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火器

發明火器

發布時間:2021-07-30 17:49:13

1. 古代有幾個火器發明家,他們是誰

鄭璠五代十國時吳國將領。汝南(今河南省汝南縣,位於駐馬店市東)人。唐末,初事秦宗權,後隸孫儒,尋歸楊行密。因功屢遷至檢校司徒,饒州(今江西省鄱陽縣,位於景德鎮市西、鄱陽湖東岸)刺使、鎮南(今雲南省楚雄縣,位於南華縣東南,另在楚雄縣北還有楚雄彝族自治州)軍節度副使、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行軍副使。904年,進攻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使用飛火,是為火葯用於軍事之始。
唐福,宋朝科學家。995年使用火葯造出火簡、火槍。後來火槍經阿拉伯傳到歐洲,出現最原始的步槍。唐福還發明了火球和火蒺藜兩種火葯武器。後來,宋人陳規又發明了長竹管制火槍,引燃葯捻點爆。
趙士禎(1554~約1611) 中國明代火器專家。字常吉,號後湖。浙江樂清人。他發明的「火箭溜」、「制電銃」、「鷹揚炮」等,在當時抗倭戰斗中發揮了強大的作用,他著的《神器譜》、《備邊屯田車銃儀》等書,受到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高度評價。
戴梓(1649~1726), 中國清代火器製造家,字文開,號耕煙。生於清順治六年,卒於雍正四年。漢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曾僑居揚州,晚年在遼東自號耕煙老人。戴梓博學多能,通兵法,懂天文演算法,擅長詩書繪畫,通曉天文、歷法、河渠、詩畫、史籍等,是著名的機械、兵器製造家,曾製造了「連珠銃」(又稱「連珠火銃」)和「威遠將軍炮」(「子母炮」)。

2. 在世界歷史上到底哪個國家最先發明的火器到底是不是中國有什麼證據,我怎麼發現葡萄牙,荷蘭,阿拉伯的

中國的確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火葯的國家,在兩漢時期的時候,煉丹專術士就無意間發明了火葯屬。同時,唐末開始出現突火槍,這算是早期火器的雛形。
之所以落後於西方國家,是因為中國並未能將這些東西深挖下去,繼續轉換稱擁有極大殺傷力的武器。
中國用火葯研製鞭炮用於取樂,西方用火葯研製武器用於殖民,就是這樣。

3. 我發明的火器威力怎麼樣

威力是夠可以的。不過你拿它去干什麼呢。如果去干違法的事情,勸你算了吧。害人害己。即使去玩也是很危險的。會傷人、傷己也會累及家人

4. 北宋時期到底發明了哪些火器火炮

作為火葯的發明國,我國使用火器的歷史可以說是全世界最長的。正巧宋代又是個科技發明特別繁盛的時代,所以這個軍工業進步也是很大,比如世界上第一種管狀火器突火槍就是出現在南宋。不過在這里需要糾正一點,南宋所謂的火炮,並不是後來的管狀火器,而是投石機,其炮彈用的是火葯包或者是炸葯。而「炮」字原來也是寫作「炮」,意為投石彈。

由好戰的女真人建立起來的清朝,對於火炮火力的追求也是十分高漲的。清初因為戰事頻發,火炮的升級速度十分迅速,在康熙二十三年,中國中型加農炮的技術水平已經跟歐洲處於同一高度了。而且在火炮的運用上,也是有了17世紀歐洲軍隊的樣子。不過在平定了噶爾丹之後,清軍的火器發展便陷入停滯,一直到雍正九年跟准格爾繼續開戰後,才開始改造升級,而經歷了五十年的停滯,中國的火器水平已經和歐洲有了較為明顯的差距了。不過一直到乾隆二十二年,清軍的火炮依然在緩慢的進步,沒有和歐洲拉開太多,也算是比較值得欣慰的了。

5. 中國古代火器發明誰最牛

趙士禎(1554~約1611)字常吉,號後湖,浙江樂清人, 中國明代火器專家。趙士禎生長於海濱,年少時正逢倭寇作亂,深知增強國防力量,改善武器裝備的重要,於是決心研製出精良的火器裝備官軍,衛國保民。他深入調查火器使用情況,廣泛走訪火器專家和抗倭將領。
萬曆二十四年,趙士禎在溫州籍游擊將軍陳寅那裡見到西洋番銃,深受啟發。當時,一個名叫朵思麻的土耳其人寓居北京。士禎獲知他原是土耳其一位專門管理火器的官員,特意登門求教。朵思麻將自己收藏的鳥銃拿給士禎看,並且詳細講解了製造和使用方法。就這樣,士禎搜集和積累了火器研製方面的大量資料和經驗。
萬曆二十五年,士禎給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的條陳,建議製造番鳥銃。經兵部議交京營試制,京營官員又來向他請教,他唯恐京營"製造打放兩不如法",就自己出資請朵思麻協助,召集工匠進行試制,終於在萬曆二十六年研製出四種火器。其中"掣電銃"、"迅雷銃"為當時最新式的火器,前者兼具西洋銃和佛郎機的優點,後者並有鳥銃和三眼銃的長處。首批共製造了十餘架。士禎將其中七架繪了圖樣,並撰文對其構造、製法、打放架勢等作了詳盡說明,上呈皇帝。這一圖樣和文字就是《神器譜》。此後士禎不斷精益求精。萬曆二十六年進呈的迅雷銃只能連發五彈,至萬曆三十年經過改進的迅雷銃"戰酣連發",可以一氣發射十八彈。
趙士禎終其一生著有《神器譜》、《續神器譜》、《神器譜或問》、《備邊屯田車銃議》等著作,其中有火器圖式24種。趙士禎的發明對明朝掃清倭寇,以及後來的抗日援朝戰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他本人卻仕途坎坷,終生潦倒,八品銜的鴻臚寺主簿竟做了18年之久,直到萬曆二十四年(1596),才得晉升為從七品銜的中書舍人。可見,在士農工商的封建既定格局裡,工匠的社會地位之低微。
英國學者李約瑟的論著《中國科學技術史》,高度評價了趙士禎《神器譜》一書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上的地位,而趙士禎的功在國家,彪炳千秋,受到世人的尊敬。

6. 中國古代火器發明誰最牛

中國古代自從有了科舉考試以來,學生們看的都是四書五經,變得愛講大道理,對於蘋果或梨熟了為什麼從樹上掉下來是不感興趣的。如果被自己的小孩問到這種問題,多半會回答:「因為土地公公想吃梨了,凈問些沒用的東西作甚?趕緊背論語去!」

也對!反正科舉考試不考這些,懂得萬有引力是不能陞官發財的,於是大家都只管啃四書五經那幾本書,這一啃就是一千多年。到了清朝被洋人打得稀里嘩啦時,仍有頑固派反對洋務運動,高唱「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主張「以忠信為甲胄,禮義為干櫓」,可見食古不化到了什麼地步!

趙士禎終其一生著有《神器譜》、《續神器譜》、《神器譜或問》、《備邊屯田車銃議》等著作,其中有火器圖式24種。趙士禎的發明對明朝掃清倭寇,以及後來的抗日援朝戰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他本人卻仕途坎坷,終生潦倒,八品銜的鴻臚寺主簿竟做了18年之久,直到萬曆二十四年(1596),才得晉升為從七品銜的中書舍人。可見,在士農工商的封建既定格局裡,工匠的社會地位之低微。

英國學者李約瑟的論著《中國科學技術史》,高度評價了趙士禎《神器譜》一書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上的地位,而趙士禎的功在國家,彪炳千秋,受到世人的尊敬。

7. 中國古代火器是怎麼來的

火器最早出現在唐代,北宋時,有了較快的發展。公元969年兵部令史馮繼升進獻火箭法。這種火箭在箭頭扎有火葯包,安上引線,作戰時,點燃引線,將火箭射出,這是中國最原始的火葯火箭。宋仁宗時火器有10多種,其中有「毒葯煙球」,臨敵時將其點燃,拋向敵方,使敵人中毒,口鼻流血。公元1132年,德安知府陳規發明竹製管形火器,內裝火葯。能噴火焰,這是管形火器的開端。公元1259年,有人在一種名叫「突火槍」中裝上「子窠」,借火葯力量發射出,殺傷敵人。到了元朝,金屬製成的火器逐漸增多,現藏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元至順3年(1332年)的銅火銃(炮),過去以為是世界上已經發現最早的金屬火器,它比歐洲現存的最早火器約早半個世紀。

1989年武威出土一尊西夏銅炮,這一重大考古發現,把金屬管形火器的鑄造歷史又提前了一個多世紀。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銅火炮。

這尊銅炮長100厘米,重108.5公斤。據認為,武威西夏銅炮的出土。糾正了明史「古所謂炮,皆以機發石,攻全蔡州城,始用火器」的記載。炮內遺存的0.1公斤火葯和一枚直徑約8厘米的鐵彈丸,也是已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用於火器上的火葯和鐵彈丸,從而糾正了《辭海》子彈條中的結論。

明中葉以後,出現了空心的爆炸彈。這比以前實心彈更具有殺傷力。後來。改進炮身和炮彈,製成更加輕便的鐵棒雷飛炮。明朝製造的水雷,其中有水底龍王炮用熟鐵打造,內裝炸葯,安放引燃,並根據距敵船遠近,調整引火長短、點燃引火後,放在皮囊內,加以密封,載在木板上順流接近敵船,引火燃盡,炮從水中爆炸。明朝的火箭也很先進,如火龍出水,飛空砂筒等,都是多級火箭,可以射出300~500米。明朝還發明了能噴火的噴筒類火器、能使敵人中毒的毒氣彈,類似現代定時炸彈的「慢炮」等等,在火器製造技術上有很大的貢獻。

8. 火器到底起源於哪裡

火器起源於中國,使抄用火器中國比歐洲早。




火器現代又稱熱武器或熱兵器,指一種利用推進燃料快速燃燒後產生的高壓氣體推進發射物的射擊武器。傳統的推進燃料為黑火葯或無煙炸葯。

由於與不使用火葯的冷兵器相對,火器也稱作熱兵器。槍和炮有時亦作為火器的同義詞,但火器一詞應用范圍更廣。

火葯在中國歷史上,在公元9世紀被發明後,有被用在放煙火和戰爭武器的用途。中國發明的槍在12世紀傳至亞洲其他地區,在13世紀傳入歐洲。

將火葯用在武器製造並投入實戰,在我國約開始在唐代末年。唐哀宗天祐四年(907)。鄭璠攻打豫章城(今江西南昌)時,曾利用「發機飛火」燒毀這個城的龍沙門。這一次戰例一般被認為是火葯武器出現的最早戰例。

公元十一世紀,當火葯兵器在中國戰場上大顯神威的時候,西方還不知道關於火葯的知識。二百年後,歐洲的學者,首先是阿拉伯人,通過翻譯阿拉伯人的著作,才知道了火葯。但火葯武器則是通過戰爭傳入歐洲的。

十五至十六世紀,歐洲許多國家在學習中國火葯和火葯武器的基礎上,製造出了新的火葯兵器——佛郎機。

9. 古代火器是怎麼發明的

當中國古代的煉丹家們發明了火葯後,火葯很快就被軍事家應用到戰爭中。大約在10世紀左回右,我國開始用火葯來製造縱火答器具,並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兵器———火葯兵器(簡稱火器)。火器利用火葯燃燒、爆炸或發射彈丸來進行殺傷和破壞。它不僅使戰爭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而且還促進了軍隊編制和裝備的變革。

火器的發明和應用,是古代中國人民在軍事技術領域取得的最輝煌的成就,它對中國乃至世界軍事發展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0. 火葯明明是中國人發明的,為何我們還是沒研製出先進的火器

中國作為文明古國,在歷史上扮演者舉足輕重的位置,古代的中國有著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人們都知道中國發明了火葯,但是雖然發明了火焰卻沒有發明出火器,其實是有原因的。

當西方人造出重達數噸的火炮時,14、15世紀的中國火炮輕得太多太多:中國人眼裡的大火炮也不到80公斤,大多數都只有20公斤,或者更輕。關於這個問題,自然是眾說紛紜,比如一些歷史學家提出,中國火炮不用於城牆是因為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帝國。這顯然是胡扯,中國並不缺乏分裂,也不缺乏周圍國家的挑釁或搶掠。還有人認為是因中國科技落後,對此,歐陽泰指出:中國人不是造不出巨型炮,他們的冶金技術相當高超,而且在14世紀70年代他們也確實造出了大型炮。

所以在種種的歷史原因下,即便是中國發明出了火葯,但是卻沒能第一時間發明出火器,加上後期的不斷沒落,封建王朝逐漸的走下坡路。

閱讀全文

與發明火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