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車發明的歷史

車發明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1-07-31 00:26:13

A. 汽車的發明.發展史..

汽車發展歷史

汽車自上個世紀末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一百多年。從卡爾.本茨造出的第一輛三輪汽車以每小時18公里的速度,跑到現在,竟然誕生了從速度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只需要三秒鍾多一點的超級跑車。這一百年,汽車發展的速度是如此驚人!同時,汽車工業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們一手創建了通用、福特、豐田、本田這樣一些在各國經濟中舉足輕重的著名公司。讓我們一起來回望這段歷史,品味其中的辛酸與喜悅,體會汽車給我們帶來的種種歡樂與夢想……

汽車同其它現代高級復雜工具如電子計算機等一樣,並非是哪一個人坐在那裡發明了的。發明之初的汽車也不是現在之個式樣,如果你能見到當時的汽車,你也可能認為這不是汽車呢。汽車的發展也有一個漫長的歷程,總的說來,汽車發展史可能分為蒸汽機發明前、蒸汽汽車的問世、大量流水生產汽車開始等三個階段。

人類最初的工作勞動完全是由本身來完成,根本沒有什麼汽車和發動機,如果說有的話,在未使用牛和馬之前使用的是人體的股份這台發動機。奴隸就是一種「生物發動機」。隨著人類的進步與發展,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越來越深,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加強,人們不僅使用人力、畜力、而且知道使用水力、風力。

在1705年,紐可門首次發明了不依靠人和動物來作功而是靠機械來作功的實用化蒸汽機。這種蒸汽機用於驅動機械,便產生了劃時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隨著蒸汽驅動的機械即汽車的誕生,人類社會中便拉開了永無休止的汽車發展的序幕。

1769年,法國人N.J.居紐(Cugnot)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驅動三輪汽車。到1804的年,脫威迪克(Trouithick)又設計並製造了一輛蒸汽汽車,這輛汽車還拉著十噸重的貨物在鐵路上行駛了15.7公里。

1831年,美國的哥德史沃奇.勒(ColdsworthyGur-ney)將一台蒸汽汽車投入運輸,相距15公里格斯特夏和切羅騰哈姆之間便出現了有規律的運輸服務,這台運輸車走完全程約需45分鍾。此後的三年內,倫敦街頭也出現了蒸汽驅動公共汽車。當這個笨重的怪物在英國城鎮奔跑時,曾引起了很大的騷動。說起來,這種車比現在的築路用的壓道機還重,速度又低,常常撞壞未經鋪修的路面,引起各種事故。市民們當時曾呼籲取締這種汽車。為此英國制訂了所謂的「紅旗法規」,具有諷剌意味的是,由於這條法規的實施,使得英國後來在製造汽車的起步上大大落後於其它工業國家。

由於蒸汽汽車本身又笨又重,乘坐蒸汽汽車又熱又臟,為了改進這種發動機,艾提力.雷諾(EtienceLenor)在1800年製造了一種與燃料在外部燃燒的蒸汽機(即外燃機)所不同的發動機,讓燃料在發動機內部燃燒,人們後來稱這類發動機為內燃機。

1876年康特.尼古扎.奧托(CountNicholasOtto)又發明了對進入汽缸的空氣和汽油混合物先進行壓縮,然後點火,提高了發動機效率。這種發動機具有進氣、壓縮、作功、排氣四個行程,為了紀念奧托的發明,人們把這種循環改稱為奧托循環。

1879年德國工程師卡爾.苯茨(KartBenz),首次試驗成功一台二沖程試驗性發動機。1883年10月,他創立了「苯茨公司和萊茵煤氣發動機廠」,1885年他在曼海姆製成了第一輛苯茨專利機動車,該車為三輪汽車,採用一台兩沖程單缸0.9馬力的汽油機,此車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如火花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架、後輪驅動前輪轉向和制動手把等。與此同時在1893年就與威廉.邁巴特合作製成了第一台高速汽油試驗性發動機的德國人戴姆勒(Daimler)又在邁巴特的協助下,又於1886年在巴特坎施塔特製成了世界上第一輛「無馬之車」。該車是在買來的一輛四輪「美國馬車」上裝用他們製造的功率為1.1馬力,轉速為每分鍾650轉的發動機後,該車以每小時18公里的當時所謂「令人窒息」的速度從斯圖加特駛向康斯塔特,世界上第一輛汽油發動機驅動的四輪汽車就此誕生了。實際使用表明,此車使用良好。第二年苯茨第一次把三輪汽車賣給了一個法國巴黎人,由於這種三輪汽車設計可靠,選材和製造精細,受到了好評,銷路日廣。

由於上述原因,人們一般都把1886年作為汽車元年,也有些學者把卡爾.苯茨製成第一輛三輪汽車之年(1885),視為汽車誕生年。苯茨和戴姆勒則被尊為汽車工業的鼻祖。這是汽車發展史上的第二件大事。

需要說明的是,那時的汽車司機必須是勇敢、機智的機械修理工,在許多場合下他不得不「從汽車內爬出或爬到汽車下」或者到鄉下鐵匠那兒去修車,所以一般人是望車莫及的。盡管如此,坐在極為嘈雜和震動非常厲害的機械上,不僅要飽受路人的嘲笑和日曬雨淋,而且全然沒有今日司機的舒適和氣派,況且馬車手認為汽車搶佔了他們的生意,當汽車與馬車並行時,他們常常揚起皮鞭抽打汽車司機。

進入20世紀以後,汽車不再僅是歐洲人的天下了,特別是亨利.福特(HeneryFord)在1908年10月開始出售著名的「T」型車時,這種車產量增長驚人,短短19年,就生氣1500輛。此間的1913年福特汽車公司還首次推出了流水裝配線的大量作業方式,使汽車成本大跌,汽車價格低廉,不再僅僅是貴族和有錢人的豪華奢侈品了,它開始逐漸成為大眾化的商品。也是此時開始,美國汽車便成為世界寵兒,福特公司也因此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王國。所以,人們說,汽車發明於歐洲,但獲得大發展那是在本世紀初30年代的美國。福特採用流水作業生產汽車,在汽車發展史上樹起了第三塊里程碑。

短短幾年時間,汽車已經從一種實驗性的發明轉變為關聯產業最廣、工業技術波及效果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因此,汽車工業的發展不僅依賴於汽車行業本身的技術進步,而且也取決於汽車工業應用這些技術的投資能力和世界汽車市場的投放容量,兩者相互影響並受到整個經濟形勢的發展,及人們對環境要求和能源及原材料供應、意外變化及國家政策等的影響。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表明了汽車運輸的機動性,而且還培訓了不少駕駛軍用卡車的駕駛員,他們中的很多人還學習到了一些汽車機械技術,於是戰後汽車買賣興隆,在美國,汽車製造商和附件的供應商全負荷生產仍不能滿足要求的迅猛增長。汽車價格幾倍於戰前。但時隔不久由於經濟簫條汽車高需求即宣告結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英國,汽車的需要量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更高,幾乎生產多少就可售出多少。大戰中的美國發了橫財,戰後的美國工業越發興旺,汽車生產在世界上始終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汽車、鋼鐵、建築這三大工業曾被譽為「三大支柱」,而汽車工業更是美國工業驕傲的象徵,長期以來,他們一直以研究豪華小汽車為主。但當1973年首次發生石油危機時,美國汽車工業便受到很大的沖擊,而日本似乎對此早有察覺,他們大量研製生產的是小型節油汽車,結果終於在1980年把美國趕下了「汽車王國」的寶座,取而代之。

日本真可謂「後起之秀」,當歷史進入20世紀,日本才出現第一部汽車,幾年後日本人才開始研製汽車。但誰又能料到1925年才第一次出口汽車(向我國上海)的日本,60年後竟然出口汽車達6400萬輛,登上了汽車王國的寶座。這件事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成為汽車發展史上一個特大新聞。當然美國也決不會就此罷休,到底鹿死誰手還很難預料。未來的汽車市場仍是世界市場中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有人以美國汽車之王通用汽車公司為例,它平均每15分鍾用於汽車生產的投資就高達180萬美元,這真是令人驚訝的數字。因此,人們預料在將來,只有資金龐大的汽車公司才能有這樣的投資能力,不過由於有政府等各界支持,未來汽車舞台也不是大公司唱獨有戲,中小型汽車公司也會有很大的發展。

為了佔領未來汽車市場,如今已有許多公司把各種先進技術和裝備,如微型電子計算機、無線電通訊、衛星導航等等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方法、新材料廣泛應用於汽車工業中,汽車正在走向自動化和電子化。有了衛星導航系統,汽車可接收交通衛星的通信資料,確定汽車所在位置,從而自動提供最優行車路線,並且顯示出交通圖;汽車的雷達系統可以把障礙物的距離和大小告訴給駕駛員,這樣停車就更容易;而語言感知系統可以用圖、表和聲音告訴駕駛人員汽車的各個部位情況,此外還可按「音」行事,執行駕駛有關指令等等。另外汽車的能耗,排放廢氣、雜訊和污染等公害也日將減少,安全性、使用方便性將日益提高,即使再次發生石油危機,汽車工業也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專家們認為,汽車是當前世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將來它仍然是世界上的主要交通工具,別的任何開工交通工具都不可能完全把汽車取代。

B. 汽車的發明史及發展過程

汽車歷史

車的誕生,車的發展,在歷史的長河中給我們留下了點點滴滴。汽車自上個世紀末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一百多年。從卡爾.本茨造出的第一輛三輪汽車以每小時18公里的速度,跑到現在,竟然誕生了從速度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只需要三秒鍾多一點的超級跑車。這一百年,汽車發展的速度是如此驚人!同時,汽車工業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們一手創建了通用、福特、豐田、本田這樣一些在各國經濟中舉足輕重的著名公司。這篇資寫著許多有趣的故事,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五大汽車強國之際,讓我們一起來回望汽車的發展歷史,體會汽車給我們帶來的種種歡樂與夢想……

1.汽車的遠祖

在原始社會,人們發明了一種簡單的工具,將圓木置於重物的下面,然後拖著走,重物即可由一個地方移到另外一個地方。這被稱作為早期的木輪運輸。後來人們發現用直徑大的木輪運輸速度較快,於是木輪的直徑越來越大,逐漸演變為帶軸的輪子,這便形成了最早的車輪雛形。車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首先發明的。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車輛,也是在我們祖先靈巧的雙手和智慧的開拓下,最早駛上了歷史的舞台。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有黃帝造車之說,故黃帝又號稱軒轅氏。軒是古代一種有圍棚的車,轅是車的基本構件。所以車輛應當是黃帝首先發明的。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初大禹時代, 有一位管車的大夫奚仲,是中國車子的創造者,也是世界上第一輛車子的發明者。另據史料記載:公元前1600年的商代,我國的車工技術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能製造出相當高級的兩輪車,採用輻條做車輪,外形結構精緻華美,做工也不十分復雜。到西周時期(公元前771年),馬車已經很盛行了.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221-770年),各諸候國之間由於頻繁的戰爭,馬車便納入了戰爭的行列,對於當時來說,這便是代表一個國家強盛的極明顯標志。陝西臨潼秦始皇帝陵出土的戰車式樣,代表了2000年前車輛的製造水平。

700多年前的宋代,有位進士名叫燕肅,是一位機械工匠,宋仁宗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燕肅啟奏皇帝,詳細說明了製造指南車和記里鼓車方法,經允許,他重新製造了中國古代文明的指南車和記里鼓車。

十六世紀的歐洲已經進入了"文藝復興"的前夜,歐洲的馬車製造商風起雲涌,馬車的製造技術有了相當的提高。中世紀的歐洲,大量地發展了雙軸四輪馬車,這種馬車安置有轉向盤。車身方面,出現了活動車門和封閉式結構,並且在車身和車軸之間,實現了彈簧連接,使乘坐之人感覺極為舒適。

C. 汽車的發明歷史

1. 1680年,英國著名科學家牛頓設想了噴氣式汽車的方案,利用噴管噴射蒸汽來推動汽車,但未能製成實物。
2. 1769年,法國人N·J·居紐製造了用煤氣燃燒產生蒸汽驅動的三輪汽車。但是這種車的時速僅4公里,而且每15分鍾就要停車向鍋爐加煤,非常麻煩。
3. 1879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Karl Benz),首次試驗成功一台二沖程試驗性發動機。採用一台二沖程單缸0.9馬力的汽油機,此車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同年11月,卡爾·本茨的三輪機動車獲得了德意志專利權(專利號:37435a)。這就是公認的世界上第一輛現代汽車。

D. 汽車的發明歷史是怎樣的,你知道多少呢

像大多數重要技術發明一樣,汽車並不是哪一個人的發明,汽車是很多個人的創造結果。他們每個人在各方面都做出了個人的貢獻。

從發明汽車的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汽車僅是發明家和富豪的財產,他們肯花錢製造具有最高性能的流行式汽車,但數量很少,在這個時代已形成了多種汽車的技術開發,不過這是的汽車性能主要以富裕階層的個人趣味為目的。

E. 車的發展歷史

車在人類的進步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關於史前時代車的材料,主要有三類:實物,模型(陶制的及銅制的),圖案(包括岩畫)。就目前而言,世界上最早的車出現在中東地區與歐洲。 在中東的兩河流域,蘇美爾人在烏魯克文化時期(約公元前3500-公元前3100年)進入文明時代。在烏魯克文化時期的泥版上,出現了表示車的象形文字。從這些文字來看,當時的車是四輪的。 1974年,在敘利亞的耶班爾?阿魯達(Jebel Aruda)發現了一隻用白堊土做的輪子模型,直徑8厘米,厚約3厘米,其年代也為烏魯克文化時期。輪子兩面都有突出的輪轂。從整個模型來看,它應當是車輪的模型,這也是中東地區最早的車輪模型。此模型現藏敘利亞阿勒頗(Aleppo)的考古學博物館(Archaeological Museum)。此外在土耳其東部的阿爾斯蘭特坡(Arslantepe)也出土過一隻用泥土做的車輪模型,直徑約7.5厘米,時代相當於烏魯克文化時期。這個車輪模型的兩側同樣有突出的輪轂。 1989年,在德國的夫林班克(Flintbek)發現的一座墓冢中,有三道車輪的印轍。從車輪的這些印痕上來推斷,兩個車輪之間的距離為1.1米至1.2米。這些車輪印痕的校正年代為公元前3650年~公元前3400年,屬於歐洲新石器時期的漏斗頸陶文化時期(Funnel Beaker Culture)。 在波蘭南部的布洛諾西(Bronocice),發現了一隻高約10厘米的殘破陶器,時代約為公元前3530-公元前3310年,也屬於漏斗頸陶文化。這些車的式樣相同,都是四輪,獨轅,轅呈Y形。 當時拉車的主要是牛。在德國洛納(Lohne)的一塊史前墓石上,有兩頭牛正在拉車的場面。這兩頭牛被套在軛上,軛又與轅相連,轅的末端則是D形的車箱。此圖的年代約為公元前4千年代後期。在斯洛伐克的拉多西那(Radosina),發現了一隻同一時代的水槽形陶器,寬約10厘米,殘長也為10厘米左右。此器表示兩頭牛在拉車。在波蘭的克拉茲尼克?傑拉(Kreznica Jara),還發現了一隻陶制的把手,年代在公元前4千年代後期。這只把手被做成一對上了軛的動物形狀(可能是牛),它們所拉的也應是車。 從上可知,歐洲早期車的基本式樣是四輪,獨轅,拉車的為雙畜。這種屬於公元前4千年代後期的車輪模型在歐洲的匈牙利等地也有。 總之,在兩河流域、中歐及東歐都發現了公元前4千年代後期的車,這也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車。 車的最初發源地,大多數人認為,最早的車大概發明於上述地區內的某個地點(特別是兩河流域),然後向四周傳播。也有少數人認為,車是在歐洲及兩河流域分別獨立發明出來的。 馬車的發展 馬的馴養最早發生在新石器時代的歐洲東部,雖然馬的馴養比車的出現要早近千年,但長期以來,拉車的主要是牛而不是馬。這是由於馬與牛各自不同的特點所決定的。 由於早期的車比較笨重,適合用牛來拉,因為牛耐力強但速度慢。中外歷史表明,牛車主要用作運輸貨物,馬車則主要用於戰爭、狩獵等。 從牛車發展到馬車,實際上是車性能的一次重大轉變,即車從以載重為主要目的轉變為以高速運行為主要目的,這就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技術改進,例如縮小車身以減輕重量、主要採用兩輪車的方式以解決轉彎問題等等;當然,最主要的是車輪的改進,即用輻式車輪來取代實心車輪。 輻式車輪的一個基本特徵是,輪輞與輪轂是由許多根車輻連接起來的。有的輪輞是用一根木條製成的,也有的是由兩根半圓形或幾段半弧形的木條通過暗榫拼成的。實心車輪是由粗厚的原木切割而成的,而輻式車輪的輪輞則是由富於韌性的小灌木經火烘烤彎曲而成的。因此,輻式車輪並不是通過對實心車輪進行一些簡單的改進而發展起來的,它實際上是一項重大的技術創新。由於輪輞是由木條彎曲而成的,所以從木條的紋理上來看,它具有最大的承壓能力。這樣,與實心車輪相比,輻式車輪不僅重量較輕,而且不易破裂,更富彈性,適於高速運行。後來,人們又在輪輞上打上金屬(銅或鐵)釘,或者包上金屬外緣,使輪輞更加堅固耐用。 從形式上來說,輻式車輪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我們所熟悉的普通輪輻車輪,車輻的一端插在車轂上,然後呈放射狀與輞相聯,我國商代車就是這樣的。另一種則可稱為橫輻(cross-bar)車輪,或稱「H形輪輻車輪」,其特徵是一根厚木條橫貫車輪中央,在這根厚木條上,對稱地安裝著幾根(一般為兩根,也有四根或者更多的)短輻條,以承受車輞的壓力。此種車輪在古代還是比較常見的。在義大利的默庫雷戈(Mercurgo),曾發現了一隻公元前2千年代中期的橫輻車輪。在古代希臘,農用車上所安裝的幾乎都是這樣的車輪。古代義大利的伊特拉里亞人也有這樣的車輪。 現在還無法確定輻式車輪最早發明於何時何地,所能知道的是,公元前3千年代後期,輻式車輪已經出現了。在伊朗的希沙爾(Hissar)出土的一隻印章上,就可以看到輻式車輪,而且很可能是橫輻車輪。在前蘇聯高加索北部的邁科普(Maikop),近來還發現了一個類似於輻式車輪的銅器。上述這兩件文物的時代都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 現在也不清楚實心車輪發展到輻式車輪的具體過程。在義大利的默庫雷戈,發現過一隻年代約為公元前1800-公元前1450年的車輪,它由三塊木板拼成,外側的兩塊木板上都被挖空成半月形。類似的車輪,西歐直至鐵器時代還在大量地使用。有人曾推測,實心車輪先發展為這種挖有半月形口子的車輪,然後再發展為橫輻車輪,最後發展為普通輪輻車輪。 公元前4千年代晚期,雙輪車就已經出現了。前面所說的德國洛納史前墓石上的牛車,顯然就是兩輪車。但是,一旦輻式車輪出現之後,特別是它與兩輪車相結合以後,馬就有了用武之地。人們很快發現,馬是牽拉這種新型有輻兩輪車的最佳牲畜。同時,隨著馬具的不斷進步,人們也能有效地控制和駕馭馬匹了。這樣,進入公元前2000年,在歐洲與西亞的許多地方,幾乎同時都出現了雙輪馬車(本文所說的雙輪馬車,都是指只安裝輻式車輪的馬車)。

F. 汽車的發展史

總體說來,世界汽車發展史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世界汽車工業快速發展階段
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在這一時期,賓士、福特、通用等20多家汽車公司相繼成立,汽車生產進入標准化流水線生產,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在汽車產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時,汽車技術也有了很大進步。變速器、四輪制動、獨立懸掛技術、壓減震器都是在這個時期發明的。
第二階段:汽車全盛時期
二戰結束後,歐洲各國大力發展汽車,產量從戰前的80萬輛增長到了800萬輛,增長了近10倍。在這個時期,日本也迅速崛起,至80年代,產量達到1100萬輛,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這一時期的汽車技術主要向高速,方便,舒適方向發展,流線車身,前輪獨立懸架、自動變速器、全輪驅動都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
第三階段:汽車企業兼並重組,汽車產量相對穩定
20世紀70年代後,世界汽車產量穩定在5000萬輛左右,發達國家汽車市場趨於飽和,各個公司之間競爭激烈。歐、美、日之間貿易摩擦不斷,而韓國卻在激烈的競爭中崛起,成功實現了技術跨越,成為世界汽車生產一個重要基地。這個時期汽車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是提高汽車安全性和降低污染。由於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汽車防抱死制動系統、安全氣囊、電子控制噴油和點火、三元催化劑等在這一時期相繼出現。
汽車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空氣污染及石油短缺問題的日益嚴重,利用混合動力車和電動汽車替代傳統汽油車和柴油車已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問題。世界各國政府都在推動混合動力/純電動汽車的研究。美國能源部預測,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將占整個輕型汽車和卡車市場28%的份額,這將比2005年增加20%。現如今,汽車工業正經歷著一場革命,汽車正朝著智能、舒適、節能、環保的方向飛速發展。

G. 試述汽車發明的歷史

  1. 1680年,英國著名科學家牛頓設想了噴氣式汽車的方案,利用噴管噴射蒸汽來推動汽車,但未能製成實物。

  2. 1769年,法國人N·J·居紐製造了用煤氣燃燒產生蒸汽驅動的三輪汽車。但是這種車的時速僅4公里,而且每15分鍾就要停車向鍋爐加煤,非常麻煩。

  3. 1879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Karl Benz),首次試驗成功一台二沖程試驗性發動機。採用一台二沖程單缸0.9馬力的汽油機,此車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同年11月,卡爾·本茨的三輪機動車獲得了德意志專利權(專利號:37435a)。這就是公認的世界上第一輛現代汽車。

  4. 1829年,英國的詹姆斯發明了時速25公里的蒸汽車,該車可以作為大轎車使用。

  5. 1860年,法國工人魯諾阿爾發明了內燃機,用大約1馬力的煤氣發動機來帶動汽車,但效果不好。不過,汽車就是在這種內燃機的影響下產生的。從此,有很多人想改進內燃機,要把內燃機用在汽車上。

  6. 1882年,德國工程師威廉海姆.戴姆勒開始進行內燃機的研究。他發明了用電火花為發動機點火的自動點火裝置,然後,在這一發明的基礎上製造出優秀的汽油發動機。

  7. 1883年,戴姆勒完成了這種汽油發動機,第二年開始裝配在二輪車、三輪車和四輪車上,製成了汽油發動機汽車。特別是1886年製造的汽油發動機四輪載貨汽車,裝有1.5馬力的發動機,時速達18公里。

  8. 1885年是汽車發明取得決定性突破的一年。當時和戴姆勒在同一工廠的本茨,也在研究汽車。他在1885年幾乎與戴姆勒同時製成了汽油發動機,裝在汽車上,以每小時12公里的速度行駛,獲得成功。這一年,英國的巴特勒也發明了裝有汽油發動機的汽車。此外,義大利的貝爾納也發明了汽車,俄國的普奇洛夫和伏洛波夫兩人發明了裝有內燃機的汽車。

H. 中國古代車發明史是什麼樣的

車馬是我國古代最主要的陸路交通工具。數千年來,他們曾在社會生活中占據過舉足輕重的地位,無論是勞動生產還是戰爭,或者是政治活動,他們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與裝備,其數量的多寡與質量的優劣。經常成為衡量某一時期的社會發達與落後、國勢強盛與衰弱的重要標准。

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的車形象和實物在商代中晚期,即公元前14世紀前後。在甲骨文、青銅器銘文中,都有車的象形字。車的實物,在河南安陽殷墟先後發現了十八輛,由於深埋地下,年深歲久,出士時車的木質結構已全部腐朽。

根據黃土中保留下來的朽木痕跡對它們進行剝剔和清理,經過復原,使距今三千多年的商車完整地再現在人們面前。

在其後的一千多年中,獨輈車雖然多有改進和發展,但從總體結構上講,還沒有突破商代獨輈車的形制。

周武王滅商後大封諸侯,又接受周公的建議,修建洛邑,開鑿道路,製造車輛,發展交通。西周的車輛有了重大改革。車駕二馬的叫「駢」;駕三馬的稱「驂」;駕四馬的名「駟」,其中駕轅的二馬叫服馬,兩旁拉車的馬叫驂馬;駕六馬為「六騑」。

在周代,馬車不僅是王公顯貴出行游獵時代步和炫耀身份的工具,還是戰爭中主要的「攻守之具」(《六韜·虎韜·軍用第三十一》)。

先秦時期,車分為立乘與坐乘兩種類型。1980年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西側的車馬坑中發現了兩乘彩繪銅車、八匹銅馬、兩個御車銅俑。

這件銅車馬仿照真車馬製造,其大小尺寸為真車真馬其人的二分之一。車的形制仍是先秦時獨輈(轅)車的形制,但車輿(車廂)呈凸字形,分前後兩室,前室為御官俑駕御處,俑為跪坐姿態,雙手執轡御車,後室則是車主人乘坐處。

全車通長3.28米,高1.04米,總重量1800公斤,車馬整體用青銅鑄造,共有3400多個零部件,車馬上竹、木、絲、革等質料的部位,也全部用金屬逼真地仿製出來。車馬通體施以彩繪變體龍鳳紋、雲氣紋、菱形紋等圖案,線條流暢,極富立體感,猶如鑲嵌一般,將車裝點得富麗堂皇,華貴典雅。

西漢是雙轅車逐漸興盛的時代。西漢武帝以前,獨輈車尚與雙轅車並存,及至西漢中晚期,雙轅車開始逐漸普及,東漢以後便基本上取代了獨輈車。這一變化過程,從考古發現的西漢晚期與東漢時期的畫像石、畫像磚和漢墓壁畫上有大量雙轅車形象這一點上,可得到證實。

東漢和三國時期出現了獨輪車,這是一種既經濟又實用的交通運輸工具,在交通史上是一項重要的發明。根據歷史記載,諸葛亮北伐時,蒲元創造「木牛」為軍隊運送糧草。許多學者認為當時的「木牛」,就是一種特殊的獨輪車。

漢代的雙轅馬車因乘坐者的地位高低和用途不同,可細分為若干種類。結合出土的漢車實物、模型以及形象圖,與文獻記載對照,現能確認的有:斧車、軺(音遙)車、施轓(音番)車、軒車、軿(音平)車、輜車、車、棧車等。

無論是乘人的馬車還是載物的牛車,皆須在較寬敞的道路上行駛,而不適於在鄉村田野、崎嶇小路和山巒丘陵起伏地區使用。因此在西漢末東漢初,一種手推的獨輪車在當時的齊魯(今山東)和巴蜀地區(今四川)應運而生。

指南車是中國古代用於指示方向的一種輪車式機械,又稱「司南車」。傳說遠古時期,黃帝在與蚩尤作戰時遇到大霧,黃帝的部落雖然英勇善戰,卻也無法取勝。

為此,黃帝特意製造了一輛指南車,利用它來識別方向,終於打敗了九黎部落,生擒了蚩尤,為統一華夏滌訕了基礎。但傳說終歸是傳說,因未能見到實物,這個迷一直蒙蓋了兩千年,到三國時期才被解開。

I. 汽車誕生的歷史淵源是什麼

汽車,即本身具有動力得以驅動,不須依軌道或電力架設,得以機動行駛之車輛。廣義來說,具有四輪行駛的車輛,普遍多稱為汽車。
汽車自上個世紀末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一百多年。從卡爾.本茨造出的第一輛三輪汽車以每小時18公里的速度,跑到現在,竟然誕生了從速度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只需要三秒鍾多一點的超級跑車。這一百年,汽車發展的速度是如此驚人!同時,汽車工業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們一手創建了通用、福特、豐田、本田這樣一些在各國經濟中舉足輕重的著名公司。讓我們一起來回望這段歷史,品味其中的辛酸與喜悅,體會汽車給我們帶來的種種歡樂與夢想……
汽車同其它現代高級復雜工具如電子計算機等一樣,並非是哪一個人坐在那裡發明了的。發明之初的汽車也不是現在這個式樣,如果你能見到當時的汽車,你也可能認為這不是汽車呢。汽車的發展也有一個漫長的歷程,總的說來,汽車發展史可能分為蒸汽機發明前、蒸汽汽車的問世、大量流水生產汽車開始等三個階段。
人類最初的工作勞動完全是由本身來完成,根本沒有什麼汽車和發動機,如果說有的話,在未使用牛和馬之前使用的是人體的股份這台發動機。奴隸就是一種「生物發動機」。隨著人類的進步與發展,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越來越深,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加強,人們不僅使用人力、畜力、而且知道使用水力、風力。
在1705年,紐可門首次發明了不依靠人和動物來作功而是靠機械來作功的實用化蒸汽機。這種蒸汽機用於驅動機械,便產生了劃時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隨著蒸汽驅動的機械即汽車的誕生,人類社會中便拉開了永無休止的汽車發展的序幕。
1769年,法國人N.J.居紐(Cugnot)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驅動三輪汽車。到1804的年,脫威迪克(Trouithick)又設計並製造了一輛蒸汽汽車,這輛汽車還拉著十噸重的貨物在鐵路上行駛了15.7公里。
1831年,美國的哥德史沃奇.勒(ColdsworthyGur-ney)將一台蒸汽汽車投入運輸,相距15公里格斯特夏和切羅騰哈姆之間便出現了有規律的運輸服務,這台運輸車走完全程約需45分鍾。此後的三年內,倫敦街頭也出現了蒸汽驅動公共汽車。當這個笨重的怪物在英國城鎮奔跑時,曾引起了很大的騷動。說起來,這種車比現在的築路用的壓道機還重,速度又低,常常撞壞未經鋪修的路面,引起各種事故。市民們當時曾呼籲取締這種汽車。為此英國制訂了所謂的「紅旗法規」,具有諷剌意味的是,由於這條法規的實施,使得英國後來在製造汽車的起步上大大落後於其它工業國家。
由於蒸汽汽車本身又笨又重,乘坐蒸汽汽車又熱又臟,為了改進這種發動機,艾提力.雷諾(EtienceLenor)在1800年製造了一種與燃料在外部燃燒的蒸汽機(即外燃機)所不同的發動機,讓燃料在發動機內部燃燒,人們後來稱這類發動機為內燃機。
1876年康特.尼古扎.奧托(CountNicholasOtto)又發明了對進入汽缸的空氣和汽油混合物先進行壓縮,然後點火,提高了發動機效率。這種發動機具有進氣、壓縮、作功、排氣四個行程,為了紀念奧托的發明,人們把這種循環改稱為奧托循環。
1879年德國工程師卡爾.苯茨(KartBenz),首次試驗成功一台二沖程試驗性發動機。1883年10月,他創立了「苯茨公司和萊茵煤氣發動機廠」,1885年他在曼海姆製成了第一輛苯茨專利機動車,該車為三輪汽車,採用一台兩沖程單缸0.9馬力的汽油機,此車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如火花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架、後輪驅動前輪轉向和制動手把等。
由於上述原因,人們一般都把1886年作為汽車元年,也有些學者把卡爾.苯茨製成第一輛三輪汽車之年(1885),視為汽車誕生年。苯茨和戴姆勒則被尊為汽車工業的鼻祖。這是汽車發展史上的第二件大事

閱讀全文

與車發明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