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愛迪生發明電燈泡對中國影響
中國人抄發明了火,但是愛迪生發明了電燈。中國的照明燈具產業只有20多年歷史,當西方設計師在升華燈具照明為燈飾文化的時候,中國的電燈泡還躺在百貨公司和供銷社倉庫里,等待通了電的地區的居民來買回去照亮。我國絕大多數農村用上電,也不過是在改革開放後的20多年間實現的。我們的照明燈飾產業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無論是照明科技,還是照明文化。
當珠三角燈飾產品的規模市場和規模製造開始萌芽的時候,愛學習的中國人首先就瞄準了國外先進的設計理念。尤其聚焦南歐的光影文化,義大利、法蘭西、西班牙三個「光明之神」共同打造了米蘭照明聖地。飛利浦、歐司朗的「幽靈」在整個歐洲和全世界徘徊。很快,在中國珠三角誕生了一批追隨南歐光文化的照明企業,並引進了西方的設計技術和光影理念。由此,催生了一個新興的照明企業群體。可以這么說,我國第二代做燈的企業就是從克隆外國企業開始的。舶來的燈技術,舶來的燈文化,舶來的燈人才,海外的大市場,一下子激活了中國的照明燈飾產業。當這些企業生產出帶有西方文化色彩的照明產品時,就迅速沖擊和佔領了中國傳統的「燈泡市場」。燈具,走向了「燈飾」;照明,延伸為光文化。一大批企業就這樣掘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❷ 電燈泡的發明者是誰是什麼時候傳播到中國
1879年10月21日,美國發明家愛迪生通過長期的反復試驗,終於點燃了世界上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燈是人類征服黑夜的一大見證。從此,這位發明家的名字,就象他改造的電燈一樣,走入了千家萬戶。他,就是被後人贊譽為「發明大王」的愛迪生,為人類帶來了持久的光明。
1882年7月中國第一個電燈在上海南京路點亮
❸ 中國第一盞電燈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是誰先開始使用的
中國的第一盞電燈是在1879年的時候出現的。而中國最先開始使用電燈的是上海的電氣工程師畢曉浦,他點亮了第一盞電燈。
第三,電燈的發展史。
一開始的時候。出現的電燈是白熾燈,而各個國家,比如說美國還有英國。看到中國生產的電燈以後,紛紛開始效仿,其中就以美國還有英國為利。還有加拿大,最後也取了非常不錯的成果。我們知道電燈泡一開始的時候里邊是鎢絲的,而最早的時候裡面是碳化燈絲,後來才被鎢絲所替代,而關於電燈的一些專利,愛迪生還曾經與人發生過法律糾紛。
由此可見,中國第一盞電燈是在上海出現的,是在上海成功生產出來的,而慈禧太後作為當時最高掌權人,當然什麼事情都要嘗個鮮,所以成為了最早一批使用電燈的人。
❹ 是誰發明了燈泡是在什麼年代
一般認為電燈是由美國人湯馬士·愛迪生所發明.但倘若認真的考據,另一美國人享利·戈培爾(Heinrich G��bel)比愛迪生早數十年已發明了使用相同原理和物料、而且可靠的電燈泡,而在愛迪生之前很多其他人亦對電燈的發明作出了不少貢獻.1801年,英國一名化學家戴維將鉑絲通電發光.他在1810年亦發明了電燭,利用兩根碳棒之間的電弧照明.1854年享利·戈培爾使用一根炭化的竹絲,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電發光.他的發明今天看來是首個有實際效用的白熾燈.他當時試驗的燈泡已可維持400小時,但是並沒有即時申請設計專利.
1850年,英國人約瑟夫·威爾森·斯旺 (Joseph Wilson Swan)開始研究電燈.1878年,他以真空下用碳絲通電的燈泡得到英國的專利,並開始在英國建立公司,在各家庭安裝電燈.
1874年,加拿大的兩名電氣技師申請了一項電燈專利.他們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氦氣,以通電的碳桿發光.但是他們無足夠財力繼發展這發明,於是在1875年把專利賣給愛迪生.
愛迪生購下專利後,嘗試改良使用的燈絲.1879年他改以碳絲造燈泡,成功維持13個小時.到了1880年,他造出的炭化竹絲燈泡曾成功在實驗室維持1200小時.但是在英國,斯旺控告愛迪生侵犯專利,並且獲得勝訴.愛迪生在英國的電燈公司被迫讓斯旺加入為合夥人.但後來斯旺把他的權益及專利都賣了給愛迪生.在美國,愛迪生的專利亦被挑戰.美國專利局曾判決他的發明已有前科,屬於無效.最後經過多年的官司,愛迪生才取得碳絲白熾燈的專利權.
愛迪生的最大發現是使用鎢代替碳作為燈絲.之後在1906年,通用電器發明一種製造電燈鎢絲的方法.最終廉價製造鎢絲的方法得到解決,鎢絲電燈泡被使用至今.
電燈泡的最大問題是燈絲的蒸發.因為鎢絲上細微的電阻差別造成溫度不一,在電阻較大的地方,溫度升得較高,鎢絲亦蒸發得較快,於是造成鎢絲變幼,電阻進一步增大的循環;最終令鎢絲燒斷.後來發現以惰性氣體代替真空可以減慢鎢絲的蒸發.今天多數的電燈泡內都是注入氦、氬或氪氣.
現代的白熾燈一般壽命為1,000小時左右.
鹵素燈泡
紫外線濾鏡下的鹵素燈泡
放大
紫外線濾鏡下的鹵素燈泡
鹵素燈泡(Halogen lamp),亦稱鎢鹵燈泡,是白熾燈的一種.原理是在燈泡內注入碘或溴等鹵素氣體.在高溫下,蒸發的鎢絲與鹵素進行化學作用,蒸發的鎢會重新凝固在鎢絲上,形成平衡的循環,避免鎢絲過早斷裂.因此鹵素燈泡比白熾燈更長壽.此外,鹵素燈泡亦能以比一般白熾燈更高的溫度運作,它們的亮度及效率亦更高.不過在這溫度下,普通玻璃可能會軟化.因此鹵素燈泡需要採用溶點更高的石英玻璃.而由於石英玻璃不能阻隔紫外線,故此鹵素燈泡通常都而需要另外使用紫外線濾鏡.
鹵素燈泡上的水晶玻璃如果有油,會造成玻璃上溫度不一,減低燈泡的壽命.因此換鹵素燈泡時要避免人手觸及燈泡的玻璃.若果手指摸到應以酒精清潔
效能
大部分白熾燈會把消耗能量中的90%轉化成無用的熱能,只少於10%的能量會成為光.相比之下,螢光燈(Fluorescent lamp,亦稱光管) 的效率高很多,接近40%,所產生的熱只是相同亮度的白熾燈的六分一.故此很多地方,特別是夏天需要空氣調節的商場、大樓都會使用螢光燈照明以節省電力.小型的螢光燈(節能燈泡)把螢光燈及啟動電子結合,使用標准電燈泡的介面,用以替代普通白熾燈泡.例如一個26瓦的節能燈泡,發出的亮度為11瓦,熱量為 15瓦.發出相同亮度11瓦的白熾燈泡耗電多四倍,達100瓦;放出熱量多六倍,達90瓦.
很多家居內的電燈仍然是以普通白熾燈為主.鹵素燈泡近年亦變得較為流行,特別是光源需要集中的情況,例如家居的射燈,汽車車頭燈,經常會使用鹵素燈泡.良好的鹵素燈泡可以達到15%的效率.例如一個60瓦的鹵素燈泡,亮度可等同一個100瓦的普通燈泡.但是鹵素燈泡體積細小,運作時溫度非常高.在家居應用時需要特別防護,防止引起火災.
❺ 中國發明電燈的是誰
電燈,也就抄是白熾燈,俗叫電燈泡的,並不是襲中國人發明的....:實,在愛迪生之前,就已經有人做出來了,只是效果不好,用不了多長的時間,其實那時候,也說不上是那個先做出來的了,很多人都在研究這個東東,電是有了,只是燈泡里的燈絲材料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後來有天愛迪生在拿著中國產的扇子在邊扇邊想時,靈機一生,經過三天的努力,終於弄出一根碳化而又沒有化為灰的燈絲,結果,一不小心,讓一個工人給震斷了,他們又經過了二天,又做出了另一根,裝好後,那個燈一直亮光很久,由於有很多人都在研究,因此,愛迪生馬上宣布了他的結果,其實那時他的東東也只是一個實驗品.由於有了研究的方向,所以他的團隊就壟斷了當時的市場,並打壓了很多的對手,直到後來別人發明了用鎢絲來做燈絲.要不那時一直用的燈絲都是竹做.因此,當時的時代影響.大家也就一致認為,電燈泡是愛迪生發明的....
❻ 電燈是什麼時候開始普遍全國的
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普及。
中國的第一盞電燈出現在清光緒五年四月初八 (1879年5月28日),當時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工作的電氣工程師英國人畢曉浦(J. D. Bishop)在境內乍浦路一幢倉庫里,以10馬力(7.46千瓦)蒸汽機為動力,帶動自激式直流發電機發電,點燃碳極弧光燈,由此,宣告電燈在中國開始投入使用。
1882年英國人立德爾購買美國製造的發電設備,在南京路江西路北角(今華東電業管理局)創辦了中國第一家發電廠,並在外灘一帶串接15盞電燈。夜幕下,眩人眼目的弧光燈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市民翹首圍觀。
上世紀50年代,在鼓浪嶼上,每天晚上只要電燈暗了一下立馬又亮起來,人們就知道是8點整了。
電燈的發展歷史
最早實用的電燈是白熾燈,但早在白熾燈誕生之前,英國人漢弗萊·戴維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製成了弧光燈,但這種弧光燈亮度太強產熱太多又不耐用,一般場所根本無法使用。
1854年,移民美國的德國鍾表匠亨利·戈貝爾用一根放在真空玻璃瓶里的碳化竹絲,製成了首個有實際效用的電燈,持續亮了400個小時,不過他並沒及時申請專利。
1860年,英國人約瑟夫·斯旺也製成了碳絲電燈,但未能獲得使碳絲保持長時間工作的良好真空環境。
直到1878年,英國的真空技術發展到合乎需要的程度,他才發明真空下用碳絲通電的燈泡,並且獲得英國專利。斯旺自己的屋子是英國用電照明的第一所私人住宅。
1874年,加拿大的兩名電氣技師申請了一項電燈專利: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氣,以通電的碳桿發光,但他們沒有足夠財力繼續完善這項發明,於是在1875年把專利賣給了愛迪生。
愛迪生購入專利後嘗試改良燈絲,終於在1880年製造出能持續亮1200個小時的碳化竹絲燈。
不過,美國專利局判愛迪生的碳絲白熾燈發明落於人後,專利無效,打了多年的官司後,亨利·戈培爾贏得專利,最後愛迪生從戈培爾貧困的遺孀手上買下專利。
斯旺控告愛迪生侵犯專利,後來他們在法庭之外和解,於1883年在英國建立一家聯合公司,斯旺後來把他的股權及專利都賣給了愛迪生。
20世紀初,碳化燈絲被鎢絲取代,鎢絲白熾燈沿用至今。
1938年,熒光燈誕生。1998年白光LED燈誕生。
❼ 電燈是什麼時候引進中國的
電燈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又是什麼時候傳到中國的,在此...
�6�1 電燈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6�1 電燈是什麼時候來到中國的
�6�1 中國什麼時候有的電燈。
�6�1 在中國什麼時候用上電燈 第一個發電廠又是在哪裡?
其他回答 共 2 條
家用的那種電燈是愛迪生後來改進發明的吧,成本低廉且耐用度高。
1862年的,大概是初期產品。
據我所知,中國有電燈,應該是在1880年後(也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列強侵華時期被引進中國的。
❽ 電燈在中國是什麼時候普及的
中國的第一盞電燈出現在清光緒五年四月初八 (1879年5月28日),當時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工作的電氣工程師英國人畢曉浦(J. D. Bishop)在境內乍浦路一幢倉庫里,以10馬力(7.46千瓦)蒸汽機為動力,帶動自激式直流發電機發電,點燃碳極弧光燈,由此,宣告電燈在中國開始投入使用。
1882年英國人立德爾購買美國製造的發電設備,在南京路江西路北角(今華東電業管理局)創辦了中國第一家發電廠,並在外灘一帶串接15盞電燈。夜幕下,眩人眼目的弧光燈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市民翹首圍觀。
上世紀50年代,在鼓浪嶼上,每天晚上只要電燈暗了一下立馬又亮起來,人們就知道是8點整了。
(8)發明燈泡時中國擴展閱讀:
一、電燈的發展歷史
最早實用的電燈是白熾燈,但早在白熾燈誕生之前,英國人漢弗萊·戴維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製成了弧光燈,但這種弧光燈亮度太強產熱太多又不耐用,一般場所根本無法使用。
1854年,移民美國的德國鍾表匠亨利·戈貝爾用一根放在真空玻璃瓶里的碳化竹絲,製成了首個有實際效用的電燈,持續亮了400個小時,不過他並沒及時申請專利。
1860年,英國人約瑟夫·斯旺也製成了碳絲電燈,但他未能獲得使碳絲保持長時間工作的良好真空環境。
直到1878年,英國的真空技術發展到合乎需要的程度,他才發明真空下用碳絲通電的燈泡,並且獲得英國專利。斯旺自己的屋子是英國用電照明的第一所私人住宅。
1874年,加拿大的兩名電氣技師申請了一項電燈專利: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氣,以通電的碳桿發光,但他們沒有足夠財力繼續完善這項發明,於是在1875年把專利賣給了愛迪生。
愛迪生購入專利後嘗試改良燈絲,終於在1880年製造出能持續亮1200個小時的碳化竹絲燈。
不過,美國專利局判愛迪生的碳絲白熾燈發明落於人後,專利無效。打了多年的官司後,亨利·戈培爾贏得專利,最後愛迪生從戈培爾貧困的遺孀手上買下專利。
在英國,斯旺控告愛迪生侵犯專利,後來他們在法庭之外和解,於1883年在英國建立一家聯合公司。斯旺後來把他的股權及專利都賣給了愛迪生。
20世紀初,碳化燈絲被鎢絲取代,鎢絲白熾燈沿用至今。
1938年,熒光燈誕生。1998年白光LED燈誕生。
二、發明項目
「重力電燈」依靠重力產生電力,其亮度相當於一個12瓦的日光燈,且使用壽命長。
來自美國弗吉尼亞州的克雷·毛爾頓,在弗吉尼亞科技大學獲得了碩士學位。他的研究課題是一種使用發光二極體製成的燈具。
這種燈具被命名為「格拉維亞」,它事實上是一個高度略大於4英尺(約1.21米)、由丙烯酸材料做成的柱體。這種燈具的發光原理是:燈具上的重物在緩緩落下時帶動轉子旋轉,由旋轉產生的電能將給燈具通電並使其發光。
這種燈具的光通量為600至800流明(相當於一個12瓦日光燈的亮度),持續時間為4小時。要打開燈具,操作者只需將燈上的重物從底端移到頂部,將其放進頂部的凹槽里。讓重物緩緩下降,只需幾秒鍾,這種發光二極體燈具即被點亮。
克雷·毛爾頓說,操作這種燈當然要比按開關麻煩,但仍可接受,而且更顯有趣,這就好比給一款古典的鍾表上弦或悠然自得地沖上一杯可口的咖啡。
毛爾頓估計,格拉維亞燈具的使用壽命可以達到200年以上。這種名為「格拉維亞」的燈具已經申請並獲得了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