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協同共享時代,這種獨特的經濟模式有什麼好處
如今,在資本主義經濟的各領域中,一種新的經濟範式正在演變,有可能進一步降低邊際成本,使之接近於零。這讓許多商品和服務近乎免費,種類也更加多樣化,並能夠在協同共享上分享。在過去10 年裡,億萬消費者轉變為互聯網產消者,開始在網上以接近免費的方式製作和分享音樂、視頻、新聞和知識,這就削減了音樂產業、報業、雜志業和圖書出版業的收入。因而,零邊際成本現象在整個信息商品產業中鋪就了一條「毀滅之路」。
今天,從虛擬空間中的軟體和電子商品到現實世界中的實體商品,零邊際成本現象隨處可見。無處不在的通信網路正在與初期的可再生能源互聯網、處於萌芽狀態的自動化物流和交通運輸網路相連接,以此擴大全球影響力,從而建立一個分布式的神經網路—這就是第三次工業革命。超級物聯網涵蓋范圍更廣,其目的是在擔當全球大腦的、不可分割的智能網路的整個經濟鏈中,將所有事物與所有人聯系在一起。120 億個感測器已經安裝在自然資源、道路系統、倉庫、車輛、工廠生產線、電網、零售商店、辦公室和家庭中,不斷將大數據輸送到通信網路、能源互聯網和物流互聯網。思科公司預測,到2020 年,將有超過500 億個感測器連接到物聯網。最近的另一項預測則估計,到2030 年,將有超過100 萬億個感測器連接到物聯網。
企業和產消者將能夠與物聯網相連接,並使用大數據和分析方法來開發預測演算法,這種演算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產力,減少能源和其他資源的使用。在現實世界中,它可以將許多實物的生產和銷售的邊際成本降低到接近於零,使之接近免費,從而不再受到市場力量的約束。
例如,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不管是為住房供暖、運行電器、為辦公場所提供電力、驅動車輛,還是經營全球經濟,我們在社會和生活中所使用的大部分能源的邊際成本都將接近於零。數百萬的先驅們已經將他們的住房和辦公場所改造成了微型發電廠,以現場獲得可再生能源。即使是在太陽能和風能設備的固定成本完全回收前(通常僅需2——8 年),獲得能源的邊際成本也接近於零。與化石燃料和鈾核電這些本來就有一定成本的能源不同,屋頂的陽光和吹過建築物的風都是免費的。物聯網將使產消者能夠監測自己的用電量,優化能源效率,並在能源互聯網上與其他人分享多餘的綠色電力。
同樣,成百上千的愛好者和創業公司都已開始使用免費軟體,利用廉價的再生塑料、紙張以及其他當地現成的材料,以接近於零的邊際成本列印出自己的3D列印產品。這種增材製造過程使用的材料僅為傳統工廠生產所需材料量的1/10,從而減少了對地球資源的消耗。到2020 年,產消者將能夠在協同共享上與他人分享自己的3D列印產品,乘坐無人駕駛電動和燃料電池汽車出行,這些出行工具將以接近於零的邊際成本的可再生能源為動力,自動化物流和運輸網路將會為這一切提供支持。
物聯網平台具有分布式、點對點的性質,這使那些由社會企業和產消者組成的數百萬小型參與者聚集到一起,形成全球性協同共享系統,構建橫向規模經濟,從而淘汰垂直整合價值鏈中剩餘的中間人,使過去讓邊際成本居高不下的利潤暴跌。在未來的時代,每個人都會變成產消者,可以更直接地在物聯網上生產並相互分享能源和實物,這種方式的邊際成本接近於零,近乎免費,這與我們已經開始在互聯網上進行的製造和分享信息產品的行為相似。通過組織和衡量經濟活動進行基本的技術改革,這預示著經濟實力從少數人到多數人的流動以及經濟生活的民主化。
中國則將目光投向了第三次工業革命
美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擔任領頭羊,而中國則將目光投向了第三次工業革命,成為最早打造物聯網基礎設施和相應的協同共享機制的超級大國。2010年,中國的綜合國力躍居世界領先地位,隨後即宣布了架設物聯網的計劃,該計劃聚焦於智能能源互聯網和自動化物流與運輸網路,旨在將其與通信網路聯網,建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基礎設施。中國政府預計在2015 年前投資8 億美元,進行物聯網的初步打造。根據中國工信部的預測,到2015 年,物聯網的市場份額將超過800 億美元,2020 年將超過1 660 億美元。
2013 年12 月,中國政府還在另一方面邁出了巨大的一步——它宣布正在投入820 億美元的前期資金,建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分布式「能源互聯網」,該互聯網將被作為物聯網技術平台和基礎設施的核心。根據該計劃,在全國范圍內的街道和社區中,數以百萬計的個人以及成千上萬個企業都將能夠參與進來,以接近於零的邊際成本生產自己的太陽能和風能綠色電力,並將其在全國能源互聯網上分享。
此外,中國還在大力發展3D列印產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正在使用3D列印技術製造復雜的火箭和衛星零件。2014 年,中國的另一家3D列印公司Winsun僅在24 小時內就利用廉價的可再生材料建造了10 座小房子。建造這些房屋需要的人力勞動非常少,每座房子的成本不到5 000 美元。這樣一來,就有可能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以接近於零的邊際成本,製造數百萬座價格低廉的房屋。2014年,中國最大的小型商用和家用台式3D列印機生產商「太爾時代」發布了其最新款的產品「UP!」。該公司與美國領先的3D列印機生產商齊頭並進,同時也充分展開競爭,有望在未來幾年占據全球市場相當大的份額。
從生產力發展上來看,第三次工業革命很可能遠遠超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數十億人和數百萬組織連接到物聯網,從而使人類能以一種從前無法想像的方式在全球協同共享中分享其經濟生活。這個連通性的轉折點甚至有可能超過20 世紀電氣化所帶來的經濟活動,以及隨之產生的電話、廣播和電視的傳播。據網路解決方案供應商思科公司預測,到2022 年,物聯網所節約的成本和產生的收入將達到14.4 萬億美元。通用電氣公司在2012 年11 月發表的研究報告中稱,到2025 年,智能工業網路可能實現的效率提升和生產力進步將幾乎覆蓋每個經濟領域,影響「大約一半的全球經濟」。
隨著新互聯網企業的蓬勃發展,協同共享的共享經濟在中國呈指數級增長。當得知阿里巴巴這家曾經對西方網民來說名不見經傳的中國互聯網企業正准備於2014 年在華爾街進行首次公開募股時,美國等許多國家都感到非常驚訝。在這次公開募股中,阿里巴巴計劃籌得200 億美元以上的資金,這樣,這家互聯網巨頭的市值將會達到2 000 億——2 500 億美元,超過了互聯網公司Facebook(「臉譜」)、亞馬遜和eBay 的市值。
1999 年,34 歲的英語教師馬雲與17 名同事一起創建了阿里巴巴,辦公地點為馬雲在杭州東城區的一間小公寓。阿里巴巴及其旗下的企業淘寶和天貓在互聯網上銷售各種商品,從重型機械到名牌服裝,一應俱全。2013 年,阿里巴巴擁有2.31億名活躍用戶以及超過800 萬個活躍賣家,這些人在網上的花銷共計2 480 億美元。阿里巴巴等在線虛擬零售商將它的成功歸於其與實體店相比接近於零的邊際成本。在未來的幾年裡,網購有望增長27%,投資者們十分看好阿里巴巴的未來前景。
阿里巴巴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騰訊成立於1998 年,它現在是世界第五大互聯網公司,地位緊隨谷歌、亞馬遜、eBay 和Facebook 之後。騰訊2013 年的收入超過了604.9 億美元,並積極參與虛擬世界的方方面面。它的即時通訊服務QQ是世界上最大的網路社區。騰訊推出的微信服務每月有3.5 億名活躍用戶,同時在線發信人數有時會超過1 億。騰訊還提供微博服務、在線游戲、社交網路服務、拍賣網站、在線視頻對等發布平台、在線旅遊服務以及像Paypal(貝寶)這樣的在線支付服務。
年青一代的中國人已經在從消費者轉變為產消者,在新興的協同共享機制中,以接近於零的邊際成本製作和共享音樂、視頻、新聞、知識、汽車、房屋、工具、3D列印產品,他們很快還會生產和分享可再生能源。
在未來幾年裡,中國的汽車共享服務行業將逐漸超越歐美國家。康迪技術公司的電動汽車共享服務將汽車共享業務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2012 年,該公司與汽車製造商吉利公司合作,並與杭州市政府簽訂協議,在該市打造750 個多層車庫,停放10 萬輛康迪電動汽車。車庫採用自動販賣機式管理,為需要租車的任何人提供快速渠道。我們可以看到,汽車共享服務在杭州非常流行,並且已經傳播到了上海、山東、海南等地。
在過去幾年裡,房屋分享在中國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快速發展。途家網是兩年前成立的一家互聯網創業公司,提供8 萬套短租公寓和房屋的信息。途家網這樣的互聯網公司之所以能超越全球性大型連鎖酒店,是因為它們能夠以接近於零的邊際成本,將成千上萬名公寓住戶和業主與數百萬的潛在住客連接到一起。反過來,公寓住戶和業主之所以能將他們的房間以遠低於傳統酒店的價格出租,是因為這些房間的固定成本已經收回。由於日常管理費用和運營成本巨大,連鎖酒店根本無法與邊際成本趨近於零的廉價短期租賃服務相競爭。
如果說途家網主要為經濟條件較好的遊客提供非合租物業,那麼螞蟻短租網和游天下短租網則為手頭不那麼寬裕的旅客提供每晚僅需23——50 元的短租服務。預計到2014 年年底,協同共享的房屋分享服務將在2012 年的基礎上猛增6 倍,總價值達29 億元,這標志著中國即將迎來房屋分享時代。
在中國,服裝也通過善淘網(Buy42.com,該網站致力於在其網路平台上將服裝分配給資助貧困人群的慈善事業)這樣的互聯網創業公司被廣泛地分享。同時,一些像sharism.org 這樣的小型新興社會企業家組織也經常主辦研討會,並持續提供教育課程,介紹協同共享中共享經濟的哲學原理和日常實踐,幫助中國的年青一代做好准備,在新時代實現從所有權制到使用權機制的飛躍。
在零邊際成本社會,一旦固定成本完全回收,極端生產力就會減少生產、分銷和回收經濟商品和服務所必需的信息、能源、物質資源、勞動力和物流成本。從所有權轉到使用權,這同時意味著更多的人在協同共享上分享更少的東西,這就大大減少了新產品的銷售量,從而降低了資源消耗,進而減少排放到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換句話說,向零邊際成本社會急劇邁進,並在協同共享上以接近免費的方式分享綠色能源和一系列基本商品和服務,這是最具生態效益的模式,也是切實可行的最佳可持續經濟模式。向接近於零邊際成本的目標邁進,就是為人類在地球上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未來的最終基準。
協同共享有大規模破壞傳統資本主義市場的潛力,其速度比很多經濟學家預計的要快得多,因為其有效率高達10%。《新資本主義宣言》(The NewCapitalist Manifesto)的作者和《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特約撰稿人烏瑪爾· 哈克 (Umair Haque)認為,在買入門檻更低的情況下,協同經濟具有「致命的破壞性」,因為它能夠在許多經濟領域削弱本已嚴重不足的利潤空間。他寫道:
如果那些被正式稱為消費者的人們的消費減少10%,而對等共享增加10%,那麼,傳統企業的利潤率就將受到更為嚴重的影響……也就是說,某些行業必須轉型,否則就會被淘汰。
B. 簡述共創價值與共享價值的關系
共創價值是價值創造的最佳方式,共創價值也是共享價值的前提。從共同專創造到共同分享是價屬值最大化的必由之路。要使價值創造成為一個持續的過程,就要與其他價值創造者分享價值成果。只有這樣,他們才會以更大的熱情和精力投入下一輪的價值創造之中。從共創到共享,再共創到再共享……,只有如此循環往復,我們才能實現價值最大化,才能與客戶、股東、員工和社會等共享與世界同步的信息文明。了解更多服務優惠點擊下方的「官方網址」。客服324為你解答。
C. 網路經濟學中的協同價值是什麼含義
新的用戶加入網路時,老用戶從中獲得的額外價值,協同價值取決於網路規模。協同價值越大,消費者的支付意願就越高,協同價值在網路經濟中十分顯著。因此,消費者在進行購買決策時除了對自己的支付能力(收入水平)、產品的自有價值進行權衡判斷外,還需要考慮其他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D. 社交電商中流量共享、價值共享是什麼意思
主要是要調動消費著的積極性,現在社交電商用的最多的就是秒殺和拼團活動,還有就是通過返券模式,舉個栗子,一來幫飯店老闆做了活動,飯店還有持續不斷的各種分紅收益,二來幫你節省了300元,當然你也可以加入成為苔米創客,但一旦你加入苔米,系統就會自動把你納入到和這家飯店以及推廣返券合作的那位創客的團隊里,成為他團隊的團隊。如此看來一張小小的消費券通過異業合作竟然實現了三方收益,這就是苔米返券消費共享平台的魅力所在。
E. 協同的應用價值是什麼
全過程完整記錄。項目任務計劃從開始制定到全部完成,其間的任何調整、每月的落實執行等情況信息都完整地記錄在案,並且數據鏈、審批情況都非常清晰。
--周期循環式執行。通過將項目任務計劃強制分配到一定周期加以實施,促使任務計劃的執行與落實,使績效有了可以量化的數據依據,通過考核更加保障了任務計劃的貫徹落實。
--單頭掌控性監管。運營管理部門主控的模式保證了項目任務計劃實施有牽頭、有掌控、有協調,避免多頭管理的同時也使企業運營決策層能適時得到有關信息。
--數據化督導輔助。績效督導與輔助部門能很好地知曉項目任務計劃的執行落實情況與相關數據,如此方便考核的應用;同時也更好地協助運營管理部門進行提醒、糾偏等督導性工作,及時向業務管理部門提供必要的人、財、物方面的幫助。
--切實有力的分析。通過查詢統計報表,項目任務計劃的實際執行情況能得到切實有效的分析,企業運營決策層能針對性地調整企業運營的方針政策、標准要求、制度規定、崗位配置等,使得企業的經營發展得到應有保障。
F. 什麼叫協同價值
當新的用戶加入網路時,老用戶從中獲得的額外價值,協同價值取決於網路規模。協同價值越大,消費者的支付意願就越高,協同價值在網路經濟中十分顯著。詳情看華中預警網
G. 共享價值是服務於社會還是利益在上
共享價值的創造途徑是服務於集體,服務於社會,其根本目的還是在追求利專益最大化。現屬有的共享理念並不是把利益和生產價值拿出來共享,而是在共享的基礎上來增加利益增長速度從而創造更大的財富來實現新一輪的共享,以此循環。當共享總價值溢出社會總需求,則會在利益鏈上出現壓縮,企業得不到資本累積就會縮減社會共享份額的投放,最終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受影響的還是參與共享經濟的成員。
H. 協同共享企業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價值觀
企業使命:專業分享價值創造企業願景:成為中國職業經理人專業經驗分享的長期首選合作夥伴企業價值觀:客戶至上專業分享團隊協作執行高效激情創業擁抱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