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理解恩格斯的勞動創造世界
(人類社會首先是分為窮人和富人、有產者和被剝削者,撇開這個基本劃分,撇開窮人和富人之間的矛盾,就是撇開基本事實。——斯大林:《和英國作家赫·喬·威爾斯的談話》1934年7月23日)
工人的仁慈也表現在其他各個方面,而且其表現形式也是令人愉快的。他們自己就是命途多舛的,所以他們能同情境況不好的人。……工人是比較和氣比較可親的,雖然他們比有產階級更迫切地需要錢,但他們並不那樣貪財;……工人比資產者偏見少得多,看問題清楚得多,不戴上自私的眼鏡來看一切。(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4年9月-1845年3月)
工人還是必須在兩條道路中選擇一條:或者屈服於命運,做一個「好工人」,「忠實地」維護資產者的利益(如果這樣做,他就勢必要變成牲口),或者起來反抗,盡一切力量捍衛自己的人類尊嚴,而這只有在反抗資產階級的斗爭中才能做到。(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4年9月-1845年3月)
如果說工廠工人仍然不僅保持了自己的理智,甚至還使它比其他的人更加發展,那隻是因為他們起來反抗了自己的命運,反抗了資產階級;這就是他們在工作時間也沒有失掉的唯一的感覺和唯一的思想。(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4年9月-1845年3月)
工人應該設法擺脫這種非人的狀況,應該爭取良好的比較合乎人的身份的狀況。如果他們不去和資產階級的利益——剝削工人——作斗爭,他們就不能做到這一點。但是資產階級卻用他們的財產和他們掌握的國家政權所能提供的一切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工人一旦表明要擺脫現狀,資產者就立刻成為他們的公開敵人。(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4年9月-1845年3月)
在目前情況下,工人只有仇恨資產階級和反抗資產階級,才能獲得自己的人的尊嚴。(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4年9月-1845年3月)
工人除了為改善自己的狀況而進行反抗,就再也沒有任何其他表現自己的人的感情的餘地,那麼工人自然就一定要在這種反抗中顯出自己最動人、最高貴、最合乎人情的特性了。(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4年9月-1845年3月)
工人對資產階級及其奴僕所採取的最強暴的敵對行動,也不過是資產階級用來暗中對付工人的種種手段的公開的毫不掩飾的表現而已。(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4年9月-1845年3月)
他們是有自己的利益和原則、有自己的世界觀的獨立的階級,是和一切有產階級相對立的階級,同時也是國家力量所系並能推動國家向前發展的階級。(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4年9月-1845年3月)
慈善機關!你們吸幹了無產者最後的一滴血,然後再對他們施以小恩小惠,使自己自滿的偽善的心靈感到快慰,並在世人面前擺出一副人類恩人的姿態(其實你們還給被剝削者的只是他們應得的百分之一),好像這就對無產者有了什麼好處似的!這種布施使施者比受者更加人格掃地;這種布施使得本來就被侮辱的人遭到更大的侮辱,要求那些被社會排擠並已失掉人的面貌的賤民放棄他最後的一點東西——人的稱號;這種布施在用施捨物給不幸的人打上被唾棄的烙印以前,還要不幸的人卑躬屈膝地去乞求。(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4年9月-1845年3月)
全世界的無產者卻有共同的利益,有共同的敵人,面臨著同樣的斗爭;所有的無產者生來就沒有民族的偏見,所有他們的修養和舉動實質上都是人道主義的和反民族主義的。只有無產者才能消滅各民族的隔離狀態,只有覺醒的無產階級才能夠建立各民族的兄弟友愛。(恩格斯:《在倫敦舉行的各族人民慶祝大會》1845年底)
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特權者的「良心」也就是特權化了的良心。(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1845-1846年)
對不希望把自己當愚民看待的無產階級來說,勇敢、自尊、自豪感和獨立感比麵包還要重要。(馬克思:《〈萊因觀察家〉的共產主義》1847年9月)
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無產階級,現今社會的最下層,如果不炸毀構成官方社會的整個上層,就不能抬起頭來,挺起胸來。(《共產黨宣言》)
工人階級不是要實現什麼理想,而只是要解放那些在舊的正在崩潰的資產階級社會里孕育著的新社會因素。(馬克思:《法蘭西內戰》1871年5月)
工人階級對他們四周的壓迫環境所進行的叛逆的反抗,他們為恢復自己做人的地位所作的劇烈的努力——半自覺的或自覺的,都屬於歷史,因而也應當在現實主義領域內佔有自己的地位。(《恩格斯致瑪·哈克奈斯》1988年4月)
B. 論述題 怎樣理解「勞動創造幸福生活」
「勞動創造幸福生活」就是勞動創造價值。
勞動可區分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具體勞動是指生產一定使用價值的具體形式的勞動,也稱之為有用勞動。抽象勞動是指撇開一切具體形式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的體力與腦力消耗。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形成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實體。
C. 怎樣理解勞動創造了美,並舉例說明
在近幾抄年的美學問題襲討論中,有不少論者提到馬克思所說的「勞動創造了美」,如,有人說,馬克思提過「『勞動創造了美,這說明《手稿》認為勞動可以創造美,美是勞動創造的」;①也有人說,「所謂『勞動創造了美』,是從美的產生的最後的終結的根源上來說的.」②如何理解才符合馬克思的原意呢?我想,首要的,;是要注意馬克思在這整段話里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是什麼,而不能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單獨抽出幾個字詞,去加以引申.現將這段話引出:國民經濟學不考察勞動者(即勞動)同他所生產的產品的直接的關系,藉以掩蓋勞動本質的異化.當然,勞動為富人生產了珍品,卻為勞動者生產了赤貧.勞動創造了宮殿,卻為勞動者創造了貧民窟.勞動創 造了美,卻使勞動者成為畸形.勞動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同時卻把一部分勞動者拋回到野蠻的勞動,而 使另一部分勞動者變為機器.勞動生產了智慧,卻註定了勞動者的愚鈍、痴呆.③ 很顯然,在這里馬克思主要是要說明,「勞動者(即勞動)同他所生產的產品的直接關系」,而不是論述美或美的本質的理論基礎問題.
D. 如何理解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創造世界
勞動,是有抄勞動能力和勞動經驗的人在生產過程中有目的的支出勞動力的活動,是人類創造物質或者精神財富的活動。勞動通常是指能夠對外輸出勞動量或勞動價值的人類運動。勞動是人類對客觀自然世界征服的直接的、唯一的手段,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條件。勞動,是發生在人與自然界之間的活動,其實質是通過人的有意識的,有一定目的的自身活動來調整和控制自然界,使之發生物質變換,即改變自然物的形態或性質,為人類的生活和自己的需要服務。在馬克思看來,「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勞動隨文化和社會的變遷和差異而不斷地變化。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源泉,人類文明進步依靠勞動的積累,依靠知識生產勞動的催化,依靠各種類型和層次人才勞動的貢獻,依靠創造性勞動的提升。
E. 人類在勞動中創造了文明與財富,也在勞動獲得了知識與智慧這句話什麼意思
人類在勞動中創造了文明與財富的意思就是說,在不斷的付出中我們得到內收獲,而那些經歷就是寶貴容的財富,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
也在勞動獲得了知識與智慧的意思就是在不斷的付出中,我們經歷了很多從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我們稱之為實戰經驗。在以後同樣和類似的問題上我們就不會再犯同樣的事情(錯誤)。我們會換個方式做得更好。這稱之為智慧
F. 怎樣理解「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這句話的意思是從抄人類進襲化角度說的,即人類最初也是爬行動物,後來由於被近用雙手不斷地勞動慢慢進化成現在統治地球的高級動物.這中間,人類不但適應了大自然,而且用勞動不斷按自己的思維和要求去改變大自然,其它動物種類是做不到的.所以勞動是人與其它動物的關鍵性區別,也是人類最終區別於其它動物唯一動力和方式.如果從生物角度講,當然是人類自己生育繁殖後代的,用勞動是造不出一個有血有肉有思維的人.
正是因為勞動,人才稱之為人.正是因為創造,人才堪之為人.在這個長期的過程之中,人類本身就被所謂的創造出來了.但勞動又是人的專有名詞,動物的「努力」不能稱為勞動.那麼人未成人之前的勞動不叫做勞動,未勞動到一定程度的人也不算是人(從人類初期來看).所以這個過程是長期的,共同的轉化過程.
G. 如何理解馬克思關於勞動創造人的原理
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最淺顯易懂的解釋)
勞動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變為財富。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勞動使猿變成了人。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在人用手把第一塊石頭做成刀子以後,手變得自由了,能夠不斷地獲得新的技巧,而這樣獲得的較大靈活性便遺傳下來,一代一代地增加著。
手不僅是勞動的器官,它還是勞動的產物。
語言是從勞動中並和勞動一起產生出來的。
腦髓和為它服務的感官、愈來愈清楚的意識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發展,又反過來對勞動和語言起作用,為二者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愈來愈新的推動力。
隨著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現而產生了新的因素——社會,這種發展一方面獲得了有力的推動力,另一方面又獲得了更確定的方向。
人類初期的濫用資源必然造成的結果,是食物植物的數目愈來愈增大,食物植物中可食用的部分也愈來愈加多,總之,就是食物愈來愈復雜,因而輸入身體內的材料也愈來愈復雜,而這些材料就是猿轉變成人的化學條件。
勞動是從製造工具開始的。最古老的工具是打獵的工具和捕魚的工具,而前者同時又是武器。但是打獵和捕魚的前提,是人從只吃植物轉變到同時也吃肉,而這又是轉變到人的重要一步。既吃肉也吃植物的習慣,大大地促進了在形成中的人的體力和獨立性。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肉類食物對於腦髓的影響;腦髓因此得到了比過去多得多的為本身的營養和發展所必需的材料,因此它就能夠一代一代更迅速更完善地發展起來。如果不吃肉,人是不會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的。
肉類食物引起了兩種新的有決定意義的進步,即火的使用和動物的馴養。這兩種進步就直接成為人的新的解放手段。
正如學會了吃一切可以吃的東西一樣,人也學會了在任何氣候下生活,人分布在所有可以居住的地面上。從原來居住的總是一樣炎熱的地帶,遷移到比較冷的、在一年中分成冬夏兩季的地帶後,就產生了新的需要:需要有住房和衣服來抵禦寒冷和潮濕,需要有新的勞動領域以及由此而來的新的活動,這就使人離動物愈來愈遠了。
由於手、發音器官和腦髓不僅在每個人身上,而且在社會中共同作用,人才有能力進行愈來愈復雜的活動,提出和達到愈來愈高的目的。勞動本身一代一代地變得更加不同、更加完善和更加多方面。除打獵和畜牧外,又有了農業,農業以後又有了紡紗、織布、冶金、制陶器和航行。同商業和手工業一起,最後出現了藝術和科學;從部落發展成為民族和國家。法律和政治發展起來了,而且和它們一起,人的存在在人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宗教,也發展起來了。迅速前進的文明完全歸功於頭腦,歸功於腦髓的發展和活動;人們已經習慣於從他們的思維而不是從他們的需要來解釋他們的行為(當然,這些需要是反映在頭腦中,是被意識到的)。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便產生了唯心主義的世界觀,這種世界觀,特別是從古代世界的崩潰時起,就統治著人的頭腦。
人離開動物愈遠,他們對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帶有經過思考的、有計劃的、向著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標前進的特徵。
我們並不想否認,動物是具有從事有計劃的、經過思考的行動的能力的,在哺乳動物那裡則達到了已經相當高的階段,正如母腹內的胚胎發展史,僅僅是我們的動物祖先從蟲豸開始的幾百萬年的肉體發展史的一個縮影一樣,孩童的精神發展是我們的動物祖先、至少是比較近的動物祖先的智力發展的一個縮影,只是這個縮影更加簡略一些罷了。但一切動物的一切有計劃的行動都不能在反饋的集合上打下它們的意志印記。這一點只有人才能做到。
一句話,動物僅僅利用外部自然界,單純地以自己的存在來使自然界改變;而人則通過他所作出的改變來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來支配自然界。這便是人同其他動物的最後的本質的區別,而造成這一區別的還是勞動。
H. 如何理解勞動創造人類
c 因為勞動創造中為了交流跟記事的需要產生了語言,文字和發達的人腦。而回所有生物中,有答思維跟意識的只有人腦,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所以說,勞動創造了人的精神文明。而勞動創造物質文明,那是不用說的,很清楚,除了自然界的東西外,世界上有什麼東西不是人創造的?希望以上解答能令你滿意,謝謝。
I. 如何理解恩格斯「勞動創造了人本身」這句話的含義
這句話的意思是從人類進化角度說的,即人類最初也是爬行動物,後來由於被近用雙手不斷地勞動慢慢進化成現在統治地球的高級動物。這中間,人類不但適應了大自然,而且用勞動不斷按自己的思維和要求去改變大自然,其它動物種類是做不到的。
所以勞動是人與其它動物的關鍵性區別,也是人類最終區別於其它動物唯一動力和方式。如果從生物角度講,當然是人類自己生育繁殖後代的,用勞動是造不出一個有血有肉有思維的人。
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而且達到這樣的程度,以致我們在某種意義上不得不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9)怎樣解釋勞動創造文明擴展閱讀:
直立行走和手腳分工,引起了古猿身體結構和心理素質的一系列變化。直立姿勢有利於腦髓的發展,由此而來的視聽范圍的擴大也促進著腦組織的復雜化。
原來過著群居生活的猿類由於勞動的發展,使各成員間的互相幫助和共同協作更加必要,以致達到彼此間有些什麼非說不可的地步;同時日益擴大和復雜化的自然對象及其屬性也迫使人類祖先必須作出更高級的反映。
於是出現了最初的語言和思維。在同一過程中,人類祖先也逐漸由利用現成工具發展到學會製造工具,由本能式的勞動演化為真正的勞動。經過千百萬年的演化,經歷了亦猿亦人、亦人亦猿的若干過渡階段,大約在300萬年前,人類和人類社會在地球上正式誕生了。
J. 為什麼說勞動是人類文明創造,延續,發展的不竭之源
從語言學上,根本無法客觀合理定義什麼是勞動,因為哲學上的干擾。
實際內上,為生存而容去獲得食物的人類和動物沒什麼區別,哪怕是產生儲存的資源的行為。
也就是說生存就是能量循環以維持生物存在的過程,勞動實在和文明沒關系,卻是一個種群延續、發展的離不開的。
而文明是智慧的結晶,是以信息傳遞為基礎,人類向未知尋求答案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語言文字的發明才是與動物最大的區別。
誤區一,自我意識,實際上其他動物是否擁有自我意識,是否在思考「我是誰」的問題還是未知的問題。現在還不能下定論。
誤區二,就是勞動。但這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