椒傳入我國最晚,至今只有100多年的歷史。我國現在生產的辣椒除滿足國內消費外,還出口辣椒製品。尤其是陝西產的辣椒干,以其獨有的「身條細長,皺紋均勻,顏色鮮紅,辣味佳美」[3]四大特點著稱於世,暢銷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國家。不過,盡管我國是辣椒生產最重要的國家,但產品還是以內銷為主,出口量僅佔世界出口量的8%左右。在國外,印度、美國、南美地區都是辣椒的著名產地,印度還是辣椒的主要輸出國之一。
H. 中國十大最辣辣椒排名
Top3:那伽毒蛇辣椒,那伽毒蛇辣椒由英國人歷時五年而培育出的辣椒,這種辣椒的出現讓很多饕客好奇,並嘗試使用,但是僅少數人能過吃過帶有那伽毒蛇辣椒的食物,甚至很多人因此而被送進醫院。那伽毒蛇的史高維爾指數為:1,380,000。
Top2:特立尼達蠍子布奇T辣椒,特立尼達蠍子布奇T辣椒是黃燈籠辣椒的一種,在澳大利亞悉尼以北的莫里塞特小鎮中被培育出。特立尼達蠍子布奇T辣椒的史高維爾指數為:1,460,000。
Top1:卡羅來納死神辣椒,卡羅來納死神是目前世界上最辣的辣椒,並且在2013年11月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機構確認,由來自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農夫歷時10年培育出。卡羅來納死神的史高維爾指數為:1,569,300-2,200,000。
I. 辣椒的起源
辣椒最初發現於美索亞美利加。
美索亞美利加:考古學家估計,早在公元前5000年美索亞美利加人(瑪雅人)就開始吃辣椒了,而在公元前7000年的時候就在此生長了,所以辣椒可以說是人類種植的最古老的農作物之一。最初發現於美索亞美利加的一年生辣椒,包括了番椒、甜椒和墨西哥胡椒。
南美洲:在哥倫布去美洲途中發現辣椒的味道之前很久,辣椒就一直在美洲了。實際上,由於哥倫布把辣椒與印度發現的胡椒混淆了起來,後來哥倫布把辣椒帶回了西班牙,說它是一種香料,雖然它是茄屬類植物,但哥倫布的錯誤並沒有妨礙辣椒幾乎立刻就傳遍了全世界。而很有名的風鈴椒最早就是發現於南美洲的。
(9)神椒一號辣椒誰發明擴展閱讀:
辣椒傳入中國有兩條路徑,一是聲名遠揚的絲綢之路,從西亞進入新疆、甘肅、陝西等地,率先在西北栽培;一是經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南中國,在南方的雲南、廣西和湖南等地栽培,然後逐漸向全國擴展,幾乎是沒有辣椒的空白地帶了。
至乾隆年間,貴州地區開始大量食用辣椒,緊接著與貴州相鄰的雲南鎮雄和湖南辰州府也開始食用辣椒。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台灣府志》中,有了台灣島食用辣椒的記載。嘉慶(1796年-1820年)以後,有記載說,黔、湘、川、贛四省已開始「種(辣椒)以為蔬」了。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貴州北部已 「頓頓之食每物必蕃椒」。同治時(1862年-1874年)貴州人則「四時以食」海椒。清代末年貴州地區盛行的苞谷飯,其菜多用豆花,便是用水泡鹽塊加海椒,用作蘸水,有點像今天四川富順豆花的海椒蘸水。
J. 辣椒最早是在哪裡出現的
辣椒原產中南美洲熱帶地區。野生的辣椒普遍分布於熱帶低窪地區和東南亞乃至我國西南的熱帶地區。我國發現野生辣椒較晚,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人們才在雲南西雙版納原始森林中發現有野生型的小米椒。野生辣椒是古代印第安人重要的補充食物。直到當代,還有一些印第安人採集野生辣椒,拿到市場上出售。辣椒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就開始在南美秘魯的一些地方被栽培。不過,因為這是一種當地印第安人普遍喜歡的食物,因此,它的馴化很可能是由不同地區的人們分別栽培不同的野生變種同時進行的;當然,也可能是某個變種首先在一個地方開始栽培後,在推廣的過程中,使其他的野生變種也成為嘗試栽培的對象,因而出現了多個栽培變種。
一般而言,野生辣椒的果實為紅色,比較小而直立(也就是朝天椒或小米椒那種樣子),還很容易脫落。經過人們長期育種選擇之後,栽培種的果實都變得比較大,因此大部分品種的果實下垂,顏色也由原先的單一紅色,變成多種多樣,雜彩紛呈,而且不容易脫落。辣椒後來成為印第安人非常重要的作物,其重要性僅次於作為糧食作物中的玉米和木薯。可能出於這樣一種原因,在印第安文化中,辣椒在宗教儀式和傳奇文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