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免疫血清

發明免疫血清

發布時間:2021-07-31 08:20:52

A. 血清療法是什麼時候發明

血清療法的發明在20世紀初期曾引起過巨大的轟動。由於應用白喉和破傷風桿菌的抗毒血清能抵抗白喉和破傷風桿菌毒素,血清療法被認為是治療細菌感染的有效方法。這項方法的發明人,德國醫學家埃米爾·阿道夫·馮·貝林,榮獲了1901年首次頒發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諾貝爾獎委員會的頒獎詞高度評價了他「在血清療法方面的工作,特別是應用於白喉方面。」並認為「他以這一項工作開辟了醫學科學領域中的一條新路,從而給醫生們一種和疾病與死亡作斗爭的勝利武器。」

1901年,由於貝林在抗毒素血清治療,特別是運用血清治療法防治白喉和破傷風等疾病方面的功績,他獲得了第一次設立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當時傳染病是對人類健康威脅最大的一種疾病,而且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血清療法給當時對傳染病的治療帶來了極大的鼓舞,在化學療法和抗生素出現之前,醫生們曾經在相當長時期內指望用血清療法治療其他傳染病。這也成為馮·貝林榮獲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原因。雖然馮·貝林當時的資歷和聲望都比科赫與艾利希低,但他獲得諾貝爾獎卻比他的老師(科赫是在1905年因研究結核桿菌而獲得諾貝爾獎的)和同事(艾利希是在1908年因免疫學方面的成就而獲得諾貝爾獎的)都早。

貝林以及北里柴三郎的血清治療為征服傳染性疾病提供了一種重要依據。但是,生產白喉抗毒素的方法最初是很不理想的。直到艾利希設計出了測量血清中抗毒素含量的定量方法,並且解決了大量生產白喉抗毒素的技術問題後,血清治療才成了對付疾病的普遍有效手段。

B. 美國隊長的血清是誰發明的

你好

是亞伯拉罕·厄斯金博士發明的,就是推薦史蒂夫成為實驗者,讓他能夠參軍的博士,史蒂夫剛注射完成功後他就被九頭蛇的殺手槍殺了

厄斯金納博士 Dr. Abraham Erskine

德國生化學家。發明超級士兵配方。後來目睹納粹進行人體試驗,覺得良心不安,遂在美國軍方的安排下逃亡美國。

在40年代的《美國隊長》第一期漫畫中,博士的名字叫做萊因斯坦(Reinstein),這個名字的來源很明顯是模仿愛因斯坦。多年以後,漫畫才把設定改成博士原名厄斯金納,萊因斯坦是他向美國投誠後所用的化名。

C. 貝靈為了研究白喉抗毒素用過哪些動物的免疫血清

1895年,貝靈到馬爾堡建立白喉抗毒素研究所。由於臨床上對白喉抗毒素的需要量很大,貝靈後來改用牛免疫血清,最後又改用馬免疫血清。

由於貝靈發明白喉抗毒素的傑出成就,使得世界上不少兒童得以免除白喉的威脅,因此他在1901年獲得了首屆諾貝爾醫學獎金。

D. 血清什麼時候發明的

我國是1971年以後才有了自己的抗蛇毒血清,在1972年正式使用,由原中國動物回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答副會長、原浙江省動物學會蛇類分會會長、原浙江醫科大學生物學教授黃美華發明的。經過十幾年的研究,到了1971年左右,抗蛇毒血清才大批量進入臨床。據江蘇無錫市崇武區人民衛生院的統計,該院1959-1971年,共收治蝮蛇咬傷患者1803例,死亡率4%。自1972年使用抗蝮蛇血清後,在1972-1973年收治的160例蝮蛇咬傷病人中,僅死亡1例,死亡率0.62%,由此可見抗蛇毒血清的功勞。

E. 為什麼免疫組化要使用二抗動物來源作免疫血清

在免疫組化中用二抗同源的非免疫動物血清進行封閉的目的是為了減少非特異性結合.你所檢測的標本是鼠的,如果你再用鼠的血清進行封閉的話,那麼這個血清中就可能含有你所檢測的目的蛋白,然後一抗就與之結合,干擾實驗結果.而如果你用羊的血清進行封閉的話,那就起不到封閉的目的了,就是說就算這個封閉血清與一些非特異位點結合了,但是因為它是羊的,所以二抗同樣會和它結合,進而出現假陽性的結果!所以最好用二抗同源的正常動物血清封閉

F. 揭開抗血清之迷講了什麼偉大的創造

1854年3月15日,在西普魯士的亨斯道夫誕生了一個嬰兒,這就是後來蜚聲世界的「抗毒素免疫學」的創始人貝林。

年輕時的貝林在家鄉學醫,後來去柏林深造,他當過軍醫,在德軍的醫學院里當過講師。

一天,貝林意外地收到一封邀請信。令他驚喜的是,這封邀請信是當時世界聞名的細菌學家科赫,科赫邀請他到柏林的科赫研究所工作。

科赫研究所在世界聞名,曾先後發現了許多傳染病的病原菌。當貝林去的時候,已經發現了白喉桿菌和破傷風桿菌等。他們還發現,這些病原菌會產生毒素,使感染的人或動物發生種種病症,甚至死亡。許多學者都在設法找到一種能對抗白喉毒素和破傷風毒素的辦法,貝林也深深地被這一課題所吸引。他想,李斯特發明了消毒法使外科手術後不易感染,那麼,能不能找到一種體內消毒劑,在人的身體內對抗細菌毒素呢?

一天,他與日本學友北里柴三郎談了自己的想法,北里柴三郎說:「中國古醫書上有『以毒攻毒』的記載,我們不妨一試。」

一句話提醒了貝林,他說:「以毒攻毒,有道理,病原菌能產生毒素,我們也一定能找到一種可以攻毒的抗毒素。」於是,貝林便開始了他的試驗和研究。

最初,貝林把白喉桿菌注射到豚鼠體內,使豚鼠患上白喉,然後給這些豚鼠分別注射各種毒性的葯物進行治療。他希望能找到一種以毒攻毒的葯物,來對抗白喉桿菌,但是不久,這些豚鼠都死去了。

接著試驗,又一批豚鼠死去了。

終於有一次,有2隻豚鼠活了下來,貝林見了歡欣鼓舞,繼續對這2隻豚鼠進行試驗。他又加大了白喉桿菌注射的劑量,令人驚奇的是,這2隻豚鼠安然無恙。他立刻明白,這2隻豚鼠的體內已經產生了抗體,可以終生對抗白喉免疫了。

於是,貝林從2隻豚鼠體內抽取出一定數量的血液,這2隻豚鼠,1隻體內有了抗體,1隻沒有抗體。然後把血清分離出來,分別裝入2隻玻璃管中。貝林又往2隻玻璃管中裝入同樣多的白喉桿菌,把這2管血清分別注射到另外2個豚鼠體內,結果正如貝林所料,2個豚鼠中1隻活著,1隻死了。

實驗證實了,抗白喉毒素的物質存在於血清當中。貝林稱這種血清為「白喉抗毒素血清」。

接著,貝林又在兔子、狗、羊身上進行了試驗,進一步證明了抗血清的功效。

1891年12月的一天,在勃里格醫院里,進行了首例人體白喉抗血清試驗治療,結果大獲成功。從此宣布了抗血清的誕生。當時,柏林的一家醫院報告,由於用了白喉抗毒素血清,使白喉的死亡率由48%下降為13%。

不久,貝林和日本朋友北里柴三郎又研製成了破傷風抗毒素血清。「抗毒素免疫」便成了一種新的概念被人們接受。

1901年,為了表彰貝林對抗血清素的研究,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向他頒發了諾貝爾獎金。

1913年,貝林又將白喉毒素抗血清混合劑用於兒童,產生了自動免疫力,使兒童終生不得白喉,這一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G. 血清能夠治療蛇毒的原理是什麼,這種原理由誰最先發現的

血清能夠治療蛇毒的原理是抗原抗體反應,由科學家們發明。

抗體(血清)識別並特異性結合抗原(蛇毒),執行該功能的結構是抗體的V區,其中CDR部位在識別和結合特異性抗原中起決定性作用。抗體有單體、二聚體和五聚體,因此結合抗原表位的數日也不相同。

抗體的V區與抗原結合後,藉助於c區的作用,在體外可發生各種抗原抗體結合反應,有利於抗原或抗體的檢測和功能的判斷;在體內可中和毒素、阻斷病原體入侵、清除病原微生物;B細胞膜表面的IgM和IgD構成B細胞的抗原識別受體,能輔助B細胞特異性識別抗原分子。

(7)發明免疫血清擴展閱讀

1、抗毒血清的製作:

抗毒血清:對於某種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減弱、消失的血清。 製作時是將蛇毒、病原菌產的毒等小量多次地注射到兔子、馬血管內,每日慢慢加大注射量,一定時間後,因該動物體內產生抗體,經檢測,達到一定效價後,就可以抽血。血液分離血清後再經提純,就成了抗毒血清。

2、抗毒血清的的作用:

抗毒血清在臨床上的使用比較廣泛。在抗毒血清未被發明之前,許多人因為毒蛇、蠍子、毒蜘蛛(黑寡婦)等動物所叮咬而喪生,於是科學家發明了抗毒血清,從而挽救了大量人的生命,為人與自然的共存做出了貢獻。

H. 什麼是免疫血清學技術

又稱血清學反應,抗原與抗體在體內體外均發生特異性結合,因抗體來源與血清,在體外進行抗原抗體反應,包括凝集反應、標記抗體技術、有補體參與的反應中和反應等

I.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人是誰

自第一次頒發諾貝爾醫學獎金以來,迄今已80年了,第一個獲得這項醫學獎金者,是德國微生物學家貝靈(1854~1917年),其主要成果是發明了白喉抗毒素。貝靈1878年畢業於柏林威廉皇家學院醫科,在做過一段時間軍醫後,於1889年到郭霍傳染病研究所工作。郭霍交給貝靈研究的課題是探索治療白喉的葯物。貝靈在進行這項研究的過程中,把培養出的具有致病力的白喉菌液注射於小白鼠體內,使之發生白喉,然後注射碘劑。結果,大部分白鼠被碘劑毒死,小部分死於白喉,只有少數逃過了這兩道關口而生存下來。後來,他又給倖存的白鼠注射新鮮的白喉菌液,它們照常飲食,跑跳,並無白喉症狀。

幾天後,他再給這些倖存的白鼠注射加倍量的白喉菌液,它們依然如前,這使貝靈十分驚奇!他想,小白鼠在白喉病癒後,其體內必定產生了某種能抵抗白喉的物質。於是,他特從那些白喉病癒後的小白鼠身上抽出些血液,將其血清混和於新鮮而富於傳染性的白喉菌液里,然後注射到一組未患過白喉的小白鼠體內;同時,他把不加免疫血清的同等劑量白喉菌液注射於另外一組未患過白喉的小白鼠體內作對照。結果,後者感染白喉死亡,而前者卻安然無恙。因而證明白喉病癒後,血清中的確存在著抗白喉的物質。

由於小白鼠太小,所產生的免疫血清有限,貝靈改用羊的免疫血清,經動物試驗,證明羊的白喉免疫血清同樣具有治療白喉的功效。1891年12月24日,貝靈第一次將他的新發明應用到臨床,被醫治者是一個白喉病危的小孩,他經注射羊的白喉免疫血清後得救,從而證實人類獲得了征服白喉的有力武器。

1895年,貝靈到馬爾堡建立白喉抗毒素研究所。由於臨床上對白喉抗毒素的需要量很大,貝靈後來改用牛免疫血清,最後又改用馬免疫血清。

由於貝靈發明白喉抗毒素的傑出成就,使得世界上不少兒童得以免除白喉的威脅,因此他在1901年獲得了首屆諾貝爾醫學獎金。

J. 血清是那個國家發明的

破傷風抗毒素血清是那個國家發明的

閱讀全文

與發明免疫血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