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陽活動與天才之間有關系嗎
有科學研究者發現,陽光對人的心理和生理活動有不可低估的影響。太陽的活動周期,與人類科學巨著的發表,以及天才的出現,都具有驚人的吻合性。如蘇聯科學家戈•伊德里斯把人類歷史上的一些科學巨擘,如惠更斯、牛頓、萊布尼斯、羅蒙諾索夫、哥倫布、法拉第、麥克斯韋等發表論著的日期作了統計,發現卓越的科學發現按11年一個周期產生,這恰是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
有關統計還表明,世界音樂大師們的驚世之作多出於1829年至1831年。如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門德爾松的《蘇格蘭交響曲》等,還有歌劇《諾爾瑪》、《夢游女》、《安娜•波雷娜》、《魔鬼兄弟》也產生於這一時期,而1830年正是太陽活動的極大年。
不僅科學創見、藝術精典的出現與太陽活動周期有關,就是那些傑出人物的誕生和成才,也與太陽活動周期有著某種緊密的關聯。蘇聯科學家伊•馬克西莫夫和烏•查夫迪奇將最近400年來天才人物的生日進行了列表排列,發現高智力創造性人物的誕生,也是呈周期性的成批出現,400年共有18次天才人物誕生高峰,每次高峰間隔期為22年,這正是考慮太陽黑子磁場極性變化的太陽活動的整周期。
2. 瘋子和天才有關系嗎
一、基礎含義不一樣
天才:
1、特曼(Lewis M. Terman)認為,天才指的是在標准化的智力測驗中成績突出者。故天才僅僅意味著智力水平高,僅僅是一種潛力,而不是成就。特曼認為︰智商在140以上者可謂「潛在天才」;有的人的標准還高些。在這個意義上,天才指還沒有機會因成就而取得社會聲望的兒童。
2、出自高爾頓(Francis Galton)的見解,較第一種更為流行,他認為︰天才應具有由傑出實際成就反映出來的高度創造性,他們的成就應該有長久的價值而且不應是出身造成的(如世襲君主)。
「天才」和「天分」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不同。「天分」僅是對某種工作有一種特殊的潛能,以及能很快、很容易地學會某種技能。而「天才」則應有獨創性、創造性,能在完全生疏的環境中從事思想和工作,能夠獨立地為世界作出前所未有的貢獻。
瘋子:
精神病(或稱做精神疾病、心理疾病、心理病等)的名稱。主要是一組以表現在行為、心理活動上的紊亂為主的神經系統疾病。
目前研究所得到的結果認為主要是由於家庭、社會環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遺傳因素、神經生化因素等內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導致的心理活動、行為、及其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為主要特徵的病症。
二、基本解釋不同
天才:天賦的才能;卓絕的創造力、想像力;天然的資質。
瘋子:患嚴重精神病的人。
(2)肺結核與天才創造力有某種關系擴展閱讀:
天才和瘋子一步之遙
1、首先,天才和瘋子同樣有更多的右腦活動。諸如拿破崙、叔本華、畢加索這些奇才,他們都有常人無法企及的創造力和直覺,思維可以脫離條條框框的限制。根據左右腦分工理論,我們已知掌管邏輯思維、分析和語言的是左側腦區,而掌握靈感、直覺和創造性思維的是右腦。
顯然,天才們更多使用右腦。精神病人,同樣是右腦活動最頻繁的一批人。
莫斯科一家精神病院對剛入院的精神病患者進行了直覺測試,想看看精神病人的直覺能力有多強。結果發現,精神病人的直覺准確度遠高於正常人,一般人瞎猜只有20%~30%的准確率,而精神病人最高可以到92%。
另外,精神病的核心症狀——幻覺、妄想同樣需要極強的想像力和發散性思維。
2、其次,天才和瘋子可能有同樣的基因突變。研究者發現,很多天才可能是因為15號染色體上的基因排列異常造成的。15號染色體異常可能是智力爆發式提升的直接原因。
另一方面,該染色體異常的人也更容易患上恐慌、焦慮失調等精神疾病。有研究人員對精神抑鬱的患者研究後發現,因抑鬱自殺身亡或企圖自殺的人同樣存在15號染色體的基因突變。
3、再次,天才和瘋子都存在「認知抑制功能失效」。研究者發現,在大腦右顳下區有一些神經元,具有「壓制天才」的功能。它會抑制超乎常規的認知和思維,讓人們的日常舉止不偏離常規和社會框架。
每當人們腦子里出現新奇和不尋常想法時,這部分神經元就開始活躍,將奇特的想法抑制下去。若該腦區出現損傷或因其他原因功能受損,認知抑制的功能就會失效,各種非凡的、超乎常規的念頭就會源源不斷涌現出來,至於這些念頭具有天才般的創造性還是精神病性的錯亂就不得而知了。
天才和瘋子的確有著無法忽視的聯系,但並不是所有的天才都有精神病,顯然有一些因素起到了保護作用。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謝麗·卡森認為,天才們有著出眾的智力。
這份智力帶來了必要的認知控制能力,使得他們能夠去蕪存菁,把奇幻的想法從現實的可能性中分離出來。其他保護因素的發現和利用,還有待醫學進一步研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瘋子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天才和瘋子一步之遙
3. 為什麼說有些歷史名人既是天才也是瘋子
「一個有創意的人需要在他感興趣的方向有一個優秀的知識背景,並且有一些特立獨行的習慣(成為一個瘋子可不夠)。」——艾薩克·阿西莫夫
有創造力是否以冒罹患精神病的風險作為代價?只能說,斯蒂芬森等人指出了精神疾病與創造力在基因上的聯系。雖然這種聯系很微弱,但斯蒂芬森認為,這個結果至少說明高創造力作為一種對社會有益的特徵,卻可能給個人帶來消極的影響。
然而,根據英國《衛報》報道,盡管這一研究報告了顯著的結果,卻並沒能打消同行們對創造力與精神疾病之間關系的懷疑。
斯蒂芬森團隊對「創造力」的定義首當其沖受到了質疑。一方面,文藝工作的從業者是否等同於文藝創造力高還值得商榷;另一方面,文藝方面的創造力只是創造力的一方面,從心理學對創造性的研究來說,文藝工作者的創造力主要是藝術創造力,不同於科學創造力(比如採用新穎的方法解決學術上的問題)[5]。哈佛大學的精神疾病系羅滕伯格教授(Albert Rothenberg)曾經采訪過4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他表示在這些高度具有科學創造力的人身上,就未發現精神分裂或者雙相情感障礙之類的疾病。
其次,基因信息能夠決定的差異也許太小。美國亞特亞大埃默里大學的基因學家卡特勒(David Cutler)認為,精神分裂風險分數所解釋的0.24%變異微不足道,就好比一個無創造力的人與一個極具創造力的人之間距離為1000米,而基因方面的原因帶來的差距僅為2.4米。
此外,對於這個研究,一些研究者也告誡人們警惕一個相當常見的陷阱,即相關不等於因果。羅滕伯格指出,患有精神疾病與從事文藝工作之間的相關性,盡管可能有基因的原因,但也有可能是人們接受精神疾病的治療所導致——精神疾病的治療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藝術療法,經歷過這些治療的患者可能更容易被藝術所吸引,從而才從事相關職業。
大概唯一可以讓科學家們達成共識的是,作為人類智能最好的體現,創造力的內在機制非常復雜。不管是從腦神經的角度,還是從基因的角度,單獨的研究可能都只摸到了真相的一面。在了解人腦如何進行創造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只有不斷累積新的研究數據,人們才能更接近讓他們苦苦追尋的、「創造力」背後的生物學秘密。
4. 天才有哪些特點一個有絕頂智慧、才華、膽識的人能否稱為天才天才是否必須經過磨難
天才(genius;talent;endowment;gift)是指人擁有一定的天賦(即天分:不是可以學到的東西),包括卓絕的創造力、想像力;天然的資質的人(如:體質;嗓音等)。一般認為,超過140智商的人叫做天才或者接近天才,有的學者將天才的智商標准劃在了160(sd15)。天才就是具有卓越想像力,創造力和突出的聰明才智的人。
拓展介紹:
天才分兩種:
前者為先天具有某種才能,且該項才能達到了很少人能到達的境界。
後者為努力型天才,這種往往是認清了自身的現狀,認識到某一條路,或是某一種選擇是自己唯一出路後,以強大意志力,以及驗證可行的方法,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到達某種甚至連先天型天才都無法達到的極少數人的境界。
兩者的差異在於,前者往往屬於技術型的層面;而後者往往屬於策略型的層面。
「天才」屬於三才(天才、人才等)之一,「三才」一詞出於我國古老的《易經》的「三才之道」。《易傳》講:「《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參考來源:(網路)http://ke..com/link?url=Yh1bB--_
5. 關與比爾蓋茨的事跡
1996和1997兩度被評為美國最富有的企業家是誰?是42歲的比爾·蓋茨,他是美國微型軟體公司(Microsoft簡稱微軟公司)的董事長。他擁有好多個世界之最,例如:他是第一個靠觀念、智能和思維致富的人;他是世界首富,1996年的財產是160億美元;他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世界第一富翁;他是第一個從一無所有白手起家,在短短20年內創造財產達139億美元的奇才;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靠電腦軟體積累億萬財富的先行者;他是首先開發利用高科技和高智商,創造巨大財富的典範……,因此,在20世紀90年代的地球上颳起了一陣強勁的比爾·蓋茨旋風。那麼蓋茨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他的事跡有許多厚厚的書作了詳細的介紹,這里科單講他幾個小時候的故事吧!
比爾·蓋茨的童年是在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度過的,西雅圖是美國波音公司的的基地,全市職工近半數在這家公司工作,所以人們也把西雅圖稱為波音城。它和舊金山、洛杉磯並列為美國西海岸的三大門戶之一。
長著一頭沙色頭發的7歲男孩蓋茨最喜歡反復看個沒完的是那套《世界圖書網路全書》。他經常幾個小時地連續閱讀這本幾乎有他體重1/3的大書,一字一句地從頭到尾地看。他常常陷入沉思,冥冥之中似乎強烈地感覺到,小小的文字和巨大的書本,裡面蘊藏著多麼神奇和魔幻般的一個世界啊!文字的符號竟能把前人和世界各地人們的我數有趣的事情,記錄下來,又傳播出去。他又想,人類歷史將越來越長,那麼以後的網路全書不是越來越大而更重了嗎!能有什麼好辦法造出一個魔盒那麼大,就能包羅萬象地把一大本網路全書都收進去,該有多方便。這個奇妙的思想火花,後來竟給他實現了,而且比香煙盒還要小,只要一塊小小的晶元就行了。
蓋茨看的書越來越多,想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一次他忽然對他四年級的同學卡爾·愛德蒙德說:與其做一棵草坪里的小草,還不如成為一株聳立於禿丘上的橡樹。因為小草千篇一律,毫無個性,而橡樹則高大挺拔,昂首蒼穹。他堅持寫日記,隨時記下自己的想法,小小的年紀常常如大人般的深思熟慮。他很早就感悟到人的生命來之不易,要十分珍惜這不到人世的寶貴機會。他在日記里這樣寫道:人生是一次盛大的赴約,對於一個人來說,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信守由人類積累起來的理智所提出的至高無上的諾言……那麼諾言是什麼呢?就是要干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他在另一篇日記里又寫道:也許,人的生命是一場正在焚燒的火災,一個人所能去做的,就是竭盡全力要從這場火災中去搶救點什麼東西出來。這?追趕生命的意識,在同齡的孩子中是極少有的。
蓋茨所想的諾言也好,追趕生命中要搶救的東西也好,表現在蓋茨的日常行動中,就是學校的任何功課和老師布置的作業,無論是演奏樂器,還是寫作文,或者體育競賽,他都會傾其全力,花上所有的時間去最出色地完成。
老師給他所在的四年級學生布置了一篇有關人體物殊作用的作文,要求四五頁的篇幅。結果蓋茨利用他爸爸書房裡的網路全書和其他醫學、生理、心理方面的書籍,洋洋灑灑地一口氣寫了30多頁。又有一次老師布置同學寫篇不超過20頁的故事,蓋茨浮想聯翩,竟寫出長達100頁的神奇而又曲折無比的故事,使老師和同學都十分驚訝!大家說他:不管蓋茨做什麼事,他總喜歡來個登峰造極,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然他是不會甘心的。
蓋茨在體育和社會活動方面也表現出這種不落人後的精神。有一次暑假童子軍的80公里徒步行軍,時間是一個星期,他穿了一雙嶄新的高筒靴,顯然新鞋不大合腳,每天13公里的徒步行軍,又是爬山,又是穿越森林,使他吃盡苦頭,第一天晚上,他的腳後跟磨破了皮,腳趾上起了許多水泡。他咬緊牙關,堅持走下去。第二天晚上,他的腳紅腫得非常厲害,開裂的皮膚還流了血。同伴們都勸他停止前進,他卻搖搖頭,只是向隨隊醫生要點葯棉和紗布包紮一下,又要了些止痛片服用,繼續上路了。就這樣他一直堅持到一個途中檢查站,當領隊發現他的腳發炎嚴重,下令醫冶,才中止了這次行軍。蓋茨的母親從西雅圖趕來,看到他雙腳潰爛的樣子時,難過地哭了,直埋怨兒子為什麼不早點停止行軍。蓋茨卻淡淡地說?可惜我這次沒有到達目的地。
1969年,蓋茨所在的西雅圖湖濱中學中美國是最早開設電腦課程的學校。當時還沒有PC機,學校只搞到一台終端機,還是從社會和家長那裡集了大批資金才買來的。這台終端機連接其他單位所擁有的小型電子計算機PDP--10,每天只能使用很短時間,每小時的費用也很高。蓋茨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只要一有時間,便鑽進計算機房去操作那台終端機,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13歲時,他便獨立編出了第一個電腦程序,可以在電腦屏幕上玩月球軟著陸的游戲。這一年的7月20日正好是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物朗和奧爾德林乘登月艙,代表人類第一次踏上了月球表面的日子。蓋茨心裡想,我不能坐宇宙飛船去月球,那麼讓我用電腦來實現我的登月夢吧!
6. 據說禁慾和個人的創造力有某種聯系,請解釋一下
也許創造力太高深的人,精神是相當豐富的,能以假亂真!
仔細分析一下,也不排除它們之間有關聯呢
7. 創造力表現有幾種特徵
一是變通性,意思是說具有較強創造能力的人,其思維活躍,靈活多變,專舉一反三,聞一知屬十,觸類旁通,不易受定勢的影響;
二是獨特性,對問題有獨特、新穎的見解,遇事常有思想、新觀念、樹立新形象和拿出新點子、新辦法;
三是流暢性,知識經驗豐富,思路開闊而流暢,方法靈活,智力活動阻滯少,反應迅速。創造力的本質特徵是創新,然而它並不神秘莫測。創造力與創造思維一樣,人皆有之,並非少數天才人物所特有,它是人類的一種普遍的能力。
8. 為什麼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有創造力
因為起步和付出不一樣。創造不成功就等於什麼也沒有其中時間的付出你願意也能創造,起步別山寨別人你願意也能創造。
9. 狀態和心情有什麼區別一定有某種關系嗎
狀態一般是用來說明一個人對待一件事物的狀態及看法。比如請不要在工作中鬧情緒,另如你對此事的情緒不高。心情則是一種心理狀態,具體體現在對個體的描述,如今天你有一份好心情,今天他的心情很差。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一個是用來描述你對事物的狀態,一個用來描述個體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