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糍粑和月餅是誰發明的
中秋風俗: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為中秋節,俗呼為八月節。街市繁盛,果攤泥兔攤所在皆是。十五月圓時設月光馬於庭,供以瓜果、月餅、毛豆枝、雞冠花、蘿卜、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諺雲:「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畢,家人團坐,飲酒賞月,謂之「團圓節」。又將祭月之月餅按人數切塊分食,謂之「團圓餅」。
從習俗上看,過去中秋節有送禮。「中秋,大家互送禮節……,賞奴僕錢,鋪戶放帳帖,每節如此」。現在送禮更興旺。節前,弄兩輛車,滿滿的裝上月餅果品,挨家挨戶送。當然,這里的家和戶是指商家客戶。送禮,自然是為了聯絡感情,結款要生意。兩年前做這事時還要想想,到底拜的是那裡的兔兒爺。今年這風氣恐怕更盛了。
●北京
老北京的傳統月餅有自來紅、自來白和提漿月餅。提漿月餅是指月餅皮面的一種製作方法,說通俗點「提漿」就是熬糖漿,另外在皮面中還要加入一定比例的大油,以起到酥鬆的作用。有回民購買時,就把大油換成黃油。這種月餅的特點是皮酥、餡香,「老北京」中秋特愛吃。
菜式上,八月秋高蟹正肥,中秋正是品嘗螃蟹的時節,北京尤其講究品嘗醉蟹。
●福建
福建人有中秋吃鴨子的習俗,因此時正是鴨子最肥壯的季節。福建人用福建盛產的檳榔芋和鴨子一起燒,叫檳榔芋燒鴨,味道非常好。
●山東
即墨等地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
●山西
潞安人在中秋節會宴請女婿。大同縣月餅稱團圓餅,大至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
●陝西
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上海
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蘇
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則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浙江
杭州的蒓菜鱸魚燴之所以成為中秋家宴上的菜餚,不僅僅是因為這一時節的蒓菜鱸魚好吃,更是因為晉代張翰借思鄉的「蒓菜、鱸魚」,棄官返回故里的史實,這一故事不僅成為千古美談,並使蒓菜成為思鄉的象徵。
蒓菜是中秋家宴和八月時令菜羹。蒓菜又稱馬蹄草、水菜,是水生宿根生葉草植物。蒓菜的根、莖、葉不僅碧綠清香,鮮嫩可口,而且營養豐富。蒓菜為春、秋二季皆可摘取,但以秋蒓為多為好。
●四川
除吃月餅外,四川人也在中秋節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
在川西地區,煙熏鴨子是中秋節必備佳品,因那時當年生鴨已長大,肥瘦適宜。師傅選當年生的仔鴨,宰殺後褪盡羽毛,開膛取出內臟,洗凈後,去翅尖、鴨腳,加鹽碼味腌漬一夜後,入沸水中略燙至皮緊,撈出抹乾水分,置熏爐中,用稻草煙熏至呈茶色,出爐放入鹵鍋中鹵熟,食時改刀裝盤,色澤金紅、肉質細嫩、煙香濃郁的煙熏鴨即成。製作煙熏鴨,鹵水的調制極為重要。鹵水要用老鹵,每次鹵時加入適時的香料,食鹽、糖色,鹵制時要用重物將鴨子充分壓入鹵水中,鹵制時間一般以20分鍾左右為宜,時間過長鴨肉質老,影響質量和口感。
●廣東
潮汕中秋美食品種頗多,這與潮人過中秋節的文化內涵、潮地氣候、農事生產有很大關系。主要可分為三大類:一是糕餅類,潮汕各地月餅,甜的、鹹的、葷的、什料的、多味的各式各樣種類繁多。還有面餅、軟糕、雲片糕均為中秋節糕餅,為潮人送親戚之佳品,可說潮人送月餅是睦親的習俗;二是潮地中秋節季,天高氣爽正是水果成熟之時,柚、柿、楊桃、菠蘿、石榴、橄欖、香蕉等也是潮人中秋的另一類美食;三是農產的芋頭、南瓜,潮人用其製作芋泥、瓜漿也是潮人喜歡的。其中,中秋月餅是潮人一年一度的傳統食品,過中秋節,沒有一個潮汕人不品嘗一下月餅的滋味的。雖然月餅可以有各種形制,潮汕各地也有自己的特色,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要求是正圓形。芋頭、糍粑等也是潮人中秋必吃的。
●貴州
黔式月餅不同於廣式月餅,它是用烤的方法,用麵粉500克、豬板油、糖稀、清水拌勻
揉成水油皮;麵粉250克與豬油拌合擦成「干油酥」。分別下劑後,將干油酥包入水油皮中,開暗酥製成40克一個的酥皮坯劑子,再將每個劑子按圓餅皮子備用。芝麻、瓜子肉、核桃烤熟,剁成細粒混合,加入熟火腿末、大棗、瓜蓉、熟粉、冰糖、鹽拌勻成餡料。
將適量的餡 料包入皮坯劑中,收口朝下,壓成扁圓形,放入刷過油的烤盤中,入烤爐用面火210℃,底火180℃的爐溫烤15~20分鍾至表面金黃、裡面成熟即成。色澤金黃、外殼酥脆,層次分明;餡心甜中帶咸,香甜爽口,營養豐富。師傅說酥層要開得薄而均勻,月餅坯子入烤盤時要墊上一張白油紙。
●台灣
高雄縣飼養水鴨的風氣很盛。中秋節前後正是水鴨公初長最嫩的時候,美濃地區的客家人往往於中秋節宰食水鴨公加菜,成為當地中秋的特色。宜蘭地區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外,還吃一種叫「菜餅」的食物。菜餅以麵粉為材料,中間抹上黑糖烘焙而成。台南地區則有在中秋節吃麻薯的習俗。
近年來,台灣的中秋節又發展出一種新的活動———烤肉。
此外,台灣一食品公司根據消費層次的不同需求和中秋節期間暑氣未消的特點,推出全新概念的中秋雪月餅。何為雪月餅?雪月餅就是冰淇淋月餅,清涼降溫,口感滑爽,內餡分三種口味———香檳甜心、夏威夷派對、維也納咖啡。此款月餅還全面採用日式精緻包裝、具有保溫作用的保力龍包裝盒,保證雪月餅在一定時間內不融化。
『貳』 如果我做芋頭小吃怎麼做法
主料:芋頭330克
調料:花生油400ml、蒜半個、水60ml、白醋1大勺、白糖110克
做法:
1.將芋頭去皮,用刀切成粗1CM長5CM的條,蒜壓茸備用
2.鍋入油燒熱,將芋頭入鍋中炸成表面略微金黃色,基本熟制後撈出
3.凈鍋上灶,將糖和水一同倒入鍋中開中火進行快速翻炒(糖和水的比例是2:1)
4.大約快速翻炒200多下,一直炒至糖漿起大泡變濃稠
5.快速加入蒜茸、芋頭、白醋翻炒,此時的糖漿還有些稀
6.一直炒至糖漿變干,在芋頭表面呈現出糖霜的感覺關火即可
『叄』 農村種植芋頭有發展前景嗎
有,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根基產業。農業是工業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工業是農業的更進一步的階梯。無論在何種社會制度和組織形態下。農業是根本,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種無可替代的地位,證明了農業的有益發展。種植芋頭只是其一。當然也代表了它的重要性和可發展,有必要嘗試種植。
『肆』 芋餃是的由來
風味獨具的芋子餃
閩西客家人厚愛芋子,日常生活離不開芋子,據說客家人能用芋子烹制多
達數十種菜點。其中芋子餃皮滑餡香,無論蒸、煮、包、煎都比通常用麵粉制
作的餃子更可口,可稱得上獨具風味。
說起芋子餃的由來,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清朝時長汀河田人官遜鋒在蘭
州做官。山芋在蘭州一帶稀少,被當地人看作食物中珍味,胃口大開。事後有
人背後對官遜鋒評頭論足,說他宴席間粗魯貪吃。這話被官遜鋒手下的人聽見
了並轉告官遜鋒。官遜鋒聽後,笑著說,芋子在我們家鄉是粗糧,多得很,因
為多年在外未吃,故而席間多吃些。後來官遜鋒返故鄉省親,特意邀請兩位蘭
州鄉紳來長汀做客。兩位來客看到長汀家家戶戶都儲藏許多芋子,才恍然大悟。
官遜鋒吩咐家人多燒制芋子款待客人,家人不斷更新花樣,燒制各式可口
的菜餚,其中芋子餃皮色似玉,形如半月,內包以豬肉、香菇、大蔥調制的餡
心,別具一格,讓來客大飽口福。此後,芋子餅便在客家山鄉逐漸傳開。
荔浦芋餃
原料配方(成品30隻) 凈芋蓉(用荔浦芋蒸熟,去皮壓爛)500克 熟澄面175克 豬油50克 精鹽10克 胡椒粉0.5克 味精1克 芋餃餡300克 玉米澱粉100克
芋餃餡配方:瘦豬肉160克 叉燒肉60克 生蝦肉80克 肥肉、雞肝、冬菇(水發)各40克 馬蹄粉12克 汾酒6克 雞湯140克 雞蛋液72克 生油20克
製作方法 1、制芋餃餡先將瘦豬肉、肥肉、叉燒肉、生蝦肉、雞肝、冬菇(水發),切成細粒。再將瘦肉、生蝦肉、雞肝和馬蹄粉、精鹽加水拌勻,用中火過油,撈起。滑過油的瘦肉、蝦肉、雞肝、叉燒肉、冬菇一起下鍋,用旺火炒勻,熗汾酒15克,;加入雞湯以及胡椒粉、白糖、味精等調料,熟時加入馬蹄粉勾芡,我勾好芡後,下入雞蛋和生油一起拌勻,便成為芋餃餡。
2、先將芋蓉放在案板上,加上澄面擦至滋潤,加入豬油、鹽、胡椒粉、味精再擦勻成為芋餃皮。
3、將擦拭好的芋餃子皮分成30隻劑子(用玉米澱粉作撲面),逐只壓薄成皮,包入芋餃餡(每張皮包入餡心10克)成餃子形,放入油鍋炸制,火要先慢後旺,炸至金黃色即成。
產品特點 外酥內滑,甘香適口。
雞粒荔芋餃
原料配方: 荔浦芋500克 、 澄粉50克 、 大油315克 、白糖115克 、 精鹽125克 、 胡椒粉1.5克 、 麻油10克 、 瘦肉625克 、 雞肉粒315克 、 香菇16克 、 叉燒肉6克 、 雞蛋1個 、 料酒5克 、 醬油10克 、 味精5克 、 馬蹄粉50克 、 肥肉50克 、 生蝦25克。
製作方法:1、將荔浦芋蒸熟去皮擦成茸,與澄粉(用沸水62.5克燙熟)、豬油、白糖、(5克)、鹽(6.5克)、胡椒粉(1克)、麻油(5克)混勻,擦成皮面。
2、將肥肉、瘦肉、雞肉、分別切成小粒,生蝦洗凈用潔布搌干、先壓爛後剁碎,香姑切粒,叉燒肉切小片待用。
3、瘦肉、肥肉、雞肉、分別過油滑一下。加入香姑、叉燒肉、放入料酒、醬油、精鹽(6.5克)、糖(6.5克)、味精(5克)、胡椒面(0.5克),用馬蹄粉勾芡,淋入香油出鍋,晾涼後與生蝦抖拌勻成餡。
4、把皮面搓條切成皮,刷蛋液,把餡放入中間包成餃形。
5、鍋坐在火上,油燒至五成熱時,下入制好的半成品,炸至金黃色撈出控去油。
『伍』 芋餃的做法和配方竅門
做芋餃有訣竅,記住這4點,芋餃口感軟糯滑溜,好吃又筋道!
芋餃是用芋頭做餃子皮,包上肉餡,可蒸可煮。芋餃是廣東、浙江、福建等地的特色小吃。北方人過年吃水餃,這些地方的人過年吃芋餃,而且在許多地方芋餃還是宴席上必備的一道食物,可見芋餃在這些地方是非常隆重的一種食物。
做芋餃皮用的芋頭叫「芋艿」,是用當地盛產的一種小芋頭,洗凈後隔水蒸熟,去皮後加紅薯澱粉或木薯澱粉揉成面團,然後捏成餃子皮,包上肉餡或蒸或煮。它的餃子皮最為特別,既有芋頭滑溜溜的口感,又有紅薯粉的筋道,和水餃皮完全不同,總之讓人吃了就會忘不掉。
我最好奇的是,為什麼芋餃皮不用擀麵杖擀,而是用手去「捏」皮?當我自己動手做的時候,這一問題就有了答案,因為芋餃皮不像小麥麵粉那麼有彈力,生的芋餃皮不筋道,不易成型,用擀麵杖根本擀不好,非常容易碎,這也是芋餃皮比較厚的原因。
芋餃皮是在熟芋頭里,加紅薯澱粉或木薯澱粉揉成面團,加兩種澱粉的做法一樣。加紅薯澱粉芋餃皮會在熟後非常筋道,加木薯澱粉做熟後芋餃皮會是透亮的,可以根據自己喜好而定。我覺得如果用水煮著吃就用紅薯澱粉,蒸著吃就用木薯澱粉。
今年暑假兒子到廣東做暑假工,吃了當地的芋餃,覺得非常好吃,回來後就讓我做。今天就把做芋餃的詳細步驟分享給大家,您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嘗試一下。
【食材】:
芋餃皮:小芋頭、紅薯澱粉
芋餃餡:豬肉250克、冬菇50克
【製作步驟】:
一,芋餃皮
1,小芋頭洗干凈,帶皮隔水蒸熟。
2,蒸熟的芋頭剝去外皮,不夠粉和有斑點的挑出不要。
3,芋頭里加進紅薯澱粉,趁熱揉成面團,紅薯澱粉的多少根據面團的軟硬程度來決定。
4,芋頭和紅薯澱粉揉均勻,蓋上保鮮膜鬆弛20分鍾。
5,等面團涼下來,繼續把面團揉光滑細膩,蓋好保鮮膜備用。
二,芋餃餡
1,250克七瘦三肥的豬肉剁碎,冬菇泡軟後切碎。
2,豬肉餡里放入鹽、蚝油、胡椒粉、白糖、生抽老抽、雞精味精、薑末。
3,把豬肉餡調好味,加少許水攪打上勁,加入50克切碎的冬茹,最後加料油拌勻就行。芋餃餡和普通的餃子餡做法一樣,只是不可太稀。
三,包芋餃
1,從揉好的面團上揪下三分之一,放入開水鍋里煮熟。
2,把煮熟的面團和其他面團揉勻。
3,把面團分成幾份,先把其中一份搓條,用手揪成劑子搓圓,其他的面團蓋好,防止風干開裂。
4,把搓圓的劑子用手捏成草帽狀,能薄點更好,填上拌好的餃子餡,捏成三角形或月牙形。
四,煮
『陸』 腌黃瓜的鹽水能腌芋根頭嗎
大家都喜歡吃山芋,但可能很多人非常少吃芋頭梗,芋頭梗能夠當做蔬菜水果來吃,益處還是十分多的,最先,吃芋頭梗可以具有促進消化的功效,這些出現習慣性便秘的人,平常就可以多吃芋頭梗,具備非常好的防止和醫治功效,此外吃芋頭梗還能補充多種營養元素,下邊詳細介紹腌漬芋頭梗的方式。
space
芋頭梗腌制方法是怎樣的?
芋頭梗腌漬方式:
1葉梗跟相接的一部分山芋割開。
2除掉較為老的綠梗後,把化學纖維較多的表皮撕下,隨後冷水清洗有點像筊白筍殼的葉莖。
3山芋邊切片,比較好煮開
4熱鍋,隨後放了那樣分量的油
5把總面積很大的一部分朝底鍋貼,較為快速
6保持中火災
7山芋的藍紫色直線紋理越來越更紫了。添加薑片炒出香味。
8不清楚已過十多分鍾後,添加切條的芋梗
9倒進料汁
10深棕色的料汁,是以筊白筍 排水(內臟器官)這家常小菜搜集來的!
11隨後加多了一杯多的冷飲店~如圖所示
space
芋頭梗腌制方法是怎樣的?
12蓋上外蓋,火有轉小一點,如圖可能已過10一些吧!製成品的相片,沒有!由於手機上這時沒電了~不幸進行的炒芋梗看上去像沙茶牛肉那類覺得!
13軟綿綿的芋梗消化吸收了濁濁灰紫色的料汁,能夠變為芋梗燴飯!沒有過多的調料因此 有一種清新淡雅的氣場在XD山芋原本就美味,天賦加點烏醋會較為不"利"
山芋是很多人都較為鍾愛吃的一種植物,可是很多人卻都是忽視它的葉片和莖,在之前鄉村裡農戶們都普遍的種植山芋,可是真實關心到芋頭葉子的人確是十分的少。
之前山芋的葉片農戶們全是將它用於養豬的,那時農戶將泥地底的山芋挖到以後,這種葉片就全所有丟給豬吃。壓根就沒有人會注意到這一不值一提的葉片。
事實上這一被忽視好長時間的葉片才算是山芋全身上下最珍貴的東西,它的營養元素是山芋的數倍,之前大家都不明白。如今每個人逐漸的發覺了它的益處,大夥兒也都已不懂得將芋頭葉子給丟掉了,只是存著吃完。
space
芋頭梗腌制方法是怎樣的?
這段時間里在農村裡時興著一道獨特的菜,說獨特實際上也簡易的便是一道蘿卜鹹菜,可是這一蘿卜鹹菜的製做原材料確是芋頭梗。農戶們自打發覺它可以吃以後就創造發明了各種各樣吃芋頭梗的方式。
芋頭梗帶有豐富多彩的營養成分,它擁有 豐富多彩的維他命和礦物碳水化合物,常吃對人感受有協助,可以清熱去火活血化淤,可是在吃芋頭梗的情況下一定要把它給煮熟了,不太熟的芋頭梗是有害的不能夠吃。
『柒』 《平博士密碼》這部動畫片講的是什麼
用料 芋頭 適量 番薯粉 適量 瘦肉 適量 蔥、辣椒 適量 酸菜 適量 豬油、調和油、醬油、鹽 適量 酸辣芋餃的做法 將芋頭用高壓鍋煮爛:芋頭一定是能煮得又軟、爛、透的芋頭,不過不是每個芋頭可以。挑選方法:盡量買又大又圓的芋頭。也可以特意問一下賣菜的老闆,是不是那種能煮得很爛的芋頭,通常老闆會知道。 剝皮 將番薯粉和芋頭揉勻。直到干濕度剛好,可以包成餃子。事先在一旁留好2-3個芋頭,是明智的。如果面團太干,可以加入芋頭;如果面團太濕,再加入番薯粉。 將番薯粉和芋頭揉勻。直到干濕度剛好,可以包成餃子。事先在一旁留好2-3個芋頭,是明智的。如果面團太干,可以加入芋頭;如果面團太濕,再加入番薯粉。 准備餡料。瘦肉燉爛、蔥切細,酸菜備好。單獨在肉里加入醬油、鹽,然後將肉、蔥、酸菜拌勻。 包好餃子。 鍋中水煮開後,放入餃子。同時做好底湯:在大碗放入調和油(事先熱鍋爆過)、豬油、鹽、蔥、醬油、辣椒、在沖一些開水(不要太多)。餃子在被沸騰煮著時,可以沖一碗冷水,之後沸騰後再沖入一次,這樣煮出來的餃子會更好。 餃子煮熟,撈出,放入底湯中,完成。餃子撈出的時候,難免會帶著一些水,所以之前做底湯的時候不要加太多水。 小貼士 味道和餡料的配方,可以根據口感自己調整,比如這次在餡里加酸菜就是我們最近的喜好,最後芋餃酸酸辣辣地,很美味。
『捌』 芋頭怎麼做才能味道香濃,口感豐富
重慶喜歡吃小芋頭。主要是蔥油或紅燒,而小芋頭又被當地人稱之為芋兒—芋頭的兒子,作為輔料加入紅燒雞塊中,發明出紅燒芋兒雞這道地方名菜。軟糯的小芋頭配合雞塊的肉香,加之辣椒、花椒、肉類脂肪油對芋頭食材本味的激發,在讓這道菜成為重慶四川本地人難以割捨的美食。
『玖』 福州特色美食的發展歷史
「福州小吃」是福州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歷史和影響與福州菜一樣引人注目。太平燕、太極芋泥、魚丸、等享有盛譽,台灣同胞有句口頭禪:「魚丸,燕丸,扁肉燕,男女老少吃不厭。」1997年福州市飲食(集團)公司美食園製作的「扁肉燕」和「太極芋泥」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中華名小吃」。老輩福州人有句話叫「七遛八遛莫離福州」。意謂福州飲食的風味獨好,鄉人不忍離去。
1.魚丸 2.太平燕 3.鍋邊糊 4.芋泥5.光餅 6.線面 7.粿 8.春卷 9.肉丸 10.烰油�11.蠣餅 12扁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