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埃及人,蘇美爾人分別創造了什麼文字.他們分別誕生在那些大河流域
埃及和蘇美爾最初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分別是埃及象形文字和蘇美爾古樸圖畫文字,後期分別發展成為埃及聖書體文字和蘇美爾楔形文字。
B. 7. 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立的古代文字是( )
A.楔形文字
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發源於亞洲西部的亞美尼亞高原。公元前4000年左右,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蘇美爾人。他們創造了燦爛的蘇美爾文明,最能反映這種文明特徵的是他們的文字——楔形文字,公元前3100年之前蘇美爾人就開始使用這種文字,它是至今為止被發現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兩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C. 最早的文字是什麼流域蘇美爾人創造的什麼
最早的文字是兩河流域蘇美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
D. 蘇美爾文字是怎樣的
即使專家也很難懂蘇美爾文字。尤其早期的蘇美爾文字非常困難,因為它們經常不包含所有現代人所熟知或通用的語法結構。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發源於亞洲西部的亞美尼亞高原。
公元前4000年左右,這里就有了昀早的居民,那就是蘇美爾人。他們創造了燦爛的蘇美爾文明,昀能反映這種文明特徵的是他們的文字即楔形文字。昀初,這種文字是圖畫文字,漸漸地這種圖畫文字逐漸發展成蘇美爾語的表意文字,把一個或幾個符號組合起來,表示一個新的含義。如用「口」表示動作「說」;用代表「眼」和「水」的符號來表示「哭」等。隨著文字的推廣和普及,蘇美爾人乾脆用一個符號表示一個聲音,如「箭」和「生命」在蘇美爾語中是同一個音,因此就用同一個符號「箭」來表示。後來又加了一些限定性的部首符號,如人名前加一個「倒三角形」,表示是男人的名字。這樣,這種文字體系就基本完備了。
蘇美爾人用削成三角形尖頭的蘆葦稈或骨棒、木棒當筆,在潮濕的黏土製作的泥版上面寫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這種文字被後人稱為楔形文字。
為了長久地保存泥版,需要把它晾乾後再進行燒制。這種燒制的泥版文書不怕被蟲蛀,也不會腐爛,經得起火燒。但美中不足的是,泥版很笨重,每塊重約1000克,每看一塊都要費力地搬來搬去。到現在,發掘出來的泥版,共有幾百萬塊,昀大的有2.7米長、1.95米寬,可謂是巨書。
楔形文字是蘇美爾文明的獨創,昀能反映出蘇美爾文明的特徵。楔形文字對西亞許多民族語言文字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西亞的巴比倫、亞述、赫梯、敘利等國都曾對楔形文字略加改造,來作為自己的書寫工具。甚至腓尼基人創制出的字母也有楔形文字的因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昀早的文字,可是,由於它極為復雜,至1世紀就完全消亡了。
E. 蘇美爾文字創造有什麼意義
蘇美爾文字是逐步產生的,正如我們現在所知,其間由藉助圖形表達某種觀念到文字的出現經過了1000年的演化過程。公元前3500年左右,蘇美爾人開始刻圖像於石或鐫印於粘土,以此作為擁有某物的標志:或者用一塊岩石表示「鐵石心腸」,或者用一棵樹表示一幢房屋。受相應的黏著型語言的制約,蘇美爾文字在一千年的使用中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F. 蘇美爾人發明了什麼文字
楔形文字
這是源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這種文字是由約公元前3200年左右蘇美爾人所發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G. 蘇美爾文字是怎樣產生的
與車輪和歷法一起並稱蘇美爾人留給後世西方文明的三大珍貴禮品的是文字的發明。稱文字是「發明出來」的,多少易於讓人產生誤解,因為蘇美爾文字是逐步產生的,正如我們現在所知,其間由藉助圖形表達某種觀念到文字(盡管尚不是字母文字)的出現經過了一千年的演化過程(約公元前3500年至約2500年)。公元前3500年左右,蘇美爾人開始刻圖像於石或鐫印於粘土,以此作為擁有某物的標志:一幅圖畫可能表示一個人的綽號〔例如用一塊岩石表示「鐵石心腸」(Rocky)〕,或者他的住所(例如用一顆樹表示一幢房屋)。大約五百年以後,由圖形向文字的演化速度大大加快。到了那時,蘇美爾神廟的管理人員使用許多規范化的簡圖,把它們結合起來保存神廟的財產檔案和商業交易檔案。盡管這一時期的書寫文字仍具有象形文字特徵,但已超越了以圖畫表示人及具體事物的階段,發展到了用圖畫表示抽象事物:一隻碗表示食物(任何種類均可),一個人頭加一隻碗則表示吃的概念。又過了五百年,成熟的文字全面取代了舊有文字,因為到那時最初的圖畫已變得非常系統化,以致人們不再把它們視為圖畫,而須視之為純粹的符號;這些符號有許多已不再表示特定的詞,而成為與其他同類符號結合在一起就可形成字詞的音節符號。
早期圖畫文字
H. 蘇美爾人創造了楔形文字,筆畫像楔子,故名楔形文字.請問楔形是什麼樣
楔形文字
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發源於亞洲西部的亞美尼亞高原。公元前4000年左右,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蘇美爾人。他們創造了燦爛的蘇美爾文明,最能反映這種文明特徵的是他們的文字——楔形文字。
最初,這種文字是圖畫文字,漸漸地,這種圖畫文字逐漸發展成蘇美爾語的表意文字,把一個或幾個符號組合起來,表示一個新的含義。如用「口」表示動作「說」;用代表「眼」和「水」的符號來表示「哭」等等。隨著文字的推廣和普及,蘇美爾人乾脆用一個符號表示一個聲音,如「箭」和「生命」在蘇美爾語中是同一個間,因此就用同一個符號「箭」來表示。後來又加了一些限定性的部首符號,如人名前加一個「倒三角形」,表示是男人的名字。這樣,這種文字體系就基本完備了。
蘇美爾人用削成三角形尖頭的蘆葦稈或骨棒、木棒當筆,在潮濕的黏土製作的泥版上寫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這種文字被稱為楔形文字。
為了長久地保存泥版,需要把它晾乾後再進行燒制。這種燒制的泥版文書不怕被蟲蛀,也不會腐爛, 得起火燒。但美中不足的是,泥版很笨重,每塊重約一千克,每看一塊都要費力地搬來搬去。到現在,發掘出來的泥版,共有幾十一百萬塊,最大的有2.7米長,1.95米寬,可謂是巨書!
楔形文字是蘇美爾文明的獨創,最能反映出蘇美爾文明的特徵。楔形文字對西亞許多民族語言文字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西亞的巴比倫、亞述、赫梯、敘利等國都曾對楔形文字略加改造,來作為自己的書寫工具。甚至腓尼基人創制出的字母也念有楔形文字的因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可是,由於它極為復雜,到公元1世紀,就完全消亡了。
(圖片不能復制啊)
但你可以去:http://www.nan1.com.cn/xxjs/dnzp/2003/2003xly/yxl/XXWZ-2.htm
I. 蘇美爾人發明了什麼文字
蘇美爾人是古代近東文明的開創者之一,是最早成為兩河流域美術的驕子。他們發明了楔形文字,建立了有組織的神權社會。他們的智慧首先在建築上表現出來,雄偉的宮殿、神廟和寺塔成為後世效仿的典範,繪畫也頗有成就,造型古拙而富於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