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撰寫專利的時候有些詞語需要解釋,解釋的時候是在說明說中嗎
看術語是不是本領公知的,若是,不必;若否,必須。當然保險起見,最好盡可能都在說明書中解釋清楚。引用有關規定如下:
說明書應當使用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術語。對於自然科學名詞, 國家有規定的, 應當採用統一的術語,國家沒有規定的,可以採用所屬技術領域約定俗成的術語,也可以採用鮮為人知或者最新出現的科技術語,或者直接使用外來語(中文音譯或意譯詞),但是其含義對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必須是清楚的,不會造成理解錯誤;必要時可以採用自定義詞,在這種情況下,應當給出明確的定義或者說明。一般來說,不應當使用在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基本含義的詞彙來表示其本意之外的其他含義,以免造成誤解和語義混亂。說明書中使用的技術術語與符號應當前後一致。
『貳』 專利術語utility grant啥意思
這個詞連在一起的意思是「公用事業撥款」,在專利術語中,utility grant指的是實用新型專利授權,這個詞在轉知匯對外項目的正式文件中較為常見。
『叄』 求問專利用語中有個術語「上位用語」的具體含義
「上位概念」,系指匯集同族或同類事項而總括的概念,或基於某種共同性質之總括復數事項之概念.以此上位概念表現之發明,即為上位概念發明.
「下位概念」,系指非匯集同族或同類事項,亦非基於某種共同性質之總括復數事項,而相對應於「上位概念」呈現為下位之具體概念.以此下位概念表現的發明,即為下位概念發明.
上位概念發明因無以下位概念表現之發明,故不得將其認定為以下位概念表現之發明.但若藉參酌當時之技術知識,而可由上位概念導出下位概念表現的發明時,可認為包含該下位概念發明.觀念上,上位概念發明僅表明下位概念包含於上位概念中,或者單純地可從上位概念的用語中,列舉出下位概念的用語者,不得認為可由上位概念發明導出以下位概念來表現之發明.
下位概念發明因已表示發明所欲解決課題之技術手段,可作為用以解決使用於同族或同類事項,或基於共同性質之復數事項,故可視為以上位概念表達的發明.
參考例
例1:(下位概念發明之公開,使上位概念發明不具新穎性)已公開的某產品系」用銅製成的〃會使用」金屬製成的同一產品〃之專利申請喪失新穎性.
例2:(上位概念發明之公開,原則上不影響下位概念發明之新穎性)已公開的某產品系」用金屬製成的〃,並不能使」用銅製成的同一產品〃之專利申請喪失新穎性.又如,」鹵素〃之公開,並不使該系列中之」氯〃喪失新穎性.
例3:已知化合物之公開,不使其光學異構物,水合物及結晶物喪失新穎性.
發明不具新穎性之情事
『肆』 專利術語翻譯
Publication 公開
publication Journal Date 公告日
Accepted Journal Date 公開出版物的日期
你多問問,我內才學專容利的
『伍』 專利術語
在一個首選的實施例中。。。。
這個單詞翻譯為實施例吧
『陸』 申請專利時名稱有什麼要求
第十七條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說明書應當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名回稱,該名稱應當與請求書中的名稱答一致。
另外審查指南第2部分第2章
2.2.1名稱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名稱應當清楚、簡要,寫在說明書首頁正文部分的上方居中位置。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名稱應當按照以下各項要求撰寫:
(1)說明書中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名稱與請求書中的名稱應當一致,一般不得超過25個字,特殊情況下,例如,化學領域的某些申請,可以允許最多到40個字;
(2)採用所屬技術領域通用的技術術語,最好採用國際專利分類表中的技術術語,不得採用非技術術語;
(3)清楚、簡要、全面地反映要求保護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主題和類型(產品或者方法),以利於專利申請的分類,例如一件包含拉鏈產品和該拉鏈製造方法兩項發明的申請,其名稱應當寫成「拉鏈及其製造方法」;
(4)不得使用人名、地名、商標、型號或者商品名稱等,也不得使用商業性宣傳用語。
『柒』 專利名詞問題
1.所謂外國優先權是指申請人自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12個月內,或者自外觀設計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6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即以其在外國第一次提出申請之日為申請日。其原則同樣適應於我國申請人向外國提出專利申請。
專利優先權是指專利申請人就其發明創造第一次在某國提出專利申請後,在法定期限內,又就相同主題的發明創造提出專利申請的,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其在後申請以第一次專利申請的日期作為其申請日,專利申請人依法享有的這種權利,就是優先權。專利優先權的目的在於,排除在其他國家抄襲此商標者,有搶先提出申請,取得注冊之可能。
[編輯本段]【基本分類】
專利優先權可分為國內優先權和國際優先權。
1.國內優先權
國內優先權,又稱為「本國優先權」,是指專利申請人就相同主題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中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12個月內,又向我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的,可以享有優先權。在我國優先權制度中不包括外觀設計專利。
2.國際優先權
國際優先權,又稱「外國優先權」,其內容是:專利申請人就同一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12個月內,或者就同一外觀設計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6個月內,又在中國提出專利申請的,中國應當以其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為申請日,該申請日即為優先權日。
[編輯本段]【權利使用】
依據《專利法》及《專利法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申請人自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十二個月內,或者自外觀設計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六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申請人自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中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十二個月內,又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可以享有優先權。
申請人要求本國優先權,在先申請是發明專利申請的,可以就相同主題提出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在先申請是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可以就相同主題提出實用新型或者發明專利申請。但是,提出後一申請時,在先申請的主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為要求本國優先權的基礎:
(一)已經要求外國優先權或者本國優先權的;
(二)已經被授予專利權的;
(三)屬於按照規定提出的分案申請的。
申請人要求本國優先權的,其在先申請自後一申請提出之日起即視為撤回。
申請人在一件專利申請中,可以要求一項或者多項優先權;要求多項優先權的,該申請的優先權期限從最早的優先權日起計算。
申請人要求優先權的,應當在申請的時候提出書面聲明,並且在三個月內提交第一次提出的專利申請文件的副本;未提出書面聲明或者逾期未提交專利文件副本的,視為未要求優先權。在書面聲明中申請人應當寫明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以下稱在先申請)的申請日、申請號和受理該申請的國家;書面聲明中未寫明在先申請的申請日和受理該申請的國家的,視為未提出聲明;要求外國優先權的,申請人提交的在先申請文件副本應當經原受理機關證明;提交的證明材料中,在先申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與在後申請的申請人姓名或者名稱不一致的,應當提交優先權轉讓證明材料;要求本國優先權的,申請人提交的在先申請文件副本應當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製作。
[編輯本段]【注意事項】
理解專利優先權時,應當注意:
1.優先權是專利申請權的一項附屬權利,沒有專利申請權也就是沒有優先權。
2.只有在專利申請人提出了專利申請後,專利申請權才可能衍生出優先權。
3.優先權具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即只有法律規定的優先許可權期內,優先權才有效,過期則無效。
4.專利申請人所提出的先後兩份申請如果在同一個國家,專利申請人所享有的優先權為本國優先權;如果在不同國家,則為外國優先權。
5.優先權不能自動產生,即專利申請人在提出在後申請時主張優先權的,必須在提出在後申請的同時提出優先權要求申請,並按規定提交了相應的有效證明文件,經審查合格後,才能產生優先權。
6.要求優先權的在後申請與在先基礎申請必須具有相同的主題,但在後申請的主題可以是在先的基礎申請的改進。
[編輯本段]【相關介紹】
優先權的概念[1]
優先權是《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規定的一種權力,即在申請專利時,各締約國要互相承認對方國家國民的優先權。當申請人在一個締約國提出申請專利時,申請人有權要求將第一次提出申請的日期作為後來再就同一主題申請專利的日期。其主要意義是:申請人有權要求在對其申請進行實質審查時,以第一次提出申請的日期作為判斷新穎性和創造性的時間標准,這種權利就是優先權。上述的一定期限,稱為優先權期限,上述的第一次提出申請的日期稱為優先權日。
2.專利權人是專利權的所有人及持有人的統稱。即專利申請被批准時,被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人。專利權人既可以是單位也可以是個人。
專利受讓人是指被專利權人讓與專利權的所有人的統稱,專利受讓人既可以是單位也可以是個人。
assignee
A party to which a transfer of property, rights, or interest is made.
受讓人:財產、權利、利益轉向的一方
One appointed to act for another; a deputy or an agent.
代理人:受命為另一人做事之人;代表或代理人
專利權人:Patentee
『捌』 【專利撰寫練習求助】請問怎樣用專利術語描述以下零件
如果抄這種形狀是必要的,又用一句話襲說不清,最好把它拆開來說。
也就是多用幾個附圖標記,把這個東西分成五個部分,中間的是一部分,左邊有兩個部分,右邊有兩個部分。
例如:一種支撐桿,包括桿體(1),所述桿體(1)的兩端均同軸連接有細桿(2),細桿(2)的直徑小於桿體(1)的直徑,所述細桿(2)的另一端均連接有(蘑菇形的)凸體(3)。
「蘑菇形」這樣的詞語可能存在不太清楚的問題,如果別人問你,蘑菇有很多種,你說的是哪種,你怎麼辦。就像我聽到一個搞笑的,寫的形狀是牛角形,結果糾紛了,那這個牛角是黃牛角水牛角犀牛角還是其他什麼牛的角呢,各種牛的角也會不一樣。
『玖』 專利申請術語不一致是不清楚問題嗎
審查指南有關規來定如自下:
權利要求書中使用的科技術語應當與說明書中使用的科技術語一致,可以有化學式或者數學式,但是不得有插圖。
外文科技術語沒有統一中文譯法的,可按照一般慣例譯成中文,並在譯文後的括弧內註明原文。
說明書應當使用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術語。對於自然科學名詞, 國家有規定的, 應當採用統一的術語,國家沒有規定的,可以採用所屬技術領域約定俗成的術語,也可以採用鮮為人知或者最新出現的科技術語,或者直接使用外來語(中文音譯或意譯詞),但是其含義對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必須是清楚的,不會造成理解錯誤;必要時可以採用自定義詞,在這種情況下,應當給出明確的定義或者說明。一般來說,不應當使用在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基本含義的詞彙來表示其本意之外的其他含義,以免造成誤解和語義混亂。說明書中使用的技術術語與符號應當前後一致。
『拾』 發明專利都有發明人和專利權人之分。那麼軟體著作權的編寫者有沒有專業名詞
軟體著作權沒有這一項 軟體著作權中涉及到一個職務開發和非職務開發版的問題 如果是職務開發軟權件之前往往是完全屬於公司 包括署名權
可以由單位開證明 在單位內部認可你是實際開發者之一 是實際的程序編寫者 但最終的證明無法給你證明什麼其他的權利 只能證明你開發軟體的能力 參與了這個項目的開發 究竟具體參加了多少 負責什麼的 也可以寫的詳細一些 具體就看你的目的是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