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模仿發明家

模仿發明家

發布時間:2021-07-31 08:24:42

1. 科學家模仿什麼造出了什麼飛機

1896年時,萊特兄弟開著一家自行車商店,他們的爺爺是個製作車輪的工匠,屋裡有各種各樣的工具。
他們一邊幹活掙錢,一 邊研究飛行的資料。三年後,他們掌握了大量有關航空方面的知識決定仿製一架滑翔機。
他們首先觀察老鷹在空中飛行的動作,然後一張又一張地畫下來,之後才著手設計滑翔機。1900年10月,萊特兄弟終於製成了他們第一架滑翔機,並把它帶到離代頓很遠的吉蒂霍克海邊,這里十分偏僻,周圍既沒有樹木也沒有民房,而且這里風力很大,非常適宜放飛滑翔機。
兄弟倆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把滑翔機裝好,先把它繫上繩索,像風箏那樣放飛,結果成功了。然後由威爾伯坐上去進行試驗,雖然飛了起來,但只有1米多高。
第二年,兄弟倆在上次製作的基礎上,經過多次改進,又製成了一架滑翔機。這年秋天,他們又來到吉蒂霍克海邊,一試驗,飛行高度一下子達到180米之高。
弟兄倆非常高興,但並不滿足。他們想能否製造一種不用風力也能飛行的機器?
兄弟倆反復思考,把有關飛行的資料集中起來,反復研究,始終想不到用什麼動力,把龐大的滑翔機和人運到空中。有一天,車行門前停了一輛汽車,司機向他們借一把工具用用。來修理一下汽車的發動機。弟兄倆靈機一動,能不能用汽車的發動機來推動飛行。
從這以後,弟兄倆圍繞發動機動開了腦筋。他們首先測出滑翔機的最大運載能力是90公斤,於是,他們向工廠訂制一個不超過90公斤的發動機。但當時最輕的發動機是190公斤,工廠無法制出這么輕的發動機。
後來,一名製造發動機的工程師知道了這件事情,答應幫助萊特兄弟。過了一段時間,這位工程師果然造出一部12馬力、重量只有70公斤的汽油發動機。
弟兄倆非常高興,很快便著手研究怎樣利用發動機來推動滑翔機飛行。經過無數次的試驗,他們終於把發動機安裝在滑翔機上,不過是在滑翔機上安上螺旋槳,由發動機來推動螺旋槳旋轉,帶動滑翔機飛行。
1903年9月,萊特兄弟帶著他們裝有發動機的飛行再次來到吉蒂霍克海邊試飛。雖然這次試飛失敗了,但他們從中吸取了很多經驗。過後不久,他們又連續試飛多次,不是因為螺旋槳的故障,就是發動機出了毛病,或是駕駛技術的問題。
萊特兄弟毫不氣餒,仍然堅持試飛。就在這時,一位名叫蘭萊的發明家,受美國政府的委託,製造了一架帶有汽油發動機的飛機,在試飛中墜入大海。
萊特兄弟得知這個消息,便前去調查,並從蘭萊的失敗中吸取了教訓,獲得了很多經驗,他們對飛機的每一部件作了嚴格的檢查,制定了嚴格的操作規定,於1903年12月14日,又來到吉蒂霍克,進行試飛試驗。
這天下午,兄弟倆先在地面上安置兩根固定在木頭上的鐵軌,並有一定的斜度,好讓飛機方便地滑行。接著,就把他們製造的飛機,放在鐵軌上面。
最後是由誰先飛的問題,兄弟倆爭執不下,只好用拋硬幣的方法,由威爾伯先飛。
威爾伯上機後,伏卧在飛機正中,一會兒便發動飛機,發動機傳出轟鳴的聲音,螺旋槳也慢慢地轉了起來。飛機在斜坡上剛滑行3米,就掙脫了結在後面的鐵絲,呼嘯著升到空中。
飛機突然減慢速度,很快掉落在地上。整個飛行時間不到4分鍾。
奧維爾趕忙跑上前去。威伯爾已從墮落的飛機里跳了出來,兄弟倆趕緊觀察飛機,飛機也未受損。
「是什麼問題呢?」兄弟倆左思右想,逐一檢查。發動機沒毛病,螺旋槳轉動很好,技術操作也完全正確。……「哥哥,我知道原因了!」奧維爾滿面笑容地說道:「咱們是利用斜坡滑行的,距離只有3米飛機就起飛了。而這時螺旋槳的轉動還沒有達到高速,所以一會兒就栽了下來。」「對呀!」威爾伯點頭稱是,接著說道:「咱們不能利用斜坡滑行起飛,而要靠螺旋槳的力量飛上去。這樣吧,把鐵軌裝在平整的地方再試驗一下。」
他們連續工作了三天,把鐵軌又重新安置在一片平坦的地面上。
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點鍾,天空低雲密布,寒風刺骨。被兄弟倆邀來觀看飛行的農民凍得直打寒顫,一再催促兄弟倆快點飛行。
這次由奧維爾試飛,只見他爬上飛機,伏卧在駕駛位上。一會兒,發動機開始轟鳴,螺旋槳也開始轉動。
突然,飛機滑動起來,一下子升到3米多高,隨即水平地向前飛去。
飛機飛行了30米後,穩穩地著陸了。
45分鍾後,威爾伯又飛了一次,飛行距離達到52米,又過了一段時間,奧維爾又一次飛行,這次飛行了59秒,距離達到255米。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駕駛飛機飛行成功,萊特兄弟把這個消息告訴報社,可報社不相信有這種事,拒不發布消息。萊特兄弟並不在乎。繼續改進他們的飛機。不久,兄弟倆又製造出能乘坐兩個人的飛機,並且,在空中飛了一個多小時。
消息傳開後,人們奔走相告,美國政府非常重視,決定讓萊特做一次試飛表演。
1908年9月10日這天,飛機飛行的場地上圍滿了觀看的人們。人家興致勃勃,等待著萊特兄弟的飛行。
10點左右,弟弟奧維爾駕駛著他們的飛機,在一片歡呼聲中,自由自在地飛向天空,兩支長長的機翼從空中劃過,恰似一隻展翅飛翔的雄鷹。
人們再也抑制不住他們的激動心情,昂首天空,呼喚著萊特兄弟的名字,多少人的夢想終於變為現實。
飛機在76米的高度飛行了1小時14分,並且運載了一名勇敢的乘客。當它著陸之後,人們從四面八方圍了起來。過後不久,萊特兄弟在政府的支持下,創辦了一家飛行公司,同時開辦了飛行學校。
小鳥飛翔

2. 1、句子模仿秀。1.發明家發明了坦克。

作家寫出了文章

3. 發明的哪些東西是發明家通過動物找到靈感的寫一個。(例:模仿蝙蝠發明雷達、模仿貝殼發明坦克)

1。由令人討厭的蒼蠅,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2。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3。電魚與伏特電池;
4。水母的順風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5。人們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已研製成功一種電子蛙眼。這種電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樣,准確無誤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把電子蛙眼裝入雷達系統後,雷達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這種雷達系統能快速而准確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飛機、艦船和導彈等。特別是能夠區別真假導彈,防止以假亂真。
電子蛙眼還廣泛應用在機場及交通要道上。在機場,它能監視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若發現飛機將要發生碰撞,能及時發出警報。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揮車輛的行駛,防止車輛碰撞事故的發生。
6。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製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探路儀內裝一個超聲波發射器,盲人帶著它可以發現電桿、台階、橋上的人等。如今,有類似作用的「超聲眼鏡」也已製成。
7。模擬藍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將設計出仿生光解水的裝置,從而可獲得大量的氫氣。
8。根據對人體骨胳肌肉系統和生物電控制的研究,已仿製了人力增強器——步行機。
9。現代起重機的掛鉤起源於許多動物的爪子。
10。屋頂瓦楞模仿動物的鱗甲。
11。船槳模仿的是魚的鰭。
12。鋸子學的是螳螂臂,或鋸齒草。
13。蒼耳屬植物獲取靈感發明了尼龍搭扣。
14。嗅覺靈敏的龍蝦為人們製造氣味探測儀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腳趾對製造能反復使用的粘性錄音帶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貝用它的蛋白質生成的膠體非常牢固,這樣一種膠體可應用在從外科手術的縫合到補船等一切事情上。

4. 什麼是直接模仿法

日本創造學者豐澤豐雄曾說過:仿照、模仿同類性質的事物是對發明非常有益的訣竅,但不會利用這一訣竅的人卻很多。立志發明的人往往是想創造新事物,他們卻忘記了新舊事物是有聯系的。技術的革新、發明絕大多數時間都表現為有連續性和漸進性的。新事物不能完全拋棄舊事物的所有特點,而只能是拋棄部分缺點和弱點。在日本有很多人找到豐澤豐雄,請教他如何構思一個新設想,他總是告訴人們,先模仿一個發明家,看他怎樣想。

模仿和獨創是兩個對立的方面,但往往成功的獨創卻是從模仿開始的。有人說:「你想成為世界第一嗎?那麼模仿世界第一就行。」』如果你追求高水準,那麼盡快達到高水準的途徑就是模仿高水準。

美國的博維想到這個最簡單的道理。他在1964年創辦了一家跟美國最暢銷的雜志《花花公子》完全同樣風格的《閣樓》雜志,並開了一間跟花花公子俱樂部一模一樣的閣樓俱樂部。沒幾年,《閣樓》雜志的名氣越來越大,銷售量也逐年增多。

萬德爾·菲利浦說:「一切與發明創造有關的事物,都是借來的,美與形也莫不如此。」世界玩具大王路易·馬克斯,是一個發明的能手。他發現要發明一種暢銷的新產品困難,但要推廣一種已有游戲卻能夠做到。他每年到世界各地考察,了解各民族、各地區的玩具和游戲。他到台灣看到山裡的孩子常玩一種叫做「悠悠」的玩具,非常有意思,於是他便把這種玩具帶到了西方國家,結果賺了大錢。前幾年他去了南洋,考察當地土著人的游戲方式,他見有一種套在腰間轉著玩的木圈很有意思,回國後馬上改用塑料製造,並在市場上大量出售這種叫「呼拉圈」的玩具。

當你進行發明創造遇到難點時,你要研究古今中外的與之相類似的事物,模仿試一下,靈活地運用模仿,可以達到創造的目的。這需要你靈活地思考,以彈性的態度對待已有的事物,做出自己的創造。

5. 降落傘是模仿什麼發明的是誰發明的

降落傘是在18世紀末發明的。1797年10月22日,在巴黎現在的蒙索公園上空,人類首次從飛行器上跳傘。跳傘的人叫加內林,他模仿蒲公英,使用的降落傘有肋狀物支撐,收攏起來就像現在的陽傘。歷史上關於降落傘概念記錄的最早來源是15世紀的達芬奇,他曾經在草紙上繪制過一個人體大小的降落傘帶著一個人漂浮在空中.

6. 如何當一名大發明家

要做大發明家,就必須有重大的發明,有改變人類社會生活或技術面貌的重大發明。 發明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發明的突破口,就是在某個領域無視傳統與常規,敢於設想,在人們屢見不鮮和習以為常的地方提出疑問,看出發明創造的必要性,通過努力實現錯誤的假說或偶然的觀察而實現發明創造。因此,外行在發明上也有有利之處,只要他們敢於設想,大膽創新,是可以找到發明的突破口的。 2.但作為一位多產的和優秀發明家,要掌握必要的相應知識,如物理、化學、機械、數學知識與實驗操作技能,收集大量有關資料與信息。 3.提出發明構想或目標後,頭腦必須靈活,觀察必須敏銳,善於從科學研究和身邊的事例與現象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竅門。例如,魯班在思考製造新的伐木工具時,他的手不小心被帶齒形的草割傷了。他立即從齒形草的形狀與其鋒利的刃的關系中,悟到齒形工具可用來伐木,於是發明了鋸子。 許多重大的發明都不外是遵循了一些基本的發明方法。了解並靈活運用這些方法,對作出重大發明大有種益。 類比借用法。把生活或科學中某種類似的現象或原理運用到發明上來。 英國醫生弗萊明在做實驗時,發現青黴素周圍的葡萄球菌全部不見了。他想起英國民間盛行的用青黴治割傷的治療方法,把這個情況與這個實驗聯系起來,決心嘗試用青黴素作為殺菌葯。後來他一舉成功。 組合法。把兩種工具、功能或原理組合起來,成為新產品。例如,人們把近視鏡和墨鏡組合在一起,創造出變色的近視眼鏡,大受用戶歡迎。 偶然發現法。對偶然發現的現象進行推敲,追根問底,找到新的原理與現象,從而作出發明。例如,工程師詹斯基在研究穿越大西洋的電話通訊時,偶然發現一種微弱而又穩定的天電雜訊。他立即把握住這個問題不放,斷定這雜訊是外層空間的射電波引起的。他深入研究,創立了射電天文學。 希望點列舉法與校核目錄法。前一種方法是把你希望發生的一種事情寫出來,如希望下雨時自動關窗、希望溫水保持在一定溫度、希望遙控立體音響等,然後努力通過發明創造達到目的。 後一種方法:逐一列出某產品應具備的性能,如某種自行車應十分輕便,可在登山時折疊起來背走,在平坦路上行走迅速,又可在水上行走,然後找出使該產品具有這些性能的辦法。 缺點逆用法。用新眼光打量每件事物,找出其缺點,然後設法加以克服。這便可作出新發明。 逆向思考法。先設想已發明出了新產品,然後一步一步推斷它會有什麼特點,再反過來推論它的原理,最後確定這個發明的具體步驟。 模仿(仿生)法。模仿某生物的某一器官或組織。例如,人們模仿鳥類的樣子,造出了飛機,模仿蝙蝠的耳朵結構造出聲納。 改變形態法。改變物體的樣子來作出新的發明。如人們把舊式傘改成可以折疊的,發明出折疊雨傘;把大座鍾縮小,發明出手錶,改變形態可以是由大變小,也可以是由小變大,也可以由方變圓,由直變彎,由無聲音到有聲音等等。 實驗法。多做實驗,同時不斷觀察;多作思考,從而作出新發明。愛迪生在發明電燈時,找了包括竹條、木條、鐵絲在內的數十種材料作為燈絲,最後決定用鎢絲作為燈絲。鎢絲在高溫下可發亮,而且可持續相當長時間,愛迪生是經過反復實驗才得出這一結論的。

7. 發明家通過什麼發明了什麼


1.由令人討厭的蒼蠅,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2.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3.電魚與伏特電池;

4.水母的順風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5.人們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已研製成功一種電子蛙眼。這種電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樣,准確無誤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把電子蛙眼裝入雷達系統後,雷達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這種雷達系統能快速而准確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飛機、艦船和導彈等。特別是能夠區別真假導彈,防止以假亂真。 電子蛙眼還廣泛應用在機場及交通要道上。在機場,它能監視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若發現飛機將要發生碰撞,能及時發出警報。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揮車輛的行駛,防止車輛碰撞事故的發生。

6.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製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探路儀內裝一個超聲波發射器,盲人帶著它可以發現電桿、台階、橋上的人等。如今,有類似作用的「超聲眼鏡」也已製成。

7.模擬藍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將設計出仿生光解水的裝置,從而可獲得大量的氫氣。

8.根據對人體骨胳肌肉系統和生物電控制的研究,已仿製了人力增強器——步行機。

9.現代起重機的掛鉤起源於許多動物的爪子。

10.屋頂瓦楞模仿動物的鱗甲。

11.船槳模仿的是魚的鰭。

12.鋸子學的是螳螂臂,或鋸齒草。

13.蒼耳屬植物獲取靈感發明了尼龍搭扣。

14.嗅覺靈敏的龍蝦為人們製造氣味探測儀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腳趾對製造能反復使用的粘性錄音帶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貝用它的蛋白質生成的膠體非常牢固,這樣一種膠體可應用在從外科手術的縫合到補船等一切事情上。

8. 發明家從什麼動物身上得到的啟示,發明了什麼,人類模仿什麼,造出了什麼

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自從人類發明了電燈,生活變得方便、豐富多了。但電燈只能將電能的很少一部分轉變成可見光,其餘大部分都以熱能的形式浪費掉了,而且電燈的熱射線有害於人眼。那麼,有沒有隻發光不發熱的光源呢? 人類又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在自然界中,有許多生物都能發光,如細菌、真菌、蠕蟲、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昆蟲和魚類等,而且這些動物發出的光都不產生熱,所以又被稱為「冷光」。 在眾多的發光動物中,螢火蟲是其中的一類。螢火蟲約有1 500種,它們發出的冷光的顏色有黃綠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螢火蟲發出冷光不僅具有很高的發光效率,而且發出的冷光一般都很柔和,很適合人類的眼睛,光的強度也比較高。因此,生物光是一種人類理想的光。 科學家研究發現,螢火蟲的發光器位於腹部。這個發光器由發光層、透明層和反射層三部分組成。發光層擁有幾千個發光細胞,它們都含有熒光素和熒光酶兩種物質。在熒光酶的作用下,熒光素在細胞內水分的參與下,與氧化合便發出熒光。螢火蟲的發光,實質上是把化學能轉變成光能的過程。 早在40年代,人們根據對螢火蟲的研究,創造了日光燈,使人類的照明光源發生了很大變化。近年來,科學家先是從螢火蟲的發光器中分離出了純熒光素,後來又分離出了熒光酶,接著,又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了熒光素。由熒光素、熒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滿爆炸性瓦斯的礦井中當閃光燈。由於這種光沒有電源,不會產生磁場,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現在,人們已能用摻和某些化學物質的方法得到類似生物光的冷光,作為安全照明用。 食物鏈 生態系統中貯存於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通過一系列吃與被吃的關系,把生物與生物緊密地聯系起來,這種生物之間以食物營養關系彼此聯系起來的序列,稱為食物鏈。按照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可將食物鏈分為捕食食物鏈、碎食食物鏈、寄生性食物鏈和腐食性食物鏈。
採納哦

閱讀全文

與模仿發明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