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線條風是最有創造力的藝術家

線條風是最有創造力的藝術家

發布時間:2021-07-31 16:49:40

『壹』 哪位畫家畫的畫以線條為主

你問的有問題,你所說的什麼畫種?中國畫大多用線,從古代到當代,太多太多。數不勝數。

『貳』 「吳帶當風」是收藏界形容哪個畫家

「吳帶當風」是指有「畫聖」之稱的吳道子的繪畫風格。
吳道子,又名道玄,何南陽翟(今河南禹縣)人。生卒年代不詳,其創作活動時期約在玄宗開元、天寶(公元七百一十三――七百五十一)年間。是繼閻立本之後的最著名的畫家。
吳道子被稱為畫聖,最早出現在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他稱譽道:「國朝吳道玄,古今獨步,前不見顧陸,後無來者……吳宜為畫聖。」到了北宋,郭若虛又在《圖畫見聞志》中說:「吳生之作,為萬世法,號曰'畫聖',不亦宜哉!」直至元代,夏文彥也贊道:「筆法超妙為百代畫聖。」於此可見,吳道子在中國畫壇上有如此高的地位,實與他在繪畫創作上的貢獻及其獨特的風格有關。而「吳帶當風」主要是指吳道子創作的古代人物畫中所繪人物衣帶宛若迎風飄曳之狀,筆法圓轉飄逸。同時也是指吳道子在藝術上的獨創性與重大影響。
吳道子不僅擅長人物畫,對山水、人物、花鳥、器物的繪畫也頗有建樹。他早年行筆線紋較細,中年落筆磊落多變,有如「蒓菜條」。這種蘭葉般的有粗細變化的筆線,富有律動感與節奏的變化,使所繪物像具有運動式的立體感。他還創立了不施重彩,僅以淡赭輕塗,而注重線條造型本身的韻味,達清逸簡淡的韻致,史稱為「吳裝」的繪畫風格。吳道子這種創造性的線條是自己富有情感變化在繪畫創作中的反映。
君子以文會友,以藏交友。以友輔仁,以友增智。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友不貴多,得一人,可勝百人;友不論久,得一日,可喻千古;友不擇時,得一緣,可益一世。

『叄』 世界十大抽象派畫家

抽象派是興起於二十世紀的一種繪畫風格,泛指想脫離模仿自然的繪畫風格而言,包含多種流派,並非某一個派別的名稱:它的形成是經過長期持續演進而來的。但無論其派別如何,其共同的特質都在於嘗試打破繪畫必須模仿自然的傳統觀念。

抽象作風是打破繪畫必須模仿自然的傳統觀念,1930年代和二次大戰以後,由抽象觀念衍生的各種形式,成為二十世紀最流行、最具特色的藝術風格。

庫波卡(F.Kupka1871~1957),捷克畫家。運用色彩理論和音樂式和諧造成獨特的幾何風格,例如《繪圖構成主題二》(1911~12,華盛頓國家畫廊)、《垂直線語系習作》(1911)。

克利(P.Klee,1879~1940),瑞士畫家。運用色彩調和及抽象的手法,創作了許多含有哲理性和富稚拙趣味的作品,例如:《金魚》(1925,油彩加水彩,紙裱在卡紙板上,48.5×68.5cm,漢堡美術館)、《幹道與支道》(1929,油畫,布,83×76cm,科隆,里伯爾茲美術館)、《死與火》(1940,油畫,83×67cm,科隆,里伯爾茲美術館)

『肆』 求一些關於風的形容詞句

傾聽走過蘆荻叢生的草原,我總覺得聽見了悠揚的笛聲。
是風笛。你說。
風是有聲音的,只是我們沒有留心細聽。於是,你教我聽,風借著山嶽、草葉或是屋檐上的風鈴,流轉出低吟淺唱或是澎湃激昂。
今年夏天,我留宿在這座多風的農場里,在風中睡去,在風中醒來,我的雙耳,我的心靈,都被豐盈充滿了。
當我離開,回到城裡,高聳的建築物把風都截斷了,只剩下我慣聽風聲的雙耳。
仍在傾聽。
暈雲少年時,上體育課,老師教我們躺在草地上,聽草花的私語,看天上的浮雲。
我專心看雲掠過天空,從不知道雲走得那麼快,怪不得行雲被比擬為流水了。
看著雲起、雲飛、雲聚、雲散,漸漸感到暈眩,我坐起來,對老師說:「我頭暈。」
有人暈車,有人暈船,那麼,我是暈雲了。
當我把這段經歷告訴你,懷著羞赧不安的情緒,你用一種奇特的眼光看我,說:「暈雲,天哪。」一面忍不住笑起來。
為什麼無論我做了什麼事,你總覺得興味盎然,甚至以為是珍貴的?線條風是最有創造力的藝術家,不喜歡固定的形狀,總在改變事物的模樣。把直的變成彎的,把平面變得立體。你一定看過直挺的大樹在風中曲折;你一定看過平靜的大海掀起洶涌波濤。
你一定也看過紳士被吹得蓬亂的頭發,淑女被掀飛的裙角,這些都只是小小的惡作劇。
藝術家喝醉時,又哭又歌,筆墨酣暢,就是台風了。他已經掌握不住所有的線條,豪放奔騰,有著足以毀滅一切的力量。
風,讓我們看見一個藝術家的細致溫柔與暴戾狂情。
暗我在碧澄如天的水邊釣魚,並不是要怡情養性,而是要試著做一個獨立成熟的女性,最起碼,我還有釣魚的本事。
但,今天一切都不對勁。
魚都到哪裡去了?彷彿得到訊息,魚,都不見了。
俯近水面,我終於看見,水上粼粼的波紋,分明是暗號,教魚躲藏起來。」「把魚竿扔過一旁,我在美麗的水色中坐了許久。看魚浮游上來,溫柔地親吻我水中的倒影,鬢邊的那朵芙蓉花。
嬉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蓮花是被采擷去了?還是沒有生成呢?只有一池圓葉。
這是個寧靜午後,晶瑩的水珠停在葉上,紅蜻蜓飛進童年的回憶里,整個蓮池睡著了,如一場夢。
風來了。
風最喜歡撩撥睡去的蓮葉,把葉片從水中拉起來,像要帶走,而後又放下,像是放棄了。一次又一次,蓮葉並不理會,因為知道風的性情。知道風從來也不認真,只是愛嬉戲。
問候我病了,一段相當長的時日。
恍惚之間,常看見他,背著簡單的行囊,像臨別那日,站在門邊,帽檐下的眼睛,落寞而熱烈,說,我來求和的。
我堅決地搖頭。他必須在兩種愛情里,選擇。我,或是海洋。
站在光亮里,他說:等我這一次,以後,再不走了。
然而,海洋是狂野善妒的情人,不肯放他回來。
我漸漸康復,在夏日的陽光里,把洗滌好的衣物晾掛起來。突然,有聲音自遠方傳來。
是他,蠻橫而溫柔,遣海上的風,來問候,來擁抱,來纏綿。
海,舍不下他。他,舍不下我。
沉默起風時,我常常不說話。
在風中說話,話語被割裂,不能完整清晰地傳達。
人群中,我往往是安靜的。
人們愈來愈難互相了解,尤其在經歷世態人情之後,發現即使是最簡單的問候,也有言不由衷的。
誰能教導我,用最明確的字句,表達對人世最誠摯的善意?誰能了解我,用最純凈的心情,感激這輪回四季無私的給予?在風停止以前,我的選擇,仍然是沉默。

『伍』 "春蠶吐絲","曹衣出水","屈鐵盤絲","吳帶當風"分別是哪位畫家線條的代表性特

1、春蠶吐絲——顧愷之

擅詩詞文賦,尤精繪畫。擅肖像、歷史人物、道釋、禽獸、山水等題材。畫人物主張傳神,重視點睛,認為「傳神寫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中」。注意描繪生理細節,表現人物神情,畫裴楷像,頰上添三毫,頓覺神采煥發。

善於利用環境描繪來表現人物的志趣風度。畫謝鯤像於岩壑中,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志趣。其畫人物衣紋用高古游絲描,線條緊勁連綿,如春蠶吐絲,春雲浮空,流水行地,自然流暢。

顧愷之在繪畫理論上也有突出成就,今存有《魏晉勝流畫贊》、《論畫》、《畫雲台山記》3篇畫論。

提出了傳神論、以形守神、遷想妙得等觀點,主張繪畫要表現人物的精神狀態和性格特徵,重視對象的體驗、觀察,通過遷想妙得來把握對象的內在本質,在形似的基礎上以形寫神。顧愷之的繪畫及其理論,為中國傳統繪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曹衣出水——曹仲達

曹氏既擅長佛畫,又擅長泥塑。他自辟蹊徑,獨樹一幟,所做佛畫,到唐代有「曹家樣」之美稱。同時與張僧繇的「張家樣」都是唐人總結出來的。

此外還有吳道子的「吳家樣」和周昉的「周家樣」,在唐代風靡一時,唐代壁畫中往往可窺見其影響,研究者可以從中探索。唐人把曹家樣的特點概括為「曹衣出水」,頗得其形象。如以之與「吳帶當風」的吳家樣相對照,兩者的面貌相當明白易曉。

由此而去理解「曹之筆,其體稠疊,而衣服緊窄」,和「吳之筆,其勢圓轉,而衣服飄舉」,二者風貌判然有別。我們從歷代的人物、宗教畫和雕塑中,都能看到這兩種技法。

3、屈鐵盤絲——尉遲乙僧

尉遲乙僧,唐朝畫家。於闐國(今新疆和田)貴族。一說吐火羅(今阿富汗北部)人。其父尉遲跋質那以善畫聞名於隋,人稱「大尉遲」。

他於貞觀初至長安,任宿衛官,襲封郡公。活躍至景雲年間,大慈恩寺、光宅寺、興唐寺、安國寺都有他的畫跡。

師從其父,工畫佛教人物、花鳥,採用陰影法,使所畫人物有凹凸立體感,將於闐技法融入中原畫技,被稱為「身若出壁」,「堆起絹叔」,人稱「小尉遲」。

與閻立本並稱。著名畫家吳道子均受其影響。傳世作品極少,宋徽宗時,內廷藏他的畫作八幅,現有《朝僧圖》、《番君圖》、《龜茲舞女圖》傳世。傳雲清代端方舊藏《天王像》乃其作品。

尉遲乙僧的技法特點是"用筆緊勁,如屈鐵盤絲",。用色則沉著濃重有明顯凹凸感,凹凸法。擅長畫佛像和外國人物畫,鐵線描,設色側重於暈染,對唐代吸取西方畫風有很大幫助。

4、吳帶當風——吳道子

吳道子(約686-760)是盛唐最傑出的畫家,在宗教畫上成就突出。在用筆技法上,他創造了一種波折起伏、錯落有致的「蒓菜條」式的描法,加強了描摹對象的份量感和立體感,他突出了人體曲線和自然的結合,這種畫風在後來的西方也有一定的影響。

所畫人物、衣袖、飄帶,具有迎風起舞的動勢,故有「吳帶當風」之稱。 後人亦以之稱美其高超畫技與飄逸的風格。

(5)線條風是最有創造力的藝術家擴展閱讀:

吳道子在繪畫藝術上之所以取得如此卓然超群的成就,是由於他可以創新。

他善於從復雜的物體形態中吸收精髓,把凹凸面,陰陽面,歸納成為不可再減的「線」,結合物體內在的運動,構成線條的組織規律,如衣紋的高、側、深、斜、卷、折、飄、舉的姿勢,完全基於線條的組織而描摹出物體的性格。

這種線的要求是嚴格的,每一根線都符合造型傳神的要求,每一根線都充滿了韻律美,這是集前代之大成而又有所創造的線。

吳道子的畫風為唐代和宋元以來的許多畫家所效仿、借鑒。

宋代畫家李公麟的樸素淡雅的「白描」,便是從吳道子「不以裝背為妙,只以墨蹤為之」的白畫發展而來的,白描成為我國繪畫上的一種新體例。

在他的遺跡湮沒殆盡的今畫聖天,吳道子仍被畫壇所熟知,這是因為他創造了支配民間畫壇一千多年來歷史的畫派——民間傳統畫派。

唐朝以後的壁畫都有吳道子的影響。元代永樂宮,明代法崗寺壁畫等都是吳道子的風格,敦煌壁畫也不乏吳派風貌的作品。

『陸』 風是最有創造力的藝術家這句話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

這是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風比作藝術家

『柒』 起風時,我常常不說話。 在風中說話,話語被割裂,不能完整清晰地傳達。 人群中,我往往是安靜的。 人們愈

張曼娟散文《風》

傾聽走過蘆荻叢生的草原,我總覺得聽見了悠揚的笛聲。
是風笛。你說。
風是有聲音的,只是我們沒有留心細聽。於是,你教我聽,風借著山嶽、草葉或是屋檐上的風鈴,流轉出低吟淺唱或是澎湃激昂。
今年夏天,我留宿在這座多風的農場里,在風中睡去,在風中醒來,我的雙耳,我的心靈,都被豐盈充滿了。
當我離開,回到城裡,高聳的建築物把風都截斷了,只剩下我慣聽風聲的雙耳。
仍在傾聽。
暈雲少年時,上體育課,老師教我們躺在草地上,聽草花的私語,看天上的浮雲。
我專心看雲掠過天空,從不知道雲走得那麼快,怪不得行雲被比擬為流水了。
看著雲起、雲飛、雲聚、雲散,漸漸感到暈眩,我坐起來,對老師說:「我頭暈。」
有人暈車,有人暈船,那麼,我是暈雲了。
當我把這段經歷告訴你,懷著羞赧不安的情緒,你用一種奇特的眼光看我,說:「暈雲,天哪。」一面忍不住笑起來。
為什麼無論我做了什麼事,你總覺得興味盎然,甚至以為是珍貴的?線條風是最有創造力的藝術家,不喜歡固定的形狀,總在改變事物的模樣。把直的變成彎的,把平面變得立體。你一定看過直挺的大樹在風中曲折;你一定看過平靜的大海掀起洶涌波濤。

你一定也看過紳士被吹得蓬亂的頭發,淑女被掀飛的裙角,這些都只是小小的惡作劇。
藝術家喝醉時,又哭又歌,筆墨酣暢,就是台風了。他已經掌握不住所有的線條,豪放奔騰,有著足以毀滅一切的力量。
風,讓我們看見一個藝術家的細致溫柔與暴戾狂情。
暗我在碧澄如天的水邊釣魚,並不是要怡情養性,而是要試著做一個獨立成熟的女性,最起碼,我還有釣魚的本事。
但,今天一切都不對勁。
魚都到哪裡去了?彷彿得到訊息,魚,都不見了。
俯近水面,我終於看見,水上粼粼的波紋,分明是暗號,教魚躲藏起來。」「把魚竿扔過一旁,我在美麗的水色中坐了許久。看魚浮游上來,溫柔地親吻我水中的倒影,鬢邊的那朵芙蓉花。

嬉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蓮花是被采擷去了?還是沒有生成呢?只有一池圓葉。
這是個寧靜午後,晶瑩的水珠停在葉上,紅蜻蜓飛進童年的回憶里,整個蓮池睡著了,如一場夢。
風來了。
風最喜歡撩撥睡去的蓮葉,把葉片從水中拉起來,像要帶走,而後又放下,像是放棄了。一次又一次,蓮葉並不理會,因為知道風的性情。知道風從來也不認真,只是愛嬉戲。

問候我病了,一段相當長的時日。
恍惚之間,常看見他,背著簡單的行囊,像臨別那日,站在門邊,帽檐下的眼睛,落寞而熱烈,說,我來求和的。
我堅決地搖頭。他必須在兩種愛情里,選擇。我,或是海洋。
站在光亮里,他說:等我這一次,以後,再不走了。
然而,海洋是狂野善妒的情人,不肯放他回來。
我漸漸康復,在夏日的陽光里,把洗滌好的衣物晾掛起來。突然,有聲音自遠方傳來。
是他,蠻橫而溫柔,遣海上的風,來問候,來擁抱,來纏綿。
海,舍不下他。他,舍不下我。
沉默起風時,我常常不說話。
在風中說話,話語被割裂,不能完整清晰地傳達。
人群中,我往往是安靜的。
人們愈來愈難互相了解,尤其在經歷世態人情之後,發現即使是最簡單的問候,也有言不由衷的。
誰能教導我,用最明確的字句,表達對人世最誠摯的善意?誰能了解我,用最純凈的心情,感激這輪回四季無私的給予?在風停止以前,我的選擇,仍然是沉默。

『捌』 想多看一些大師級的線稿學習線條風格,有沒有什麼好的推薦

席勒速寫、伯里曼、張大千的敦煌線稿。還可以從書法中學習線條,我以前老師教速寫就是學習書法家的線條。

閱讀全文

與線條風是最有創造力的藝術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