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巴斯德發明的

巴斯德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7-30 22:00:10

⑴ 巴斯德的貢獻主要有哪些方面

巴斯德的最大貢獻是細菌致病學說和免疫接種法,他發明了數種疫苗,後人在其原理的基礎上又開發了數百種疫苗,使人類的壽命大大延長。

以下是巴斯德的重要成就:

1、發現了旋光性,立體化學的創始人。--諾貝爾化學獎

2、細菌學說的主要創始人和發展者,使細胞致病原理深入人心。

3、發明狂犬病疫苗,治癒狂犬病。

4、發明了免疫接種學說,即疫苗,對於使人類壽命提高了30年有最大的貢獻。

5、發現了發酵時由酵母菌引起的,對世界造酒工業有重大貢獻。

6、巴氏滅菌法,專利費用償還了法國的戰爭欠款。

(1)巴斯德發明的擴展閱讀:

乳酸桿菌:

巴斯德弄清了發酵的奧秘,從此開始,巴斯德終於成為一位偉大的微生物學家,成了微生物學的奠基人。

當時,法國的啤酒業在歐洲是很有名的,但啤酒常常會變酸,整桶的芳香可口啤酒,變成了酸得讓人咧嘴 的黏液,只得倒掉,這使酒商叫苦不迭,有的甚至因此而破產。1865年,里爾一家釀酒廠廠主請求巴斯德幫助醫治啤酒的病,看看能否加進一種化學葯品來阻止啤酒變酸。

巴斯德答應研究這個問題,他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未變質的陳年葡萄酒和啤酒,其液體中有一種圓球狀的酵母細胞,當葡萄酒和啤酒變酸後,酒液里有一根根細棍似的乳酸桿菌,就是這種「壞蛋」在營養豐富的啤酒里繁殖,使啤酒「生病」。

⑵ 巴斯德發明了( ),廣泛運用於( )

巴斯德發明了(巴氏消毒法
),廣泛運用於(
奶製品和釀酒業)

⑶ 巴斯德的發明英語閱讀理解翻譯

你好!
巴斯德的發明
Pasteur's invention

⑷ 巴斯德是科學家

是的,巴斯德發明了巴氏消毒法。

⑸ 巴斯德發明或發現()A.用牛痘預防天花B.鸚鵡熱的原因C.狂犬病的防治法D.噬菌

巴斯德是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在他的一生中,曾對同分異構現象、發酵、細菌培養和狂犬病疫苗研究取得重大成就,從而奠定了工業微生物和醫學微生物的基礎,並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被後人譽為「微生物學之父」.
故選:C

⑹ 生物學家巴斯德其人

巴斯德(Pasteur,Louis)於1822年12月27日生於法國汝拉省的多爾,他的父親是拿破崙軍隊的一名退伍軍人,是個以製革為業的硝皮匠。1847年,巴斯德畢業於巴黎師范學院,畢業後,他從事化學研究,研究酒石酸鹽的晶體,發現這些晶體並不完全相同,它們有隱蔽的不對稱性,一些結晶是另一些結晶的鏡像,正如左手和右手那樣的關系。他在晶體研究方面的成就,對立體化學起到了決定性的推動作用。後來,人們發現,巴斯德在採取制備結晶的方法時是很幸運的,要得到分離的兩種結晶,必須用一種特殊的方法,而巴斯德完全出於偶然,而採用了這種特殊方法,在他之後也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制出大的不對稱結晶來。這正如巴斯德所說,「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巴斯德一舉成名,他接到許多教授聘任書,並成為榮譽勛位團的成員。他雖然在化學方面成名,但使他彪炳史冊的卻是他在微生物學方面的巨大成就。

1854年9月,法國教育部委任巴斯德為里爾工學院院長兼化學系主任,在那裡,他對酒精工業發生了興趣,而製作酒精的一道重要工序就是發酵。當時里爾一家酒精製造工廠遇到技術問題,請求巴斯德幫助研究發酵過程,巴斯德深入工廠考察,把各種甜菜根汁和發酵中的液體帶回實驗室觀察。經過多次實驗,他發現,發酵液里有一種比酵母菌小得多的球狀小體,它長大後就是酵母菌。

過了不久,在菌體上長出芽體,芽體長大後脫落,又成為新的球狀小體,在這循環不斷的過程中,甜菜根汁就「發酵」了。巴斯德繼續研究,弄清發酵時所產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氣體都是酵母使糖分解得來的。這個過程即使在沒有氧的條件下也能發生,他認為發酵就是酵母的無氧呼吸並控制它們的生活條件,這是釀酒的關鍵環節。

巴斯德弄清了發酵的奧秘,從此開始,巴斯德終於成為一位偉大的微生物學家,成了微生物學的奠基人。

當時,法國的啤酒業在歐洲是很有名的,但啤酒常常會變酸,整桶的芳香可口啤酒,變成了酸得讓人咧嘴的粘液,只得倒掉,這使酒商叫苦不迭,有的甚至因此而破產。1865年,里爾一家釀酒廠廠主請求巴斯德幫助治治啤酒的病,看看能否加進一種化學葯品來阻止啤酒變酸。

巴斯德答應研究這個問題,他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未變質的陳年葡萄酒和啤酒,其液體中有一種圓球狀的酵母細胞,當葡萄酒和啤酒變酸後,酒液里有一根根細棍似的乳酸桿菌,就是這種「壞蛋」在營養豐富的啤酒里繁殖,使啤酒「生病」。他把封閉的酒瓶放在鐵絲籃子里,泡在水裡加熱到不同的溫度,試圖即殺死了乳酸桿菌,而又不把啤酒煮壞,經過反復多次的試驗,他終於找到了一個簡便有效的方法:只要把酒放在攝氏五六十度的環境里,保持半小時,就可殺死酒里的乳酸桿菌,這就是著名的「巴氏消毒法」,這個方法至今仍在使用,市場上出售的消毒牛奶就是用這種辦法消毒的。

當時,啤酒廠廠主不相信巴斯德的這種辦法,巴斯德不急不惱,他對一些樣品加熱,另一些不加熱,告訴廠主耐心地待上幾個月,結果呢,經過加熱的樣品打開後酒味純正,而沒有加熱的已經酸了。

巴斯德成了法國傳奇般的人物時,法國南部的養蠶業正面臨一場危機,一種病疫造成蠶的大量死亡,使南方的絲調工業遭到嚴重打擊,人們又向巴斯德求援,巴斯德的老師杜馬也鼓勵他挑起這副擔子。

「但是我從來沒有和蠶打過交道啊!」巴斯德沒有把握地說。

「這豈不是更妙嗎?」老師杜馬鼓勵他說。

巴斯德想到法國每年因蠶病要損失1億法郎時,他不再猶豫了,作為一名科學家,有責任拯救瀕於毀滅的法國的蠶業。巴斯德接受了農業部長的委派,於1865年隻身前往法國南部的蠶業災區阿萊。

蠶得的是一種神秘的怪病,讓人看了心裡非常不舒服,一隻只病蠶常常抬著頭,伸出有腳像貓爪似的要抓人;蠶身上長滿棕黑的斑點,就像粘了一身胡椒粉。多數人稱這種病為「胡椒病」,得了病的蠶,有的孵化出來不久就死了,有的掙扎著活到第3齡、4齡後也挺不住了,最終難逃一死。極少數的蠶結成繭子,可鑽出來的蠶蛾卻殘缺不全,它們的後代也是病蠶。當地的養蠶人想盡了一切辦法,仍然治不好蠶病。

巴斯德用顯微鏡觀察,發現一種很小的、橢圓形的棕色微粒,是它感染一絲蠶以及飼養絲蠶的桑葉,巴斯德強調所有被感染的蠶及污染了的食物必須毀掉,必須用鍵康的絲蠶從頭做起。為了證明「胡椒病」的傳染性,他把桑葉刷上這種致病的微粒,健康的蠶吃了,立刻染上病。他還指出,放在蠶架上面格子里的蠶的病原體,可通過落下的蠶糞傳染給下面格子里的蠶。

巴斯德還發現蠶的另一種疾病——腸管病。造成這種蠶病的細菌,寄生在蠶的腸管里,它使整條蠶發黑而死,屍體像氣囊一樣軟,很容易腐爛。

巴斯德告訴人們消滅蠶病的方法很簡單,通過檢查淘汰病蛾,遏止病害的蔓延,不用病蛾的卵來孵蠶。這個辦法挽救了法國的養蠶業。

巴斯德一生發明很多,對生物科學和醫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一次偶然的機遇,使他找到了片服雞霍的靈丹妙葯。

雞霍亂是一種傳播迅速的瘟疫,來勢異常兇猛,家庭飼養的雞一旦染上雞霍亂就會成批死亡。有時,人們看到有的雞剛才還在四處覓食,過一會兒卻忽然兩腿發抖,隨後便倒了下去,掙扎幾下便一命嗚呼了。有的農婦晚上在關雞窩時,還在慶幸地看到雞都死光了,橫七豎八地躺在窩里。1880年,法國農村流行著可怕的雞霍亂,巴斯德決心片服這種瘟疫。

為了弄清雞霍亂的病因,巴斯德從培養純粹的雞霍亂細菌作為突破口,他試用了好多種培養液,他斷定雞腸是雞霍亂病菌最適合的繁殖環境,傳染的媒介則是雞的糞便。他經過多次實驗,但都失敗了。茫然無序中,他只得放鬆一下,停下研究工作,休息了一段時間。

休息幾天以後,巴斯德又開始了研究實驗,這時,他們發現「新大陸」了。他用陳舊培養液給雞接種,雞卻未受感染,好像這種霍亂菌對雞失去了作用。這是怎麼回事呢?巴斯德順藤摸瓜,終於發現,因空氣中氧氣的作用,霍亂菌的毒性便日漸減弱。於是,他把幾天的、1個月的、2個月和3個月的菌液,分別注入健康的雞體,做一組對比實驗,雞的死亡率分別是100%、80%、50%和10%。如果用更久的菌液注射,雞雖然也得病,便卻不會死亡。事情並未到此結束,他另用新鮮菌液給同一批雞再次接種,使他驚奇的是,幾乎所有接種過陳舊菌液的雞都安然無恙,而未接種過陳舊菌液的雞卻死得凈光。實踐證明,凡是注射過低毒性的菌液的雞,再給它注入毒睡足以致死的雞霍亂菌,它也具有抵抗力,病勢輕微,甚至毫無影響。

預防雞霍亂的方法找到了!巴斯德從這一偶然的發現中,導致了他對減弱病免疫法原理的確認,使他產生從事製造抗炭疽的疫苗的設想。雖然在他這前英國醫生琴納發明牛痘接種法,但有意識地培養製造成功免疫疫苗,並廣泛應用於預防多種疾病,巴斯德堪稱第一人。
「意志、工作、成功,是人生的三大要素。意志將為你打開事業的大門;工作是入室的路徑;這條路徑的盡頭,有個成功來慶賀你努力的結果……只要有堅強的意志,努力的工作,必定有成功的那一天」,這是巴斯德關於成功的一段至理名言。

⑺ 巴斯德為後人做出了哪些貢獻

法國的酒一向以品質優良而享有盛名,但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不能遠銷。釀出的佳釀放一段時間就常常會變酸,造成巨大的損失。為什麼酒會變酸呢?巴斯德通過詳細的調查研究,終於發現酵液體中有許多細菌,但怎樣才能消滅這些細菌呢?巴斯德用了許多抗菌葯品做實驗,結果都不理想。最後,他試著將酒加熱到各種溫度,發現只有將酒緩緩加熱到50℃時,酒里的細菌才全部被殺死,因此人們稱這種消毒法為「巴斯德消毒法」,並且沿用至今。

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巴斯德開始集中精力研究怎樣對付細菌,從而成為一位著名的「細菌獵人」。

那時候,法國的羊群常因炭疽病蔓延而大批死亡。巴斯德決定為農民解救危難,來到炭疽病流行的夏特勒地區。一到那裡,他就抽取病羊的血,從中找到了引起炭疽病的細菌——炭疽桿菌,並且用稀薄的炭疽桿菌液注射到羊的身體里去。這樣一來,羊就不再得炭疽病了。不久,巴斯德又被邀請去研究一種雞霍亂病。

這時,巴斯德已從實踐中摸索出一套研究動物傳染病的方法:首先把引起病的微生物找到,把它培養起來,讓它繁殖,然後再把它注射到正常的動物身上,看它是不是會引起同樣的病。如果動物得病了,還得在它的身體內找到同樣的微生物。現在,巴斯德就用這種辦法來研究雞霍亂。經過反復實驗,他發現:如果讓培養液長期暴露在空氣中,雞霍亂菌就會失去致病的能力,可是這種病菌卻能使雞得到免疫的能力。巴斯德把這種具有引起免疫力的細菌稱為「菌苗」。

巴斯德從這里開始又研究炭疽桿菌。經過幾輪實驗,後來他把培養箱的溫度調到42℃~43℃之間,炭疽桿菌危害牛羊的作用明顯減小,可以作為菌苗給牛羊接種防病,從而預防炭疽病。就這樣,巴斯德取得了戰勝傳染病的劃時代成就——創立了免疫學。

巴斯德用菌苗預防雞霍亂和炭疽病取得成功後,向法國科學院請求進行公開的試驗。1881年5月5日,在梅侖的普萊堡農場,巴斯德把48隻羊分成兩批,各24隻,其中一批當場被注射了減毒炭疽菌苗,另24隻任其自然。然後巴斯德宣布:他將在第12天、第26天,分別給這48隻羊注射等量的有毒炭疽菌苗,並預言,今天注射過減毒菌苗的24隻羊將不會生病,而另24隻羊會患炭疽病而死亡。

6月2日,一大批議員、記者、獸醫和牛羊業經營商,以及附近的農民迫不及待地再次來到普萊堡農場看結果。24隻接種疫苗的羊果然全都活著,而另24隻羊中,22隻已經死亡,剩下的兩只也是奄奄一息了。親眼目睹的人們高興地喊道:「奇跡,這真是奇跡!」巴斯德的發明,拯救了法國的畜牧業,他也因此獲得了法國最高榮譽——榮譽大勛章。

但巴斯德並沒有就此止步。他進一步想到,要是能將細菌和微生物的原理用來治療人類的疾病該有多好啊!

當時歐洲的醫學還很落後,外科手術的死亡率達80%以上,大多死於傷口感染化膿。對病人施行手術,差不多等於宣判死刑。巴斯德潛心研究後發現:造成死亡的原因是因為開刀的傷口暴露在千百萬細菌面前。空氣、紗布、器具、醫生的手上,到處都布滿了細菌,對此,他提出了高溫消毒滅菌法。當時蘇格蘭有一位外科醫生李斯特接受了巴斯德的建議,手術前進行徹底消毒,結果在他主辦的醫院里,手術病人的痊癒率是當時世界上外科醫院中最高的,而術後死亡率又是最低的。

19世紀後期,狂犬病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年過60的巴斯德又對瘋狗產生了興趣,於是他專注於狂犬病疫苗的研究。他把瘋狗的唾液注射到兔子身上做實驗。一次,一條大瘋狗由於陣痛引起狂怒,口水直流,巴斯德立即和助手一起把狗牢牢地綁在桌子上,為了取得這條大瘋狗嘴裡的唾液,他親自用嘴含住滴管從瘋狗的顎吮吸唾液,吸完後,他轉身告訴助手,實驗可以繼續進行了。正是憑著這股獻身精神,巴斯德的狂犬病疫苗在動物身上獲得了成功。

一天,住在阿爾薩斯省的小男孩梅斯特被一條瘋狗咬了,傷口達14處之多,咬了以後兩天,他被送到巴斯德這兒。巴斯德在為孩子注射過狂犬病疫苗後,心裡有點不安:這是這種疫苗第一次在人身上做試驗啊!人命關天,巴斯德已經想好,如果試驗失敗,他准備承擔一切後果。當天晚上,巴斯德由於緊張,整夜沒有睡覺,一直在觀察孩子的反應。就這樣,巴斯德每天給孩子測體溫、做記錄,孩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轉起來。31天後,孩子徹底脫離了危險。巴斯德的狂犬病疫苗試驗終於成功了。

很快,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治療狂犬病的方法就在全世界推廣開來,成千上萬被瘋狗咬過的病人從死神手裡掙脫出來。有人把發現細菌和病毒的巴斯德說成是上帝賜給人類的一位「神醫」,他理應贏得世人的尊敬。

⑻ 科學家巴斯德對人類的四個貢獻

1、奠定了微生物學:巴斯德弄清了發酵的奧秘,從此開始,巴斯德終於成為一位偉大的微生物學家,成了微生物學的奠基人。而後創立了巴氏滅菌法。

2、免疫學上的貢獻:巴斯德一生發明很多,對生物科學和醫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一次偶然的機遇,使他找到了片服雞霍的靈丹妙葯。而後征服狂犬病。巴斯德是世界上最早地成功研製出炭疽病減毒活性疫苗的人,從而使畜牧業免受滅頂之災。

3、否定微生物自然發生說。

4、巴斯德是世界上最早地成功研製出炭疽病減毒活性疫苗的人,從而使畜牧業免受滅頂之災。

科學家巴斯德研究了微生物的類型、習性、營養、繁殖、作用等,把微生物的研究從主要研究微生物的形態轉移到研究微生物的生理途徑上來,從而奠定了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基礎,並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

(8)巴斯德發明的擴展閱讀:

巴斯德一生進行了多項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紀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

巴斯德並不是病菌的最早發現者。在他之前已有基魯拉、包亨利等人提出過類似的假想。但是,巴斯德不僅熱情勇敢地提出關於病菌的理論,而且通過大量實驗,證明了他的理論的正確性,令科學界信服,這是他的主要的重大貢獻。

巴斯德以他極其細心的觀察力,小心實驗、大膽假設,發現酒石酸鹽、類酒石酸鹽的晶體結構不同後,謹慎的畢歐知道巴斯德的實驗後,決定親自重復這個實驗。

當他最終獲得相同的結論,激動地對巴斯德說:「親愛的孩子,我這一生熱愛科學,這個結果撼動了我的心。」從此,畢歐屢屢給予巴斯德實驗上的建議,也成為他重要的良師摯友。

⑼ 巴斯德發明或發現了什麼

巴斯德設計了一個巧妙的實驗,證明了肉湯的腐敗是來自空氣中的細菌照成的。向世人證實了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產生的。巴斯德還發現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術感染的方法,後人稱他為「微生物學之父」 【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巴斯德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