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心臟除顫是什麼意思
心臟除顫的作用;
用較強的脈沖電流通過心臟來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復竇性心律。
心臟除顫的機理;電除顫是靠選擇適當的能量而產生一定的穿過心肌的心流,達到終止心律失常的目的。
㈡ 心肺復甦技術發明者
張仲景首創《金匱來要術》急救自縊的源人工呼吸術,到晉代進一步改進,葛洪在《肘後方》中將此術改為:「塞兩鼻孔,以蘆管內其口中至咽,令人噓之。有頃,其中礱礱轉,或是通氣也。北周姚僧垣《集驗方》又將其改進:「將患者仰卧,以物塞兩耳,以兩個竹筒內死人鼻中,使兩人痛吹之,塞口旁無令氣得出,半日所死之,即噫噫,勿復吹也」,漢唐以後,則廣為應用。此法雖發明於二千多年以前,但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人工呼吸方法,對於現在也有許多借鑒之處。
㈢ 關於心臟電除顫
電擊除顫是直流電貫穿心臟,使心臟停博,竇房結可以重新起搏,因而恢復竇性心律。
㈣ 除顫儀是誰發明的
心臟除上系是美國的醫學工作者發明的,1947年,美國外科醫生claudebeek,首次用1500伏的電流,讓一名心臟停跳的少年恢復心跳。 今天,除顫器分為兩種,一種是安裝在體內的植入式心臟除顫器,另一種是利用電的刺激來調節心臟搏動的體外除顫器。
㈤ 除顫是什麼意思
除顫(Defibrillation),即利用醫療器械或特定葯品終止心臟顫動的過程。在醫學上,「除顫」一詞通常特指用除顫器以對心臟放電的方式終止心室顫動的操作。
除顫依方法不同可以分為三類:
1、電除顫——通過除顫器放電除顫;
2、葯物除顫——通過注射葯物影響心臟電活動除顫;
3、手法除顫——心前區叩擊;
其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電除顫,被心肺復甦與心血管急救指南列為最高的推薦級。
電除顫是以一定量的電流沖擊心臟從而使室顫終止的方法。是治療心室纖顫的有效方法,現今以直流電除顫法使用最為廣泛。
原始的除顫器是利用工業交流電直接進行除顫的,這種除顫器常會因觸電而傷亡,因此,目前除心臟手術過程中還有用交流電進行體內除顫(室顫)外,一般都用直流電除顫。
(5)心臟除顫由誰發明擴展閱讀:
在緊急搶救方面,最有效的是AED除顫動,即自動體外除顫器。
自動體外除顫器又稱自動體外電擊器、自動電擊器、自動除顫器、心臟除顫器及傻瓜電擊器等,是一種攜帶型的醫療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於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療設備。
自動體外易於操作,稍加培訓既能熟練使用,專為現場急救設計的急救設備,從某種意義上講,AED又不僅是種急救設備,更是一種急救新觀念,一種由現場目擊者最早進行有效急救的觀念。
它別於傳統除顫器可以經內置電腦分析和確定發病者是否需要予以電除顫。除顫過程中,AED的語音提示和屏幕顯示使操作更為簡便易行。自動體外除顫器對多數人來說,只需幾小時的培訓便能操作。
㈥ 誰能詳細介紹心電除顫。
1.簡介
用較強的脈沖電流通過心臟來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復竇性心律的方法,稱為電極除顫或電復律術.主要應用於嚴重快速心律失常時,如心房撲動,心房纖顫,室上性或室性心動過速等.
2.對電源和使用環境的要求
(1)工作環境溫度:0-55℃;
(2)相對濕度:15%-95%
(3)電源:單相220V三線(帶單獨接地線):頻率50HZ;電池供電:機內12V,12AH;
3.使用前准備
(1)檢查電源電壓是否在容許范圍內:如使用電池供電必須保證電池充足.
(2)檢查電源接地是否良好
(3)所有地電纜是否正確連接,有無裸露,破損等;4)當本機與其它設備合用時,應檢查各機器地配合是否完好.
4.操作程序
(1)心電監護操作規程
(1)心電除顫儀使用中,應先觀察病人心律失常狀況,先將電極貼片粘貼在病人地正確部位,注意電極片與病人皮膚的良好接觸,如有必要可以對病人的響應部位進行清潔處理,以降低干擾信號和肌肉運動對心電信號的影響.
(2)將導線與電極片連接,將導聯固定在床邊或病人身上,以避免電極或導聯線脫落.
(3)將心電除顫監護儀的電源與醫院供電插座正確連接,並確認底線連接良好,如使用機內蓄電池,則可直接將開關置於「ON」位置.
(4)用「導聯選擇」按鍵選擇希望觀察病人的導聯,觀察病人心電波形是否在顯示屏上顯示,用「心電波形波幅」按鍵調整QRS波的波幅到適當的高度,用「心律報警范圍」按鍵將心律報警的上下限調整到合適的數值.
2)除顫儀操作規程
1)通過「輸出能量設定」開關,選擇合適的除顫能量.
2)根據病人情況選擇R波同步除顫或非同步除顫模式
3)從除顫儀取下除顫電極,在電極表面塗以導電凝膠,並注意不要讓電極膏塗到醫生手上或除顫電極手柄上.
4)將除顫電極按在病人正確的部位,在病人皮膚上小幅度的來回移動電極,以增加電極與病人皮膚之間的良好接觸,然後保持電極靜止,並施加11-14kg的壓力.
5)按下除顫電極或控製版面的充電按鈕進行充電,等待除顫儀提示通電完成.
6)在充電完成後,如果需要改變能量大小,可直接將「能量設定」開關調整到需要的數值,並等待除顫儀提示充電完成.
7)適度調節並確認電極安放的位置和施加的壓力合適.
8)確認沒有其它人員與病人有身體接觸,沒有其它可能形成電流迴路的路徑,如監護電極盒,導聯線,床欄等,高聲提醒所有人員與病人保持一定的距離.
9)同時按下除顫電極的兩個「除顫」按鈕.
10)檢查列印除顫後病人心電圖,確定除顫效果.
5.使用後的工作1)使用完後,務必將電源開關設定在「OFF」狀態,以確保除顫儀自動釋放存儲能量.
(2)將除顫儀放回響應的位置,並連接電源插頭到合適的電源上,及時充電,確認「電池充電」和「外接電源」指示燈亮.
(3)清潔所有的電極板和接線盒,清點並保管好全部附件,做好使用記錄.
(4)確定有充足的記錄紙,電極膏或除顫墊供下一次使用.
6.日常維護和預防維護
(1)更換記錄紙
及時檢查記錄紙是否用完,發現列印紙已將用完,及時放入新的熱敏列印紙,確認熱敏的一面安裝正確.
(2)清潔內置列印機的列印頭
如果列印機列印出的心電圖較淡,或濃度不均勻,則需要對列印頭進行清潔,可用酒精或四氯化碳棉球擦拭列印頭.
(3)外表面的清潔
1)可以用90%的酒精,中性肥皂水清潔外表,但應防止液體流入機內,造成損壞.
2)每次使用後徹底去除極板上的電極膏保持電極板清潔.
3)用軟布清潔外表.(4)功能測試:每月進行下列功能測試
1)交流電源,將除顫儀器電源開關置於「ON」,「BATTER」燈點亮,說明蓄電池供電正常,接入交流電,「電池充電」燈點亮.
2)用「輸出能量設定」開關選擇100J或360J的測試能量,按下「充電」按鍵,顯示屏滾動顯示能量數值,並穩定在所選能量,同時有文字或聲音提示充電完成,充電周期一般應小於10S.
3)單獨按下每個除顫電機板上的放電按鈕,除顫儀應不會放電,然後同時按下兩個電極板上的放電按鈕,除顫儀應能通過內部負載放電.
㈦ 心臟除顫器是怎麼出現的在什麼時間出現由誰開始應用的
首先你對這兩個概念好像不太清楚,心臟起搏器分為永久起搏器和臨時起搏器,一般用於有心臟起搏問題的病人,比如病態竇房結綜合症,也就是說心臟容易停跳或者跳動很慢的時候才用,預防心臟驟停,猝死等疾病的發生。除顫儀是用於心律失常的復律以及心跳驟停以後的搶救,也分兩種,一種是你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醫生拿著兩個磚頭塊一樣的東西對著病人的胸前放電。一種是植入心臟內簡稱「icd」,如同起搏器一樣放在心內,預防一些心律失常發作時候,比如室速時候,它會放電讓心律回復正常。而你所說的用片狀電極的那個貼在病人身上的並不是起搏器,也不是除顫儀,那個是連接導聯的電極片,主要用於連接心電圖或者心電監護儀等設備。
㈧ 心臟除顫,為什麼叫做「除顫」什麼是「顫」
這個「除顫」是很重要的,因為心臟的顫動是很危險的!它往往是心臟停跳的前奏!
「顫」就是很快的振動!
㈨ 關於心臟除顫(就是那個電擊)
外部除顫器叫做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裝在身體裡面的叫ICD(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㈩ 為什麼要除顫
通俗的說,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心率失常的情況下,可以用除顫的方式使得心臟恢復正常跳動,這就是除顫的目的!
當你出現心率失常,你又不進行除顫的話,病人很快就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