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人可以創造新的事物

人可以創造新的事物

發布時間:2021-07-16 06:09:31

A. 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創造新的事物,這種說法對不對

創新能力是發展的重要能力,但不是什麼都能被創造的。

B. 人能不能創造新事物

當然能啊

從馬克思主義,
到毛澤東思想
再到鄧小平理論
再再到科學實踐觀
再再再到…………

每一屆新領導,都會創造新事物。

C. 在哲學上,能不能說,人可以創造出世界上沒有的事物、或世界上沒有的物質

首先引入 這個完形理論

語言描述層
觀念認知層
客觀實存層

然後 代入你命題中的邏輯語詞

語言描述層 - "能不能說" --可以說 因為 任何命題都可以被敘述 只是真值並不全為T(單獨在這個層次中 什麼話 都可以說)
觀念認知層 - "人可以創造出世界上沒有的事物、或世界上沒有的物質"---人類主觀認知情況下 如此敘述 單純作為 「觀念信息」 。。 命題中的條件 可以成立。
客觀實存層 -"沒有的物質" --在此層次中 並不存在 新物質 。。因為 只是內在結構上(物質單位 誇克)的一種變化。

需要注意 觀念認知層 和 客觀實存層 權格歸屬不同。。所以 要區分開。。

D. 根據人為事物的聯系人們可以創造新的聯系對不對

有些人說,我們每天都在按部就班的工作,怎麼去創新?我覺得這種思想是對創新的一種誤解。

在解釋這種誤解之前,我想到了一個有趣的爭論:人工智慧會不會超過人類?什麼時候能夠超過人類?有些科學家說2025至2029年可能會實現人工智慧超過人類,因為人工智慧幾乎不用休息,學習速度很快,迭代也很快,甚至有些人認為人工智慧將是人類繼續生存的威脅。

我比較傾向於另外一種看法:一些科學家認為人工智慧就算是超過了人類,但也永遠只是人類的工具,因為人類與人工智慧的最大的區別是人類能夠創新,而人工智慧不會。

人類的創新很多時候是來自於犯錯——生肉掉到火里了,但是感覺吃著更香了,於是發明了熟食;弗萊明一次實驗中的失誤,結果發現了青黴素;潘伯頓開給病人頭痛葯方的失誤,結果發明了風靡全球的可口可樂。

人工智慧做事情十分精確,不會犯錯,所以也很難創新。這就是人類和人工智慧的差別所在。

現在回到剛才的問題,我們作為企業職員如何去創新,是不是一天到晚想些新東西?

顯然不是的,當然更不是鼓勵大家去犯錯。我們都是人類,在工作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或大或小的失誤,失誤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我們總是犯著同樣的錯誤還不加反思,甚至發現了失誤而不去改正,甚至還要去掩蓋它。這樣的話我們是無法創新的,甚至還會留下很多隱患,不僅無法持續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和質量,也無法做到專業。

什麼是專業?我認為就是你看到了職務相關的事情,就能夠發現其中的不足和改進方向,並且還能夠實現最終的改進。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創新呢?

第一,重視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認真反思,不斷改進。

社會是不斷變化的,我們的工作也會不斷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我們會遇到很多新工作內容,也難免會遇到新的問題。「新問題」是一塊絆腳石,也是一塊墊腳石。正如「危機」一詞,「危險」和「機會」是並存的,關鍵是你看到的是哪一方面,是規避問題,還是從問題中尋找解決的方法,去實現創新。當然,我們不要害怕犯錯,但是也不能故意犯錯,那樣公司規章制度會對你有所處罰的。

第二,重視工作中的細節,重視「微創新」。

現在的創新很少是顛覆性的,大多是「微創新」,這要求我們在工作中更加重視細節,有的時候你發現某一工作方式不是很順手,經過反思後,發現了一個新的工作方式,結果不僅很順手,提高了工作效率,甚至還會很愉快,很有成就感。

第三,不斷加強學習和交流,吸取新知識和新經驗。

現在的創新很多都是在不斷交流和思維碰撞中產生的,正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閉門造車是不可取的。我們要可以走出去,讓自己的思想保持年輕活力的狀態,我們的年齡可以增長,我們的身體可以衰老,但是思想不能衰老,如果我們的思維老了,那麼我們只會走向衰亡。

E. 人類可以創造自在事物的聯系嗎

答案:D 解析: 「好奇」號探測車按照原定計劃成功登陸火星表面,體現了人類正確回把握答了發射等相關規律,D符合題意;人類不能創造聯系,只能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A錯誤;B、C均表述錯誤。

F. 判斷:人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創造新的聯系

正確。
人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

G. 根據能力是否能夠幫助人們創造出新事物,可以劃分為

(1)展開「幻想」的翅膀 心理學家認為,人腦有四個功能部位:一是以外部世界接受感覺的感受區;二是將這些感覺收集整理起來的貯存區;三是評價收到的新信息的判斷區;四是按新的方式將舊信息結合起來的想像區。只善於運用貯存區和判斷區的功能,而不善於運用想像區功能的人就不善於創新。據心理學家研究,一般人只用了想像區的 15%,其餘的還處於「冬眠」狀態。開墾這塊地就要從培養幻想入手。想像力是人類運用儲存在大腦中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推斷和設想的思維能力。在思維過程中,如果沒有想像的參與,思考就發生困難。特別是創造想像,它是由思維調節的。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是從他幼時幻想人跟著光線跑,並能努力趕上它開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就是從人們幻想造出飛鳥的翅膀而開始的。幻想不僅能引導我們發現新的事物,而且還能激發我們作出新的努力,探索,去進行創造性勞動。 青年人愛幻想,要珍惜自己的這一寶貴財富。幻想是構成創造性想像的准備階段,今天還在你幻想中的東西,明天就可能出現在你創造性的構思中。 (2)培養發散思維 所謂發散思維,是指倘若一個問題可能有多種答案,那就以這個問題為中心,思考的方嚮往外散發,找出適當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個正確的答案。人在這種思維中,可左沖右突,在所適合的各種答案中充分表現出思維的創造性成分。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獲得者、美國科學家格拉肖說:「涉獵多方面的學問可以開闊思路……對世界或人類社會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於抽象思維。」比如我們思考「磚頭有多少種用途」。我們至少有以下各式各樣的答案:造房子、砌院牆、鋪路、剎住停在斜坡的車輛、作錘子、壓紙頭、代尺劃線、墊東西、搏鬥的武器……如此等等。 (3)發展直覺思維 所謂直覺思維是指不經過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來的領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學家認為它是創造性思維活躍的一種表現,它即是發明創造的先導,也是百思不解之後突然獲得的碩果,在創造發明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學上的「阿基米德定律」是阿基米德在跳入澡缸的上一頁12 3 下一頁

H. 人可以通過改變事物的特性創造出新的聯系嗎

人可以通過改變事物的特性創造出新的聯系

I. 人能夠創造新事物嗎(哲學問題!!)

可以
人的主觀能動性。高中哲學意識那一課,意識的z主動創造性!
而且電腦不就是人創造的新事物嗎?

J. 政治作業:人們能根據主觀需要創造新事物對不對

人們能根據主觀需要創造新事物,不正確。要根據事物固有聯系、屬性才能創造。這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閱讀全文

與人可以創造新的事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