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火的來源~~急~
火
火是物質燃燒產生的光和熱,是能量的一種。必須有可燃物、燃點、氧化劑並存才能生火。三者缺任何一者就不能生火。火就是介於氣態、固態、液態以外的等離子態。火是由等離子體(plasma)狀態的物質組成的,plasma是由英國物理學家Sir William Crookes在1879年確定的物質的第四種狀態(其它三種是固態、液態、氣態)。
電子離開原子核,這個過程就叫做「電離」。這時,物質就變成了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組成的,一團均勻的「漿糊」,人們稱它離子漿。這些離子漿中正負電荷總量相等,因此又叫等離子體。
而我們通常看到的火是電離的電子由激發態回到基態時放出的光子,不同能量的光子有不同能量的顏色。
火有重力嗎?答案是有的,因為火在無重力太空艙中的形狀是球狀的,它的形狀受到重力的影響。
初中化學中定義火是物質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發熱發光的現象,那麼又做如何解釋呢?那是因為初中化學是從宏觀現象來解釋火,而現代物理在進入研究微觀領域之後更注重從微觀粒子角度解釋現象。
從宏觀定義的物質上來說,火是物質,因為從哲學的宏觀定義上來說,物質的狀態也是物質,物質和狀態並不矛盾。
火是飲食烹飪任之根本。應該說,有了火,才有了飲食文化。
在火沒有誕生之前,先民們只能過原始的、禽獸一般的生活。所謂「食草木之食,
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如《韓非子》所說:「民食果菰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
腹胃,民多疾病。」自火誕生後,才使「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有異於禽獸。」火之
發明者,中國一致的傳說是鑽燧取火的燧人氏。考古者從周口店北京猿人所用石器初步
推測,中國猿人開始自覺用火,大約在五十萬年以前。
中國歷史上有三皇五帝說,三皇之稱,起碼有四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伏羲、神農
、黃帝(《世本》、《帝王世紀》);一種說法,是伏羲、女禍、神農(《三皇紀》、
《風俗通》);一種說法是伏羲費、神農、祝融(《白虎通》);還有一種說法,就是
伏羲、神農、燧人(《白虎通》)。燧人氏肯定在伏羲、神農之後。因為據中國民間傳
說,自伏羲之後,大庭氏王才有天下;伏羲之後,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
氏,赫胥氏,尊節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陰康氏,朱襄氏,
無懷氏,燧人氏,皆襲謚庖犧氏(即伏毅)之號。
《屍子》:「燧人上觀星辰,下察五木以為火。」按陰陽五行說,火生於木,故燧
人用木取火。《路史》中說,燧人是觀乾象,察辰心而出火,作鑽燧。「辰心」,按古
人所說為「心宿」,即「大火星」。所謂「五木」,是指當時認為五種應天時可以取火
的木材。即「榆;柳青,故春取之;棗:杏赤,故夏取之;桑:柘黃,故季夏取之;柞
:(木酋)白,故秋取之;槐;檀黑,故冬取之。」
燧人作鑽燧取火後,其鑽木工具稱燧,後人又發明利用金屬向太陽取火,於是又有
「木燧」和「陽燧」之分。《淮南子》記:「陽燧見日則燃而為火。陽燧,金也。日高
三四丈,持以向日,燥艾承之寸余,有頃,焦吹之則得火。」《古今注》:「陽燧以銅
為之,形如鏡,照物則景倒,向日生火。」
在漢以前,用陽燧取火,稱作「明火」,用木燧取火,稱作「國火」。按《周禮》
中《大祝》、《大司寇》的說法,陽燧取之於日,近於天也,故占卜與祭祀時用之。木
燧取之於五木,近於人也,故烹飪用之。漢以後,用金屬與石相擊,也可磨擦得火,於
是,簡單的鐵片就可成為陽燧。人們一出門,一般腰間都左佩陽燧,右佩木燧,以隨時
取火用。另備有艾加上硝水製成的火絨,當磨擦得到火星掉在絨上燃燒時,再用「發燭
」接引得火。所謂「發燭」,是用褪皮的麻秸做成的小片狀,長五、六寸,流硫磺於首
,遇火就燃。
有了火後,就有了灶。創造灶者,一說是炎帝,《淮南子》:「炎帝於火而死為灶
。」註:「炎帝神農,以火德王天下,死祀於灶神。」一說是黃帝:《續事始》:「灶
,黃帝所置。」於是《事物原會》就稱:「黃帝作灶,死為灶神。」而火神,按一般說
法是祝融。《淮南子·時則》註:「祝融吳回,為高辛氏火正,死為火神,托把於灶。
」《史記·楚世家》:「董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
融』。」《禮記月令》:「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祀灶,祭先師。」
原始的灶的形態,是在地上掘坑,今西安半坡遺址發掘出的灶,為雙連地灶,即挖
在地表的兩個火坑,地表上兩坑相隔,而在地下則兩坑相連相通。一坑為進柴處,一坑
為出人處,兩坑相通的洞口就是灶門。西安半坡至今有六、七千年歷史,其發明者,當
應是炎帝而不應是黃帝。據推算,黃帝主政的時間,距今約四千六百多年。炎帝在黃帝
之前傳七十世,以二十年一世推算,大約距今六、六千年。至戰國時,灶的製作已非常
完美。《曾連子》記:「一灶五突(突:煙囪),分煙者眾,烹飪十倍。」
以火而烹飪,古人馬上注意到了火候對於烹飪之重要。古文中首次談及火候對於烹
飪之重要的,是《呂氏春秋·本味篇》。其中伊尹這樣告訴商湯:「凡味之本,水最為
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火為之紀。時疾時徐,滅腥去臊除膻,必以其勝,無失其理
。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後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變,
精妙微纖,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陰陽之化,四時之數。放久而不弊,熟
而不爛,甘而不味,酸而不酷,成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月侯〕。」
這段話翻成白話的大意是:大凡味之根本,水為第一。依酸甜苦辣咸這五味和水木火這
三材來施行烹調。鼎中九次沸騰就會有九種變化,這要靠火來探制調節。有時用武火,
有時用文火,清除腥、臊、膻味,關鍵在掌握火候。只有掌握了用火的規律,才能轉臭
為香。調味必用甜酸苦辛咸這五味,但放調料的先後和用料多少,它們的組合是很微妙
的。鼎中的變化,也是精妙而細微,無法形容,就是心裡有數也難以說得清楚。就像騎
在馬上射箭一樣,要把烹技練到得心應手。如陰陽之自然化合,如四時之自然變換,烹
飪之技才能做到烹久而不敗,熟而不爛,甜而不過,酸而不濃烈,成而不澀嘴,辛而不
刺激,淡而不寡味.,肥而不膩口。
袁枚後來在《隨園食單》中,專門有一節關於火候的論述。他認為,烹飪食物,關
鍵是掌握火候。煎炒必須用旺火,火力不足,炒出來的東西就會疲軟;煨煮則必須用溫
火,火猛了,煨成的食品就會干癟,要收湯的食品,應該先用旺火,再用溫火。如果心
急而一直用旺火,食物就會外焦而里不熟。他認為,腰子、雞蛋這類,越煮越嫩;鮮魚
、蚶蛤這類,則稍多煮就會不嫩。豬肉熟了就要起鍋,這樣,顏色紅潤,起鍋稍遲就會
變黑。做魚要是起鍋晚了,則活肉都會變死。烹飪時,開鍋蓋的次數多了,做出的菜就
會多沫而少香。如果火滅以後再燒,則菜就會走油而失味。袁枚說,傳聞道人必須經過
九次循環轉變才能煉成真丹,儒家則以既不做過頭,又要功夫到家為准。廚師要正確掌
握了火候,謹慎操作,才算基本掌握了烹調。掌握了烹調的廚師,做出來的魚,應該臨
吃時還是色白如玉,肉凝而不散,這種肉是活肉。要是色白如粉、松而不粘者,就是死
肉。
古人認為,火有新火、舊火之分,溫酒炙肉做菜用的石炭火、木炭火、竹火、草火
、麻gai〔上草字頭下亥〕火 (麻gai火:用麻根燃燒的火),氣味各自不同,清人《調
鼎集·火》中,就列舉種種火配以種種食物烹制:「桑柴火:煮物食之,主益人。又煮
老鴨及肉等,能令極爛,能解一切毒,穢柴不宜作食。稻穗火:烹煮飯食,安人神魂到
五臟六腑。麥穗火:煮飯食,主消渴潤喉,利小便。松柴火:煮飯,壯筋骨,煮茶不宜
。櫟柴火:煮豬肉食之,不動風,煮雞鴨鵝魚腥等物爛。茅柴火:炊者飲食,主明日解
毒。蘆火、竹火:宜煎一切滋補葯。炭火:宜煎茶,味美而不濁。糠火:礱糠火煮飲食
,支地灶,可架二鍋,南方人多用之,其費較柴火省半。惜春時糠內人蟲,有傷物命。
」
而元人賈銘在《飲食須知》中,卻告知:「宜用陽燧火珠,承日取太陽真火,其次
貼鑽槐取火為良。」他認為,「其戛金擊石(即用鐵器擊火石生火),鑽燧八木之火皆
不可用。八木者:松木難瘥(瘥:疫病,意思是:用松木之火,得病難愈),柏火傷神
多汗,桑火傷肌肉,柘火傷氣脈,棗火傷內吐血,桔火傷營衛經絡,榆火傷骨失志,竹
火傷筋損目也。」
顧炎武也反對用石取火,認為用火石取火都會影響壽命。但他認為,應按四時五行
之變取木之火。他說:「人用火必取之木,而復有四時五行之變。《素問》黃帝言:壯
火散氣,少火生氣。《周禮》:季春出火貴其新者,少火之義也。今日一切取之於石,
其性猛烈而不宜人,病痰之多,年壽自減,有之來矣。」
古人稱火為「陽之精」。《後五行志》:「火者,陽之精也,火性炎。」《河圖·
汴光篇》:「陽精散而分布為火。」古人把人稱為五行之一,認為它有氣而無質,可以
生殺萬物,神妙無窮。古人認為,獨有火在五行中有二,其它都只有一。所謂二者,是
指火有陰火和陽火之分。古人又把火分成有天火、地火、人火三種,認為天火有四,地
火有五,人火有三。天之陽火有二;太陽,真火;星精,飛火。天之陰火有二:龍火(
稱龍口有火),雷火。地之陽火有三;鑽木之火,擊石之火,戛金之火。地之陰火有二
:石油之火(古人稱油貯存到一定數量會自然起火),水中之火(古人稱江湖河海,夜
動有火)。人之陽火有一,丙丁君火(就是心、小腸的所謂離火),人之陰火有二,命
門相火(謂起於北海,稱坎火,遊行三焦�%C
『貳』 節能柴火灶做法,要節約能源又實用的,廣告別來,謝謝!
我家就是用的節能柴火灶,很節能,做一次飯只要一點點柴火就好,而且廚房沒有煙。具體做法很難說哦,灶門的大小(大了不節能,小了黑心火)、灶塘的大小、回風槽高低、灶前不能太厚,煙囪的位置等等都很重要,這里也說不清。建議你找專業做灶的人做,或多看看附近鄰居哪家有節能灶的。多參考一下再做。我曾仿別人做過,但和專業做的還是有一些差距。
『叄』 談談你對設計創造的理解!!急求!!
我對設計創造的理解
什麼是設計
設計是設想、運籌、計劃與預算,它是人類為實現某種特定目的而進創造性活動。
設計的分類
現代以來設計師理論家們按設計目的的不同,將設計計劃分為三類:
為了傳達設計——視覺傳達設計
為了使用設計——產品設計
為了居住設計——環境設計
根據就是自然——人——社會劃分
設計的方法有很多種,在運用上也是多種多樣的
設計中,應注重美學,心理學,在設計中的設計美學尤為重要。在設計中也應當運用一定的方法,使設計更完善
設計創造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類:1.直接展示法,是一種最常見的運用十分廣泛的表現手法。它將某產品或主題直接如實地展示在廣告版面上,充分運用攝影或繪畫等技巧的寫實表現能力。如圖,是我為某雜志做的排版設計,簡單的運用了照片的排版對作品進行設計。照片本身是照片。經過排版以後則變成了設計,這便是對事物的設計創造吧
2.突出特徵法,運用各種方式抓住和強調產品或主題本身與眾不同的特徵,並把它鮮明地表現出來,將這些特徵置於廣告畫面的主要視覺部位或加以烘托處理,使觀眾在接觸言辭畫面的瞬間即很快感受到,對其產生注意和發生視覺興趣,達到刺激購買慾望的促銷目的。
3.對比襯托法,對比是一種趨向於對立沖突的藝術美中最突出的表現手法。它把作品中所描繪的事物的性質和特點放在鮮明的對照和直接對比中來表現,借彼顯此,互比互襯,從對比所呈現的差別中,達到集中、簡潔、曲折變化的表現。通過這種手法更鮮明地強調或提示產品的性能和特點,給消費者以深刻的視覺感受。象這幅作品。我運用了顏色上的對比,(紅和綠)進行強烈對別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大色快與小色快之間的對比,還有塗鴉式字體與正式的黑體之間的對比都起到了互相存托的效果。非常的簡介,強調鮮明的色彩關系。雖然這幅作品在創新意義上不一定很有創意。但我個人還是十分喜歡的這幅作品的。他強烈的對比也是我最喜歡的原因。這只是我的個人想法僅此而已。
4.合理誇張法, 藉助想像,對廣告作品中所宣傳的對象的品質或特性的某個方面進行相當明顯的過份誇大,以加深或擴大這些特徵的認識。文學家高爾基指出:「誇張是創作的基本原則。」通過這種手法能更鮮明地強調或揭示事物的實質,加強作品的藝術效果。
5.以小見大法 6.運用聯想法
7.富於幽默法 ,幽默法是指廣告作品中巧妙地再現喜劇性特徵,抓住生活現象中局部性的東西,通過人們的性恪、外貌和舉止的某些可笑的特徵表現出來這兩幅作品都是以魚為主題的,都似乎看起來都很幽默呢,一個是魚學劉翔跨欄,表現奧運精神。十分的具有喜劇性。另一幅則表現了小魚吃大魚,用反現實狀況來表現,是不是更具幽默性呢?
8.借用比喻法
9.以情托物法
10.懸念安排法
11.選擇偶像法
12.諧趣模仿法,這是一種創意的引喻手法,別有意味地採用以新換舊的借名方式,把世間一般大眾所熟悉的名畫等藝術品和社會名流等作為諧趣的圖像,經過巧妙的整形履行,使名畫名人產生諧趣感,給消費者一種嶄新奇特的視覺印象和輕松愉快的趣味性,以其異常、神秘感提高廣告的訴耱效果,增加產品身價和注目度。
這種表現手法將廣告的說服力,寓於一種近乎漫畫化的詼諧情趣中,使人贊嘆,令您發笑,讓您過目不忘,留下饒有奇趣的回味。
13.神奇迷幻法
14.連續系列法
還有一些方法我就不一一舉例了
我認為設計還具備個性的特點: 1.整體性 2.獨特性 4.可塑性 5.社會性 6.生物性
設計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學科,它的研究內容和服務對象有別於傳統的藝術門類,因此,設計美學也有別於傳統的繪畫和裝飾,其研究內容自然也不能完全照搬生吞傳統的美學理論。
設計就是創新。如果缺少發明,設計就失去價值;如果缺少創造,產品就失去生命。——劉東利(香港)
『肆』 除了3w咖啡,柴火還有哪些創客空間
引言
創客空間是一個具有加工車間、工作室功能的開放的實驗室,創客們可以在創客空間里共享資源和知識,來實現他們的想法。從2007年起,全球各地共成立了超過2000多個創客空間。2010年10月,逗新車間地在上海落戶,成為國內創客的大本營。而後,北京的逗創客空間地和深圳的逗柴火創客空間地隨之揚名,這些都是達到幾千人甚至上萬的創客組織先鋒。不久,廣州、杭州、南京、成都、西安等地的創客組織如雨後春筍般涌現。
2014年的地平線報告認為:逗世界各地大學校園教學實踐的焦點正在發生轉移,各個學科的學生正在通過製作和創造的方式進行學習,而不再是課程內容的單純消費者……之前一直沒有實驗室或者實踐學習環節的某些大學院系,也開始將實踐學習環節集成進來,作為課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地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已經有數十所高校建立了創客空間,這些創客空間的建立,有效地滿足了有創新想法並且愛好動手的學生的需求,便於引導學生從消費者轉變為創造者。
雖然很多大學相繼建設了創客空間,但中小學里卻鮮有建設創客空間的成功範例。中小學有沒有必要建創客空間看中小學的創客空間怎麼建設看這些都很值得進一步探索。為此,我和吳俊傑老師各自嘗試在溫州中學和北京景山學校,建設了一個學校創客空間。這里,我以溫州中學的DF創客空間的建設為例,介紹其建設過程中的一些思考。
? 創客空間要明確建設目標
創客空間的建設目標定位很重要。上海新車間的定位是一個純粹的供創客交流的場所。而柴火創客、南京創客就不同了,他們還承擔了逗科技孵化器地的功能。和這些創客空間不同的是,中小學的創客空間建設,則是為滿足學生動手實踐的需求,為他們提供逗用知識地的機會,努力將他們的奇思妙想實現出來。從這點看,中小學的創客空間其實具有了開放實驗室、社團活動室和圖書館等功能。
為此,我確定了如下的目標:溫州中學DF創客空間面向溫州中學三個校區,為愛好動手、愛好製作的學生提供一個固定的活動和交流場所。通過各種創客分享活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創新實踐,研究跨學科的綜合性項目,提升技術並交流創意,最終形成一個匯聚創意的場所,一個讓想法變成現實的逗夢想實驗室地。
? 創客空間要滿足必要條件
常常有老師向我求助,想了解建一個創客空間需要多少經費,需要采購哪些工具之類。其實,創客空間並不神秘,也不需要很昂貴的工具和器材。上海新車間的聯合創始人李大維曾經說過,新車間開門的第一天,僅僅擁有15平方米的場地、5片Arino控制板和幾台遙控車。但是,中小學創客空間畢竟是面向沒有獨立購買能力的未成年人,所以相對社會上的創客空間而言,工具和器材的准備盡量要全面一些,應能滿足大部分學生研究和實踐的需求。而且,因為使用對象是未成年人,工具和器材的選擇要以安全為第一原則。結合國內知名的創客空間的特點,我們可以歸納出中小學創客空間的一些必要條件。
1.要有足夠大的場所
足夠大並不是說越大越好,而是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一般來說,創客空間只要擁有一個普通教室大小的房間即可,裡面能容納4~6張工作台,能容納一些體積較大的加工工具,如激光切割機、3D列印機等,同時還有一定的空間來存放學生的創客作品和半成品的儲物櫃。
考慮到創客空間要經常組織創客分享活動,所以選擇場所時盡量要考慮其周邊有沒有公用的多媒體教室或機房。而且創客演講一般不會僅僅面向創客空間成員,而是全校學生都能參與,往往會有較多的聽眾。一些規模較大的創客工作坊(WorkShop),也需要設置有能容納更多學生的臨時場地。對中小學而言,創客空間的小會員還要學習一些基礎的創客類課程,如3D設計和列印操作,S4A、Arino和AppInventor等編程入門等,這些課程都將用到機房。
2.提供足夠全的工具
創客空間要鼓勵學生動手,使用各類金屬、木製、塑料以及電子工具進行創作,將想法實現出來。所以3D列印機和小型車床、焊台、萬用表等工具應該是標配的。如果有條件,最好購買一台小型的激光切割(雕刻)機,能切割亞克力板即可。
智能化是創客們的研究方向,所以Arino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器材。建議購買10套左右的入門套件供初學者學習。另外再購買1~2套感測器模塊比較齊全的套件,供水平較高的學生研究,也可以在一些展示活動中使用。不建議囤積很多感測器,最好是根據學生項目的需求,去購買相應模塊。如果學校已經開設了Arino的相關課程,應該把這些教學器材也提供出來,供學生課余時間自學。
3.實現足夠長的開放時間
理想的創客空間是做到一周7天,全天開放。但考慮到不能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中小學的創客空間應該能確保課余時間開放,如果可行,還要做到雙休日向學校周邊的學生開放,如現在很多高中的學生是寄宿的,雙休日能在學校創客空間和同學們一起做做項目,應該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
結合上述的三點必要條件,我開始在學校尋求合適的地址,並編寫了建設方案。因為今年有其他學校臨時借用教室,致使學校的教室比較緊張。我校的創客空間只好暫時選擇了一個稍小一點的房間。但是這個房間的位置非常適合,旁邊有一個大多媒體教室,樓下則是機房。我結合學校現有的工具和器材,新采購了一批器材。目前創客空間的工具和器材清單如下表:
項目
名稱
數量
電子
Arnio學習套件
10
互動媒體技術學習套件
16
創意機器人學習套件
16
電子高手進階教程(1~5)
5
Scratch測控板、酷樂宅、Kinect、Makeblock、yeelight套件、樹莓派套件、pcDuino套件等
若干
加工
3D列印機(桌面型)
1
小型焊台
1
手持多功能電鑽
1
多用鋸套裝
1
檢測維修
數字示波器
1
實驗室工具套裝
3
防靜電工作台,大小為(180×80×75)
4
攜帶型凳子
20
展示收納
激光列印機
1
公用電腦
2
大屏幕電視機
1
不同規格的透明儲物盒
30
學習
各種創客視頻
若干
各種創客類書籍(含《愛上製作》系列、清華大學科技創新叢書系列)
若干
本創客空間根據高中生的特點,將Arino作為創客課程的主要實施平台、配製的Arino的數量是適合大班學習的。此外為了拓展學生視野,還配置了一些其他硬體平台,用於小組學習或教師演示。為了讓學生從電子世界步入到物理世界,創客控制項提供了木材、金屬、塑料加工機械,這些機械以小型化、安全、便於操作、可替代性強、供貨穩定為基本配置原則。檢測維修工具方便學生自行修理、調試一些小故障。在展示收納環節當中,使用pcino代替主機和大屏幕電視機結合,可以很好地在戶外環境下展示學生的作品,用於參賽或者宣傳活動。儲物盒要透明,最好能夠疊放,便於教師管理和收納。工作台有兩類、一類要穩定、堅固、防火,用於焊接和放置3D列印機這類需放置震動的設備;另一類要輕便、容易移動和拆卸,便於改變創客控制項的格局或者釋放空間。最後,各種創客視頻、書籍提供了一個自學的環境,學校可以自行購買一些、也可以鼓勵學生捐贈或者相互借閱。限於篇幅,不可能將設備型號、價格、購買網址等信息介紹得特別清楚,感興趣的老師可以加入群創客教育(294789820),進一步了解詳情。
? 創客空間要制訂運營計劃
建設一個創客空間容易,而要做到持續運營卻不容易。因為創客空間中畢竟有焊台、機床之類相對比較危險的工具,必須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開展活動。而且在創客空間建設的初期階段,學生中往往沒有逗高手地,需要專業教師來指導,並開展多種活動來宣傳創客運動。
目前,溫州中學DF創客空間有多位教師輪流值班,並安排了創客空間的骨幹成員為志願者,協助教師管理。創客空間的成員基本上由溫州中學科技製作社組成,是學校官方認可的社團組織。科技製作社由學生自由報名,然後篩選考核形成。成員的篩選工作同樣是由學生自行組織,考核內容主要為:是否有創新的想法;是否有動手的意願;是否有動手的能力,等等。
創客空間平時僅對會員和Arino相關選修課程的學生開放,一周組織一次小規模的會員活動,一個月組織一次面向全校學生開放的活動,活動由各種講演或WorkShop組成。每年一度的科技節都會組織逗創客進校園地活動,請社會知名創客,或者聯合溫州大學的創客空間進行公益演講,也會對一些成員的成熟作品做展示。
DF創客空間對會員不收取任何費用,指導教師會根據學生的項目,每個學期遴選一部分優秀創意項目,由學校統一購買相關器材,作為鼓勵和支持。其餘項目則由學生自行購買。一些自發的WorkShop活動需要的器材,也是由學生自行組織購買的。當然,學校在學生社團活動方面也給與了一定的經費補助。
通過上面的介紹,或許我們對中小學創客空間建設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其實,我們甚至可以理解為學校創客空間就是一個向學生開放的勞動技術(通用技術)實驗室。硬體配置並不是最重要的,創客空間的核心功能在於開放、共享和指導。我們非常希望,學校的創客空間能夠和圖書館一樣,成為學校的標准配置。在課余時間,學生能聚在創客空間,提出各種跨學科的奇思妙想,並努力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溫州中學的創客空間很幸運地得到了國內經營開源硬體的知名創客類公司DFRobot的支持,不僅捐贈了3D列印機和一些學習套件,還承諾在一些大型活動中派遣專業創客來做演講和WorkShop,並邀請創客空間成員參加每年一度的上海創客嘉年華展示活動而且承擔費用。因為當前創客教育還沒有得到教育行政部門的重視,能指導學生進行跨學科研究、實踐的師資也嚴重缺乏,尋求當地創客類企業或者社會(高校)創客空間的支持,來建設適合中小學的創客空間,或許是一條非常值得嘗試的途徑。
『伍』 火字的來歷與演變過程
火字的來源傳說:
在遠古時代,蚩尤被黃炎二帝打敗後流落到苗族所在地。這天正遇蚩尤三姨太臨盆,當蚩尤當知三姨產下一個沒雙眼的妖魔鬼胎,心中十分鬧怒即命殺手將其碎屍萬段。
這時只見天上火焰神君在大聲叫;「蚩尤且慢動手!」。
當火焰神君落地後對蚩尤道:此孽畜乃本仙煉爐中一殘渣餘孽,昨晚守夜童兒睡著了,此孽畜就打開爐門下來作祟,無奈被南天門守將追得無孔可入才躲入你三姨腹內,南天門守將為避女性私血故不敢動手。
蚩尤聽後是哭笑不得,這時倉頡也剛從九玄神女處回來,見火焰神君和蚩尤對一妖魔鬼胎留處犯愁,就動了惻隱之心。說;二位,這妖魔鬼胎還是送給我吧,我的字海內正少個做飯的什計。
蚩尤到是同意,而火焰神君卻連連擺手說;「倉帝不是我小氣,你不知道這廝壞著呢!只要你一不留神他就會闖禍」。
倉頡笑嘻嘻地說;「火焰神君你大可放心,我字海內有的是水可降服他,再說他要是敢下界傷害人間,我會號令天下人用口水將其淹沒」。
火焰神君見倉帝執意想要,就在該廝臉左右各打了一掌巴,喝聲滾!只見這孽畜嗖的一聲鑽進了倉頡字海內。故而古代的火字是人字二邊有二個掌巴形的象形字。
火字的演變:
「火」的早期甲骨文字形、與「山」相似,像地面上的三(多)股騰騰熱焰。
晚期甲骨文簡化了兩側的焰苗,並將主焰寫成「人」形。
金文在晚期甲骨文的基礎上省去地面,將甲骨文連在一起的三股焰苗分離,將主焰兩邊的焰苗、寫成撇和捺 。
篆文承續金文字形。「火」在上下結構中作偏旁時被寫成「四點底」。
火字的記載:
燃燒木材是最早生火的方式。樹木自古提供人類需要的很多能源,故稱柴或柴火。不同的樹木造就不同的柴火。
《調鼎集·火》列舉各種木柴烹煮:「桑柴火:煮物食之,主益人。又煮老鴨及肉等,能令極爛,能解一切毒,穢柴不宜作食。稻穗火:烹煮飯食,安人神魂到五臟六腑。麥穗火:煮飯食,主消渴潤喉,利小便。松柴火:煮飯,壯筋骨,煮茶不宜。」
「櫟柴火:煮豬肉食之,不動風,煮雞鴨鵝魚腥等物爛。茅柴火:炊者飲食,主明目解毒。蘆火、竹火:宜煎一切滋補葯。炭火:宜煎茶,味美而不濁。糠火:礱糠火煮飲食,支地灶,可架二鍋,南方人多用之,其費較柴火省半。惜春時糠內入蟲,有傷物命。」
『陸』 火摺子是什麼人發明的
"火摺子"是用很粗造的土製紙捲成緊密的紙卷,用火點燃後再把它吹滅,這時候雖然沒有火苗但能看到紅色的亮點在隱隱的燃燒,就象灰燼中的余火 ,能保持很長時間不滅。需要點火時只要一吹就能使它復燃,不過吹是很有技巧的,需要突然、短促、有力送氣量要大,書上有說這東西用於夜行夜襲。
另一種說法是:古代的取火工具大概是有火刀、火石和火絨。不是有其中一樣就行,而是全都要。火刀是金屬的,火石大概是容易起火星的石頭,而火絨是容易點著的紙屑、棉花之類的東西浸了油製成的。點火的時候先取一點乾燥的火絨放在引火物上,比如是紙張、刨花、木頭,然後用火刀撞擊火石來產生火星點著火絨,最後引燃柴火。
汗,聽起來就很麻煩對不對?但是這和現在打火機的原理差不多。
依我看,火摺子也就是把上面這三樣東西組合起來做成象打火機差不多大小,用起來也可能和打火機有點象,就是裝一個機關,一按就可以讓金屬物體和火石相撞產生火花點著裝在裡面的易燃物來照明或者點火,當然應該沒有現代的打火機好用就是了。
至於為什麼掉到水裡還能用?
其實是這樣的,火摺子在古代應該是比較貴重的,因為製作困難,而且照打火的原理和火摺子的大小看火絨不可能裝很多,所以應該只能用很短的時間,實在是稀罕得很的東西,並且是一受到潮氣就不能用了,而且我看過的一些武俠小說比較嚴謹,曾經有看到火摺子是用油紙或者油布包裹的情節,那麼就說得通了。油布和油紙都是可以防水的,平時包裹火摺子是用來防潮,雖然沒有塑料袋強,汗!
應該是由中國勞動人民發明的
『柒』 余秀華的代表詩作有哪些
代表作《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如何讓你愛我》、
《經過墓園》、
《我愛你》《井台》《夢見雪》、
《致雷平陽》、
《那些秘密突然端莊》、
《打穀場的麥子》《我們在這樣的夜色里去向不
明》《搖搖晃晃的人間》
望採納
『捌』 農村廚房不要柴火灶會影響風水嗎
農村廚房不要柴火灶會影響風水嗎————不用柴火灶,能有效地解決生活、飲食問題,屬於向前邁進了大大的一步,是人類的進步,必然不壞風水,不但不壞風水,反而認為風水更優。進步絕對是好風水,落後絕對是壞風水。
什麼叫風水?,多用科學頭腦思維。風水的實質用現代漢語表達就是:創造、選擇具有更優越的生存條件、生存優勢;必須、合理、舒服、實用、方便、有利、安全、美觀、衛生;合乎力學、科學原理;合乎常識、邏輯,就是好風水。不存在令人費解的特別神秘風水!用必須、合理、舒服、實用、方便、有利、安全、美觀、衛生的標准去評估考量。必須、合理、舒服、實用、方便、有利、安全、美觀、衛生,就是好風水。相反,就會壞事,就是壞風水。風水再好,談不上合理、舒服、實用、方便、有利、安全、美觀、衛生等條件,那隻能認為是怪論。
必須:是指這些結構和設置必須要,不能缺少。把這些設置換地方更不適合。實用:比如窗戶只能在哪裡,採光效果好。放別的其它位置採光效果差,或根本就不採光,其實是壞風水。方便:比如門進出要順暢、方便。如果不方便,就是再合風水方位規范要件,也只能加重出入活動負擔,其實就是壞風水。
關於「創造、選擇具有更優越的生存條件、生存優勢」。古代以正確合理選擇優越的自然條件為主,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創造更優越的生存空間已成可能,現代化的改造力度為人類的生存條件奠定了很好基礎,從而具備了創造優越風水可能。多從科學、常識方向思考定然有益。
『玖』 如果禁止農村燒柴火,那麼柴草要怎樣進行處理
伴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北方一些大城市也開始出現霧霾。煙霧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也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許多人提出了禁止在農村焚燒柴草和稻草的希望,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改善環境,為城市居民創造更好的居住環境。因此近幾年農村對燒柴的打擊越來越嚴厲,頗有發現一處追究一處,發現一處重罰一處的力度。因此莊稼收割後,農民朋友用稻草秸稈燒飯,冬天取暖,燒肥地的現象也越來越少了。
實戰中的真實案例:農民朋友們每天都會在秸稈堆成山的時候焚燒。首先說說農民朋友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這些柴草,對於冬季取暖來說,柴草也是不二之選。由於空氣污染,因為環保把矛頭指向了農民焚燒秸稈,這樣的說法讓不少農民感到不知所雲。農夫不同於城市裡的人,出去有車,進來有房。對富有的農民來說,他們可以購買煤氣灶,還可以安裝取暖設備。但對那些家裡條件不太好、剛剛脫貧的農民朋友們來說,他們靠什麼過日子呢?冬季已到,禁止農夫燒柴草了,這個冬天讓他們怎麼過冬啊?
本期的內容就到這了,你有什麼想法?評論區一起討論下吧!記得關注我哦!
『拾』 一年級體驗生活的作文用柴火怎麼形容燒的過程做飯
在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有許許多多的人和事或著物豐富著我們的生活。因為每個人的年齡和閱歷的不同,所以每個人對生活的理解也存在著差異。面對生活,我們應該選擇體驗,只有體味各種不同的生活,才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悟,新的創造。
聽說過牛頓嗎?當年砸在他頭上的那個蘋果引起了牛頓的好奇與思考,後來他從這個蘋果落地里找到了地心引力的秘密。這就是體驗生活後的發現與創造。再比如說人們因為一群螞蟻的遷移,發現了螞蟻搬家是下雨前兆的秘密。還有,如果不是探險家們勇敢地踏進亞馬遜雨林的大門,有誰會知道關於這片巨大的神秘世界的秘密呢?如果不是冒險者們大膽地闖入撒哈拉大沙漠的洞口,有誰會知道那些被沙粒埋藏的秘密呢?
體驗生活除了有所發現外,還能給人靈感,使人創造。「發明大王」——愛迪生得到生活的啟示後,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的體驗,終於成功地發明了電燈。如果愛迪生不去觀察生活,不去體驗生活,不可能有生活的感悟,更不可能有所創造,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知道那些寺廟的老和尚為什麼能把什麼事情都看的那麼淡嗎?想知道他們的那雙眼睛為什麼好像可以把什麼都看的透透徹徹、明明白白嗎?我告訴你們吧,因為他們能夠靜靜地聆聽生命的聲音,因為他們能用心體會生活,感受生活帶來的一切美好或者不美好的事物。
食有五味,生活亦有五味。生活就象一盤或是美味或是殘羹的飯菜,人拿著筷子去盤中夾東西品嘗,或許會為這一筷而興奮慶幸,或許會為這一筷而後悔痛苦,但沒人知道他吃下去的這口會是什麼味道。所以說,生活是美好的,體驗生活是應該的。
體驗生活就要不怕苦,持之以恆,在體驗中用心思考,善於研究,這樣就會有新的發現,會有所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