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家扎克

發明家扎克

發布時間:2021-08-01 07:00:50

1. 大發明家 蒙多 扎克 ,我想拿來打野,哪個好

大發明家,傷害主要靠炮塔,但炮塔血量低,而且前期cd長,不適合打野;蒙多傷害不要藍,但耗血,現在野怪傷害很高,估計大幾波,就得回家了。建議扎克,自身帶回血,傷害也湊合。

2. 戰士怎麼單刷奧杜爾發明家那個boss

現在的裝備碾壓和屬性膨脹別說奧杜爾了,我告訴你單刷巨龍之魂都問題不大,只不過奧杜爾個別BOSS戰士因為職業特點可能過不去,如托里姆、米米爾隆,這兩個打不過的話那麼維扎克斯和尤格薩隆當然也見不到,不過前面的都問題不大,可能觀察者有時候不好打,托里姆我現在的經驗是要麼你是工程,用工程腰帶加速可以根據戰斗機制單刷過,要麼你是類似武僧這種機動性強的職業,具體方法就是開打以後開了內場門必須第一時間把內場的守門巨人拉進戰斗然後迅速跑出內場以躲避托里姆的秒殺沖擊波,然後帶著外場的小怪沖進內場一路闖進去就行了,戰士的英勇跳躍我沒試過,不知道能否成功,你可以去試試,至於米米爾隆,戰士的遠程攻擊方式幾乎沒有,這就限制了最後階段對頭部的攻擊,所以應該是很難。

3. lol冰鳥,扎克,蜘蛛,泰坦,大發明家買哪個好,綜合後期團戰不會被翻盤單殺能力又強的

我覺得扎克和泰坦不錯。
扎克這個英雄有個被動如果沒打死他的話他就能復活,比較惡心,團戰的話一個E直接飛到對方後排然後開起R吧對面輸出或者後排控住,直接可以印象一次團戰的勝敗。
泰坦這個英雄可以輔助也可以打野,上單也不錯。團戰非常恐怖,ganke能力超強,天賦定人非常惡心,Q還可以把敵方英雄拉過來,還可以用來逃命。而且W的又是護盾又有傷害,E技能又是一個群體減速,大招非常變態,只要R到你了,不管你跑到哪裡,那個R擊中你才會停止。而且會把中途的敵軍全部擊飛。團戰的時候直接一個R丟給對面主力輸出,然後在一發Q過去E下普攻一下,隊友一窩蜂就可以秒殺對面主力,簡直就是一個團戰攪屎棍。

4. 關於名人遭受挫折的故事

1、要想不經過艱難曲折,不付出極大努力,總是一帆風順,容易得到成功,這種想法只是幻想。——毛澤東


2、只有永遠躺在泥坑裡的人,才不會再掉進坑裡。——黑格爾


3、卓越的人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貝多芬


4、每一種挫折或不利的突變,是帶著同樣或較大的有利的種子。——愛默生


5、斗爭是掌握本領的學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橋梁。——歌德


6、患難困苦,是磨煉人格之最高學校。——梁啟超


7、被克服的困難就是勝利的契機。——丘吉爾


8、營難是人生的老師,通過苦難,走向歡樂。——貝多芬


9、流水在碰到抵觸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歌德


10、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後,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麼。——愛迪生


5. 生化魔人扎克 厲害嗎

不猛.但絕對是個肉,它的技能就是為肉量身打造,看加成就知道他是個肉.樓上說的我也不好意思再噴

6. **有關「逆境」或「困難」的名人事例·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馬克思
●人只有為自己同時代人的完善,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達到自身的完善。 ——馬克思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
——馬克思
●人的價值蘊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馬克思
●萬事開頭難,每門科學都是如此。——馬克思
●一切節省,歸根到底都歸結為時間的節省。——馬克思
●利用時間是一個極其高級的規律。——恩格斯
●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恩格斯
●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現,即使它的實際應用甚至還無法預見,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的喜悅,但是當有了立即會對工業、對一般歷史發展產生革命影響的時候,他的喜悅就完全不同了。——恩格斯
●浪費別人的時間是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是慢性自殺。——列寧
●把語言化為行動,比把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高爾基
●不經巨大的困難,不會有偉大的事業。——伏爾泰
●不要在已成的事業中逗留著!——巴斯德
●不知道並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麼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偽裝知道。——托爾斯泰
●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愛因斯坦
●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他們的獨創精神可能來自他們的博學。多樣化會使人觀點新鮮,而過於長時間鑽研一個狹窄的領域,則易使人愚蠢。——貝弗里奇
●當你做成功一件事,千萬不要等待著享受榮譽,應該再做那些需要的事。——巴斯德
●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
●讀書而不思考,等於吃飯而不消化。——波爾克
●讀一切好的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說話。——笛卡爾
●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它遠遠勝過責任感。——愛因斯坦
●對自己不滿是任何真正有才能的人的根本特徵之一。——契訶夫
●兒童游戲中常寓有深刻的思想。——席勒
●發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氣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進。——巴而扎克
● 發明是百分之一的聰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愛迪生
●凡在小事上對真理持輕率態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愛因斯坦
●好動與不滿足是進步的第一必需品。——愛迪生
●好奇心造就科學家和詩人。——法朗士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培根
●即使通過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雲亦雲地知道全部真理還要好些。——羅曼·羅蘭
●堅強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驚人的事業。——馬爾頓
●金錢這種東西,只要能解決個人的生活就行,若是過多了,它會成為遏制人類才能的禍害。——諾貝爾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歌德
●今天應做的事沒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誤了。——裴斯泰洛齊
●具有豐富知識和經驗的人,比只有一種知識和經驗的人更容易產生新的聯想和獨到的見解。——泰勒
●科學的每一項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膽的幻想為出發點的。
——杜威
●科學沒有國境,但科學家有祖國。——巴斯德
●科學需要一個人貢獻出畢生的精力,假定你們每個人有兩次生命,這對你們說來也還是不夠的。——巴甫洛夫
●科學要求每個人有極緊張的工作和偉大的熱情。——巴甫洛夫
●浪費時間是一樁大罪過。 ——盧梭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托爾斯泰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縣的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裡。由於家境貧困,小時候一直跟父親學習文化知識,直到17歲才邁入學校的大門。
讀中學時,由於他基礎差,學習十分吃力,第一學期末平均成績才45分。學校令其退學或留級。在他的再三懇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試讀一學期。
此後,他就與「路燈」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燈下讀外語;夜熄燈後,他在路燈下自修復習。功夫不負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績達到70多分,幾何還得了100 分。這件事讓他悟出了一個道理:別人能辦到的事,我經過努力也能辦到,世上沒有天才,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之後,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銘。
大學畢業後他去比利時留學。在國外學習期間,童第周刻苦鑽研,勤奮好學,得到了老師的好評。獲博士學位後,他回到了災難深重的祖國,在極為困難的條件下進行科學研究工作。
沒有電燈,他們就在陰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顯微鏡下從事切割和分離卵子工作;沒有培養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顯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極細的玻璃絲;實驗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從野外采來的。就在這簡陋的「實驗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們完成了若干篇有關金魚卵子發育能力和蛙胚纖毛運動機理分析的論文。
解放以後,童第周擔任山東大學副校長的同時,研究了在生物進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魚卵發育規律,取得了很大成績。
到了晚年,他和美國坦普恩大學牛滿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細胞核和細胞質的相互關系,他們從鯽魚的卵子細胞質內提取一種核酸,注射到金魚的受精卵中,結果出現了一種既有金魚性狀又有鯽魚性狀的子代,這種金魚的尾鰭由雙尾變成了單尾。這種創造性的成績居於世界先進行列。

7. 古今中外身殘志堅的人物事跡手抄報

八十年代的「中國保爾」張海迪

80年代,一個光輝的名字--張海迪,在神州大地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張海迪的事跡到處傳頌,海迪精神到處弘揚。這位三分之二軀體失去知覺而不向命運之神屈服的姑娘輪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被譽為「當代保爾」、「80年代的新雷鋒」。張海迪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個全國典型。
張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東半島文登縣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里。5歲時因患脊血管瘤,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覺,生活不能自理。但是身殘志堅的張海迪沒有放棄生命更沒有放棄生活,他一面以堅強的毅力與決心同病魔作斗爭,一面用勤奮的學習和工作延續生命。 她不僅自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而且還自學了大學英語專業。後來又堅持學習日語、德語、和世界語,翻譯了16萬字的外文著作和資料。她刻苦學習潛心鑽研了《人體解剖學》、《內科學》、《針灸學》等十幾種醫學書籍。她用學到醫學知識和針灸技術,為周圍群眾治病達一萬多人次。她還學過無線電技術、音樂、繪畫和書法等多門類知識與學科,以此做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提到80年代沒有一個名字比張海迪更深入人心,她影響了中國幾代人。
1981年12月,《人民日報》首次報道了張海迪的事跡。1983年2月1日,《中國青年報》一版顯著刊登張海迪照片和她的長篇自述《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發表社論《讓理想的光芒照亮生活之路》。
1983年3月7日,團中央授予張海迪「優秀共青團員」的光榮稱號,號召大家向。海迪學習、學習她身殘志不殘,艱苦奮斗的精神。鄧小平同志揮毫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陳雲同志題詞:「以張海迪為榜樣,勤奮學習,熱心助人,做八十年代的新雷鋒。」
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小米勒旅行記》和《麗貝卡在新學校》,創作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一百多萬字的作品。現為山東省作家協會文學創作室一級作家。
1993年張海迪通過考試和論文答辯,獲吉林大學哲學碩士學位。1994年參加遠南運動會。1997年入選日本NHK「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1998年起擔任中國肢殘人協會主席。2000年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微笑的桑蘭又來到美國(女,20歲,肢體殘疾)
又見到了桑蘭,許許多多美國人關愛和牽掛的桑蘭,一個動人的故事。這次,她將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訪美,並用英語朗誦《我的夢》,深情地向人們傾訴她的,也是所有殘疾人的渴望--平等與友愛。
桑蘭,著名體操運動員,被譽為中國的「跳馬王」。
但,這是在1998年7月21日之前那是在美國紐約,第四屆友好運動會的體操賽場。只是一次賽前訓練,只是一次偶然,桑蘭的一個沒有做完的手翻轉體動作,結束了她的體操生涯,但她依然「著名」,甚至更為「著名」。讓桑蘭「著名」的,是她的精神,她的毅力,是她永遠燦爛的微笑。

海倫·凱勒1880年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在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一個聾盲人要脫離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認字讀書。而從學會認字到學會閱讀,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海倫是靠手指來觀察老師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觸覺來領會她喉嚨的顫動、嘴的運動和面部表情,而這往往是不準確的。她為了使自己能夠發好一個詞或句子,要反復的練習,海倫從不在失敗面前屈服。
從海倫7歲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學院的14年間,她給親人、朋友和同學寫了大量的信,這些書信,或者描繪旅途所見所聞,或者傾訴自己的情懷,有的則是復述剛剛聽說的一個故事,內容十分豐富。在大學學習時,許多教材都沒有盲文本,要靠別人把書的內容拼寫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預習功課的時間上要比別的同學多得多。當別的同學在外面嬉戲、唱歌的時候,她卻在花費很多時間努力備課。
海倫能夠走出黑暗,達到那麼高的學術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頑強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師莎莉文的循循教導是分不開的。她說「我的老師安妮·曼斯菲爾德·莎莉文來到我家的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獲得了解放」。是她的老師教她認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個名字,也是老師教她知道什麼是「愛」這樣抽象的名詞。海倫幼年得病致殘後,變得愚昧而乖戾,幾乎成了無可救葯的廢物,但後來她卻成為一個有文化修養的大學生,這確實是個奇跡。可以說這個奇跡有一半是海倫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創造出來的,是她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結出的碩果。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倫什麼,總是用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或是一首詩來講清楚,她的教育經驗十分豐富,教育方法也與眾不同,她從不把海倫關在房間里進行死板的、注入式的課堂教育。
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會騎馬、滑雪、下棋,還喜歡戲劇演出,喜愛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跡,並從中得到知識。她21歲時,和老師合作發表了她的處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後的60多年中她共寫下了14部著作。

司馬遷

司馬遷,他受了宮刑還寫出《史記》這巨著

司馬遷是我國古代歷史中身殘志堅的典範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約在漢武帝元光、元朔年間,向今文家董仲舒學《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國學《古文尚書》。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不久仕為郎中,成為漢武帝的侍衛和扈從,多次隨駕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歷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讀史官所藏圖書。太初元年(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歷》,以代替由秦沿襲下來的《顓頊歷》,新歷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史記》語言生動,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還撰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歷代傳頌。
聞一多醉書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裡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裡找到了他。他仍穿著舊袍,手裡捧著一本書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說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華羅庚猜書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然後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布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像力,不至於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

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復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里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由自學中得來的。

達爾文

在觀察的領域中,機遇只偏愛那種有準備的頭腦。

巴斯德

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人們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

培根

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笛卡爾

知識有如人體血液一樣寶貴。人缺了血液,身體就會衰弱;人缺少知識,頭腦就要枯竭。

高士其

作家當然必須掙錢才能生活,寫作,但是他決不應該為了掙錢而生活,寫作。

馬克思

我平生從來沒有做過一次偶然的發明。我的一切發明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嚴格試驗的結果。

愛迪生

人的價值蘊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馬克思

把語言化為行動,比把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

高爾基

不要在已成的事業中逗留著!

巴斯德

學習 永遠不晚。

高爾基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劉向

讀書而不思考,等於吃飯而不消化。

波爾克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

好動與不滿足是進步的第一必需品。

愛迪生

好奇心造就科學家和詩人。

法朗士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歌德

具有豐富知識和經驗的人,比只有一種知識和經驗的人更容易產生新的聯想和獨到的見解。

泰勒

人的知識愈廣,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高爾基

一切假知識比無知更危險。

肖伯納

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變成輕松而舒適的詩。

高爾基

我的成就,當歸功於精力的思索。

牛頓

知識就是力量。

培根

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

李大釗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高爾基

如果你希望成功,當以恆心為良友,以經驗為參謀,以當心為兄弟,以希望為哨兵。

愛迪生

自暴自棄,這是一條永遠腐蝕和啃噬著心靈的毒蛇,它吸走心靈的新鮮血液,並在其中注入厭世和絕望的毒汁。

馬克思

發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氣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進。

巴而扎克

不知道並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麼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偽裝知道。

托爾斯泰

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

愛因斯坦

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他們的獨創精神可能來自他們的博學。多樣化會使人觀點新鮮,而過於長時間鑽研一個狹窄的領域,則易使人愚蠢。

貝弗里奇

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它遠遠勝過責任感。

愛因斯坦

耐心和恆心總會得到報酬的。

愛因斯坦

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

柏拉圖

平靜的湖面,煉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

列別捷夫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托爾斯泰

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得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

托爾斯泰

在天才和勤奮兩者之間,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她是幾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產婆。

愛因斯坦

一個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

巴爾扎克

生活便是尋求新的知識。

門捷列夫

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而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還很少。

伏爾泰

我從來不記在辭典上已經印有的東西。我的記憶力是運用來記憶書本上還沒有的東西。

愛因斯坦

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愛因斯坦

無論掌握哪一種知識,對智力都是有用的,它會把無用的東西拋開而把好的東西保留住。

達·芬奇

知識不多就是愚昧;不習慣於思維, 就是粗魯或蠢笨;沒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車爾尼雪夫斯基

8. 請問一下古今中外有哪寫偉人是靠勤奮獲得成就的

張海迪

80年代,一個光輝的名字--張海迪,在神州大地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張海迪的事跡到處傳頌,海迪精神到處弘揚。這位三分之二軀體失去知覺而不向命運之神屈服的姑娘輪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被譽為「當代保爾」、「80年代的新雷鋒」。張海迪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個全國典型。
張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東半島文登縣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里。5歲時因患脊血管瘤,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覺,生活不能自理。但是身殘志堅的張海迪沒有放棄生命更沒有放棄生活,他一面以堅強的毅力與決心同病魔作斗爭,一面用勤奮的學習和工作延續生命。 她不僅自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而且還自學了大學英語專業。後來又堅持學習日語、德語、和世界語,翻譯了16萬字的外文著作和資料。她刻苦學習潛心鑽研了《人體解剖學》、《內科學》、《針灸學》等十幾種醫學書籍。她用學到醫學知識和針灸技術,為周圍群眾治病達一萬多人次。她還學過無線電技術、音樂、繪畫和書法等多門類知識與學科,以此做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提到80年代沒有一個名字比張海迪更深入人心,她影響了中國幾代人。
1981年12月,《人民日報》首次報道了張海迪的事跡。1983年2月1日,《中國青年報》一版顯著刊登張海迪照片和她的長篇自述《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發表社論《讓理想的光芒照亮生活之路》。
1983年3月7日,團中央授予張海迪「優秀共青團員」的光榮稱號,號召大家向。海迪學習、學習她身殘志不殘,艱苦奮斗的精神。鄧小平同志揮毫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陳雲同志題詞:「以張海迪為榜樣,勤奮學習,熱心助人,做八十年代的新雷鋒。」
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小米勒旅行記》和《麗貝卡在新學校》,創作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一百多萬字的作品。現為山東省作家協會文學創作室一級作家。
1993年張海迪通過考試和論文答辯,獲吉林大學哲學碩士學位。1994年參加遠南運動會。1997年入選日本NHK「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1998年起擔任中國肢殘人協會主席。2000年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微笑的桑蘭又來到美國(女,20歲,肢體殘疾)
又見到了桑蘭,許許多多美國人關愛和牽掛的桑蘭,一個動人的故事。這次,她將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訪美,並用英語朗誦《我的夢》,深情地向人們傾訴她的,也是所有殘疾人的渴望--平等與友愛。
桑蘭,著名體操運動員,被譽為中國的「跳馬王」。
但,這是在1998年7月21日之前那是在美國紐約,第四屆友好運動會的體操賽場。只是一次賽前訓練,只是一次偶然,桑蘭的一個沒有做完的手翻轉體動作,結束了她的體操生涯,但她依然「著名」,甚至更為「著名」。讓桑蘭「著名」的,是她的精神,她的毅力,是她永遠燦爛的微笑。

海倫·凱勒1880年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在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一個聾盲人要脫離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認字讀書。而從學會認字到學會閱讀,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海倫是靠手指來觀察老師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觸覺來領會她喉嚨的顫動、嘴的運動和面部表情,而這往往是不準確的。她為了使自己能夠發好一個詞或句子,要反復的練習,海倫從不在失敗面前屈服。
從海倫7歲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學院的14年間,她給親人、朋友和同學寫了大量的信,這些書信,或者描繪旅途所見所聞,或者傾訴自己的情懷,有的則是復述剛剛聽說的一個故事,內容十分豐富。在大學學習時,許多教材都沒有盲文本,要靠別人把書的內容拼寫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預習功課的時間上要比別的同學多得多。當別的同學在外面嬉戲、唱歌的時候,她卻在花費很多時間努力備課。
海倫能夠走出黑暗,達到那麼高的學術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頑強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師莎莉文的循循教導是分不開的。她說「我的老師安妮·曼斯菲爾德·莎莉文來到我家的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獲得了解放」。是她的老師教她認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個名字,也是老師教她知道什麼是「愛」這樣抽象的名詞。海倫幼年得病致殘後,變得愚昧而乖戾,幾乎成了無可救葯的廢物,但後來她卻成為一個有文化修養的大學生,這確實是個奇跡。可以說這個奇跡有一半是海倫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創造出來的,是她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結出的碩果。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倫什麼,總是用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或是一首詩來講清楚,她的教育經驗十分豐富,教育方法也與眾不同,她從不把海倫關在房間里進行死板的、注入式的課堂教育。
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會騎馬、滑雪、下棋,還喜歡戲劇演出,喜愛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跡,並從中得到知識。她21歲時,和老師合作發表了她的處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後的60多年中她共寫下了14部著作。

司馬遷

司馬遷,他受了宮刑還寫出《史記》這巨著

司馬遷是我國古代歷史中身殘志堅的典範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約在漢武帝元光、元朔年間,向今文家董仲舒學《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國學《古文尚書》。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不久仕為郎中,成為漢武帝的侍衛和扈從,多次隨駕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歷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讀史官所藏圖書。太初元年(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歷》,以代替由秦沿襲下來的《顓頊歷》,新歷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史記》語言生動,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還撰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歷代傳頌。
聞一多醉書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裡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裡找到了他。他仍穿著舊袍,手裡捧著一本書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說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華羅庚猜書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然後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布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像力,不至於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

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復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里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由自學中得來的。

達爾文

在觀察的領域中,機遇只偏愛那種有準備的頭腦。

巴斯德

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人們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

培根

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笛卡爾

知識有如人體血液一樣寶貴。人缺了血液,身體就會衰弱;人缺少知識,頭腦就要枯竭。

高士其

作家當然必須掙錢才能生活,寫作,但是他決不應該為了掙錢而生活,寫作。

馬克思

我平生從來沒有做過一次偶然的發明。我的一切發明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嚴格試驗的結果。

愛迪生

人的價值蘊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馬克思

把語言化為行動,比把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

高爾基

不要在已成的事業中逗留著!

巴斯德

學習 永遠不晚。

高爾基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劉向

讀書而不思考,等於吃飯而不消化。

波爾克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

好動與不滿足是進步的第一必需品。

愛迪生

好奇心造就科學家和詩人。

法朗士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歌德

具有豐富知識和經驗的人,比只有一種知識和經驗的人更容易產生新的聯想和獨到的見解。

泰勒

人的知識愈廣,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高爾基

一切假知識比無知更危險。

肖伯納

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變成輕松而舒適的詩。

高爾基

我的成就,當歸功於精力的思索。

牛頓

知識就是力量。

培根

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

李大釗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高爾基

如果你希望成功,當以恆心為良友,以經驗為參謀,以當心為兄弟,以希望為哨兵。

愛迪生

自暴自棄,這是一條永遠腐蝕和啃噬著心靈的毒蛇,它吸走心靈的新鮮血液,並在其中注入厭世和絕望的毒汁。

馬克思

發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氣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進。

巴而扎克

不知道並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麼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偽裝知道。

托爾斯泰

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

愛因斯坦

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他們的獨創精神可能來自他們的博學。多樣化會使人觀點新鮮,而過於長時間鑽研一個狹窄的領域,則易使人愚蠢。

貝弗里奇

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它遠遠勝過責任感。

愛因斯坦

耐心和恆心總會得到報酬的。

愛因斯坦

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

柏拉圖

平靜的湖面,煉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

列別捷夫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托爾斯泰

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得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

托爾斯泰

在天才和勤奮兩者之間,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她是幾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產婆。

愛因斯坦

一個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

巴爾扎克

生活便是尋求新的知識。

門捷列夫

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而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還很少。

伏爾泰

我從來不記在辭典上已經印有的東西。我的記憶力是運用來記憶書本上還沒有的東西。

愛因斯坦

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愛因斯坦

無論掌握哪一種知識,對智力都是有用的,它會把無用的東西拋開而把好的東西保留住。

達·芬奇

知識不多就是愚昧;不習慣於思維, 就是粗魯或蠢笨;沒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車爾尼雪夫斯基

9. 名人名言的發明家

發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氣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進。──巴而扎克

閱讀全文

與發明家扎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