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電子分色機器發明於什麼時候

電子分色機器發明於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2021-07-31 03:29:22

① 電磁電報機於什麼時候發明

1846年,莫爾斯製造的電報機。半年後,莫爾斯已經掌握了電磁學的基本原理。在電學家約瑟夫·亨利的幫助下,他開始實施下一步的計劃。5年夜以繼日的勤奮努力終於結出了碩果。1837年,莫爾斯研製成功了一套傳遞莫爾斯電碼的電報機。它是靠電流有規律地中斷來實現信號傳遞的。而莫爾斯電碼則由點、畫和空白組合而成,具有簡單、准確和經濟實用等特點。1844年,一條位於華盛頓和巴爾的摩之間的長途電報線架設成功。在5月24日的典禮上,莫爾斯用激動的手指向70千米外發出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封長途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的奇跡!」其實,這所謂的上帝正是人類自己。隨後,莫爾斯電碼和莫爾斯電報機很快傳到了歐洲。電碼被人們沿用下來,而電報機則不斷得到改進。

今天,在世界的任何一座城市中,人們都能輕松便捷地使用電報服務。所以,讓我們感謝這些為通信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先驅者吧!

② 電子分色機的電子分色機歷史

電子分色機
Color scanner
首先出現、可供生產應用的電子分色機是美國時代公司所屬印刷發展公司製造的 PDI電子分色機。雖然它在1954年就已製成,但發展十分緩慢。60年代中,英國的克羅斯菲爾德公司、聯邦德國的海爾公司及大日本網點版製造株式會社都先後製造了電子分色機,並且不斷改進完善,推出了多種新型的機器。60年代以後,世界市場上的分色機絕大部分是這 3家公司製造的。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於1984年製造的PDF802普及型電子分色機通過了鑒定並投入市場。1987年又有 PDF823J型電子分色機通過了鑒定並投入試生產。該機系用微型計算機控制並用氬離子激光作記錄光源。

③ 色選機是什麼時候被發明的

應該是九十年代初

④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哪一年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軟體硬化(稱固件)是發展趨勢。新型非諾伊曼機、推理計算機、知識庫計算機等已開始實際使用。

軟體開發將擺脫落後低效狀態。軟體工程正在深入發展。軟體生產正向工程化、形式化、自動化、模塊化、集成化方向發展。新的高級語言如邏輯型語言、函數型語言和人工智慧的研究將使人-機介面簡單自然。

資料庫技術將大為發展。計算機網路將廣泛普及。以巨大處理能力(例如每秒 100~1000億次操作)、巨大知識信息庫、高度智能化為特徵的下一代計算機系統正在大力研製。

計算機應用將日益廣泛。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控制的生產線、智能機器人將大大提高社會勞動生產力。

辦公、醫療、通信、教育及家庭生活,都將計算機化。計算機對人們生活和社會組織的影響將日益廣泛深刻。


⑤ 電子分色機的介紹

根據電子分色原理設計製造的機器。電子分色機是利用光電掃描和電子計算技術替代照相機進行圖像製版的設備。上海第一台電子分色機是1974年由上海市印刷一廠向聯邦德國購入的DC-300A型。之後,相繼引進日本、英國的電分機,已成為書刊印刷廠圖文製版的重要設備。 70年代中,上海延安機器廠曾自製成功一台電子分色機,投產後一直在上海美術廠使用,80年代中期,因工藝老化而被淘汰。

⑥ 最早的電子計算器發明於什麼時代

1642年,年僅19歲的法國偉大科學家帕斯卡引用算盤的原理,發明了第一部機械式計算器,在他的計算器中有一些互相聯鎖的齒輪,一個轉過十位的齒輪會使另一個齒輪轉過一位,人們可以像撥電話號碼盤那樣,把數字撥進去,計算結果就會出現在另一個窗口中,但是只能做加減計算.1694年,萊布尼茲在德國將其改進成可以進行乘除的計算.此後,一直要到20世紀50年代末才有電子計算器的出現.

⑦ BP機這種通訊工具最早出現於什麼時候,誰發明的

BB機也叫尋呼機,簡稱呼機。 尋呼機的發明者,被譽為「無線通信之父」的阿爾·格羅斯(Al Gross),回1949年,格羅斯發明了第一部無線尋呼機;1951年,他又發明了第一部無線電話。1956年首次在一次醫學會議上展示尋呼機的原型時
1983年,上海開通中國第一家尋呼台,BP機進入中國。 從BP機開始的即時通信,將人們帶入了沒有時空距離的年代,時時處處可以被找到,大大加速了人們的生活、工作效率,但也讓人無處可藏。人們對它愛恨交加,但已離不開它。 無線尋呼系統中的用戶接收機。通常由超外差接收機,解碼器,控制部分和顯示部分組成。尋答呼機收到信號後發出音響或產生震動,並顯示有關信息。簡稱呼機。 手機之前比較通行通訊工具,樣子小巧,上個世紀末在中國和亞洲甚至全世界廣為流傳的可以聯系的通訊工具。

⑧ 最早的電子計算器發明於什麼時代

現代電子計算器首次問世是1963 年。那時的計算器是台式的,在美國波士頓的電子博覽會上展出過。

⑨ 電子分色機的電子分色機的結構

電子分色機的結構可分為掃描、記錄、層次及色彩校正電路、控制縮放比例的比例計算機 4個大部分。掃描及記錄兩部分機械可以裝在一個機架上,也可以分別裝置。多數電子分色機採用前一種結構,掃描部分由掃描光源、原稿滾筒及掃描頭組成。掃描光源多數用溴鎢燈,由光源發出的光經過光學系統或光導纖維傳導並聚焦成一個小的光點射到包覆在原稿滾筒上的反射稿上或貼附在原稿滾筒上的透射原稿背面。原稿滾筒以一定的速度旋轉,掃描頭在以一定的速度橫向移動的同時接受由原稿透射或反射過來的光,並通過光學系統及光電倍增管將接受的光轉換成紅、綠、藍3個顏色的電信號,就這樣逐點掃描直到掃完原稿的全部。電信號經過前置放大、彩色校正、層次校正、底色去除、細微層次強調等電路後輸出。輸出的信號進入控制縮放比例的比例計算機,使感光片上記錄下來的圖像尺寸符合出版物版式的要求。比例計算機電路主要包括:時鍾信號產生電路、分頻電路、模數轉換電路、磁芯存儲器或半導體存儲器等。最後輸出的仍是模擬電信號,用來控制記錄頭在感光片上曝光。通過協調數字計算機輸出信號的速度,記錄滾筒的轉動速度及記錄頭橫向移動速度,即可得到將原稿按預定比例縮小或放大的圖像,由比例計算機輸出的模擬信號進入記錄部分。記錄部分由記錄滾筒及記錄頭組成。記錄滾筒以一定的速度轉動,記錄頭同時也以一定的速度作橫向移動。舊式記錄頭是 1個輝光管,它的亮度隨著由比例機構輸送過來的電信號的強弱變化,在包覆於記錄滾筒上的感光片曝光。新型記錄頭的光源改用激光,多數電子分色機採用氬離子激光,有的用氦氖激光。如用接觸網屏加網,則激光由電光調制器調制後在感光片上曝光。光的強弱決定於輸入電光調制器的電信號的強弱。新型的激光記錄頭帶有電子網點發生器,可以不用接觸網屏而直接在感光片上曝光,並可根據不同印色的要求,形成不同角度的網點排列。

⑩ 電子分色機的電子分色機工作基準的確定

電子分色機輸出的激光值不僅直接決定了分色片曝光量的多少,即直接決定了電分片顯示網點值和輸出網點值是否吻合;而且還直接影響到價格昂貴的激光器的壽命。因此電子分色機安裝完畢後就必須在保證電分片網點質量和處長激光器壽命的前提下,選擇一個合適的激光輸出值。
激光值的確定需在掃描激光軟片、沖洗葯液和沖洗條件固定的情況下進行。當其中某個條件變化時應立即作適當調整,具體過程如下:
1)首先根據沖洗葯液的配方與推薦沖洗條件調整顯影機,使其沖洗時間、溫度,葯水補充的能滿足要求,特別是顯影溫度應用高精度測溫儀測試,不能只以機器顯示值為准,若二者不相符則調整控溫電路使其保持一致。調試好後試沖幾張感光測定梯尺,檢查是否達到正常沖洗條件。
2)在電子分色機中選擇一個較低的激光功2.0mW3.5A,掃描多幅電子梯尺。
3)將掃描好的梯尺分別以軟片推薦顯影時間T為基準以,對多幅梯尺分別顯影。
4)用透射密度計測出梯尺100%網點密度與第16級網點密度及各梯級的網點百分比值,使實地密度,第16級網點密度,第16級網點百分比,其餘值同機器設定值相一致。
5)當實地密度第16級梯尺網點(陽/陰)doc≤52/48%時,則適當增加激光值,反之當實地密度,第16級梯尺網點(陽/陰)dot>52/48%時,則要適當減少電子分色機的激光值。
6)激光值調整需進行反復數次才能達到且應每天掃描一條梯尺來進行檢查,若不符合要求通常用調整顯影時間。顯影溫度來調整。每月則需對激光值檢查調整一次。當更換軟片型號,或顯影、定影葯液後則必須重新調整。
7)激光器每工作半年需清潔光路一次,每年更換濾色片,更換濾色片及清潔光路後都必須對激光值重新調整。 軟片線性化是指電子分色機中圖象信號的顯示值與曝光記錄後分色片上獲得的密度值或網點百分比完全對應的工作。由於所用記錄軟片和顯影條件等的非線性影響,電子分色機中圖象信號的顯示值與曝光記錄值往往存在一定差距,使操作定標失去正確的客觀標准。軟片線性化則能調整和消除上述非線性影響,並加以補償,保證電子分色機操作的規范化。
其方法是先讀出機器中設置的32級灰梯尺各級的密度或網點百分比數值和測出掃描後32級灰梯尺的各級密度或網點百分比的數值。然後在坐標紙上以梯尺級數為橫軸,密度或網點百分比為縱軸建立的直角坐標系中描出各自的曲線如圖5.4所示,其中實線為實測32級梯尺曲線,虛線為機器中的32級梯尺曲線,然後再調整激光值和顯影使二者一致或方差趨於零。 由於電子分色機掃描光源、濾色片、光電倍增管及掃描頭光學系統光譜特性的差異和不理想,掃描頭採集原稿光信息後獲得的Y、M、C、US四個通道的電信號(數字信號)往往不能正確代表掃描區域的顏色特徵,亦即一掃描區域為中性灰時,Y、M、C、US四個通道信號不相等。從而造成(1)對原稿顏色的識別錯誤。(2)對無密度階躍區域產生虛蒙信號。因此在工藝性調整之前必須將掃描頭對准純白色,將四個通道調節至相等,這項工作稱之為白平衡,它可以消除機器誤差對復制質量的影響。
電子分色機每當重新開機、初始化、更換分析滾筒、改變分析光孔、更換分析鏡頭,變動焦距或改變掃描原稿類型後都必須重新進行自平衡。白平衡中通常用清晰滾筒或反色白標代表白平衡最小密度和沒有光給光電倍增管的黑標代表最大密度。白平衡必須使Y、M、C三通道對最小密度和最大密度均能保持相等。
若白平衡執行兩次後不能完成,則需對掃描系統中下列要素進行調校。1)清潔分析鏡頭和光學系統,2)檢查校正掃描光點聚焦鏡頭是否合適,3)檢查分析光點是否位於光孔中,並調整到光孔中心,4)選擇合適的分析光孔,5)調整燈室使輸出光強值最大。6)選擇正確濾色片,7)檢查白平衡點是否位於透明滾筒干凈位置或位於反射白標上,8)檢查分析鏡頭焦距是否清晰。若上述調整後仍不能白平衡,且又是最小密度(白)不能平衡則可能是由於光強不夠造成,因此必須清潔燈室光路,調換灰濾色片或更換燈管。若白平衡時白和黑兩點都不能平衡,則多由電氣故障造成,適當調高電壓值後仍不能平衡,則應請專業維修人員調整。 灰平衡是指用三原色疊印再現中性灰梯尺各級時三原色油墨的網點百分比構成。灰平衡不僅直接決定了彩色製版整體色調與色彩的再現,而且控制了油墨紙張呈色性能、墨層密度、疊印效率和網點擴大。是彩色圖象復制中使圖象色彩、層次和印刷穩定的綜合手段。灰平衡的優劣直接決定了彩色復制工藝水平的好壞及色彩再現的准確性。
彩色圖象復制過程中的灰平衡解算有兩類方法。其一是數學解演算法,即對所選用的三原色油墨用彩色密度計分別測量出三原色油墨實地的分光密度,然後通過Nevgebauer方程解算出中性灰梯尺各梯級採用三原色復制的三原色網點百分比構成。其二是試驗法,即首先製作灰平衡測試表,用三原色油墨打樣後,在標准光源下求出各級中性灰的測試及其三原色網點百分比構成。然後建立以印刷密度PD為橫軸,三色網點百分比為縱軸的直角坐標系,平滑連結各原色的各點,即可得兩者間的關系曲線--灰平衡曲線。 白場/黑場的定標又稱高調點、暗調點的定標,在彩色復制中由於原稿密度范圍難同復制的范圍相同,且絕大多數情況下原稿密度范圍都大於復制密度范圍。因此在確定復制的密度范圍後,則必須將原稿密度范圍變換到電子分色機圖象處理的范圍內,即將原稿的高光點和暗調點分別對應於電子分色機圖象信號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此項工作在CROSFIELD公司的M系列電子分色機中稱為白場/黑場定標,在Hell公司的電子分色機上稱為圖片調節,在DS公司電子分色機中稱為原稿密度設定。
高光點、暗調點(白場/黑場)的選擇能非常顯著地改變圖象復制的整體效果。高光點(白場)若選在較低的密度區域,則使整體復制圖象密度提高,從而導致層次曲線斜率下降,圖象效果則表現為深而平。反之高光點(白場)若選在較高密度區域,則使整個圖象的復制密度范圍下降,層次曲線斜率變大,圖象效果則表現為淺而嶄。同理將暗調點選在較低的密度區域,則會使圖象深而嶄;反之將暗調點選在較高密度區域、則會使圖象淺而平。
白場/黑場定標有三種方式,1)自動中性白場/黑場定標,它可以自動消除定標點區域內的一定色編,但仍保留該區域內的偏色狀態。2)中性灰方式白場/黑場定標。它可以將定標點區域按中性灰平衡參數強行製作成中性灰色,消除定標區域中所有色偏。3)手動方式白場/黑場定標,它可以根據用戶指令及意圖來確定白場、黑場定標點各通道的定標值。定標均以C版為基準進行,在圖象中首先選擇合適的高光點作白場,暗調點作黑場,並可比較多點從中選出最合適區域,然後順序確定白場C、M、Y、BK的四色網點百分比(密度),黑場C、M、Y、BK的四色網點百分比(密度〕。從而確定了圖象調子的長短與高光點、暗調點的網點構成。 層次校正是在正確白場/黑場定標之後,作業人員根據用戶要求、原稿狀況、復制工藝及目的和藝術再現所確定的圖象灰度分市,層次校正確定了圖象的調子或色彩的總體效果,層次校正可以增大或降低圖象中不同部位的反差和細節,即通過對層次曲線形態的改變來改變圖象的階調。
層次校正曲絨是指按前述方法推導出的層次轉移曲線或圖象密度與其分色陰圖(或陽圖)間的關系曲線。而層次校正則是在該曲線基礎上用電子分色機的層次校正功能對其進行某些變換,獲得所期望的工作曲線。
層次校正由高調(HL)、中間調(MT)和暗調(SH)三部分組成,同時對各色版產生作用。
層次校正中各校正參數的變化對圖象層次的影響是不相同的。
在了解層次校正參數對圖象層次變化的規律後,還應注意以下幾點。1)層次調整的極限,層次校正中HL、MT、SH三個層次校正信號的提高與降低是有限度的。它隨白場/黑場的定標范圍(又稱原稿反差)變化而變化。當原稿反差大,則層次校正的提升與降低范圍大。如原稿A的反差小於原稿B,則A的校正參數值域為[0,±17>,B的校正參數值域為[0,±30>,其對應網點變化A為[0,±25%>,B為[0,±36%>。2)層次表現與原稿反差之關系,層次的表現主要與定標白場/黑場之反差相關。在灰梯尺上選定A(0.20)、B(2.20)、C(1.40)、D(3.40),當一幅以AB為白場/黑場輸入點,另一幅以CD為白場/黑場輸入點。當採用相同數據設置時,則兩者層次曲線形狀相同,即只有適當控制原稿密度范圍才能保證層次的正確再現。3)層次校正參數同層次曲線關系,同一層次校正參數在不同原稿反差的層次再現中,對層次曲線的作用不同。如圖5.11所示,原稿反差愈大,曲線的形狀上凸程度愈大。圖中(a)是採用橫軸密度值相同的情況,圖(b)是按不同反差值相同橫軸長度的情況。4)層次校正還需考慮圖象放大倍率,加網線數及印刷用紙對層次再現的影響,放大倍率愈大,加網線愈粗,則應使圖象反差大且中暗調再現性。 色彩校正是以標准色標為依據,採用電子分色機的多種校色功能對原稿色彩進行的修正。色彩校正既要對主色調著重強調和注意原稿中諸如膚色之類記憶色復制的准確性,也要綜合考慮各色彩之間的匹配與藝術再現。
色彩校正的目的是,l)使原稿中不正確的色彩部位正確再現;2)對由於原稿類型或原稿色彩環境在復制過程中產生色彩降低的變比部位予以補償;3)為適應印刷油墨特性而進行的色彩信息的調整;4)為追求特殊創作效果和藝術再現對原稿色彩的改變。
色彩校正的方法有二類,第一是整體校色。整體校色由1)選擇合適的白場/黑場定標對原稿整體偏色處理,如中性方式白場/黑場定標即可在定標范圍內去除原稿的偏色,2)用改變某色版層次曲線的CAST方法,CAST能使構成圖象的三原色曲線按如圖5.12所示的方式,使其二原色比例構成發生改變,從而從整體上改變圖象色彩,尤其可以用來糾正由於感光材料感光度不平衡或反差系數不平衡造成的偏色。3)層次改變和灰平衡變化對色彩強度的影響。第二是局部校色。它採用電子分色機校色功能由六個特定專色的較正來進行,每個專色由四個通道校色數據組成,共24個校色參數,其方法是1)正確確定校正專色的基本色量。2)正確確定兩個基本色的比例(如G中的Y、C比例,R中的Y、M比例,B中的M、C比例)。
色彩校正應綜合應用能夠對顏色產生作用的功能。不要對一個色彩用一種功能過度校正,校正亦不可過於頻繁,以免產生混亂。對彩色中黑通道應在黃、品紅、青三通道之後。應當注意反差過大/過小的透射稿或反對稿獲取完全正確的校色是極其困難的,尤其是色彩飽和度過大或過小的透射稿。總之校色應以突出主色為中心,兼顧其它色校正為原則。 圖象細微層次強調即圖象的清晰度調節。它要根據原稿的主題、原稿的風格與特點、原稿的顆粒度和清晰度、圖象縮放倍率和加網線數來正確選擇光孔比和邊飾寬度與強度以保證圖象清晰度的質感和和諧,避免顆粒效應和浮雕效應。
電子分色機細微層次強調是一個綜合的圖象銳度增強體系,其出下列多個控制參數構成。(1)USM閾值:USM閾值是控制圖象尖銳與平滑范圍的參數,可知USM強度與圖象密度變化成正比,並受USM平滑的影響,在較低USM閾值T時.USM平滑只對較小圖象細節作用,而在較高的USM閾值T時,USM平滑則對較多的圖象細節作用,亦即在圖象密度變化位於[0,T>時,則圖象清晰度強調值為,平滑度為T;而圖象密度變化大於T時、則圖象清晰度強調值為T,平滑度為0。(2)邊緣剪裁:邊緣剪裁的目的是控制USM增強值大時在高反差區域由於邊緣的過度增強而造成的高頻雜訊,亦即圖象邊緣出現的黑斑,而在低反差區域則依然完整保持USM增強值。(3)USM密度D/D:彩色圖象復制的原稿在高密度的暗調區域其圖象細節少但圖象顆粒明顯,因此在暗調區域某個密度范圍內減少USM強調至關重要,其具體方法是如圖5.14所示,D處USM強調值開始衰減,當到D位置時USM強調值為零。(4)彩色增強:彩色增強是根據色彩的不同色視覺清晰度反映在黃、品、青三通道上給予不同的強度來提高圖象清晰度效果和視覺色彩平衡。(5)黑版增強:黑版增強是專門為黑版設計的用以增強黑版邊飾的幅值和寬度的控制參數。(6)負片增強:它是指在掃描負片(陰圖)時對邊緣上密度低的一側邊緣邊飾強度加大,即使白邊飾大於黑邊飾(7)白衰減:白衰減的作用是改變邊緣邊飾的對稱性,若白衰減為零時,則可增加黑邊飾側的密度值。
在具體作業時,細微層次強調的調整由鮮銳度(USMSHARP)和平滑度(USMSMOOTH)兩個參數共同控制。其中鮮銳度用於加強圖象密度變化區域的視覺對比度,增強圖象細節。而平滑度則是光滑小或不需要的密度區域如圖象顆粒的抑制、膚色細膩化、絲綢的質感等。它們共同由一個閾限值來調節,電子分色機的細微層次方法已經非常成熟,作業時只需要根據原稿類型,按下表改變有關參數,並結合放大倍率、掃描光孔,即可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細微層次強調還應避免顆粒效應和浮雕效應的產生。相反應用該功能也可以產生的顆粒及浮雕效應來製作某些特殊藝術效果。 柔色處理是針對在一定色彩飽和度條件下的彩色(如膚色、絲綢質色、金屬器皿的反光)在完成校色處理後存在的色彩不準而製作的一種特殊校色方法,僅對低飽和度色彩產生作用。它由去除中性灰成分後的三色中最高網點百分比值計算而來,並受最高網點百分比和最低網點百分比之間差值的制約。
柔色處理對低飽和度的明、暗色調均具有作用,但對柔色最為顯著。其作用范圍限定在三色中最大網點百分比及其與最小網點百分比之差值在40%以下,最大校正量在15%以內。柔色校正處理是通過同明度曲線相類似的柔色曲線來控制,它在各通道對各種色的量值相同,其數值如下。
1)0.002)1.433)3.464)2.125)1.46)0.687)0.318)0.119)0.0010)0.00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16)0.00
柔色處理時對色彩識別分為通用、純凈色和臟色三種模式,其中通用對所有柔色產生作用,純凈色只能對含灰色成分極低的柔色產生作用,臟色則只能含有一定灰色成分量以上的柔色作用。 黑版是為了加強和改善彩色圖象復制中暗調正確層次再現的穩定灰平衡而設計的。黑版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擴展和增強彩色圖象層次的再現范圍和表現力。
黑版製作由黑版曲線,黑版層次和黑版控制參數(黑版起始點的黑版斜率)。其中黑版曲線是由灰平衡曲線上各級三色疊印部位的密度和灰平衡曲線上加印黑色的密度之間的差值經黑版層次計界而得。黑版控制參數由黑版起始點和斜率二者控制,其中黑版起始點決定廠在圖象高調處黑版起始位置,斜率則決定了暗調點(黑場)的黑版網點值。黑版層次與其它各色版層次校正方法與作用類似,其能夠有效地改變黑版曲線的形狀,實現對所需階調部位的強調,以盡可能滿足不同種類型彩色圖象復制中灰平衡的需要。 PCR(PolychromaticColorRemoval)即非彩色結構,其含義是用黑版替代任何彩色中的中性灰成分。
PCR是以常規分色為基礎,對其彩色中的灰色用黑版替代.因此其技術關鍵是去除和替代的合理性。在電子分色機中這個技術關鍵被分解成以下控制參數。1)PCR去除量,去除量可在0%~100%范圍內選擇。(2)最大油墨疊印量:即四色疊印的油墨量,它的改變可使PCR比例產生變化。(3)最大黑版百分比:它確定黑版所需的最大網點值。(4)三色中的黑版量:它決定三色中允許產生的黑版量。(5)PCR高光:它可以使高光部位(0%~40%)的黑版量自然衰減以保證高光部點陣圖象潔凈,鮮明。(6)PCR暗調:它使圖象暗調部位(6O-100%)的黑版量從正常值自然增強,補償底色去除後的黑版量。(7)PCR彩色校正:它是建立一套二色加黑彩色再現的顏色校正系統不同於傳統彩色校正。
PCR工藝實施的關鍵是在電子分色機上建立一組合適的控制參數,然後分色時按常規方法定標,然後直接進入PCR模式後再分色作業。 限制功能是為某些彩色圖象復制的特殊藝術加工處理製作的特殊技術,其作用是對圖象階調在某些部位分解,並將其控制在特定的網點百分比值上,限制可在圖象高調至暗調二端進行,選擇點由用戶任意選擇,如圖5.18所示,它既可以Y、M、C三色通道共同使用,也可以在Y、M、C三通道上單獨進行。
二值化是一種圖象按某個密度(網點百分比)分界點分解成2個灰度值圖象的技術。其可以用(1)繪圖、圖形、文字的分色掃描,(2)圖象二值化,可用於圖象的版畫處理,二值化圖象製作等。

閱讀全文

與電子分色機器發明於什麼時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