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破產法中,勞動債權和擔保債權哪個優先
擔保的債權優先。
在破產法中叫別除權,除了在和解程序中受限制,在重整和破產清算程序中都有特別優先受償權。當然,別除權范圍只及於設立擔保物權的財產
如果企業清償了擔保債權還有剩餘財產或還有其他財產,可以清償其他債務,法定清償順序如下:
1.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
2.職工工資和屬於個人賬戶的社會保險費用
3.所欠稅款和其他的社會保險費用
4.普通債權
如果沒有財產的話,工資就沒法給了。如果企業領導處理財產時,有違法無效或可撤銷行為如《企業破產法》第31.32.33等,也是可以追回財產的。
B. 在新企業破產法中的破產清算程序中,擔保物權優先受償還是職工的工資優先受償
依《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司破產清算的程序是:
一、 成立清算組。人民法院應當在宣告企業破產之日起十五日內成立清算組,接管破產企業,清算組應當由股東、有關機關及專業人士組成;
二、 清算組接管破產公司。人民法院宣告企業破產後,破產企業由清算組接管,負責對破產企業的財產進行管理、清理、估價、處理、分配,代表破產企業參與民事活動,其行為對人民法院負責並匯報工作;
三、 破產財產分配。分配破產財產,由清算組提出分配方案,在債權人會上討論通過,報人民法院批准後由清算組具體執行;
清算組分配破產財產前,首先應撥付清算費用,包括:
1)破產財產管理、變賣、分配所需的費用;
2)破產案件訴訟費;
3)為債權人的共同利益而在破產程序中支付的其他費用。
破產財產在優先支付清算費用後,按以下順序清償:
1)破產企業拖欠的職工工資、勞動保險費用;
2)破產企業拖欠稅款;
3)破產債權。
C. 破產清算時的法定優先與抵押權並存怎麼處理
先處理抵押債權,再處理優先債權,最後處理普通債權。
破產清償順序,是指法律規定的對不同性質破產債權在分配時的先後次序。
1、《企業破產法》第113條的規定:破產財產在優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後,依照下列順序清償:
(一)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
(二)破產人欠繳的除前項規定以外的社會保險費用和破產人所欠稅款。
(三)普通破產債權。
破產財產不足以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2、《企業破產法》109條規定:對破產人的特定財產享有擔保權的權利人,對該特定財產享有優先受償的權利。
3、《企業破產法》第110條規定:享有本法第一百零九條規定權利的債權人行使優先受償權利未能完全受償的,其未受償的債權作為普通債權;放棄優先受償權利的,其債權作為普通債權。
綜上所述,法定優先與抵押權並存時,先處理抵押債權,再處理優先債權,最後處理普通債權。
(3)破產法中擔保物權優先擴展閱讀:
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的償付遵循以下原則:
1、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由債務人財產隨時清償。
2、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清償所有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的,先行清償破產費用。
3、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清償所有破產費用或者共益債務的,按照比例清償。
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的二者的清償順序,外部按先後,內部按比例。
參考資料來源:
中央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網路-破產清償順序
D. 按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對特定財產有擔保權的債權人,在受償時優先於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嗎
按照《企業破產法》的第四十三條規定,對特定財產有擔保權的債權人,在受償時優先於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
破產費用
第四十一條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發生的下列費用,為破產費用:
(一)破產案件的訴訟費用;
(二)管理、變價和分配債務人財產的費用;
(三)管理人執行職務的費用、報酬和聘用工作人員的費用。
共益債務
第四十二條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發生的下列債務,為共益債務:
(一)因管理人或者債務人請求對方當事人履行雙方均未履行完畢的合同所產生的債務;
(二)債務人財產受無因管理所產生的債務;
(三)因債務人不當得利所產生的債務;
(四)為債務人繼續營業而應支付的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用以及由此產生的其他債務;
(五)管理人或者相關人員執行職務致人損害所產生的債務;
(六)債務人財產致人損害所產生的債務。
第四十三條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由債務人財產隨時清償。
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清償所有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的,先行清償破產費用。
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清償所有破產費用或者共益債務的,按照比例清償。
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清償破產費用的,管理人應當提請人民法院終結破產程序。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請求之日起十五日內裁定終結破產程序,並予以公告。
E. 擔保物權中的優先原則是怎麼規定的
按相復關法律規定,在擔保制物權中,同一財產法定登記的抵押權與質權並存時,抵押權人優先於質權人受償。同一財產抵押權與留置權並存時,留置權人優先於抵押權人受償。
相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七十九條同一財產法定登記的抵押權與質權並存時,抵押權人優先於質權人受償。
同一財產抵押權與留置權並存時,留置權人優先於抵押權人受償。
F. 破產時抵押權和債權應該如何優先償還
企業經營資不抵債,就會被認定為破產,破產後將進行財產清算,財產清算的人順序依次為稅款,債權,抵押權,所有者權益,也就是說,企業如果破產,拍賣的資金不足以清償所有債務時,是優先清償債權的,破產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基本為零。
G. 破產財產的清償順序中,有擔保債權的優先性具體如何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對直接因擔保財產產生的破產費用的清償
實現擔保物權的費用可以在抵押物折價、拍賣、變賣所得的價款中優先清償。因此,基於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和誰受益誰付費的公平原則,直接因擔保財產產生的費用應當由擔保物權人承擔。
2、管理人執行職務而產生的費用也應先於物權擔保債權受償。破產管理人有接管債務人財產、調查債務人財產狀況的職責,履行這些職責需要支出一定的費用,這些費用是為了全體債權人的利益而產生,當然也包括擔保權人,並且對破產程序的進行順利與否產生重要影響。
3、對於訴訟費應當由擔保物的變價款中優先清償。理由在於根據2015年施行的《訴訟費用交納辦法》規定,破產案件的申請費依據破產財產總額計算。
4、擔保物的債權應當優先於共益債務受償。破產法若規定共益債務優先於有擔保的債權受償,無疑否定了擔保物權的立法宗旨。並且,共益債務相比破產費用而言並不會直接阻礙破產程序的進行。
(7)破產法中擔保物權優先擴展閱讀:
破產財產在優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後,依照下列順序清償:
1、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
2、破產人欠繳的除前項規定以外的社會保險費用和破產人所欠稅款;
3、普通破產債權。
破產財產不足以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破產企業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工資按照該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參考資料來源:湖北省人民政府-論破產費用、共益債務與物權擔保債權的清償
H. 破產時,擔保物權應該排在以下那一項之前謝謝!
處理這個問題也注意一個小插曲:
就破產法本身的立法意旨及法律條文來看:擔保物權(民法上的概念,破產法中稱之為有財產擔保債權,理論上稱之為別除權)從破產債權中「別除」出去,就擔保物單獨優先受償,受破產法的約束只是局部的、程序性的,所以其是最優先的債權,優先於1.破產費用;2.共益債務;3.職工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經濟補償金;4.所欠其他社會保險費用、所欠稅款;5.普通債權。
但是破產法第132條也規定,破產法公布之前的勞動債權可以優先於有財產擔保債權,可見破產法為了銜接以前的規定給勞動債權留了一個口子。很多國有企業停產多年,涉及該問題的程度比較深,值得注意!