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和發現的國度

發明和發現的國度

發布時間:2021-07-31 19:51:18

Ⅰ 我國古代發明

新版」四大發明叫板「舊板」四大發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6日 19:02 解放日報
假如有人告訴你,指南針、造紙術、火葯、活字印刷,婦孺皆知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竟不能完全代表中國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你會怎麼想?
誰還能代表中國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新四大發明。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館館長、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普及委員會主任王渝生教授日前提出:「新四大發明」,至少應該和「四大發明」平起平坐。
究竟是何方「新四大發明」敢向「四大發明」叫板?
新版「四大發明」
「四大發明」之說,其實是舶來品,最早見於英國哲學家培根《新工具》一書,距今約有400年了!王渝生教授指出,隨著對古代中國科學技術史研究的日趨全面,國內科技史專家發現:還有四項發明,足以撼動「四大發明」在中國古代科技文明排序中的至尊地位。

中醫中葯古代,世界上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醫葯學,而現在,民族性、區域性的醫葯學大都被西醫「消融」,唯有中醫中葯仍以完整的醫療體系獨立存在於西醫體系之外。中醫中葯不僅服務中華民族幾千年,而且受到世界各地越來越多患者和醫學專家的青睞。在當前防治「非典」的醫療實踐中,人們發現,利用中醫中葯清熱、化溫、祛風,從而調理機體、緩解症狀,效果值得重視。

赤道坐標系統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採用赤道坐標系統的國家,以赤道二十八宿為准,研究日、月、星辰的運動,而古代西方則採用黃道坐標系統,提出所謂黃道十二宮。現代天文學證明,在這兩種完全不同的坐標體系中,前者明顯優於後者,現代天文學已經用赤道坐標系統替代了黃道坐標系統。

十進位值制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採用十進位制的國家。殷商甲骨文中已經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百、千、萬等的記數,最大的記數達二萬多。後來,這種記數法逐步發展為籌算和珠算中逢十進一位的十進位值制,成了記數和計算領域的革命性發明。古代世界各國曾有十、十二、二十、六十等多種進位制,現在都統一使用十進位值制。

雕版印刷誰是世界雕版印刷術的先驅?1968年,韓國慶州發現唐代武周時期印刷的《無垢金剛經》,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一場「中國是不是雕版印刷鼻祖」的爭論。我國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等證實,該印刷品印自中國長安,而且中國還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證明雕版印刷始自中國隋唐時期,中國是世界雕版印刷術當之無愧的先驅。科技史專家認為,中國早在宋代就有活字印刷術,但明清兩代大規模的古籍整理出版,依然使用雕版印刷,而非活字印刷,可見雕版印刷在當時文化傳播中的重要地位。

趣味版「四大發明」

「很多人以為,中國的古代發明好是好,就是古了點兒,和現代生活總是隔了層紗,關系不大了。其實,很多我們在平常生活中見慣了的東西,追問起祖宗八代來,竟有許多是中國的古代發明。」王教授如數家珍———

人痘接種———現代免疫學

北宋丞相王旦的長子死於天花,王丞相不希望別人再染上這種病,就從全國各地請來名醫、術士,試圖發現某種治療和預防的方法。一位從峨眉山來的道姑獻出一張處方:將一種毒性減弱了的人痘痘苗,通過鼻腔黏膜為健康人「接種」,從而使人獲得對天花的免疫能力。

「公元10世紀,種痘技術起源於中國,16世紀,人痘接種普及,18世紀末,歐洲將此技術用於種牛痘和其後的現代免疫學中。今天,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正在合力研製SARS病毒的疫苗,打的也是現代免疫學中的一場硬仗!」

被中香爐———現代平衡環

一個銅制的容器,里頭放入火炭,置於被中,就成了中國古代用於冬天取暖、薰香的「被中香爐」。奇處就在這銅制容器上:不論香爐在被子里怎麼翻滾,香爐四周的環形支架都能保證香爐呈水平放置,絲毫不用擔心火炭會傾覆。何其妙哉!

「你看,這不就是現在航空、航海中廣泛應用的萬向支架嗎?現代航船上的指南針、飛機上的導航儀,在顛簸中能保持平衡,靠的就是中國古人取暖的一個『小玩意兒』!」

記里鼓車———現代Taxi

漢代有種馬車,車上站有木人,手中握有鼓棰。馬車每駛至一定里數,木人就會揮動鼓棰,敲響前方的小鼓,古代稱之為記里鼓車。其實,它的工作原理很簡單:木人手上有線連著一個齒輪,齒輪又連著另一個齒輪,形成一套減速齒輪組,最後連著車輪。車輛啟動,車輪就帶動齒輪組,齒輪組帶動木人,木人則敲起鑼鼓。

「這下你知道了吧?現在滿大街跑的Taxi,它的計程方式和記里鼓車沒有本質區別。」

秋石———現代性激素

這是一種外形頗似秋天白霜的晶體。

公元前2世紀,西漢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子》中首先使用「秋石」一詞,來指稱從人的尿液中提取出來的性激素。公元11世紀,張聲道在《經驗方》中又確切記載了秋石的製法。

「今天,從人的尿液中提取性激素已經成為一種常規方法。在歐洲,直到上世紀20年代才發現尿液中有性激素。」

國外版「中國發明」

「其實,絲綢、瓷器、金屬冶煉、農業技術上的精耕細作,哪樣不是響當當的中國發明啊!」王教授拿出英國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1900 -1995 )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其實不光中國人在數『新四大發明』,外國人也在數。」記者翻了翻,發現書中一一列舉了中國向西方世界傳播的26項技術,除傳統的四大發明之外,還有鼓風機、帆車、船尾舵、馬挽具等。「李約瑟博士曾這么感慨:我用英文字母作為序號介紹中國科技,從A到Z,26個字母用完,介紹也就不得不結束了。」

王教授又拿出一本書,《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中國科學技術史精華》,「這是一個名叫坦普爾的美國記者寫的。」

坦普爾在李約瑟80多歲時采訪他,李約瑟對這位記者說,「你采訪我,不如去讀我的書。」坦普爾讀完《中國科學技術史》,竟被深深迷住了,「李約瑟博士沒有做完的事情,我來做!」作為李約瑟博士的弟子,坦普爾於1986年寫完了這本旨在向英語世界介紹中國古代科技文明的著作。在這本書中,坦普爾為了能夠「比我的老師記錄下更多的中國古代發明」,採用阿拉伯數字列序,共收集了100項對世界產生重要影響的古中國發明。

「現在提『新四大發明』、『新新四大發明』,並非什麼都要『古而有之』,也非嘩眾取寵、玩數字游戲,而是為了讓年輕一代更全面地了解過去,記住過去。不能數典忘祖,而要繼往開來啊!」

新版」四大發明叫板「舊板」四大發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6日 19:02 解放日報
假如有人告訴你,指南針、造紙術、火葯、活字印刷,婦孺皆知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竟不能完全代表中國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你會怎麼想?
誰還能代表中國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新四大發明。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館館長、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普及委員會主任王渝生教授日前提出:「新四大發明」,至少應該和「四大發明」平起平坐。
究竟是何方「新四大發明」敢向「四大發明」叫板?
新版「四大發明」
「四大發明」之說,其實是舶來品,最早見於英國哲學家培根《新工具》一書,距今約有400年了!王渝生教授指出,隨著對古代中國科學技術史研究的日趨全面,國內科技史專家發現:還有四項發明,足以撼動「四大發明」在中國古代科技文明排序中的至尊地位。

中醫中葯古代,世界上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醫葯學,而現在,民族性、區域性的醫葯學大都被西醫「消融」,唯有中醫中葯仍以完整的醫療體系獨立存在於西醫體系之外。中醫中葯不僅服務中華民族幾千年,而且受到世界各地越來越多患者和醫學專家的青睞。在當前防治「非典」的醫療實踐中,人們發現,利用中醫中葯清熱、化溫、祛風,從而調理機體、緩解症狀,效果值得重視。

赤道坐標系統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採用赤道坐標系統的國家,以赤道二十八宿為准,研究日、月、星辰的運動,而古代西方則採用黃道坐標系統,提出所謂黃道十二宮。現代天文學證明,在這兩種完全不同的坐標體系中,前者明顯優於後者,現代天文學已經用赤道坐標系統替代了黃道坐標系統。

十進位值制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採用十進位制的國家。殷商甲骨文中已經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百、千、萬等的記數,最大的記數達二萬多。後來,這種記數法逐步發展為籌算和珠算中逢十進一位的十進位值制,成了記數和計算領域的革命性發明。古代世界各國曾有十、十二、二十、六十等多種進位制,現在都統一使用十進位值制。

雕版印刷誰是世界雕版印刷術的先驅?1968年,韓國慶州發現唐代武周時期印刷的《無垢金剛經》,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一場「中國是不是雕版印刷鼻祖」的爭論。我國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等證實,該印刷品印自中國長安,而且中國還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證明雕版印刷始自中國隋唐時期,中國是世界雕版印刷術當之無愧的先驅。科技史專家認為,中國早在宋代就有活字印刷術,但明清兩代大規模的古籍整理出版,依然使用雕版印刷,而非活字印刷,可見雕版印刷在當時文化傳播中的重要地位。

趣味版「四大發明」

「很多人以為,中國的古代發明好是好,就是古了點兒,和現代生活總是隔了層紗,關系不大了。其實,很多我們在平常生活中見慣了的東西,追問起祖宗八代來,竟有許多是中國的古代發明。」王教授如數家珍———

人痘接種———現代免疫學

北宋丞相王旦的長子死於天花,王丞相不希望別人再染上這種病,就從全國各地請來名醫、術士,試圖發現某種治療和預防的方法。一位從峨眉山來的道姑獻出一張處方:將一種毒性減弱了的人痘痘苗,通過鼻腔黏膜為健康人「接種」,從而使人獲得對天花的免疫能力。

「公元10世紀,種痘技術起源於中國,16世紀,人痘接種普及,18世紀末,歐洲將此技術用於種牛痘和其後的現代免疫學中。今天,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正在合力研製SARS病毒的疫苗,打的也是現代免疫學中的一場硬仗!」

被中香爐———現代平衡環

一個銅制的容器,里頭放入火炭,置於被中,就成了中國古代用於冬天取暖、薰香的「被中香爐」。奇處就在這銅制容器上:不論香爐在被子里怎麼翻滾,香爐四周的環形支架都能保證香爐呈水平放置,絲毫不用擔心火炭會傾覆。何其妙哉!

「你看,這不就是現在航空、航海中廣泛應用的萬向支架嗎?現代航船上的指南針、飛機上的導航儀,在顛簸中能保持平衡,靠的就是中國古人取暖的一個『小玩意兒』!」

記里鼓車———現代Taxi

漢代有種馬車,車上站有木人,手中握有鼓棰。馬車每駛至一定里數,木人就會揮動鼓棰,敲響前方的小鼓,古代稱之為記里鼓車。其實,它的工作原理很簡單:木人手上有線連著一個齒輪,齒輪又連著另一個齒輪,形成一套減速齒輪組,最後連著車輪。車輛啟動,車輪就帶動齒輪組,齒輪組帶動木人,木人則敲起鑼鼓。

「這下你知道了吧?現在滿大街跑的Taxi,它的計程方式和記里鼓車沒有本質區別。」

秋石———現代性激素

這是一種外形頗似秋天白霜的晶體。

公元前2世紀,西漢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子》中首先使用「秋石」一詞,來指稱從人的尿液中提取出來的性激素。公元11世紀,張聲道在《經驗方》中又確切記載了秋石的製法。

「今天,從人的尿液中提取性激素已經成為一種常規方法。在歐洲,直到上世紀20年代才發現尿液中有性激素。」

國外版「中國發明」

「其實,絲綢、瓷器、金屬冶煉、農業技術上的精耕細作,哪樣不是響當當的中國發明啊!」王教授拿出英國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1900 -1995 )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其實不光中國人在數『新四大發明』,外國人也在數。」記者翻了翻,發現書中一一列舉了中國向西方世界傳播的26項技術,除傳統的四大發明之外,還有鼓風機、帆車、船尾舵、馬挽具等。「李約瑟博士曾這么感慨:我用英文字母作為序號介紹中國科技,從A到Z,26個字母用完,介紹也就不得不結束了。」

王教授又拿出一本書,《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中國科學技術史精華》,「這是一個名叫坦普爾的美國記者寫的。」

坦普爾在李約瑟80多歲時采訪他,李約瑟對這位記者說,「你采訪我,不如去讀我的書。」坦普爾讀完《中國科學技術史》,竟被深深迷住了,「李約瑟博士沒有做完的事情,我來做!」作為李約瑟博士的弟子,坦普爾於1986年寫完了這本旨在向英語世界介紹中國古代科技文明的著作。在這本書中,坦普爾為了能夠「比我的老師記錄下更多的中國古代發明」,採用阿拉伯數字列序,共收集了100項對世界產生重要影響的古中國發明。

「現在提『新四大發明』、『新新四大發明』,並非什麼都要『古而有之』,也非嘩眾取寵、玩數字游戲,而是為了讓年輕一代更全面地了解過去,記住過去。不能數典忘祖,而要繼往開來啊!」
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1426&Data=S&Tid=361641

Ⅱ 《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一百個瞬間的發明人發明年份發明人國度是什麼

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

在此世紀之交,由《錢江晚報》策劃撰稿、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編輯出版的《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一書,將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展現給少年讀者,意義深遠。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建立國家創新體系,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和創新能力,是迎接21世紀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的必由之路。

書 名
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

作 者
路甬祥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出版時間
1999-04-01

目錄

1圖書簡介

1、圖書簡介

20世紀是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世紀,飛機的發明,第一枚火箭的升空,門德爾遺傳規律的再發現,青黴素的發明,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誕生,第一隻半導體三極體的發明,集成電路的出現,原子彈和氫彈的研製成功,第一座原子能反應堆的建成,激光的發現,PC機的發明,互聯網的出現,「多利」克隆羊的降生……日新月異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改變了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經濟結構。科學技術確實已成為第一生產力,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礎和動力。人們漸漸建立了走一條與自然協調,利於子孫後代生存與發展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理念。

《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一書,將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展現給少年讀者,意義深遠。本書內容豐富,圖文並茂,語言簡明,通俗易懂,是一本極佳的少年兒童自然科學科普讀物。

其中,有一些被選入小學生五年級教書本!



1.量子理論:普朗克的豐碑

2.《夢的解析》:一本驚世駭俗的書

3.X射線:讓我們永遠銘記倫琴

4.諾貝爾獎:國際最高榮譽獎

5.空調:這里四季如春

6.齊奧爾科夫斯基公式:造就了一位火箭之父

7.「飛行者」1號:劃時代的飛行

8.第一隻電子管誕生:世界進入電子時代

9.相對論:科學的新紀元

10.真空三極體:「放大」了的電子世界

11.洗衣機:解放婦女勞動力

12.「茅利塔尼亞」號:海上「移動城市」

13.同位素:揭示元素新奧秘

14.磁懸浮列車:會「飛」的列車

15.霓虹:不夜的明珠

16.維生素:讓生命之樹常青

17.人造棉:大眾消費大眾愛

18.第一條汽車生產線:每一分鍾生產一輛車

19.大陸漂移說:大陸本是一個整塊的

20.噬菌體:細菌的天敵

21.環流圖案:勾勒出大氣層運動的軌跡

22.卡介苗:趕走結核病

23.彩色膠片:把你的微笑留下

24.冰箱:開啟了一個「清涼世界」

25.環球飛行:讓夢想升空

26.量子力學:揭開微觀世界的奧秘

27.電視:打開新世界的窗戶

28.青黴素:細菌的剋星

29.地幔對流:大陸漂移的內在動力

30.石英鍾:精確把握每分每秒

31.拉鏈:天衣無縫

32.微波通信線路:科技進步的「催化劑」

33.電子顯微鏡:人類的第三隻眼

34.心臟起搏器:給人的心臟加把力

35.高速公路:要想富,先修路

36.尼龍:開辟了紡織新天地

37.雷達:人類的「千里眼」

38.圖林機:圖林的傑出貢獻

39.射電望遠鏡:讓我們走進太空

40.圓珠筆:書寫工具之王

41.無籽西瓜:滿足人類新口味

42.首座核反應堆:人類登陸原子新世界

43.人工腎臟:人造的血液清洗廠

44.原子彈爆炸:「小玩意兒」震驚世界

45.埃尼阿克:信息時代的啟明星

46.核磁共振:打開「黑箱」的鑰匙

47.碳14測年法:考古學的時鍾

48.微波爐:炊用爐具的革命

49.晶體管:人類微電子革命的先聲

50.資訊理論:讓信息傳播更靈通

51.信用卡:一卡行天下

52.錄像機:昔日重來

53.氫彈爆炸:推動人類和平利用核能

54.DNA破譯:揭示生命奧秘的金鑰匙

55.核潛艇:隱蔽殺手

56.第一座核電站:惡魔變天使

57.避孕葯:為優生優育作出傑出貢獻

58.人造地球衛星:開發高遠位置資源

59.激光:人類的希望之光

60.第一台工業機器人:人類忠實的耕耘者

61.第一顆氣象衛星:看雲識天氣

62.抽水馬桶:沖去生活的煩憂

63.「東方」1號:加加林飛離地球

64.誇克模型: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65.斷手再植:中國醫生的創舉

66.IBM360:身價50億美元的電腦

67.雜交水稻:開創稻穀培育新紀元

68.電視電話:天涯若比鄰

69.人工合成胰島素:中國人的驕傲

70.心臟移植:把我的心放在你的心裡

71.板塊構造說:地球像積木

72.深海鑽探:海底世界真奇妙

73.智能機器人:像人一樣聰明

74.網際網路:將世界連成一家

75.「阿波羅」飛船:從地球到月球

76.「質子」號火箭:將人類送入太空

77.PC的誕生:計算機走向大眾

78.CT掃描儀:二十世紀的「照妖鏡」

79.光纖通信: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石

80.游戲機:電子時代的時尚娛樂

81.行動電話:現代「順風耳」

82.中子彈:但願它的誕生就是終結

83.試管嬰兒:人類的新孩子

84.告別天花:惡夢完了

85.「哥倫比亞」號:人類的登天之梯

86.乙肝疫苗:人類健康有保障

87.數字式電視機:未來電視的雛形

88.五筆字型:中國漢字再創輝煌

89.多媒體:電腦魔術師

90.人類基因組工程:掀開生命天書

91.環球網:二十一世紀的大眾媒體

92.「生物圈」2號:去別的星球生活

93.信息高速公路:新世紀的生存之道

94.三峽工程:高峽出平湖

95.航天器對接:科學在太空握手

96.克隆羊:生物學界的大地震

97.「探路者」號:首訪火星的使者

98.人機對弈:挑戰人類自我

99.阿爾法磁譜儀:尋找宇宙起源

100.「曙光」號升空:建設國際空間站

Ⅲ (10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據英國學者羅伯特·坦普爾《中國——發明和發現的國度》一書統計,現代世


(1) 明清(或16世紀)以前,中國的科技成就處於世界領先地位。(1分)
(2) 發明: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葯。(1分)影響:印刷術成為傳播新教的工具(印刷術推動了西方資產階級文化的傳播);火葯成為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武器;指南針為開辟新航路創造了條件。總之,推動了西方資本主義的興起。(3分)
(3)在核技術領域: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我國 跨入核國家行列。(1分)
在航天技術領域:2003年神州5號載人宇宙飛船發射成功,標志中國的航天和運載火箭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1分)在農業領域: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雜交水稻成功,為解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提供了戰略思路。(1分)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分)

Ⅳ 中國創造發明國度 的書

推薦《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
——讀一本好書,就是打開一扇觀察世界的窗

這是一本外國人寫的關於中國人的書,它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書作者羅伯特.坦普爾先生通過比較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結論:現代世界賴以建立的各種基本發現和發明,可能有一半以上源於中國,全世界都必須承認和尊重中國的貢獻。

此書的資料主要源自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著名生物化學家和科技史家李約瑟博士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在此十分有必要把李約瑟博士其人其書簡要介紹一下。李博士是位在生物化學方面頗有貢獻的生物化學家,但他為了解讀中國幾千年來的科學發展史,把他的後半生無私地投入了對中國科技發展史的研究,真可謂是科技戰線上的白求恩,他以一個傑出科學家公正的眼光和深邃的思想,系統地全面總結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輝煌成果,肯定了中國古代發明對世界科技發展的巨大貢獻,他全力以赴,精心整理與研究中國古代豐富的科技遺產,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的那部尚未全部完成的科學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是他獻給中國人民的一份珍貴禮物,這是至今為止國內外尚無第二個人從事的一項偉大工程,他令我們國人汗顏。

他指出人類文明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現代科學技術是東西方文明互相結合的產物,而中國古代發達的科學技術正在逐步被人們遺忘,就是在我們中國大多數人也只知道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而對我們祖先在科學技術的發現與發明上居世界領先地位的史實卻知之甚少,中國古代的發明幾乎函蓋了現代科技發展的全部領域,這是我們必須向下一代要交代清楚的。

李博士的這套書規模空前,出齊達34冊2000餘萬字,是從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文獻中整理出來的珍寶,我相信除他之外大概不會有第二個人有這能力與毅力承擔起此項重任,他把我們中國人的事當作己任,真是可敬可佩。我們當代的青年人除專業人士之外,幾乎不可能去拜讀這部巨著,好在我們尊敬的羅伯特坦普爾先生為了使西方讀者對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有一個概括的了解,從李博士的書以及尚未出版的書稿中擷其精華編寫了一本《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的科普書。從我國豐富多彩的科技遺產中,選出了在時間上和科技內容上居世界第一的一百個事例,圖文並茂地作了具體簡明扼要的介紹,它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的一個窗口,也是中國年青一代了解祖先對世界科技發展貢獻的一個縮影。它內容豐富,通俗易懂,將科學性與趣味性融為一體很適合青少年閱讀,它以確鑿的史料和令人信服的證據,全面系統地對幾千年來的中國科學技術成就做了歷史的概括,極大地激發了我們的民族自尊性,激勵我們發奮圖強趕超現代科學技術領軍位置的信心。

為此書,著名科學家、國務委員、國家科委主任宋健為重版親筆題詞;著名科學家、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盧嘉錫為中譯本撰寫了序言。國家要富強,民族要振興,與這本書相比我們平時的一些說教多少有點顯得蒼白無力,我們要教育年青一代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那麼叫他們讀讀這本書吧。相信他們一定能從我們祖先輝煌的成就中得到鼓舞得到啟示。

★21世紀出版社《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

Ⅳ 有學者認為:「近代世界賴以建立的種種發明與發現有可能一半來源於中國。」傳入 歐洲並對近代世界產生

四大發明: 1、內容: 紙、火葯、指南針和活字印刷術 2、意義: 推動歐洲社會在文化、思想、航海及政治上的巨大進步;歐 洲率先進入近代社會,推動全世界人類文明的進步。 中國古代科技的基本特點: 中國古代科技曾經走在世界前列,一度被稱為「發明和發現的 國度」。除四大發明之外,還有眾多世界之最,例如東漢的 《九章算術》,採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十進位值制記數 法,這本書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著作,再如, 中國古代天象觀測記錄,是世界公認最悠久最系統的。縱觀 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比較重視總結實踐經驗,而輕視理論 概括和抽象。因此,中國文化具有強調實用技術,忽視抽象 科學的傾向。中國傳統學術中的實用之學如農學、醫學、地 學、天文歷算之學等有比較突出的成就,就反映了這一特 點。西方的亞里斯多德就以科學調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創 建了嚴密的邏輯論證系統。同時,這些科技成就與農業及其 人與自然的和諧密切關聯,發達的應用數學、天文測量及其 系統的農學都與農業文明息息相關,而發達的中醫學及其中 葯學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生態 度,正與儒家的「天行有常」「天人合一」契合。 四大發明概述:

(1)概況: ①造紙術 A.西漢前期,中國已經有了紙。 B.105年,東漢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 C.魏晉南北朝,造紙技術進步明顯。(普及) D.唐宋時期,造紙工匠被俘,造紙術被傳入阿拉伯。(歐洲 和北非) ②印刷術 A唐,中國出現雕版印刷。 B.宋代,雕版印刷黃金時期,彩色套印技術。 C.北宋,畢升發明膠泥活字印刷。 ③火葯: A.唐末,火葯開始用於軍事。 B.宋代,火葯武器有突火槍、火箭、火炮。(軍事上廣泛使 用火葯) ④指南針 A.戰國,發明「司南」。 B.北宋,指南針應用於航海。 (2)影響: A.造紙術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促進歐洲文化的發展。 B.火葯傳入歐洲,推動火葯武器的發展,靠冷兵器的騎士階 層日益衰落。 C.指南針,促進了航海,迎來了地理大發現。 D.印刷時,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 社會進步。 四大發明對歐洲由封建主義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起了重 要作用,推動歐洲率先邁入近代社會。 四大發明的外傳及其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4世紀起,造紙術傳到朝鮮和日本,8世紀經阿拉伯傳到非洲 與歐洲。12世紀末和13世紀初指南針由海路傳入阿拉伯,然 後傳入歐洲;元朝時,火葯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中國印刷 術由波斯傳到西方。14世紀歐洲出現木版雕印的印刷品。 1450年前後,德意志出現受中國活字印刷影響的金屬活字印 刷書籍。 1、紙的廣泛使用,使得信息的記錄、傳播和繼承,有了革命 性的進步,打開了歐洲「知識普及」的道路。 2、指南針應用於方向測定,對於軍事實踐和經濟生活有著重 要作用,尤其是對於航海事業的發展意義特別重大。如為明 代航海家鄭和遠航東非等地提供了條件、為哥倫布發現美洲 的航行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提供了技術保障。 3、火葯推動軍事從冷兵器時代進入熱兵器時代,促成了西歐 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 4、印刷術為歐洲走出中世紀以及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准備了 條件。 中國的四大發明極大地推動了歐洲邁向近代社會的進程,推 動了人類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造紙術:

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是在兩漢時期,魏晉南北朝和唐宋時 期,紙的質量和產量不斷得到提高,唐代時傳入阿拉伯帝 國,後來,隨著阿拉伯帝國對北非和歐洲的戰爭,造紙術傳 入北非和歐洲。 1、發明: ①西漢前期,中國已經有了紙。造紙術發明之前,甲骨、竹 簡和絹帛是古代用來供書寫、記載的材料。但是甲骨、竹簡 都比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閱讀奏章,就要整整一車;有些 書是用絲綢做的,代價昂貴,得不到普及。在西方,紙未引 進以前的大多數書是用牛皮紙和羊皮紙製成的,這兩種紙就 是經過特殊加工的羊皮和小牛皮。牛羊皮紙和紙莎草紙都是 稀罕之物,而且造價昂貴,不便於普及。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 ②105年,東漢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製成植物纖維紙。 漢和帝時,蔡倫(?—121,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入宮 做皇帝的侍從,後來升任「尚方令」,負責管理皇室工場,監 造各種器械。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 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在洛陽發明了用樹皮、破漁 網、破布、麻頭等作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 紙。 ③魏晉南北朝時期,造紙技術明顯進步——白度增加,質地細 膩,產量大增,取代簡牘,成為最主要書寫材料。 ④唐宋時期,竹紙、皮紙成為主要品種。 2、外傳: 向東,由朝鮮傳入日本;向西,經阿拉伯傳入歐洲。 造紙術在公元七世紀經過朝鮮傳入日本,八世紀中葉經中亞 傳到阿拉伯。 在阿

Ⅵ 中國古代發明

新版」四大發明叫板「舊板」四大發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6日 19:02 解放日報
假如有人告訴你,指南針、造紙術、火葯、活字印刷,婦孺皆知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竟不能完全代表中國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你會怎麼想?
誰還能代表中國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新四大發明。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館館長、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普及委員會主任王渝生教授日前提出:「新四大發明」,至少應該和「四大發明」平起平坐。
究竟是何方「新四大發明」敢向「四大發明」叫板?
新版「四大發明」
「四大發明」之說,其實是舶來品,最早見於英國哲學家培根《新工具》一書,距今約有400年了!王渝生教授指出,隨著對古代中國科學技術史研究的日趨全面,國內科技史專家發現:還有四項發明,足以撼動「四大發明」在中國古代科技文明排序中的至尊地位。

中醫中葯古代,世界上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醫葯學,而現在,民族性、區域性的醫葯學大都被西醫「消融」,唯有中醫中葯仍以完整的醫療體系獨立存在於西醫體系之外。中醫中葯不僅服務中華民族幾千年,而且受到世界各地越來越多患者和醫學專家的青睞。在當前防治「非典」的醫療實踐中,人們發現,利用中醫中葯清熱、化溫、祛風,從而調理機體、緩解症狀,效果值得重視。

赤道坐標系統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採用赤道坐標系統的國家,以赤道二十八宿為准,研究日、月、星辰的運動,而古代西方則採用黃道坐標系統,提出所謂黃道十二宮。現代天文學證明,在這兩種完全不同的坐標體系中,前者明顯優於後者,現代天文學已經用赤道坐標系統替代了黃道坐標系統。

十進位值制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採用十進位制的國家。殷商甲骨文中已經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百、千、萬等的記數,最大的記數達二萬多。後來,這種記數法逐步發展為籌算和珠算中逢十進一位的十進位值制,成了記數和計算領域的革命性發明。古代世界各國曾有十、十二、二十、六十等多種進位制,現在都統一使用十進位值制。

雕版印刷誰是世界雕版印刷術的先驅?1968年,韓國慶州發現唐代武周時期印刷的《無垢金剛經》,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一場「中國是不是雕版印刷鼻祖」的爭論。我國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等證實,該印刷品印自中國長安,而且中國還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證明雕版印刷始自中國隋唐時期,中國是世界雕版印刷術當之無愧的先驅。科技史專家認為,中國早在宋代就有活字印刷術,但明清兩代大規模的古籍整理出版,依然使用雕版印刷,而非活字印刷,可見雕版印刷在當時文化傳播中的重要地位。

趣味版「四大發明」

「很多人以為,中國的古代發明好是好,就是古了點兒,和現代生活總是隔了層紗,關系不大了。其實,很多我們在平常生活中見慣了的東西,追問起祖宗八代來,竟有許多是中國的古代發明。」王教授如數家珍———

人痘接種———現代免疫學

北宋丞相王旦的長子死於天花,王丞相不希望別人再染上這種病,就從全國各地請來名醫、術士,試圖發現某種治療和預防的方法。一位從峨眉山來的道姑獻出一張處方:將一種毒性減弱了的人痘痘苗,通過鼻腔黏膜為健康人「接種」,從而使人獲得對天花的免疫能力。

「公元10世紀,種痘技術起源於中國,16世紀,人痘接種普及,18世紀末,歐洲將此技術用於種牛痘和其後的現代免疫學中。今天,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正在合力研製SARS病毒的疫苗,打的也是現代免疫學中的一場硬仗!」

被中香爐———現代平衡環

一個銅制的容器,里頭放入火炭,置於被中,就成了中國古代用於冬天取暖、薰香的「被中香爐」。奇處就在這銅制容器上:不論香爐在被子里怎麼翻滾,香爐四周的環形支架都能保證香爐呈水平放置,絲毫不用擔心火炭會傾覆。何其妙哉!

「你看,這不就是現在航空、航海中廣泛應用的萬向支架嗎?現代航船上的指南針、飛機上的導航儀,在顛簸中能保持平衡,靠的就是中國古人取暖的一個『小玩意兒』!」

記里鼓車———現代Taxi

漢代有種馬車,車上站有木人,手中握有鼓棰。馬車每駛至一定里數,木人就會揮動鼓棰,敲響前方的小鼓,古代稱之為記里鼓車。其實,它的工作原理很簡單:木人手上有線連著一個齒輪,齒輪又連著另一個齒輪,形成一套減速齒輪組,最後連著車輪。車輛啟動,車輪就帶動齒輪組,齒輪組帶動木人,木人則敲起鑼鼓。

「這下你知道了吧?現在滿大街跑的Taxi,它的計程方式和記里鼓車沒有本質區別。」

秋石———現代性激素

這是一種外形頗似秋天白霜的晶體。

公元前2世紀,西漢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子》中首先使用「秋石」一詞,來指稱從人的尿液中提取出來的性激素。公元11世紀,張聲道在《經驗方》中又確切記載了秋石的製法。

「今天,從人的尿液中提取性激素已經成為一種常規方法。在歐洲,直到上世紀20年代才發現尿液中有性激素。」

國外版「中國發明」

「其實,絲綢、瓷器、金屬冶煉、農業技術上的精耕細作,哪樣不是響當當的中國發明啊!」王教授拿出英國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1900 -1995 )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其實不光中國人在數『新四大發明』,外國人也在數。」記者翻了翻,發現書中一一列舉了中國向西方世界傳播的26項技術,除傳統的四大發明之外,還有鼓風機、帆車、船尾舵、馬挽具等。「李約瑟博士曾這么感慨:我用英文字母作為序號介紹中國科技,從A到Z,26個字母用完,介紹也就不得不結束了。」

王教授又拿出一本書,《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中國科學技術史精華》,「這是一個名叫坦普爾的美國記者寫的。」

坦普爾在李約瑟80多歲時采訪他,李約瑟對這位記者說,「你采訪我,不如去讀我的書。」坦普爾讀完《中國科學技術史》,竟被深深迷住了,「李約瑟博士沒有做完的事情,我來做!」作為李約瑟博士的弟子,坦普爾於1986年寫完了這本旨在向英語世界介紹中國古代科技文明的著作。在這本書中,坦普爾為了能夠「比我的老師記錄下更多的中國古代發明」,採用阿拉伯數字列序,共收集了100項對世界產生重要影響的古中國發明。

「現在提『新四大發明』、『新新四大發明』,並非什麼都要『古而有之』,也非嘩眾取寵、玩數字游戲,而是為了讓年輕一代更全面地了解過去,記住過去。不能數典忘祖,而要繼往開來啊!」

新版」四大發明叫板「舊板」四大發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6日 19:02 解放日報
假如有人告訴你,指南針、造紙術、火葯、活字印刷,婦孺皆知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竟不能完全代表中國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你會怎麼想?
誰還能代表中國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新四大發明。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館館長、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普及委員會主任王渝生教授日前提出:「新四大發明」,至少應該和「四大發明」平起平坐。
究竟是何方「新四大發明」敢向「四大發明」叫板?
新版「四大發明」
「四大發明」之說,其實是舶來品,最早見於英國哲學家培根《新工具》一書,距今約有400年了!王渝生教授指出,隨著對古代中國科學技術史研究的日趨全面,國內科技史專家發現:還有四項發明,足以撼動「四大發明」在中國古代科技文明排序中的至尊地位。

中醫中葯古代,世界上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醫葯學,而現在,民族性、區域性的醫葯學大都被西醫「消融」,唯有中醫中葯仍以完整的醫療體系獨立存在於西醫體系之外。中醫中葯不僅服務中華民族幾千年,而且受到世界各地越來越多患者和醫學專家的青睞。在當前防治「非典」的醫療實踐中,人們發現,利用中醫中葯清熱、化溫、祛風,從而調理機體、緩解症狀,效果值得重視。

赤道坐標系統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採用赤道坐標系統的國家,以赤道二十八宿為准,研究日、月、星辰的運動,而古代西方則採用黃道坐標系統,提出所謂黃道十二宮。現代天文學證明,在這兩種完全不同的坐標體系中,前者明顯優於後者,現代天文學已經用赤道坐標系統替代了黃道坐標系統。

十進位值制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採用十進位制的國家。殷商甲骨文中已經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百、千、萬等的記數,最大的記數達二萬多。後來,這種記數法逐步發展為籌算和珠算中逢十進一位的十進位值制,成了記數和計算領域的革命性發明。古代世界各國曾有十、十二、二十、六十等多種進位制,現在都統一使用十進位值制。

雕版印刷誰是世界雕版印刷術的先驅?1968年,韓國慶州發現唐代武周時期印刷的《無垢金剛經》,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一場「中國是不是雕版印刷鼻祖」的爭論。我國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等證實,該印刷品印自中國長安,而且中國還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證明雕版印刷始自中國隋唐時期,中國是世界雕版印刷術當之無愧的先驅。科技史專家認為,中國早在宋代就有活字印刷術,但明清兩代大規模的古籍整理出版,依然使用雕版印刷,而非活字印刷,可見雕版印刷在當時文化傳播中的重要地位。

趣味版「四大發明」

「很多人以為,中國的古代發明好是好,就是古了點兒,和現代生活總是隔了層紗,關系不大了。其實,很多我們在平常生活中見慣了的東西,追問起祖宗八代來,竟有許多是中國的古代發明。」王教授如數家珍———

人痘接種———現代免疫學

北宋丞相王旦的長子死於天花,王丞相不希望別人再染上這種病,就從全國各地請來名醫、術士,試圖發現某種治療和預防的方法。一位從峨眉山來的道姑獻出一張處方:將一種毒性減弱了的人痘痘苗,通過鼻腔黏膜為健康人「接種」,從而使人獲得對天花的免疫能力。

「公元10世紀,種痘技術起源於中國,16世紀,人痘接種普及,18世紀末,歐洲將此技術用於種牛痘和其後的現代免疫學中。今天,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正在合力研製SARS病毒的疫苗,打的也是現代免疫學中的一場硬仗!」

被中香爐———現代平衡環

一個銅制的容器,里頭放入火炭,置於被中,就成了中國古代用於冬天取暖、薰香的「被中香爐」。奇處就在這銅制容器上:不論香爐在被子里怎麼翻滾,香爐四周的環形支架都能保證香爐呈水平放置,絲毫不用擔心火炭會傾覆。何其妙哉!

「你看,這不就是現在航空、航海中廣泛應用的萬向支架嗎?現代航船上的指南針、飛機上的導航儀,在顛簸中能保持平衡,靠的就是中國古人取暖的一個『小玩意兒』!」

記里鼓車———現代Taxi

漢代有種馬車,車上站有木人,手中握有鼓棰。馬車每駛至一定里數,木人就會揮動鼓棰,敲響前方的小鼓,古代稱之為記里鼓車。其實,它的工作原理很簡單:木人手上有線連著一個齒輪,齒輪又連著另一個齒輪,形成一套減速齒輪組,最後連著車輪。車輛啟動,車輪就帶動齒輪組,齒輪組帶動木人,木人則敲起鑼鼓。

「這下你知道了吧?現在滿大街跑的Taxi,它的計程方式和記里鼓車沒有本質區別。」

秋石———現代性激素

這是一種外形頗似秋天白霜的晶體。

公元前2世紀,西漢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子》中首先使用「秋石」一詞,來指稱從人的尿液中提取出來的性激素。公元11世紀,張聲道在《經驗方》中又確切記載了秋石的製法。

「今天,從人的尿液中提取性激素已經成為一種常規方法。在歐洲,直到上世紀20年代才發現尿液中有性激素。」

國外版「中國發明」

「其實,絲綢、瓷器、金屬冶煉、農業技術上的精耕細作,哪樣不是響當當的中國發明啊!」王教授拿出英國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1900 -1995 )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其實不光中國人在數『新四大發明』,外國人也在數。」記者翻了翻,發現書中一一列舉了中國向西方世界傳播的26項技術,除傳統的四大發明之外,還有鼓風機、帆車、船尾舵、馬挽具等。「李約瑟博士曾這么感慨:我用英文字母作為序號介紹中國科技,從A到Z,26個字母用完,介紹也就不得不結束了。」

王教授又拿出一本書,《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中國科學技術史精華》,「這是一個名叫坦普爾的美國記者寫的。」

坦普爾在李約瑟80多歲時采訪他,李約瑟對這位記者說,「你采訪我,不如去讀我的書。」坦普爾讀完《中國科學技術史》,竟被深深迷住了,「李約瑟博士沒有做完的事情,我來做!」作為李約瑟博士的弟子,坦普爾於1986年寫完了這本旨在向英語世界介紹中國古代科技文明的著作。在這本書中,坦普爾為了能夠「比我的老師記錄下更多的中國古代發明」,採用阿拉伯數字列序,共收集了100項對世界產生重要影響的古中國發明。

「現在提『新四大發明』、『新新四大發明』,並非什麼都要『古而有之』,也非嘩眾取寵、玩數字游戲,而是為了讓年輕一代更全面地了解過去,記住過去。不能數典忘祖,而要繼往開來啊!」

Ⅶ 為什麼李約瑟說中國是發明的國度

因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使世界的作戰方式發生重大改變,對歐洲資產階級戰勝封建貴族起了重要作用。為後來歐洲開辟新航路創造條件。為世界文化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求採納

Ⅷ 中國在世界上有幾種發明

假如有人告訴你,指南針、造紙術、火葯、活字印刷,婦孺皆知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竟不能完全代表中國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你會怎麼想?
誰還能代表中國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新四大發明。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館館長、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普及委員會主任王渝生教授日前提出:「新四大發明」,至少應該和「四大發明」平起平坐。
究竟是何方「新四大發明」敢向「四大發明」叫板?
新版「四大發明」
「四大發明」之說,其實是舶來品,最早見於英國哲學家培根《新工具》一書,距今約有400年了!王渝生教授指出,隨著對古代中國科學技術史研究的日趨全面,國內科技史專家發現:還有四項發明,足以撼動「四大發明」在中國古代科技文明排序中的至尊地位。

中醫中葯古代,世界上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醫葯學,而現在,民族性、區域性的醫葯學大都被西醫「消融」,唯有中醫中葯仍以完整的醫療體系獨立存在於西醫體系之外。中醫中葯不僅服務中華民族幾千年,而且受到世界各地越來越多患者和醫學專家的青睞。在當前防治「非典」的醫療實踐中,人們發現,利用中醫中葯清熱、化溫、祛風,從而調理機體、緩解症狀,效果值得重視。

赤道坐標系統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採用赤道坐標系統的國家,以赤道二十八宿為准,研究日、月、星辰的運動,而古代西方則採用黃道坐標系統,提出所謂黃道十二宮。現代天文學證明,在這兩種完全不同的坐標體系中,前者明顯優於後者,現代天文學已經用赤道坐標系統替代了黃道坐標系統。

十進位值制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採用十進位制的國家。殷商甲骨文中已經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百、千、萬等的記數,最大的記數達二萬多。後來,這種記數法逐步發展為籌算和珠算中逢十進一位的十進位值制,成了記數和計算領域的革命性發明。古代世界各國曾有十、十二、二十、六十等多種進位制,現在都統一使用十進位值制。

雕版印刷誰是世界雕版印刷術的先驅?1968年,韓國慶州發現唐代武周時期印刷的《無垢金剛經》,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一場「中國是不是雕版印刷鼻祖」的爭論。我國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等證實,該印刷品印自中國長安,而且中國還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證明雕版印刷始自中國隋唐時期,中國是世界雕版印刷術當之無愧的先驅。科技史專家認為,中國早在宋代就有活字印刷術,但明清兩代大規模的古籍整理出版,依然使用雕版印刷,而非活字印刷,可見雕版印刷在當時文化傳播中的重要地位。

趣味版「四大發明」

「很多人以為,中國的古代發明好是好,就是古了點兒,和現代生活總是隔了層紗,關系不大了。其實,很多我們在平常生活中見慣了的東西,追問起祖宗八代來,竟有許多是中國的古代發明。」王教授如數家珍———

人痘接種———現代免疫學

北宋丞相王旦的長子死於天花,王丞相不希望別人再染上這種病,就從全國各地請來名醫、術士,試圖發現某種治療和預防的方法。一位從峨眉山來的道姑獻出一張處方:將一種毒性減弱了的人痘痘苗,通過鼻腔黏膜為健康人「接種」,從而使人獲得對天花的免疫能力。

「公元10世紀,種痘技術起源於中國,16世紀,人痘接種普及,18世紀末,歐洲將此技術用於種牛痘和其後的現代免疫學中。今天,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正在合力研製SARS病毒的疫苗,打的也是現代免疫學中的一場硬仗!」

被中香爐———現代平衡環

一個銅制的容器,里頭放入火炭,置於被中,就成了中國古代用於冬天取暖、薰香的「被中香爐」。奇處就在這銅制容器上:不論香爐在被子里怎麼翻滾,香爐四周的環形支架都能保證香爐呈水平放置,絲毫不用擔心火炭會傾覆。何其妙哉!

「你看,這不就是現在航空、航海中廣泛應用的萬向支架嗎?現代航船上的指南針、飛機上的導航儀,在顛簸中能保持平衡,靠的就是中國古人取暖的一個『小玩意兒』!」

記里鼓車———現代Taxi

漢代有種馬車,車上站有木人,手中握有鼓棰。馬車每駛至一定里數,木人就會揮動鼓棰,敲響前方的小鼓,古代稱之為記里鼓車。其實,它的工作原理很簡單:木人手上有線連著一個齒輪,齒輪又連著另一個齒輪,形成一套減速齒輪組,最後連著車輪。車輛啟動,車輪就帶動齒輪組,齒輪組帶動木人,木人則敲起鑼鼓。

「這下你知道了吧?現在滿大街跑的Taxi,它的計程方式和記里鼓車沒有本質區別。」

秋石———現代性激素

這是一種外形頗似秋天白霜的晶體。

公元前2世紀,西漢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子》中首先使用「秋石」一詞,來指稱從人的尿液中提取出來的性激素。公元11世紀,張聲道在《經驗方》中又確切記載了秋石的製法。

「今天,從人的尿液中提取性激素已經成為一種常規方法。在歐洲,直到上世紀20年代才發現尿液中有性激素。」

國外版「中國發明」

「其實,絲綢、瓷器、金屬冶煉、農業技術上的精耕細作,哪樣不是響當當的中國發明啊!」王教授拿出英國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1900 -1995 )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其實不光中國人在數『新四大發明』,外國人也在數。」記者翻了翻,發現書中一一列舉了中國向西方世界傳播的26項技術,除傳統的四大發明之外,還有鼓風機、帆車、船尾舵、馬挽具等。「李約瑟博士曾這么感慨:我用英文字母作為序號介紹中國科技,從A到Z,26個字母用完,介紹也就不得不結束了。」

王教授又拿出一本書,《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中國科學技術史精華》,「這是一個名叫坦普爾的美國記者寫的。」

坦普爾在李約瑟80多歲時采訪他,李約瑟對這位記者說,「你采訪我,不如去讀我的書。」坦普爾讀完《中國科學技術史》,竟被深深迷住了,「李約瑟博士沒有做完的事情,我來做!」作為李約瑟博士的弟子,坦普爾於1986年寫完了這本旨在向英語世界介紹中國古代科技文明的著作。在這本書中,坦普爾為了能夠「比我的老師記錄下更多的中國古代發明」,採用阿拉伯數字列序,共收集了100項對世界產生重要影響的古中國發明。

「現在提『新四大發明』、『新新四大發明』,並非什麼都要『古而有之』,也非嘩眾取寵、玩數字游戲,而是為了讓年輕一代更全面地了解過去,記住過去。不能數典忘祖,而要繼往開來啊!」

與發明和發現的國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